我校班级文化建设 结题报告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 结题报告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 结题报告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立项号

课题名称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教研组数学组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分析

我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1995年左右,而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逐步关注到了微观层面,于是,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广泛开展。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1996年)中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认为班级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倡导在建设班级文化时,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祛除社会文化中不利影响,还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影响,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先生在著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1999年)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班级文化概念、性质和研究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班级文化的构成,并且从价值观层面上、规范层面上、环境层面上论述了班级文化建设。他认为班级文化时一种“教育存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中有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

近几年一些学者对班级文化建设问题叶进行了探讨。如王宁主编的《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指出:“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用和谐的班级文化来陶冶学生的人格。”四川师范大学的江红教授在论文《班级文化发展论》中讨论了班级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总趋势。东北师范大学的潘丽珊,在论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一些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叶写了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做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需要层次理论对班级制度和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入手,把班级管理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符合科学规律,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不同层次的需要为班级文化建设进行针对性活动提供了依据。班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和塑造班级学生。小学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因此小学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建构小学班级文化,从而使班级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研究方法

1、观察、调查法:通过观察法发现班级文化建设中间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中学生、班级的变化等情况;通过调查法分析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教师、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文献法、个案研究法:通过文献法了解国内外统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成果,借鉴他人好的做法,吸取他人成熟的经验,指导实践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收集典型的案例、数据,总结经验,构建班级文化的教育模式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有价值的个案,并上升推广。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进行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创新点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

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独特的指导思想;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3独特的文化视角;4独特的文化载体;5独特的感染途径;6独特的感悟方式;7独特的情感体验;8独特的行动实践;9独特的管理手段;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亮点:着力于深入研究我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策略和方法,期望能够通过课题研究,走出一条适合校本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成功的管理模式,从而让其模式起到普及和示范作用。

六、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以交互电子白板为主要辅助教学,立足生动、形象课堂教学,使其直接作用于教学过程,力求达到教学过程生动化,学生解决问题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佳化,教师教学方法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1.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1)理念先行,加强理论学习

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题组成立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更新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先后组织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走近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专著和优秀期刊,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让教师了解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并把理论知识课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 培训先行,提倡多实践

组织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制作、动画制作、现代教育技

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信息素养得到了充分提高,能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题组成立后,课题组确定了首要任务就是先是专题学生学习有关电子白板的功能。参加学习电子白板的技术培训。由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赵静老师进行电子白板讲座,然后在班上实践操作。

(二)做好问卷调查工作,从数据里发现问题

我们从我校18名教师情况入手,综合分析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电子白板使用情况,发现较为年轻的教师愿意使用白板辅助教学,但对白板功能使用不够熟练。同时我们对三个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知学生对交互式电子白板了解较少,但热情很大。

(三)召开科研例会,提高教师自身能力

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课题理论水平与教研水平,将交互电子白板教学运用于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组召开电子白板使用交流会,

学习的深入,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四)扎实开展课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课题实施以来,我们以“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为中心进行课例式研究,课题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例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课件,将电子白板技术大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最终能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开放电子白板,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电子白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课题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在班里开展电子白板绘画、演算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对图文材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和鉴赏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热情。(六)推介初步成果,重视阶段性总结汇报

数课题组在学校分别举行了两次阶段性成果汇报。在其中一次研讨会活动中赵静静老师执教了一堂精彩的电子白板汇报观摩课《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这节课公开课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把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请来观摩,让农村的家长们切身体会新的教学模式下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

赵老师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的优越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松地突破了图形运动的展示,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提高审题能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学工具。这节课很成功,尤其得到很多家长的好评,这让我们课题组成员热情高涨。

通过教研活动,我们一致认为,提高课堂效率在于:一方面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创设情境,使教材“活”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容易区别间隔数和棵数,感受数学魅力的研究;另一方面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梳理解题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七)后期问卷调查从学生角度了解电子白板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在6月初,我们对实验班级二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观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与调整,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否能提高课堂效率。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八、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

九、附录与参考文献

(1)鲁宏飞,沈艳华,巍鑫。《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堪启标,王晞。《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傅建平,胡志奎。《班级管理案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4《文化与教育》,九州出版社,2011.

