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

浅谈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
浅谈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

浅谈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

摘要:宗教艺术的现实性和世俗性,使宗教艺术常会突破宗教的束缚,表现出审美的价值。宗教艺术总体上说是以虚幻的幻想性超越现实,而去创造一种子虚乌有的宗教境界,但由于它是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而且又要影响现实社会的人,所以又总是带有现实的痕迹和世俗的气息。有时为了达到宣教的目的,还有意识地世俗化。正是这些现实性内容,传达出了宗教意外的美学内容及其理想。世俗向宗教的挑战,向宗教的渗透,正是促使宗教艺术摆脱神性的束缚,大踏步迈进美的殿堂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关键词:宗教艺术;世俗化

苏联美学家雅科夫列夫曾经说过:“艺术和宗教都诉诸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宗教艺术正是把艺术与宗教相柔和,用以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表达人们生存渴望和生命意识的一种精神生活的表达形式。宗教艺术往往通过世俗化达到与人们的交流和共鸣,从而更深地影响现实中的人,达到宣传的目的。

宗教强调主观理性,重信仰,重超越,实际上又往往以非理性的方式,而形而上学的抽象性,探索人生和自然的真理。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想象,重美感,实际上又往往要靠激情和灵感,以生命感悟的形象性,表现微妙和美丽的色彩。

宗教是一种感情的存在,却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幻想,来建立期一个神的形象系统。宗教思维的想象和幻想,都是极为生动和丰富的。在这种虚拟性思维中,把创造出来的虚拟性世界,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并用教义教理、教义教规,予以哲理化的表现,或艺术化的描绘。艺术亦是一种感情的存在,特点一是丰富的想想和幻想。艺术的创作都是在想象和幻想之中进行,离开了艺术想象,艺术形象无从存在。所谓灵感和激情,都是一种虚拟性思维。艺术活动的这种虚拟性,目的也是在于创造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以审美的方式,反映真实人生。即使在现代派艺术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形的艺术形式、远离现实的荒诞,实际上,仍是艺术家主题精神的折射,是艺术家用艺术手法,将心目中的虚拟性世界,转变成了艺术的真实。就宗教艺术的成分而言,其中宗教的意义是主要的,艺术的成分是次要的,但恰恰是这次要的部分,使宗教教义的渗透力、影响力得意增强,使宗教艺术更加靠近现实世界,从而凸显出审美的因素,产生出审美价值。

宗教在创建自己的交易体系和弘教时,却不可能与现实的世俗社会想脱离,而且宗教想象所创造的神圣形象与神圣境界也不可能毫无现实社会的影响存在。相反,为了推销教义并使其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宗教还要有意识地与世俗社会相适应,并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宗教艺术作为宣教辅教的一种方式,在世俗化这一点上也就首当其中,而且最为突出。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随着宗教艺术创造者身份与思想的越来越复杂,宗教艺术中的世俗化成分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浓。从宗教与宗教艺术发展史来看,事实证明,宗教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宗教要存在下去,就必然要与世俗社会相调适,而在这种调试中,宗教及其宗教艺术就要接纳世俗的内容,在有些时候,甚至宗教与宗教艺术还对社会的世俗化起到某种推进作用。

宗教艺术中始终表现出追求神圣与肯定世俗的矛盾。作为宗教理想,自然提倡人应该为天国服务,要抑制住人的一切本能欲望,包括人的快乐本能与享受本能。但是在具体的宗教训诫与艺术描述中,宗教又不得不承认了人的本能欲望是难以遏制的,比如《圣经》中的原罪故事,亚当、夏娃终于经不住蛇的诱惑,偷走了味美可口的果子,这说明人所具有的感官欲望与美的愿望是天生的。

宗教艺术的世俗化还表现在神与凡人的融合性上。道教认为人人皆可成仙,只要人遵守道教教规服金丹,修长生术,就可进入神仙境界。这也就是神仙道教长生能致,神仙可学的

教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经过了中国世俗社会的洗礼。

表现之一是对主权的依附。两晋时期,佛教已认识到“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就主动地与封建王权相调试,到南北朝与唐代,佛教更出现了国教化的迹象,开始带有些官方的性质。僧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多少反映出僧侣已为官方所控制的趋势。这种趋势反映到宗教艺术中,就是佛教艺术对皇帝大臣的有意逢迎,以及官方意识在佛教艺术中的表现。如唐朝时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大佛传说亦是按照武则天的特征来塑造的。

