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组织标准规定要求

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组织标准规定要求
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组织标准规定要求

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标准要求

㈠配置蜡料

⑴工艺质量标准:

1稀蜡全熔温度:70~90℃,严禁超过90℃。

2根据蜡模质量或酸值分析结果,酸值应为10.5如达不到时须补加适量的硬脂酸。

3稀蜡要纯净,不得有杂物。

4蜡料配比:

表1

附注:正常生产时采用三、四种配比。

⑵质量检验要求:

1经常测量蜡液温度,不准超过90℃。

2每周至少两次化验旧料和已配好蜡在蜡料中的酸值。

3每批蜡料必须有合格化验单。

㈡压制蜡模

⑴工艺质量标准:

1稀蜡温度:65~80℃。

2稠蜡保温水温;48~50℃。

3压送稠蜡的压力:1.5~4公斤/厘米2 。

4不允许水分和过多的空气混入稠蜡内。

5稠蜡应呈搅拌均匀的膏状,温度应保持在45~48℃。

6蜡模冷却水温:14~24℃;冷却时间:10~60分钟。

⑵质量检验要求:

1俢除分型面上的飞边和注口余头。

2用稀蜡填补注蜡口处的缺肉处并修理光滑。

3用毛刷清扫或用压缩空气吹除蜡件表面的蜡渣。

4自检蜡模质量要求达到“四不”:即不缩、不裂、不涨、不

洼陷,“两无”即:无飞边、无蜡屑。

5容易变形的蜡模要摆放整齐,易损坏的蜡模不允许在吹洗

蜡模机口吹洗。

㈢模组装配

⑴工艺质量标准:

1室温:18~28℃,(最高不得超过30℃)

2蜡模之间的间距:5~15mm.

3根据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蜡棒,按照工艺参数表的规定,焊正角度和方向。

4焊缝要严密,装配要均匀,不得有蜡滴、蜡渣、灰尘。

⑵质量检验要求:

1装蜡模前发现蜡模上有蜡渣或灰尘过多不许装配。

2焊缝要密实,间距应均匀并符合工艺规定。

3蜡模上不准烫伤或有蜡滴,也不准有灰尘或蜡屑。

㈣涂料模壳

⑴工艺质量标准:

1涂料液配制的标准参数:

①原水玻璃:模数M=3.1~3.5 比重ν=1.38~1.4

②工艺参数:见表2

2涂料配制工艺标准:

①用比重计先将配好的水玻璃测量,不符合规定的水玻璃不许配

料。

②按重量比将粉状料加入搅拌机与水玻璃混合直至搅拌均匀,无

疙瘩后方可停止搅拌。

③搅拌后镇静二小时,再进步均匀后测量其粘度,符合要求后

方准送至制壳线用于生产。

3硬化水的配置标准

硬化水是将1/4的氯化铵溶于3/4的水中配置而成,氯化铵水中的溶解度见表3.

每100克溶液内含无水氯化铵的克数表3

4石英砂标准要求:

①沙粒度标准

面Ⅰ层用牌号45,面Ⅱ层用牌号75,二、五层用牌号28,

三、四层用牌号12.

②砂子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混有其它杂物,并严格按工艺要求

分别储存。

5涂制模壳标准要求:

①在涂制前用浓度0.1~0.2%洗涤剂水清洗蜡模组,以除去

蜡模上的油和蜡屑,清洗后的蜡模组须晾干方能进行涂

料。

②把准备好的蜡模组缓慢旋转地浸入配制好的涂料液中,然

后徐徐提起,并转动着仔细检查涂料质量,但动作要迅速,

控件时间不能过长,当涂料质量无问题时,方能撒上精选

的石英砂。

③涂完面层后,需自然干燥及硬化均根据室温而定见表4:

表4

采用本表参数一定要根据具体零件及气候条件而定,保证表面层模壳既能干燥好,又不开裂。

③对于一、二层难涂或易堆积的蜡件,须用毛刷点刷或用压

缩空气吹除,力求不放过一个气泡。

④在各层涂料、撒砂、硬化、干燥过程中,操作者要认真负

责,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解决。

㈡质量检验要求:

1硬化水温、风温及涂料粘度须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加以调节,并详细如实的在做好记录,确保涂料质量。

2 每三个月需清理硬化槽的杂物,并清理涂料槽及干燥室。

3 硬化水每班都要补加氯化铵,以保证其浓度合格为准,克超加之饱和状态。硬化水要每天取样送化验室,化验氯化铵浓度必须合格。

4 室温在10℃以下时不允许涂料作业。

㈤脱蜡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脱蜡水温:93~98℃,严禁沸腾。

2 脱蜡水NH4CL浓度:5~10%。

3 脱蜡时间:根据零件大小和出蜡情况,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每天取样化验脱蜡水NH4CL浓度。

2 每次脱蜡都要检查水温,质检员每班抽查1~2次。

3 浇口杯的浮砂脱蜡前后要清理干净。

㈤焙烧

㈠工艺质量标准:

1焙烧炉温度:1000±40℃.。

2模壳焙烧时间:120~180分钟。

3 清除浇口杯处浮砂、赃物。

4 焙烧车上铺一层底砂,一个焙烧车只能装相同材质的件。

5 模壳断裂、破损的经修补后才能焙烧。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模壳焙烧要均匀,不允许有黑点。

2 控制炉温操作者要经常观察炉内温度情况,并且每小时要填写一次炉温记录。

㈥浇注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根据模壳的材质熔炼钢水。

①根据模壳的材质要求配制所需炉料。镀锌、密封管型料严禁加入

炉内。

②当炉料全熔,炉内钢水温度加热至1530℃左右时,扒渣、脱氧、

然后取炉前样分析化学元素含量。

③根据分析报告单调整化学成分。

④当炉内温度合适、成分合格、脱氧正常后出钢水。

⑴对于易产生冷隔、浇不足的零件,应高壳温、高钢水温度、大

流量浇注

⑵对于易产生皮下气孔的零件,应高壳温、高钢水温度,细流

温浇。

⑶对于易产生热裂的零件,应高壳温,低钢水温度浇注。

⑷对于易产生缩孔。缩松的零件,应低壳温。低钢水温度浇注。

⑤出钢水时取样化验并做记录。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模壳、钢号、炉次是否一致。

2 认真填写好原始记录。

㈦落砂清理

㈠工艺质量标准:

1铸件浇注两小时后方可落砂清理。

2 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要和炉次对号,严禁乱放。

3 清理时不得损伤铸件,严防变形和锤伤。

4 铸件上的壳砂要清理干净,但死角、盲孔、允许有少残砂。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铸件有无裂纹、变形和打伤。

2 检查铸件上的残留壳砂量。

㈧磨浇口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铸件浇口要磨平,浇口的残留量不得超过其要求。

2 磨浇口时不得损伤铸件本体。

3不同材质的铸件不得混杂。

4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砂轮机。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铸件浇口磨得是否符合要求。

2 不同材质的铸件是否有混杂。

㈨铸件热处理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铸件入炉前炉温不低于600℃。

2 正火件出炉后空冷,不许喷水或吹风强制冷却。

3 按铸件技术要求和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加热和保温时间。

4 铸件的加热、保温时间要做好记录。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铸件是否达到硬度和金相组织要求。

2 经常检查温度,做到仪表记录、指针、炉膛三对照。

㈩抛丸喷砂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热处理的铸件须冷之45℃以下,才能装入抛丸机喷砂清理。

2 喷砂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铸件的特点具体掌握。

3 抛丸过的铸件不得有氧化皮及粘附的壳砂。

4 能互相咬合的铸件不能装一起抛丸喷砂。

㈡质量检验要求:

