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含答案)年考研试题教学提纲

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含答案)年考研试题教学提纲
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含答案)年考研试题教学提纲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管理学原理科目代码:471

一、名词解释(共l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

2.目标管理

3.内企业家

4.机械式组织

5.直线职权

6.职务分析

7.晕轮效应(Halo effect)

8.认知失调

9.动机

10、反馈控制

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泰勒科学管理的4个原则。

2.规划和政策的区别。

3.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主要区别。

4.战略与结构的关系。

5.职务丰富化和职务扩大化的区别。

6.降低组织变革阻力的主要策略。

7.激励和保健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8.菲德勒权变模型的主要内容。

9.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10.柔性制造系统如何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人认为有效管理是“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人认为有效的管理应是“人本管理、个性化的管理”,请对这两种说法进行评论,谈谈你对实现有效管理的认识。

2.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却不愿意与别人共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请利用管理学理论,说明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的共享?

3.我国一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都面临着如何交接班的问题。有的创业者坚持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另外一些却强调要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管理学原理科目代码:471

一、名词解释(共l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是由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提出用来衡量社会承认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一种文化尺度。一个权力差距大的社会接受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别,员工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称号、头衔及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权力差距大的国家进行谈判时,所派出的代表应至少与对方头衔对等才行。相反,权力差距小的社会尽可能地淡化不平等,上级仍拥有权威,但员工并不恐惧或敬畏老板。

2.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1)目标管理是一个程序和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目标。(2)目标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由德鲁克提出,经由其它一些人发展,逐步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外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目标管理的优点:(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图划分到每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目标管理的缺点:(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2)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3)制定目标的困难。(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5)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6)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7)缺乏灵活性。(8)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3.内企业家:也翻译为内部创业者,指的是那些在现行公司体制内,富有想象力,有胆识,敢冒个人风险来促成新事物出现的管理者。内企业家是现代大公司的产物,处于公司最高管理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是连接上面与下面的“过渡层”,因而在企业的创新中居于关键部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在其著作《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提出。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内企业家的活动局限于已建立的组织内部,其行动受到企业的规则、政策和制度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

(2)内企业家由于是企业内部的创业者和革新者,他们的行为经常会挑战到现有组织的秩序和稳定性,这很容易在组织内部制造一些摩擦,成为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因此阻碍内企业家个人能力的施展。

(3)内企业家在企业内部创业获得成功之后得到的报偿是其职业生涯的提升和很少报酬,因此,相比企业家而讲,内企业家的激励不足。

4.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是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坚持统一指挥的结果,产生了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每个人只受一个上级的控制与监督。而组织要保持窄的管理跨度,并随着组织层次的提高而进一步缩小管理跨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

高耸的、非人格化的结构。当组织的高层与低层距离日益扩大时,就无法对低层次的活动通过直接监督来进行控制,就会增加使用规则条例,并确保标准作业行为得到贯彻。一般来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中的组织单位都采用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结构。

5.直线职权:指直线人员所拥有的包括发布命令及执行决策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指挥权。直线主管指能领导、监督、指挥、管理下属的人员。很显然,每一管理层的主管人员都应具有这种职权,只不过每一管理层次的功能不同,其职权的大小及范围各有不同而已,例如厂长对车间主任拥有直线职权,车间主任对班组长拥有直线职权。这样,从组织的上层到下层的主管人员之间,便形成一个权力这条权力线被称为指挥链(Chain of command)或指挥系统(1ine of command)。在这条权力线中,职权的指向由上而下。由于在指挥链中存在着不同管理层次的直线职权,故指挥链又叫层次链(scalar chain)。它颇像一座金字塔,通过指挥链的信息传递,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进行,所以,指挥链既是权力线,又是信息通道。在这个指挥链中,职权关系有两条必须遵循的原则。

(1)分级原则。每一层次的直线职权应分明,这样才有利于执行决策职责和信息沟通。

(2)职权等级原则。作为下级来讲,应该“用足”自己的职权,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做出决策,只有当问题的解决超越自身职权界限时,才可提交给上级。相反,惧怕担当风险的主管人员,或才能平庸的主管人员,常常是把一切问题上交,仅仅起“交换台”的作用。这样,——方面造成上级忙于应付具体事务;另一方面,自己则失去指挥功能,徒占其位6.职务分析:职务分析指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过程,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具体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职务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1)工作内容(WHAT);(2)责任者(WHO);(3)工作岗位(WHERE);(4)工作时间(WHEN);(5)怎样操作(HOW);(6)为何要这样做(WHY)。然后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

职务分析是企业中一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大到组织决策,小到人员培训,都离不开职务分析所提供的信息。职务分析使企业明确每一职位所应有的权责和资格要求,从而使人力资源的获取有明确的要求,也为激励规定了目标,给考绩提供了标准,为培训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7.晕轮效应(Halo effect):指在他人的某种特殊表现突出时,印象深刻,由此引起对其他特征的忽视,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的一种心理效应。这种情况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故称之为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一品质的信息量大,其他品质的信息量小,导致刺激强弱程度不同造成的。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8.认知失调:指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的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的一种现象,是用于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一致或不舒服。换句话说,个体寻求的是一种能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减少认知失调的愿望由下面三个因素决定:①造成失调的因素的重要程度;②个体相信自己受到其他因素控制的程度;③个体卷入失调当中的受益。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有: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即通过行使职权要求公正和人道地对待员工;

