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花卉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种质资源的载体可以是种子,也可以是花卉的块根、块茎、鳞茎等无性繁殖器官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还包括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原生质体及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观赏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观赏植物(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蕴藏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

中国的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约有7500种,在世界树种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

英国丘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Kew)中从中国引种成功的观赏树木占全园树木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亚洲,中国花卉资源最为丰富,尤以西南山区最为突出,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约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5倍。

据陈嵘教授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的统计,中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比全世界其它北温带地区所产的总数还多,

非我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仅有悬铃木、山月桂、北美红杉、南洋杉、罗汉柏等10个属而已。

在中国原产的花卉中,有很多是中国特产的优良种类。是中国花卉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观赏植物的资源另一个特点是变异范围大。

l仅以常绿杜鹃亚属而言,小的杜鹃仅为5-10厘米。巨型的大树杜鹃茎围达近3米,花型、花色、花香、花序差异很大。

l中国的百合约为60种,占世界的60%,种类多。花色变异大,是世界重要的观赏球根花卉的种质资源;

l中国蔷薇属、紫薇、乌头属、报春花属等类型丰富是世界上是少有的。设计就是指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或营造活动

建筑是一个有关木材、砖块、石头、钢铁和玻璃的专业。它也是一种基于语言、理念和概念框架的艺术形式。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因此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梅花枝条有直枝、垂枝和曲枝等变异,花有洒金、台阁、绿萼、朱砂、纯白、深粉等变异。在宋朝就已有杏梅类的栽培品种,以后形成的品种达到300多个,其品种类型丰富、姿态各异。在木本花卉中是很少见的。

 桃花在中国栽培有也

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直枝桃、垂枝桃、寿星桃、洒金桃、五宝桃、绯桃、碧桃、绛桃等多种类型和品种。李属(Prunus)中的杏花、樱花等也有此类似的变异类型和品种

l

l中国凤仙花,清初有233个品种,

l有花大如碗,株高3米多的品种“一丈红”,有茉莉花芳香的“香桃”l有开金黄色花的品种“葵花球”

l有开绿花的品种“倒挂么凤”

l其优良品种及其类型极为少见,品质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l中国的传统名花牡丹已有500个品种;

l菊花有3000多个品种,明清时菊花就有10多个类型;

l月季、蔷薇、山茶、丁香、紫薇、芍药、杜鹃、蜡梅、桂花等更是丰富多彩、名品繁多,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多季开花的植物主要表现在一年四季或三季能开花不断。这是培育周年开花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及难得的育种材料。四季开花的种类如月季花及其品种“月月红”、“月月粉”、“月月紫”、“微球月季”、“小月季”等;香水月季(Rosa x odarata)及其品种“彩晕香水月季”、“淡黄香水月季”。这些种或品种在温度适合时,四季开花不断。

2.早花种类及品种多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这是一类培育低能耗花卉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与育种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早春开花的有梅花(Prunus mume),从南方的11月下旬到长江中下游的2月中下旬。其花粉可在O—2℃发芽,在6—8℃可完成授精过程。低温开花的花卉还有蜡梅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很多植物的科或属缺少黄色的种,因此这些黄色的种和品种被世界视为极为珍贵植物资源,而中国有着很多重要黄色基因资源。如中国的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及其相关的20余个黄色的山茶花种类,1965年在中国广西发现金花茶时曾轰动世界园艺界。现今存在的黄色山茶花品种“黄河”(Camellia japonica cv.Yellow River)就是从中国流入美国的。黄色的梅花“黄香梅”在我国宋代就已存在,是极为珍贵的品种,现在我国的安徽仍有黄色的梅花品种。

l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由于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达到数千年,花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l (1)变色类的品种如月季品种“姣容三变”在我国1000多年就已产生,该品种在一天之中有三种颜色的变化,从粉白色、粉红色至深红色。我国还有牡丹、木槿、荷花、石榴、扶桑、蜀葵等的变色品种。l(2)台阁类型品种这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

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这类品种在梅花中较为丰富,比较著名的有“绿萼台阁”、“台阁宫粉”等。同样,牡丹、芍药、桃花、麦李等也有大量台阁品种。

l

l3)天然龙游品种此类品种枝条自然曲技,我国此类观赏植物有龙游梅(Prunus mume cv.Totorum)、龙游桃、龙游山桃、龙游桑(Morus alba cv.)、龙游槐等等。

l (4)技条天然下垂的品种如垂枝梅、垂枝樱、垂枝桃、垂枝榆、垂枝椴、垂枝槐等。

l (5)微型与巨型种类与品种微型的类型如微型月季、微球月季,小月季等株高仅10-20cm,四季开花、花开繁密,此类品种是现代微型月季品种群的主要亲本。荷花中的碗莲株高仅20cm左右,在

