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我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我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我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国企改革之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在宏观上是要对国民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微观层次上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公司制度通过改革要使国有企业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同时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企业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是改革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一阶段的改革曾被戏称为“婆婆要松绑,媳妇要自强”。当农村改革起步之时,在城市同步进行的是经济改革是我试点工作,国企改革时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并不仍被认为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式生产,都由计划部门决定。原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包销,利润全部上交国家,用钱必须再向国家申请。企业没有自主权,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靠自觉。1978年10月四川省率先在6个国营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1979年7月,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后,下达了以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为核心的5个文件,以首都钢铁公司等8家企业为首,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国营企业早期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上触动计划二字,而是围绕“放权让利”这一核心展开,无论是开始的利润留成,后来的承包制,以及中间尝试的利改税,都是这一思路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放权让利开始,中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旅程。因此从1978年试点一直到90年代初,这个改革并不是把国有企业塑造成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而是着重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了国家包办一切的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不用说改革初期,即使是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旧体制的缺陷只是过度集中而已,通过企业放权让利就可以解决问题,未能完全认识到国企改革的艰难程度。

198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专题报道:《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1,步鑫生解放初在上海做裁缝后来回到家乡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开了一家裁缝铺,经营日益扩大。后来担任了海盐衬衫总厂的厂长。他对于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的旧体制深感不满,利用企业扩大自主权的机会,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他对外努力搞活经营,到市场上去竞争,以品种多花色新的优势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内部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按职工的劳动实绩进行分配,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的严格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管理也颇具特色。此后步鑫生一时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楷模。作为改革典型的步鑫生自主权较大,但此后不久海盐衬衫总厂就陷入了困境,步鑫生几经努力,却无力回天。显然国营企业改革绝不是靠“放权让利”就能够结决的。国营企业制

度改革路向何方,改革的下一步是什么都成为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与之同时国有企业改革第一阶段也就此结束。

不管怎样的改革都意味着人们对习以为常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颠覆。这些今天看看稀疏平常甚至有些粗糙的制度的改革在当时却要冒极大的风险,此时中国在改革开放之路上走过的时间尽管还很短,却非常曲折,观念的碰撞异常激烈。人们已经感觉到了制度革新的艰难,感觉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就像一个魔方,看起来有点乱让人一时理不出头绪,但只要用心揣摩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企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但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国企改革的坚冰已将被打破,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国企的控制已经有所松动,一些走入发展死胡同的企业从新焕发出了活力,伴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局面也被打破。同时有所发展的国企势必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来解除经济体制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于是新一轮的国营企业改革也呼之欲出。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改革的蓝图,加快改革的步伐,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本阶段改革的重点工作。此次全会虽然明确提出,今后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了由国家包办一切的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如何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变成市场经济下自负盈亏的主体,全世界都不可能给中国提供答案,更何况中国此时还不是市场经济。这一年人们认识到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

中心环节”,找到了改革的重心和方向。虽然这时的国企厂长虽然不用再为修一个厕所而向上级打报告,但是企业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改革的路依旧不明朗。

1984年年初,800多人的石家庄造纸厂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上级下达当年实现17万元的利润指标竟然没人敢认领。此时的马胜利只是厂里的业务科长,这一年3月28日,他在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向新领导班子表决心》,提出由他承包造纸厂,保证实现利润70万元,力争达到100万元。在无人接盘的情况下,马胜利顺利地承包了工厂。结果很快见了分晓,这一年5月份,企业实现利润21万元,一个月在超额完成了原定全年完成17万元的利润指标,马胜利之所以旗开得胜,在于他在产品结构和销售激励上下了功夫。根据市场需求,马胜利调整产品规格并且研制出了新产品。我们发现马胜利的出现和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是如此的合拍,当马胜利的传奇杯媒体报道放大后,马胜利迅速成为当时国企改革的象征和公众人物。○2

由于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协作的步伐加快,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984年工业总产值为7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也超过了计划规定增长5%的速度;包括村(队)办工业产值为7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1%,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增长21.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增长56.8%。同年重工业总产值为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一次能源产量(折标准煤)为7.66亿吨,比上年增长7.4%○3。

