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在东方,最早把rational number翻译成有理数的是:(2.00分) A.俄罗斯人

B.日本人

C.中国人

D.印度人

2、“万物皆数”是谁提出(2.00分)

A.笛卡尔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毕达哥拉斯

3、平面运动不包括(2.00分)

A.反射

B.平移

C.旋转

D.折射

4、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改变了欧式几何的第()公设。(2.00分)

A.三

B.一

C.五

D.二

5、四色猜想的提出者是哪国人:(2.00分)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6、两个量的比相等是哪位数学家定义的:(2.00分)

A.欧多克索斯

B.阿契塔

C.A和B

D.以上都不是

7、()指出函数不连续时也可能进行定积分。(2.00分)

A.柯西

B.费曼

C.黎曼

D.牛顿

8、数学发展史上爆发过几次数学危机(2.0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9、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中数是指:(2.00分)

A.法则

B.实数

C.有理数

D.自然数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黄金分割点(2.00分)

A.印堂

B.肚脐

C.膝盖

D.肘关节

1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叫做:()(2.00分)

A.数学之美

B.数学与文化

C.数学文化课文集

D.数学

12、()关于化归提出了“烧水”的例子。(2.00分)

A.波利亚

B.笛卡尔

C.高斯

D.庞加莱

13、可以完全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不包括(2.00分)

A.正方形

B.正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4、“物不知数”的问题出自哪部著作(2.00分)

A.《九章算术》

B.《海岛算经》

C.《孙子算经》

D.《五经算术》

15、在()中,过直线外一点找不到平行线。(2.00分)

A.黎曼几何

B.双曲几何

C.欧氏几何

D.以上都不对

16、根号2不能表示成整数比引发()数学危机(2.00分)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17、首先提出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的人是(2.00分)

A.伽罗瓦

B.伯奈斯

C.哥德尔

D.爱因斯坦

18、数学素养不包括()(2.00分)

A.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

B.控制问题中的因素

C.有条理地理性思考

D.解决问题时的逻辑能力

19、哪位科学家证明了“被积分函数不存在,其定积分也可能存在”:(2.00分)

A.威尔斯特拉斯

B.拉格朗日

C.黎曼

D.柯西

20、数学发展史上引发几次数学思想解放(2.0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21、公理化三大体系不包括(2.00分)

A.相容性

B.独立性

C.完全性

D.相似性

22、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庆祝时当时宰的是(2.00分)

A.马

B.羊

C.牛

D.老虎

23、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第一个不能被整数比的数是:()(2.00分)

A.根号二

B.根号三

C.根号五

D.根号八

24、属于对称关系的是(2.00分)

A.父子

B.照哈哈镜

C.比赛循环赛

D.比赛淘汰制

25、第一个使用群这一个数学术语来表示一组置换的人是(2.00分)

A.高斯

B.雅可比

C.伽罗瓦

D.拉格朗日

判断题(50分)

1、大衍求一术是有物不知其数的推广(2.00分)

是否

2、两个整数的比称为有理数(2.00分)

是否

3、华罗庚认为数学可以给人类带来音乐、美术、科学等可以给人的一切(2.00分)

是否

4、在无穷势里面最小的势是可数无穷势。(2.00分)

是否

5、1是素数(2.00分)

是否

6、勾股定理目前有八十种证明。(2.00分)

是否

7、归纳也是一种推理(2.00分)

是否

8、数学的精确性只体现在数学逻辑的严密上。(2.00分)

是否

9、金字塔是按照黄金分割法建立的(2.00分)

是否

10、数学是我们永远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说的是否对的一门学科。(2.00分)

是否

11、任何命题都是有条件的。(2.00分)

是否

12、正方形要比三角形更对称(2.00分)

是否

13、第二次数学危机的核心是微积分的基础部稳固。(2.00分)

是否

14、送上太空试图与外星人交流的数学思想是勾股定理。(2.00分)

是否

15、数学是哲学的一部分(2.00分)

是否

16、类比能保证已知的属性和推出的属性之间有必然的联系(2.00分)

是否

17、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公理化思想的萌芽。(2.00分)

是否

18、三条直线分割平面,最多分成7个部分。(2.00分)

是否

19、美的东西和有用的东西是相互冲突的(2.00分)

是否

20、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根2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引发的(2.00分)

是否

21、斐波那契数列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突然活跃起来。(2.00分)