表现之二是在教义上把真谛俗谛相等同,把出世入世同一化。唐代禅宗的出现在理论上和行为上进一步走向平民化、世俗化,禅宗圣典《坛经》内明确说:“佛法在实践,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禅宗把修佛看作是现实世界上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按照自己平时的自然本性去做就是修佛,无需过禁欲的苦修日子。宋元以后,神佛形象更为迎合普通民众的心理,成为平易近人、玩世不恭、滑稽可亲的形象。像大肚弥勒佛像,坦胸凸肚,咧嘴呵呵大笑,依附享尽人间幸福,化天下一切不快之事为快事的快活神情,深得民众喜爱。礼佛拜佛,民众甚至可以上前去摸他的肚脐眼,并认为这样做一下可以消灾免祸。还有技工的形象,他本俗人出家,但却嗜酒贪肉,出入妓家,疯疯癫癫,于癫狂之中又常济穷护教,不乏菩萨心肠,为众生解忧排难。济公和尚在民间几乎成为救苦救难的大菩萨,成为救星、正义和同情心的代名词。佛教艺术所塑造的这种菩萨于修行者的形象,无不充满世俗的生活情调,并流露出人生应有的享受欲望。

宗教艺术是为宗教的宣传服务的。为了扩大宗教的影响,使宗教教义更能为一般民众所接受,宗教艺术首先采用世俗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印度,佛教常常与戏剧携手,在戏剧中灌输与宣传佛教的交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采取了造像、传读与唱导等形式。佛教造像本来是为了僧徒观像坐禅开悟的,但为了吸引一般百姓,佛教的像教法则主张应该首先使百姓从感官上接受佛像,进而崇信佛祖,皈依三宝。慧远在《襄阳造丈六金像颂》中,就认为这种做法是“拟状灵范,启殊津之心;仪形神模,辟百虑之会”,从而使得“四辈悦情,道俗齐趣,迹响和应者如林”。《弘明集》卷一《正诬论》中也认为人们去佛寺瞻仰佛像,会因不同身份得到不同的感受,“上士游之,则忘其蹄筌,取诸远味;下士游之,则美起华藻,玩其炳蔚,先悦其耳目”。因此,佛像的制作就总要体现出佛祖与菩萨的宽厚仁慈之心,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严肃之态。

目前从敦煌变文保留的作品来看,其中既宣扬佛教教义,如因果报应、地狱轮回、人生无常等宗教思想,同时也夹杂着如家的伦理的道德观念和世俗的忠、孝意识,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除了因果报应与地狱轮回思想外,其中目连对母亲的孝顺也是宣传的重点。目连救母变文及其以后变成的戏剧目连剧,之所以受到一般民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宣传孝的成分起很大作用。另外即使是在一些直接从佛经中改写过来的变文故事也透露出追求现世生活的世俗倾向。如《丑女因缘》,丑女因为深深忏悔前罪,为佛祖世尊亲自垂赐加被,丑女忽然间就变成了容貌端庄、举世无双的美女,与驸马一起在人间过着幸福的生活。变文的重点也放在对现世幸福的向往上。唐代佛教雕塑与壁画也接近人间与俗世,带有现世的时速色彩。即使是在表现宗教性题材的壁画中,其画法、布局也表现出通俗性、世俗化。如《袛园记图》在表现舍利佛与牢度差斗法的场面,也突出了故事的喜剧性,在总体上以强烈的生活气息突破了宗教的气氛。

宗教艺术与民间的节日、风俗相结合的现象,也是民间世俗意识向宗教艺术渗透的重要途径。中国各地的节日必要迎神、游神,而佛教的庙会又必然要演出宗教性戏剧,还有各种神诞节也要举行祭神歌舞活动。这些活动由于有广大民众的参与,往往演变成全民性的娱乐活动,也就是说,名为娱神,实为娱人。如每年的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要举行最隆重的“孟兰盆会”,而道教则把这一天定为“中元节”,热热闹闹地上演各种仙佛鬼神故事。

民众的快乐本能与精神享受意识也促使宗教艺术做出迎合与改变。而宗教艺术,也正是

以世俗的方式与意识,在寓教于乐之中向观众灌输宗教精神与宗教意识的。一些宗教故事由于在民间流传,也受到民间世俗意识的影响,发生了变异,最后成为了世俗艺术。如白蛇的故事,本是一个民间宗教故事,说的是蛇妖经常出来害人,最后为道教真人或佛教法师降服。但经过民间说唱艺术的进一步演化,到了后来文人黄图珌写成的《雷峰塔》传奇里,变成了一个被抛弃的妇女形象,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所爱之人的关心爱护以及最后被镇压都成为人们同情的对象,主题也转化为谴责男子负心的世俗内容。虽然其中白蛇还是妖,但人情味却很浓,她并不害人,有着温柔体贴的性格,执着地追求人间的爱情。因此,像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潜藏着人间否定暴政、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的非宗教性的世俗艺术作品。

宗教艺术自然也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它也有它的美学理想与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宗教通过宗教艺术将其宗教理想美学化、艺术化,换句话说,宗教艺术起到了一个将宗教教理进行美学转化的作用。比如,道教的神仙境界、佛教的西方净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天堂理想,无不都是通过优美的艺术语言,将其美好的情景描绘出来的。但是,宗教的天堂理想与神仙境界并非完全没有世俗世界的影子,宗教艺术的美学创造也仍然采用世俗的方式来吸引信徒。实际上是把人的时速欲望加以升华与净化,然后再以超现实方式表现出来。神仙世界与天堂理想通过美学创造因而更具有宗教效应。因此,宗教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世俗化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其美学效果与宗教效果的创造。