虽然这次国企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承包制真的能够解决国企的问题吗?“放权让利”虽然给国企松了绑,但是绳子还在主管部门手中。放多少,让多少?很难界定。“承包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一个企业的命运仍要由地方各级党委来决定,承包制最终的命运也可想而知,很快,马胜利的“纸业集团”在成立4个月后也即告失利。而这也似乎预示着承包制的不祥命运。

这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国企改革,承包制与股份制并举的思路,很快这一思路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同志的支持。到1986年底,中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多家。职工、个人与国家共同拥有企业产权,利益与风险紧密相连,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全体股东的共同目标,这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为增强。股份制被初步证明是颇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形式。但这距离真正的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97年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根据1995年末的数据,人们发现国有企业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1995年全国国有企业的利润率只有1.4%,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8%,国有企业亏损额占全部亏损额的53.4%,而且亏损还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1993年全国下岗职工达到300万人,到1997年这个数字滚雪珠似的达到了1152万人,“下岗”也成为了“失业”的代名词。

国企改革该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胶卷全行业出现了亏损局面,全行业负债超过了100亿元。此时,柯达总裁裴学德向朱镕基提出了

全行业合资的建议,1998年柯达与中国达成协议,以十亿美元收购出了乐凯以外的中国胶卷全行业。随后柯达对收入它旗下的中国感光企业投入巨资进行改造,并对关停的企业员工买断工龄,下岗遣散。自2001年底,柯达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3%超出了竞争对手富士一倍,而中国政府也实现了改造亏损国企,卸掉沉重包袱的初衷,这一国退洋进的国企改革模式被评为柯达模式。○4其实这一模式与中国共产党的国企改革思路也是吻合的,在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15大上,江泽民明确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名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只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国家控制国名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于国企改革的方向,江泽民宣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此后,中国十五大报告使国企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国退民进演变为国有资本从完全竞争领域大面积退出,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演变为国企在上游能源等基础性行业保持强势垄断地位。这种演变产生的后果在今后十多年中越发的明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增强了,企业业绩表上的成绩则令人炫目。从2002年至2007年5年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5万亿元,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3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1000亿元。○5

纵观整个国企制度改革之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最终造就了今天我国的国民经济格局,第一阶段的改革给国有企业送去了一缕春风,打破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坚冰;而紧接着的改革,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企的两权分离,改变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第三次改革至今,造就出了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中大多都能看见国有企业的身影,中石油甚至创造了同期企业市值世界第一的记录,这都离不开国企制度改革。其实整个国企改革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国企的改革过程实质上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是必然之举,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必须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这三个必须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只要是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可取的,同时,改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允许任何关于改革的有益探索,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国企改革,推动国企不断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必然之举,只有变革才能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必须保证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也只有这样才能以公有制经济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著第二章 P66

○2同上第三章 P88

○3《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4《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第五章 P171

○5《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国有经济发展壮大30年》 2008-10-02人民日报

