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1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在一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统一体或系统。种群可由单种生物或构件生物组成。由单种生物组成的种群,每一个体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构件生物组成的种群,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或腐烂,这就形成很多分离体,这些分离体来自同一受精卵其基因相同,这样的个体称无性系分株(ramets)。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的个体数量(密度)是可变动的;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亦处于变动之中。

种群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除生态学外,进化论,遗传学、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都使用这个术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分类的种以上单位是就其进化的亲缘关系划分的,只有物种(species)真实存在。物种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种群能否不断产生新的个体以替代消失的个体。种群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亦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群落是由种群所组成。

3.2 种群动态

3.2.1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4.2.1.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一个种群的大小,是一定区域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种群的密度是堂信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住生境中个体的数目。密度变化很大,如土壤节肢动物每平方米可能有成千上万只,而大型哺乳娄动物可能每平方公里只有几头。对从受精卵形成的个体和构件生物体应有差异,研究植物种群,要注意由无性繁殖构成的无性系。

3.2.1.2 种群数量统计

研究种群动态首先要统计种群的数量,第一步是研究种群的边界许多种呈大面积连续分布,种群边界不明显,实际工作时、往往要根据自己研究需要确定其研究范围。数量统计通常用密度,尤以植物种群而言单位面积实有个体数是常用统计密度方法。鼠类等的研究即取用相对密度,以每置100铗日捕获率作其相对密度。

3.2.1.3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个体在其生话空间的位置或布局,称种群的分布型或分布

格局,其分布格局通常分为3型:①随机分布;②均匀分布;③成群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界极为少见,随机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格局3.2.2 种群统计学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多为统计指标,大致分为3类。. ①种群密度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②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这些参数与种群密度变化相关。③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和种群增长率等。种群统计学就足种群的出生、死亡、迂移性比、年龄结构等的统计学研究。

3.2.2.1 年龄、时期结构和性比

年龄结构把每一年龄群个体的数量、描述为一个年龄群对整个种群的比率。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年龄锥体有下列3型:①典型金学塔锥体,基宽而顶狭。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体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表增长型种群。②钟型锥体,锥体形和老、中、幼个体比例介于①型和③形种群锥体间,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保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③壶型锥体,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宽,示幼体比例下降而老年个体占高比例,说明该种群处于衰老阶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该类型代表下降型种群。

性比(sex ratio)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大多数动物种群的性比近于1:1。有些种群雌性个体为主,如轮虫、枝角类等常行孤雌生殖的动物种群。还有一类雄多于雌,常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种群,如蜜蜂。另外有些动物有性转变特点,如黄鳝,幼年全为雌性,繁殖后多数转变为雄。

3.2.2.2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

生命表(life table)是一种有用工具。有关死亡率的信息是通过调查不同生活时期死亡个体的数目而获得,这些数据通过生命表来呈现和分析。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一组体群称同生(cohort)或同龄群,这样的研究称同生群分析。而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编制。书中表3-1即是藤壶的生命表。

有的生命表除Lx拦外,增加Mx拦,用以描述各年龄的出生率,这样的生命表称综合生命表,见表3-2所示。

从表3-1可获得有关方面信息,存活曲线直观表达该同生群的存活过程:

①型:曲线凸形,示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死亡率高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如大型哺乳类动物和人类存活曲线

②型:曲线呈对角俄形,示整个生活周期中有一个较稳定死亡率如一些鸟类

③型:线凹型,示幼体死亡率很忘如产卵的鱼美、贝类和松树的存活模式。

3.2.3种群的增长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现实系统或其性质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人们用数学模型来揭视系统的内在机制和对系统行为进行预测。种群生态模型是研究理论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模型研究中,主要是模型的结构,哪些因素决定种群的大小?哪些因素决定种群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反应速度等。

3.2.3.1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一个以内禀增长率(r m)指实验室条件下,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无天敌、且在温湿光照和食物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增长的种群,其种群数目将以指数方式增加。只有在种群不受资源限制情况下,这种现象才会发生。这类指数生长称为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又可分为两类,如果种群各个世代不相重叠,如许多一年生植物和昆虫,其增长是不连续的,称为离散增长,一般用差分方程描述;如果种群的各个世代彼此重叠,如人和多数兽类,其种群增长是连续的,可用微分方程描述。

①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最简单的种群离散增长模型由下式表示:

