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2)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2)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2)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 19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了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2 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公式

3 串联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

4 并联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

5 电路中串联的电器越多,电流越小每个电器的电压越小串联分压限流

并联的电器越多,总电流越大,各电器的电压不变。

【巩固练习】

1、.一只阻值为0.1欧的电阻与另一只阻值为10欧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 )

A.小于0.1欧

B.等于1欧

C.等于10.1欧

D.小于10欧但大于0.1欧

2、30欧的R

1与R

2

串联后电阻为90欧,则R

2

=______欧,若两个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为______

3、.关于电阻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

A.同种材料的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B.同材料的导线越短、横截面越大电阻越小

C.铜线和铁线,只要横截面积相等电阻就相等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钨导线的小

4、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定温度下,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体的电阻 ( )

A.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决定于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

D.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6.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_ 和________;影响大小因素还有__________

7.需要多少个10欧的电阻来组成一个2欧和5欧的电阻 ( )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8. 8欧电阻与R串联后的阻值是它们并联后阻值的4倍,R阻值是( )

A. 2欧

B. 4欧

C. 8欧

D. 16欧

9.甲乙两导体并联,通过电流比是2:1,如果它们串联,两端电压比是( )

用心爱心专心 1

A.2:1

B.1:1

C.1:2

D.1:3

10.下列四组电阻,分别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最小的是 ( )

A.R1=8欧,R2=14欧

B.R1=6欧,R2=16欧

C.R1=4欧,R2=18欧

D.R1=2欧,R2=20欧

11. R

1 R

2

两个电阻并联,已知R

1

:R

2

=2:1,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I

1

:I

2

=______,

12某一导体的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强度为0.3安, 如使该导体两端电压再增6伏,那么此导体电阻和通过电流分别是( )

A.10欧,0.9安

B.20欧,0.6安

C.10欧,0.6安

D.20欧,0.9安

13.电阻R

1和R

2

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源上,已知R

1

阻值为12欧,R

2

两端的电压为3伏,则R

2

的阻值为 ( )

A.4欧

B.8欧

C.16欧

D.24欧

14.一段铜丝,对折起来后它的电阻变小,这是因为它的_________变小,而____________变大的缘故。

15.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由小变大,可以断定导体的电阻值 ( )

A.增大

B.保持不变

C.减小

16.两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减少。这是因为相当于导体的( )

A.横截面积增大

B.横截面积减小

C.长度增加

17.电阻R

1和R

2

串联后总电阻为90欧,如果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5伏,R

1

两端的电压为6伏,电

阻R

1和R

2

的阻值各是多少?

18. 一盏灯额定电压为6V,电阻为12Ω的电灯接在18V电路上,要让它正常工作,应该怎么做?

19给定干电池一节、开关二个,电压表一只、定值电阻一个(已知其阻值)、导线若干,试设计一个电路图,使其能按一定的步骤测定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只作图)

用心爱心专心 2

大学物理 马文蔚 第五版 下册 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课后答案汇总

第九章振动 9-1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 振幅为A,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2 A -,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为() 题9-1图 分析与解(b)图中旋转矢量的矢端在x轴上投影点的位移为-A/2,且投影点的运动方向指向O x轴正向,即其速度的x分量大于零,故满足题意.因而正确答案为(b).9-2已知某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a)所示,则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 cm π 3 2 π 3 4 cos 2 D cm π 3 2 π 3 4 cos 2 B cm π 3 2 π 3 2 cos 2 C cm π 3 2 π 3 2 cos 2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x t x t x t x 题9-2图 分析与解由振动曲线可知,初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A/2,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图(b)是其相应的旋转矢量图,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为3/π 2.振动曲线上给出质点从–A/2 处运动到+A处所需时间为 1 s,由对应旋转矢量图可知相应的相位差3/π 4 Δ=,则角频率()1s3/π4 Δ / Δ- = =t ω,故选(D).本题也可根据振动曲线所给信息,逐一代入方程来找出正确答案.