一只普通的小碗中就能开花,是我国荷花中的珍品。此外还有微型杜鹃等种类和品种。高大植物如巨花蔷薇(Rosa gigantea),其藤蔓长可达25米,花径12cm左右,又如大树杜鹃,株高达20多米,干茎达150cm 等,这些种类和品种在现代月季和杜鹃品种群形成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设计就是指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或营造活动

建筑是一个有关木材、砖块、石头、钢铁和玻璃的专业。它也是一种基于语言、理念和概念框架的艺术形式。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中国原产的很多花卉具有抗寒、抗旱、抗病、耐热、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性,这些种类对世界植物的育种及栽培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中国的榆树(Ulmus pumila),具有很强的抗荷兰腐烂病的能力,在美国榆树面临极为严重的腐烂病流行时,是用中国的榆树与美国的榆树进行杂交育种从而挽救了美国的榆树业。中国西藏原产及分布的光核桃(Prunus mira)具有花期晚、抗性强的特点,用它与美国的杏进行杂交能提高普通杏的抗性并能延期开花,使美国栽培的杏能避免晚霜的危害,避免了经济损失。

中国原产的山杏、山桃等均具很强抗寒性,用其与梅花远缘杂交育种,培育的杂交新品种,大大提高抗寒性,使其在西北、华北均能正常越冬而无冻害。

中国原产的紫薇抗寒、抗白粉病和空气污染能力,在中国栽培分布到华北,这是此属最为耐寒种类。

玫瑰既是一种观赏植物,又是一种芳香植物,同时也是很重要水土保持植物,具极强抗寒、抗旱、耐湿及保持水土能力。山茶花在中国最北能分布到山东青岛,是茶属最抗寒种类,这对山茶育种、扩大栽培分布区具重要意义。抗寒性强花卉还有一些野生菊花、野生蔷薇、百合等,很多还未引种和开发。

