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翻译——论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在国内的现状

性别与翻译——论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在国内的现状
性别与翻译——论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在国内的现状

性别与翻译——论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0-03-19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性别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及翻译批评的结合在西方的发展状况,然后通过梳理国内发表、出版的关于女性主义翻译的文章和书籍,讨论了性别与翻译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作者认为,国内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还主要处在梳理和介绍阶段,中国译论研究者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运用于中国的情境中,进一步发展、丰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批评的研究还不多。而在中国的翻译实践中,作者认为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译者在翻译中体现了其性别意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性别视角,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评论,女译者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lation pr actice, theory and critic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int study of gender and translation in China by combing all the papers and books on translation from a gendered perspective published in China.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a gendered perspective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introducing 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only a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to apply the theory to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The author also finds that the Chinese female translators with gender consciousness have shown their gender awareness in their translation.

Key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gendered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critics, female translators

自9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日益深入,结出了累累硕果。性别与翻译的结合正是这次转向后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联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方向。这里的“性别”指的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gender)概念。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有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分,生理性别与生俱来,社会性别则由后天社会、文化因素塑造而成。本文将首先介绍性别与翻译在西方的结合与发展,重点讨论性别与翻译结合在中国内地[①]的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女性主义翻译

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兴起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开始,性别概念一直是女性主义的核心。性别的建构性而非本质性让西方女性认识到: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及较男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不是其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造成的。社会性别概念还让西方女性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更是塑造、操纵女性的社会工具,要改变女性被歧视的状况就要从语言入手,改革语言,甚至重构女性语言。而翻译,从操作层面上看是一种语言的转换,并且和女性一样被置于次等地位,因此女性主义者把性别与翻译结合起来(Flotow,2004:5-12)。按照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 V on Flotow)的划分,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

女性主义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主义译者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政治上不正确[②]的作品和被遗忘的女性作家作品上,并通过女性主义译者的元文本,如前言、注脚等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的时候,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如弗洛图、戈达尔德·芭芭拉(Godard Barbara)、苏姗妮·吉尔·莱文(Suzanne Jill Levine),苏姗妮·德·罗特宾尼尔·哈伍德(Suzanne de Lotbiniere-Harwood)等,体现出一种忠实于译者和原作者共同参与的、女性主义“写作项目”的忠实观(Simon,1996:2)。她们与原作者一起合作,将原作中采取的激进的写作策略,如挑战语言的语法性别、

进行身体写作和发挥语言符号意义的流动性和多元性等,重新在翻译中创造出来使翻译“扩张并发展原作的女性主义意图”(Simon,1996:16),使翻译同原作一起“削弱、推翻甚至摧毁”[③](Flotow,2004:14)控制女性思维和写作的传统父权语言,并“开发新的领地,为女性发展新的思想和新的语言”(Flotow,2004:15)。这种翻译实践的例子在加拿大有很多,如女性主义译者哈伍德同女性主义作者尼科尔·布罗萨德(Nicole Brossard)合作翻译的多部作品,如Picture Theory 和Sous la langue等,布罗萨德与达芙妮·马烈特(Daphne Marlatt)互译的Mecanique jongleuse suivi de masculine grammaticale 和Touch to My Tongue等等(Hobrook,1997:232-3)。其次,当这些女性主义译者遇到政治上不正确的文本时,便采取干涉的翻译策略,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向原文质疑,“以女性主义‘真理’的名义”改正偏离女性主义的文本(Flotow,2004:24)。例如,莱文在翻译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方特(Guillermo Cabrera Infante)充满操纵、压迫的男权思想的作品时,就对原文进行了改动,削弱了文中的父权思想。再次,女性主义译者还试图挖掘在父权社会中被遗忘的女作者的作品,通过翻译让早期女作者的信息、经历及她们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人们所知。由于考虑到读者缺乏阅读早期女性作品的经历,女性主义译者便在翻译时对原作进行调整,使文本中的女主角和女性主义思想更易于被当代读者接受。此外,受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女性主义译者除在翻译文本内进行创造外,还在译文中利用元文本,如译者签名、前言、注脚等,直接表明自己的女性主义政治立场,彰显其政治意图。哈伍德就指出“当译者是女性主义者时,译者的签名就带有了政治意味”(1991:153),译者的注脚和前言更让译者“用她自己的声音告诉读者该(女性)作者的信息和她自己对原文及翻译策略的评价,她还对原文大加赞扬,建议进一步(对女性主义作品)的阅读”(Ibid,157)。

伴随着大量的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也涉及到理论探讨方面,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是判断和批判将女性和翻译置于社会和文学最底层的观点(Simon,1996: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可分为以下主题:翻译研究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的忠实观和道德观,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和女性主义翻译的创造性和显形(即翻译是重写)。

首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研究普遍存在性别化的现象。在“翻译的性别与隐喻”(Gender and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一文中罗莉·张伯伦(Loi Chamberlain)(1992:314-27)全面考察了历史上翻译的性别隐喻(如“不忠的美人”等),女性在这些隐喻中受到的暴力对待以及二十世纪描述翻译理论的性别语言(如乔治·斯坦纳在描述翻译四步骤中使用的:“initial trust”,“penetrating and capturing”,“rapture”等)三个方面,解释了翻译关系是如何在性别的典型形象和性别的权力关系中被描述的。她呼吁应建立解构了性别与文本等级中权力关系的翻译隐喻,以使我们从对待翻译的消极态度中解放出来。谢丽·赛蒙(Sherry Simon)(1996:9-12),欧安娜·安东(Oana And one)(2002:130-45),布丽塔·伊莎贝尔·奥伊丁(Brita Isabel Oeding)等都探讨过翻译的性别隐喻及翻译与女性同属的次等地位。弗洛图(2004:43-5)则指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不仅指出了翻译中的性别隐喻,而且对这些隐喻进行了改写和推翻,例如号召女性主义译者“妇占”原文,推翻原文使女性的身份在翻译中显形等。