9-3 两个同周期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 ) 所示, x 1 的相位比x 2 的相位( ) (A ) 落后2π (B )超前2 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图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b ) 即可得到答案为(b ). 题9-3 图 9-4 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运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 (A ) 2 v (B )v (C )v 2 (D )v 4 分析与解 质点作简谐运动的动能表式为()?ωω+=t A m E k 222sin 2 1,可见其周期为简谐运动周期的一半,则频率为简谐运动频率ν的两倍.因而正确答案为(C ). 9-5 图(a )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运动的曲线,若这两个简谐运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位为( ) (A ) π2 3 (B )π21 (C )π (D )0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可以知道,这是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它们的相位差 是π(即反相位).运动方程分别为t A x ωcos 1=和()πcos 2 2+= t ωA x .它们的振幅不同.对于这样两个简谐运动,可用旋转矢量法,如图(b )很方便求得合运动方程为t A x ωcos 21=.因而正确答案为(D ).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下册公式原理整理(1)

物理期末知识点整理 1、 计算题知识点 1)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做功与外力做功的总的显影使得带电粒子动能增加。 2) 球面电荷均匀分布,在球内各点激发的电势,特别是在球心激发的电势(根据高斯定理,球面内的电场强度为零,球内的电势与球面的电势相等 04q R επε= ,电势满足叠加原理) 3) 两个导体球相连接电势相等。 4) 载流直导线在距离r 处的磁感应强度02I B r μπ=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电场强度02E r λπε= )t φ ξ=- 5) 载流直导线附近的线框运动产生的电动势。 6) 已知磁场变化,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7) 双缝干涉,求两侧明纹间距,用玻璃片覆盖其中的一缝,零级明纹的移 动情况。(两明纹间距为' d d d λ?= ,要求两侧明纹的间距,就是要看他们之间有多少个d ?,在一缝加玻璃片,使得一端的光程增加,要使得两侧光程相等,光应该向加玻璃片的一方移动) 8) 牛顿环暗环公式,理解第几暗环的半径与k 的关系。(r =k=0、1、2…..)) 9) 光栅方程,光栅常数,第几级主极大与相应的衍射角,相应的波长,每厘米刻线条数,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光栅明纹方程(')sin b b k θλ+=±(k=0、1、2….)暗纹方程(')sin (21)/2b b k θλ+=±+(k=0、1、2….)光栅常数为'b b +) 10) 布鲁斯特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2 1 tan b n n θ= 2、 电场强度的矢量合成 3、 电荷正负与电场线方向的关系(电场线从正电荷发出,终止于负电荷) 4、 安培环路定理0Bdl I μ=?。 5、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流在磁场中运动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6、 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位相等或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b θ

最新第五版大学物理答案(马文蔚)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 ,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 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分析与解 t r d d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 r 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t d d r 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t s d d =v 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22d d d d ?? ? ??+??? ??=t y t x v 求解.故选(D). 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 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 (1)d v /d t =a ;(2)d r /d t =v ;(3)d s /d t =v ;(4)d v /d t |=a t.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分析与解 t d d v 表示切向加速度a 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t r d d 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 r (如题1 -2 所述);t s d d 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 ;而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 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物理学答案《第五版》_上册马文蔚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 ,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分析与解 t r d d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文蔚大学物理(下册)第六版答案解析

第九章振动 习题:P37~39 1,2,3,4,5,6,7,8,16.

9-4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1/2 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 A、T/12 B、T/8 C、T/6 D、T/4 分析(C),通过相位差和时间差的关系计算。可设位移函数 y=A*sin(ωt),其中ω=2π/T; 当y=A/2, ω t1= π /6 ;当y=A, ω t2= π /2 ;△ t=t2-t1=[ π /(2 ω )]-[ π /(6 ω )]= π/(3ω)=T/6

