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腾冲小学周艳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分数表示物体、图形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教学图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实践感悟

1、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平分蛋糕不够每人一个时,自己得出每人半个的初步结论。(多媒体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 个蛋糕。)师:要求学生从信封中取出彩色图片,清点一下是否 4 个苹果,2 瓶矿泉水,1 个蛋糕,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 份,同桌合作完成。(板书:分一分)师:请同学们汇报你们分的结果。强调蛋糕是怎样分的?让学生上前演示(先对折再沿折痕展开)师:为什么要对折一下呢?(突出平均分)

因为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同学们,2个、1瓶中的2和1都是数学上的数,而半个怎么用数学上的数字表示呢?现在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一个办法来表示半个!

(二)初步探索分数

(多媒体演示分数产生的过程)

师:同学们,古人在分东西时,也曾出现半个的情况,后来古代的中国人用算筹表示(下面两竖, 上面一竖),古代印度人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过同学们,这个数看上去还是像两个数。后来阿

拉伯人发明了一个神奇的符号,想知道阿拉伯人用什么来表示吗?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4页,自学课本,可以将有关文字轻轻地读一下,看懂的和同桌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书上告诉我们“半个”用怎样的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用2表示。它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 冋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能看懂书,那怎么写这个分数呢?一起来看老师写。

(先与分数线,用一横表示,再写分母2,取后与分子1)

师: 我们一起来写一下这个2。请冋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上2,同桌间相互检查。

师: 你们现在知道阿拉伯人发明的那个神奇符号是什么吗?(2)

师: 2是由哪几部份组成的?

师:分数线表示什么意思?这个2和1呢?

(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表示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吃,1表示每人吃这样的1份。)

师:是不是只有吃的东西才能分呢?

师: 请冋学们想象着一个大西瓜,怎样分到 2 ?

(三)深入探索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信封,里面有圆片、长方形和正方形,六边形、花瓶和面具,请每位同学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图

形,给它的涂上颜色。

师:把涂好颜色的纸片举起来,请几位同学上来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上台将自己涂色的纸片在投影上显示交流)1

师:同学们,为什么我们刚才交流的图片不一样,涂的颜色也不相同,而都是2呢?

(因为它们都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2)

师:理解的多好!同学们还想不想学其它的分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2张正方形的纸,按照课本65页折一折的做法,能否找到新的分数朋友? (动手操作,理解2、2、2)

(四)巩固运用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它们分别表示的意义,会写分数)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课本66页的“练一练”,中的第一题,不仅要写出分数,还要说说这个分数是怎么写出来的?

师:下面我们完成第三题,看看谁的判断力强卸

师:同学们8个苹果的2与10个苹果的2,一样多吗?

(五)总结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上了一节快乐的数学课,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你觉得哪位小伙伴的表现最好?

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多动手尝试,多动脑思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学习的小主人。

2014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分饼教案

《分饼》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分饼》P40—P4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具学具:挂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喜欢看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西游记的哪个人物? 好,一向脑子不开窍的猪八戒遇到困难了,他化缘回来,发现只有3张一样大的饼,可是要平均分给他们师徒四人,该怎么分呢?每人应分到多少张饼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二、探究新知,互动生成 活动一: 1、拿出自己准备的圆片,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出最佳的方案,派个代表汇报讨论出来的结果,并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组1: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张饼每人分得1/4,然后再分两次,这样每个人共得3/4张饼。 组2:先把3张饼叠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3个1/4的饼,合起来就是3/4张饼。提问:这里的4分之3表示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过程。 2、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5个人呢?6个人?7个人?…..你会分吗? 总结:像1/4、3/4、3/5、3/6….这样的分数叫真分数。 师:仔细观察这些真分数,你看出什么了?谁能再给我们举例出其他的真分数吗?并说说它们表示了什么意义? 活动二: 1、同学们非常能干,帮八戒解决了难题。可现在八戒又犯难了,如果有9张饼 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可能会有两种答案) 小组讨论,汇报想法和结果。 组1: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1张,每人4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地分,9个4分之一就是4分之9。 师:4分之9在这里表示什么? 组2: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4分之一张,合起来是2张加上4分之一张。 师:2张加上4分之一张,写成分数就是:2 1/4,读作:二又四分之一。二又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 每人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吗?也就是4分之9等于2又4分之一。 观察4分之3、4分之9、2又4分之1这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小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 总结:在数学里,我们把分数分为两类,把分子大于分母这类分数叫做假分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活动,并分为两个层次展开教学。第一个活动是3个饼分给4个人, 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去理解,有两种具体的分法。 第二个活动是把9个饼分给4个人,可以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去展开,在此基础上揭示真 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再介绍带分数。 学习目标: 1、在猪八戒分饼的活动中,体会假分数与带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 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圆形纸片10余张,小剪刀。 2、动手剪一剪,动脑想一想,一边看书、一边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设计: 1、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13个—是(),5个—是,也就是()5 5 7 1 —里有()个,9个—是() 8 4 2、看书中37页上面的图,用几句话编一个小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我编的故事是:

3、尝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可以用圆形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 4、如果上面的问题你都解决了,你真聪明,猪八戒会谢谢你的。但如果是9张饼呢?每人又 分到多 少张饼呢? 画一画: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5、读书38页上面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特点,并举例 子。 真分数—— 举几个真分数: 假分数—— 举几个假分数: 带分数——

举几个带分数: 6、检验自学的效果。 尝试做书中38页练一练。 教学流程: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圆形纸片和剪刀(带来了的同学举手) ●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汇报情况) ●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指名回答。 2、情境导入: ●根据书中主题图讲一个故事,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以先交流,再全班汇报。(生: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好心人给了3个饼, 猪八戒要想把它平均分成4份,该怎么分呢?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 3、操作中体验真分数产生: ●利用纸片代替饼进行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实践感知中解决问题。(生小组合作完成, 并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 ●集体汇报怎么分的?举手发言,可以结合预习作业第3题说。(用实物投影展现学生 做的过程,边说边做。亦可多问他生来叙述这个过程,感知真分数产生的过程。) 4、操作中体验假分数产生: ●方法同上。 9 1 ●介绍— = 2—结合分饼的过程来理解。并说明读法和写法。 4 4 5、读书,揭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分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 《分饼》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年级数学——《分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的合理性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培养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从直观具体到抽象出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片若干,剪刀。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 4/7里面有()个1/7,5个1/8是() 13个1/8是(),27/14里面有()个1/14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在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化斋得到3张大小一样的饼,3张饼分给4个人,要想分得公平,该怎么分呢 2、提出问题: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能分到多少张饼呢同学们,你们能替他想个办法吗? (三)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平均分3张饼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2、动手操作:让生小组4人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然后用3张圆片代替3张饼,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汇报交流: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全册总备课 一、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 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本册教材强化了“情境+问题串”的呈现形式,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数学问题,引领师生进行数学学习,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同时,这样一种稳定的、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呈现形式,无疑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学与教的要求、创造性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2、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体现。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了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不以学习某个具体的经验、公式为目标,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

思想。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材还设计了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每学期期中的“整理与复习”中,专门设立了“我提出的问题”的栏目,鼓励学生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阶段,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能是基于表面信息直接提出的;第二阶段,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第四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教材的不懈追求。修订后的新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4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达到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教材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同时,在情境的设计上,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并使情境的素材来源尽可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案