宗教艺术在其美学创造中之所以会受到世俗意识的影响,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是由于艺术创造本身的审美特性决定的。宗教艺术也是艺术。艺术的根本特征是源自现实又反映现实,追求理想和创造理想。宗教艺术要面对世间,教育众生,同样不能脱离现实,而且还要从世间取材,将世俗生活宗教化、艺术化。像佛教中的许多寓言故事,也大多取自民间,虽然其中也寄寓着宗教性的劝诫与警示,但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幽默、诙谐、机智与哲理又带有相当浓厚的民间色彩与世俗色彩。实际上,这是宗教将民间的故事引为己有,虽然经它涂上一层宗教色彩,但其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仍掩盖不住。另一种方式则是,宗教艺术在创造艺术形象时,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由于现实的力量,往往使得世间生活的气息盖过宗教的意味,美的力量突出,宗教意义退为其次。比如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虽然是描写基督的,但画面上人物的表情与神态却真实地反映出人间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实际上,画家是利用宗教故事来刻画人物,鞭挞现实中爱向教会打小报告陷害好人的丑陋现象。

其次,由于宗教艺术创造者思想、性格、美学情趣和生活背景与宗教的要求形成差距,他们在创造宗教艺术作品时并不一定完全以颂神与宣教为目的,而是融进了时代的精神、个人的情感与美学思想,甚至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制约了他的创作,这便使得他所创造的宗教艺术作品具有较浓的现实内容和世俗色彩。正是这种现实的内容与世俗的色彩,才使得宗教艺术作品超越宗教内容,突破神性束缚,而闪现出美的光辉。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由于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重视艺术传统的创作思想,他所创造的雕塑《哀悼基督》《摩西》等,保持了相当强的民族与民间色彩,更突出了生活的真实感与性格的具体化。

再次,宗教艺术又是受社会的美学思潮、美学趣味影响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趋势,艺术总要表现时代精神与人民要求,艺术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宗教艺术的发展史表明,它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也必然表现出世俗化的倾向。它的适俗和它与社会的美学思潮、美学趣味的融合在意义上是相近相通的。这种“俗”不仅是宗教艺术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的,而且在形式上也受世俗的影响,在美学趣味、美学崇尚上也是与世俗社会一致的。

结语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宗教艺术的现实性和世俗性,使宗教艺术常会突破宗教的束缚,表现出审美的价值。宗教艺术总体上说是以虚幻的幻想性超越现实,而去创造一种子虚乌有的宗教境界,但由于它是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而且又要影响现实社会的人,所以又总是带有现实的痕迹和世俗的气息。有时为了达到宣教的目的,还有意识地世俗化。正是这些现实性内容,传达出了宗教意外的美学内容及其理想。世俗向宗教的挑战,向宗教的渗透,正是促使宗教艺术摆脱神性的束缚,大踏步迈进美的殿堂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仲尧.《东西方宗教美学和艺术》[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 1-2,3-4

[2] 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9,10,11-12

[3] 汪小洋.《中国佛教美术本土化研究》[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1-3,109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social effect 一、宗教世俗化释义及发展过程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词,原本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关于这个词的涵义理解上不太统一。不少学者倾向于,世俗化即非神圣化, 它所表达的归根到底是宗教同社会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 既然宗教的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的过程,那它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其根源,几乎和宗教的发展同时进行。贝格尔曾说:“世俗化的根子可以在古代以色列宗教最早的源泉中发现。换而言之,我们可以断言,世界摆脱‘巫魅’在‘旧约’之中就开始。”[1] 以西方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新教为世俗化充当了历史上决定性的先锋。”[2],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础;1787年,美国首先通过了政教分离的立法,意味着宗教专制主义的结束;到了现代,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即指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社会各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身的变化,即宗教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向“世俗”的变化。[3] 二、宗教世俗化主要的表现形式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浅谈宗教艺术的限定之美

浅谈宗教艺术的限定之美 【摘要】宗教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环境的理想化诉求而产生的。宗教艺术是大众摒弃物质和精神而追求梦想的一种理想国的表现模式。它是实现自由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目标。宗教艺术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实现宗教艺术是需要较高技巧的;它的思想内涵是寄托在神灵上的,并且它否定了个体的价值。另外,宗教艺术又强调对自由的追求。因此,宗教艺术有一种限定美。 【关键词】宗教艺术;限定美;探讨 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带有双重色彩的宗教艺术。它既有宗教色彩又有艺术色彩。所以,它表达的是对自由的渴望,但是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作为宗教和艺术的组合,它并不是以人的自由为中心的,而是将人的自由托付于崇拜对象。和其它艺术相比较而言,宗教艺术的美并不是透过形式向外扩散的,而是将表达方式寄希望于崇拜对象,通过崇拜对象的理想来获取自由。所以,笔者以为宗教的多样化成就了其限定之美。下面笔者将宗教艺术的限定之美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探讨。 一、有前提的自由 不论是哪种艺术,都会有一个理论体系对其进行说明