第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的忠实观和道德观进行了重塑。赛蒙(1996:2)认为,在女性主义翻译中女性译者更加重视的是语言的行动功能,而非表现功能,因此女性主义翻译忠实的不再是原文的文本,而是女性主义作者和译者共同参与的女性主义写作项目;女性主义翻译追求的不是对等,而是语言行动力在另一语言和文化中的传达;女性主义译者对意义的解释拥有权威,对意义负责。而女性主义翻译的道德在赛蒙(1996:35-38)看来与翻译的特定条件相关,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从某些女性主义译者如哈伍德等对道德的描述中得到答案。哈伍德(1991:120-5,166-8)则认为女性主义的忠实观和道德观一样都是流动的概念,要视翻译的情景(context)[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她认为女性主义译者应在特定情景中决定是忠实于自己的女性主义政治目的,还是因为背景中的因素而妥协。哈伍德还指出女性主义译者应在翻译之前向原文作者,出版商,赞助人等告知自己的政治意图和将采用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认为这是女性主义译者应该遵守的道德。她还认为在女性主义翻译项目中,翻译的道德是“以女人的经历为起点”、“认识女人的道德力量(moral agency)”及“女性主义道德就是积极参加激进的社会改革”[⑤](Harwood,1991:166-8)。

对译者主体性的强调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部分,因为女性主义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翻译的主体——女性——被看到、被听到,让女性不再隐形(Flotow,2004:35-4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女性通过翻译找回自己的词语及声音,书写女性的身体并描述女性经验。该理论认为翻译具有转变的力量,并为女性从父权语言的阴影中走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空间,因此所有女性,特别是女性译者不应“被消声”而应在翻译中留下足迹(Wheeler,2003:425)。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而彰显:译者的元文本和译者伴随翻译作品发表的评论和论文(Flotow,2004:36-41)。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元文本,让人们注意到她们个人的历史和政治立场,她们明确表示个人经历对她们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了直接影响。女性主义译者还充当“教育者”,伴随翻译作品发表了各种评论和论文,更加突出了她们对意义的创造与解释的权威,突出了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策略,强调了不同文化和语言间的差异性,强调了女性主义翻译的非透明性。另外,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中对原作的发展、调整和改动也充分体现了其主体性。总之,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女性主义翻译

的主体和女性主义话语的主体享有同样地位,她们都积极参与意义的创造,译者也是意义创造的主体。

在女性主义翻译中,与译者主体性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就是:翻译是创造、是重写;翻译是显形而非隐形;女性主义翻译的重写再次创造了差异。传统的翻译观建立在原作/复制,作者/译者等二元对立基础上,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吸收了解构主义思想,拆解了二元论,认为原作与翻译、作者与译者等概念并非对立,而是存在于一个连续体中(Simon,1996:12),翻译和其他形式的写作一样都是“意义的流动创造”(Ibid)。因此,翻译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被认为是生产(production)而非再生产(Godard,1990:87-96),是为体现女性而在女性文本中的重写,是和女性主义写作一样的背叛、交换、解释、发明、转换和创造(Feminist Poetics,1998:43-5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巴别塔和潘多拉神话的重新阐释,通过对神话的重新阐释,女性的多种声音和差异性得到了肯定。从哲学和神话的层次上强调了翻译差异的重要性。

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结合最后还体现在女性主义翻译批评方面。有性别意识的批评者通过研究大量译文,发现了女性主义作品在翻译中发生的变形。例如,通过研究波芙娃《第二性》的英译本,女性主义翻译批评家发现《第二性》的译者按自己的兴趣对原文进行了剪裁,使波芙娃在译文中被扭曲;又如,通过对比莎孚(Sappho)和路易斯(Louise)的作品在女性主义运动前、后的翻译,她们发现女性主义运动前的翻译受性别典型形象影响较大,而运动后的翻译则能尽量避免性别的典型形象,有力地证明了女性主义运动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另外,女性主义批评者还通过发现原有翻译作品中对女性的歧视,促成原作的重译,其中《圣经》的重译就是一例。最后,女性主义翻译批评者还挖掘和评介被遗忘的女译者,介绍女性如何通过翻译反抗父权社会,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如赛蒙(1996)在《翻译中的性别:文化身份和传播的政治》(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中发掘了历史上的女译者,如玛格丽特·泰勒、阿芙拉·本、海伦·劳伊-波特等,并研究了她们对所处时代文化的推动以及对自身性别身份的重塑。在性别视角下进行的翻译批评成果较多,许多研究者如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1995:153-75), 里尔萨·安·史密斯(Theresa Ann Smith)(2003:116),托里·莫伊(Tori Moi)(2002:1005-1035),爱德华多·克里萨法利(Edoardo Crisafalli)(2001:11-38),弗洛图(1995:31-46)等,都从性别视角对译作进行了翻译批评,挖掘出从性别视角之外其他视角所观察不到的现象。

总之,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性别与翻译研究在西方全面结合起来,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果。

二、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在中国

(一)、国内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现状

截至2005年7月,笔者收集到国内发表的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文章29篇,书籍一本。总体而言,和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相比,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在中国呈现以下特点。

1、国内性别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步较晚。直至1999年,国内才有学者注意到译者性别也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穆雷,1999:36-38)。2000年才有学者介绍西方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廖七一,2000:302 )。到2002年,我国的翻译研究者才真正开始关注女性主义翻译,这一年,全国的期刊和论文集上一共出现了七篇论及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文章。到2004年,国内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的研究达到一个小高潮,发表了12篇论及此方面的论文,其中《中国翻译》杂志在2004年第四期上专门刊登了一组四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女性主义翻译进行了集中探讨。至2005年国内才有专门论及女性主义翻译的书籍问世(费小平,2005)。尽管国内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到目前为止并不多,但其增长速度较快(见图表1),这表明在中国性别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图表1

2、由于中国没有发生西方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运动,因此中国的译者和译论研究者并没有像接受了女性主义思想、并投身女性主义运动的西方译者和译论研究者一样,自觉地将性别同翻译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译界对翻译性别视角的讨论主要从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成果入手。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女性主义翻译的研究仍主要停留在

评介和梳理阶段,研究不够深入广泛[⑥]。在29篇已发表的论文中,19篇为介绍、梳理型文章,6篇为介绍兼运用型文章,4篇为女译者访谈和女译者梳理。这三种类型的文章占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论文的比例在图表2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介绍、梳理型文章占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论文绝大部分,介绍兼运用型文章所占比例刚过五分之一,女译者访谈和梳理所占比例最小。而唯一一本将女性主义翻译单独列为一章进行探讨的著作《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费小平,2005)也是理论梳理居多,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运用比例不大,稍后笔者将更详细地进行评述。