(5)白芸,《“多元智能”视野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附件师范大学,2007. (6)方雅静,《新时期高校班级集体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华东师范大学。2007.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查报告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我校坚持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育人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育人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桐溪小学位于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太平山南麓山坡脚,陶山至温州、湖岭至瞿溪客车从我校门口经过,随着高桐公路、瑞枫公路的先后建成,桐溪小学离温州瓯海潘桥火车站约10分钟的车程,离瑞安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又是瑞安南门至桐溪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是名副其实的温州、瑞安城市的后花园。她又坐落于瑞安市桐溪风景区,校园环境清幽秀美,校园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6.5亩),施教区涉及桐浦乡的桐溪、桐星、桐西、根溪、陶岙、丁岙、丁岙山、高河、小岭、后龙、坳头、桐岭、二平、山外等14个行政村。学校现有6个班级,学生246人,教职工14人。 桐溪小学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原为中小学部的乡镇级学校,xx年撤扩并后成为一所完全小学,隶属于桐浦乡中心小学。xx年3月经瑞安市教育局批准为升格学校,即独立的乡镇级学校,学校有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一)制度保障,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一日常规》等等,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和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教师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对师生、家长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二)、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周碧辉校长担任组长,书记张松虎为副组长,工会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等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制订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到常抓不懈。 3、统一思想认识。 正是因为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全校师生形成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办好学校的共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 (三)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蔡元培先生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育人,由校园的物质形态所涵盖校园意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打造特色学校推进学校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作用、陶冶与规范作用。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反映办学理念、展示精神文化的总和。它还是一种引领、一种价值认同、一种追求境界,是师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共生、共建、共享的目标总和。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能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姚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一、期初创建工作,忙碌是快乐 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特色班级,并要围绕特色主题拟定工作计划。一接到工作,我就开始思索起来,心里想着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份有意义的特色计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抓紧对学校各项纪律规定,行为规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一边强化常规教育,如在行为上,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严格校纪,不迟到早退。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要靠右行走,放学后的路队要整齐,有精神,就餐要有序,讲文明,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同学间要学会宽容,要融洽相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还创设真诚的教育氛围和实践的机会,使班级工作便很快上轨,为今后班级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边则着手特色班级的工作。 1、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是特色创建的主人。班会课,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创建特色班级的事,一来征求他们的意见,二则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意在让学生能全程参与,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自主地将其执行完成。学生各说己见,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读书。 2、用心布置教室。特色内容敲定后,我马上写计划。另一头忙着搜集资料,布置教室。我想,既然是创建读书特色班级,就该把教室布置出具有浓浓书香味的韵味来。于是,我设

计了“书吧”“我们爱读书”专栏,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籍从家里拿来供大家一起赏读。并把学习的读后感及时地张贴上去。同一时期,我还出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在不停手的忙碌中,教室终于布置一新。看着学生如此充满浓浓书香的教室里学习,心里真高兴。班会课,我向学生介绍班级布置的意义,要求他们能在课间仔细去阅读,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特色班级正式成立,我们要按照计划努力做好制定的工作。 3、忙碌中收获快乐。期初是个繁忙的阶段,特色创建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那几天,我的办公桌、教室成了一个微型作坊台,画呀,剪呀,贴呀,发现需要补充的内容,立刻跑打印。然后,做好一样就贴上墙,接着再做下一个……收获是快乐的,这是孩子对我工作肯定。每当看见孩子们驻足观望教室文化的时候,我想着:忙碌也是快乐的,他们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二、创建工程,往复和提高 整个创建工作,我始终以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为中心,吸引学生坚持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畅游,汲取养分,与好书结成朋友,将创建工作积极的开展下去。 1、利用早读、班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介绍一些同龄儿童读书受益的先进事迹,并定期开展古诗

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前所未有。教育越来越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教育兴则国兴,学校则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场所,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教育的今天和明天。面对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我们深知,有思路才有出路,因此必须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努力探寻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管理提升的突破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致力于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实现文化化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来自社会的种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良莠并存。广大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求知欲旺盛的关键时刻,学校教育活动应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持久而深远的,实施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决不能忽视。 二、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作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文化,“是把文化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的独特反映,它本身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体,我们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文化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

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下列四种形态: 物质文化:如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教学大楼、宿舍、食堂、校园绿化等物化了的校园风貌,即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但物质文化不等于物质,一所学校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也可能是与人隔膜甚至对立的。物质文化是一所学校中人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 制度文化:学校经营过程中,规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管理行为的各种制度,以及学校课程设置,尤其是校本课程设置等教育产品。但制度不等于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根本上来说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 度的方式。各类学校文本中的制度可能相同,但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却截然不同。在有的学校或许有人认为制度没有什么用,还是校长说了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度只能是给傻子定的,因此,“制度”只是摆设而已。这类学校结果只能是一盘散沙、约束无力。而有的学校制度一经制定,并经大家认同后,坚决执行。这类学校必然向规范化迈进,学校井然有序。因此,对待制度的不同态度和方式使学校制度的执行大相径庭。 精神文化:如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学校办学理念、校训、办学目标等精神风貌。但精神文化不只是摆在墙上,写在材料上,挂在口上的几句名言警句。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是其在学校中的合