N t+1=R0N t

式中:N t表示t世代种群大小,N t+1表示t+1世代种群大小,R0为世代净繁殖率。如果种群以R0速率年复一年地增长,即:N t=N0R0t

将方程式N t=N0R0t两侧取对数,即得:lgN t=lgN0+tlgR0

这是直线方程y=a+bx的形式,因此,以对t作图即得一直线,其中lgN0是截距,lgR0是斜率。

R0是种群离散增长摸型中的重要参数,R0>1,种群上升;R0=1,种群稳定;0<R0<1,种群下降;R0=0,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灭亡。

②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大多数种群的繁殖都要延续一段时间并有世代重叠,在任何时候,种群都存在不同年龄个体。这一连续型种群模型的描述,涉及到微分方程。设在很短时间dt内种群的瞬时生出率为b,死亡率为d,种群大小为N,侧种群舀员增长率r=b-d,它与密度无关。即dN/dt=(b-d)N=rN,其积分式为:N t=N0e rt

例如初始种群N0=100,r为0.5,则

1年后的种群数量为100×e0.5=165

2年后为100×e1.0=272

3年后为100×e1.5=448

以种群大小Nt对时间t作图,得到增长曲线呈J字型,但如以lgN t对t作图,则变为直线。有关图例见p52的图3-5

3.2.3.2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因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亦是有限的,故大多数种群的J 字型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变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随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环境压力势必影响种群增长率r,使r降低,增长曲线也渐渐由J型变为S型,这是种群在有限环境资源下的增长曲线。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 有一个环境容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 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呈比例。每增加一个个体,就产生1/K的抑制影响。随个体的增长为N,即利用的空间将为N/K,可利用的剩余空间将只有(1-N/K)如此即密变制约导致r随密度增而降低,种群增低将由J字型转变为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1曲绒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产生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是:

dN/dt=rN(1-N/K)=rN(K-N/K)

此即著名的逻缉斯谛方程。其积分式为:

Nt=K/1+e a-rt

式中:a为参数.其值取决于N0,是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也称潜伏期,个体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增,密度增长而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之半(即K/2)密度增长最快;5饱和期,种群个体达到K值而饱和。

逻辑斯谛方程的两个参数r和K,均具重要生物学意义。r示物种潜在增殖能力而K即示环境容量,历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

3.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野外的种群,不可能长期地连续地增长。只有在一种生物被引入或自然进入新的栖息地后,才出现由少数个体开始而迅速装满裸地现象。先锋植物对裸地入侵时,通常呈现早期的迅速扩展,建群后即可出现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波动,也可能较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亦有可能大起大落随即衰退、甚或灭亡。

3.2.

4.1 种群增长

自然种群数量变动,J型和S型增长均可能出现,但常常表现在两类增长型之间的中间过渡类型。

3.2.

4.1 季节消长

对自然种群的数量言动,首先应区分年内(季节消长)和年际变动。已被引为例子的一年生草植物、北方点地梅种群个体明显的季节消长(见p55图3-7),8年间籽苗数被动在500-1000株/m2间,每年死亡30-70株,但至少有50株以上能开花结实。年际间成株数相对稳定。但荒漠中的早春短命植物,受当年春天融雪水的多少,早春降水数量和降水间隔,四月上旬气温上升的缓急而强烈影响当年这群植物的植株数量。

3.2.

4.2 种群的波动

各类种群在自然生境中不会长期保持平衡密度。不断变化是客观真实,通常在环境容量附这波动,由如下原因导致:

a. 环境随机变化,如天气变化,环境容量将相应变化。

b. 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在密度变化和密度对出生率和死亡率间导入一个时滞,将引起波动,种群量可以超过环境容量,随之回落直到稳定在平衡密度。

c. 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即当种群数量和密度上升到一定范围、存活个体数将下降,密度制约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稳定。波动有两种形式一为不规则波动,受天气影响较显著;另一为周期性波动,在

捕食或草食作用导致的延缓的密度制约较易引起。

3.2.

4.3 种群的爆发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爆发现象,如蝗虫,鼠害都是常见所现象。

3.2.