图表2

(二)、性别视角对国内翻译的影响

通过梳理国内发表、出版的关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论文和书籍,笔者发现性别视角对中国翻译的影响也可按照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批评三方面考虑。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性别视角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影响最大,翻译批评其次,翻译实践再次。

首先,性别视角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介绍和梳理上,也有少数文章通过研究中英翻译实践和中国译论,发展、丰富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在介绍、梳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文章中,有些文章从总体上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介绍。如葛校琴(2001:35-8)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的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及其贡献。廖七一(2002:106-9)介绍了女性主义和翻译结合的基础,翻译的性别化现象,并总结了女性主义翻译观。陈琳(2003:68-71)梳理了加拿大的赛蒙和弗洛图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的成果。耿强(2004:8-14)也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理论背景,理论主张、两种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范式和对女性主义翻译的责难、启示和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还有些研究者总结了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兰彩玉,2005:102-105),整理了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刘亚儒,2005:11-16)。有的文章则侧重介绍女性主义翻译的某些方面。例如,张景华(2004:20-25)从译作与原作的关系、语言本质、翻译伦理三方面着重探讨了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并介绍了对女性主义译论的批评。徐来(2004:16-19)从理论目标,研究起点,理论策略和实践手段四方面讨论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突出了女性主义译论在译者主体性方面的独特发现和充分利用。冯文坤(2005:106-10)也讨论了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但他是从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的。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的还有耿强(2004:89-93)的“性别译者:主体性与身份建构”。费小平于2005年出版的《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一书专列一章,对性别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从翻译中的性别政治这一角度进行了探讨。作者首先对性别问题的发展和翻译中的性别问题的发展做了大致的梳理,然后详细考察了“性别差异”、“身体翻译”和“女性译家与她们的男性作者之间的翻译关系”。另外,还有研究者评介了加拿大女性主义译者哈伍德的《双语人》(刘亚儒[⑦],2001:69-75),介绍和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的政治性(刘勇,2002:75-77)、双性同体的作者-译者模式(耿强,2004:100-4)(周亚莉,2005:188-9)及女性主义翻译的忠实观(耿强,2005:57-61)。此外,在梳理和介绍女性主义翻译的同时,有的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翻译提出了批评,如闫建华、刘建刚(2002:595-597)就认为女性主义翻译中女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是对原文的不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男性译者的批评是建立在个别字词之上,并认为女性主义翻译文本可读性不高。贺显斌(2003:40-42)在讨论和解构翻译中的性别话语之后,提出了与女性主义翻译观相左的观点,即认为语言只反映现实,通过翻译消除歧视的力量有限,要消除歧视需要翻译之外的更多努力。辜莹莹(2004)也介绍了西方对女性主义翻译的批评。以上这些评介性文章可被看作是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直接冲击,是西方性别与翻译理论研究的结合在中国的移植。

中国译论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中国译论中的性别隐喻和探讨译者的性别身份上。如蒋骁华(2004:10-15)就用中国译论中翻译的“媒婆”形象这一性别隐语来说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刘军平(2004:3-9)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一文中,详细地梳理了中国译论中的性别隐喻,并探讨了以美女、爱情做托喻、抒发政治情怀的中国古诗翻译,提出在翻译这类诗的时候译者应做到性别角色的互换,并进而提出译者在翻译时应做到雌雄同体。作者还分析了冰心对泰戈尔诗作的翻译,认为冰心的翻译达到了雌雄同体的境界。此外,陈琳(2004:97-100)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译论中的性别隐喻。她认为中国译论中翻译地位的性别角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翻译被贬低为社会性别角色中屈居次要和被轻视位置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又被极力褒扬为醒时济世的匹夫形象。她认为翻译的女性角色非主流特征,而主流的翻译的“匹夫”角色虽提高了翻译在中国的地位,但具有强烈的父权特征;她认为中国翻译的父权特征还表现在对原文父权权威的极力崇拜上。

其次,性别视角也对中国的翻译批评产生了影响。尽管这些女性主义视角的翻译批评不多且大都散落在介绍兼运用型的文章中,但它们还是有力地证明了性别视角对翻译批评的独特启发性。王晓元(2002:618-30)在“性别,女性主义与文学翻译”一文中对《傲慢与偏见》的12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发现了译文中隐含的“男性中心意识”。虽然在笔者看来,王晓元的译本比较和所得结论有些牵强,但仍是在中国情境下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翻译批评的难能可贵的尝试。孟翔珍(2002:31-5)则更进一步对中西女性翻译观进行了比较,并对比杨苡与方平的《呼啸山庄》汉译得出结论:中国译界“忠实”“通达”是主流,但女译者作品表现出了与男作家不同但又不明显、无意识的“性别差异”特点。蒋骁华(2004:12)则在其文章中用女性主义翻译观分析了由美国女诗人卡罗琳·凯泽(Carolyn Kizer)翻译的《子夜歌》,发现译者在翻译中对原作进行了女性主义的操纵。此外,“闽籍女性翻译家群体”(张筠艇,2004:113-119)一文介绍了十九世纪以来的闽籍女翻译家,包括她们的生平、翻译作品以及翻译理论,并总结她们的相似点,颇有些挖掘被遗忘的女译者、建立女译者系谱的味道。而费小平也在他的专著里进行了一些女性主义的翻译批评,如分析了女译者扬苡所译的《呼啸山庄》再版时的译者序,发现扬苡受到父权的束缚(125-6)。他还挖掘了长期被压抑、遗忘的中、西方女性翻译家,如玛格丽特·泰勒、阿芙拉·本、孙维世、章含之等。谢天振认为对于这些女翻译家的梳理在国内还属首次,对于丰富国内女性主义话语,改变翻译史上女性沉默和处于边缘的传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费小平,2005:15)。但笔者认为,首先作者在书中谈到的大部分西方女译者都已在国外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被挖掘、讨论过[⑧]。而且作者建立的新中国政坛女译者的知识系谱与西方女性主义者建立的女性译者系谱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因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批评家在对以往女性译者进行挖掘的时候,挖掘的是在父权社会中被遗忘的早期女译者,以便让这些挑战父权对其自身性别定义的女性重新让人们听到、看到,并起到推动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目的,而作者整理的曾在和正在新中国政坛上活跃的女译者,比起中国五四时期的女译者和新中国解放后进行笔译工作的许多女译者而言,已经算不上“被遗忘”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虽建立了一段女性知识系谱,表面上是为中国女性主义话语整理了一手材料,但实际上作者建立该系谱的视角却并不是女性主义视角而是带有父权家长性质的视角。这是因为作者对新中国政坛上的女译者的挖掘并没有突出她们作为女性如何表现女性独立的主体地位,而是着力表扬这些女性如何成功地完成翻译任务,为国家服务,这从某种程度上将国家置于了女性的主体地位之上,是传统父权思想的表现。此外,卢玉玲(2004:82-94)从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入手,对引入西方文化的“第三世界”女性文学的译本进行了研究,发现“第三世界”女性作品的翻译文本内存在东方主义的错误表述,认为西方对中国女性的认识也因对中国女性文本的译介寥寥无几而存在僵化和东方主义的现象。

