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试卷

病毒性心肌炎试卷
病毒性心肌炎试卷

病毒性心肌炎试卷

层级:N1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 下列哪一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A.心功能不全

B.室性早搏成二联律

C.心脏扩大

D.发病前1~3周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2.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最有价值的确诊依据是()

A.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B.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C.从患者的心包穿刺液中分离到病毒

D.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B.保证蛋白质的供给

C.给予易消化饮食

D.记录出入量

4.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张大量使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5.不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体征的是()

A.第一心音增强

B.奔马律

C.心包摩擦音

D.心动过速

6.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哪一种最常见()

A.流感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埃可病毒

7. 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体征是()

A.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减弱

C.心包摩擦音

D.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早搏

8. 病毒性心肌炎血象检查错误的是()

A. 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B.乳酸脱氢酶增高

C.心肌肌钙蛋白降低

D.抗心肌抗体可增高

9. 患儿男孩,10岁,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现突

然发生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及末端发绀。曾经心电图检查示各导联ST压低,T波低平和频繁室性早搏,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现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频发室性早搏

B.心源性休克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0. 患儿女孩,8岁,因胸闷、心悸、乏力就诊。心脏听诊每分钟心率130次/

分,伴早搏,每分钟3~5次。心电图检查示房性早搏,胸前导联T波低平。

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在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急性期卧床休息3~4周,心脏扩大或心衰者卧床休息3~6月

B.对有心力衰竭者,洋地黄剂量宜偏小。

C.急性早期病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静脉点滴大剂量维生素C

二.X型选择题(每题5分)

1. 下列哪些心电图的改变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

A.窦房传导阻滞

B.多源室性早搏

C.室性并行早搏

D.窦性心动过速

E.Ⅱ房室传导阻滞

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

A.心源性休克

B.心脑综合征

C.Ⅲ房室传导阻滞

D.严重心力衰竭

E.急性早期病例

三.K型选择题(每题5分)

1. 下列哪些血生化指标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最有价值:()

A.LDH升高

B.CK-MB升高

C.AKP升高

D.cTnI阳性

2.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

A.病毒直接侵犯心肌

B.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激活细胞免疫,损害心肌

C.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激活体液免疫,损害心肌

D.病毒血症引起乙型链球菌繁殖

四.问答题(每题20分)

1.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期?

2. 简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心脏检查教案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诊断学 课程类型:( 1 )1、必修;2、选修;3、其它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05 级1~6 班授课时间:2009 至2010 学年第3 学期 计划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10,实验:8 )任课教师:尹雪艳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内科教研室 大理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诊断学 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文彬等编著,2008 年第7 版讲授人:尹雪艳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学历:大学学位:学士 讲授题目:心脏与血管的检查 所属章节:第五章第五至七节 计划学时:1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 (二)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并熟悉心脏浊音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三)熟悉正常心尖搏动及影响心尖搏动的生理及病理因素。 (四)掌握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了解心音强度改变与心音分裂的临床意义。并熟悉过早搏动与心房颤动的特点。 (五)熟悉收缩期附加音、舒展期奔马律的产生机理、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 (六)掌握二尖瓣开瓣音、心包叩音的产生机理与临床意义。并熟悉过早搏动与心房颤动的特点。 (七)掌握心脏杂音的分析要点;掌握各种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心包磨擦音的发生机理、听诊部位及临床意义。 (八)掌握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了解其正常值及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周围血管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九)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教学重点: 1、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理、听诊特点; 2、舒张期奔马律的产生机理、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 3、二尖瓣开瓣音、心包叩音的床意义。心脏杂音的分析要点; 4、各种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认识和预防流感安全教案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181 认识和预防流感安全教案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认识和预防流感安全教案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初中安全教案 流感预防