检查铸件抛丸清理的是否干净。

(十一)铸件检验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根据质量要求逐件检验铸件。

2容易变形的铸件要校正至合格尺寸。

3 检出的气孔、砂眼铸件焊补后必须重新热处理。

4 检出的废品件送大炉熔炼,以免混淆。

5 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要进行防锈处理。

6 合格品送成品库。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

A 通用公差 前模 后模玉 0/-0.01 对应项目 QC 放用标准 B B A 模玉外围 B C 管位框中心 管位框大小 ±0.01 0/+0.02 D 原身管位 ±0.01 0/-0.02 -0.02/+0.05 B B EDM ,CNC 加工 -0.02/+0.05 E F PL 面 0/+0.02 A G 镶件孔 镶(顶)针孔 按产品材料确定公差 斜顶孔 E G H I J K M N 行位槽 铲基槽 0/+0.02 0/+0.02 0/+0.02 K 碰(擦)穿位 0.00/+0.05 F 枕位 0/+0.02 ±0.01 0.00/+0.05 D 0/+0.02 镶件挂肩深度 运水孔中心 螺丝孔中心 ±0.20 ±0.20 ±0.50 ±0.50 M CNC 加工胶位 0/+0.05 ±0.05 EDM 加工胶位 0/+0.05 ±0.05 E N 胶位 公差 G 省模后胶位 ±0.03 说明: C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准. E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G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零件名称 制定日期 模玉 适用模具等级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2007-8-1 2008-12-15 版本号 2.0

QC 放用 标准 对应项目 通用公差 B B A CORE 外形 0/-0.01 B 镶件外形 0/-0.01 C 镶件外形 +0.02/+0.05 D 镶件斜度 ±0.05° A 0~-0.1 E F 0/+0.01 0/+0.01 顶针槽 G 挂肩高度 0/-0.01 0/+0.02 0/+0.05 A 0/+0.02 F 普通 磨床加工胶位 尺寸 CNC 加工胶位 胶位 EDM 加工胶位 ±0.05 ±0.05 E B B 说明: B D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 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 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 准. E F G E B B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B C B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G B B 零件名称 CORE/镶件 适用模具等级 制定日期 2007-8-1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C 版本号 2.0 2008-12-15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练习题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IS09001-2015质量转版练习题一 1. GB/T19001-2015标准中持续改进活动包括() 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 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以上全部 2.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 B: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C: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结果应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 D:以上都对 3. 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方法包括()。 A:顾客会晤 B:顾客赞扬 C:担保索赔 D:以上全是 4. 审核方案()。 A: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安排 B:就是对审核进行策划后形成的文件 C:是审核检查方案 D:是审核计划 5. GB/T19001-2015标准要求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 的()。 A: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 B: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D:适宜性、实施性和有效性 6.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不合格输出的控制适用于() A:产品交付前发生不合格品 B: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 C: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D:以上都是 7.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8.5.1 条款,以下哪种说法错误?() A:监视和测量主要是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在本条款 B: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C:配备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 D: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8. 有关于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说法正确的是() A: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这类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ISO9001:2015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 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模具公差标准

模具加工制造公差【常见】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尺寸除了通过D=M(1+S)公式计算基本尺寸之外,还有一个加工公差的问题。按照惯例,模具的加工公差为塑件公差的1/3。但由於塑料收缩率范围和稳定性各有差异,首先必须合理化确定不同塑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即由收缩率范围较大或收缩率稳定较差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应取得大一些。否则就可能出现大量尺寸超差的废品。为此,各国对塑料件的尺寸公差专门制订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国也曾制订了部级专业标准。但大都无相应的模具型腔的尺寸公差。德国国家标准中专门制订了塑件尺寸公差的DIN16901标准及相应的模具型腔尺寸公差的DIN16749标准。此标准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可供塑料模具行业参考。 关於塑件的尺寸公差和允许偏差 为了合理地确定不同收缩特性材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让标准引入了成形收缩差△VS这一概念。△VS=VSR_VST(4) 式中:VS-成形收缩差VSR-熔料流动方向的成形收缩率VST-与熔料流动垂直方向的成形收缩率。 根据塑料△VS值,将各种塑料的收缩特性分为4个组。△VS值最小的组是高精度组,以此类推,△VS值最大的组为低精度组。并按照基本尺寸编制了精密技术、110、120、130、140、150和160公差组。并规定,用收缩特性最稳定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可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规范

