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摘要:苏轼,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追求人生、追求美好事物。其词作《定风波》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词人旷达、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洒脱;人生态度;思想

苏轼,这位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他的一生几起几落、坎坷不平,政治上很失意,但词人却能泰然处之、坦然面对,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了解他的生平、把握他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悟他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的生平

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宋神宗熙宁年间,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希望改革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苏轼虽主张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认为“欲速则不达”,因此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以及他之前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其逮捕,打入牢中,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次变故,对苏轼的生活、思想、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苏轼被召回朝,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

题目: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姓名:齐玲玲 学号:201101010062 系别: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1级(3)班 指导教师:王骞 2015年05月10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李白、苏轼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 作者单位:文学院 作者签名:(学号:201101010062) 2015年05月10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青山出太白、眉山生子瞻 (2) (一)青山姿容与太白之飘逸 (2) (二)岷江水色与子瞻之睿智 (3) 二、何以自由、何以超越 (4) (一)青莲之狂:生为理想 (5) (二)东坡之智:求仁得仁 (7) 三、激越自遗响、清雄存风朗 (9) (一)激越:超越现实的盛世狂歌 (9) (二)清雄:回归本性的风朗之致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其诗歌风格比较 摘要:李白素有“诗仙”、“酒仙”、“谪仙人”之称;苏轼素有“词中之龙”、“坡仙”之称,作为唐宋两代盛世的顶峰,他们身上更是集中了历代文人的才华、际遇与悲喜。而这两位同样来自蜀地的天才一般的诗人,在各自的时代里所接触的人都上及天子下及贫民,且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心理的自适。李白在对自由与理想至死不渝的追求中超越了时代,苏轼则在对苦难的审视与内心的归省中超越了自我。另一方面,盛唐、隆宋的时代背景与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也造就了李白、苏轼性格与人生态度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豪放的基调下表现出激越与清雄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关键词:李白与苏轼;矛盾与执着;自由与超越;激越与清雄 Comparison of Li Bai, Su Shi' Life Attitude and Style of Poetry Abstract: Li Bai who is called "Fair Poet","Winebibber","Di Xian ren" and Su Shi wh o is called "Ci Zhong Zhi Long","Po Xian", as the summit of the heyday in Tang as well as in Song Dynasty, intensively have the talent ,fortune and sadness of ancient literati. In their o wn difenrent age ,the two genius poets samely coming from Si Chuan and in touch with peopl e from Son of Heaven to the poor and devoted into pursuing the achievement of self-worth an d adaptiveness of ego-psychology. Li Bai transcended himself through instisting pursuing fre edom and ideal until death , and Su Shi did by the review on suffering and self-examination i nside. What's more, the difference of background in two dynasties and families makes sense o n their various characters and life attitudes, meanwhile it influences their poem creation --- s howing two disparate poem styles: agitating and grand on the basic tone of bold.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内心的孤独寂寥,瞳孔的空洞茫然,言语的干涩穷乏,思想的孤陋寡闻,行为的举措无方都是精神世界空虚、空白的一种表现,而读书恰好是获取精神食粮,补足精神之钙的最好方法。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对于读书,我们应该选择遵从本心,以提高自我修养,丰富内心世界,奉献个人价值为出发点,让读书真正地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 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那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致千里”。因此,读书首先是要从思想上去重视。作为我们煤矿企业的青年职工,我们不可以妄自菲薄,我们的人生是精彩的,前途是光明的,职业是值得尊敬和骄傲的。只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在茶余饭后、工作闲余时抽出一点时间去读书,去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我想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一样可以搏击“蓝海”,成为一名优秀的蓝领精英,成就一番辉煌事业。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

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读书能让万里之外的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的思想诉诸于脑海;读书能升华灵魂,让思想、心灵和身心的一切在平和中自由自在的徜徉。“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才最清楚。“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读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光读书不实践,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反之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其大事。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读书深入工作和生活,如蚕食桑叶一般,多多吃,细细嚼,静静的消化,最终化为自己的东西,吐出闪亮的丝。我们青年职工,要想成为企业精英,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在实践中读书,在读书中去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活动,这才算是达到了读书的真正功效。 读书需要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周恩来同志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习总书记不到16岁就来到陕北梁家河插队当农民,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读书,不断的思考“生存与毁灭”的问题,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作者:不详时间:2007-5-22 21:58:42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4732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出仕与隐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 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找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读书本是一种生活_高一作文