最后,性别视角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在国内最不明显,但通过以上对国内女性主义翻译批评的总结可以看出,中国的翻译实践中确实存在受性别影响的现象。这一点在对女性译者的访谈中也能够体现出来。在“心弦——女翻译家金圣华教授访谈录”(穆雷,1999:36-38)中,金圣华指出男女译者在工作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别,但与男性译者拥有同样能力的女译者较难获得与男性同样的社会地位。在同穆雷的访谈中(穆雷、孔慧怡,2002:108-11),孔慧怡指出从翻译史的角度来看,女性从事翻译活动在中国几乎没有系统记载,而现在中国内地翻译界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也比国外和港台更为严重。她说作为女译者,她更偏向于选择女作者的作品进行翻译,因为她和女性作者有着共同的女性经验,所以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能更加投入。可以看出,孔慧怡在翻译的选材方面的确受到了性别的影响。但从这篇访谈也可看出,尽管孔慧怡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了解较多,但她在翻译女作家作品时,并没有像加拿大女性主义译者那样,在翻译时与所翻译的女作者进行充分合作。另外,“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穆雷,2003:41-44)一文也反映出朱虹的翻译实践受到了性别的影响。朱虹指出她翻译选材的标准是作者是女性、作品写女人。她还特别选择一些有明显女性主义倾向的作品,如陆星儿“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等。她在翻译的时候更能体会和把握女作者的感受,从而抓住并传递原文的基调。她也指出自己在翻译时没有使用颠覆性的语言。从这三篇访谈和中国性别视角下的翻译批评成果来看,在中国女性从事翻译活动还处于被压抑受排挤的状态,中国尚不存在西方定义上的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但是可以肯定中国的某些女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还是受到了性别意识的影响。

三、结语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性别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与发展在国际译坛上所占的地位日渐突出。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在中国也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都带来了影响。而且,对女性主义有所了解的女性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也体现出其性别意识。但我们仍需看到,到目前为止,中国译论中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主要还处在介绍、梳理阶段,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讨中国的译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还很少。有许多问题如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一批女译者的整体情况如何?中国女译者同男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如何?中国的身体写作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时出现了哪些问题?西方的身体写作被译为中文时又出现了哪些问题?中国有性别意识的女译者的翻译有何特点等等,都有待中国的译学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蒙导师穆雷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致谢忱。

--------------------------------------------------------------------------------

[①] 由于文献收集的困难,本文所探讨的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在中国的发展仅指在中国内地的发展,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②] “政治上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根据孙康宣《耶鲁、性别与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06页的分析,指多元文化的基本原则,旨在维护不同性别、种族阶层之间的平等。凡奉行该平等信念的人就是具有“政治上正确”的人。而“政治上不正确”即指不奉行性别、种族平等信念。

[③] 本文中引用的所有英语资料均由笔者翻译。

[④]她指出该背景应包括翻译的原文,原文作者,出版商,赞助人,发表刊物等。

[⑤]这三点被弗洛图(1995/1996)认为是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的新道德。

[⑥] 引介西方已有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刚刚起步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来说也非常重要,但更具学术价值的还是在中国的情境中发展和丰富女性主义翻译。

[⑦]刘亚儒还有一篇“翻译与女性——读加拿大著名女权主义翻译者苏珊妮的《双语人》”发表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上,但是他的两篇文章“语言的‘重新性化——谈女权主义的翻译观’”和“翻译与女性——读加拿大著名女权主义翻译者苏珊妮的《双语人》”内容基本相同,只换了题目,属一稿多投现象,违反了学术规范。因此,本文将不对他的文章做进一步评述。

[⑧]如赛蒙(1996)就已将作者在书中梳理的玛格丽特·摩尔·洛泊、玛丽·西德尼、阿芙拉·本、玛格丽特·泰勒,等等,较为详细地作为个案分析梳理、整理过。

参考文献

[1]Andone, Oana. Helena. Gender issues in translation[J]. Perspectives, 2002(2).

[2]Chamberlain, L. 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A]. V enuti, L. (eds.).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C]. London and New Y ork: Routledge, 1992.

[3]Crisafalli, Edoardo. Dante's 'Shameless Whore': Sexual Imagery in Anglo-American Transltion of the Comedy[J]. TTR, 2001(1).

[4]Feminist Poetics[A]. David Homel & Sherry Simon (eds.). Mapping Literature[C]. Montreal: V ehicule Press, 1998.

[5]Flotow, Luise V on. Translating Women of the Eighties: Eroticism, Anger, Ethnicity[A]. Sherry Simon (eds.). Culture in Transit--Translating the Literature of Quebec[C]. Montreal: V ehicule Press. 1995.

[6]——. Legacies of Quebec Women's ecriture au Femini: Bilingual Transformances, Translation Politized Subaltern V ersions of the Text of the Street[J]. Journal of Cnadian Studies, 1995/1996 (4).

[7]——.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8]Godard, Barbara. 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A]. Bassnett &Lefevere (eds.). Transaltion, History and Culture[C]. London: Frances Pinter, 1990.

[9]Hobrook, Susan. Mauve Arrows and the Erotics of Translation[J]. Essays on Canadian Writing, 1997(61).