设计就是指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或营造活动

建筑是一个有关木材

、砖块、石头、钢铁和玻璃的专业。它也是一种基于语言、理念和概念框架的艺术形式。

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

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 论文关键词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引种驯化;驯化原理论文摘要在分析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遵循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及园林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能为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约3万种,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达6000种以上。我国不仅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而且观赏植物栽培有极其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至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我国劳动人民已在园圃中培育花木了。尽管如此,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如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一般为200~300种,上海有近400种。而且,除了生境条件极特殊的区域,如热带、寒带或干旱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1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 1.1家底不清,保护不力 我国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尚未得到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即资源家底还未摸清。目前,不论野生还是栽培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均由于多种原因而面临许多种类散失和濒于绝灭的严重威胁。野生的如兰属和金花茶系的某些种、变种、变型,栽培的如凤仙花品种,均为最突出的例证1]。因此,进一步开展资源考察,摸清家底,加强保护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做了些保护和管理工作,收到一定效果。如金花茶20世纪80年代由林业部通令全部种类一律禁止出口,后经再度修改,有些种类已对外开放,并在广西设立金花茶保护区与基因库,在洛阳建立中国洛阳牡丹基因库,在武汉建立中国梅花品种资源圃等。 1.2科技落后,盲目引种 ①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虽很丰富,但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却久居深山无人问,仍处于野生状态,未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育种水平还相当落后,如我国是山茶属的起源和分布中心,有不少优良茶花的传统品种和新品种,但与美国、日本、新西兰等茶花育种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极大,现国际茶花协会登录的品种达2.2万个,而我国山茶栽培品种仅300多个,云南山茶140多个。②有盲目从国外引种的趋势,尤为严重的是我国缺乏对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的深入研究。各地开发利用缺乏技术支撑,很多个体经营者直接从山上挖掘野生植物;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长远的眼光或追求短期的政绩效应,造成资源的极大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 1.3“产用研”脱节 ①科研与生产脱节。由于科研体制问题,当前科研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生产相脱离,为科研而科研,通常是论文发表或课题结题之后就束之高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②生产与应用脱节。生产者由于技术、投入或风险等原因,无力也不愿进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随大流,生产“大路货”;而设计者在园林设计中力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应用尽可能多的植物种类来创造园林景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又因为植物应用的新材料、新品种的缺乏逼迫修改设计方案。 2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2]。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材料。因此,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克服各地园林植物种类单调,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丰富植物种类,提高城市品位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 我国首座现代化的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内落成并于日前正式运行。它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收集和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最多的专业种质库,标志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框架体系建设完成,对于我国中药种质资源保存、药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药用生物安全将发挥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据了解,这座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护平台——“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设有1个保存年限45~50年的长期库、2个保存年限25~30年的中期库,可保存10万份药用植物种质。目前,药植所已首次系统、大规模开展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已入库药用植物种质2万份,实现了对193个科1017个属种子的长期保存,保存期为50年。该种质库为开放性平台,面向全国开展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 同时,药植所还创建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体系,建立了大批种质生活力快捷、标准的检测方法;建立了种质入库干燥的技术;设计完成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信息管理系统。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中药新药、植物药开发、优良品种选育的基因来源。为了永久保存历经了亿万年进化和积累的优良基因资源,满足中医药和天然药物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需求,药植所成立五十年来致力于“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以肖培根院士为首的研究人员不懈努力下,对我国近8000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系统开展了收集、保存、调查、整理研究,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平台,实现了对280科5282种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以活体形式保存了大批珍贵基因资源,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物种243种,国外引进物种150种以上。目前,该所建于北京和云南、海南、广西三个分所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迁地保护、专业药用植物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覆盖了我国主要气候区,总面积达5000余亩。 药用植物园等迁地保护平台和离体保护平台“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框架体系建设的完成,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的构建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的空白。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珍稀濒危药用基因资源的物种数量和份数均达到亚洲第一、世界前列。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1.1 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到中国采集植物标本,在1839~1938年的一百年的时间内,西方国家从中国引走了数千种植物,目前,仅爱丁堡植物园就保存了中国原产的植物1500多种,我国观赏植物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确立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为我国特产,如山茶花(Camellia japoica)、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牡丹(paeonia suffructicosa)、银杏(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nobcides)、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等等;②世界上许多重要观赏植物的分布中心在中国,如槭属、山茶属、百合属、石蒜属、含笑属、木犀属、丁香属、报春属、竹类植物、兰科植物、蔷薇属等;③世界许多重要观赏植物品种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国植物,中国的月月红和香水月季是现代月季最重要的亲本,没有中国的月月红就没有周年开花的现代月季,没有中国的香水月季就没有现代月季的芳香气息;中国的高山杜鹃(Rhododen-dron)是形成杂种常绿阔叶杜鹃的亲本,英国人常说“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英国的园林”;中国的金花茶是培育黄色茶花的亲本;其它著名的种类还有报春属、兰属、绣线菊属、落新妇属等。 1.2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有植物种类约30万种以上,我国有3万多种植物,约占1/10,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包括种、变种、变型和栽培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 经过近30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基本搞清,全世界观赏植物约有3万种,常用的约6000种;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约1~2万种,常用的约2000种。 1.3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传统保存方法主要有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两种,超低温保存和核心种质构建是近年才开始的新技术。 1.3.1原地保存(conservation in situ) 指将种质资源在原生地进行保存,又称就地保存。设立植物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区是主要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地理标识、生境/物种保护区、景观/海景保护地、自然资源保护地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1.3.2异地保存(conservation ex situ) 指将种质资源迁移出原生地栽培保存,又称迁地保存。异地保存的主要形式有国家和地方建立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良种基地收集区(圃)、植物园、树木园及种子资源贮藏库等。 1.3.3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 是指将植物活体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196℃)长期保存,待需要的时候将其恢复到常温状态,并确保其正常生长的一套技术。种质资源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是由cryo 和preservation组成,从词义看,低温所涉及的温度范围是不确定的。习惯上,人们将-80℃以下的低温称为超低温,干冰温度(-70℃)称为极低温,低温则从4℃往下推(李广武等,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教案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与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 2、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研、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 要源泉。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多季开花的种和品种多; 一年中三季、四季、二季开花的植物资源多。 2、早花种类和品种较多; 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特点