读书本是一种生活 文:徐江宁 在我的个人读书经历中,我始终会将读书视为一种追求。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理想中的完美,追求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的安静与尘梦。一圈柔和的光晕,一杯苦涩的清茶,一卷难以释手的线装古书,主宰着一个宁静的夜晚,那该是一件多么浪漫惬意的享受啊。如果上帝允许我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思维去选择的话,我宁愿将此生的时间都付诸于阅读中,将有限的生命交给那些可亲可爱的书籍。哪怕我会因此而丧失个人的物质生活与亲情友情的缺失。我也终不悔此生能与书相识,与书相伴,与书终老。我一直深信着读书就如同指尖下才会显现出的朦胧的光影与色彩,抑或如同笔尖轻轻落在纸上的诗意与微凉,只有付之以真心才会与书一起到达那个能实现梦的彼方。 与书为友,不仅仅是一种对读书的态度与心之所向,更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仰的虔诚与坚守。其实读书本是一种生活,是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是一种境界,一种除了金钱和闪烁的霓虹灯还有一片晴空的境界,这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着,感触着,继续着。当我们乐此不疲的享受在读书的乐趣中,就仿佛跌进了时光的隧道里一般。文字是生活所孕育出来的精灵,它会如电如幻如梦般任时光飞逝,任流去的岁月刻下不老的脸。在读书中,你足以看到情却依旧的童年,或者冬天里的校园还未抹去青春的脚印,又或者夕阳桑树下的晚年聚拢着浓郁的亲情与一生唱不完的歌。

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刘向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理解,读书足可以使我们变得聪慧;读书,也足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读书,更足可以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我们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所以算起来读书应该算是人生一大乐事,有书读,应是人生一大幸事。读书有得,更是人生一大喜事。 我个人认为读书有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小资情调,如同喝红酒一般惬意,如同晒阳光一般安祥。所以切勿以功利的态度去迎合读书,更不要将金钱名利与读书画上等号。书是其实是有其个己思想与精神的,只有你将读书视为一种心无旁骛的兴趣时,书才会以真诚真挚的心去教诲你什么是理与信,什么是忠与义,什么是仁与善。我想读书最起码会使你做人足以明理,处世足以明智。 我突然又想起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说过的一句话,“读尽天下才子书,是人生极大的赏心乐事”。我想读书其实没无什么目的,是率性而为,性情所致。如果说非要找出个读书的目的的话,我想那应该就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在喧器的生活中活的快乐与充实,愉悦且诗意罢了。 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书香路稳宜频到,读书原为以性情

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

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 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的刷屏,每天被微博,微博和qq里形形色色的的信息吸引,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图片的吸引,有朋友自拍的、转发的,可以说在瞬间让我们千里之外,瞬间又让我们转换时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每天都会被无数的虚拟和现实的视觉信息冲击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智能化的设备作为艺术的载体,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未来将是一个图像的时代。 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艺术是一种审美态度,艺术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情怀、一种让自己同时也让他人愉快的生存方式,艺术化的生活将给我们带来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如生活一样漫步一样从容不迫,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我们某一瞬间看见一处特别的风景时,会对它魔幻的变化和巧夺天工的美而惊叹不已。当我们放学看到路边墙面上的涂鸦时,继而会产生一种时尚和街头风的潮流感。当我们来到酒店,看到餐桌上丰盛的山珍海味,当我们来到艺术馆,博物院这些艺术的殿堂时;当我们走在马路上欣赏美女,汽车,高楼,穿越人群时;我们已经投身到艺术的怀抱。艺术也许是一幅画,一辆车,一扇窗户,一个杯子,一支笔,甚至他人的一个微笑。由物质的地方就会有艺术,人类已经诠释了这一点,艺术并没有那么难懂,我觉得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就会明白,其实自己就生活在艺术中。 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万千色彩组成,离开了这些色彩的渲染,世界只有黑白,那么就不会再有生命的存在。有人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虽然反映了人们浮躁的价值观念,但是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从未停止。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体现了艺术的重要性,她主导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主导了人们对于美和丑的理解,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曾经的价值观,因此不论我们自拍,还是去搭配自己的着装,都深刻地展现出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它和艺术是没有界限的。 艺术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梦想,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追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的旅程。每个人都有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千万不要再追求希望的时候却忘记希望的初始,让希望变成绝望。我们要学会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每天的进步和变化成为我们生活的艺术。我们选择我们需要的,我们选择我们能做的,我们可以选择简单、整洁和安静,我们可以选择慢一些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的事业和工作而不是无奈和被迫,我们可以选择让清晨的光,洒在你正在进行时的书上,我们可以屏蔽不艺术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的艺术,放下你不想做的,拿起你想做的。 如果说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我觉得美术则是具体的一种生活方式。美术是我的爱好之一,平时生活中也经常去刷一些美术设计类的微博。课余时间也会去拍一些照片,然后画到画册上面,对我来说,素描是最简单直接体现出景物状态和轮廓的手段之一了。当我每去过一条街,一个标志性建筑,一个景点,我都会吧它们拍下来,然后自己把它们画成铅笔画,这样我觉得那些风景就有了感情和故事,而我却是个路人,记录下来了这一切。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处在时代的开端,任重而道远,更有必要和义务去了解和学习艺术,它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是无穷尽的,因此艺术和哲学时常被混在一起浓缩在历史中,改变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时代,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和魅力所在。我们无法去完全理解艺术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用生活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每一天,每一件事,艺术的气息是无处不在的,把握好自己的艺术眼光,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了,生活才刚刚开始,但是美术鉴赏课可以说让我眼前一亮,当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身边的一切时,其实发现艺术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漫步一般从容不迫。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对苏轼,我们都有所了解,在我看来他是个豁达的人,对于他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我比较欣赏。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位智慧人物,时代背脊、家庭背景和多家思想等诸多因素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思想方面尤为突出,他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润和通达。所以即使仕途坎坷,他也能坦然面对,对美好人生不懈追求,给人一种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的形象。 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虽然异常圆通而彻底,但这并未将他导向消极,积极入世仍是他人生的主要倾向,而他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经世济民、针砭时弊 他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很小就“奋厉有当世志”,关心国计民生,忧国忧民,有志兼济,准备干一番济世救民的事业。 其二,处变不惊、诙谐幽默 在他不得志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感受写进了诗篇当中,流露出一种痛苦、愤懑的心态。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重。“乌台诗案”之后,人生命运的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换,他感叹人生如梦。这样的感叹并不是他否定人生,而是他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自我超越。而在被

