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2006年第12期(总第323期

)EDUCA TIONAL RESEARCH

No.12,2006 General,No.323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朱小蔓 冯秀军

[摘 要]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关键词] 公民教育观;权利;义务;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088);冯秀军,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 (石家庄 050091)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因此,把握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在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关联交汇中进行溯源性追寻。

一、与西方公民教育观相向运动

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人;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虽然公民概念有着多样性与歧义性,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①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一)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历史变迁

西方有两种主要的公民观传统,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公民观,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观。在多元文化论的讨论尚未兴起之前,这两种公民观主导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②之后,又逐步发展起了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

1.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

大致说来,共和主义公民观有古典共和主义、自由共和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之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建立于希腊城邦概念基础之上,认为公民身份与城邦共同体密切相关,公民必须融入政治共同体,共同参与、遵守公共决策。公民身份意味着共担责任与共享益处。这种公民

观注重公民参与,强调对具有凝聚和引领社会功能的公共美德与共同价值观即“共同善”(com2 mon good)的追求,认为公共利益高于私利,担任公共职务、参与公共事务有助于养成公民美德,公民通过追求、维护“共同善”而凝聚为命运共同体。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思想家由强调德性转为强调法律为政体的基础,由强调公民责任转为强调公民权利与自由,从而实现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向自由共和主义公民观的转变。当代公民共和主义思想则由于倡导爱国主义与公益精神,崇尚公共利益优先,强调公民美德在社会整合中的价值,而被视为古典共和主义的回归。

共和主义者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公民实践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树立公共利益优先的观念,培养公民履行责任、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的主观愿望。公民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培养公民德行与能力,强调公民德行是真正成为公民的先决条件,公民德行主要包括爱国与勇气、人性尊严、认同感、隐私权、自主性、关心他人、关怀社会、宽容、公民服务等,主张培养公民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③关于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共和主义者认为民主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理性的仪式,合格公民是在参与政治理性仪式的民主过程中造就的。参与公共事务,既是一种合理的决策方式,也是一种通过公民参与民主的方式进行公民教育、塑造合格公民的最好方式。

2.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其核心“是一套关于个人、社会、国家关系的理论”④。自由主义公民观与共和主义公民观的区别在于,在公民与共同体关系上,前者以个人主义为基点,强调个人至上,即个人是本源、目的、第一位的,社会、国家是派生的,是手段、第二位的,社会是个体的联合体而不是有机体,政府建基于公意,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自公民的同意,国家职能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而不得干预私人领域。在公民与共同体关系的实践上,相对共和主义强调公民参与的“积极自由”,自由主义更强调公民活动不受干涉的“消极自由”;相对共和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善”,自由主义更强调道德的个体性与相对性,认为多元价值是不可消除的社会事实,否认

存在“共同善”作为政府合法性依据及凝聚社会成员的共识,认为社会团结基于公共规范而非共同理想,好政府依赖制度制衡而非公民美德。

自由主义者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民主性格与批判能力的公民。由于否认或不强调社会“共同善”的必要性,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所要求的只是培育公民素质和能力,而不是提出具体的意见和途径。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培养的只是逻辑思考、批判反省、公平论证等相关能力,使受教育者有能力参与未来的社会生活。这些能力纯粹是形式上的,而非内容上的。⑤

3.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

作为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形成思潮。社群主义者试图调和共和主义对共同体至上、自由主义对个体至上的绝对强调,既重视公民个体平等的权利,也提倡通过培养公民对社群的认同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善”;反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提倡积极的公民参与,重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与爱国热情的培养。在教育内容选择上,社群主义者认为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不鼓励将与社会公共价值观相左的内容或者有争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讲授的内容,对于公民教育是否应包括多元价值观持谨慎态度。在教育途径与方法上,重视国家的教育责任,注重学校与社区教育的结合,重视服务学习。

多元文化主义者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观是一种同化论的理想,其平等仅是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的,主张消除弱势社群或族群面临的不公平以支持多元文化的发展。反映在公民教育上,他们要求学校传递多元文化,培养能够尊重、容忍和包容文化差异,善于处理文化矛盾与冲突,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公民。

(二)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进

1.古代民本思想与教化传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不乏“民贵君轻”、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但民本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以“君”为主的君主专制,它与以“民”为主的民主思想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专制体制只能孵化匍匐于王权之下的臣民而不能提供现代公民发育的土壤,封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根本上是以培养与教化忠臣、

顺民为指向的。

2.近代公民意识觉醒与公民教育兴起

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政治民主思想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被借鉴、移植到中国。清末立宪首次唤醒国人的民权意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宪政民主制度,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法律上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近代公民教育思想发展的早期,尚未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思想,而主要体现为以培养公民道德为核心的中西融合的德育观。其典型例证如维新派从“新民德”角度提出的“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⑥,试图在教育实践中“淬厉其本有”,“采补其本无”。“淬厉本有”即重新诠释、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美德,“采补本无”即积极借鉴、汲取西方之核心德性精神,以自由之德改造国民的奴性、愚昧、自私、迷信等,培养爱国、利群之公德心与自治力,特别是平等、独立、权利、义务、责任、竞争、合群等公民意识。蔡元培提出的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根本目标,“五育并举,以公民道德为中坚”⑦的教育方针,既汲取西方独立、自由公民人格思想,又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重德精神,是一种以公民道德培养为核心、“中西合璧”的公民教育思想体现。