年度新版202x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汇编

年度新版202x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 告汇编 202x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坚持扬长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入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熟悉并能够很好地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政策。能够很好地处理艺术教育与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艺术教育在扬长理念指导下取得初步成效。 一、课程的开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开课率为100%。提倡非艺术学科的教师能够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欣赏、表演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通过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形成热爱艺术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满足学生艺术兴趣和爱好,结合我校艺术教师的专长,近几年来,自主开发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校本艺术课程,开设剪纸、纸艺、葫芦丝、儿童画等校本艺术课程。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自编教材、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业辅导老师,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校本艺术课程。 二、活动开展: 我校坚持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能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生参与率达100%,学校德育部门牵头,每年举行一次校园艺术科技文化节,活动中,星光舞台、科技制作比赛,操场马路画、给学生提供了扬我特长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进行自我展示,提升自信,扬师生艺术特长。艺术节每年都有不同活动主题,每次活动前都会由校艺术领导小组反复商讨活动计划,确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的活动项目,充分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各项活动中,全校师生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我校把德育教育与艺术活动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唱弘扬民族精xxx歌曲,说民族英雄的故事等。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和竞赛,认真落实“四个一”活动,每天上下午大课间结束后安排统一时间练习班班有歌声,歌曲为学校校歌和自选曲目,并把自选曲目做为班歌,并定期举行以校歌和班歌为主的合唱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班班有歌声的质量,扬班级风采。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操活动安排校园集体舞内容,师生共舞,陶冶情操。我校艺术特色为葫芦丝,保证人手一个,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艺术环境,学校每天中午11:00下课铃响后葫芦丝演奏的经典曲目定时响起,学生听着幽雅的音乐午餐,受到全校教师的欢迎,学校还利用学校小广播站,升旗仪式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个体和班集体展示的机会。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合唱队、舞蹈队、葫芦丝队、剪纸艺术队,使学校各个艺术团队,各队伍教师制定训练计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系统的常年坚持训练,教师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参加区级以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20200522213901)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 近期班级内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的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有矛盾发生; 部分学生搞小团体,不尊重任课老师。影响了班级活动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何解决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是作为班主任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经过对班级近期典型事件的分析,决定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团队精神,建成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班集体。 二、目标假设 1、深化对班级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探索班级管理有效模式,建成一个有 凝聚力、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班级集体。 3、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集体中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 有理想、有道德、会合作、会创造,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研究步骤与思路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收集分析近期典型事件,确定实施的设计方案,形成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1)、进行班级环境布置,班级命名,制订本班的各阶段奋斗目标、班徽、班级名言、班歌、班训、班级文 学社等。(2)、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 之妙。可以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抄些名言警句,制成条 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名言园地”,定期摘抄名言警句。(3)、建立班级文化专栏,可以结合节日文化、集体活动,不定期地展示不同 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如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 给学生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4)、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良好的班风、 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文明习惯、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娱乐活动方式、学习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生 命力所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等并形成制度。这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增强学生完善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5)、创立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精 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 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在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的建设无论是环境的布置还是精神的创建,都离不开学生参与。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才能使这一项工作得到实施和发展。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一: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教育作用。因此,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一(6)班组建以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文化建班,文化育人,具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 教室是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营造一个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利用教室的空白处悬挂名言警句时刻勉励和鼓舞学生。桌凳摆放整齐划一,环境卫生做到“四无”(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乱划),标语口号醒目励志,学习园地极富班级特色,黑板报定期更换等。这些文化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

这是利用班级文化的外部环境,也就是用环境的功能来影响人。如果在一个杂乱无章、卫生极差的课室上课的话,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其影响的,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寝室文化也是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要求内宿生做到:门窗干净,被子床单整洁、叠放整齐,生活用品存放有序。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环境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结合高一(6)班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我们制定了一定的措施和制度来帮助和监督学生的行为。例如:班规、宿舍管理、清洁卫生工作、学生操行量化管理等细则。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使制度落到实处,深入人心,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意义的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严格遵守,由强制性的要求到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二是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特殊”人物不遵守制度,奖惩分明,检查监督落到实处;三是制度的实施,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三、创设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环境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好的班