是否

22、对极限给出比较精确的定义的人是牛顿(2.00分)

是否

23、将单因子构件凑成法概括为合成原则的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2.00分)

是否

24、《数书九章》在1248年成书。(2.00分)

是否

25、反证法依据逻辑里的排中律(2.00分)

是否

历年高考真题(数学文化)

历年高考真题(数学文化) 1.(2019湖北·理)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研究数, 如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 3, 6, 10, …, 由于这些数能表示成三角形, 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 称图2中的1, 4, 9, 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 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024 C.1225 D.1378 2.(2019湖北·文)《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 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 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 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 则第5节的容积为 A .1升 B .6667升 C .4447升 D .3337 升 3.(2019湖北·理)《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 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 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 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 则第5节的容积为 升. 4.(2019?湖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 以十六乘之, 九而一, 所得开立方除之, 即立圆径, “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 积V , 求其直径d 的一个近似公式 3 916V d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根据π =3.14159…..判断, 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 ) A. 3 916V d ≈ B.32V d ≈ C.3157300V d ≈ D.31121V d ≈ 5.(2019?湖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点P (x , y )的坐标x , y 均为整数, 则称点P 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全是格点, 则称该多边形为格点多边形.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记为S , 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N , 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L .例如图中△ABC 是格点三角形, 对应的S=1, N=0, L=4. (Ⅰ)图中格点四边形DEFG 对应的S , N , L 分别是________; (Ⅱ)已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c bL aN S ++=其中a , b , c 为常数.若某格点多边形对应的N=71, L=18, 则S=________(用数值作答). 6.(2019?湖北)《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 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 令相乘也, 又以高乘之, 三十六成一, 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高h , 计算其体积

数学思维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之美 --------读《数学中的美》有感 西方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真理和美互相不是各自的衍生,它们相辅相成,以美描绘真理,用真理将美点缀。我更愿意相信有造物主,用数学这把工具,将这个世界精心勾勒,用极其美妙的数学公式,将每一条曲线加以比量,正如伽利略说的: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关于美,历代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喜欢伏尔泰和狄德罗的说法:美是自然界本身的属性。而数学正是人类用外化的符号和公式来表征这种美。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自然世界拥有简洁、和谐这样的特点,由于数学是对世界的外化,故而数学也毫无疑问地继承了这些美的表现。 数学的简洁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也影响了人类对数学的推进。 关于数学的简洁,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是在物理课上。在两个行星 完美解决问题,简洁地让之间的万有引力计算的时候,只有一个GMm r2 人震撼,不由自主心生感叹:自然真是伟大!没有繁琐的语言描述,不用文字加以注释,仅仅人类创造的几个字母将所有的关系表白地清清楚楚。虽然这是在物理中,但是仍然是数学的范畴。 虽然描述数学使用得当是人类发明的符号,这些符号随时可变,但是,描绘世界的过程和结论是不变的,这种简洁性甚至影响了我们对数学的推进过程。我国虽然拥有两千年的灿烂文明,但是在数学的

推进上几乎步履维艰,我觉得,古代的用文字来对数学描述的方式也会对数学的探究产生不利影响,文字并不能是世界的理性、逻辑的表述方式,文字只能是在哲学领域对世界进行概述和认知。 数学的简洁源于自然界的简洁。比如光延直线传播—这是光转播的最佳路径,植物的叶序排布是植物叶子通风、采光的最佳方式,某些攀缘植物如藤类,他们绕着攀依物螺旋式向上延长,他们所选的螺旋线形状对于植物上攀路径来说是最节省的。 还有,蜂房的构造是最省材料的,这些最佳、最好、最省,的事实,来自生物界的进化与自然选择,然而他同时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万物如此,描述宇宙的文字与工具也应该如此。 数学的简洁性不仅仅粗浅的表现在这些符号的简洁上面,简洁地另一个表现就是用文字描述了抽象的对事物的认知。我还是从物理中举例。当年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越重罗落得越快的理论进行反击的时候,是使用了逻辑的推理,然后采用实验来证明的,这个结果让人等了两千年,因为这样的认知是很抽象的,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对世界的体验和直觉,如果用物理的公式推导的话,是极其简单的,因为数学符号的逻辑性对抽象事物的表达,远远大于人类的能力。 除了数学的简洁,还有令人动容的特点就是和谐之美。 数学家们普遍都会认为数学是和谐的,因此他们才会花费毕生之力,去解决存在的一些悖论。欧式几何统治了世界很多年,但是忽然有一天数学家们发现欧式几何的第五公设用其他公设无法证明,在众多数学家的努力下,非欧几何也建立起来了。悖论的产生与消除不仅