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不少教育界人士开始明确提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张,早期以公民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演变成为以“公民资格”为主题的公民教育思想。如朱元善提出:“既为共和立宪之国,则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为此,“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⑧

五四前后,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传入中国,使我国公民教育思想发生了大改变,人们批评旧式训育模式过于偏重道德而压制个性,提倡将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民主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⑨此阶段公民教育以崇尚平民人格教育为理念,以重视公共生活与社会进步为教育标准,突出受教育者生活经验与自主性的教育意义,从而体现出对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深刻体认。但惜于近代时局动荡,公民教育为抗日救亡及内战的硝烟所淹没。

3.现代公民教育的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定,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开启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现代公民教育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时期,囿于社会发展水平与特定历史背景,现代公民教育的有关理念尚未得到明确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阶级斗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被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此相应,“公民”为“人民”这一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所取代,教育宗旨亦着重于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政治意涵,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德育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政治教育所代替,公民教育被等同于资产阶级教育而蒙上政治禁忌色彩。虽然1954年宪法中明确了公民的法律地位,赋予公民普遍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为现代公民教育做了最重要的准备———具有普遍的平等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资格准备,但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后来的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都在强调公民服从、服务性的义务,公民权利在这几部宪法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这一时期“政治本位”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难以提供公民人格健康发育的社会、政治环境,现代公民概念并未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与思想领域,公民教育也未能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与宏观政策中有明确体现。

(2)“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拓开了公民教育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建设成为“文革”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公民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的条件和机遇。国门打开为中国创造了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平台,中国各项事业纳入了具有现代意识与世界眼光的发展框架之中。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体制替嬗,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塑造了人们崭新的生活方式,孕育了新型的人际关系,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震荡。固有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遭到强力冲击,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领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态势。在市场经济土壤中,社会公共空间日益拓展,民主、平等、法治、权利、契约等观念逐渐成长,为现代公民人格的生成拓

开了空间。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现代公民教育新要求,发展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成为大势所趋。对此,有学者称之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复兴”,也有学者预言公民教育的兴起意味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转型”。

(3)“以人为本”的社会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目标为现代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经过20多年市场经济建设,中国步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宏观目标为标志,中国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概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站在公民教育的视角,可以看到,这六大特征既在程序正义的层面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结构性保障,也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伴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人们日益认识到,公民社会力量的发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社区)教育则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巨大推动力量。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通过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健全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一要求体现出一种新型的政府、社会以及公民关系,对于中国现代公民教育观的演进以及公民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西公民教育观的相向运动

回溯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变迁历程,尽管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不同,其公民教育观的内涵与变迁路径不尽相同,但仍可看到,中西公民教育观呈现出相向运动、相互融通的走势。

1.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上,趋向强调公民认同意识的培养

如何处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民教育的核心。从教育立场看,西方公民教育有国家立场和社会立场之别。前者在公民教育中强调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后者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公民教育立场之别与对国家力量的强化或限制态度有关。在中国,由于国家与社会分化不足,公民教育基本持守国家立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推动的社会发育进程,“个体—社会”关系从传统的“国家—个体”的单一关系中逐渐分化出来,公民教育亦从单一的国家立场分化出社会立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和深化,社区、民间团体、志愿者等公民自治组织逐渐发育,社区教育相关法规与政策相继出台,社区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逐步建立,社区教育实验区渐次拓展,社区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显示出中国公民教育立场变迁的崭新趋势。

虽然中西均存在公民教育立场的变化,但强调公民对国家或社会共同体认同的培养却是基本共识。在西方公民教育传统中,虽然其主导思想依个人主义哲学立论,具有维护和珍视个人自由价值的一贯传统,但任何国家、社会共同体总是需要将个体凝聚为共同体的力量,无论通过“共同善”的价值凝聚,还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制度框架,手段或许不同,培养公民认同的目标指向却是一致的。对于中国公民教育而言,集体主义是其思想基点,注重公民对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是其一贯传统。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就是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举措。虽然在引进、借鉴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出于对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强调,一度夹杂着质疑集体主义而宣扬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声音,但它并不构成培养公民认同意识的反面。随着中国

公民教育社会立场的分化与发展,以社区公民教育作为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延续和补充,在社区教育中培育公民及其团体的管理自治能力,通过共同的社区生活培育公民的共同体认同意识与归属感,促使公民公共精神的发育,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公民认同意识培养的层次,从而为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平台。

2.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上,趋向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以古代、近代与现代这三个大的历史尺度为坐标,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呈现从传统的义务本位转向现代公民权利与义务并重的走势;从西方社会几种代表性的公民教育观相互批判又相互借鉴的紧张关系中,同样可以看到,无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还是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其公民教育观呈现部分切近趋势,这种趋势集中体现在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上:在偏重个体权利的思想传统基础之上,趋向公民权利与责任的平衡。因此,虽然中国公民教育思想更重视公民义务与责任感的培养,西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观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方式和机制,但现代公民教育的总体趋势是,致力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对称,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基础共识。