浅析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在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前,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学者们所忽视,认为制度因素是作为一个必要的前提而存在。然而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引入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是表现在制度不均衡时,当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对经济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而不是制度 【关键词】制度创新经济增长制度分析 一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静态分析 由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较短的时期内为避免社会动荡、经济波动很少对制度作较大的变动,因而制度的静态分析是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下文将从制度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1.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 非正式约束主要是指意识形态、风俗习惯、道德品质等,而意识形态居于核心地位。它们大都内生于人们的头脑中,多以思想的形式表现。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思想又引导和指挥着人们的行为,所以思想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由此,曾有人提出“思想也是生产”的论点。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意识形态被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评判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它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第一,成功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减少交易成本的工具。由于社会经济的高度复杂,对于每一项交易,人们不可能拥有充分的信息,而此时他们可凭借自己的意识形态直接采取行动,因而减少了社会效率的损失;第二,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克服个人和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搭便车”行为的克服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看不见的手”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更有效的发挥作用,避免“囚徒困境”的出现;第三,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减少正式约束中的执行费用。比如,法律的强制执行费用和法院费用的减少,可以使更多的社会资源转移到生产领域。 2.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中,分工和专业化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正式约束中的一些制度就是界定人们在分工中的“责任”,因此制度在促使分工和专业化有序进行,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巨大。另外,正式约束是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保证。如“度量衡”制度、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等;正式约束在克服“外部性”使社会资源更充分有效利用方面作用巨大。如“专利法”的颁布实施在克服“外部性”促进科学发明、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实施机制与经济增长 实施机制是使正式约束能顺利有效执行的保障。由于它能促使制度更完善、更健全、实施更有效,因而能有效规范经济个体的行为,使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机制更有效,从而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 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是假定其他两方面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增长促进机理的探讨。若三方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基础过关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2.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是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D.激励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表现在 A.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依据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C.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 D.一种经济体制可以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存在 E.经济体制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制度的变化 三、辨析题 四、分析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2.C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是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式。 3.D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存在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A 价格、供求、竞争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即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三种机制是紧密交织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因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新解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新解 前沿视角 FrontierPerspective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新解 李晓杰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 厦门361005) 摘要文章通过总结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现有观点和反思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认为制 度和文化是当前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教育可以传承与创新文化,提高制度变迁绩效,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关键词教育制度文化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ANewOpinion on theFunctionofEducationtoEconomicGrowth LI Xiaoiie 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 on (Physical Abstract EducationDiamenepartmentofX on Bysummarizingtheexistingeducation’seffecteconomicgrowthpoint,andthroughthereflection the

icgrowdeterminantsofeconomicgrowiningeconomth.th,WeknowthatsystemandcultureisthekeyfactordetermEducation can culturalinheritanceandinnovation,improvetheperformanceofinstitutionalchange,so asto promote economicgrowth.ordsKeyw education;institution;cultural;economicgrowth 1旧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控制人口增长及提高人口素 质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劳动力,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终都 是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和各种专业人才发生作用的;①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与经济 相互密切联系的媒介是劳动力,一国劳动者的勤奋及其素质将决定该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与 发展,而教育能通过规范劳动力行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来推动经济 增长;@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通过发展生产力的智力基础、生产熟练的劳动力、实现生 产管理现代化和促进生产资料的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高,对社会经济与生产发展产生了 长足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归根到底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的。@ 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经济学界关于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洞识基本尘埃落定。大致 观点如下:教育不仅可以通过促进投资、生产劳动力和提高管理水平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通过传承和创新科学知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来间接 影响经济发展。 2反思 第一,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资本、 劳动力质量、制度和技术。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C诺斯对这些主要因素在决定 经济绩效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质疑,即在当前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性较强,大部分 技术都是人皆可得的情况下,为什么富国与穷国之间还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在考察了 经济史上不同经济体的历史变迁之后,诺斯认为西方世界的兴起源于清晰的排他性产权的 建立、内在于市场机制中完善的法律框架的构建以及民主的代议制宪政体制的实施。换言之,是制度差异制约了当今时代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均等发展趋向,是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下转第37页)