②可以认为这种失调行为并不那么严重从而降低失调感;③改变态度;④寻找另一个更重要的相关因素来压过不协调因素。

9.动机:指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需要具有原动力作用,但是需要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状态,并不能直接引起行为。只有当需要指向特定目标,并与某种客观事物建立起具体的心理联系时,才能由潜在状态转为激发状态,成为引发人们采取行动的内在力量。

动机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的生理或心理需要;二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客观事物,又称外部诱因。一般情况下,前者处于既定状态,后者则能够人为地予以改变,引导期望行为的发生。在企业中,职工的各种积极或消极行为同样受到各种动机的支配。运用激励手段调动职工积极性,就是利用动机对行为的驱动和支配作用,通过外部诱因激发动机,引导职工产生积极行为。

10、反馈控制:亦称事后控制、成果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其优点是:(1)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2)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反馈控制的主要缺点在于:只能事后发挥作用。任何供以反馈分析的结果都是既定的、不能改变的结果,惟一的作用是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警戒与参考。而且,偏差发生与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之间有较长一段时滞,这必然对偏差纠正的效果发生很大影响。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反馈控制是唯一可用的控制手段。

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泰勒科学管理的4个原则。

答:泰罗于1911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在这本书中,他全面叙述了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发展吏中的重大事件,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第一步,它对管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泰勒科学管理的4个原则为:

(1)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3)与工人们忠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4)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下来。

2.规划和政策的区别。

答:企业的规划和政策都是企业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

(1)规划是为实现既定方针所必需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资源以及其它要素的复合体。组织规划的作用是根据组织总目标或各部门目标来确定组织分阶段目标或组织各部门的分阶段目标,其重点在于划分总目标实现的进度。规划有大有小,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目标,国家制订丁一个个五年规划,而一个大学校园里的小零售产为实现向小型超市发展的目标也可以制订一个改变货架的规划。组织的规划不仅仅包含组织的分阶段目标,其内容还包括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委派、所采取的步骤、涉及的资源等等。组织的是一份综合性的,但也是粗线条的、纲要性的计划。

(2)政策指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必须具有一贯性和完整性。政策是管理者决策时考虑问题的指南,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规定组织行为的指导方针。政策可以以书面文字形式发布,也可能存在于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暗示”之中,但无论是哪种形式,政策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3)规划和政策的区别表现在:

①在计划体系中的层次不同。政策在计划中的层次高于规划的层次。

②作用不同。组织规划的作用是根据组织总目标或各部门目标来确定组织分阶段目标或组织各部门的分阶段目标,其重点在于划分总目标实现的进度。政策是管理者决策时考虑问题的指南,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规定组织行为的指导方针。

3.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主要区别。

答:(1)公司层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为整个企业确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公司层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企业的业务组合,即决定企业活动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种类,合理安排各类。业务活动在企业业务总量中的比重和作用,各类业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业务在战略期内的发展方向。公司层战略一般有四种类型:

①维持型战略,保持原有的业务组合和资源分配原则和方式;

②发展型战略,调整业务组合,鼓励某些业务的迅速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整体业务组合的改变和发展速度的提高;

③衰退型战略,抑制某些业务的发展,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减缓企业的发展,以实现业务组合的调整,或是避免在十分不利的外部环境,或是在尚未发现环境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的情况下急于采取反应而可能面临的风险;

④退出型战略,即对业务组合进行较大规模的变革,退出某些关键业务。

(2)业务层战略又称为竞争战略,即由各业务管理中心根据公司层战略决定的业务组合和各业务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确定本业务的具体竞争方式和资源使用重点。业务层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决定本业务对实现公司层战略可做出的贡献,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远景,本业务活动与公司内其他业务活动的关系,包括需要与公司内其他业务共享的资源种类和共享的活动方面。

②决定本业务的涵盖范围,包括本业务在业务价值链上的位置和业务活动涉及的价值链长度、业务活动所采用的基本技术类型和技术扩散利用的潜力、主要市场,和用户群结构、要求和变化趋势。

③业务的核心活动方面、基本竞争战略种类,以及获得并控制价值的方式。

④业务内各项职能活动对该业务取得竞争成功的作用,包括对取得业务竞争力起关键推动作用的职能和削弱业务竞争力的职能,以及较弱职能的功能从外部获得的可能性等。

⑤业务内对资源的分配和资源平衡的方式,建立对业务内各项活动资源使用效果的控制和评价机制。

⑥制定实现业务发展目标的计划,对各计划期和计划各方面负责的人员及业务活动进程的制定。

⑦同一业务中各职能战略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等。

(3)业务层战略是对公司层战略的展开,是公司层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步骤。公司层战略是业务层战略的指导战略,它为业务层战略划定了范围。公司层战略规定着业务层战略的内容方向。