3.在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上,趋向强调公民教育以公民德行为基础

对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不同认识,影响和制约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在教育实践中的处理。重视通过道德体验与道德践履进行道德教育是中国悠久的教育传统,其影响绵延至今。在近代公民教育思潮中,虽然存在着由于对传统道德的猛烈批判而带来的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的紧张,但道德作为立人的根基,私德作为公德的基础,践履作为道德养成的途径,公民道德作为公民教育的基础,⑩仍是基本的理论共识。在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中,虽然由于唯智主义教育思潮以及“应试教育”实践的影响,一度出现过道德教育边缘化、重道德知识而轻道德践履的偏颇,但随着认知主义道德教育不良后果的逐渐显现,中国现代公民教育又接续和继承重视道德践履的民族教育文化传统,注重将公民德行及其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就是典型例证。在西方,公民德行得到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一以贯之的重视。早期自由主义者由于认为多元民主社会对公民道德上的要求存在导致价值一元、危及个体自由的可能,更注重社会制度公正的价值,而不主张强调公民道德。但这不等于他们对公民道德的排斥。而且,公民德行在20世纪末的新自由主义那里得到了新的强调:一个健康稳定的民主社会不只依赖正义的制度,也依赖公民的品质和态度,所以政治理论不再只重视基本结构,也注重公民的气质和品质,这些公民的德行被称为社会资本。 λ?因此,虽然中西以及西方不同公民教育流派对公民德行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 λω但重视公民德行与制度制衡相协调、公民教育以公民德行为基础的趋势是一致的。

二、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相融通

尽管公民教育思想源自西方社会,中国公民教育也有过一个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的过程,但随着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当代公民教育的立论基点和文化土壤仍需要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民族文化传统中追寻,培育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公民人格,当是其重要的理论设计。

(一)“关系本位”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可以为现代公民教育提供新的本体基础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色是不从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出发,而是从关系着眼,“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人与彼一人之相互关系……不把重点固定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 λξ这种伦理、关系本位的道德教育思想,与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有着相互融通的内在机理。

在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1)“关系”是人之为人的本体依据,脱离我、人、物、天地之关系,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便无从展现;(2)“关系”是道德的本体依据,道德产生于关系中,以“天人合其德”为最高诉求的天人关系是传统道德的终极依据;

(3)“关系”按照差序格局外推展开,以“仁”为核心, λψ以“义”为路径,以“扩充善端”、推己及人为

“为仁之方”,构建了一个系统的伦理关系生态、道德规范谱系和道德教育模式。

毋庸置疑,传统“关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中存在与现代公民教育相兼容的障碍。(1)关系垂直化。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对偶性权利、义务关系转变为单向、绝对的卑下者对尊长者的义务,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等概念生长的可能性被湮灭。但问题的根源不在“关系本位”思想,而在于导致关系异化的社会制度。剥除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关系本位”的思想可为公民教育所用。(2)关系庸俗化。客观存在的差序关系格局被庸俗化为亲疏远近分明的“关系圈”、

“关系网”,造就了无他之私民,无我之臣民,养成了重关系、情分而轻法理、法规的传统陋习。但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领域的生长与拓展,法治、契约精神的生成与发育,庸俗化的传统关系终将突破“熟人社会”的局限,转换为以平等、独立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社会关系。

因此,剥除上述异化因素,“关系本位”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蕴藏着现代公民教育的宝贵思想资源。学者何友晖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提出,“关系取向”一词最能够捕捉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精髓,认为中国人的自我可称为“关系性自我”,它对他人的存在具有高度的觉察能力。基于这样的观点,他提出了“方法论的关系主义”概念。他认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方法论的关系主义”是相互对立的。前者是指,如果不了解有关个人的事实,就不可能对社会现象作出完备的解释;后者是指,社会现象的事实和原则不可以化约到关于个人的知识上,它们是从许多个人所形成的关系、群体和机构之中滋生出来,并独立于个人特征之外的,关于个人的认识事实都必须放在社会脉络中来加以了解。 λζ现代中国公民教育既不是要培养传统等级关系中的“臣民”,也不是培养只有自我、不知他人的“莱布尼兹单子”,而是培养置身于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平等关系之中,既具有个体独立的自主意识又对他人存在具有高度觉察能力与关怀能力的现代公民。在这一意义上,扬弃庸俗的“关系主义”思想,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关系本位”思想对于现代中国公民教育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价值。

现代公民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关系则构成理解公民身份的核心与

前提。公民身份是成为公民并承担相应责任和权利的条件,它表达的是一种公共认同(p ublic i2 dentity),即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完全并且平等的成员资格。 λ{福克斯认为:“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种成员地位意指平等、正义和自主。公民身份的本性和发展,在任何特定的场合,通过相互的情境、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的沟通而获得理解。” λ|“关系”正是一种基于“相互的情境、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的沟通”,并由此构成理解公民身份的前提与核心。香港教育学院李荣安教授认为,“公民关系是公民教育的起点”,“如果要谈公民身份,就要先从‘关系’看这个问题。人首先从家庭这种最亲近、最直接的关系出发,才能理解逐步扩展到邻里、社群、国家、国际等较远、较间接的社会关系……必须要从公民置身社会中多重关系的层次性出发,否则就会出现很多公民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公民教育就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身份的教育就是公民关系的教育,公民关系的教育要先从人际关系开始”。 λ}因此,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公民明晰自身作为一个公民置身于怎样的公共关系之中,这些关系赋予自己怎样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依据客观存在的关系来行使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缺乏对公民关系的界定,所谓的权利、义务、责任都会由于失去指向性而成为空洞的概念。如此看来,“关系”委实提供了以“公民关系”为起点的现代公民教育与“关系本位”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相互融通的关键机理。

(二)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应答机制可以继续成为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血缘文化,重视情感之情是其重要特征。情在中国文化中既是个体道德的本位,又是协调人伦关系的机制,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心意感通的前提。与此相应,传统道德教育将情感作为最重要的人格因素,注重情感应答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思考,这种传统的情感应答机制能否继续成为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机制?