9-回图(a)中所阿的是两个简谐运动的曲线,若这两个简谐j?动可叠加* 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位为() 3 1 (A)-7W (B)—IT(C)F (D)O 分析与解由振动曲线可以知道,这是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 它们的相位差是TT(即反相位)?运动方程分别为X I= Acos ωt利%2= -^-CoS(((;? + 瓷)?它们的振幅不同.对于这样两个简谐运动M用旋转欠量送,如图(b)很方便 A 求得合运动方程为x=ycos ωt.因而正确答案为(D). 9-目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4 =2-0 X 10-2 m,周期T = 1.0 s,初相<p = 3ιτ∕4.试写出它的运动方程,并作出X - 1图I e - i图和a - t图. 解因3=X∕T,则运动方程 / 2πf ≡?cos(ωt + φ) =ACUS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得 X = 2. 0 Xio '2cos( 2irf + O- 75τr) ( m ) 振子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t) = dx∕(It = -4π × 10^2Rin(2ττt + 0. 75ττ) (m * s^,) (Z = ?2χ∕df2 = - 8TT2X 10 ^2cos( 2τrt + 0. 75τT) ( m ? s ^2) X-I^V-C及Oft图如图所示.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学案新人教 版 班级:班学生姓名:学习小组:第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规则物体的的重心的位置。 4.理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学习重点: 理解重力的方向、重心,实验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习难点: 正确画重力的示意图,实验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预习】:自学课本第9—13页《7.3重力》一节的内容,认真观察本课的插图,思考并尝试完成以下问题。 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2.月球始终绕着地球转动而没有跑掉,是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相互的力,这种力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所以叫。 3.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画出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6、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7、,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载人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科学探究合作学习激情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重力的由来(看课本P12第四部分“重力的由来” 框题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探究活动:) 做一做:1、研究发现(牛顿):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1.试一试:把一物体用力抛向高空,你能看到了什么现象?答:_____________。 2.猜一猜:我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种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4.想一想: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_____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什么?______ 同步训练一: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_____力的作

大学物理_马文蔚__第五版_下册_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第九章 振动 9-1 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幅为A ,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 A -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为( ) 题9-1 图 分析与解(b )图中旋转矢量的矢端在x 轴上投影点的位移为-A /2,且投影点的运动方向指向O x 轴正向,即其速度的x 分量大于零,故满足题意.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已知某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a )所示,则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 ()()()()()()()()cm π32π34cos 2D cm π32π34cos 2B cm π32π32cos 2C cm π32π32cos 2A ?? ????+=??????-=??????+=??????-=t x t x t x t x 题9-2 图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可知,初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A /2,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图(b)是其相应的旋转矢量图,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为3/π2.振动曲线上给出质点从–A /2 处运动到+A 处所需时间为 1 s ,由对应旋转矢量图可知相应的相位差3/π4Δ =,则角频率()1s 3/π4Δ/Δ-==t ω,故选(D ).本题也可根据振动曲线所给信息,逐一代入方程来找 出正确答案.

9-3 两个同周期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 ) 所示, x 1 的相位比x 2 的相位( ) (A ) 落后2π (B )超前2 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图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b ) 即可得到答案为(b ). 题9-3 图 9-4 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运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 (A ) 2 v (B )v (C )v 2 (D )v 4 分析与解 质点作简谐运动的动能表式为()?ωω+=t A m E k 222sin 2 1,可见其周期为简谐运动周期的一半,则频率为简谐运动频率ν的两倍.因而正确答案为(C ). 9-5 图(a )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运动的曲线,若这两个简谐运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位为( ) (A ) π2 3 (B )π21 (C )π (D )0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可以知道,这是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它们的相位差 是π(即反相位).运动方程分别为t A x ωcos 1=和()πcos 2 2+= t ωA x .它们的振幅不同.对于这样两个简谐运动,可用旋转矢量法,如图(b )很方便求得合运动方程为t A x ωcos 21=.因而正确答案为(D ).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案讲解

丰南四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第七章力 课题:第一节力课型:新授教材内容:2页-5页总序第_____ 课时 主备人:___________ 副备人: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提示: 1. 课标要求: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认识力的三要素。 2.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2页-5页内容,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 状。认识力的三要素。 3. 结合自学将学案中的问题独立解决,将学习中的疑问和联想到的与本节有关的知识写在“学习拓展”栏中。

(五)、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物体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也施 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 释? 四、拓展提升: 1. 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 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二是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勺。此外,网拍击球的结 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生改变。 2.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力物是_____ 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3.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 —个巴掌的力太小 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6、画出一辆马车收到的力的示意图。马车收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00N, 同时收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500N. 7、一个物体收到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向右上方的拉力,大小为300M画出力的示意图。

物理学上册马文蔚答案

物理学上册马文蔚答案 【篇一:物理学答案(第五版,上册)马文蔚】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v,||=(b) |v|≠v,||≠ (c) |v|= v,||≠(d) |v|≠v,||= 但由于|dr|=ds,故drds?,即||=.由此可见,应选(c). dtdt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x,y)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drdrds?dx??dy?(1); (2); (3);(4)?????. dtdtdtdt???dt?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分析与解 22dr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dt 率.通常用符号vr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dr 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dt 22ds?dx??dy?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v??????dtdtdt???? 求解.故选(d). 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 (1)d v /dt =a;(2)dr/dt =v;(3)ds/dt =v;(4)d v /dt|=at.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d) 只有(3)是对的 dv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dt dr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dt分析与解 述);dsdv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dtdt 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