[10]Lotbiniere-Harwood, Susanne de. Re-belle et infidele. The Body Bilingual[M]. Toronto: Women’s Press, 1991. [11]Moi, Toril. While We Wai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Second Sex[J]. Signs, 2002(4).

[12]Oeding, Brita Isabel. Feminist Translation [J]. http://aix1.uottawa.ca/~boedi048/FEMpaper.htm.

[13]Robinson, Doug. Theorizing Translation in a Woman's V oice[J]. The Translator, 1995(1.2).

[14]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 London: Routledge, 1996.

[15]Smith, Theresa Ann. Writing Out of the Margins: Women, Translation, and the Spanish Enlightenment[J]. 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 2003(1).

[16]Wheeler, Anne-Marie. Issues of Translation in the Works of Nicole Brossard[J]. The Y ale Journal of Criticism, 2003(2). [17]陈琳.中国译论的性别角色双重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

[18]——.近十年加拿大翻译理论评界[J].中国翻译, 2004(2).

[19]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0]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1]耿强.性别译者:主体性与身份建构[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3).

[22]——.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3]——.“双性同体”模式: 作者-译者的新关系[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

[24]——.性别政治与翻译的忠实[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5]辜莹莹.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J].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2004.

[26]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 2003(6).

[27]贺显斌.翻译话语中的性别问题浅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28]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4(4).

[29]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30]——.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1]兰彩玉.女性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2]刘军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2004(4).

[33]刘亚儒.语言的“重新性化——谈女权主义的翻译观”[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01(4).

[34]——.翻译与女性——读加拿大著名女权主义翻译者苏珊妮的《双语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35]——.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36]刘勇.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零陵学院学报,2002(3).

[37]卢玉玲.是谁的声音在言说?———论“她者”在西方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流通[J].中国比较文学,2004(4).

[38]孟翔珍.女权主义在翻译文学中的创造性叛逆[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39]穆雷,孔慧怡.翻译界:男性的一统天下?——香港女翻译家孔慧怡博士访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40]穆雷.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J].外国语言文学,2003(1).

[41]——.心弦——女翻译家金圣华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1999(2).

[42]王晓元.性别,女性主义与文学翻译[A].杨自俭编.英汉语与比较与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3]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4).

[44]闫建华,刘建刚.性别差异与翻译:解读女权主义的翻译观[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6).

[45]张景华.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4(4).

[46]张筠艇.闽籍女性翻译家群体[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47]周亚莉.翻译权力话语中的性别歧视[J].甘肃科技,2005(6).

小学古诗:《画》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画》原文译文赏析《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认知语言学概念化视角下的翻译主观性

认知语言学概念化视角下的翻译主观性 摘要:本文以Langaeker的“意义概念化”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在识解实现过程中翻译的主观性体现。本文以《荷塘月色》的四个英语译文作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主观性在翻译认知活动中的主要体现。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概念化;翻译主观性;《荷塘月色》 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奈达这一经典的对翻译的定义揭示了“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可以理解为译者将一种语篇所表达的意义通过认识和理解后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部分就是意义以及理解意义的过程。 Langaoker于1987年提出“意义概念化”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因素,解释了翻译的主观性。为解释概念化,Langacker提出了“识解”这一表达认知能力的概念。在《认知语法基础》一书中,他将“识解”定义为“用不同方法理解同一事态的能力”,包括辖域、背景、视角、凸显、详略度等五个方面。在译者确定不同的辖域与背景,选择不同视角,凸显不同焦点且利用不同详略度来翻译原文时,译文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这也就是翻译主观性的体现。在写景散文中,由于其自身行文特点,这种差异存在的情况更为普遍。本文选择以杨宪益和戴乃迭、朱纯深、李明以及王椒升四位翻译学家之《荷塘月色》的译本为预料,通过对比分析,探析主观性在翻译认知活动中的主要体现。 一、辖域和背景 辖域是指表达式所涉及的相关经验和被激活的概念域配置。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相关的经验,并且需要另外一个或者多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作为背景,与我们常说的百科知识常识有关。在《荷塘月色》四个译文中,对辖域和背景的主观性体现主要在对以下词汇的翻译上: (1)我悄悄批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对于此处的“带”字的理解不仅需要通过上下文寻找信息,还需要了解散文撰写时期“带上门”的含义。“带上门”在现在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为关门,二为将门虚掩。通过上下文猜测,若为关门,则可能发出较大的声响,而作者使用了“悄悄地”这一副词来修饰“带”,表明作者极有可能只是将门虚掩,以防关门的声音吵到妻儿。在四个译本中,有两个译本使用的是“close the door”,另外两个使用的是“leave the door Dn the latoh”,说明后者可能更熟悉作者当时的生活情景。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此处根据上文的意思,“热闹”是指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树上的蝉”和“水里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分) 于是废除之前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毁各学派的著作,使百姓愚昧。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似的响应他,(很多人)背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8、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9、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4分) 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四、(24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敕.造/赦.免逡.巡/竣.工造诣./逃逸.少不更.事/耕.读传家 B.纤.细/鲜.艳炮烙/抛锚不肖./逍.遥六艺经传./传.道受业 C.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穿红着.绿/真知灼.见 D.讪.讪/蹒跚.湖畔./装扮.模.样/模.块度.长絜大/度.日如年