善端扩充。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向善“四端” λ~,有成就道德的天赋,关键在于能否使“善端”得到美善化的扩充。“善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μυ这是一种尊崇人的自然情感、相信通过

美好情感端芽滋长和扩张可以成就人之德性品质的教育基本思路。俄罗斯哲学家索罗维耶夫通过对原始部落进行文化人类学考察,发现人最早萌发羞耻、怜悯、敬畏三种基本情感,并称它们为道德的原始材料。 μ?现代脑科学的“他心理论”认为,人类“同情共感”、

“将心比心”等道德现象在发生学上有其物质的根源,即大脑在人实行道德行为时会释放多巴胺等化学物质,使人感到从内而生的愉快情感,并且这种机制通过人类的遗传进化保持下来。这就以实证的研究证明了情感教育机制的客观实在性与科学有效性。因此,对于现代公民教育而言,重视早期教育,尤其是对儿童同情心、羞耻感、恭敬心等基础性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启发意义。

情意感通。它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所注重的一种人际、人物间情谊关怀的教育机制。儒家思想认为,对人“仁爱”,就要讲求“推己及人”。这种情感性道德教育机制中包含着人际的情感互动,人与艺术美之间的感通共鸣,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相谐等。诺丁斯的交互性关怀教育思想认为,关心必须置于关系之中,而“成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心者在关注他人过程中的动机移位,是“一种动机能量流向他人的过程”, μω这种能量流动过程在本质上正是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情意相互感通的过程。现代心理学与情感教育的研究也表明,情意感通既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我向性”情感,健康地悦纳自我,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他向性”情感,对他人关怀、仁爱、尊重、宽容,这对补正现代商品社会中的冷漠、狂傲、偏执等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现代公民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情境化育。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礼乐文化,重视以礼、乐、诗等为工具营造特定情境,使人们在情境中感受情意流动,受到感动与激发,从中体悟价值与意义,油然生发出与礼、乐、诗相和相谐的德性情感。从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品性看,情境化育绝不是一种仅仅关于公民知识的注入式教育,激发公民个体的主体性,以公民个体自主、自觉的价值认同与责任承担为核心,培养健康的公民意识、情感与健全的公民能力,才是公民教育的本真意义。因此,不同于强调知识记忆的传统教学,现代公民教育必然亲近于以个体情感体验、感悟为主的情境化育,而排斥刻板的道德说教与价值灌输。它既强调教育的摹拟情境运用,也注重将学习者引入生活的真实情境,把关于公民的知识放在情境中,将符号化的冷冰冰的惰性知识,转化为以情境为中介和依托,以境脉为联系和纽带的活性知识,从而使学习者在摹拟教育情境或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体认综合性的公民知识,培养积极健康的公民情感,提高在真实生活世界中的行动能力。特级教师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成功,为情境化育机制的魅力及重要价值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证明。

对当代中国公民教育而言,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良好的道德情感能否在个体生命中安根。如何立起这一生命精神发育之根,在交往关系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是养成个人美德与公共品质的基础和关键。公民之有别于私民,首先在于公民不只关心一己之私,而具有对公共空间和公共关系中他者的高度敏感性。这种对他者的敏感性与生命早期顺遂情感的培育密切相关,经由善端扩充、情意感通、情境化育等教育机制,可以逐渐发育为个体与他者相互承认、尊重、关怀、宽容等良好的情感品质,从而为现代多元社会的公民教育意欲建立的协商性的、必要的妥协性的公民关系以及健康公民品性的培养提供必需的情感基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关系,有适合于人的顺遂情感孕育的情感环境,传统道德教育的情感应答机制就能够继续为现代公民教育提供有效机制。

(三)敬畏生命、重视生活经验、追求天人和谐的传统价值取向可以融入现代公民教育模式

1.生命德育模式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敬畏生命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道德教育理念中,生命是其永恒的主题。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生命的最初表现,首先在于它与西方文化生命源泉之一的希腊不同的地方,即它首先把握“生命”,而希腊则首先把握“自然”。《尚书?大禹谟》所说的“正德、利用、厚生”,是中国文化生命最根源的一个观念形态。它表示中华民族首先是向生命处用心。 μξ现代生命德育模式以个体生命作为教育起点,重视生命与生俱来的道德学习潜能,尊重生命的具体性、差异性、独特性,以生命资源陶养德性,优化个体生命样态,关爱、珍重和提升生命。现代公民教育既提倡每个人珍爱、提