第七章力第1节力 P1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知识拓展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课后巩固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课后反思: 第七章第2节弹力 P6 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 一、形变、弹力 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 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性形变。(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容。)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围,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一定围,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X (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 ⊿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大学 物理学 第五版 马文蔚 答案上下册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12-1 温度为0℃和100℃时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各为多少?欲使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等于1eV,气体的温度需多高? 解:= 1ε2 31 kT =5.65×21 10 -J , =2ε2 32kT =7.72×2110-J 由于1eV=1.6×19 10 -J , 所以理想气体对应的温度为:T=2ε/3k =7.73×310 K 12-2一容器中储有氧气,其压强为0.1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7℃,求:(1)氧气分子的数密度n ;(2)氧气密度 ρ;(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 ε? (1)由气体状态方程 nkT p =得,24 23 51045.2300 1038.110013.11.0?=????==-kT p n 3m - (2)由气体状态方程 RT M M pV mol = (M , mol M 分别为氧气质量和摩尔质量) 得氧气密度: 13.0300 31.810013.11.0032.05mol =????===RT p M V M ρ 3m kg -? (3)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1231021.63001038.12 3 23--?=???== kT k ε 12-3 在容积为2.0×33 m 10 -的容器中,有内能为6.75×210J 的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求(1)气 体的压强;(2)设分子总数5.4×22 10个,求气体温度;(3)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解:(1)由2 iRT M m = ε 以及RT M m pV = , 可得气体压强p =iV ε2=1.35×5 10 Pa (2)分子数密度V N n = , 得该气体的温度62.3=== Nk pV nk p T ×210K (3)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 ε2 3kT =7.49×2110-J 12-4 2 10 0.2-?kg 氢气装在3 10 0.4-?m 3 的容器内,当容器内的压强为5 1090.3?Pa 时,氢气分子 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多大? 解:由 RT M m pV = 得 mR MpV T = 所以221089.32323-?=?== mR MpV k kT εJ 12-5 1mol 刚性双原子气体分子氢气,其温度为27℃,求其对应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

(共34套107页)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案汇总

个人复备 (共34套107页)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 册)教学案汇总 第六章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个人复备 (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 位还有( )、 ( )和 ( )。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质量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g 30mg=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初中生的质量50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使指针对准。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然后用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使指针对准。 此时,与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第七章 力 7.1 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力7.1 力【学习目标】 1.掌握力的概念和单位,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预习】 1.下列有关力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力的单位是牛顿 C.不相接触的物体间不会产生力的作用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5.“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是:鸡蛋破了,石头完好.那么,下列对于这一现象解释中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的力的作用大于石头受到的作用力 B.由于鸡蛋在运动,而石头是静止的 C.鸡蛋壳与石头承受的作用力一样大,只是蛋壳没石头坚硬 D.石头受到的作用力比鸡蛋大,因为是鸡蛋去碰石头 6.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7.下列关于力的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拍桌子,只有桌子受到力的作用 B.用手拍桌子,手会觉得痛,因此手受到力,桌子不受力 C.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力,桌子也对手施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变化②乒乓球撞击在球拍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树叶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④ 9.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大学 物理学 版 马文蔚 答案上下册三章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1质量为m 的物体,由水平面上点O 以初速为0v 抛出,0v 与水平面成仰角α。若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体从发射点O 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2)物体从发射点到落回至同一水平面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分析:重力是恒力,因此,求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冲量时,只需求出时间间隔即可。由抛体运动规律可知,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g v t αsin 01=?,物体从出发到落回至同一水平 面所需的时间是到达最 高点时间的两倍。这样, 按冲量的定义即可求出 结果。另一种解的方法是根据过程的始、末动量,由动量定理求出。 解1:物体从出发到达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 g v t αsin 01=?