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安全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等等 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程提醒大家这时候该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 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 学生自由回答:我只是体会过而已……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三)辨析 1.给学生看一些片段和图片,从视觉上认识流感。 2.以本班某同学的病症判断是否属于流感?为什么? 第(1)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 第(2)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多。 2.后面为学生讨论。自我认识和分析 3.小结:上述同学就像我们班的邓艳霖同学的症状类似,只不过她当时身上没出现水泡,以为是感冒,打了两天针后才出现白细胞增多。这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难分,一旦发现不适需及时报告老师,这就是我们每天为什么都要坚持的晨检和午检,就是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治疗过程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腔清洁。

冀教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2第4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word教案 (1)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酗酒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对心血管疾病比较陌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为了便于课堂学习,应让学生提前调查、收集这方面疾病及防治的资料。 设计理念 这不是一节典型探究课,本节设计突出学生为主线的思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概述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础知识。 2.分析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3.说出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突发性血管疾病的应急办法。 情感性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需要1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投影片,实验记录表格;材料用具:显微镜,活水蚤,蒸馏水,香烟,95%的酒精,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漏斗,计时器(或手表)等。 2.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倾听学生的调查结果 分析在哪个年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组织学生分析心血管致病原因可能是什么?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自己的家人、亲属、 邻居中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了解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这一年龄段发病率 最高。 分析致病原因可能是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 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 从学生身边问题入 手,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学的兴趣 出示资料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形成了全球性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为此,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2002年世界心脏日向全球发出了“必须构筑心血管疾病的立体防线”的特别忠告。 资料出示2: 据调查,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很多人因心血管疾病致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粥状硬化、①分析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组间讨论、 交流。 ②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全班总结交流。 ③通过资料了解人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④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 害世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必须引起我 们的警惕。 抽烟和酗酒会危害人体健康,香烟烟雾中的尼 古丁、一氧化碳等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都有 不良的影响;长期酗酒会伤害人体的肝、肾、 胃等脏器,导致人体患多种疾病。 教育学生从青少年开 始,注意养成好的生 活习惯,预防心血管 疾病,从而保证身体 健康。

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安全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及其家庭安宁、幸福的前提,是进行正常教育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兴旺的重要条件。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全年级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学计划安排; 1、开学安全教育 2、用电安全教育 3、安全使用煤气 4、交通安全 5、发生火灾怎么办 6、手足口病预防常识 7、安全应急演练讲座 8、饮食安全与卫生防病教育 9、小心烧烫伤 10、别让生命之花在水中凋谢 11、野外生存有办法 12、爱护地球家园 13、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三、教案 第一课:开学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第二课用电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教学过程:

心功能不全教案

课程:心功能不全授课教师:胡开宇

教案概要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Etiology of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的关键环节是心输出量的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心输出量的多少与心肌收缩性的强弱、前负荷和后负荷的高低以及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因此,凡是到能够减弱心肌收缩性、使心脏负荷过度和引起心率显著加快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一)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Primary myocardial dysfunction) 1.原发性弥漫性心肌病变 如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塞等,由于心肌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损害了心肌收缩的物质基础故心肌的收缩性减弱。此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关键取决于心肌病变的程度、速度和范围。若病变轻、范围小或发展缓慢时,通过机体的代偿,病人可长期处于心功能不全的代偿阶段;若病变重、范围广、发展迅速,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克山病是流行于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的一种心肌病,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尸解可见心肌有弥漫性病变和坏死。目前认为,克山病的发生与该地区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硒有关。 2.能量代谢障碍 心脏要保持其正常的泵功能,必须有充足的ATP供应。ATP主要依赖于底物的有氧氧化。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度贫血以及心肌肥大时,心肌因长期供血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缺氧,心肌能量生成障碍,从而导致心肌收缩性逐渐减弱,以致最后引起心力衰竭。维生素B1是丙酮酸脱羧酶的辅酶,当体内含量不足时,ATP生成减少。此外,如果同时伴有能量利用障碍,则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见表9-1。 表9-1 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度 心肌损伤能量代谢障碍前负荷过度后负荷 过度 心肌炎 心肌病 克山病 心肌中毒心肌梗塞心肌纤维化生成障碍利用障碍脑血管扩张和神经功能抑制:头痛、精 神错乱、昏迷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动-静脉瘘 室间隔缺损 甲亢 慢性贫血 高血压 动脉瓣 膜狭窄 肺动脉 高压 肺栓塞 肺源性 心脏病VitB1 缺血 缺氧 肌球蛋白头部 ATP酶活性降低 (二)心脏负荷过度(Overload of heart) 心脏负荷分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 1.压力负荷过度 压力负荷(pressure load)又称后负荷(afterload),指收缩期心室壁产生的张力,即心脏收缩时所承受的后方阻力负荷。左心压力负荷过度时,主动脉压一般增高,临床见于高血压、主