1.4.4 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特点 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集中。 原产我国的木本植物约8000种,在全球树种中所占比例甚高 All in the world in China 裸子植物4纲9目12科700余种4纲9目11科243种 被子植物417科267科 25万种 2.5万多种 ①气候、地形、地貌 ②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我国—山地冰川,成为避难所。 ●中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许多是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了遗植物。多数 为古老的、原始的、新生孤立的类群。 ●中国被子植物中,有246个特有属,17000多个特有种。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有8000多种。 ●中国是很多观赏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 ●如山茶属Camellia,全世界有220种,中国就有195种,占88.6%;杜鹃属 Rhododendron ,全世界有900多种,占58.9%,中国530多种;槭属Acer全世界200种,中国150种,占75%;蜡梅属Chimonanthus 6种、泡桐属9种全分布在中国;油杉属Keteleeria 12种中中国就有10种,占83%;木犀属Oamanthus30种中中国有27种,占90%;刚竹属Phyllostachy50种中中国有45种,占90%;丁香属Syringa30种中中国有26种,占86.7%;椴树属Tilia50种中中国有35种,占70%。 2.园林树木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如梅花 梅花枝条有直枝、垂枝和曲枝等变异,花有洒金、台阁、绿萼、朱砂、纯白、深粉等变异。在宋朝就已有杏梅类的栽培品种,以后形成的品种达到400多个,其品种类型丰富、姿态各异。在木本花卉中是很少见的。 3. 园林树木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多季开花的植物主要表现在一年四季或三季能开花不断。这是培育周年开花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及难得的育种材料。 ●四季开花的种类如月季花及其品种“月月红”、“月月粉”、“月月紫”、“微球月季”、 “小月季”等;香水月季(Rosa x odarata)及其品种“彩晕香水月季”、“淡黄香水月季”。这些种或品种在温度适合时,四季开花不断。 ●除此之外,四季开花的还有米兰品种‘四季米兰’(Aglaia odorata cv. Macrophylla)、 ●桂花品种“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cv. Everflorus) ●多季开花的有四季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

最新花卉种质资源调查

广西大学园林花卉种植资源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种植资源是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实践证明,没有好的种植资源就培育出更高品质的植物品种,就不能进行品种的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在校园里通过实地对不同植物的观察与调查,了解园林花卉种植资源的情况。同时通过对所调查植物品种的名称、植物学分类、生态学分类、原产地、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园林用途等相关信息的了解,更好地为育种工作做准备。 (二)调查的时间与地点: 调查时间:2016年5月21日 调查地点:广西大学东校园,花卉公园 (三)调查的内容与方法:采取资料查阅与询问同学老师的方法。在校园中植物聚集的地方,通过观察植物的外观、生长环境等并进行记录、拍照,调查回去后对所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网络信息,对于不明确的植物品种可以询问同学和老师,了解所调查植物品种的名称、植物学分类、生态学分类、原产地、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园林用途等相关信息。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

图片 品种名称鸡蛋花蝴蝶兰 植物学分类夹竹桃科鸡蛋花属兰科蝴蝶兰属 生态学分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附生性兰花 来源产地美洲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 主要形态特征叶大,厚纸质,多聚生于枝顶, 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 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 状,径约5~6cm,5裂。外 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 香。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 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 生长习性鸡蛋花是阳性树种,性喜 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 境。 适宜栽植的土壤以深厚肥沃、 通透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原产马来西亚热带地区的蝴

园林花卉学复习思考题1

第一章绪论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园林花卉或花卉? 2 依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花卉栽培有哪些类型? 3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作用。 4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5花卉常识知多少: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花草四雅、园林三宝、园林之母、四大切花、花卉王国…… 思考题: 1 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2 花卉业在中国及湖南的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作业习题: 1花卉按生态习性是如何分类的?分八类。 2 试述露地花卉、温室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 4-5 例说明。 3 依花期不同如何分类? 4 依观赏部位不同如何分类? 5花卉按用途如何分类?分三类。 6 请说出 15 类不同的园林花卉。 依据花卉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进行分类,花卉可分为两大类: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第三、四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春化作用”? 2 什么是“冬性植物”、“春性植物”和“半冬性植物”?哪类植物分别属于冬性植物和春性植物? 3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4依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将花卉分为哪几种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耐寒性花卉,不耐寒性花卉? 5依照光照长度(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并举例。 6依照光照强度(光照度)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并