则物体落回地面的时间为 g v t t αsin 22012=?=? 于是,在相应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分别为 j j F I αsin d 0111 mv t mg t t -=?-==??,j j F I αsin 2d 0222 mv t mg t t -=?-==?? 3-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横截面2 m 20.0=S 的直角弯管,管中有流速为1s m 0.3-?=v 的水通过, 求弯管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在t ?时间内,从管一端流入 (或流出)水的质量为 t vS m ?=?ρ,弯曲部分AB 的水 的动量的增量则为 ()()A B A B v v t vS v v m p -?=-?=?ρ 依据动量定理p I ?=,得到管壁对这部分水的平均冲力()A B v v I F -=?=Sv t ρ 从而可得水流对管壁作用

力的大小为:N 105.2232?-=-=-='Sv F F ρ 作用力的方向则沿直角平分线指向弯管外侧。 3-3 A 、B 两船在平静的湖面上平行逆向航行,当两船擦肩相遇时,两船各自向对方平稳地传递kg 50的重物,结果是A 船停了下来,而B 船以 1s m 4.3-?的速度继续向前驶去。A 、B 两船原有 质量分别为kg 105.03?和kg 100.13 ?,求在传递重物前两船的速度。(忽略水对船的阻力) 题3.3分析:由于两船横向传递的速度可略去不计,则对搬出重物后的船A 与从船B 搬入的重物所组成的系统I 来讲,在水平方向上无外力作用,因此,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满足动量守恒;同样,对搬出重物后的船B 与从船A 搬入的重物所组成的系统II 亦是这样。由此,分别列出系统I 、II 的动量守恒方程即可解出结果。 解:设A 、B 两船原有的速度分别以v A 、v B 表示,传递重物后船的速度分别以v A 、v B 表示,被搬运重物的质量以m 表示。分别对上述系统I 、II 应用动量守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72弹力

【关键字】八年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一根弹簧________无限制拉伸(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堂导学 (一)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______________,生活中你见过的测力计有:____________。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_____________,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力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分别在大弹簧上挂1个、2 个、3个、200克的钩码,并记下指针没挂钩码时及挂一次 分析表格数据,你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完成书本第7页的实验。 2、小结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思考与实验】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猜猜谁对谁的拉力大些?实验验证,说说为什么? 。 三、课堂练习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大学物理(第二版)下册答案-马文蔚剖析

物理学教程(二)下册 答案9—13 马文蔚 第九章 静 电 场 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 (B )中的( ) 题 9-1 图 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0 2εσ,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 (B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 (D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时,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分析与解 依照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但不能肯定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表示穿入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等于穿出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或没有电场线穿过闭合曲面,不能确定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同理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也不能推断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

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为零 (B ) 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不为零 (C )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D ) 电势在某一区域内为常量,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内必定为零 分析与解 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的两个不同物理量,电场强度为零表示试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电势为零表示将试验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零电势点时,电场力作功为零.电场中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从该点沿任意路径到参考零电势点电场力所作的功;电场强度等于负电势梯度.因而正确答案为(D ). *9-4 在一个带负电的带电棒附近有一个电偶极子,其电偶极矩p 的方向如图所示.当电偶极子被释放后,该电偶极子将( ) (A )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电偶极矩p 水平指向棒尖端而停止 (B )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 (C )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逆电场线方向朝远离棒尖端移动 (D )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方向沿棒尖端朝外,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 题 9-4 图 分析与解 电偶极子在非均匀外电场中,除了受到力矩作用使得电偶极子指向电场方向外,还将受到一个指向电场强度增强方向的合力作用,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5 精密实验表明,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不会超过±10 -21 e ,而中子电量与零差值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10 -21e ,由最极端的情况考虑,一个有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 若将原子视作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 分析 考虑到极限情况, 假设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为2×10 -21 e ,中子电量为10-21 e ,则由一个氧原子所包含的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可求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由库仑定律可以估算两个带电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并与万有引力作比较. 解 一个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为 ()e q 21max 10821-??+= 二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之比为 1108.2π46202max <

2020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案(含解析)

第七章力编号: 7.1力(综合解决评价单)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认识力的三要素 二.重、难点: 1、理解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3、会画力的示意图 三、创设情境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什么是力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答:至少要两个物体,要有作用 2.我的体验: 力(force)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思考:力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例题一】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了 (二)、力的三要素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 。 2、演示:观察用力向下压弹簧和向上拉弹簧有何不同?轻轻拉弹簧与用力拉弹簧有何不同?在门轴处推门和在门把手处推门有何不同? 总结: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不同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加油站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