和补充。而对于宗教艺术来说,它的理念是对一种境地的诠释,是人们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到的慰藉。人所处的境界逾高,对于寻找慰藉的渴望就愈迫切,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感觉透不过气的时候――也就是说当社会动荡不安、温饱不能得到满足、现实生活变得枯燥、自身价值无法得到体现时,寻求精神慰藉的需要就将变得非常迫切。精神世界越丰满的人,其追求自由的决心就越大,特别是文人。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安慰时,会在思想上找寻自己的“理想国”,于是就产生了宗教。若说文人艺术是文人为渡过湍急的河流而制造的独木舟,那么宗教就代表了失意的人们的希望。即使这种希望非常渺茫,但人们还是宁愿相信有了该种希望就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丰满;人们对宗教的崇拜程度取决于社会环境,人们相信宗教可以给人带来希望,与其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碰壁,不如投入精力、金钱和时间来供养自己的信念。另外,宗教如果被国家的统治机构所用,那么宗教艺术的限定美就更能体现出来。宗教艺术的自由是有前提的自由;对宗教艺术追根溯源,笔者发现宗教艺术有其限定性。这是因为宗教艺术虽然带来了崇拜效应,但是它是通过收受人们一部分财产来打造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是以残酷的现实生活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宗教艺术是宗教和艺术的结合;它是以物质基础来实现相对自由的。 二、自由的路径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艺术哲学统一 正文: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① 一、艺术与宗教 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音乐,这种看似娱乐的艺术,也是很早就参与到了宗教的辅助品中。例如西方教堂均有唱诗班,他们的音乐多用管风琴演奏,声音空灵飘渺。不仅仅与教堂的氛围相符合,更能让人的心灵感到超脱,而成为宣扬宗教神秘氛围的必备品。 同时宗教对艺术不仅是简单的利用,他也为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直接的参与到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之中。无论是东风还是西方,早期的绘画大多数都是宗教题材的绘画。

宗教世俗化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 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赵晓达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亦不例外,呈现出了世俗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世俗化的词源入手,运用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对宗教世俗化的概念做了初步界定,并分析了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将对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形式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俗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现代化大趋势的影响下,宗教为了寻求发展,也在通过世俗化的方式,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现代化。现在宗教世俗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深入考察宗教世俗化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宗教世俗化的定义 关于世俗化一词的词源问题,著名学者汪维钧认为:“世俗化(secularization)概念源于拉丁文词根saeculum,原意表示一段漫长的时间跨度,又表示魔鬼撒旦统治下的此世。就其本义来说,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指在宗教战争结束后,将一部分原属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地、财产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地方统治者”[1]。“世俗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为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在这个和平条约里,secularization(世俗化)一词被用来表示教会财产被国家没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化的内涵逐渐被泛化,指宗教神圣性、神秘感逐渐减退的趋势。即宗教观念、情感逐渐淡化,宗教活动领域逐渐缩小,宗教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等趋势。 关于宗教的世俗化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著名当代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认为宗教世俗化是“神圣性质的匮乏”[2];而大多数学者如戴康生、彭耀等则认为“世俗化是由神圣化到非神圣化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宗教社会功能的淡出及它的理性化,也包括宗教自身从形式到内容由神圣逐步走向世俗,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3]。在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16卷本)中,对宗教世俗化的含义也做出了大致相同的界定:“世俗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4]在学术界,虽然学者们在宗教世俗化定义的界定问题上各有侧重,但其中也有一些共性,即宗教的世俗化是和宗教的神圣化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对传统宗教的某些内容和形式的摒弃,是神圣社会对世俗社会的调整与适应,是宗教受世俗社会影响而向世俗化演变的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二、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就使得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宗教教义的解释社会化。 世界各大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需要都会对其教义进行社会化的解释,放弃或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教义,使之 更适应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在基督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督教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对其教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解释,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例如基督教以前强调“原罪说”,而现在牧师传道时基本不再提“原罪说”。再如基督教的“爱人如己”,以前就只是爱主内的兄弟姐妹,而现在扩大到爱全国各族人民,这不能不说是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的一个进步。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异常迅猛,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学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问题,以及生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结果与宗教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相悖的,有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已经可以颠覆宗教的核心教义,威胁到宗教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不得不对其教义进行世俗化的阐释,为宗教在现代社会争取生存空间。 其次,宗教礼仪形式的简化。 所谓宗教礼仪,是指宗教信仰者为了表示对其崇拜对象的崇拜和敬畏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宗教礼仪是宗教意识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不但可以加强信仰者与其崇拜对象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强化信仰,而且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以往宗教那种繁琐冗长的宗教仪式已不适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因而宗教仪式也趋向世俗化,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如佛教的“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这种宗教仪式比以前的要简便得多。还有僧尼守戒的方式以及丧葬事务的操办,也都简化了很多。基督教的礼仪较为简易,例如安徽省全椒县的基督教徒的礼拜活动,布道者结合当地特色的说唱形式,先念几句经文,然后讲一段教义,再唱两首圣歌就结束了。他们在唱圣歌时模仿当地流行的安徽大鼓的曲调,有时独唱,有时合唱,娱乐成分比较多,不像正式教堂里的礼拜那样庄重。宗教礼仪的简化反映了它与世俗世界的距离在不断拉近,说明宗教在向世俗化的道路迈进。 再次,宗教组织管理松散化和活动场所功能多样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信徒忙于各类的社会生活,与宗教组织的联系逐渐减弱。例如现在年轻的伊斯兰教徒经常忙于做生意而不会准时准点地去清真寺做礼拜。一些宗教的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的联系也日益松散,如现代天主教的许多基层教会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都是自己做决策,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教皇的绝对控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宗教组织也被世俗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观念所侵蚀,宗教活动场所的的功能也逐步多样化。例如基督教以“自养”为名,利用教会的房产开设老人俱乐部、旅游观光团、外语补习班等,以此来增加教会收入。再如伊斯兰教,凭借本民族清真寺的特色建筑,发展旅游业,将一些清真寺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0 --