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5503827.html, 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 作者:毛莹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翻译对于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起翻译,并且成为了翻译的爱好者。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研究近年来有很多,但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翻译理论都存在着误区,要想真正的提升翻译能力还需要重视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只有通过最合理的结合方式才能促使翻译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本文主要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讨论,希望为未来的翻译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结合方式 前言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之所以能长时间的争论下去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这个争论从一开始就陷入到了翻译理论的使用性这样的思想误区当中。正是因为一开始就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因此当前阶段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分析和思考,从而引导我们走出误区,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下面将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翻译理论的职能 理论指的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下经过了多次的实践所形成的系统化理性认识。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所展现出的正确反映。因此,可以说理论有着认知的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认知,帮助人们正确的看待客观事物,并对其实践产生指导和影响。现代翻译理论的跨学科特征正好说明了翻译当中的理性思考,同时还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面对当前社会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依靠单纯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翻译现在显然是不足的。从这样的现状中可以看出翻译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技巧型活动,而是在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交往性的内容。如果说经验重视的是表象结构,那么理论重视的而是更深层次的结构。理论和经验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互补作用,但相互之间却不能完全的替代。理论的基础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分析,从事实当中所形成的客观性规律。理论的更深层次探索就是为了找到内部的真正含义,从而做出正确的翻译,并将其内涵进行另一种语言的转述。此外,理论的作用能让人类对一些文化活动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便于能让翻译学科更好的得到发展。人类的知识总是在不断的总结中前进的,我们所出的时代和语境也在时刻的发生着变化,对此还需要从生活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促使理论的适用性能得到提升。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 Peter Newmark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Guided Reading Peter Newmark (1916) is an accomplished translation scholar as well as an experienced translator. He has translated a number of books and articles and published extaensively on translation. His publications on translation includ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About Translation(1983),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段落翻译(1985),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翻译教程(1988), and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3). In his wo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Newmark proposes two types of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focuses primarily up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wherea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focuses essentially up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sponse of receptors. This distinction results from his disapproval of Nida's assumption假定,假设,设想;假装;承担,担任that all translating is communicating, and the overriding最主要的,最优先的principle of any translation is to achieve "equivalent effect". For Newmark, the success of equivalent effect is "illusory", and that "the conflict

语文文言文翻译-画记

画记 [唐]韩愈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戴兵立者十人,一人骑执大旗前立,骑而被甲戴兵行且下牵者十人,骑且负者二人,骑执器者二人,骑拥田犬者一人,骑而牵者二人,骑而驱者三人,执羁靮立者二人,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甲胄手弓矢斧钺植者七人,甲胄执帜植者十人,负者七人,偃寝休者二人,甲胄坐睡者一人,方涉者一人,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火者一人,杂执器物役者八人,奉壶矢者一人,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挹且注者四人,牛牵者二人,驴驱者四人,一人杖而负者,妇人以孺子载而可见者六人,载而上下者三人,孺子戏者九人。凡人之事三十有二,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

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龁者、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而相戏者、怒而蹄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一头。橐驼三头,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隼一,犬、羊、狐、兔、麋、鹿共三十。旃车三两。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矛楯、弓服、矢房、甲胄之属,瓶、盂、簦、笠、筐、釜、饮食服用之器,壶矢博弈之具,二百五十有一。皆曲极其妙。 贞元甲戌年,余在京师,甚无事,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画,而与余弹棋,余幸胜而获焉。意甚惜之,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集众工人之所长耳,虽百金不愿易也。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座有赵侍御者,君子人也,见之戚然,若有感然。少而

历代名画记 片段 翻译

《历代名画记》片段翻译 叙画之兴废叙画之源流论画六法 原文:叙画之兴废 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可得而记。降于魏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曹、卫、顾、陆,擅重价于前;董、展、孙、杨,垂妙迹于后。张、郑两家,高步于隋室;大安兄弟,首冠于皇朝。此盖尤所烜赫也。世俗知尚者,其馀英妙,今亦殚论。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积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遇雨道艰,半皆遗弃。魏晋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时焚烧。宋、齐、梁、陈之君,雅有好尚。晋遭刘曜,多所毁散。重以桓玄,性贪好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已。及玄篡逆,晋府真迹,玄尽得之。何法盛《晋中兴书》云:“刘牢之遣子敬宣诣玄请降。玄大喜,陈书画共观之。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南齐高帝科其尤精者,录古来名笔,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差。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为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听政之馀,旦夕披玩。梁武帝尤加宝异,仍更搜葺。元帝雅有才艺,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牣内府。侯景之乱,太子纲数梦秦皇更欲焚天下书。既而内府图画数百函,果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载入江陵,为西魏将于谨所陷。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閤人高善宝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宫嫔牵衣得免。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令折,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穷矣。”于谨等于煨烬之中,收其书画四千馀轴,归于长安。故颜之推《观我生赋》云:“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而烟扬,史籍已来,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尽丧。”陈天嘉中,陈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陈,命元师记室参军裴矩、高频收之,得八百余卷。隋帝于东京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炀帝东幸扬州,尽将随驾;中道船覆,太半沦弃。炀帝崩,并归宇文化及。至聊城,为窦建德所取。留东都者,为王世充所取。圣唐武德五年,克平僣逆,擒二伪主,两都秘藏之迹、维杨扈从之珍,归我国家焉。乃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沂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砥柱,忽遭漂没,所存十亡一二(国初内库只有三百卷,并隋朝以前相承御府所宝)。太宗皇帝特所耽玩,更于人间购求。天后朝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图画。因使工人各推所长,锐意模写,仍旧装楷,一毫不差。其真者多归易之。易之诛后,为薛少保稷所得。薛没后,为岐王范所得(玄宗弟,谥惠文太子)。王初不陈奏,后惧乃焚之。时薛少保与岐王范、石泉公王方庆家所蓄图画,皆归于天府。禄山之乱,耗散颇多。肃宗不甚保持,颁之贵戚。贵戚不好,鬻于不肖之手。物有所归,聚于好事之家。及德宗艰难之后,有经散失,甚可痛也。自古兵火亟焚,江波屡斗,年代寝远,失坠居多。傥时君之不尚,则阙其搜访;非至人之赏玩,则未辩妍蚩。所以骏骨不来,死鼠为璞,嗟乎!今之人,众艺鲜至,此道尤衰。未曾误点为蝇,惟见亡成类狗。彦远家代好尚,高祖河东公、曾祖魏国公相继鸠集名迹。先是魏国公与司徒汧公(李勉)并佐霍国公关内三军幕府(王思礼),霍公平定两京,魏公之策也。魏公与汧公因其同寮,遂成久要,并列藩阃,齐居台衡,雅会襟灵,琴书相得。汧公博古多艺,穷精蓄奇,魏晋名踪,盈于箧笥。许询、逸少经年共赏山泉,谢傅、戴逵终日惟论琴画。(汧公任南海日,于罗浮山得片石。汧公子兵部员外郎约有于润州海门山得双峰石,并为好事所宝,悉见传授。又汧公手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英语翻译学论文-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年出生,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说它是科学,因为翻译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具有很严格的标准,比如一些科技术语、成语、度量单位或部分社交用语已经有了特定的翻译模式;翻译又是艺术,因为在很多场合要求译者进行选择判断,不能墨守陈规,否则只能反映表层意思,触及不到深层的含义。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1981年,在《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中,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1]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成为西方翻译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尽管已经年已耄耋,纽马克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发表学术成果。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翻译理论。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探析,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二、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号召功能(vocativefunction)。 (一)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这些文本的权威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印记";3、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表达型文本。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在这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不仅不容许对原文进行修饰和修正,而且必须尽可能以词、短语和分句作为基本翻译单位。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在的语境、话题的事实或语言之外的因素等。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真实性",通常用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与表达型文本相比,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如当原文表达含糊、混乱或不确切时,译者有责任进行修改,以对目的语读者负责。鉴于此,翻译信息型文本为主的对外交流材料时,可以不受原文结构的束缚,打乱原文的叙述顺序,采用自由的方式,以原文信息加以充实。这种场合,由于许多信息资料通过翻译得以进一步整理,有时译者翻译的文本反而好于原文[3]。 (三)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论翻译的原则