1.战略与结构的关系。

答:(1)企业的战略指一个组织为全面实现目标而对主攻方面以及资源进行布置的总纲。它根据市场状况,结合自身资源,通过分析、判断、预测,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它界定了企业诞生的使命、经营范围、远景目标、发展方向、经营方式等坐标,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

(2)结构指组织中各种劳动分工与协调方式的总和,它规定着组织内部各个组成单位的任务、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它包括四个部分:整个组织的任务与职责在个人间及部门间来划分;正式权力关系,包括等组层次和控制幅度;个人汇成部门、部门汇成整个组织的聚集情况;在纵向和横向上确保有效沟通、协调和一体化的体系。

(3)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组织的结构要服从于组织的战略。企业所拟定的战略决定着组织结构类型的变化。当企业确定战略之后,为了有效地实施战略,必须分析和确定实施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因为战略是通过组织来实现的,要有效地实施一项新

的战略,就需要一个新的,或者至少是被改革了的组织结构。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主从关系更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规范着组织结构的形式。

②只有使结构与战略相匹配,才能成功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③组织结构抑制着战略。与战略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将会成为限制、阻碍战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巨大力量。

④一个企业如果在组织结构上没有重大的改变,则很少能在实质上改变当前的战略。

5.职务丰富化和职务扩大化的区别。

答:职务丰富化和职务扩大化都是组织职务设计的一种形式,对员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1)职务扩大化是增加职务范围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案使职务范围(job scope)增大,也就是增加了一项职务所完成的不同任务数目,并减少了职务循环重复的频率。通过增加一个工人所执行任务的数目,并减少职务扩大化也就提高了工作多样性。但是,职务扩大化的努力所取得的结果远不尽如人意。一位经历过这样一种职务再设计的员工说不准说:“以前,我只有一份烦人的工作。现在,因为职务扩大化,我有三份烦人的工作!”职务扩大化尽力避免专业化造成的缺乏多样性,但它并没有给工人的活动提供多少挑战性和意义。

(2)职务丰富化(job enrichment)是增加职务深度(job depth)的一种方法。这意味着,职务丰富化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施加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去从事一项完整的活动。这种任务还应该能提供反馈,以便工作者可以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成绩。在有些场合,职务丰富化提高了生产率,而在另一些场合,职务丰富化却使生产下降。不过,当生产率下降时,它有时会反映出对资源的更有意识的使用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3)职务丰富化和职务扩大化的区别体现在:两者的不同在于增加内容的方向不一样,进而导致员工的感爱出不同。职务扩大化所增加的任务往往与员工以前承担的任务内容具有类似性,只是工作内容水平方向的扩展(横向多样性),因此职务扩大化虽然增加了工作的多样性,但它并没有给员工的活动提供多少挑战性和兴趣,也不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技能,所以它并不能彻底改变员工工作的枯燥感觉。职务丰富化是增加职务深度,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施加更大的控制,使工作更有趣,更有自主性和挑战性,因此,它能够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即职务丰富化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种重要途径。

6.降低组织变革阻力的主要策略。

答:(1)组织变革泛指组织的目标、结构、人员、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一切变化,它被认为是组织采纳的一个新构思或新行为。组织变革是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十分敏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2)在组织变革的过程有种种的阻力,有反对组织变革的种种现象的存在。反对变革的原因有人们由于历史的惯性、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发起变革的人抱有成见、心里上有障碍等原因。因此,在变革的过程中如何排除变革的阻力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降低组织变革阻力的主要策略有:

①教育与沟通。通过与员工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变革的理由,会使阻力得到降低。这一策略假定,阻力的根源在于信息失真,或者是由不良的沟通造成的。如果员工们了解到全部的事实,澄清了他们的错误认识,那么其阻力就会自然减退。教育与沟通可以通过个别会谈、备忘录、小组讨论或报告会等取得。如果阻力的根源确实在于不良的沟通,且劳资双方呈现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信赖的关系,那么这种策略会有效果的。但假如这些条件不存在,它就不可能成功。

②参与。一个人要是参与了变革的决策,他就不容易形成阻力。因此,在变革决定之前,需要将持反对意见的人吸收到决策过程中来。假如参与者能以其专长为决策作出有益的贡献,那么,他们的参与就能在降低阻力、取得支持的同时提高变革决策的质量。不过,这一

策略也有缺陷,即可能带来次等的决策,并耗费许多时间。

③促进与支持。变革推动者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支持性措施减少阻力。如果员工对变革的恐惧和忧虑很强,那么,提供员工心理咨询和治疗、新技能培训以及短期的付薪休假等可能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调整。这一策略与其他策略一样,也是有缺陷的。其中之一是消耗时间。另外,它的推动花费较大,且没有成功的把握。