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和谐一致

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和谐一致 李大钧 内容摘要:艺术和宗教是和谐一致的。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等主张需要重新审视。一:“美育代宗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二:从二者起源、认知世界的方式、作用机理、理念及发展趋势方面来说,二者是一种握手的关系。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代宗教”;和谐一致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甚至把宗教和艺术看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提出以其一取代其一。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美育代宗教”的提法。 在中国宣导美育始于王国维先生。1906年,他在其《去毒篇》中首倡以美育来取代宗教的观点,所谓“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而“彼等之慰籍,不得不求诸美术”。1915年,蔡元培先生开始正面回应,提出“以文学美术之涵养,代旧教之祈祷”,此后,蔡先生一直大声疾呼:“以美育代宗教”,至1938年先生去世的前两年,还在为《居友学说评论》一书撰写序文时重申此主张。而到了1999年新旧世界之交,实践美学的领军人物李泽厚先生仍在其新著《己卯五说》中力倡以“审美代宗教”。由此可见,蔡先生此理论影响力之大,影响时间之久。不过,在我看来,“以美育代宗教”的这一美学理论却是一个比较偏颇的提法。它只能是以20世纪的中国为背景的特定时代的特定美学产物。 首先,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蔡先生那篇著名的《美育代宗教》。蔡元培认为,宗教是一种不成熟的历史形态,一种迷信,它具有强烈的欺骗性所以不具备恒久之神圣地位,随著社会的发展,势必被哲学所取代。“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

精神之作用而构成。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一曰智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但是随著社会进步,智识、意志和感情逐渐被现代科学、社会伦理和先进教育所取代,“在宗教上被认为尚有价值的,止以美育的原素了”。其次,他指出无论哪种宗教,都具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的偏狭性,往往“激刺感情之弊”,反而不如美育之情感纯正,故应“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从而论证“美育代宗教”的必要性。最后,蔡元培基于康得本体论,把世界一分为二为“现象”与“实体”两部分,而宗教存在著现象本体的互相冲突与排斥,因此必然会被美育取代。 这个观点的产生显然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今天我们对宗教的认识无疑不会再像当时的蔡元培先生如此单一,至少显而易见,宗教绝不是简单的迷信。马克思曾用“适应的宗教”来形容基督教,由此可见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式。宗教精神的实质应该是人与灵魂的归一与忠实信仰的建立。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便缺少真正的宗教基因。我们用民主来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用科学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却独独忽略了人与灵魂的交流和人对生命终极关怀的需要。而这种交流和需要却是整个人类得以存在的根源所在。将宗教的教化作用完全等同于现代教育的功用,企图用现代教育取代宗教更是不现实的。德国著名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深刻地慨叹:“为什么有一个世界,而不是没有这个世界?”“为什么有一个世界”,这是我们至今为止所无法说清的事实。但是只要人类对终极意义的思考不停止,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宗教和艺术看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否定它们之间存在任何联系。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如果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宗教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即是它们联姻的产物。探讨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探讨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认为,宗教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起源上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艺术与宗教,在起源中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巫术和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洞穴壁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艺术,其内容大多为动物形象。这些壁画,或者画在悬崖峭壁的凹处,或者画在岩石的缝隙中。在人的足迹难以达到的地方作画,显然不是为了审美目的,而是原始人巫术观念所致。其创作的心理动机,如鲁迅先生所说:原始人“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也就是说,原始人作画,带有一定的实用或功利目的,他们描绘动物,是用某种巫术“禁咒”野兽,以求狩猎成功的实践活动。 原始舞蹈的产生,也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联系,它是原始人的宗教信仰和表达宗教情感的重要形式。恩格斯曾指出:原始舞蹈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揭示了原始歌舞与原始宗教之间的关系。原始宗教活动,特别是敬神、娱神的图腾崇拜活动,因伴有歌唱和舞蹈,对歌舞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考古学家从甲骨卜辞里巫与舞同字同形的分析中,也得出歌舞起源于巫术的结论。 原始绘画和造型艺术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观念直接相联。生殖崇拜是原始绘画和造型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源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中明确提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由于人类自身的生殖生产,是制约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殖崇拜则成为原始艺术的母题。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在讨论象征型艺术时我们早已提到,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他还考察到许多建筑物的形状,来源于对生殖器崇拜的象征。事实正是如此,世界许多地方的宗教建筑物,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图腾柱,欧洲的十字架,埃及的金字塔等,实际上都是男根的象征物,或者源于男根的崇拜。在我国,先民绘制在彩陶上的鱼纹饰,也是生殖崇拜的产物。闻一多撰写的《说鱼》认为,原始人崇拜生殖、重视种族蕃衍,而鱼的象征意义,起源于鱼的繁殖力最强。李泽厚也认为,仰韶期半坡彩陶的鱼纹和含鱼人面,是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祈祷。 人类最早出现的雕刻艺术,也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有关。在各民族中,最早的人物雕像皆为女性裸体雕像,被研究者称为“史前维纳斯”。这些雕像,差不多都被忽略了脸部、四肢和五官,而与生殖相关的胸部、腹部、臀部,却被极度地夸大和强化了,表现得特别肥大。这一形态,体现了原始人对女性或神秘生殖力崇拜的观念。我们从这些雕像中,可以看到雕刻艺术的最古老的源头。 神话的产生,也是原始人依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创造出来的。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明,在人类的童年时代,由于认识水平低下,人们不可能用抽象思维对周围世界作科学说明,只能通过宗教的想象和幻想,作形象化的解释。他们信仰“万物有灵”论,把自然界想象成同人一样有意志、有感情。于是产生了关于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神话。这是