质量体系要求 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s QS-9000 第三版 以ISO 9000为基础的要求

内容组成 管理职责——要素4.1 质量体系——要素4.2 合同评审——要素4.3 设计控制——要素4.4 文件和资料控制——要素4.5 采购——要素4.6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要素4.7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素4.8 过程控制——要素4.9 检验和试验——要素4.10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要素4.11 检验和试验状态——要素4.12 不合格品的控制——要素4·13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素4.14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要素4.15 质量记录的控制——要素4.16 内部质量审核——要素4.17 培训——要素4.18 服务——要素 4.19 统计技术——要素 4.20

管理职责一要素4.1 质量方针---4.1.1 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 承诺,并形成文件。质量方针应体现供方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期望和需求。 供方应确保其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 组织---4.1.2 职责与权限---4.1.2.1 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 使权力开展以下工作的人员,应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 a)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不 合格; 注:如需要纠正质量问题,建议负责质量的人员有权停止生产。 b)确认和记录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问题;

c)经过规定的渠道,采取、推荐或提出解决办法; d)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 e)控制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交付或安装,直至缺陷或不满足要求的情 况得到纠正。 f)在阐述QS-9000要求时,说明顾客对内部职能部门的需求(如选择特殊 特性,确定质量目标、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 资源---4.1.2.2 对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包括内部质量审核),供方应确定资源要求 并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见4.18)。 管理者代表---4.1.2.3 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在自己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它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b)向供方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 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还可包括就供方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ISO9001:2015标准讲解 第一章重要基本术语 1、组织的环境 (3.2.2) 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 注 1:组织的目标可能涉及其产品和服务、投资和对其相关方的行为。 注 2:组织的环境的概念,除了适用于赢利性组织,还同样能适用于非赢利或公共服务组织。 注 3:在英语中,这一概念常被其他术语,如:商业环境、组织环境或组织生态系统所表述。 注 4:了解基础设施,对确定组织的环境会有帮助。 2、相关方(3.2.3) 可能影响决策或活动,或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己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顾客、所有者、组织内的员工、供方、银行、监管者、工会、合作伙伴以及可能包括竞争对手或反压力集团的社会。 3、过程(3.4.1) 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注 1:过程的“预期结果”称为输出(3.7.5),还是称为产品(3.7.6)或服务(3.7.7),需随相关语境而定。 4、程序(3.4.5)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5、外包 (3.4.6) 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注 1:尽管外包的职能或过程是在组织的业务范围内,但是承包的外部组织是处在组织的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之外。 6、实体/客体 (3.6.1)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 示例:产品、服务、过程、人员、组织、体系、资源。 注:实体可能是物质的(如:一台发动机、一张纸、一颗钻石),非物质的(如:转换率、一个项目计划) 或想象的 (如:组织未来的状态) 7、质量(3.6.2) 实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 1: 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来修饰,如:差、好或优秀。 注 2: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意味着存在于实体内。 8、要求(3.6.4 )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9、输出(3.7.5) 过程的结果 注:组织的输出是产品还是服务取决于其主要特性,如:画廊销售的一幅画是产品,而接受委托绘画则是服务。在零售店购买的汉堡是产品,而在饭店里接受订餐并提供汉堡则是服务的一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90001国标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代替GB/T 19001—2008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GB/T 19000族的核心标准之一。本标准替代GB/T 19001一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与GB/T 1900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采用ISO/IEC导则,第一部分ISO补充规定的附件SL中给出的高层结构; ——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更少的规定性要求;——对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灵活;——提高了服务行业的适用性;——更加强调组织环境;——增加对领导作用的要求;——更加注重实现预期的过程结果以增强顾客满意。 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潜在益处是: 1.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3.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实施本标准并非需要:—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 文件;—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P-C-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过程方法使组织能够策划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PDCA循环使组织能够确保其过程得到充分额资源和管理,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 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 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 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这无疑是 组织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了现实这一目标,组织可能会发现,除了纠正和持续改进,还有必 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如: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 0.2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是在GB/T19000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基础上制定的。每项原则的介绍均包含概述、该 原则对组织的重要性的依据、应用该原则的主要益处示例以及应用该原则提高组织绩效的典 型措施示例。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过程方法 ——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 0.3 过程方法0.3.1 总则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 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采用过程方法所需的具体要求见4.4。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一个体系加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有效和高效地实现其预期结果。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其体系的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 组织整体绩效。 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可通过采用PDCA循环以及始终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过程和整个体系进行 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不良结果。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能够: a)、理解并持续满足要求;b)、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有效的过程绩效;d)、在评价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过程。