④谈判。变革推动者处理变革潜在阻力的另一方式是,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阻力减低。比如,如果阻力集中在少数有影响力的个人中,可以通过谈判形成某一奖酬方案使这些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谈判作为一种策略,尤其在阻力来自于某权力源(如工会)时更为适用。但其潜在的高成本是不可低估的。这种策略还有一个危险,即一旦变革推动者为克服阻力而做出让步,他或她也就可能面临其他有权势者的勒索。

⑤操纵与合作。操纵是将努力转换到施加影响上。如有意扭曲事实而使变革显得更有吸引力,隐瞒具有破坏性的消息,制造不真实的谣言使员工接受变革等,这些都是操纵的实例。一个公司的管理当局可能威胁说,员工们要是不接受全面的工资削减方案,它就要关闭这家工厂。尽管实际上并无关闭工厂的打算,但这样说就是使用了操纵。合作是介于操纵和参与之间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收买”反对派的领袖人物参与变革决策来降低阻力。所以征求这些领袖人物的意见,并不是为了达成更好的决策,而是为了取得他们的允诺。操纵和合作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成本相对不高,也便于力争得到反对派的支持,但其欺骗或利用的意图若被察觉,容易适得其反。一旦诡计被揭穿,变革推动者的威信也就可能一落千丈。

⑥强制。即直接对抵制者使用威胁力和控制力。如—一个公司管理当局真正下定决心,要是员工们不同意削减工资就关闭这家工厂。这时就是使用了强制策略。强制的其他例子包括调换工作、不予升职、负面绩效评估及不友善的推荐信等。强制的优点类似于操纵和合作。但这一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强制通常是不合法的,即便是合法的强制也容易被看成是一种暴力,从而有损变革推动者的威信。

7.激励和保健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这两类需要就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1)双因素: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概念

①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B.工作上的成就感。C.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D.对未来发展的期望。E.职务上的责任感。具备这些因素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②保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组织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2)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功与失败。一些内在因素如成就、承认、责任与工作满意相关。当对工作感到满意时,员工倾向于将这些特点归因于他们本身;而当他们感到不满意时,则常常抱怨外部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②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并不一定能使工作结果令人满意。因此,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③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有区别的,因此管理者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只能带来平和,而不一定对员工有激励作用,这些因素只能安抚员工,而不能激励员工。

8.菲德勒权变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美国管理学家费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于1951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权变理论。

(1)费德勒将领导环境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所谓职位权利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任务结构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任务的负责程度。上下级关系是指群众和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费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的评价。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于敌意的词语,则该种领导趋向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种领导趋向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2)费德勒认为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对低LPC型领导来说,他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当环境较好时,任务能够确保完成,这时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对高LPC型领导来说,他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将人际关系放首位;如果环境较好时,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时他将追求完成工作任务。

9.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答:(1)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先行、沟通、指导、浇灌和奖惩。它的三个要素是: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既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2)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而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它有四层含义:

①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②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③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④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3)领导和管理从表面上看没有多大区别,它们有着不少共性,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也都是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的结构。但是,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而领导者则是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4)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范围:从一般的意义上说,管理的范围要大一些,而领导的范围相对要小一些。

②作用:管理则是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运转等活动,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表现在为组织活动指明方向、设置目标,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等方面。

③从层次上来说,领导具有战略性、较强的综合性,贯穿在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整个管理过程来看,如果我们把管理过程划分为计划、执行和控制三个主要的阶段,领导活动处在

不同阶段之中,集中起来就表现为独立的职能,即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计划得以实施,使建立起来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转,组织和配备人员,并对各个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④功能: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运行的效率,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活动的效果。效率涉及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

10.柔性制造系统如何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答:(1)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技术复杂、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想和圆满地解决了机械制造高自动化与高柔性化之间的矛盾。

①柔性制造系统是指在计算机支持下,能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有以下三种类型: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柔性自动生产线。

②柔性制造系统的构成。就机械制造业的柔性制造系统而言,其基本组成部分有:自动加工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软件系统。

(2)柔性制造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①提高设备利用率。一组机床编入柔性制造系统后,产量比这组机床在分散单机作业时的产量提高数倍。

②减少在制品80%左右。

③稳定生产能力。自动加工系统由一自或多台机床组成,发生故障时,有降级运转的能力,物料传送系统也有自行绕过故障机床的能力。

④提高产品质量。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装卸一次完成,加工精度嵩,加工形式稳定。

⑤运行灵活。有些柔性制造系统的检验、装卡和维护工作可在第一班完成,第二、第三班可在无人照看下正常生产。在理想的柔性制造系统中,其监控系统还能处理诸如刀具的磨损调换、物流的堵塞疏通等运行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问题。

⑥加大产品应变能力。刀具、夹具及物料运输装置具有可调性,且系统平面布置合理,便于增减设备,满足市场需要。

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人认为有效管理是“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人认为有效的管理应是“人本管理、个性化的管理”,请对这两种说法进行评论,谈谈你对实现有效管理的认识。

答:(略)

2.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却不愿意与别人共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请利用管理学理论,说明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的共享?