预防腮腺炎教案doc

预防腮腺炎教案d o c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预防流感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提醒大家这时候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 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 可分为三型: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完整版)预防流感教案

预防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流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流感的发病渠道。 教学过程: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流感等等 师:这些都是一些我们平时经常得的病,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一种:流感。 二、新授 (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认识误区 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其危害性远大于普通感冒。 (3)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一般只是流鼻涕、咳嗽等,不会出现发高烧、全身无力等症状。由此可见,流感和普通感冒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4)流感的特点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5)预防流感

1、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至少10—15分钟。 3、注意休息,多喝白开水。 4、不随地吐痰。 5、不凑热闹,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6、发现有人患病时,应与其分开用餐,分室居住(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7、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8、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 9、最后,如果你已患了感冒,那就应注意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或者直接用双手捂住口、鼻部的,之后一定要彻底洗净双手,这样病菌就不会跑得老远,去危害他人了。 三、平安演练 1、做一做 乐乐患了流感,在教室里忍不住想打喷嚏。如果你是乐乐会怎么做? 2、说一说:下面观点对吗? (1)流感是有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主要是由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3)得了流感自己吃点感冒药就可以了,不用去看医生。 四、小结 流感并不可怕,每年都会发生,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宣教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宣教 【定义及病因】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病因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常见致心肌炎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其他如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治疗】 1.休息和饮食。 2.抗病毒治疗。 3.营养心肌。 4.糖皮质激素。 5.对症治疗。 【健康教育】 一、入院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专业护士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各项规章制度等,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因陌生带来的紧张不安心理,促进护患关系配合。 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者,限制钠盐摄人;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2、作息指导: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 心肌功能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3?4周。有心功 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 直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3、心理指导:多陪伴病人,关心病人,协助生活护理,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4、用药指导: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给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1) 有胸闷、气促、心律失常者应给予供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副作用。(2) 烦躁不安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安慰,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3) 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心力衰竭(4)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应注意由于心肌炎导致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若心率过缓或其他副作用出现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妥善处理。(5) 对心源性休克应积极做好输液准备,及时有效的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5、行为指导:平素增强体质,积极预防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6、病情观察指导: 1. 有无病毒感染史及引起或加重不适的因素,如劳累、紧张等 2. 目前的活动耐力。 3. 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 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以便对 病情的发展作出正确的估计。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需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紧急措施。 4. 有无组织灌注不良的症状。

心力衰竭教案

课程:内科学授课教师:肖方毅

教案概要

心力衰竭的定义(Defination of heart failure) 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指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被动充血的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Etiology of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的关键环节是心输出量的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心输出量的多少与心肌收缩性的强弱、前负荷和后负荷的高低以及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因此,凡是到能够减弱心肌收缩性、使心脏负荷过度和引起心率显著加快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一)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Primary myocardial dysfunction) 1.原发性弥漫性心肌病变 如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塞等,由于心肌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损害了心肌收缩的物质基础故心肌的收缩性减弱。此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关键取决于心肌病变的程度、速度和范围。若病变轻、范围小或发展缓慢时,通过机体的代偿,病人可长期处于心功能不全的代偿阶段;若病变重、范围广、发展迅速,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2.能量代谢障碍 心脏要保持其正常的泵功能,必须有充足的ATP供应。ATP主要依赖于底物的有氧氧化。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度贫血以及心肌肥大时,心肌因长期供血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缺氧,心肌能量生成障碍,从而导致心肌收缩性逐渐减弱,以致最后引起心力衰竭。维生素B1是丙酮酸脱羧酶的辅酶,当体内含量不足时,ATP生成减少。此外,如果同时伴有能量利用障碍,则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见表9-1。 表9-1 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二)心脏负荷过度(Overload of heart) 心脏负荷分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