举例。 7依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将花卉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并举例。 8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有哪些? 思考题 1光照、温度、水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2什么是监测植物?它们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繁殖 作业习题: 1 花卉有哪些繁殖方法?“分生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几个基本概念。 2 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种子繁殖的特点以及播种方法?花卉常用的播种方法? 3 什么是需光种子、嫌光性种子?举例说明。 4 花卉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别?分生繁殖的特点? 5 花卉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6 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有哪些?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花卉扦插的基质 用于花卉扦插的基质很多,主要有土壤、沙、珍珠岩、蛭石以及水。 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主要有药剂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7 硬材扦插、软材扦插的概念。 8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 9 花卉高空压条方法? 10“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六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作业习题: 1露地花卉移植的类型和步骤;露地花卉灌溉方法的种类;露地花卉栽培的步骤。 2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基质的主要种类。 3盆栽的方法:上盆,换盆,转盆,倒盆,松盆土,施肥,浇水; 4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概念、意义、方法和途径(并举例说明)。或者花卉开花调节的途径? 1 温度处理((1)高温打破或缩短休眠(2)提高温度,避免低温休眠(3 )降低温度,避免高温休眠,保持正常生育。(4 )低温打破休眠,即解除休眠( 5)低温满足春化要求,促使花芽分化。(6)低温延长休眠,推迟开花 2 光照处理 (1)遮光处理:在长日照季节里为使短日照花卉开花必须遮光。(2)加光处理:在短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第二章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正确理解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 2.掌握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收集与保存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及保存方法。 难点:种质资源的概念以及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评价与创新。 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一、种质资源的有关概念 ?种质(Germplasm ):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总体。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携带种质的载体。可以是群体、个体,也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个别染色体乃至DNA 片断。即种质应包括群体、个体、配子及分子等不同水平的种质。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landscape plants ):指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包括野生种、半野生种和各种栽培类型。 ?其他有关概念 绝灭种(extinct species ):指已有过文字记载,或在发表的资料中做过详细描述,但在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内,这种植物个体已找不到种群。 濒危种:一种植物先前在它的整个分布区或某个分布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已处于有绝灭危险的境地。

渐危种:某些植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可预见它在整个分布区或某个分布区的重要位置会发生变化,很可能成为濒危种类。 稀有种:指特有的单种科、单种属或少种属的代表植物,它们在自己的分布区数量少,有的种类可能群居在一起,有的则零星分布,但未处于灭绝的境地。 术语辨析: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 ) 基因库(gene pools ):某一物种所包含的形形色色基因的总和。 品种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材料。20 世纪60 年代以前的种质资源概念。 二、种质资源的研究意义 1 .种质资源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 植物育种发展进程的事实表明,突破性成就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如现代月季的育种实践。 2 .种质资源是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全球植物有35 ~40 万种,其中1/6 具有观赏性;这些花卉植物有许多还处于野生状态,尚待人们对其进行调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我国野生的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通过引种、驯化,选拔野花进花园。 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JR Harlan (1970 )认为:“ 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人类理解和发掘植物种质资源的能力” 。 三、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 1 .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危机 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种间多样性和种内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前提。 环境恶化ó森林破坏ó物种灭绝ó食物链断裂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花卉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种质资源的载体可以是种子,也可以是花卉的块根、块茎、鳞茎等无性繁殖器官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还包括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原生质体及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观赏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观赏植物(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蕴藏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 中国的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约有7500种,在世界树种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

英国丘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Kew)中从中国引种成功的观赏树木占全园树木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亚洲,中国花卉资源最为丰富,尤以西南山区最为突出,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约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5倍。 据陈嵘教授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的统计,中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比全世界其它北温带地区所产的总数还多, 非我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仅有悬铃木、山月桂、北美红杉、南洋杉、罗汉柏等10个属而已。 在中国原产的花卉中,有很多是中国特产的优良种类。是中国花卉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观赏植物的资源另一个特点是变异范围大。 l仅以常绿杜鹃亚属而言,小的杜鹃仅为5-10厘米。巨型的大树杜鹃茎围达近3米,花型、花色、花香、花序差异很大。 l中国的百合约为60种,占世界的60%,种类多。花色变异大,是世界重要的观赏球根花卉的种质资源; l中国蔷薇属、紫薇、乌头属、报春花属等类型丰富是世界上是少有的。设计就是指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或营造活动 建筑是一个有关木材、砖块、石头、钢铁和玻璃的专业。它也是一种基于语言、理念和概念框架的艺术形式。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约3万种,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达6000种以上。我国不仅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而且观赏植物栽培有极其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至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我国劳动人民已在园圃中培育花木了。尽管如此,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如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一般为200~300种,上海有近400种。而且,除了生境条件极特殊的区域,如热带、寒带或干旱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1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 1.1家底不清,保护不力 我国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尚未得到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即资源家底还未摸清。目前,不论野生还是栽培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均由于多种原因而面临许多种类散失和濒于绝灭的严重威胁。野生的如兰属和金花茶系的某些种、变种、变型,栽培的如凤仙花品种,均为最突出的例证[1]。因此,进一步开展资源考察,摸清家底,加强保护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做了些保护和管理工作,收到一定效果。如金花茶20世纪80年代由林业部通令全部种类一律禁止出口,后经再度修改,有些种类已对外开放,并在广西设立金花茶保护区与基因库,在洛阳建立中国洛阳牡丹基因库,在武汉建立中国梅花品种资源圃等。 1.2科技落后,盲目引种 ①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虽很丰富,但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却久居深山无人问,仍处于野生状态,未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育种水平还相当落后,如我国是山茶属的起源和分布中心,有不少优良茶花的传统品种和新品种,但与美国、日本、新西兰等茶花育种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极大,现国际茶花协会登录的品种达2.2万个,而我国山茶栽培品种仅300多个,云南山茶140多个。②有盲目从国外引种的趋势,尤为严重的是我国缺乏对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的深入研究。各地开发利用缺乏技术支撑,很多个体经营者直接从山上挖掘野生植物;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长远的眼光或追求短期的政绩效应,造成资源的极大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