答:(略)

3.我国一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都面临着如何交接班的问题。有的创业者坚持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另外一些却强调要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渐渐地失去了当年的锐气,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一些重大的决策权利必然发生转移。有的企业家认为这种权利应该交给职业经理人,有的认为应该交给自己的子女。由于各自企业的背景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哪种情况好,那种情况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创业者把自己的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的优点为:

①继承和发展原有的经营战略。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老板的子女对本企业比较了解,能够准确把握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愿景目标。

②对本企业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快速地进入正常轨道。民营企业老板的子女大多从小生长在该企业,对该企业的文化比较了解,易于开展自己的工作。

③容易得到比较大的管理权力,使得其有足够的权力在公司中开展必要的变革。一般情

况下,民营企业的老板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子女的,比较容易对其授权。

④民营企业的老板能够得到足够的安慰与满足,因为,毕竟,企业还是在自家人手中,不会担心企业的所有权旁落。

创业者把自己的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的缺点为:

华东理工版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组织2548

第三篇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 D A 有一定数量额人 B 人们都有自己的目标 C 有一个领导 D 为共同目标协调 2、所谓高耸型组织是指其 C A 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多 B 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 C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D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少 3、所谓参谋职权下列哪种解释最为准确 B A 拥有参谋职能的人 B 参谋人员拥有的权力 C 参谋部门拥有的 D 都错 4、所谓集权是指 D A 将所有权利集中在基层 B 将决策权集中在基层 C 全部权利集中在高层 D 绝大多数的决策权集中在高层 5、所谓授权就是 C A 就是临时分权 B按照规定分权于下属 C将自己的部分权力委派下属 D多错 6、职能职权是一种 C A 只授予直线人员的职权 B 只授予参谋人员的职权 C 可以授予直线或参谋人员的职权 D 不能授予直线或参谋人员的职权 7、企业制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属于下列哪种企业文化的范畴 D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由精神文化转变为物质文化 D 制度文化 8、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是希望达到下列哪个目标 B A 所有成员由一人指挥 B 所有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领导 C 所有成员只对一人负责 D 上述答案都对 9、管理跨度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变化成反比 C A 组织员工人数 B 员工素质素质高低 C 工作难度大小 D 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大小

10、在指挥链原则中,统一指挥与阶梯原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C A 相反 B 互补 C 更加详尽、完整 D 没有任何关系 11、所谓部门化原则是规定 A A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似的工作 B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各自不同的工作 C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关的工作 D 同一部门员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12、当组织管理工作简单、技术也较简单时,组织结构设计宜采用 A A 直线型组织 B 职能型组织 C 直线职能型组织 D 事业部组织 13、当组织开展活动是需要更多的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能顺利进行宜选择 B A 直线型组织 B 职能型组织 C 直线职能型组织 D 事业部组织 14、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结构是 C A 直线型组织 B 职能型组织 C 直线职能型组织 D 事业部组织 15、下列属于隐性知识的是 D A 储存在公司电脑中的信息 B 存放在员工私人电脑中的信息 C 存放在保密室中的资料 D 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技术 16、组织中经常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是主要为达到 C A 显性知识隐性化 B 显性知识显性化 C 隐性知识显性化 D 隐性知识隐性化 17、对于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源来看,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 D A 更不重要 B 不很重要 C 更重要 D 都重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正式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的有 ABC A 满足员工的情感 B 推动组织开展员工培训 C 增强员工的合作意愿 D 加速信息的传播 E 同意员工的目标 2、有机式组织具有下列特点,即 AB A 高度正规化 B高度集权化 C 高度灵活性 D 高度适应性 E 高度差异性

公共管理综合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集

公共管理综合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集 一、一、概念题 1新公共行政学(华南理工2019年研) 答:新公共行政学是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是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人为代表,它强调一种民主取向的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青年行政学者对传统行政学提出挑战而形成的“新”理论。它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标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反对把行政学固定在“预算、人事管理、组织与管理”一类的“组织内部”的研究,要求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从公共组织中存在的分配、整合、边界交换、社会动机四种作用过程来理解和改善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厦门大学2020年研;东北大学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侨大学2018年研) 答: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主要指国家或政府组织(广义的公共组织包含第三部门组织)。广义上的公共组织是所有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狭义上的公共组织是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具体如下:①公共组织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强制性;③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④公共组织具有明显的政

治性;⑤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⑥公共组织具有独占性或非竞争性。 3新公共管理(中央民大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湖南师大2016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华南师大2013年研) 答: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管理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的特点主要有: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4企业家政府(中山大学2019年研) 答:企业家政府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且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企业家政府理论由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传统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催生了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出现,传统官僚体制所带来的组织僵化、效率低下、非人格化等问题迫使公共管理者寻求政府改革的出路。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包括:①掌舵而不是划桨;②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③注重引入