宗教的世俗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_张钦

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宗教的世俗化 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张钦 1摘要2宗教与文明是共生的,宗教的演进史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的宗教世俗化趋势对人类文明带有正面的影响。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重要意义,即宗教的世俗化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1关键词2宗教;世俗化;人类文明 1中图分类号2B91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0-4769(2001)01-0066-03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她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悠长而深巨的刻痕,并化为人类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宗教的历史一直伴随着她,如果说宗教是文明的产床,那么,宗教之关怀文明,正如母亲之关爱她的孩子。这位母亲并非完美无缺,但无论哪一种人类文明,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气息。即使我们已进入21世纪,人类在科学的殿堂徜佯已久,但据统计,现在全球人口中仍有半数以上的人们虔信着不同种类的宗教。因此,如果人们不知道宗教为何物,要相互地认识、理解与和平共处那将是十分困难的。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征服,为人类带来了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损失,曾致力于挽救亚马逊雨林的前任巴西环境部长说:/现代工业文明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象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番彻底的改变,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地变成焦炭而死亡。0112科学当然不是宗教,但科学主义就须思量:工业文明是历史的一段,但决不是文明的全部。我们肯定不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我们这一代的死亡更不代表人类文明的终结。 众所周知,任何伟大的宗教传统,如基督教、佛教及伊斯兰教等,都明晰地向人们表达了个体的死亡并非终点,一代人的死亡也只是文明及精神进步的阶梯,我们何能如此狂妄地挥动科技的利剑斩断我们自己的未来及我们子孙的金色前程?三百年前,当科学的辉光照耀宗教的黑暗之域,人类的确在探索外在世界的手段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因此创造了惊人的成就。宗教中的愚昧说教被彻底清除,不过人类的宗教精神自此也风雨飘摇。物质财富的积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刺激了人类贪婪的本性,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面对现代文明,我们却更加颤栗:核子炸弹的威胁,人口的急速膨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能源的枯竭,地球物种的减少,,我们进退维谷,如还不猛醒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我们势必会断送我们自己及人类已创造出的辉煌文明。 20世纪的传统宗教,可谓旧貌换新颜,而一些新兴的宗教,更显出她们对时代的适应性。当 1作者简介2张钦,四川大学哲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成都610064。 # # 66

宗教在艺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所谓宗教,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艺术则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源于准宗教形象,最早的宗教形象是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的野兽图像遍布被利器刺伤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出,宗教初始就是与艺术密不可分的,宗教艺术也是最原始的艺术。 宗教与艺术如同双生花,不仅在历史上紧紧盘绕在一起,在社会中也形影不离。当宗教落于萧条地位时,艺术便成为了撑起宗教地位的支柱,相对应的,当宗教信仰达到巅峰时,艺术建筑数量也会增加,这种情况在西方基督教中显得尤为突出。10世纪后,西欧进入一轮兴建教堂的热潮中,人们普遍把10至12世纪的教堂建筑称为“罗马式建筑”,因为它所用的穹顶与罗马式的拱门十分相似。它的特点是体积庞大,墙体厚重,圆形拱顶,教堂中央的交叉拱顶,拱立墙壁的大塔柱等。而这一时期出现这样的建筑,正是因为经过10世纪的灾难后,欧洲人口稳步增长,信徒数目增加,原来巴西利卡建筑无法适应大量信徒聚集的要求。人们开始修建拉钉十字架形的教堂,教众可以直接从中央会场进入教堂,在十字架形的交口处,在教堂顶部汇合成一种交叉拱顶,在教堂的祭坛上则放着圣徒们的骸骨。12世纪,教堂建筑又开始出现了哥特式风格。所谓哥特式,Gothic,意为“蛮族人的”,乃文艺复兴时的人们对于这一建筑形式的讽刺。虽然它延续了罗马式建筑的风格,但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教堂空间更明亮,空间更大。到了13世纪,哥特式教堂已经成为西欧教堂建筑的主流。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或“石头的艺术”,遍