论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论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法学Q1141班孙越11090033 数学与科学、人文的各个分支一样,都是人类进化和智力法阵进程的反应。例如,埃及和巴比伦的数学源于人们生存的需要,希腊数学与哲学密切相关,中国数学的活力来自立法改革,印度的数学的源泉始于宗教,而波斯的数学和天文学互不分离。 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到了17世纪,微积分的产生解决了科学和工业革命的一系列的问题,而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数学设计力学、军事和工程技术。19世纪前半叶。数学和诗歌几乎同时从古典进入现代,其标志分别是非交换代数和非欧几何学的诞生,而进入20世纪以后,抽象化成为数学和人文的共性。 哲学与数学的在此交汇产生了现代逻辑学。现代数学和现代文明的结合,更能理解各专业与数学的关系。 一、数学的起源中东文明 数学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亿万多年前,居住在岩洞里的原始人就有了数的概念。本来,对事物的要求出自人类的生存本能,慢慢地,人类就有了明确的数的概念:1,2,3,……正如部落的头领需要知道有多少成员,牧羊人也需要知道自己拥有多少绵羊。 在有文字记载之前,记数和简单的算术就发展起来了。后来,逐渐衍生出三种有代表性的记数方法,即石子记数、结绳记数、刻痕记数。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故事告诉我们,很可能是牧羊人计算羊群的只数产生了数学,正如诗歌起源于祈求丰收的祷告。 说来有点残酷,一些美洲印第安人用过手机被杀者的头皮来计算他们杀敌的数目,而非洲的原始猎人通过积累业主的牙齿来计算他们杀死野猪的数目。据说,居住在乞力马扎罗山坡上游牧民族的少女习惯在颈上佩带铜环,其个数等于自己的年龄。以前,英国就报往往用粉笔在石板上画记号来技术顾客饮酒的杯数。后来,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包括对应于大小不同的数的语言符号。 据考古学发现,刻痕记数大约出现在三万年以前,经过极其缓慢的发展,终于出现了书写记数和响应的数系。前者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希腊的阿提卡数字,中国的纵使筹码数字和玛雅数字,后者有中国的甲骨文数字和横式筹码数字以及印度的婆罗门数字。 数系的出现使得数的书写和数与数之前的预算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加、减、乘、除乃至于初等算数便在几个古老的文明地区发展起来。与数的概念形成一样,人类最初的几何知识也是在他们对形的直觉中萌发出来的。几何学边是建立在对这类从自然界提炼出来的“形”的总结的基础之上。 近东既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造就了以古老的象形文字和巨大的金字塔为标志的绵延三千年的古埃及文明。 除了上面介绍的数学成绩以外,埃及人和巴比伦人还将数学大量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们在纸草、泥版书上记载账目、期票、信用卡、买卖单据、抵押契约、代发款项,以及分配利润等事项。还比如数字7,巴比伦人最早注意到了,它是上帝的威力和复杂的自然界之间的一个和谐点,到了希伯来人手里,7又成为一个星期的天数。 二、希腊数学与希腊文明、 与东方文明古国不同,希腊城邦始终处于割据状态,这当然与它的地理因素有关,山脉和海洋把人们分散在遥远的海岸上,希腊的社会结构主要由贵族和平民两个阶段构成,他们并不彼此截然分开,在战争中同属一个国王领导,而这个国王不过是某个贵族家庭中的首领,这样一来,这个社会便容易产生民主和唯理主义氛围。在这个氛围中,经验的算术和几何法则被上升到具有逻辑结构和论证数学体系中。

历年高考真题(数学文化).doc

历年高考真题(数学文化) 1. (2009 湖北· 理)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研究数,如他们研究过图 1 中的 1, 3, 6, 10,,由于这些数能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 2 中的 1, 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2. ( 2011 湖北·文)《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 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 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 4 节的容积共 3 升,下面 3 节的容积共 4 升,则第 5 节的容积为 A.1升B .67 升C . 47 升D . 37 升 66 44 33 3. ( 2011 湖北·理)《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 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 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 4 节的容积共 3 升,下面 3 节的容积共4 升,则第 5 节的容积为升. 4.( 2012? 湖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 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求 其直径 d 的一个近似公式 d 3 16 = .. 判断, V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根据π 9 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 A. d 3 16 d 3 2V C. d 3 300 d 3 21 V B. V D. V 9 157 11