看日历。(教材第67~69页)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123456789101112 2013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4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5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6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忆法,讲给大家听或演示给大家看。 生1:我喜欢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 生2:我喜欢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学生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展示交流: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2月份天数2828282928282829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生2:2012年是闰年,2016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涂色后,组织交流展示: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讲解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要注意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说一说你怎样知道哪一年是闰年的。 生:因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已经知道2016年是闰年,所以先把2016年涂上颜色;我们也知道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2020年和2024年也是闰年。 师:可以这样找。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注意是“一般”哦,也有特殊的情况。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特殊就特殊在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年有多少天? 师: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把一年12个月份的天数加起来计算的,结果是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分饼》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分饼》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 西游记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遇到了一道数学问习题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么?大屏幕展示图片,指名读。 1.3张大小一样的饼,均匀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呢? 2.估一估:3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一张完整的饼吗? 3.请你能用手中的圆片替代饼帮他们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均匀分3张饼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2.动手操作:用3张圆片替代3张饼,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报告交流: A方案:一个一个分。边说边演示分的方法及过程。 为什么是3/4呢? B方案:三个叠放分。还是3/4 4.大屏幕展示三种分法的动态图 小结:两种分法尽管不同,但分的结果雷同,每人分得了3/4张饼,这和我们估计的每人分得的饼少于1张是一致的。 活动二均匀分9张饼 1.出示课件:猪八戒吃了一张饼的3/4,没有吃饱,就让悟空再弄几张饼,悟空就去其他地方又化斋来9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张?” 2.师:9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怎样分? 3.估一估:9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每人大约得到多少饼呢? 4.动手操作:组长拿出9张圆片,小组同学合作,画一画,分一分。 5.报告交流: A方案:一个一个分 B方案: 9个叠放分:均匀分成4份,每人分得了9/4。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9/4呢?问:9个1/4是多少? C方案:先拿8个分,每人2个,剩下的1个均匀分成4份,每人即2+1/4(板书) 师:2和1/4合起来就是二又四分之一(板书: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生齐读两遍。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板书:带分数)介绍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两局部组成的并强调带分数的书写模板。 6.分数的分类: 师: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子比分母小师: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板书:真分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真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 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分饼 教学设计

1 课 题 5.3 分饼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学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认识大部分的真分数,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通过直观了解,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从而较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总结“真分数”“假分数” 的特点。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分数可以分为3类的错觉,应在学生总结“真、假分数”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加以强化,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和带分数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 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难点: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教 学具 圆形纸片、课件等。 板 书 设计 分饼 411是带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 像21,32,4 1,43,...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像23,33,45,49,...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1.检查预学情况,引导学生交流、质疑。 2.问题导入:把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 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分饼》。 二、学 (一)问题探究一:观察教材67页情境,把5张饼平均分给四个人,你 有什么好办法?利用手中的圆纸片代表饼,画一画,分一分,填一填,并与同桌交流。 1.学生尝试解决。完成三学一测的问题探究一。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 替饼,实际画一画,分一分。 2.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方法一:先分4张饼,每人1张;再把剩下的1张平均分 成4份,每人4 1张,合起来是张。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 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 数学好玩…………………………………………………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总复习………………………………………………… 28课时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意义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1课时 小数的意义练习 1课时 比大小 2课时 买菜 1课时 比身高 2课时 歌手大赛 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单元检测及小结 2课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饼 1

分饼 一、教学内容:第37----38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 带分数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进一步理解真分数的意义) 1.故事引入:在唐僧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寻得3张大小一样的饼,要想分得公平,四个人该怎么分呢?这可难住了猪八戒。同学们,你们能替他想个办法吗?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在小组内分一分。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分法及分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14 ,共分一张饼的34 。 第二种:把3张饼摞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14 。 自我修改

4.多媒体演示两种分法,并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一张饼的34 也就是3张饼的14 。 (二)活动二:分一分(认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有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张? 2.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结果。 第一种:一张一张地分,每人分到9个14 即94 。 第二种:先分8张,每人分2张,再分1张,每人分14 张,共分2张加14 张。(教师说明第二种分法2张加14 张写作214 张,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3.教师小结:说明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板书:94 =214 (三)分数的分类。 1.多媒体出示下列分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分类 14 、23 、34 、94 、33 、65 、55 、89 、63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并汇报(说出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4 、23 、34 、89 分子<分母 (2)65 、63 分子>分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1

买文具 教学内容: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元、角、分”以小数来表示的过程,建立起初步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小数来表示商品价格,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具:电脑课件 学具:钱币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 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 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 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 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 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 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 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 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上节余多少钱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加与减 第3课时节余多少钱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的脱式计算( 包括竖式计算) 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

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 二.学习新知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结余了多少钱”) (4)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800+185-745或800-745+185,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2.(课件出示教材22页试一试例题)理解图意,解决问题。 师:每台洗衣机580元。奶奶每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算一算。 (1)计算,解决问题 生1:225+225=450(元)生2:580-225=355(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