心力衰竭教案--陈春泉(平阳人民医院)

心力衰竭教案--陈春泉(平阳人民医院)

其他(图片、病例、提问、思考题等)图片8张,病例1例,提问6次 思考题8个 掌握专业 英语词汇 Heart Failure Frank-Starling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remodeling SNP(sodium nitroprusside)NTG (nitroglycerin)phentolamine 备课主要参 考书目文献 内科学主编:葛均波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具准备:投影()幻灯()多媒体(√)其他()“打√或填写”教研室主任审阅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二章心力衰竭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2、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类型治疗原则、药物的合理应用。 4、掌握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抢救方法。 定义 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分类: 按发生过程分急性和慢性 按症状和体征分左、右、全心功心力衰竭的定义(10分钟)

能不全 按机理分收缩性和舒张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CHF)。 1. 心肌病变 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 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肥厚 2. 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 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 诱因 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 ARR:Af最多见 水、电解质紊乱:妊娠、输液、盐过多过快 过度劳累 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治疗不当:洋地黄用量不足 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病因和发病机制(20分钟)

心力衰竭教案

教案概要(一) 授课内容第二章心力衰竭执教人陈春泉 授课对象(专业、年级、班级)教材版本内科学(第八 版) 时间地点时数4学时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2、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类型治疗原则、药物的合理应用。 4、掌握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抢救方法。 教学难点心力衰竭衰竭的鉴别诊断教学重点心力衰竭衰竭的鉴别诊断进展点心力衰竭的治疗 教学内容 和 时间分配一、心力衰竭的定义(10分钟) 病因和发病机制(20分钟)临床表现(20分钟) 实验室检查(10分钟) 诊断标准(10分钟) 鉴别诊断(10分钟) 治疗(40分钟) 二、急性心力衰竭(40分钟) 其他(图片、病例、提问、思考题等)图片8张,病例1例,提问6次 思考题8个 掌握专业英语词汇Heart Failure Frank-Starling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remodeling SNP(sodium nitroprusside)NTG(nitroglycerin)phentolamine 备课主要参 考书目文献 内科学主编:葛均波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具准备:投影()幻灯()多媒体(√)其他()“打√或填写”教研室主任审阅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心力衰竭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2、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类型治疗原则、药物的合理应用。 4、掌握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抢救方法。 定义 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分类: 按发生过程分急性和慢性 按症状和体征分左、右、全心功能不全 按机理分收缩性和舒张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CHF)。 1. 心肌病变 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 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肥厚 2. 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 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 诱因 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 ARR:Af最多见 水、电解质紊乱:妊娠、输液、盐过多过快 过度劳累 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治疗不当:洋地黄用量不足 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肺栓塞 原有心脏病加重 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心力衰竭的定义(10分钟) 病因和发病机制(20分钟)