教育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行政管理:是一种一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教育规划既为教育事业确定了行动的指南,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组织发展: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4.跳板原则:是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效率。 5.松散结合理论:(loosely coupled theory),提出者:魏克(Karl E. Weick)。主要论点:组织内专业系统与行政系统的结合方式彼此联系并不严密各有特性。双核心(dual -core)现象:1 就权力而言,行政系统高於专业系统。2 就人数而言,专业人员多於行政人员。3 就变迁速度而言,专业系统反对由上而下的变革,变革阻力大,变革速度慢。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法约尔管理思想之主要内容?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2、倡导管理教育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2、教育政策的意义何在? 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有助于我们提高依法从教、依法行政的素养,有助于我们增强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我们推动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 3、教学管理的内容? 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 4、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要程序? 开题、操作实施、结题准备、撰写报告、成果鉴定。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细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25公共管理学初试试题(后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2、POSDCORB 3、第三部门 4、拉焦尔模式 5、公共财政管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2、简述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 4、简要回答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三、辨析题(20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仅仅是词语上的差异,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做出评价。 2、在服务性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625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科目总分:150分 中国矿业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编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答案参考: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也越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成反比关系。参见书P49. 2、POSDCORB 答案参考:POSDCORB是美国学者古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Planning),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Organizing)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立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人事(staffing),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指挥(directing)是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一种连续工作:做出决策,并以特殊的和一般的指令使决策具体化,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挥对下属的督导和关怀作用。协调(coordinating)即为使工作的不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办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教学活动安排多样化——“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有课堂授课也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文教政策:“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设立“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教学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如中央官学规定,14岁到19岁开始入学;每年举行旬考、岁考和毕业考;每年有旬假和长假等放假形式;对教师实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

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

最新教育管理学全国考研真题打印版.doc

2000-200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教师合格证制度 古典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投资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试分析科层制组织理论。 3、请列举教育管理的方法。 4、简要分析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5、简述巴纳德关于组织要素的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评述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及有效利用。 2、评述行为科学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 非正式组织 校本教师培训 行为科学 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 双因素理论 法约尔 二、简答题 1.简述依法治教的种种表现。(10分)

2.试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0分) 三、论述题 1.试分析教师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20分) 2.评述巴纳德组织沟通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3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教育人事管理 非程序化决策 义务教育 松散结合理论 校本管理 考试科目:教育管理学 招生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 西蒙组织文化 二、论述题 1.评述激励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15分) 2.结合《教育法》中有关规定,论证举办学校的必要条件。(15分) 3.你认为学校组织中人际沟通行为主要有哪些障碍?如何才能在学校管理中达到有效的沟通?(3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 教育规划 组织发展 跳板原则 松散结合理论

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含答案)年考研试题教学提纲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管理学原理科目代码:471 一、名词解释(共l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 2.目标管理 3.内企业家 4.机械式组织 5.直线职权 6.职务分析 7.晕轮效应(Halo effect) 8.认知失调 9.动机 10、反馈控制 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泰勒科学管理的4个原则。 2.规划和政策的区别。 3.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主要区别。 4.战略与结构的关系。 5.职务丰富化和职务扩大化的区别。 6.降低组织变革阻力的主要策略。 7.激励和保健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8.菲德勒权变模型的主要内容。 9.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10.柔性制造系统如何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人认为有效管理是“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人认为有效的管理应是“人本管理、个性化的管理”,请对这两种说法进行评论,谈谈你对实现有效管理的认识。 2.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却不愿意与别人共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请利用管理学理论,说明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的共享? 3.我国一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都面临着如何交接班的问题。有的创业者坚持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另外一些却强调要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管理学原理科目代码:471 一、名词解释(共l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是由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提出用来衡量社会承认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一种文化尺度。一个权力差距大的社会接受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别,员工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称号、头衔及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权力差距大的国家进行谈判时,所派出的代表应至少与对方头衔对等才行。相反,权力差距小的社会尽可能地淡化不平等,上级仍拥有权威,但员工并不恐惧或敬畏老板。 2.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1)目标管理是一个程序和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目标。(2)目标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由德鲁克提出,经由其它一些人发展,逐步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外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目标管理的优点:(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图划分到每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目标管理的缺点:(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2)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3)制定目标的困难。(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5)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6)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7)缺乏灵活性。(8)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3.内企业家:也翻译为内部创业者,指的是那些在现行公司体制内,富有想象力,有胆识,敢冒个人风险来促成新事物出现的管理者。内企业家是现代大公司的产物,处于公司最高管理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是连接上面与下面的“过渡层”,因而在企业的创新中居于关键部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在其著作《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提出。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内企业家的活动局限于已建立的组织内部,其行动受到企业的规则、政策和制度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 (2)内企业家由于是企业内部的创业者和革新者,他们的行为经常会挑战到现有组织的秩序和稳定性,这很容易在组织内部制造一些摩擦,成为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因此阻碍内企业家个人能力的施展。 (3)内企业家在企业内部创业获得成功之后得到的报偿是其职业生涯的提升和很少报酬,因此,相比企业家而讲,内企业家的激励不足。 4.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是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坚持统一指挥的结果,产生了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每个人只受一个上级的控制与监督。而组织要保持窄的管理跨度,并随着组织层次的提高而进一步缩小管理跨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学院-行政管理学(专)-阶段练习一