升自我生命,努力成为优质自己,也要求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强调个体生命之间的相互承认、尊重、宽容、补充和欣赏。如此看来,生命的具体性、差异性与独特性,正是现代公民教育珍视个体独特性、分享个体多样的生命基础。在这一层意义上,承继了中国传统德育敬畏生命价值取向的现代生命德育模式,从目中无“人”、毫无生命气息、被动刻板的德育模式中解放出来,使个体主体性以及基于相互尊重的主体间性得到充分表达和绽放,这与以尊重个体主体性为特质的现代公民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2.生活德育模式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德、利用、厚生”而“三事并重”,其中,“厚生”作为敬畏生命观念的具体展开,体现为一种重视生活及其经验的价值取向。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儒学主要属于生活类型的学问。与此相应,传统教育将道德教育寓于日常生活经验,认为“道”就在日常世界之中,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价值和意义,才是获取仁、得到道的基本原则和首要方法。现代生活德育模式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依托与归宿,认为德育为了生活并在生活中展开,倡导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强调“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 μψ认为德育只有紧紧扎根未来公民的生活世界,在公民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合格公民,才能为造就现实的公民人格提供生活土壤。这是因为,公民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在生活中具有行动能力的积极公民,而非在关于公民的知识中进行智力游戏的“公民理论家”。现代生活德育论的核心理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并且在中国现代公民教育的课程与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和印证。如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该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依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2001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理念中也指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与此课程理念相应,德育课程新教材中特别增加的社区服务、综合活动等内容,其目的就在于增加青少年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丰富其参与公共生活的经验,提高其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从而在学会过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磨砺公民精神,培育公共品质。

3.生态德育模式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追求天人和谐的价值取向

追求天人和谐是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思考的结果。以天人和谐关系为本体依据,追求天人之际、人我之际、身心之际等多维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念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困扰人类的当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所追求的这一天人相谐的价值理念,又焕发出新的价值意义。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类为此应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重修旧好,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 μζ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也指出,“对人类行为的敏感性是道德生活的基石,同样,对动物反应的敏感性是对动物产生爱心的基础”。 μ{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怀与人际关怀一样是一种具有道德及道德教育意义的关系。

基于对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问题的深刻体认,基于对中国传统天人和谐的价值取向的承继,现代生态德育模式将自然生态作为人类和谐发展的资源,从人与自然关系中寻找德育本体依据,以自然生态、类生态与内生态的三重和谐 μ|为教育目标,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中激发生命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与价值情怀,以三重生态和谐的理念与准则来培养既具有国家与民族意识,又具有世界眼光与生态观念的现代公民人格,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视野。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德育改革中涌现的生命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以及生态德育模式,接续和承继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敬畏生命、重视生活经验、追求天人和谐的价值取向,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从而沿着生命、生活、生态渐次拓展的公民存在界域,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理念引导与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真实地感受到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原动力所带来的中国现代公民

教育发展的冲动与活力,同时也看到,与发育较早的西方公民教育相比,中国公民教育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怎样才能植根于中国现实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以理性的文化自觉意识持守民族文化传统,从而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民族气质与中国样式的现代公民教育之路?这一宏大的时代课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公民教育观的理论问题,它期待着我们在公民教育的理论探讨、制度建设、教育改革、社会实践等诸多层面的探索创新与联动推进。

注释:

λ{焦国成,李萍.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3、3-4.

②林火旺.公民议题的回顾与反省[A].台湾师范大学公民训育系.二十一世纪公民与道德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1990.

③Pratte.R.T he Civic I m perative,N.Y:Teachers Col2 lege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1988.58.

④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

⑤刘姝言.自由主义及其公民教育[J].公民训育学报,1998,

(7).

⑥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72.

⑦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15.

⑧朱元善.今后之教育方针[J].教育杂志,1916,(8).

⑨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66-170.

⑩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即以“公民道德”为中坚。

λ?Will Kymlica and Wayne Norman.Citizenshi p in Cult ur2 all y Diverse S ocieties:Issues,Contex ts,Concepts.in Will Kym2 lica and Wayne Norman(ed.),Citizenshi p in Diverse S ocie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6.

λω λ}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5).

λξ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93.

λψ朱熹认为:“百行百善总于五常,五常总于仁”,“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德范畴。

λζ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6-87.

λ|Keit h Faulks.Citi zenshi p.London and New Y ork:Rout2 ledge,2000.13.

λ~ μυ孟子?公孙丑上.

μ?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

μω μ{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5、162.

μξ郑家栋.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2-33.

μψ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7.

μζ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9.

μ|刘惊铎.生态体验式道德学习引论[J].中国德育,2006, (2).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al T rack of Chinese Civil Educational Outlook

Zhu X i aom an&Feng X i uj un

Abstract:By tracking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education outlook,we can see that Chinese civil educa2 tional outlook and western civil educational outlook show the trend of moving vis2à2vis in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citizens, the country and social relations,between civil rights and duties and between civi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They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mutual congela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al ideology in ontological foundation, educational mechanism and value orientation.

K ey w ords:civil educational outlook,rights,duties,moral education

Authors:Zhu Xiaoman,professor,tutor of doctoral candidates and President of the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2 cational Research(Beijing100088);Feng Xiujun,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Law&Politics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and researcher at the postdocorial work station of the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Shijia zhuang050091)