预防腮腺炎教案doc

预防流感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提醒大家这时候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 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 可分为三型: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案讲课讲稿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收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及防治资料,并能够分析发病原因,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吸烟、喝酒、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分别对心脏的影响。 【教学重点】 尝试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别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不良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血压计、幻灯片、投影仪、大屏幕、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新发病的脑中风患者和75万冠心病患者,由此导致的家庭、医疗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心脏和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使它健康地工作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学生活动:进行课本P41探究调查活动,调查自己的家人、亲属和邻居等熟悉人群,了解他们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致病原因时什么?高血压能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学生回答:据调查,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还有很多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症、心肌炎、房室瓣关闭不严、脑溢血等。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都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可列入高血压。我国自1979年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 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7 kpa。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由许多种疾病引起,如肾小球发炎、肾盂肾炎、肺肿瘤等疾病,均可能出现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血压发生发展规律的变化引起的高血压。例如大动脉硬化时的高血压,由于大动脉弹性差,主要表现为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差)增大;小动脉硬化时的高血压,由于外周阻力大,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从而脉压减小。 青少年的血压在安静的状态下,如果收缩压超过18.7 kpa,舒张压超过10.7 kpa,就属于高血压。除其他疾病和遗传因素外,青春期高血压常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的暂时失调所致。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功能增强;尤其是血管系统的发育落后于心脏的发育。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心脏容积约增加了11倍,而主动脉的口径只增加了两倍,从而容易产生暂时性高血压。其特点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正常,没有明显的头晕等症状。 青少年发生高血压,应去医院查明原因。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不要有精神负担,只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性脂肪),遵守作息制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日益完善,内分泌功能逐渐稳定,血压就能自然地恢复正常。

病毒性心肌炎

首次病程记录 2012年11月28日10时34分 1、病例特点: (1)中年女性,44岁,病程9天。 (2)临床表现:反复胸闷、气促9天。 (3)既往因"左卵巢瘤"在湘雅附一行手术治疗。 (4)体格检查: T:36、5℃,P:10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神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不肿。 (5)辅助检查:(2012、11、28,本院)血常规:PLT 324×109/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8次/分,ST段下移,胸片:叶间胸膜稍增厚,请结合临床,随机血糖:5、4mmol/l。 2、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 (1)中年女性,44岁,病程9天。 (2)因反复胸闷、气促9天入院,查体:T:36、5℃,P:10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神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10次/分,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不肿 (3)辅助检查:(2012、11、28,本院)血常规:PLT 324×109/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8次/分,ST段下移,胸片:叶间胸膜稍增厚,请结合临床,随机血糖:5、4mmol/l。 鉴别诊断: (1)与"肺心病"鉴别: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伴浮肿,体查右心扩大,心电图示肺型P波,心脏超声示右心室扩大,本例不支持。 入院诊断: (1)胸闷、气促查因:病毒性心肌炎? 3、病例分型:C型 4、诊疗计划: (1)完善尿常规、大便常规+OB、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肌钙蛋白、凝血功能、脑钠肽、甲状腺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风湿全套、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 (2)暂给予控制心室率、护心、护胃、补中益气及支持对症治疗。 医师签名:刘杰妮 2012年11月28日13时12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刚随钟利兰副主任医师查瞧患者,中年女性,44岁,因反复胸闷、气促9天入院,查体:T:36、5℃,P:10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神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10次/分,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2012、11、28,本院)血常规:PLT 324×109/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8次/分,ST段下移,胸片:叶间胸膜稍增厚,请结合临床,随机血糖:5、4mmol/l。钟主任查瞧病人后指示:综合患者病史、体查及门诊资料,现患者胸闷、气促原因不明,不排除"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暂给予抗病毒、控制心室率、护心、护胃、补中益气及支持对症治疗。遵执,继观。 2012年12月01日10时29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今随罗海燕主任医师查瞧患者诉无明显胸闷、气促,无胸痛、心悸、头痛、头晕、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浮肿,精神、食纳、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查体:P:90/次/分,R:20次/分,BP:102/68mmHg,神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

心力衰竭教案教案

教案 第十四章心力衰竭 一、概述(15分钟,熟悉) 心脏是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并且正常的心脏有强大的代偿适应能力,剧烈运动时心率加快,心收缩能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正常人最大心输出量可达20L/min,是基础代谢时的4倍。 (一)概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这样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临床上出现体循环肺循环淤血、动脉系统血液灌流不足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心肌收缩性与舒张性减弱是心衰的主要矛盾;心输出量减少和静脉回流受阻是心衰各种病理变化的基础;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是心衰的重要标志。 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本质相同,前者包括了早期的代偿与晚期的失代偿整个过程,后者是前者的晚期。 (二)病因 发病原因 P191 表13-1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衰竭) (1)心肌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心肌中毒、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与心肌受损的部位、面积与速度有关。 (2)代谢异常:缺血缺氧(冠脉硬化、严重贫血、低血压、休克),维