5. ( 2013? 湖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 y)的坐标 x,y 均为整数,则称点P 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全是格点,则称该多边形为格点多边形.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记 为 S,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 N,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 L.例如图中△ ABC是格点三角形,对应的 S=1, N=0, L=4. (Ⅰ)图中格点四边形 DEFG对应的 S,N, L 分别是 ________; (Ⅱ)已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 aN bL c 其中a,b,c为常数.若某格点多 边形对应的N=71, L=18,则 S=________(用数值作答). 6.( 2014? 湖北)《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 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高 h,计算其体积 V 的近似公 式 V 1 L 2 h ,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2 36 V L2h 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为() 75 A. 22 B. 25 C. 157 D. 355 7 8 50 113 7.(2015湖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 来米 1534 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 254 粒内夹谷28 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 为 P A. 134 石B. 169 石C. 338 石D. 1365 石 F E 8. ( 2015 湖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 D C A B

数学文化与欣赏教案

第一章 数学文化概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课的开设方法、数学 文化课的学习方法、数学文化课的考核方式等等。 教学重点:数学文化课与一般数学课的区别 教学难点:数学文化课程中如何处理好数学和文化的关系 教学课时:2节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2序言 一、“数学文化”一词的使用 二、什么是“数学文化” 三、“数学文化”课的开设 四、“数学文化”课的上法 五、“数学文化”课的考核 2一、“数学文化”一词的使用 ?该词使用已有二、三十年; ?在中国,较早使用的是1990年 邓东皋、孙小礼等人编写的 《数学与文化》及齐民友写的 《数学与文化》; ?近七、八年这个词用得多起来。 ?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近年大大增加,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说 明许多人为着某种需要更愿意从文化这一角度来关注数学, 更愿意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素养的内容、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区别、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等等。 教学重点:数学素养的内容、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区别 教学课时:2节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 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 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 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 神学家的学说;满足了人类探索宇宙的 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有时甚至 可能以难以察觉到的方式但无可置疑地 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 ——M·克莱因

一、数学教学与数学教育 1、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聪明日益长进”。 2、数学教育: (1)以动态的观点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2)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重在突出数学的应用性; (3)不仅仅是得到数学知识和技术,重要的是得到对事 物进行认识、推理、判断、运用的能力,以及认识客观 世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使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非认知心理得到健全发展的 过程。 二、学生眼中的数学教育 老师眼中的数学与学生眼中的数学是 有区别的,学生眼中的数学并不是我们理 解的数学,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走 进学生的心中,理解学生的思维,应该站 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有 可能使我们的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 只有以学定教,才有高的教学效率!

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数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用之以计数,使之融入生活 数学起源于数,数起源于数数。人类最早的数数工具就是双手与双脚,但数字大过于20的时候,人类就用木棍儿或者石子来代替手脚作为计量工具,渐渐发明了数字来代表这些具体的事物,所以数字天生就是抽象的东西。人类运用数字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于农业,狩猎,建筑等行业,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二、用之以创造,促进生产发展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人类的发明创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数据测定并演算的规律,运用于各种生产工具的制作中,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变,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数学的广泛运用,不仅仅是运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物理学,化学,机械,天文等学科中,起到了预测的功能。万有引力的发现,冥王星的预测都是数学广泛运用的成果,数学以之基础科学的作用,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产力。 三、用之以研究,提高科技水平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直接推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创造中建立问题的模型,通过研究模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当代高新技术中很多问题都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的计算、模拟、仿真和控制来实现计算机行业的软件比重早已超过硬件,而软件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军事科学中,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的概率模型,可在实战前对作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政治、经济、地理、气象等因素进行模拟,以选择出对自己一方既有利又最稳妥的作战方案。在计算机的发展中,数学为人类带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即为数学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的数学渗入到各行各业,并且物化到各种先进设备之中,促进了各行业科技含量迅速提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依赖于数学技术。 四、用之以推广,促进社会人文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数学技术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任何一个产品,从原材料检验、下料、分类、运输、供应,到产品毛坯的准备、加工、物流、贮存、检测、装配、包装,到销售、服务、市场开发,直到市场信息反馈、成本核算、产品改进设计等等,数学中的最优化决策论原理促进了产品设计、生产与开发的科学化。社会上,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都有相关的数据作为依据,用数学分析法讲的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剖,作为社会决策的重要依据,数学分析法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项巨大突破!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接受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和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数学文化创新题型(高三数学高考中的数学文化)