[责任编辑:宗秋荣]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学校发展的历程介绍汇报【精品】

世纪实验学校发展历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我先自我介绍,我是世纪实验学校金义都市新区鞋塘校区校长申方璐。欢迎各位莅临我校参观指导!我们学校创办于 1年,前生是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民工子弟学校,年正式更名为世纪实验学校。学校的创办从艰难起步、经历了不断发展壮大、到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学校的规模也从单一校区的简单学校,发展到现在多个校区的教育联合体。我们现在所在的校区是我们学校四个校区之一,也是我们学校年9月刚刚招生开办的一个校区。鞋塘校区的开办既是我们学校适应金华市流动人口基础教育需求的结果,也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努力打造品牌学校的成果。 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仁莅临我校,我们非常荣幸,希望大家对我校当前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多给指导、多提宝贵建议,使我们学校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下面就由我以学校发展的历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开创发展篇( 0年——年) (解决民工子弟有学上的问题) 学校的创办者、董事长刘友花先生原是安徽省中西部地区在编公办学校校长,受家乡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派遣,从 5年开始,他先后前往上海、江苏苏州、北京等地“跟踪办学”,1年来到金华市创办了金华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多年来的跟踪办学经历、多年来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交往,使他对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感同身受。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办学总是怀着这样一种最朴素的办学理想:“让每一个民工子女与别的孩子拥有同等的就学机会,让每个民工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 1年带着全家来到浙江金华创办安徽省驻金华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时候,虽然当时的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简陋,但是第一学期招生就有276人。他的办学迅速被金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因为了解决了外来流动人口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因此,学校于 5年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教育分局正式挂牌命名为“金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弟学校”,当时学生数已达 8人。 改革腾飞篇(年——年) (解决民工子弟上好学的问题) “孩子有学上”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外来流动人口对教育最基本、最朴素的要求,“上好学”必然是他们进一步的要求,也是学校继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经验总结,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终于化茧成蝶,翻开了新的篇章。 年,同样是世纪实验学校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金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弟学校更名

素质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三、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改革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素质教育的运用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 价值取向的区别:素质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而应试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考试成功。 教育方针的区别:素质教育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背离党的教育方针。 六、“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

的道德的发展。 2、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七、“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八、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九、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 a.教师职业的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b.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d.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2、教师职业的价值 a.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教师职业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人类都有巨大的贡献,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任。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远程教育的概念 一、远程教育的本质及其内涵 什么是远程教育?从字面上看,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非面对面的、有空间距离的教育活动。 所谓远程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 远程教育是相对于课堂面授而言的,在师生异地的条件下向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教育形式。它强调时空分离和媒体教学。 人们发展远程教育的初衷在于要为不能进入正规高等院校的广大求学者提供新的学习机会。 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 第一代是函授教育;我国的远程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办学形式是函授教育。以函件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面授。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 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后,远距离教育引进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卫星、双向电话、语音信箱等现代通讯技术,出现了电视大学等新的远距离教育形式。80年代以后,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夜大学等开放式办学形式相应兴起。几十年来,远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第三代是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沿海发达地区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教育,即在计算机和网络、卫星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异地同步的图像、声音以及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教学。使得远距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传统的函授教育、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等远程教育的办学形式受到挑战。 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网络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中最先进的形式。 三、远程教育的特点? 1、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其表现是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教育的门槛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终是社会中少数精英。远程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 2、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把学习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特定的校园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对其实施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教育资源与功能收缩和集中应用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

枫叶国际学校发展历程

枫叶国际学校发展历程 1995年 枫叶国际学校创建于1995年,是一所由加籍华人任书良先生投资兴办的国际学校。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成为国内外知名教育品牌。 1995年2月13日,大连市教委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大连枫叶国际学校。 1995年3月8日,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式奠基开工。 1995年9月2日,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在大连开发区培训中心大厦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95年9月,枫叶第一批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14人。 1996年 1996年6月11日,学校全套资料报国家教委外事司正式备案。1996年9月,大连枫叶国际学校金石滩校园区第一期工程竣工1996年11月10日,北美教育协会执行董事、国际教育评估委员会主席斯蒂曼先生来我校进行考察,认为我校符合国际学校水准,被接纳为该教育组织会员。 1996年9月,枫叶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31人。 1997年 1997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董事长任书良先生向共青团中央、

全国学联组织实施的全国中学生科技扶助计划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枫叶创造基金”。 1997年7月18日,大连市外办、大连市教育局和我校联办的大连市第一届“枫叶杯”英语演讲比赛举行,我校学生获得高中组、小学组第一名。 1997年8月15日,辽宁省教委向我校颁发了“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 1997年9月27日至30日,加拿大B.C省高等学校代表团专程来大连对我校进行考察访问。 1997年,枫叶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65人。 1998年 1998年4月25日至28日,加拿大B.C省前省长、温哥华市前市长一行七人来我校视察,辽宁省副省长张榕明会见了加拿大客人。 1998年4月27日,我校举办了隆重的加拿大B.C省认可我校高中部学历资格证书颁发仪式,为我校百年教育大计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1998年4月27日,辽宁省教委副主任李树森先生与加拿大B.C 省教育部代表哈克特先生签署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1998年12月,董事长任书良先生成功地在加拿大进行学校宣传推广,被称之为“破冰之旅”,为枫叶学子打开了留学成功之路。1998年9月,枫叶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126人。

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2.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3. 学校管理、课外、校外活动、班主任工作。 1.发挥教师的作用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4.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以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应当把学生视为独立的完整个体、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潜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以学生的个性为本。 2.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 2.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1.一视同仁,正视差异。2.体谅和宽容. 3.因材施教 学习主体。独立完整个人。潜力。尊敬 教师构建师生关系的途径 1.热爱学生 2.尊重学生 3.了解学生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5.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正规的专业教育2.非正规的专业教育3.校本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专业知识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成为反思型教师3、强化创新精神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5、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1、树立终身性学习。2、注重实效性学习。3、强调研究性学习。4、提高专业化学习。5、坚持工作中学习。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它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路径