行政管理学(专)课程阶段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 确答案) 1、认为一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组织、领导、计划、人事等手段,处理行政事务以完成任务的活动都是行政。这是从什么角度对行政定位?( C ) A、从“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角度 B、从“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角度 C、从管理的角度 D、从经济学角度 2、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学科基础是( A )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工商管理学 D、法学 3、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C )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沃尔多 4、中国真正有自己的行政学研究成果始于( C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5、我国行政系统分为国务院、省一级政府、县(市)政府和乡(镇)政府,这是属于哪种结构类型?( A ) A、直线式组织结构 B、职能式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型组织结构 6、下列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 A、直线式组织结构 B、职能式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型组织结构 7、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和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使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这种结构类型是( D ) A、直线式组织结构 B、职能式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型组织结构 8、行政组织中规模最大、分支机构和人员最多的子系统是( B ) A、领导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监督机构 D、参谋辅助机构 9、审计机构属于( C ) A、领导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监督机构 D、参谋辅助机构 10、THC技能集中的H是指( B ) A、技术技能 B、人事技能 C、观念技能 D、预测技能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预测: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环境进行预先估计,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 决策: 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即多方案择优。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激励: 激励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作用。 控制: 控制是指接受系统内外的有关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对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正确的措施使系统按预定的计划运行,或适当的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D)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B)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C)

【AAA】教育管理学考研真题.doc

20RR-20RR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20RR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教师合格证制度 古典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投资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试分析科层制组织理论。 3、请列举教育管理的方法。 4、简要分析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5、简述巴纳德关于组织要素的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评述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及有效利用。 2、评述行为科学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20RR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 非正式组织 校本教师培训 行为科学 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 双因素理论 法约尔 二、简答题

1.简述依法治教的种种表现。(10分) 2.试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0分) 三、论述题 1.试分析教师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20分) 2.评述巴纳德组织沟通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3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RR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教育人事管理 非程序化决策 义务教育 松散结合理论 校本管理 考试科目:教育管理学 招生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 西蒙组织文化 二、论述题 1.评述激励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15分) 2.结合《教育法》中有关规定,论证举办学校的必要条件。(15分) 3.你认为学校组织中人际沟通行为主要有哪些障碍?如何才能在学校管理中达到有效的沟通?(3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RR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 教育规划 组织发展 跳板原则

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原理(代码472)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原理(代码472)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 二OO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472管理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管理?其含义是什么? 答: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明确地设定目标是进行管理的起点。 (2)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3)管理活动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要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地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两者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2.一个拥有多种事业(业务)的公司往往需要哪些层次的战略?它们各应寻求(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一个拥有多种事业(业务)的公司往往需要三个层次的战略:公司层战略、事业层

战略和职能层战略。它们各应寻求(解决)的问题如下: (1)公司层战略 公司层战略(Corporate—level strategy)寻求回答这样的问题:公司应当拥有什么样的事业组合?如果一个组织拥有一种以上的事业将需要公司层战略,它应当决定每一种事业在组织中的地位。 (2)事业层战略 事业层战略(Business—level strategy)寻求回答这样的问题:在公司的每一项事业领域里应当如何进行竞争?对于只经营一种事业的小企业,或是不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组织,事业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回事。对于拥有多种事业的组织,每一个经营部门会有自己的战略,这种战略规定该经营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向哪些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 当一个组织从事多种不同的事业时,建立战略事业单位更便于计划和控制。战略事业单位代表一种单一的事业或相关的事业组合,每一个战略事业单位应当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竞争对手,这使得每一个战略事业单位有自己独立于组织的其他事业单位的战略。 (3)职能层战略 职能层战略(Functional—level strategy)寻求回答这样的问题:公司怎么支撑事业层战略?职能部门如研究与开发、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应当与事业层战略保持一致。 3.简述需要层次理论。 答:(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激励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两个基本点:第一,人类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

暨南大学_717公共管理学2015年_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各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概念辨析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与行政 2.准政府组织与第三部门 3.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务员制度 4.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 二、简述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比较分析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比较分析B途径与P途径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过程 4.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三、论述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公共行政的范围日趋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社会事务被纳入到公共行政之中,公共行政逐渐淡化阶级统治的色彩,进而获得了相对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公共行政的这种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张行政权力,出现了“行政国家”现象。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增加、政府规模的不断膨胀,“大政府时期”、“福利国家”的时代到来了。这种体制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支出严重增长和公众对政府不信任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和质疑官僚制行政的有效性。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在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上,西方学者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和政府的失效,提出了治理的新概念。他们希望通过治理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调控、协调与管理社会事务过程中的不足,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请结合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阐述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对治理理论的具体内容进行评述。 2.西方国家从“守夜政府——万能政府”、再从“万能政府—— 有限政府”的发展,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行政的精神而展开。请根据公共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改革实践,论述政府职能定位问题。 1