摘要: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关键词:信守内容意旨;遵从译语习惯;切合语体语域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 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与“并世译才”的林纾相比,严复所译的书总共不过八九种,而在其所译的这八九种书中,只有《群学肄言》、《原富》、《群己权界论》和《社会通诠》四种“略近直译,少可讥议”,④此前“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⑤此后“中间义忄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文与否,所不论也”。⑥严复虽然提出“信、达、雅”,但他本人并未完全履行。 严复是在译介西学的时候提出“信、达、雅”的,因此“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完备与否,必须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审视,不能简而单之地就事论事,从而忽视严复“辛苦辶多译之本心”。 严复“窃以谓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⑦于是,从“达”来看,洋务派和传教士翻译的书“不合师授次第”,“不合政学纲要”,有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因而“非命脉之所在”。相比之下,“新西学”的命脉之所在则是“维新”,即运用进化论、天赋人权来反对天命论、君权神授论,用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来论证无神论,从而“开民智,强国基”。正是“于自强保种之事”,严复才“反复三致意焉”。从根本上说,严复的“辛苦辶多译之本心”是“取便发挥”,其所谓“达旨”是“旨”在“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的“民权平等之说”、“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学说和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 从“雅“来看,严复以“雅言”来“达旨”是“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因为当时的白话远未成熟,饱读先秦诗书,受古文的熏陶而成积习,摇头晃脑地读起古书来连平仄也都留心的老夫子大抵不常接触“利俗文字”,对“利俗文字”的运用不像对古文的运用得心应手,但又要

顾恺之《论画》译文

论画 顾恺之 一、原文: 凡将摹者,皆当先寻此要,而后次以即事。 凡吾所造诸画,素幅皆广二尺三寸,其素丝邪者不可用,久而还正则仪容失。以素摹素,当正掩二素,任其自正而下镇,使莫动其正。笔在前运而眼向前视者,则新画近我矣,可常使眼临笔。止隔纸素一重,则所摹之本远我耳。则一摹蹉,积蹉弥小矣。可令新迹掩本迹,而防其近内,防内。若轻物宜利其笔,重宜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不兼之累,难以言悉,轮扁而已矣。 写自颈已上,宁迟而不隽,不使速而有失。其于诸像,则像各异迹,皆令新迹弥旧本。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竹木土,可令墨彩色轻,而松竹叶浓也。凡胶清及彩色,不可进素之上下也,若良画黄满素者,宁当开际耳。犹于幅之两边,各不至三分。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对之通神也。 二、译文: 凡是将要临摹绘画的人,都要先明白以下的道理,然后再按着这个道理开始绘画。 凡是我所绘制的作品,所用的绢素皆是宽二尺三寸。这种白绢的绢丝若倾斜则不可以使用,因为时间久了,倾斜的素丝还正,画像的外边容貌就会发生改变。用绢摹写原来的画,应当把绢与原来的画上下对齐,并且在下方固定,使画面不会移动。临摹时,在前方运笔,而眼睛盯着笔的外侧看,会使临摹的新画偏于画者的一边。可以经常锻炼用眼睛盯着笔尖着纸处看,以纠正这一问题。摹画时隔着一层纸素,所临摹的新画必定偏于画者的一边,从而产生误差。避免这种误差的方法就是,一遍临摹下来,发现有误差,就调整再临摹一遍,多次的临摹、修改、调整,误差就会越来越小。还可以用新摹

最新 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精品

解释即翻译”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消除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因时间距离和语言差异所造成的误解,浅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是? 一、“翻译即解释”的由来 诠释学,英文为Hermeneutics,德语为Hermeneutik,希腊文为Hermeneutike。对Hermeneutics的译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界将其译成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等,界多是将其称为阐释学。 最早出现的诠释学是神学诠释学和诠释学,经历德国的宗教改革后,诠释学研究的范围开始面向一般的世俗文本,语文学诠释学由此开始,诠释学作为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技艺为人们熟知。19世纪,经过施莱尔马赫的改造,诠释学以理论的形式确立下来,成为理解与解释文本的方法论。后又经过狄尔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不断努力,诠释学上升到了实践哲学的层面,从方法论上升到了本体论。 无论哪一种诠释学,都是一种意义指向的理论。同样,翻译也是对意义的追寻,对文本信息的获取。16世纪牛津大学神学教授L.汉弗雷(L.Humphery),在其著作《诠释方法》一书中,把希腊文Hermeneutik解释为“翻译”,这是“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的首次提出。17世纪,法国学者休特(P.D.Huet)《论解释卷二》中,进一步论述了“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他不仅肯定了汉弗雷的观点,而且将翻译与诠释、译者与解释者并列起来进行讨论。休特认为:“翻译者(解释者)在进行翻译——诠释时,既不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所减损,也不可增补,应该完全忠实地描绘出作者的性 格。”[1](P43) 美国学者帕尔默也认为翻译是诠释学的应有之义:“翻译是‘产生理解’的基本诠释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将异质的、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东西携入自己语言的媒介中……翻译行为并非一种寻找同义词的单纯机械性收集整理的事情。”[2](P43) 二、“翻译即解释”在施莱尔马赫诠释学中的表现 施莱尔马赫认为,正确的理解不是直接的,而是必须通过解释,理解与解释是同一的,解释是理解的表现形式,理解与解释的目的是重构作者的意图。在特殊诠释学时期,学者们认为,直接理解是正常情况,误解是偶尔的异常情况,所以解释相对于理解是辅助性。施莱尔马赫则为,诠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而这种误解是普遍的,不是个别的,解释是为了避免那种由于无视规则的理解尝试而产生的误解,所以解释是理解的必要手段。 施莱尔马赫在长期注释《圣经》的实践中,发现了教义的解释与语义的解释之间的矛盾:《圣经》在不同时代由不同作者写成,如果仅从语义出发,这些不同时代的语言所撰写成的文本之间就会有很多语义上的矛盾之处,从而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现有的基督教共同信仰就会被破坏;如果仅从教义出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有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古诗画雁·野雁见人时翻译赏析