4.4 生态入侵

一些非当地原生生物,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带入,当生境适宜其栖息繁衍,该种生物将不断扩大其个体数量。当新移入区缺乏制约这类新迁入的物种生物因素,这群新来的物种将迅速扩展。对原生物种产生排斥现象,导致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关系失衡,甚致引起原来生态系统的崩溃。当前我国已发生大量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如紫茎泽兰是显著例子。

3.3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种群的遗传结构、进化机制和物种形成的研究、是与种群遗传学紧密结合,是当前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主要方面。

3.3.1. 生物种的概念

自然界的生物是以物种(species)的形式存在,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是从认识物种开始。物种的概念,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争论,目前尚无统一概念。

林奈认识到在自然界种真实存在,认为可时通过形态标准和繁殖标准来识别种。但林奈认为种是不变的、独立的、种间无亲缘关系。分类学多从形态特征区分物种。

达尔文打破物种不变观,认为一个物种可变为另一物种,种间存在不同程度亲缘关系,但他强调个体差异和种间连续性把物种看成人为的分类单位,为方便而随意表示一群亲缘密切的个体群。

近代物种概念,认为种是由一些具有一定形态和遗传相似性的种群构成,属于一个种的种群间及同种所有个体间,其形态与遗传相似性,大于它们与其他种成员的相似性。既承认种内个体间差异性的存在,又承认种间的差异。

Mayr(1982)提出种的概念:物种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生殖单元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物种是一个可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集合。同种个体共有遗传基因库,与其他种生殖隔离,使种群保持相对稳定的基因库。物种是进化的单位,生殖隔离和进化是导致物种之间表型分异的原因,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因其不同的适应特征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因此,物种是维持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关键。

3.3.2 物种的遗传变异与选择

3.3.2.1 变异

进化生物学认为,变异(variation)处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地

位,变异既是进化的产物,又是进化的原因。变异是绝对的。因一物种中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个体,甚至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变异主要源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实变。虽然基因突变率一般不高,但由于基因重组作用,会产生很多变异。甚至细胞分裂(有丝分裂)过程,遗传物质亦不完分均匀分配,这样造成大量异质现象的存在。

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种内变异,是个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即表型性状的差异。这是因为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个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这种现象称多态现象(polymorphism)。

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称为地理变异(geographic variation),地理变异是物种对环境选择压力空间变化的反应。如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不连续或物种种群隔离,则会形成地理亚种(subspecies),地理亚种在其相遇地带可以杂交,从而区别于不同物种。

3.3.2.2 自然选择

变异是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的基础。选择就是对有差别的存活能力和生殖能力的选择。如果个体或群体间无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上的差异或区别,也就无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的不同,自然选择就没有基础。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不同存活和生育能力的、遗传上不同的基因型个体之间。无论何时当各基因型个体在适合度存在差异,自然选择就能起作用。

表型的自然选择类型:若表性状的差异造成存活率或生殖率的一致性出现差异,就出现选择机会。如表型变异仅由环境直接作用造成,即使出现存活或繁殖差异,但其后代的表型仍与前一世代相似。表型的自然选择模式可分3型:

a. 稳定选择(stabilizing selection)当环境条件对处于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个体是最适时,选择淘汰两侧个体、此属于稳定选择。人类出生死亡率统计表明,平均3.3kg的出生体重,死亡率最低,偏离该重量的两侧极端重量,死亡率最高。

b. 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如果表型与适合度的关系是单向型的,选择对一侧极端个体有利,则选择属于定向型。大部分人工选择属于此类。

c. 分裂选择(disruptive selection)如果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两侧的表型具有高适合度,而他们中间的表型适合度低,即选择是分裂或歧化的。

选择结果形成生物的适应性。但适应性并不是一定创造出最好的表现型。因为自然选择只是对现有表型的选择,而现有表型不一定包括最好的。此外,因环境和种群基因库经常变化,故任何选择仅是相

对的。

3.3.3 物种形成及其过程

选择进化的关键阶段是形成新物种,即物种形成(speciation)。种是一组可相互杂交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种群组间具有繁殖隔离。种内个体享有共同基因库。基因流(gene flow)描述的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运动。基因在种群间流动的水平越大,种群就越均,或普遍相似。当物种间不发生基因流,它们将彼此隔离没有相互杂交。目前广为学者接受的地理物种形成学说(geographical theory of speciation)将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

地理隔离通常由于地理屏障将两种群隔离,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

独立进化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各自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两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机制,即使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彼此间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而形成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

3.3.4形成方式

物种形成方式,一般分为3类

3.3.

4.1 异域性物种形成

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新种,称为异域性物种形成。由于地理屏障,两个亚种群间基因流被阻断,各自发生进化,随时间推延,差异日增,导致新种形成。

异域性物种形成又可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大范围地理分隔,使两个种群独立进化而形成新种;另一类是处于种的分布边缘区的小种群中,当主种群响应气候变化、分布区紧缩,造成少数个体与原种群主体断离。这些离开主体的个体群受到隔离地域影响,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迅速发生遗传重组,独立进化成新种。

3.3.