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09生物科学班 2009061224 桑双双 摘要:本文基本介绍了观赏植物资源的概念以及我国观赏植物种质研究的基本概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我国观赏植物今后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指导。 观赏植物是提供人类观赏的一类植物。广义的讲,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一类野生和人工栽培的植物,包括园林植物、花卉植物、绿化植物等。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和土壤,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和湿润、半湿润、干旱花木,也有高山、岩生、湿泽、水生花木,是许多世界名花和观赏树木的原产地,被英国园艺工作者亨利·威尔逊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历史上曾对世界观赏园艺作出巨大的贡献。具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50多万种植物,其中近1/6具有观赏价值。目前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观赏植物均起源于我国,如杜鹃花,全世界有800多种,原产于我国的有600多种;上茶全世界有220种,我国原产195种。此外还有许多观赏植物是我国的特产,这些特有的观赏植物,除有着特别优异的观赏价值外,更是杂交育种的珍贵的原始材料。例如:银杏、珙桐、金钱松、水杉、马褂木、梅花、桂花、牡丹、芍药、金花茶、腊梅、菊花、绿绒蒿、龙胆、萱草、荷花、水仙等。 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约3万种,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达6000种以上。我国不仅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而且观赏植物栽培有极其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至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我国劳动人民已在园圃中培育花木了。尽管如此,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如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一般为200~300种,上海有近400种。而且,除了生境条件极特殊的区域,如热带、寒带或干旱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底不清,保护不力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1分区调查 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 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 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姚连芳、戴启

全、田朝阳等分别对河南省的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和蒿山等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调查。安徽省完成了黄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江西主要在庐山进行了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的探索。武全安主编的《中国云南野生花卉》几乎襄括了云南省全部的主要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收集云南野生花卉89科237属475种。徐风翔等对西藏野生花卉资源分布及适应性作了探索。吴铁明等对湖南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探。王磊分析了新疆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的前景。刘慧涛等对吉林省西部草原的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曹弘哲对宁夏野生观赏树木资源作了初步调查。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对所在地区的野生珍稀观赏植物资源作了探讨。还有丁一巨等对福建省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包满珠等对鄂西南地区的观赏植物资源的初报和华南热作所对海南岛花卉资源的考察。 2专类调查 2.1兰科 兰科植物全世界约有320属2万种。中国有166属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柳新红等报道了浙江龙泉市的兰花资源。华南热作所和海南省农科院对所在地区的兰花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贺军辉对湖南的野生兰花资源进行了调查。祖晓勤收集整理了黔西北的野生兰花资源。据郎楷永报道,青藏高原有兰科植物99属4