铸件尺寸公差(GBT_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GB/T6414-1999) 表1铸件尺寸公差数值mm 基本尺寸公差等级CT 大于至345678910111213141516 100.180.260.360.520.74 1.0 1.5 2.0 2.8 4.2 10160.200.280.380.540.78 1.1 1.6 2.2 3.0 4.4 16250.220.300.420.580.82 1.2 1.7 2.4 3.2 4.6681012 25400.240.320.460.640.90 1.3 1.8 2.6 3.6 5.0791114 40630.260.360.500.70 1.0 1.4 2.0 2.8 4.0 5.68101216 631000.280.400.560.78 1.1 1.6 2.2 3.2 4.469111418 1001600.300.440.620.88 1.2 1.8 2.5 3.6 5.0710121620 1602500.340.500.70 1.0 1.4 2.0 2.8 4.0 5.6811141822 2504000.400.560.78 1.1 1.6 2.2 3.2 4.4 6.2912162025 4006300.640.90 1.2 1.8 2.6 3.6571014182228 6301000 1.0 1.4 2.0 2.8 4.0681116202532 10001600 1.6 2.2 3.2 4.6791318232937 16002500 2.6 3.8 5.48101521263342 25004000 4.4 6.29121724303849 400063007.010142028354456 63001000011162332405064注:①CT1和CT2没有规定公差值,是为了将来可能要求更精密的公差保留的。 ②CT13至CT16小于或等于16mm的铸件基本尺寸,其公差值需单独标注,可提高2-3级。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编制说明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起草组 二〇一二年八月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10年6月,质检总局向科技部申报了国家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并获批准。该课题以在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果为研究线索,探讨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问题。作为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课题组起草并完成了《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草案。 2011年,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被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一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10183-Z-469”。本项任务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定于2012年完成。 二、起草单位和工作组组成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 标准起草单位:质检总局办公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检验检疫局、浙江检验检疫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起草组成员:俞晓丹、凌活、吴建伟、田武、梁晓文、刘钢、李旎 三、目的和意义 本《指南》充分结合政府部门的管理特点、运转模式,以政府部门现有管理为基础,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过程管理、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以及PDCA的运行模式,引入到政府部门的日常管理中,意在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管理创新,使政府部门进一步树立科学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完善职责明确、协调有序、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

铸件尺寸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 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工艺方法生产的各种金属及合金铸件的尺寸公差。 2. 引用标准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1800 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3. 术语 3.1 一般术语 尺寸、极限尺寸、公差、公差带和公差等级的定义按GB1800的规定。 3.2 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见图1、图2),产品零件图如不给出铸件图,则产品零件图上给出的尺寸为加工后的完工尺寸。 图1 机械加工余量与铸件尺寸公差的关系

图2 铸件的极限尺寸 3.3 壁厚 本标准的壁厚是指由铸型与铸型、铸型与型芯、型芯与型芯之间构成的铸壁厚度。 3.4 错型(错箱) 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见图3)。 图3 错型 4. 基本规定 4.1 铸件尺寸公差代号、等级及数值 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公差等级分为16级,各级公差数值列于表1. 4.2 壁厚尺寸公差一般可降一级选用。即图样上的一般尺寸公差为CT10,则壁厚公差为CT11。 4.3 公差带的位置 公差带应以铸件基本尺寸为零线对称设置。即按表1所示公差值的一半为上偏差,另一半取负值为下偏差(见图2)。例如:当选铸件尺寸公差为CT9级时,则铸件基本尺寸50的公差注为±1。 当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倾斜面对称标注(见图4)。公差值按铸件基本尺寸从表1中选取。