4.2 邻域性物种形成

邻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邻域性物种形成多见于活动性少的生物,如植物,无翅昆虫等。

3.3.

4.3 同域性物种形成

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化种群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理论上,在物种形成过程,所有个体都能相遇,该型通常需要宿主选择差异、食物选择差异或生境选择差异来阻止新种被基因流淹没。

一个不容争辩的同域物种形成的例子、是植物通过多倍体(polyloidy)的发生。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通常形成更大、生命力更强的植株形态。多倍体与原植物种群在性上不再兼容,但能占据

不同生境而成独立种群。除易于自发形成多倍体而产生新种外,植物物种形成另一特点是比动物易于产生杂种后代,杂交能育性高。

此外、岛屿物种易于形成适应当地的特有种,由于当地无竞争对手和天敌,繁殖体很快分布到邻近各岛,各自又适应当地的新环境,从而形成各自独立的新物种。这种由一个共同祖先起源,在进化过种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各种生话方式的现象,称适应幅射(adaptive radiation),当然适应幅射并不限于岛屿。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案

授课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第二周第1 课时课题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 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 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 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生物的基本生命现象和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学情分析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具学具 体现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多媒体 教法学法指导阅读、讨论、观察、思考、做笔记 教学过程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

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运用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 第二组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在生长过程有落叶现象,B没有。(告诉学生这是植物排出体内废物的一种形式) 第三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的生活需要水和肥料,B不用;A生长到一定时期,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B不能。 第四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除了以上同学讲的外,理由还有:你如果动一下A植物,它的叶子会合拢;B不能。(现场演示,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本小组的题目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三、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通过小组讨论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 1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2)马、牛、羊需

生物的基本特征

课题 绪 论 重点 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点总结: 一、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体都具有以下特征: 物质: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共同的物质基础 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实质: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2、新陈代谢 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物质;贮能; 过程 分解自身物质→排除废物;放能; 定义: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3、应激性 实例:根的向地性(重力),茎的背地性(光);动物的反射等。 与适应性的关系: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注:(1)应激性:生物对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 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见,反 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3)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 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包括反射)的应激性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现象,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生理功能也是一种适应。生 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特征,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 才产生的。这是与应激性不同的。 应激性、反射属于生物的适应性, 但并不是所有的适应具应激性(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 色等)。 因为: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应激性是通 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 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4)遗传性:是指亲代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能力。要求生物体有一定的生 长、发育条件,并对生活条件做一定反应的特征。因此,生物体表现出 来的应激性、反射和适应性最终是由遗传决定的。 5、遗传和变异: 遗传:保持物种的稳定; 变异:使物种不断变化。 6、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形态、结构、习性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自我 更新 一切生命活 动的基础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圈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圈 1、夏天,青蛙能在水中产卵,卵能发育成蝌蚪,蝌蚪能长成青蛙,长大了的雌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青蛙的哪一生命现象() A.排出体内废物B.繁殖C.生长D.生长和繁殖 2、作出正确判断,找出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项() A.太阳、岩石、空气B.煤炭、石油、天然气 C.金鱼藻、鲤鱼、河蚌D.紫菜、牡蛎、鹅卵石 3、小明在剧烈运动过后大量出汗,说明() A. 因为小明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B. 因为小明正在长身体 C. 因为小明具有新陈代谢 D. 因为小明热爱运动 4、受到碰触时,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一特征?()A.能对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产生运动D.能进行呼吸 5、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6、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排出体内的废物8、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1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 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 11、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不依赖环境,但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生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1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在一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统一体或系统。种群可由单种生物或构件生物组成。由单种生物组成的种群,每一个体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构件生物组成的种群,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或腐烂,这就形成很多分离体,这些分离体来自同一受精卵其基因相同,这样的个体称无性系分株(ramets)。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的个体数量(密度)是可变动的;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亦处于变动之中。 种群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除生态学外,进化论,遗传学、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都使用这个术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分类的种以上单位是就其进化的亲缘关系划分的,只有物种(species)真实存在。物种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种群能否不断产生新的个体以替代消失的个体。种群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亦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群落是由种群所组成。 3.2 种群动态 3.2.1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4.2.1.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一个种群的大小,是一定区域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种群的密度是堂信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住生境中个体的数目。密度变化很大,如土壤节肢动物每平方米可能有成千上万只,而大型哺乳娄动物可能每平方公里只有几头。对从受精卵形成的个体和构件生物体应有差异,研究植物种群,要注意由无性繁殖构成的无性系。 3.2.1.2 种群数量统计 研究种群动态首先要统计种群的数量,第一步是研究种群的边界许多种呈大面积连续分布,种群边界不明显,实际工作时、往往要根据自己研究需要确定其研究范围。数量统计通常用密度,尤以植物种群而言单位面积实有个体数是常用统计密度方法。鼠类等的研究即取用相对密度,以每置100铗日捕获率作其相对密度。 3.2.1.3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个体在其生话空间的位置或布局,称种群的分布型或分布