最新2019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最新2019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坚持扬长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入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熟悉并能够很好地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政策。能够很好地处理艺术教育与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艺术教育在扬长理念指导下取得初步成效。 一、课程的开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开课率为100%。提倡非艺术学科的教师能够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欣赏、表演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通过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形成热爱艺术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满足学生艺术兴趣和爱好,结合我校艺术教师的专长,近几年来,自主开发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校本艺术课程,开设剪纸、纸艺、葫芦丝、儿童画等校本艺术课程。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自编教材、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业辅导老师,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校本艺术课程。 二、活动开展: 我校坚持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能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生参与率达100%,学校德育部门牵头,每年举行一次校园艺术科技文化节,活动中,星光舞台、科技制作比赛,操场马路画、给学生提供了扬我特长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进行自我展示,提升自信,扬师生艺术特长。艺术节每年都有不同活动主题,每次活动前都会由校艺术领导小组反复商讨活动计划,确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的活动项目,充分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各项活动中,全校师生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我校把德育教育与艺术活动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唱弘扬民族精神的歌曲,说民族英雄的故事等。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和竞赛,认真落实四个一活动,每天上下午大课间结束后安排统一时间练习班班有歌声,歌曲为学校校歌和自选曲目,并把自选曲目做为班歌,并定期举行以校歌和班歌为

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结题报告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课题组 一、课题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背景 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如今各种传媒及网络的腐朽文化侵蚀着校园,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学生的素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加重了学校教育,尤其是班级对学生意识观念和文化教育的负担。然而,现实中我们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千篇一律,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2、班级自身成长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树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不容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共同成长。 3、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题。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个主要方面——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班级里,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新课程改革理论体系中,特别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这不仅可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更可以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全学生人格,成就学生终身良好品质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效率,成就教师幸福生活。教师的年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队伍的主流,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不能是宽泛空洞的,而应有抓手和支点。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可以为年轻班主任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班主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同时让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和职业的幸福感。 3、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缩影。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

级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总结

2011级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总结 人文社科学院2011级班级文化建设比赛于12月10日晚圆满完成。班级文化代表一个班的形象,对增强班级凝聚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院举办这次活动,通过展示班级CIS策划、班级成果,班级特有的文化,来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班级的温暖、和谐。现就比赛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活动情况总结 本次比赛历时两周,包括活动宣传,作品准备及筛选和比赛三个环节。具体活动情况如下: 一、宣传期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每位同学都参加到此次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2011级各助理班主任深入到各班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强调了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并宣布比赛的相关事宜。此项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加入到了本次活动中来。 二、作品准备及筛选 为确保比赛的质量,每个班级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的筛选,并于12月8号前评选出了本班最优秀的方案,作为本班的最终方案参加比赛。期间,助理班主任们对本班入选作品的主题、形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同时对表演人员的表演质量进行相应的

完善和提高。 三、比赛 2011年12月10日晚七点,人文社科学院2011级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比赛邀请到了人文社科学院学生科科长**,市场营销教研室********等多位老师担任评委,同时也邀请到了人文社科学院学生会及09级、10级各班班委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审团。比赛包括三部分,即班级CIS策划、班级活动总结展望以及班级才艺表演。 比赛历时一个半小时,作为第一个上场的班级,营销二班的同学在班级策划和才艺表演方面都让现场的观众耳目一新,特别是班徽的设计,既体现出了营销专业的特色又彰显了对母校六十华诞的满满祝福,可谓是别出心裁。 接下来是心理班的同学。“全心全意为心灵服务”,响亮的口号不仅道出同学们的前进方向,同时也使心理班的同学真正走进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最后上场的是营销一班的同学。熊扬同学的ppt解说使同学们徜徉在了爱的海洋中,而后话剧“凝聚每份爱”,更是让感动洋溢在了现场的每个角落。“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营销一班,经过风雨的洗礼,将会更加相亲相爱,更加珍惜彼此,真情将幻化更美的一班。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角逐,心理班的同学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创

校园文化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某二中校园特色文化研究报告 (范本) 课题老师: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摘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成普通高中任务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新课程理念创新的推动力。针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现状,我们活动小组对我校的许多文化的建设展开调查分析,又根据相关的建设方面总结出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概要 (一)研究背景 龙岩二中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他们爱岗敬业,以德育人。全校现有教职工200人,43个教学班,2300名学生。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在龙岩二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二中丰富的校园文化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中历史悠久的校园文化是否对师生的