图4 倾斜部位的尺寸公差带 4.4 错型(错箱)值 错型必须位于表1规定的公差值之内。其值从表1或表2中选取较小的值,且不得与表1中所列值相加。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 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所有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指导质量管理的八大法宝。 八大原则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1、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特别是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2、是企业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3、是企业的领导者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它也为从事质量工作的审核员、指导企业建立管理体系的咨询人员和企业内所有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理解、掌握 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帮助。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由小孩买蛋糕的故事来说明: 1.王强的孩子5岁了,胆子较小,从来没离开过大人的身边,王强一直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发愁。 2.有一天晚上,孩子突然提出要吃肉松糕,王强心里一动,爽快的答应了孩子,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孩子必须独自去住宅小区门口的甜蜜饼屋买。孩子经过一番犹豫,还是拿着王强给的5元钱走了。 3.当然,孩子第一次出门,王强不会大意,悄悄的跟在孩子的后面,一直看着孩子走进了甜蜜饼屋。 4.过了一会,孩子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拉着饼屋店员的手走了出

来,王强觉得奇怪,便沉住气继续观察。饼屋店员一直将小孩带到王强家的楼梯口。 5.这时,王强已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连忙道谢。经了解,原来该饼屋有规定:如有小童单独光顾饼屋的,员工必须将小童安全送回家。此事令王强感慨不已,她也因此成了甜饼屋的忠诚顾客。 (注:甜蜜饼屋的规定实际上是关注到顾客对小童安全的潜在要求,它的实施能够超越顾客的期望,给顾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因关注顾客并非一切都满足顾客,顾客满意是一种管理理念 顾客的需求有哪些? 1、明示的(明确表示的):a.货物品名 b.数量 c.质量 d.价格 e.交货期 f.运输方式 g.付款方式 2、隐含的(虽然没有提出,但能够理解,双方有默契的): a.行业规范 b.行业标准 c.行业惯例,

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新版)