基础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亨利·明茨伯格认为信息传递方面角色包括监听者、__传播者____和____发言人 __。 2.按计划的期限可将其分为___长期计划___、__中期计划 ____和短期计划。 3.职权设计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____纵向__与__横向___两个方面的职权关系,将不同类型的职权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和部门,建立起高度协调的职权结构。 4.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具有__示范性____、激励性、互动性和__适应性____的特点。 5.按沟通的范围,可将之划分为______和______。 6.按计划制定的层次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7.从决策的起点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与______。 8.领导活动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9.路径—目标理论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______教授提出来的,它以______理论为依据。 10.按控制的时机,可将控制分为______、______和事后控制。 11.亨利·明茨伯格认为人际关系方面角色包括______、______和联络者。 12.按计划内容的明确程度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13.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与______。 14.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______,领导的目的是实现______。 15.按沟通的方向,可将之划分为______、______和平行沟通。 16.管理程序学派主要研究管理的______和______。 17.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与______。 18.勒温认为,领导者采取的领导基本作风有三种,即______、______和放任式 1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人际知觉和人际沟通。 20.冲突管理有各种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强迫、妥协与合作。 21.管理环境一般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2.从决策的主体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与______。 23.组织文化主要是由物质文化、______和______等三个层次构成的。 24.“社会人”又称“______”,这一假设来自20世纪30年代的______实验。 25.预算是______的计划,是用数字表示的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预计结果,预算是使用最______ 的控制方法。 26.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______、良好的沟通和______。 27.从环境的可控程度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与非确定型决策。 28.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方式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上下级关系。 29.按沟通的反馈性,可将之划分为______和______。 30.强化理论认为强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自然消退和惩罚。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各种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是[ ] A.人 B.财务 C.时间 D.信息 2.梅奥认为工人是[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3.中层决策大多是[ ] A.战略决策 B.管理决策 C.业务决策 D.技术决策

2013年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原理(代码821)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原理(代码821)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东理工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0题) 1.泰罗 答: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是指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工作的“最佳方式”。泰罗的四条管理原则:①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②科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使之成长;③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④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下来。 2.差异化战略 答:差异化战略是指一种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中具有独特性的战略。该战略作为波特三种竞争战略之一,具体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和运用其产品或服务独特的某一部分直至全部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优势,作为指导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方向,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 3.晕轮效应 答:晕轮效应,是指通过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

特征的认知活动,好像刮风天气到来之前,晚间月亮周围出现的月晕(又称晕轮)把月亮光芒扩大了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直觉性的人选择雇主时往往会形成对对方认知的一种偏差倾向,实质上是“以点代面”的思想方法,只见一点,不见其余。 4.公平理论 答: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指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的理论。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获得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的结果之后,他不仅关心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关心报酬的相对量。亚当斯认为奖励与满足的关系,不仅在于奖励本身,还在于奖励的分配上。个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与所得的报酬和心目中的参照系比较确定自己所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5.事业部结构 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指按照组织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的组织结构类型。在这种设计下,每个单位或事业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事业部经理对本单位的绩效负责,同时拥有战略和运营决策的权力。 事业部结构的优点包括:决策机构专业有力,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事业部主动灵活。在事业部结构中,管理者只需要对自主的产品和服务负责任。缺点包括:成本高,难以控制,易产生内耗,集权分权关系明显,降低了效率。 6.交易型领导 答:交易型领导者是指主要通过使用社会交换(或交易)进行领导的领导者。交易型领导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新公共服务[深圳大学2020年研;浙江财大2019年研] 答: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其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②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③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④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⑤责任并不简单;⑥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⑦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2.领导的权变理论[中国地大2020年研] 答:领导的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的一个变数(函数)。因此,有效的领导行为是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领导权变理论的实质。它是对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发展和推进,其研究的重点是分离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境条件。从总体来看,领导权变理论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合理的领导方式,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是否较为合理。权变理论是对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发展和推进,它强化了被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所忽视的环境因素的作用。 3.事业单位[江苏大学2019年研] 答: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

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主要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领域。其基本特征包括:①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②事业单位由政府主办并主管;③事业单位经费由公共财政供给;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4.领导体制[天津商大2019年研]、公共领导体制[贵州财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领导层次[天津商大2012年研] 答:领导体制是指公共组织中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制度、方法及其运行机制。领导体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能,有效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科学的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正常进行的组织保证,是提高整体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是正确规范领导行为的根本机制。其内容包括:①领导结构,即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结构;②领导的层次与跨度,其中领导层次是指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领导跨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直接有效地指挥下级的幅度;③领导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要求建立严格的从上而下的领导行政法则和岗位责任制,对各个领导部门(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作出严格明确的规定;④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包括选举、招考、任免、考核、调动、轮换、回避、离(退)休等方面的制度。 5.政府议程[人大2020年研] 答: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他们认为有必要对其采取相关行动并将这些社会问题纳入政策范围的过程。在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公众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组成,主要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往往表现出众说纷纭的特点;而政府议程基于公共权力的运用,其建立是对政策问题进行认定或陈述的最后阶段,一般比较具体。一个政策问题得到确认的过程通常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