地建造的这些教堂永久的改变了欧洲的文化景观,是基督教在欧洲发展成熟的外在标志。而在16世纪的后半叶,在一些宗教建筑中,明显可以看出对于豪华繁缛的室内装饰的追求和热衷,正如苏斯特里斯所建筑的慕尼黑耶稣会的圣米切尔教堂那样,内部带有古风意味的代替了中世纪教堂集簇性的立柱,与哥特式的拱门相交辉映的是布满墙面的各种绘画,浮雕等建筑物。 就连尼德兰宗教革命也与艺术脱不了干系,尼德兰画派初期绘画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息,严肃、静穆、板滞。受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初期以后描写现实主义世俗生活绘画渐渐增多,最终形成尼 德兰风格画和早期团体肖像画。希罗尼穆斯·博斯正是尼德兰画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那时一般尼德兰 画家特别注意平整细腻的画风,注意形象的如实表现,博斯却往往 通过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如老鼠、猴子,妖魔鬼怪或半人半兽影射 诸如天主教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 了辛辣讽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绘画风格,冲破了尼德兰传统绘 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站在进步的人文主义立场上,把批判的 矛头主要对准了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也是尼德兰 新旧教派之间激烈斗争的一种表现。尼德兰画派在后期的宗教题材 的作品中渗入了浓重的民间气息和世俗成分,写实的艺术手法,被丹纳评价为“在基督教思想指导之下的文艺复兴”,还有人这样说过,”尼德兰的画家表现了因适应人生而怡然自得的人“。这派的主要优点还有美妙的色彩,强烈的装饰性,以及对局部细节的刻画。在勃良第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 学设计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看图,是否能找出它们的特点。 回答问题 1、听完这段乐曲、看完这两张图片有何感受?富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 18 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荒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2、反搏映了欧洲哪个时期的音乐欣风格?巴洛克时期二、引家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代音俐乐巴洛克时代(16 折 00~1750)起源于种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棺种音乐风格,巴洛克本来溜是指 17 世纪以来意大利网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帜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阴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钢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哪。 因此被借用过来。 这一扎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有维样瓦尔第、巴赫、享德尔。 1 / 4

紊三、欣赏 a)介绍作察者: 维瓦尔第(1678 铡 ~1741),意大利作甚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1 档 678 年 3 月 4 日生于威秧尼斯,1741 年 7 月 2 仇 8 日卒于维也纳。 父亲是嘛一位职业小提琴师,任职滤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 从塘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照学习演奏小提琴。 c 琵、赏析作品: 1、引导学郑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猩那些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惺音乐风格如何?(明快、赵欢乐、华丽而洒脱) 2、栽哼唱主旋律请问这首乐曲身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什么袜叫小提琴协奏曲?由讶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与小朴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购套曲。 《春》第一乐嘎章 A、小提琴以一连刺串尖锐的颤音,模仿群鸟涕的叫声,小鸟唱着欢乐量之歌来迎春。 B、涩用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肮来表现微风清拂清泉,健泉水叮咚流淌的、像诗惧一样美丽的意境。 C 沤、低音区用三十二分音符谈的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煮一连串的三连音所形成的枝对比构筑音响,也产生了露很强的威力和暴风雨效果疼。 D、雷鸣电闪转瞬许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肘。 结尾处,春天的主题再嘲次响起,在明快,欢乐的跌气氛中结束全曲。