第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内容提要: 二、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大纲要求 内容 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 位置 大纲 要求 1 第1节二、GB /T 19000—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主要特点; P160- P162, 了解 2 第1节二2(2)过程方法模式 P161 掌握 3 第2节一、GB /T 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的原则 P162- P165, 掌握 4 第2节三、GB /T 19000—2000族标准中常用的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产品、相关方、质量手册); P169- P171, 了解 5 第3节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P171- P173, 熟悉 6 第4节二、(二)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特征、实施程序; P179- P181 熟悉 第一节 概 述 1987年ISO /TCl76发布了举世瞩目的ISO 9000系列标准,我国于1988年发布了与之相应的GB /T 10300系列标准,并“等效采用”。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又于1992年10月发布了GB /T 19000系列标准,并“等同采用ISO 9000族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修订后的ISO 9000族标 8.1概述 一、标准的基本概念 二、GB/T19000-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8.3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与GB/T19004的结构模式 一、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结构模式 二、GB/T19001与GB/T19004的结构模式比较 8.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一、GB/T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三、主要术语 8.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二、质量认证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引言 对铸件规定的公差可以确定铸造方法因此在设计完成或合同签订之前建议采购方应与铸造厂取得 联系以商定 铸件设计和所要求的精度机械加工要求铸造方法所要生产的铸件数量所采用的铸造设备各种特殊 要求例如基准目标系统个别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圆角半径公差以及个别的机械 加工余量是否有更适合该铸件的其他标准由于铸件的尺寸精度与生产因素有关因此对下列生产方式在附录中介绍了用不同方法和不同金属 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 大批和大量生产此时可通过对铸造设备的改进调整和维护以获得精密的公差 小批量生产和单件生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和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有各种铸造方法生产的各类金属及其合金铸件的尺寸。 本标准既适用于在图样上给出的一般公差和/或个别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本公差体系用于铸造厂家提供墨阳或金属型装备,或承担模样或金属型装备检验责任的场合。 2. 铸件基本尺寸 机械加工前的毛坯铸件的尺寸,包括必要的机械加工余量。 3. 在图样上的标注 3.1.铸件公差的标注 如果需要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个别公差 3.2.机械加工余量的标注 应在图样上标出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和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值并在括号内标出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等级当制造模样或金属型装备时应考虑这些要求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应按下列方式标注在图样上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在特定表面上的标注 铸件尺寸公差 亡堆討■n貳卒英-hmm WN'茁卑後CT" xj-全12 3 4 5 e7*9 101112 1費U冲1阴 —Iff tk]3 0.1R tm 0.36EL 52 0.川1 1.& 2 ZB 1.2 ———— 10 le Oil (LH 0.2 a 2& XM Z O L7B LI l.tJ 3.2 iO 4.4 ———— 16 2S Dull (LIS 0H2£tX30 CL 42X5B Q.腔t2 L7 2.412 46 6g 10 12 25 4?0.12 ft K 山24ex 33Ck聽[ktil Q.9 1.3 1.8 2.6 3.fl & 79 11 14 40 63 0L13a]?0.26 0.紀0.50[k70 1 lU 3 2*8 彳5,6 S n 1£Ifl 阳100 XH (k倉 D 心OUO W X78 bl L6 £.3 3.2 4.4g ?n U 14 100 LEO O L JS Q.22 0.30 & 440.62Z L2bS 2 5&e5r10 121€£0 M Z利■=0i24 0.34 Qi50 0.72 1 2 £84ft 11 u 1?22 £504W ———(k 400i£60i7e 1. 1L6 2,2 3,24,46,2 '& 12 16 20 £5 40D 6昭————仏4(kU b2 I. ft 2.6 缶ti 5 7 IQ14la 22 2fl 琥。 1 m————0.72 1 l?d 2,8 4fl fl 11 Ifi 20 2535 1 WQ 1 ———0i?0M 1.6 3.2 4. 67 8 13 IE 23 3fl 37 1600 2 500 X8 5, 4?10 1521 2fl 闘42 £500 4 000 6.29 L21721ao 魏19 A 000 ? 3007 10 LI 20 關35 445€esoQ 10 00ft ====-11 11 16 2332n 50 fil 1)在尋幼CT1YT15屮时笙駅弟用陶级左莖t见凱丁臣人 2)丰扌F-不咼过lEmm的扯寸*不裳用CTIACT唐的一般梵差.对「2些尺寸屁标浊4*■別公差* 盼薯域灯班仅血用:一殷处芷观尿勺CT15的咗界, 在等级CT1~CT15中对壁厚采用粗一级公差。

最新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青岛222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编号:YQB/0004-2016-A 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发布时间:2016年 7 月 13 日实施时间:2016年 7 月 13 日青岛222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的质量控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外观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外来铸铁(钢)件的外观质量验收,包括表面缺陷、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验收; 3、引用标准 (1)JB/T 5000.4-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2)JB/T 5000.6-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3)GB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4)GB/T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5)GB/T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6)Q/XC5101-2001 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T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4、名词解释 (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 5、验收项目及标准 铸件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铸件的表面缺陷、尺寸精度、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清理质量等; 5.1铸件表面缺陷的检验 5.1.1表面缺陷检验的一般要求 (1)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必须清理得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加工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应符合技术要求,若无要求,则按表8执行; (2)在铸件上不允许有裂纹、通孔、穿透性的冷隔和穿透性的缩松、夹渣等机械加工不能去除的缺陷; (3)铸件非加工表面的毛刺、披缝、型砂、砂芯等应清理干净; (4)铸件一般待加工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重要加工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2/3的缺陷存在,但裂纹缺陷应予清除;加工后的表面允许存在直径*长度*深度小于等于2*2*2的非连片孔洞的铸造缺陷;