2020年4月22日高中数学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刻日正式通车,它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桥隧全长55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通行限速100km /h ,现对大桥某路段上1000辆汽车的行驶速度进行抽样调查.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直方图估计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的车辆数和行驶速度超过90km /h 的频率分别为( ) A .300,0.25 B .300,0.35 C .60,0.25 D .60,0.3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 的频率即可得到车辆数,同时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求行驶速度超过90/km h 的频率. 【详解】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 的频率为0.0650.3?=, ∴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 的车辆数为:0.31000300?=, 行驶速度超过90/km h 的频率为:()0.050.0250.3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频率的求法,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2.《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着,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着,它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东方古代数学的名着,在这部着作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九儿问甲歌”就是其中一首: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又零七,借问小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谁推,这位公公年龄最小的儿子年龄为() A.8岁B.11岁C.20岁D.35岁 【答案】B 【解析】 【分析】 九个儿子的年龄成等差数列,公差为3. 【详解】 由题意九个儿子的年龄成等差数列,公差为3.记最小的儿子年龄为a1,则a9=9a1+ 9×8 ×3=207,解得a1=11. 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应用,解题关键正确理解题意,能用数列表示题意并求解.3.《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着,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在鳖臑A﹣BCD中,AB⊥平面BCD,且有BD⊥CD,AB=BD=1,CD=2,若该鳖臑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B C.D.24π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易得鳖臑外接一个长方体,且外接球与长方体外接球为同一个球,根据长方体体对角线等于外接球直径,利用公式计算即可.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汇编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深,使我懂得了好多数学的道理,对我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而数学史对于大学数学教学来说就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工具。认识到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将数学史与大学数学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不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其数学方面的素质修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启发文科学生的人格成长、发展其认知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数学史是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俗言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家与困难、问题的斗争史。数学本身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探索精神。比如,微积分是由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维尔斯特拉斯等多位大数学家前赴后继,历尽艰辛,历时千年才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了解数学理论知识建立的历史,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局的完整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逐步的克服障碍,在探索中学习。 2.数学史可以构建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学好大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 使得很多学生有畏难心理, 大学数学的学习也相应的恶化成枯燥无味的公式记忆和解题演练。荷兰数学家和教育家赖登塔尔就批评那种注重逻辑严密性、而没有丝毫历史感的教育乃是“把火热的发明变成了冷冰冰的美丽”[2]。因此, 如何构建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数学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不容质疑的影响,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两方面都是这样。数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反映在它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三次重大的产业革命。比如,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主体技术是蒸汽机、纺织机等,它们的设计涉及对运动与变化的计算,而这只有在微积分发明后才有可能。又如,原子能的释放,首先是由于爱因士坦利用数学工具导出的著名公式揭示出质能转化的可能性。而现在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数学的参与。“神舟飞船”的历次成功飞行都离不开数学家的参与。数学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同样也很深刻。比如,日心说的决定性胜利是在牛顿用当时最新的数学工具——微积分和严密的数学推理从动力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出发推演出太阳系的运动之后。哥白尼的学说得到证实恰是通过这样的事实:天文学家加勒根据几位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推算和预报找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在学到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适时的将数学知识与其在促进当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将有助于树立学生对数学课正确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3.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数学史上,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变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比如,自从数学中引入了变量,运动就进入了数学。在高等数学中至始至终贯穿着动态的变量的思想,函数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函数出现历史的介绍,就可以教会学生学会用变化、运动的观点看待事物、看待世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数学与人类文明