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其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介绍了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阐述了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策略,以及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野生观赏植物;园林绿化;开发利用 野生观赏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一方面可以直接应用在园林中,以丰富园林绿化材料,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育种重要的亲本资源。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1],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茶花、杜鹃花、牡丹等,都是中国的野生花卉或用其野生原型培育而成的栽培品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对观赏植物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开发本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积极引种世界各国的奇花异草和观赏树木,以美化国土。 1 野生观赏植物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海拔、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孕育出的野生观赏植物也数量众多。野生观赏草、野生地被植物、野生花卉、野生观赏乔灌木种类繁多、形态、色彩丰富,可以满足园林绿化中的多种需求。野生观赏植物具有野味性的形姿、淳朴的山林情趣和浓郁的自然色彩,是园林绿化的极佳植物材料。 1.1野生观赏植物的概念 关于野生观赏植物的定义众说不一,吴征镒定义植物资源为:“一切有用植物总和”,并将其分为栽培与野生两大类[2]。李以镔将野生观赏植物定义为目前还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没有被引进园林栽培的观赏树木和花卉,它是创造未来栽培观赏树木花卉品种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3]。刘俊磊等则认为野生园林绿化植物是指尚未被利用的一大类观赏植物,它的突出特点是“野、奇”[4]。 从广义上讲,野生观赏植物是指具有观赏价值及生态功能价值的一类野生或半野生,未在园林中普遍栽培的植物[5]。野生观赏植物是现代园林观赏植物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和原始材料。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作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论文 题目:长沙野生小檗科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用途学院:林学院 专业班级:园艺 学生姓名:陈浩 学号:20090201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长沙野生小檗科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用途 陈浩2009020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 摘要:小檗科木本植物繁殖容易、枝繁叶茂、耐修剪、观赏价值高、观赏用途广、适应力强、病虫害少等优点,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小檗科植物,特别是木本的小檗科植物,其园林观赏价值已为人们认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已越来越多被人们使用。然而,在国内,对野生小檗科木本植物的园林观赏特性,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键字:长沙小檗科观赏价值与用途 引言:长沙市区拥有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各类观赏植物613种,其中常用木本植物196种,乔木108种,灌木88种,其他花卉草本417种。有树姿优 美的山杜英、日本杜英、叶萼山矾、榔榆、椤木石楠、青冈栎、石栎、苦槠等乔木树种;花色艳丽芳香的观花植物有杜英、南岭山矾、山矾、铁山矾、多花蔷薇、亨

利蔷薇、粉花绣线菊、黄栀子、金樱子、尖叶杨桐、乌饭、米饭花、野茉莉、小果蔷薇、檵木、多花崖豆藤、凌霄花等;观果植物主要有冬青、狗骨、赤楠、紫珠、乌药、野柿、蛇葡萄、乌蔹莓、火棘、满树星等;主要花卉有野菊、臭牡丹、鸭舌草、麦冬、忍冬、凤仙花、百合、三白草、紫花前胡、杏叶沙参、马兰、益母草、马鞭草、佛甲草、过路黄、打碗花、老鹳草、苦职、白英、豨蔹草、羊耳菊、地稔等;竹类有毛竹、阔叶箬竹、桂竹、水竹、慈竹等[1]。但是小檗科并没有作为一个强大的开发品种。 1 长沙自然环境 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2°53′~113°06′,北纬 28°02′~28°16′,东临江西省铜鼓、宜春、萍乡三县,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与益阳、娄底毗邻,北与岳阳接壤,东西长约233km,南北宽约90km。 长沙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滔滔湘江贯穿南北。全市地势东西两端高耸,中部低平,形似马鞍。位于浏阳市东北部、距长沙 148km的大围山是长沙市的第一高山,其主峰七星岭海拔1607.9m;望城县境内的乔口海拔仅23m,为全市最低点。 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地貌形态以低山、丘陵、岗地和冲积平原为主。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谷山、莲花山一带为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达200m以上,局部地段十分陡峻;湘江东岸及浏阳河、捞刀河一带主要以平原为主,海拔在30m~80m之间。 长沙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17.2℃,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7℃,极端最低温度为-11.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温度达43℃。年均降水量1360mm,年平均雨日152天,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均日照时数1677小时,无霜期长达275天,年均相对湿度80%左右,≥10℃积温5466℃。境内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红色粘土。区内地带性土壤为红壤,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黄棕壤,以红壤分布最为广泛。[2]