制度与经济发展

制度与经济发展 案例1: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的农村土地是由公社来使用的。60年代初,安徽省农民开始要求改革公社体制,使得家庭收入可以与劳动挂上钩。当地的领导人开始进行试验,允许一些农户签订小块土地承包合同,由于示范效应,其他许多农户也签订了承包合同。农业土地承包导致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当地政府和领导人正式批准了实行这种制度。当时中央政府并没有参与其中,后来由于中央政府不同意这种做法,土地承包制度曾被部分地恢复到原来的制度。1978年,安徽省一场严重的旱灾导致了该省出现粮荒。省政府领导允许农民们种植农村生产队无法耕作的任何土地。附近的村庄纷纷效仿。 图一凤阳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契约” 在历经将近20年之后,中央政府终于开始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中央政府官员正式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个家庭可以与生产队长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以他们“自己的”土地来生产农作物。在一个村子之中,土地的分配原则是一样的,不过村与村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土地从集体所有制转为个人使用和更为正式的使用权的过程中,社会因素和生产率因素决定着土地的分配。不过,土地承包合同并不能保证农民有非常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虽然原则上签订合同之后,土地使用权应当有若干年时间,但中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的做法是,根据农民的收成情况,时不时地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中国农民和官员们对于社会因素和效率因素的考虑从来是不一致的。20世纪90年代对农民的调查发现,农民希望得到更安全的土地使用权,但也有很多人赞成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中国农民表示,如果他们的生计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解决的话,他们是赞成不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的政策的。由于在何种制度框架能够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并没有取得共识,这可能导致了在实施土地承包制度上进展缓慢。 图二凤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使用权频繁的进行调整在某些条件下还反映出,一些地方干部希望发挥影响力,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对土地的控制力依然是政治权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各地关于土地使用期限和做法的土地制度大不相同。虽然中央政府同意土地使用年限为15~30年,但这一点从未实施过,实地调查研究显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县级和省级官员,其兴趣更有可能与农民相一致,而不是与当地的官员保持一致。 图三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解释了制度改革的一些重要教训: 1.试点是制度改革的关键。在本例中,地方政府的试点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中央政府在承认一项成功的试点然后在全国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制度改革需要时间。随着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以及其他支持性制度的建立,中国的土地制度将会继续发生变化。 3.在制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地方领导人和其他领导人的作用可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4.在改变现有的规则时,政府需要了解制度在影响公平与效率上的双重作用。社会因素影响着改革的步伐,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进行制度改革。

我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我国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国企改革之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在宏观上是要对国民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微观层次上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公司制度通过改革要使国有企业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同时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企业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是改革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一阶段的改革曾被戏称为“婆婆要松绑,媳妇要自强”。当农村改革起步之时,在城市同步进行的是经济改革是我试点工作,国企改革时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并不仍被认为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式生产,都由计划部门决定。原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包销,利润全部上交国家,用钱必须再向国家申请。企业没有自主权,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靠自觉。1978年10月四川省率先在6个国营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1979年7月,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后,下达了以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为核心的5个文件,以首都钢铁公司等8家企业为首,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国营企业早期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上触动计划二字,而是围绕“放权让利”这一核心展开,无论是开始的利润留成,后来的承包制,以及中间尝试的利改税,都是这一思路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放权让利开始,中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旅程。因此从1978年试点一直到90年代初,这个改革并不是把国有企业塑造成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而是着重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了国家包办一切的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不用说改革初期,即使是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旧体制的缺陷只是过度集中而已,通过企业放权让利就可以解决问题,未能完全认识到国企改革的艰难程度。 198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专题报道:《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1,步鑫生解放初在上海做裁缝后来回到家乡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开了一家裁缝铺,经营日益扩大。后来担任了海盐衬衫总厂的厂长。他对于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的旧体制深感不满,利用企业扩大自主权的机会,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他对外努力搞活经营,到市场上去竞争,以品种多花色新的优势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内部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按职工的劳动实绩进行分配,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的严格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管理也颇具特色。此后步鑫生一时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楷模。作为改革典型的步鑫生自主权较大,但此后不久海盐衬衫总厂就陷入了困境,步鑫生几经努力,却无力回天。显然国营企业改革绝不是靠“放权让利”就能够结决的。国营企业制

中国制度模式与经济增长

中国制度模式与经济增长 【价格】0 元【摘要】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资源。制度的功能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激励;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等。制度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和机制结合的一种方式。具体分析了中国制度模式,中国的经济制度模式和中国政治制度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了三种经济制度模式:主要是五项经济制度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制度的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加自由民主加市场经济的结果。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财政体制,恢复了扩大了个人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自由权、自主权、选择权,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中国的政治制度模式。应当说,中国的经济制度模式的形成是中国的政治模式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稳定的政治秩序,提供了基本的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民主和产权保护的法治基础。主要是从四个方面的政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制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所有制度创新都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和未来中国制度模式建设的若干思考。【关键词】中国/制度模式/经济增长【正文】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资源。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极其深刻地指出:制度更带有根本