独立学院从创办至今已逾十年。截至2010年12月,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08所,本科在校生达258万,占全国本科生总数的22%左右,占全国民办高校本科生总数的58%左右。少数独立学院已拥有硕士点,部分独立学院正在筹备升级为二本院校。可以说,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阶段分析(一)初创期(1999~2002年) 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独立学院的前身“二级学院”“民办二级学院”或“新制二级学院”产生。从此,“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展势头强劲,短短几年,就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全国的大部分省市。这些学院凭借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结合充裕的民间资本,引入民办或民营办学模式,在本科学历教育的高起点上快速发展,办学形式逐步多元,办学目标服务于母体高校的整体利益,但尚不具备独立办学的主体资格,对母体高校的依附性极强。此阶段,二级学院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承担着为母体高校筹资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任务。在母体高校的扶持下,二级学院逐步明确了办学理念,确定了体现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从严从高,二级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步入正常轨道,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部分学院拥有了独立校园。由于处于摸索时期,相关政策没有出台,少数二级学院也出现了违规招生等不良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二)建设期(2003~2007年) 2003年,以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独立学院从无序扩张进入治理整顿、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 教育部对原有360多所二级学院进行清理整顿、重新登记。经过逐个审查,取消了其中100多所二级学院的办学资格,并对其中249所进行了重新登记。通过整顿,独立学院“优”“民”“独”的特征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同,这一新的办学形式基本得到社会认可。与此同时,面对教育行政部门密集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独立学院迅速调整了发展思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体制与机制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实现办学模式由理论型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部分独立学院基本达到与母体高校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确立了充实、巩固、提高的指导思想,总结、完善富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学生特点,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了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和“3.5+0.5”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阶段,独立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一些教学关键指标与一般本科院校基本持平或接近,教学成果开始涌现。这些办学业绩为独立学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也为其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转型期(2008年至今) 2008年,以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标志,从政策层面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提出了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于目标举措,独立学院进入向民办普通高校过渡的“转设”期。在此阶段,独立学院的总体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出现了一批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代表的办学理念先进、条件较好、资金雄厚、质量上乘的优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开始由规模扩张、校园建设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和注重特色的发展阶段转变,总体呈现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有十余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部分独立学院开始举办十年院庆,总结十年办 [摘要]十多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经了初创期、建设期、转型期三个阶段,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国家政策调控也历经了默许试办、整顿定性、规范发展的调整。面对新形势,独立学院应针对自身实际,在发展路径上做出合理判断与正确选择。 [关键词]独立学院26号令转设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路正南(1960-),男,江苏武进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周西安(1977-),男,湖北京山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国(1977-),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民办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8JYD014)和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选择与重构”(项目编号:JJ08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6-03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路径分析 路正南周西安孙国

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

幼儿园发展历程

xxx幼儿园发展历程 xxx幼儿园成立于2005年,系社会力量办学。全园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办学规模5个班,在园幼儿150人,教师20人。 (一)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园条件 2009年我园在争创优质园的过程中,先后投资50万元,用于幼儿园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对室内外教育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活动室全部更新配备了,42寸液晶平板电视、空调、电钢琴,配备了标准的幼儿桌椅和床铺,每个活动室铺设了地板。室外的活动区域配有新型滑梯,及健身等器材。 (二)严格管理,提升幼儿园内涵发展。 我们重点从教师队伍管理、外出培训学习、以教研促发展、以考促学等各个方面着手,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快乐向上、精诚团结的优秀团队。 一是把好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近年来,为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我们定期面向社会招聘幼儿教师。聘任幼儿教师重点严把学历关、严把面试关、严把体检关、注重教师专业特长。教师聘用后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签订聘任合同。把好教师入口关,为我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积极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我们利用市优质课观摩、参观名园、手拉手结对等方式去外地学习,更新了理念,开

阔了视野。为鼓励年轻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我们出台优惠政策:凡参加学前教育专科学习的教师,中心园承担一半的学费。 三是认真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树立专业学习的榜样,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步骤。每周五定为幼儿园教师集中学习日,开展各种业务学习活动,通研教材,进行讲课比赛,以赛促学。 四是抓好教师基本功培训,实行以考促学。我们制定了《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细则》、《幼儿园安全工作量化细则。开展了舞蹈、弹唱、普通话、绘画四项基本功达标活动。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管理。针对各年龄组幼儿特点,我园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家长委员会议,主要听取、讨论幼儿园年度发展计划,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针对幼儿自身养成习惯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做法。 2.多种形式强化家长的家教意识。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幼儿成长故事档案、班级QQ群、家长座谈会、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引领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家长由被动变主动,强化家长参与教育的主体意识。 3.各种活动吸引家长走入教育中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家园双通活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精)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冯平坚20062801001 摘要:1999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了在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以十六字“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作为发展规划方针。其目标是在2010年基本形成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社会,现在已经是2008年了,也就是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实施了9年了,在这九年中,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特点,未来我国远程教育的趋势是怎么样的,本文将会做一个探讨,以求能使大家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数字化、信息化的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增加。如何使教学和培训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学习的需要,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已经力不从心,而Internet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飞跃,从而诞 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通讯和Internet等高新技术进行跨时空教学,形成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第三代远程比前两代有了突破性进展,它允许教师和学生间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指的就是目前正迅猛发展的第三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是信息传播方式进步引发的教育革命。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上,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能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成员提供方便、广泛的教育服务,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对全球远程教育的一个概述,那么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又有那些属于自己的特点,下面将会进行探讨。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起步于1999年,至2008年止教育部已批准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68所高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电大系统一枝独秀的中国远程教育格局,形成了单一模式(电大)和双重模式(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相互竞争、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管理的纬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形成了主办院校二元格局(电大系统的单一模式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双重模式院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多元格局的特点。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教育副部长吴启迪在2003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上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地总结,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高等网络教育初具规模,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信息化建设,使试点高校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上得到了应用,开拓了高校优秀资源向西部、农村和部队输送的渠道;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使网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和高校为远程教育呕心沥血,在短短六年内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格局。目前我国现代远程