生素B1(硫胺素、丙酮酸脱羧酶辅酶)缺乏。 2.心肌负荷过度 (1)前负荷(preload)过度 前负荷又叫容量负荷(volum load),指心室在舒张时所承受的负荷,其大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的血容量,前负荷过重见于瓣膜关闭不全,房室间隔缺损伴分流。严重贫血、甲亢、动静脉瘘造成双侧容量负荷增加。 (2)后负荷(afterload)过重 后负荷又叫压力负荷(pressure load),指心脏在收缩时所承受的阻力,相当于心腔壁在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其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左心后负荷增加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后负荷增加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广泛心肌纤维化、血液粘度增加引起双侧心室压增加。 诱因 1.加重心肌受损 全身感染:代谢率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内毒素抑制心肌收缩;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缩短舒张期,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呼吸道感染加重右心负担:酸中毒:H+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结合,抑制Ca++内流和肌浆网释放Ca ++;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使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毛细血管扩约肌松弛,微循环灌大于流,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高血钾:抑制心肌动作电位复极化期Ca++内流,心肌收缩性降低;心肌传导性降低,导致单向阻和传导缓慢;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率失常舒张期缩短;心率加快;房室活动协调性紊乱。 2.加重心肌负荷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研究》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和主管校长直接指导下,在专家的关心帮助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前期工作的简要回顾 1、成立课题组(课题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主持人及 骨干成员人选。 2、依照《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向参考指南》,研究确立课题题目,学生年段,学科、申报书和实施方案。 3、组织课题成员加强学习,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知识,重点学习并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内容及要求。 4、适时,积极地组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培训会。 5、依照制定的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进程表。 6、收集资料,系统整理并研究国内外与本课题相近课题开展情况, 撰写《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研究》背景资料综述。 7、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及前测试题准备工作。 8、组织力量,集中备课。备课分两个层次:日常的课时备课和有针 对性的课题课时备课;研讨课一般采取这样的形式:(1)课题组在学期初制定研讨课计划,由上课老师准备;(2)上课老师提前一个)上

课老师听3(星期将课件、教案交课题组成员审查、修改、指导; 取课题组成员意见后对课件、教案进行修改;(4)上课老师上课,课题组成员听课;(5)课题组成员人员参加评课,提出改进意见;(6)上课老师写课后反思,课题组整理资料归档。 9、注重积累课题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编制并打印资料,填好课题活动纪实和培训纪实。 10、制订课题例会制。原则上,课题组每月活动一次,或针对研究重点、难点进行研讨或举行观摩课进行研究,或收集资料进行交流等等。通过课题碰头会,主要是对课题执行与日常教学结合情况,展开讨论,进而提高科研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课题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课题组时时思考着“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研究”这一核心,如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备课与教学环节当中。 1、组织力量,集中备课。 备课分三个层次:课时备课,备学生和课题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即基本的业务备课,主要从教师角度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系统梳理。 备学生,即从学生的现有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参与心理出发,明其所需,所困,所惑,“测量”出其对学习的“承重”能力,真实客观了解现状,为课题课时备课做准备。 课题课时备课确立课堂教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预防春季流感教育教案完整版

预防春季流感教育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预防春季流感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流感等等。 这些都是一些我们平时经常得的病,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一种:流感。 二、认知流感 (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认识误区 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其危害性远大于普通感冒。 (3)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

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一般只是流鼻涕、咳嗽等,不会出现发高烧、全身无力等症状。由此可见,流感和普通感冒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3)流感的特点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5)预防流感 1、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至少10—15分钟。 3、注意休息,多喝白开水。 4、不随地吐痰。 5、不凑热闹,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6、发现有人患病时,应与其分开用餐,分室居住(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7、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