铸件尺寸公差 (1)

铸件尺寸公差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工艺方法生产的各种金属及合金铸件的尺寸公差。 2. 引用标准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1800 公差与配合 总论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3. 术语 一般术语 尺寸、极限尺寸、公差、公差带和公差等级的定义按GB1800的规定。 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见图1、图2),产品零件图如不给出铸件图,则产品零件图上给出的尺寸为加工后的完工尺寸。 图1 机械加工余量与铸件尺寸公差的关系 壁厚 壁厚度。 错型(错箱) 图3 错 型 4. 基本规定 1. CT10,则壁厚公差为CT11。 公差带的位置 公差带应以铸件基本尺寸为零线对称设置。即按表1所示公差值的一半为上偏差,另一半取负值为下偏差(见图2)。例如:当选铸件尺寸公差为CT9级

时,则铸件基本尺寸50的公差注为±1。 当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倾斜面对称标注(见图4)。公差值按铸件基本尺寸从表1中选取。 图4 倾斜部位的尺寸公差带 错型(错箱)值 错型必须位于表1规定的公差值之内。其值从表1或表2中选取较小的值,且不得与表1中所列值相加。 注:①本表给定的公差值已包括了分型面,铸型与型芯装配的影响而引起的公差增量,但不包括由于拔模斜度引起的公差增量。 ②CT13至CT16小于或等于16mm的铸件基本尺寸,其公差值需单独标注,可提高2~3级。 表2 错型值

注:错型值必要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5. 铸件公差的选用 铸件尺寸公差按表3规定的等级范围从表1中选取。一般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注:表3的公差等级适用于大于25mm的基本尺寸,对小于或等于25mm的铸件基本尺寸,通常采用下述较精的公差等级: ①铸件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10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3级。 ②铸件基本尺寸大于10mm至等于15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2级。 ③铸件基本尺寸大于16至等于25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1级。 公差等级的选用 灰铸铁铸件 砂型手工造型 机座、端盖、轴承内外盖的配合面按CT10级选用,其余部位及其它零件尺寸公差等级按CT11级选用,工具件按CT12级选用。 . 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按CT9级选用。 轻金属合金铸件 电机轻金属合金零件的铸件尺寸公差按不同的铸造工艺方法,在表3中选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的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15,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组织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和条件。 注2: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 注3:考虑与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有关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监视和评审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中提及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b)中提及的相关方的要求;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本标准的全部要求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应实施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成文信息,可获得并得到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如果组织确定本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说明理由。 只有当所确定的不适用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合格的能力和责任,对增加顾客满意也不会产生影响时,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 a)确定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简要介绍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简要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使产品和服务向着高科技、多功能、精细化、复杂化、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企业按照技术规范提供产品或服务,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或技术规范发生变更时,企业将很难保证稳定地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或服务;而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或接受这些产品或服务时,一般也很难具备鉴别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和时间,如果企业按ISO 9000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企业提升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ISO 9000族标准也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通用的术语概念和准则要求,因此贯彻ISO 9000族标准对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修订后的GB/T 19000—2016及GB/T 19001—2016分别等同采用ISO 9000:2015及ISO 9001:2015,引入了ISO/TC 176近年来对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新思路、新概念。 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对七项质量管理原则进行了重新梳理,融合了当前有关质量的基本概念、原则、过程和资源的框架来准确定义质量管理体系。 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引入的

新术语、新概念,增加了标准在各类企业中的适用性,应用新版标准将有助于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将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学习资料链接: 1.《原来,质量管理体系是场“阴谋”》 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真的不难,简单搞定!》 4.《ISO 9001:2015标准领导作用、风险应对等五大重点要求解读》 5.《ISO 45001如何实施,这些你要知道!》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版模板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版 1

************** 高速公路龙岩段 质量管理体系 中铁***集团龙岩双永高速公路 A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年三月

目录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质量方针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质量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总体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路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桥涵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主要部门和人员质量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质量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图现场核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施工图现场核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培训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培训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