凤凰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毕业论文 题目:凤凰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系别生物工程系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周杰伦 学号:10111011 指导教师: 2011年5月20日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调查地点与目的 (2) 2.1 调查地点 (2) 2.2 调查目的 (2) 第三章调查背景与方法 (3) 3.1 调查背景 (3) 3.2 调查方法 (3) 第四章调查内容 (5) 4.1 野生景观林木类 (5) 4.2 野生观赏花木类 (8) 4.3 野生观赏果木类 (10) 4.4 野生观赏叶木类 (12) 4.5 野生观赏藤本类 (14) 第五章调查结论与分析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观赏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木本观赏植物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等功能作用,是人们装饰及美化空间的上佳选择。这给观赏植物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促进了我国园林苗木产业的发展。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培养成本低易于推广。因此,进行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研究,对实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野生木本植物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凤凰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40种,其中野生景观林木类植物有12种,野生观赏花木类9种,野生观赏果木类8种,野生观赏叶木类11种,野生观赏藤本类4种。是培养和移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优良基地,通过对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调查,为研究开发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凤凰山资源调查观赏植物

植物种质资源

第五节 植物种质资源 按照遗传学的观点,每一个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均应视为不同的种质。这里主要指的是有价值的植物的种质资源。各种有用植物均归属于不同分类等级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长期栽培的植物,由于人为的定向培育而有不同程度的特化,与其野生类型的不同栽培区域形成的变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性,这些种质资源的收藏、研究对人类的利益十分重要。如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中心都建立了收藏种质的“种子库”、“种子银行”,利用不同种质进行杂交育种,获得矮杆、抗性强、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的新品种,取得了绿色革命的成功。当今由于植被的破坏,种质的损失已越来越严重,有许多植物种类正处于濒危状态,所以重视植物种质的保护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就担负着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责任。 全省农作物品种或品系,据以往不完全统计有6455个。其中省内地方品种2787个,省内育成的339个,省外引进的2161种,国外引进的1168个。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有宿州? ? 4 3 5

市的“夹沟香稻”和皖东的“明光绿豆”等。 安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有37种,其中属2级保护的有12种,属3级保护的25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按国家规定,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科研或经济上有较重要意义的濒危或渐危的种类,安徽有12种。 〔小勾儿茶B e r c h e m i e ll a w i l o s n i i N a k ai〕 鼠李科(R h am n a ce ae)落叶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叶纸质,互生,椭圆形,顶生聚伞总状花序,花淡绿色,萼片、花瓣和雄蕊均为5个。 产安徽霍山县马家河1010米及绩溪县清凉峰等地,多散生,绩溪清凉峰有成片分布。总存数约数百株。分布区极为狭窄,仅湖北兴山地区有少量生长。现仅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单位有试验性引种。 少型属种,共2种。为东南亚植物区系的特有种,也是中国特有种。该种对研究植物分类和区系有一定价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可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舒筋络、散瘀、止痛的功效。 〔连香树C e r c i d i p h y ll u m j a po n i c u m S i e b e t Z u c c〕 连香树科(C e r c i d i p h y ll a ce ae)落叶阔叶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2米多。其叶形颇似扑克中的“红桃”。叶色春紫、夏绿、秋黄。 安徽歙县、绩溪、黄山、岳西、金寨、霍山等地有分布,多散生。安徽金寨县白马寨、天堂寨及霍山县青枫岭等地有成片分布。多见于650~1450米的湿润沟各两侧混交林内。少量“就地保存”于自然保护区之中。 该种为白垩纪遗树种。少型科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有重要科学价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木材结构细致,为优良材用树种。也是较珍贵的绿化观赏树种,叶含焦性儿茶酚,其果主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等症。 〔独花兰C h a n g n i e n i am o e n a C h i e n〕 兰科(O r c h i d a ce ae)多年生草本。高10~18厘米。假鳞茎广卵形,肉质,顶生、叶具细而长的柄。花葶以假鳞茎顶部生出,直立,独生一朵花,淡紫色,花瓣较宽,唇瓣沿蕊柱基部着生,唇盘上具有5枚附属物。 产安徽歙县、祁门、金寨等地。多星散分布,资源较少。垂直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生长在林下沟各旁阴湿处。少量野生植株“就地保存”于自然保护区中。 独花兰为单型属种,又是兰科中原始类型。在植物系统分类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珍稀的观赏植物,假鳞茎可药用,治扁桃腺、毒蛇咬伤等。 〔香果树E m m e n op t e r y s h e n r y i O l i v.〕 茜草科(R ub i a ce ae)落叶阔叶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约3米。叶色翠绿,叶柄绿色透红。花如喇叭状,初开白色,继而淡黄色。圆锥状花序,花略有香味,有的萼片发育成叶状,粉红色。果熟时还不脱落。 产安徽歙县、绩溪、黄山、祁门、休宁、太平、广德、宣城、泾县、岳西、潜山、舒城、金寨、 ? ? 3 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