工作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中的校园文化到底是怎么样的文化呢?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通过调查来了解二中校园文化的内容及其对师生的影响。 (2)、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拥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有效提高学生的成才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和谐发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丰富的二中校园文化并增加同学们对二中校园文化的兴趣,并积极地发扬二中文化。 (三)研究的行程 1.了解龙岩二中校园文化的具体情况与同学们对其的了 解程度。 2.通过上网及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校园文化对在校学生的具体状况。 3.采访老师和学生,询问相关问题。 4.总结,归纳和反思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二、研究的理论指导

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枫香镇花茂学校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讲堂建设自查报告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学校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它既反映学校硬件建设水平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体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实力,同时,它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同样一个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反映了学校的整体形象,体现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反映出了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与追求,它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要求,我们对学校校园文化和道德讲堂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校园物资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花茂学校始建于1912年,这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余人,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德育活动室、实验室、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等。配有电脑39台,图书室藏书10000余册。学校在办公楼、教室设置不锈钢标牌,教室悬挂名人画像,各班教室及各专用功能室布置名言警句、班级文化各具特色,教育氛围浓郁,学校布局合理,简洁美观。 二、加强校园文化和道德讲堂建设的主要举措 1、定位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质量意识是学校的头等大事,确定学校的办学

定位,选择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对学校管理智慧的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培养具有个性与创造力的接班人,这就要求学校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具有共性的培养标准和办学目标: 学校理念 办学思想: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科研兴校,争创一流。 办学理念:为发展而教育。 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办学目标:创建平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校训:求实创新,和谐发展。 学校校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 学校教风:爱岗、敬业、求实、开拓。 学校学风:乐学、会学、学好、学活。 明晰的学校办学目标,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了向管理规范化,条件

班级文化结题报告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就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形成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及职业的要求,为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群体,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主要的类社会性群体组织。班级文化是指在班主任引导下,班级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包括班风学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健康心理引导及职业素质的培养。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对班集体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熏陶等教育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现状 纵观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的研究,侧重理论层次的研究占大多数,大多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题。在中职层面的研究,以知网搜索结果为例:知网以关键词“班级文化”、“中职”的搜索结果,显示从2002年至今的十年时间里,共有31篇文章。从数量上讲不是很多,从深度上讲有深有浅,有个案调查分析,也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与实践方面的尝试,还有一些对班级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可以总结为: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未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和就业文化。从文献资料上看,理论研究占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系统的对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还不多,往往忽视班风学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健康心理引导、就业文化指导这四个贯彻中职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忽视其在构建完整的班级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在以往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鉴于当前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实践研究为抓手及突破,探索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学生学习模式、成长模式、生活模式的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抓管理练内功,探索一套适应职业学校特点的班级文化实践模式,达到优化班级管理过程与策略、提高班级工作绩效的目的,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这是我们每一名班主任、每一名教师及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原来入学时均匀分配的各个班级,经过一段时间就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立项号 课题名称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教研组数学组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分析 我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1995年左右,而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逐步关注到了微观层面,于是,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广泛开展。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1996年)中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认为班级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倡导在建设班级文化时,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祛除社会文化中不利影响,还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影响,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

校园文化建设自评报告

宝国老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自评报告 几年来,宝国老初中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平等的校园。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了以王景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学校制定了宝国老初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2、每学年,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目标分解,确保每一个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3、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活动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示范作用突出。 4、校园文化建设投资情况 2015年起,学校先后投资了20余万对校园进行文化布置。 5、强化校风建设,学校制定各项制度充分体现办学理念。 (二)校园物态文化建设 6、各功能室做到管理制度上墙,责任明确,有专任教师管理。

7、学校环境整洁优美,绿化景观别致,警示标语美观大方。教室布置规范统一又各有特色。 8、校园广播站,每天中午广播一次。 9、室外环境建设布局合理,体现高度的艺术性。墙壁文化有特色,有个性特点。宣传橱窗内容定期更换。 (三)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10、学校每年召开大型文艺活动,成功开设了兴趣班,举办教职工文体活动,成果显著。 11、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4月5日清明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七一”和“十一”召开以爱党、爱国为核心内容的主题班会、团会,“五四”青年节召开接收新团员大会活动,“12月9日”举办纪念“12.9”长跑比赛。 12、坚持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师生全员参加,校领导和值周教师做国旗下讲话。学生每天坚持眼保健操和阳光体育活动。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13、在学生中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礼仪教育。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份师德学习体会。 14、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绩效考核方案,领导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月考核制度。