数学与人 一个学期的数学与人类文明的课,改变了我对数学的许多看法。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认为数学就是繁杂的计算,复杂的数据和函数题目,为了考试而学数学。简单地认为数学除了加减乘除对日常生活有用之外,其他都没什么用处。然而,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对对科学的发展,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此重要!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终都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的概念后,就有可能把运动现象用数学来加以描述了。这也正说明了如果不懂得数学这门语言,我们就无法表达自己,更无法去认知自然,征服自然。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毫无疑问数学是美丽的。它像音乐一样和谐,在更深的层面上揭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内在的规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的奥妙不在于它的完美和复杂,相反是在于它找到了最经济,最简单的表述与论证。明晰,严谨,简介,规范,是人类文明,宇宙文明的共同语言。它,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 微积分作为高等数学重要的一部分,对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微积分的方法是一种辩证的思想方法,它包含了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能把复杂的问题进行空间、时间上的有限次分离,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近似处理,然后让分割无限地进行下去,局部范围无限变小,那么近似处理也就越来越精确,这样就可以得到精准的理论结果。更重要的是微积分是与实际应用联系发展起来的,它在天文学、力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及应用科学各个分支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菲欧几何也是是一门大的数学分支,它的发展催生了一些重要的新的几何的产生。菲欧几何的创建还打破了欧氏几何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根本上革新和拓广了人们对几何学观念的认识,导致人们对几何学基础的深入研究,而且对于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初所发生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物理观念的变革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数学巨大的魅力在于数学几乎渗透于任何一门学科中,如果说科学是正在沉积自己厚度的水中的泥沙,那么数学就是源源不断流来的清泉,不仅甘甜,而且逐渐汇聚成河流,推动着已经有了厚度的泥沙蔓延至四面八方,有时甚至将他们带到终点形成伟岸的山峰。数学门类的齐全性也决定了他应用的广泛性,因此数学成为了各门学科的基础和工具。例如数学对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其实,数学是计算科学的主要基础。计算模型的非连续性使得以严密、精确著称的数学尤其是离散数学被首选作为描述学科的工具。大多数计算科学理论不仅是对研究对象变化规律的陈述,由于能行性这一本质的思想和步骤,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由于离散数学的构造性特征与反映学科本质的能行性特征之间形成了天然一致,从而使离散数学的构造性特征决定了学科的许多理论,同时具有理论、技术、工程等多重属性,常常是相互渗透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理论上,凡是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的问题及其处理过程中都可用数学来描述;凡是可以用以离散数学为代表的构造性数学描述的问题及处理过程,也一定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工作走向深入,研究内容比较复杂。人们首先是发展相应的计算模型或引入新的数学工具,然后依靠计算模型和数学工具将研究工作推向深入。例如,在计算方法中提及了报表、分解、集成、类比、推导、变换、扩展等,而网络协议描述,并发控制机制、容错计算、量子计算、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性能分析、并行计算等,都引入了新的计算模型.随着时间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研究所需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从高等数学、数值分析、微分方程向抽象代数、泛函分析等拓扑学方向过渡,所以以上种种说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是与数学紧密相关的。 对于我自己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学得是外语专业,没有什么机会深入了解过微积分这

论数学与人类文明

论数学与人类文明 the Mathematics and Human Civilization 邹常盼 09211273 2009211306摘要: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这句话,讲起来似乎很玄。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依靠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与数学何干?然而,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朝代,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的进步,数学都无一例外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the pow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is sentence seems very mysterious about it. Social development,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is mainly rely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relying o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mathematics ware? However,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cient and modern, at any time, any dynasty, whether political, military or economic, cultural progress and mathematics, without exception, plays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关键词:数学,推动,人类文明。 Key words: mathematics, promote human civilization. 正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只知入乎其内,那是见木不见林,常常会迷失方向。所以还要辅助以出乎其外,站出来作高瞻远瞩。不站出来,就不知道数学的根在何处,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最终目的与最终方向是什么。不站出来,就看不到数学与别的学科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不站出来,就看不到数学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就像长江的波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滚滚向前。科学巨人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以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勤奋把人类的文明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 数学在整个人类文明中都是深层次的动力。其作用一次比一次明显。 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它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而且,数学决定了大部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摧毁和构造了诸多宗教教义,为政治学和经济学提供了依据,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创立了逻辑学。数学为我们回答人与宇宙的根本关系的问题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作为理性的化身,数学已经渗透到以前由权威、习惯、风俗所统治的领域,并取而代之,成为其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 1.数学作为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被称为“改变世界”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中,有10本(《天体运行》、《血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摘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物理,物理学的发展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可以说社会的每一次巨大的进步都是在物理学 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乃至人类思维本身产生了愈来愈重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物理学直接应用成果,和间接的应用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科学和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关键词:实验推动息息相关生产生活变革物质文明 一,什么是物理学 1,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学起始于伽俐略和牛顿的年代.(伽俐略:1564-1642年,活了78岁.牛顿, 1642-1727,85岁,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科学. 其实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为什么火箭能将杨利伟乘坐的神州六号推上天呢?最后飞船为什么又能平稳地在太空遨游呢?这就是物理.还有,电视中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会令屏幕前的你流连忘返,开怀捧腹.那么,电视台的直播间的画面和音乐是怎么即时传过来的又是怎样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呢?这也是物理电子书籍,一盘小小的光碟,可以装得下很多的书,那么光碟又是怎样读出来的呢?这也是物理. 可以说,远到宇宙深处,近到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畴. 它不仅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它还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做那样的运动.即物理学还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用较为严谨的语言来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本质和运动规律,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的科学.它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可以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 2,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能不能自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我们要能过观察和实验,先提出假设,再经过积极的思考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也就是找出规律.然后呢,我们再用规律去应用于实际,在实际应用中检验规律的正确,并应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观察思考 实验――假设――逻辑推理――结论(规律)――解决问题 探索――假设――推理――规律――应用于实际. 所以物理学是极富洞察力和想像力的科学.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物理学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完事的科学体系,而且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和精密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