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讨论中国模式的时候,是否还存在一个中国制度模式?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影响中国进一步经济发展甚至转变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是中国制度模式,它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后还应当从哪些方面改进完善?对此笔者谈点看法。 一、制度模式与经济增长功能 制度是人为地制定出来的,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约束,是由正式的约束、非正式的约束和它们的实施特征所组成的,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的激励结构。通常地说,制度的功能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激励;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等。什么是制度模式?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和机制结合的一种方式。所谓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处的状态和结构;机制是指系统演化过程和动因。体制是演化的出发点和结果,机制是演化的路径。体制和机制的作用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推动着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和动态演化而形成一种方式。 在制度模式中,经济增长制度模式是根本的制度模式,决定和影响着政治制度模式和其他制度模式。道格拉斯.诺思

2018部编版八下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 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难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 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 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

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一起步入《经济体制改革》,来了解这段历史。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的背景 史料1张三劳动实在懒,碰到重活装肚疼,自留地里去种菜。专门挑着轻活做,不管质量只图快,撒粪三锹撒一堆,锄过地里草还在。割麦丢的比收的多, 你说奇怪不奇怪? 史料2上联:过年只有二升米 下联: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教师:出现上述史料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史料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开始。 史料2当时中央的方针是:“群众既然搞起了包产到户,不要硬去扭转,与群众对立,搞的既没有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没有个体积极性,生产反而下降。”中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客观上支持了包产到户的发展。到1980年11月初,全国有15%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到1981年,中央对包干到户也作出了明确地肯定。 史料3到1982年,中央的态度更明确了。中央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作者:唐未兵彭涛《光明日报》(2015年06月03日 15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把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同经济新阶段新特征相结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确立了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福祉共享。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深化改革、谋划发展的大逻辑。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有效投资,需要树立投资新理念,正确处理好6种关系,既发挥对稳增长、强基础的支撑作用,又发挥对调结构、惠民生的带动作用。 处理好总量、质量和均量的关系 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而是需要内涵增长、集约高效的GDP。因此,在不断扩大投资总量、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投资的质量和均量。所谓质量,就是需要高效的投资,切实提高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所谓均量,就是投资要与经济体量、人口规模相适应,用更优质、更均衡的投资,带动更有质量的增长。 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需要协同发展,发挥互相促进的作用。“十二五”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了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当前,不管是国家正加快推进的中西部铁路、重大粮食水利工程建设,还是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发展,都需要通过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但同时要看到,投资兼具供给和需求双重属性。现实中,我们往往更多关注投资的需求属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需求决定供给的模式,容易导致反应滞后造成产品短缺。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下行长期原因主要是经济供给结构老化,以及各种各样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创新投资,就要更多关注投资的供给属性,更加重视通过投资来带动消费,衍生需求、创造出口。平板电脑、4G网络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类产品出现前,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需求,但是新的产品创造出来,迅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消费和出口。因此,加强对潜在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研究,通过消费、出口来倒推投资,能有效把握先机,抢占市场,创造新的增长热点。 处理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关系 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需要更进一步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 一是改善现代农业物质技术条件。整合各项支农投入,创新农业投资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努力构筑强大的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中既有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基本要素,又有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通过基本要素而发生作用的其他要素。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和基础。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浅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