班级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661-57 班级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班级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一)课题 提出的背景1、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 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 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 文明建设基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大力开展日 常校园文化活动。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 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 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通过它来影响和熏 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然而,现实中我们 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 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 教育效果。新课程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

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首先,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其次,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足发展。我校地处在深圳东海岸线上,创建于1940年,属广东省一级学校。新校园以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建成,因而校园文化创建、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研究,对学校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创建之路,先后开展了特色中队、“星级班”创建活动和“星级少年”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改革的实践,营造了独特浓郁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步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目前,打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班

年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自主治理,形成适应。 (1)设立记事本。在记事本上把每天的语数英作业以及情况分门别类的进行记录。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打一具勾,每天睡觉前做好检查。 (2)对比学校规矩进行自管。 每天的课前预备、位内清理、地面卫生,都要有自己先做好整理检查。起初孩子们容易不记得,我就把这几项写在黑板角上,眼操之后,学生自动对比整理。如今差不多形成适应,即使我别在教室,学生们照样做的很好。 (3)自习要求自管。 我对学生的自习要求六个字别回头,别说话。只要做到这六个字,就能够得到纪律加分。 (4)课堂听课自管。 注意聆听、多多动脑、积极发言,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5)参与集体活动自管。 在集体活动时要求学生以集体为中心,把自己放在边缘,修饰好边幅,做好装饰,班级自然会人前靓丽。 自管要求和评价体制并驾齐驱。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且存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及时的表扬鼓舞。尤其是借助这学期学校开展的导航星活动,激发学生的争星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自我治理方面做的更加出色。我班蒋志敏同学在期末总结中自豪的说:我这学期没有为班级扣掉一分。 2、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经过互相监督、协作,互相评价、促进,使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在自主治理的并且得到渗透和进展。 (1)小组制度,组长负责制。 在两年的治理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学习小组长、纪律小组长、日子小组长。学习组长负责检查作业,负责组内学困生。纪律组长负责监督组员的自习课、科任课的组员表现、日子组长则监督杂事,诸如课前预备、个人卫生等。针对鞋套学生总是不记得带的事情,实行了日子组长负责治理之后,几乎没再浮现学生没有鞋套上课的事情。 (2)组建班委,凝聚集体。 这学期里学生全部入队后,进行了班委的选举。对班委的培养正在进行中。 3、经过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艺术节、运动会、开学典礼、各种节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感觉到各种文化、人文、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借助每一次活动的教育,使学生增强爱集体、爱身边事物的教育。

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背景意义 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文化氛围,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支点和抓手,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如今各种传媒及网络的腐朽文化侵蚀着校园,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学生的素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然而,现实中我们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千篇一律,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班级自身成长的需要。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文化素养,树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不容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共同成长。 3、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题。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阵地——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班风里,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在专制型的班风里,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学生之间产生烦闷、恐惧、厌恶的情感态度与彼此攻击的行为模式,学生自信心、自尊感与上进心不强。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提高班主任“文化意识”的研究”课题,以期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一、活动背景 为了响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凝聚班级向心力,在班长和团支书的全权组织下,我们班在教2-608召开了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一方面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内部和谐,增强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召开班会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和班级一家亲的团结意识。 三、级活动前的准备 1、班干部对此次联班级建设活动高度重视,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并且形成了书面形式和PPT形式,与此同时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本次班会,这是这次活动成功的保证。 2、团支书提前一周向各个宿舍的寝室长传达这次活动需要的相关准备活动。 3、各个宿舍的寝室长积极地发动宿舍各个成员的合力为班会的开展做努力。 4、提前向学校申请活动教室,并在活动之前布置好会场,并准备好活动需要的物品。 5、提前向全体学生通知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四、活动流程

1、主持人即团支书宣布活动开始; 2、展示各个宿舍的自主设计的班徽; 3、展示各个宿舍提议的的班歌; 4、各个宿舍构想的班训展示; 5、展示各个宿舍设计的班服; 6、对班徽、班歌、班训、班服进行投票选举; 7、宣布各项投票结果; 8、由团支书和班长进行班会总结; 9、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五、活动的效果 (一)、通过PPT形式,把同学们自主设计的班徽、班服展示给同学们一起欣赏、选择,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同的归属感,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给出自己的建议与最真实的感受。 (二)、为大家提供了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让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同学们更能理解班 级活动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以宿舍为单位的展示成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次活动的秩序,也使各个宿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得以增强,这无疑也是增强班级文化凝聚力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