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②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前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蚂蚁。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从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引入,使学生从感到熟悉、亲切、有趣,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银千年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 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它们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明确生物是有生命的。 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尝试分类:中华鲟、啄木鸟、蝴蝶、东北虎是动物;银杏树是植物;大肠杆菌是微生物。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学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观点。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 四、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资料班级姓名学号 7、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你认为它的分类依据是( A ) A、有脊椎和无脊椎 B、有腿和无腿 C、陆生和水生 D、会飞不会飞 8、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B ) A、青蛙、蚯蚓、河蟹 B、家鸽、蛇、鲫鱼 C、鼠、蝴蝶、蜗牛 D、蝗虫、家蚕、梭子蟹 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B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1、下列动物中,都有脊椎骨的一组动物是( A ) A.蛇和兔子B.蝗虫和鲫鱼C.青蛙和对虾D.家蚕和家鸽 12、下列各项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C ) A.脊椎动物B.无脊椎动物C.昆虫D.哺乳类 13、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 ) A.鳙鱼B.娃娃鱼C.鳄鱼D.鲸鱼 14、下列动物属于我国珍惜动物中的两栖动物的是( B ) A.大熊猫B.娃娃鱼C.扬子鳄D.白鳍豚 15、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D ) A.老鼠B.蜈蚣C.蟾蜍D.蛇 16、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呼吸器官的是( B ) A.哺乳动物B.两栖类C.鱼类D.鸟类 17、草履虫、蚯蚓、乌贼、血吸虫分别属于( D ) 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D、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18、郁金香、樟树、桃、松、杉、银杏这6种植物有同学将前3种归为一类,后3种归为另一类, 请你说出他的分类依据是( B ) A.有种子、没种子B.种子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C.植株矮小、植株高大D.叶片小、叶片大 19、水杉和南瓜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水杉( A ) A、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 B、是高大的木本植物 C、形成果实和种子 D、是常绿树,不落叶 20、下列常见植物中,无根,但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B ) A.海带B.地钱C.侧柏D.狗脊 21、下列植物能产生孢子的是( A ) A、葫芦藓和胎生狗脊 B、地钱和银杏 C、铁树和水杉 D、蕨和银杏 22、下列各类植物类群中,结构最为简单的是( A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3、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24、下列植物中,全部属于裸子植物的是(C ) A、水杉、郁金香 B、红松、银杏、玉兰 C、水杉、红杉、侧柏 D、郁金香、玉兰、睡莲 25、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C ) 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 B、绿地上的绿草、绿树到映在水中 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D、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26、下列属于果实的是( D ) A、红松的球果; B、西瓜子; C、银杏的白果; D、稻谷粒。 27、下列不能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是( B ) A、马尾松; B、胎生狗脊; C、法国梧桐; D、银杏。 28、下列蔬菜和水果中,不是植物的果实的是( C ) A、番茄 B、黄瓜 C、花生米 D、南瓜 29、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D ) A.海带B.葫芦藓C.水绵D.蕨类 30、裸子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 D ) A.树干高大B.叶为针形C.子房裸露D.种子裸露 31、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B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32、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C ) 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33、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B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34、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 A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质 35、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 36、没有受精的—个鸡蛋含有的细胞数目是( D ) A、一个 B、二个 C、四个 D、许多个 37、动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由外向内排列正确的是( B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 38、水果平时大家都吃过,以“水”多为好,你知道这些“水”是什么吗? (C) A.细胞质B.液泡C.细胞液D.细胞核 39、“洋葱表皮细胞的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 对这段叙述的合理概括是(B) 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 B不同的细胞形状多种多样C不同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 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0、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C)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液泡内 D、细胞壁 4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A)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42、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它运动时主要依靠(D) A伸缩泡B食物泡C胞口D纤毛 43、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构是(A) A、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种类增加 44、下列各项属于真核生物的是(C) A细菌、蓝藻B大肠杆菌、蘑菇C动物、植物、真菌 D乳酸菌、茯苓 1 / 4