浅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 摘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的,一是通过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投资促使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投资作用 一、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首先对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作系统研究的凯恩斯,他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 投资供给主要是指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性固定资产,也包括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直接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增加生产资料供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条件,直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则主要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各种服务和福利设施,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按其定义来说是一个总量概念,它表明人均产出的增加。因此经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更注重要素投入的研究,而忽略了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早注意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关联,但自从库兹涅茨出版了其名著《各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才成为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库兹涅茨运用经过改善的研究方法,对57个国家的原始资料分别作了截面分析和历史分析,从中得出结论:19世纪至20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密切相关,现代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问题。他认为,“如果不去理解和衡量生产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难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将无法解释增长为什么会发生和怎么发生,因而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问题。 钱纳里使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回归法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分析,构造了反映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典型性关系“发展模式”,以更加深入地研究现代经济增长中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为了将分析结果更广泛地适用于各国和各种经济过程,钱纳里进一步使用了几个基本的方程式对“发展模式”进行复合,得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根据“标准结构”的描述性结论,结构变化的75%—80%发生于人均GNP在100至1000美元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过程和资源配置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但如今我国的经济面临了一个可持续增长的命题,也就是要寻找一条兼顾当代经济与后代子孙利益相结合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相对于新古典理论中所言的“要素”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内的“创新”更能引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种种问题,均需要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提供很好的保障。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第1章前言 (3) 1.1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3) 1.2 创新理论综述 (3) 第2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5) 2.1 技术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5) 2.2 制度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6) 2.3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比较 (6) 第3章中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比较分析 (8) 3.1 中美创新基础比较 (8) 3.2 对中国的启示 (9) 第4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第1章前言 1.1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了日本[1],正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而中国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版图中,地位也是越来越高。然而取得了经济上的重大成就的中国,也隐藏着很多问题,主要有:1. 能源紧张;2.产业结构亟需调整;3.社会经济分配不均衡;4.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合理的增长也成为了新世纪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我们知道,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因素进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且带有十分复杂的相互耦合关系。而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课题,但主要还是取决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而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又依托于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上的革新。因此,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并通过对比中美两个经济大国在这两方面的异同,着重研究中国应该从中吸取到的宝贵经验。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初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将来要走的方向,为经济理论发展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1.2 创新理论综述 创新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关于经济革新的动态理论,在这套理论中,熊彼特强调要素在各种创新活动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发展并革新了熊彼特创新理论[2],并主要发展成了两大分支:以技术创新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和以制度创新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并形成了所谓的“新熊彼特理论”。 1)技术创新理论 门施与熊彼特的观点相似,将技术创新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还使用相关的统计资料证明了熊彼特的观点。但是,门施也指出了熊彼特理论的不足之处,认为熊彼特理论只是强调企业的技术革新,而没有涉及创新环境这一因素。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等人虽然也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作用,但他们也提出了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和体制也是对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卡曼、曼斯菲尔德、海纳等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3],通过研究分析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规模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企业的竞争程度、企业的垄断力量和企业的规模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

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浅析

未经同意 请勿转载统计分析 第128期 淮安市统计局2012年12月18日淮安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分析和对策 淮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显示:淮安人口总量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为713890人,占总人口的14.87%;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498689人,占总人口的10.39%。根据国际老龄化社会通常划分法标准: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淮安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趋势特征明显。 一、淮安老龄人口基本状况分析(以下数据来源于淮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

1、老龄人口规模按年龄段分析 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年龄段数量随着年龄段增长而不断减少,且减少幅度不断加大,其中60-64岁人数最多为215201人,100岁以上人数最少为44人。 淮安市老年人口分年龄段数量统计图表 2、老龄人口规模分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按年龄段增加而降低 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受不同教育的人口数量状况: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较少,有15146人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文化教育,占老龄人口的2.12%。老年人口中大多数人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过初中及小学教育的人口数量为463356人,占老龄人口的64.91%,没有上过学的人口有199613人,占老龄人口的27.96%。

淮安市老年人口接受不同教育数量统计图表

85岁以上年龄段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181人,占这一年龄段总人口的0.58%,未上过学的人口有19035人,占同年龄段人口总数的60.68%。 淮安市老年人口分年龄段接受不同教育数量统计表 单位:人