古诗画雁·野雁见人时翻译赏析 《画雁·野雁见人时》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惨淡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前言】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题画诗。第一首诗赞叹画之高绝以及画的背景。 【注释】 ⑴陈直躬:宋代高邮(今属江苏)人,职业画家。 ⑵槁木:枯木。 ⑶璀璀:玉光,这里形容雪的光洁。 ⑷弋人:猎鸟者。 【赏析】 第一首诗多虚写,赞叹画之高绝以及画的背景。大凡作画,画静易,画动也不难,但要从静止中画出动态来就很不容易。陈直躬此画能抓住野雁欲飞未飞的一刹那,用出神入化之笔再现出野雁的精神状态,这是苏轼为之倾倒的原因。第一、二句从画面以外着笔,诗人在

暗示自己已被雁画强烈吸引的同时,也让读者先体会野雁见人时“未起”而“意先改”的神态,第三、四句写出画面,画的是野雁“无人态”,第五、六句写画家“从何处看”,才没有惊动野雁而把它不见人时的自然神态画出来。在展示画面和惊叹画家如何捕捉形象之间,本来还应该有诗人对绘画的赞美,可是苏轼有意把褒扬性词语收藏起来,让读者从无言之中去发现比任何语言都更多、更强烈的推奖之词,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五六句用“稿木形”回 答“从何处看”,由单纯的技法写到高级精神活动,用庄子的话说, 就是由“技”而进入了“道”,这就把陈直躬的绘画同“画工”的简 单描摹区别开来,表现了他摆脱画匠气质以后从事艺术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在他作画时,凝神而视,形同槁木,使雁不惊觉,仍怡然自得,就在这一刹那间捕捉住它的形象。“北风”以下四句写背景。其中除风、雪、云、水外,就只有白的“沙”、和“枯苇”,一片苍茫的氛围。一方面刻画了苕溪边冬日早晨风光,以应下首的“晓景”,另一方面 也是对“闲洁”野雁的有力陪衬。描写时,作者用“振”写风,用“落”写雪,已把画在纸上的死物写活;继之,又用“惨澹”写云水,用“晶荧”写沙砾,使描写对象的境界全出。 这是诗人笔力的高明之处,也是他重神韵的艺术观的体现。末两句的“弋人”呼应首句的“见人”,“一举渺江海”呼应第二句的“未起意先改”。这首诗开头只说野雁见人时未起而先改之“意”,到此才说出它必一举而横绝江海,诗人读画如此,是真正善于识画的人。“渺

文学翻译译者主观性

文学翻译译者主观性 一、阐释学的来源与发展 阐释学(hermeneutics)最初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和派系,是相关 理解、解释以及方法论的学科,历史源远流长,能够追溯到古希腊。"Hermeneutics”源自于希腊语(ρμνευω),意思是“了解”。阐 释学的发展历经两大突破,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第一次是在18~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宗教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 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1768-1834)和W.狄尔泰在融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和心理学的解释将古典解释学系统化,提出 来相关准确理解和避免误解的普遍性理论,形成了具有普遍方法论特 征的普通阐释学。狄尔泰被视为西方阐释学的先驱,他从“历史理性 批判”出发,把文化现象中“理解”看作是一个生命(作品解释者) 进入另一个生命(作品创作者)的过程,这个期间的阐释学基本上还 是一种作为客观方法论、理解论的解释学。第二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实现了阐释学从理解论到本体论的 转变,使阐释学从人文理念上升到一种哲学现象,并发展成哲学阐释学。 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 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1929—)是当代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哲学家、小说家、翻译理论家和教育家,精通英、法、 德三种语言,在英美多所大学任教,讲授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他于 1974年创作完成《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此部作品被人们誉为“里程碑 式的著作”,定义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认为语言一直处于一个 永恒的变化中。《通天塔之后》的第五章详细阐述了以阐释学为基础 的翻译活动四个步骤: (一)信赖。斯坦纳认为信任是翻译的基础,信赖是肯定过往的认知 行为。译者首先从心理认知上信赖原文,相信原文是言之有物、有意

(论文)论翻译的原则-外语翻译1_070425121009

(论文)论翻译的原则-外语翻译 摘要: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关键词:信守内容意旨;遵从译语习惯;切合语体语域 Abstract: Transmigration, an abstract whole at large, is too good to be practical and such concrete subwholes und er “good translation” as fidelity to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in content and intention, grammatical normality, and lexical appropriateness are more workable as cardin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fidelity; grammatical normality; lexical appropriatenes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 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 —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 —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 —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 —“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与“并世译才”的林纾相比,严复所译的书总共不过八九种,而在其所译的这八九种书中,只有《群学肄言》、《原富》、《群己权界论》和《社会通诠》四种“略近直译,少可讥议”,④此前“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⑤此后“中间义忄旨,则承用原书;而所

书戴嵩画牛翻译、解析

书戴嵩画牛/ 杜处士好书画 宋代: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注释 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囊:袋子,此处指画套。用彩锦做装画的袋子,用玉石做卷画的轴子。 曝:晾、晒。 搐:抽搐,收缩。 掉:摇着尾巴。掉,摆动,摇动。 然:认为??是对的。 所宝:所珍藏的画 戴嵩:唐代画家 锦襄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 拊掌:拍手 翘起尾巴 简析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 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也就是5个字:实践出真知。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