古埃及宗教与西方艺术

古埃及宗教与西文明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历史”一节)。期间共历时5157年。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的文明与现在的西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现在单从建筑,方面来看这一影响。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其宗教文化在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金字塔、庙宇、方尖碑是古代埃及的建筑杰作。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金字塔、庙宇、方尖碑看成的建筑杰作,现在只从这三种宗教建筑及其对西方的影响做一讨论。 一、古埃及宗教与西方建筑艺术 一)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对后世西方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东北非库什王国约公元前公元世纪的统治者们,在首都纳帕塔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建造他们自己的陵墓时,在墓室上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其墓室和坚硬的花岗岩石棺的装成全都是埃及式的。,公元前年前后,库什王国将首都从纳帕塔迁往尼罗河第五、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从那以后库什王国便被称为麦罗埃王国。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对麦罗埃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王城遗址附近发掘出许多金字塔建筑。其中,在麦罗埃国王纳塔克马尼金字塔前还发现了附属的庙堂及塔门建筑残迹。由此可见,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已传到埃及本土之外。公元世纪中期,罗马人也仿照埃及建造了两座金字塔。 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扩建其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时也仿照埃及金字塔,修建了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入门,其设计者是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他把罗浮宫的地下设施的入口设计成一座高20米,底宽30米,80%透明,20%反射的玻璃高塔。玻璃金字塔入口设计精巧雅致,其西门底部的大门宽8米,高2.5米,成为罗浮宫的主要入口。而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座5米高的小金子塔,分别指示3条通道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了3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玻璃金字塔入口建成后,与罗浮宫浑然一体,巧妙的体现出古代东方与现代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扩建的罗浮宫总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最大博物馆之一。 埃及金字塔建筑气势宏伟,风格独特。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使罗浮宫博物馆当真不愧是现代西方建筑的佼佼者。 二)庙宇 埃及的金字塔,大都集中建于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到了新王朝时代(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庙宇取代金字塔,成为当时埃及的主要建筑。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内容: 1、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2、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资料 课时:一单元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 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浅谈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

浅谈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 摘要:宗教艺术的现实性和世俗性,使宗教艺术常会突破宗教的束缚,表现出审美的价值。宗教艺术总体上说是以虚幻的幻想性超越现实,而去创造一种子虚乌有的宗教境界,但由于它是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而且又要影响现实社会的人,所以又总是带有现实的痕迹和世俗的气息。有时为了达到宣教的目的,还有意识地世俗化。正是这些现实性内容,传达出了宗教意外的美学内容及其理想。世俗向宗教的挑战,向宗教的渗透,正是促使宗教艺术摆脱神性的束缚,大踏步迈进美的殿堂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关键词:宗教艺术;世俗化 苏联美学家雅科夫列夫曾经说过:“艺术和宗教都诉诸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宗教艺术正是把艺术与宗教相柔和,用以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表达人们生存渴望和生命意识的一种精神生活的表达形式。宗教艺术往往通过世俗化达到与人们的交流和共鸣,从而更深地影响现实中的人,达到宣传的目的。 宗教强调主观理性,重信仰,重超越,实际上又往往以非理性的方式,而形而上学的抽象性,探索人生和自然的真理。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想象,重美感,实际上又往往要靠激情和灵感,以生命感悟的形象性,表现微妙和美丽的色彩。 宗教是一种感情的存在,却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幻想,来建立期一个神的形象系统。宗教思维的想象和幻想,都是极为生动和丰富的。在这种虚拟性思维中,把创造出来的虚拟性世界,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并用教义教理、教义教规,予以哲理化的表现,或艺术化的描绘。艺术亦是一种感情的存在,特点一是丰富的想想和幻想。艺术的创作都是在想象和幻想之中进行,离开了艺术想象,艺术形象无从存在。所谓灵感和激情,都是一种虚拟性思维。艺术活动的这种虚拟性,目的也是在于创造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以审美的方式,反映真实人生。即使在现代派艺术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形的艺术形式、远离现实的荒诞,实际上,仍是艺术家主题精神的折射,是艺术家用艺术手法,将心目中的虚拟性世界,转变成了艺术的真实。就宗教艺术的成分而言,其中宗教的意义是主要的,艺术的成分是次要的,但恰恰是这次要的部分,使宗教教义的渗透力、影响力得意增强,使宗教艺术更加靠近现实世界,从而凸显出审美的因素,产生出审美价值。 宗教在创建自己的交易体系和弘教时,却不可能与现实的世俗社会想脱离,而且宗教想象所创造的神圣形象与神圣境界也不可能毫无现实社会的影响存在。相反,为了推销教义并使其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宗教还要有意识地与世俗社会相适应,并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宗教艺术作为宣教辅教的一种方式,在世俗化这一点上也就首当其中,而且最为突出。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随着宗教艺术创造者身份与思想的越来越复杂,宗教艺术中的世俗化成分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浓。从宗教与宗教艺术发展史来看,事实证明,宗教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宗教要存在下去,就必然要与世俗社会相调适,而在这种调试中,宗教及其宗教艺术就要接纳世俗的内容,在有些时候,甚至宗教与宗教艺术还对社会的世俗化起到某种推进作用。 宗教艺术中始终表现出追求神圣与肯定世俗的矛盾。作为宗教理想,自然提倡人应该为天国服务,要抑制住人的一切本能欲望,包括人的快乐本能与享受本能。但是在具体的宗教训诫与艺术描述中,宗教又不得不承认了人的本能欲望是难以遏制的,比如《圣经》中的原罪故事,亚当、夏娃终于经不住蛇的诱惑,偷走了味美可口的果子,这说明人所具有的感官欲望与美的愿望是天生的。 宗教艺术的世俗化还表现在神与凡人的融合性上。道教认为人人皆可成仙,只要人遵守道教教规服金丹,修长生术,就可进入神仙境界。这也就是神仙道教长生能致,神仙可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