2020年新最中考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认识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都是生物。 2.真菌、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等现象,能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废物。 2.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分析与讨论 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二、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起稳定作用。遮光器的作用是调节亮度。转换器的作用是转换物镜。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在生物界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壁:保护作用。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作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作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作用。 液泡:含营养物质作用。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作用。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 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生物体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3.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二、细胞的分化 1.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 2.动物的组织有四种,分别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材分析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教学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运用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基础讲义: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基础讲义:种群及其 基本特征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

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2.动物标本1-2件;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

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 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2)人从出生到生命 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5)水生的 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3)白薯、土豆能出芽。(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3)含羞草受到外 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生态学试卷(含答案)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 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 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 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 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基础生态位:在没有竞争和捕食调节下,有机体的生态位空间叫做基础生态位.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

异性. 进展演替:在未经干扰的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从结构比较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的阶段发展到结构更复杂、更稳定 的阶段,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利用环境更充分,改造环 境的作用更强烈 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 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叫生物富集,又叫生物浓缩 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生态效率: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营养阶层流转到另一个营养阶层,在不同营养阶层上能量各参数的比值。 初级生产量: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其他途径所固 定的太阳能量或所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叫……简答题: 简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五、教学准备: 1.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 2. 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 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我们身边的生物] ㈠创设问题情景 【过目不忘】用多媒体制作一组图片,让学生集中精力观察,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辨别出生物与非生物。(图片包括:银杏、岩石、绿头鸭、牡丹、花椰菜、荒漠、大肠杆菌、垂柳、河流、企鹅、蝴蝶、家鸽、大熊猫、蓝天、凉亭) 教师:播放课件“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请同学们集中精力看一下课件显示的内容。 学生:集中精力观看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 教师:再次播放课件“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并要求学生记住图片展示的物体名称;区分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看。 ㈡教师提出问题、任务目标和学生解决问题、落实任务目标

3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次课的重点1 种群的动态 2 种群的统计学 3 种群增长模型 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5 种群调节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population来自拉丁语,我国生态学家译为种群。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分布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自然组成的生物系统。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种群数量的大小受四个基本参数的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空间分布特征:种群内部个体是聚群分布、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地理分布。 3、遗传特征:由基因库决定的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特点。 出生率 出生率常分为最大出生率(naximum natlity)和实际出生率(realizednatality)最大出生率:是在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繁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产生新个体的理论上最大数量。实际出生率:表示种群在某个真实的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增长。它随种群的组成和大小,物理环境条件而变化的。 死亡率 是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死亡率也分为最低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和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最低死亡率:是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因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physiological longeritg)后才死亡。实际死亡率:在某特定条件下丧失的个体数,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而改变的。 迁入和迁出 迁入(immxigration)和迁出(emigration)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第二节种群的动态 是研究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它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种群动态包括: (1)种群的数量或密度。 (2)种群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3)种群的分布。 (4)种群调节。 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种群数量常用密度表示。密度通常表示为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但也有用每片叶子、每个植株、每个宿主为单位的。密度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出生率:单位时间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出生率与性成熟速度、年繁殖次数和产仔量(卵)数有关。育率和生殖率: 生育率=单位时间出生的个体数/雌性总个体数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②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前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悉、亲切、有趣,产生钟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

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 、微生物三大类。

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 生非常我们发现人和动物可以通过出汗、 以得出结论: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也能繁殖后 母的相似特征、 课件展示: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 想到,并补充刚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动物:举例有一定的结构。 植物:举例生长发育 微生物:举例繁殖后代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应激性 新陈代谢 适应并影响环境 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课的开篇,不但要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今后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激趣—探究”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生物,然后观察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最后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遵循了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学生物就觉得生物很有趣、很实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合拢叶片的实例、种子萌发长成参天大树的画面,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三生物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高三生物种群的特征 考点1.种群、物种和群落的概念比较 例1.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例2.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A.一个群落B.一个物种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 例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 例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2 种群的特征 例5.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分别属于() 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种群,一条鲤鱼 例6.假如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很大,那么,这一种群最可能 A.属于增长型 B.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C.刚迁入到新环境,天敌少 D.不足以作出判断 例7.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A.总能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 例8.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④①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1. 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 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 迁入率、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4. 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要点探究 1. 探究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2.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 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 程序 注意 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易错警示 与种群特征有关的4个易错点 (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准备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学生从调查身边事物开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推理,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将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