数学文化试题高考展望

数学文化试题高考展望 《考试大纲》强调数学试题需要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数学文化题主要取材于数学时事、数学名著、数学名人、数学游戏、数学命题、数学猜想、数学图形等. 一、数列问题 例1 《算法统宗》是明朝程大位所著数学名著,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其意大致为:有一座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为上一层的两倍,共有381盏灯.该塔中间一层有()盏灯. A.24 B.48 C.12 D.60 小结本题以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中的一首歌谣为背景,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求和公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转化的能力. 练习1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已知长方形面积求一边的算法,其方法的前两步为: 二、立体几何问题 例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

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若某“阳马”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单位:cm),则该“阳马”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小结本题以《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为材料,试题背景新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补形,正确画出直观图,外接球的直径就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 练习2 “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3,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 三、框图问题 例3宋元时期的数学名著《算学启蒙》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目自半,竹日白倍,松竹何日而长等.图4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3,2,?t输出的n=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明确程序框图中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二要识别运行程序框图,理解程序框图解决的实际问题:三要按题目要求完成解答. 练习3 图5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

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

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 摘要: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被大多数人熟悉。然而数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是存在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并不总是停留在某一个国家,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数学研究在古代只是在少数地方由少数学者所从事的活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世界数学的中心在意大利。17世纪世界数学中心转移到英国,紧接着法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数学中心。德国在普法战争后获得统一,取代法国的世界数学中心的地位。但在二战后美国由于接收了许多数学大师而成为世界数学中心一直持续到今天。 正文: 说到世界数学中心,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数学家。有人这样评论,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数学家排名:No.1 数学人皇阿基米德,No.2 数学王子高斯,No.3 数学之神牛顿,No.4 最后一个数学全才庞加莱,No.5 所有人的老师欧拉,No.6 最具天赋的数学家加罗瓦,No.7 最具想像力的数学家黎曼,No.8 最具有革命性的数学家康托,No.9 最具有眼光的数学家希尔伯特,No.10 最具颠覆性的数学家哥德尔。其中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和德国数学家高斯以及英国数学家牛顿合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科学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的宏观表现是存在着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而且这个活动的中心并不是总停留在某一个国家,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纵观近代科学以来的历史,在社会生产、社会变革、思想解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曾相继停留在几个不同的国家。 其转移的格局大体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从中心区停留的时间跨度看: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 历史表明,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实际上就是科学人才中心的转移。处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国家,同时也处于世界科学人才的中心,处于科学人才发展的盛事时期。就数学来说。一个国家和民族一旦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区,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数学人才辈出。