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第一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与经济增长 本章要点: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投资(包括投资供给和投资需求)增长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前提和基础。从动态上看,投资波动是导致经济波动或周期的重要因素,二者往往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 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供给不是指生成过程的的投资──储蓄,也不是指运用过程中的投资,而是指资本的形成──积累,或者说是已经交付使用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是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的新的生产要素增量。 对于投资供给(即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强调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投资供给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投资供给增加,才能对经济增长发生真正有效的推动作用。而强调投资供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推动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作用。 投资供给效应的特点 滞后性 主要体现在投资供给有一个周期问题,欲速则不达 有条件性 投资不会自然形成供给,有时也会引起无效投资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 从长期看,投资是生产要素的增加,是积累的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投资供给的作用。从短期看,投资是一种购买行为,是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两面性",适度的投资需求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但是过度的投资需求,一旦超越现有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则会造成严重供不应求局面,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涨,经济增长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投资需求效应的特点 即时性 投资会立即引起需求增加,所以要注意投资与资源的供给相适应包括总量及结构的适应 无条件性 指有投入就会引起需求增加 乘数性 投资增加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倍数增长 第一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与经济增长 本章要点: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投资(包括投资供给和投资需求)增长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前提和基础。从动态上看,投资波动是导致经济波动或周期的重要因素,二者往往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 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供给不是指生成过程的的投资──储蓄,也不是指运用过程中的投资,而是指资本的形成──积累,或者说是已经交付使用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是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的新的生产要素增量。 对于投资供给(即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强调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投资供给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投资供给增加,才能对经济增长发生真正有效的推动作用。而强调投资供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推动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作用。 投资供给效应的特点 滞后性 主要体现在投资供给有一个周期问题,欲速则不达 有条件性 投资不会自然形成供给,有时也会引起无效投资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 从长期看,投资是生产要素的增加,是积累的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投资供给的作用。从短期看,投资是一种购买行为,是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两面性",适度的投资需求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但是过度的投资需求,一旦超越现有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则会造成严重供不应求局面,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涨,经济增长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投资需求效应的特点 即时性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 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 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 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

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制度交替后 的生产关系总是与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佐证了社会经济制度变革 的一般规律。 (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浅析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浅谈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摘要:广播影视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使命。影视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助推和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促进当代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认识和研究,对于促进影视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影视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影视产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影视文化日益朝着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生产了许多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创造了很好的票房纪录和经济收益。同时,影视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好辐射和带动作用,助推和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促进当代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放眼中国经济发展新方位,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认识和研究,对于促进影视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影视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影视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文化经济学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基于对美国表演艺术行业的非营利性与生存困境之间的矛盾研究后提出了“文化经济学”的概念,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关注和思考。文化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它主张以理性“经济人”视角运用到文化领域,研究文化因素对经济理念和经济行为的影响,追求文化效用最大化。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将包括影视在内的文化看做一种可以由民族、国家和相关利益集团来进行分享的公共物品和人力资源,其主要功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将制约人们经济活动和行为约束条件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强调文化是构成社会分工、交易活动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进化与发展是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制度和改进和发展则是文化进化的结果。文化可以塑造正式规则,并对非正式规则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随着现代技术和知识在变革工业经济和生产方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产生的,它强调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将技术和知识与资本、劳动等同等对待,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重点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 摘要: 关键词:(略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

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细分为八个方面,(有人归纳为7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 作小时;使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 劳动的比重;市场规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论文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指导老师徐大兵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班 姓名钟家荣 学号 201430280329 2015年 11月 1 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其文章《改革向何处去:论十年转轨》中写到:“总的来说,大多数观察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转轨道路是成功的.而俄罗斯的转轨是失败的,其它转轨国家处于两者之间。”而中国创造“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终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49年到1953年,我国顺利度过过渡时期,进入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计划经济即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初期,这种经济体制对于迅速整顿战争后经济创伤,集中人力物力完成重点工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病则越来越明显。从长期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被严重压制,城乡壁垒森严,工人农民等身份界定极为严格,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都极低。同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现象即为“全能政治”。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政治权利的无孔不入,渗透到方方面面。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下,甚至出现了诸如“大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幕幕闹剧和悲剧。 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经济已至崩溃边缘,社会经济事业百废待兴。正如此后邓小平访美时同卡特总统所说的:“中国已经失去了至少三十年的发展机会,不能再等了。”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1、“大包干”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大包干”即“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包干到户即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