5.6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三、封建社会 (一)秦朝和汉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 ◆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称始皇帝(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楚汉之争 ◆刘邦建汉(前202年,四汉: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莽改制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 ◆汉族、汉字、汉人由汉朝而来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三)隋唐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581年,北周杨坚夺权,建立隋(科举制;京杭大运河) ◆618年,李渊建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五代十国、宋元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辽、西夏; ◆金灭辽、北宋;南宋 ◆成吉思汗灭西夏:1271年,忽必烈建元:灭辽、南宋 (五)明清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 (六)民国时期(1912)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一)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的文化经历开始的。 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早期为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公元前8000--前5000年),中期为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3000年),晚期为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化的发生绝不限于“三皇五帝”“一脉”相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两大流域之外的广大周边地区,都有古老文化遗址发现,而且相互间存在有明显的影响和交融。“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黄帝与蚩尤曾发生过重大战争,黄帝获得胜利,便“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可见宗教活动的重要。到帝颛顼则进行更深刻的宗教革命,他“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天神与地祗分开,祭祀行为专业化。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另有一件重要的事便是“乃命羲和敬顺昊天”,内容是派人到四方测量一年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与此相伴的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收族”(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它所以能将众多人群辐辏在一起,是因为这里的宗教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因此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文明起程的开始。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夏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500年。夏王朝的活动区域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后不断向东扩张,一时曾达东海之滨。夏朝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与特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作业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7级3班学号:1701110140 姓名:任亚磊 作业内容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与发达国家想比起步较晚,技术较落后。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各种困难,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随着科研人员艰苦卓绝的奋斗,使中国的研制水平从与国外的差距整整一代直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中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早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于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20世纪中期诞生阶段;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03机以及后续的104机填补了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空白,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形成阶段:1983年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了。最早着手建设专用计算机广域网的是铁道部。NCE0140K铁道部在1980年即开始进行计算机联实

验。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1992年10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I研制成功。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系统综合技术到达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计算机网络的早期发展是从羊肠小道不断摸索出来的,是早期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钻研取得的。 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今天互联互通阶段: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与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相符,使得中国掀起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热潮,尤其是在全球化,近代化的今天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特点: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⑤多媒体化⑥多样化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阶段表

阶段年代 名称 (常用术语) 典型机构及 使用的媒体 实践特点 第一代20世纪初 到20世纪 50年代函授教育典型机构: 1914年函授学社; 20世纪初,陶行知率先租用无线 电举办教育广播; 1936年旧政府成立电影教育委员 会; 1937年成立播音委员会; 1940年电化教育委员会; 使用媒体: 印刷材料、照相、电话、幻灯片、 电唱机、投影、录音、电影。 (1)服务对象为大学生、知 识分子、失学青年、一 般民众; (2)印刷资料主要是学习资 源,其中包括学习指南 以及靠邮递往返传递的 作业及讨论。 第二代20世纪50 年代到20 世纪70年 代末 20世纪70 年代末到 20世纪90 年代中期广播电视大学典型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国电视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电视台等; 使用媒体: 大众媒体、个人媒体、远程电子 通信、计算机辅助教学。 (1)经历创建、起步、经历 文革中断、恢复、繁荣 和调整期阶段; (2)出现大学层次的远程教 育,远程教育进入大学, 实行注册试听生教育; (3)具有开放性和现代化。 第三代20世纪90 年代下半 期到至今现代远程教育典型机构: 中央广播大学; 中国电视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电视台; 农村小学现代教育工程; 中央电大奥鹏远程教育工程; 使用媒体: 远程电子通信、无线移动通信、 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智 能媒体、虚拟技术。 (1)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 育体系; (2)我国共有68所普通高校 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 批准作为试点机构; (3)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发展 趋势以及国内教育领域 普遍呼吁广播电视教育 和卫星电视教育继续发 展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阶段表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能力天空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以教育促进产业,以产业促进教育”为规律的“教育——产业圈”的形成,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产业所联姻的现代化,已使我们的时代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远程教育,特别是以广播、电视、卫星、多媒体和网络为主要教育传播媒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目前所具有的“物质——精神”标志紧密联系起来,并且直接介入“教育一—产业圈”的社会形态,我们称之为“文明时代的文明精华”。不难看到,远程教育的发展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而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丁兴富在《中外远程教育定义和特征的分析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远程教育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以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的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的说,远程教育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远程教育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

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张剑平在《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发展》中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格如下: 相比较而言,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丁兴富在《现代教育学》一文中,将其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归纳出现代远程教育的几点主要特征: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和管理性。 二远程教育国内外综述 (一)国外远程教育综述 函授始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最早依赖于印刷媒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线电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技术被应用到函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应用到函授,录像视频系统 1、英国开放大学 1969年建立,入学不要求有正规的中小学学历,到1980年学生总数达到7万人,现年达18万,拥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教学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补充印刷媒体,包括磁带、录像带、CD-ROM。 2、美国的在线教育 九十年代前期,国内不存在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的经济问题和文盲数目众多等问题,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较慢。但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线教育得到了长足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