数学与人类文明的交响

数学与人类文明的交响 姓名:XXX 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决于其方法和内容与数相结合的程度,数学成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成了“科学的皇后”。 ——伊曼努尔·康德 数学家赫尔曼外尔曾说,“数学是无穷的科学。”。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前进都离不开数学——这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当我们为“神五”“神六”遨游太空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时;当我们为“北京奥运”鸟巢美观、节约的设计时;当我们把计算机视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助手”时,你可曾知道,在这科技突飞猛进、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这是数学的莫大功劳和成就呢?数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发展,它是一切科学思维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数学总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时,数学就诞生了。”伟大的数学家兼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数学最初是源于人们生活的需要,人们用最简单的工具开始记数,如:石子、结绳、刻痕。随着生产里的发展、人们更多的生活需要,人类又一次次的对数学进行探索,把它运用于广泛的日常生活中。算术、代数被用于商业交易,几何公式则用于推算土地面积,计算存储在圆形仓或锥形仓中的粮食。当然,无论埃及人的金字塔,还是巴比伦的通天塔和空中花园,都凝聚着数学的智慧和光芒,形成了最初的中东文明。 虽然数学史上的先驱人物已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但他们的成就却世代继承下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和发展。在几大文明古国希腊、中国、印度以及其它国家,相继诞生了一批批伟大的数学家和科学成就。阿波罗尼奥斯、欧几里德、阿基米德三大数学家共同造就了希腊数学的黄金时代。在中国,编撰了诸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对人们认识大自然、计算日月轮回起着重要作用;“正如太阳之其光芒是众星失色,学者也以其能提出代数问题而使满座高明逊色,若其能给予解答则将使吾辈更为相形见绌。”从数学家婆罗摩芨多的话中可知,数学在印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数学的推动下,希腊文明、东方文明诞生了。 伟大的数学是由伟大的数学家创立的,17世纪是“天才的世纪”,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微积分和解析几何的诞生。在这以后,数学作为一门强有力的工具,在17、18世纪推动了以机械运动为主体的技术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后先后推动了一发电机、电动机和电信通信为主体的技术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论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以及生产自动化,都与数学紧密相关。回顾历史,无论任何时期、任何朝代,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不紧如此,数学在其它的领域也密切联系着。艺术上,法国艺术家塞尚被誉为“抽象艺术之父”,把数学的抽象性运用到绘画之中;医学上,柯尔马克和洪斯菲尔德巧妙地运用了拉顿变换,设计出X光线断层扫描仪;物理学上,爱因斯坦正是深受黎曼的著作之影响而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生物学上,英国数学家皮尔逊首先将统计学运用于遗传和进化问题,并于1901年创办了第一本生物数学杂志《生物测量》;经济领域,

什么是数学为什么学习数学《数学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什么是数学?为什么学习数学?《数学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主要内容: 数学的本质 数学美学 数学与人的发展 数学与其它 一、数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 从数学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在实践中,对数学研究对象的发现与认识,来加以考察。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并促进人类社会实践,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1.数学萌芽时期(远古~公元前6世纪) 零零星星地认识了数学中最古老、原始的概念——“数”(自然数)和“形”(简单几何图形)。 数的概念起源于数(读snǔ),脚趾和手指记数、“结绳记数”等; 另一方面,人类还在采集果实、打造石器、烧土制陶的活动中,对各种物体加以比较,区分直曲方圆,逐渐形成了“形”的概念。 2.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17世纪) 特点:人们将零星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积累、归纳、系统化,采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古典初等数学的体系。 欧几里得(Euclid):《几何原本》 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以逻辑思维为主线,从5条公设、23个定义和5条公理推出了467条定理,从而建立了公理化演绎体系。 我国东汉时期:《九章算术》 由246个数学问题、答案和术文组成,全书主要研究对象是数量关系。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特点:“运动”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数学由研究现实世界的相对静止的事物或现象进而探索运动变化的规律,常量数学已发展到变量数学。17世纪,迪卡尔(Descartes)将几何内容的课题与代数形式的方法相结合,产生了解析几何学,这标志着变量数学时期的开始。17世纪60年代,Newton和Leibniz各自从运动学和几何学研究的需要,创建了微积分。随后,相继建立了级数理论、微分方程论、变分学等分析学领域的各个分支。 15世纪~18世纪,人们还研究了大量的随机现象,发现存在着某种完全不确定规律性,建立了概率论。这个时期,数学的研究对象已由常量进入变量,由有限进入无限,由确定性进入非确定性;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由传统的几何演绎方法转变为算术、代数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的恩格斯,在考察了18世纪前整个数学发展的历史基础上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任何地方得来的,而仅仅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些论断揭示了科学的数学本质。 4.近现代数学时期(19世纪以后) 特点:数学由研究现实世界的一般抽象形式和关系,进入到研究更抽象、更一般的形式和关系,数学各分支互相渗透融合。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日益普及,数学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和技术的双重品质。19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数学自身的逻辑矛盾不断产生许多新问题,促使处于数学核心部分的几个主要分支——代数、几何、分析学科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数学分支。抽象代数学、n维空间、无穷维空间以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