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像《定风波》中写的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时的他那种宁静的心境已使他处世不惊,使他心在闲暇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人生,从而认识到不再以政治抱负为重点,而是努力排遣政治失意的苦闷方法,把热情投放到大自然中,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上。 其三,热爱生活、寄情山水 官场上的失意,并没有将苏轼打击的沉沦下去,反而是这些坎坷的人生路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宝贵,更加热爱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他开始注重养生,注重自己的身体。而在精神方面,他主张实现精神自由,超然物外,他喜欢然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所以他经常出外游览观光,写下了众多的诗歌名句,用自己的诗句来表现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并且综观苏轼的生平b事迹,以及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一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遭受了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面对这如梦的人生,他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很好的结合,构成了苏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哲学,“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力求自我超脱,从而巧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苏轼《定风波》赏析一一.写作背景 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乌台诗案发生后的第三年。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此间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片面夸大变法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人对苏轼的指控,派人到湖州将他押解到京,打入大牢。何正臣、舒亶等人将苏轼写的有关变法的诗文无限上纲,而与变法无关的诗文则引申曲解,牵强附会,欲置之于死地。对此神宗并不以为然,又怜惜苏轼的才华,加上太后和官员们的营救,百姓的焚香祷告,苏轼最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该词便在此情况下写就。 二.内容赏析 上片主要写词人在绵绵春雨中的所见所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词人却毫不在意,并劝大家不要将其放在心上,是一种坦然面对风雨的态度。然后,将“竹杖”、“芒鞋”与代表身份地位的“马”作一比较,一个“轻”字显出对官场的漠视。“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为全词点睛之笔。词人不怕被贬,无惧生活坎坷;“一蓑烟雨任平生”透露出人到中年的沧桑阅历,几又几多轻视、几多豪气!任凭道路泥泞,衣衫尽湿,心灵仍然充满“晴”意,放声高歌。 下片写的是春雨初霁,夕阳晚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此时词人已物我两忘,面对“微冷”时忽逢晚照暖身,本应欣喜,然而苏轼既不以风雨为忧,也不为晚晴而喜。

党课讲稿: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党课讲稿: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一、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领导干部只有把学习作为工作之基、能力之本、素质之源,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从而做到知识过硬、本领高强。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习观做引擎、做导向。 (一)用关键点撑起学习脊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只有领会贯穿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强化业务知识学习。作为领导干部,要担负管理职责和服务任务,必须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来弥补不足,业务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习。领导干部仅有业务知识,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维局限、方法局限。实践反复证明,领导干部学习优秀

传统文化,可以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起到“筌往而察来”的作用,在工作及个人成长中少走弯路。 强化领导知识学习。领导艺术是一门科学,掌握这门科学不是生而知之的。有的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时,工作干得很出色,但当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便觉得工作很吃劲难干。究其原因,就是领导知识学习储备不够。所以说,领导干部不但要学政治、学理论,还要广泛涉猎哲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理、科技等各领域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新形势下,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就适应不了工作要求。只有全面学习知识,才能培养自己洞察社会、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历练成长。 (二)用好态度锻造学习品质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只是消遣,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诗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相比之下,孔子的学习意识更是强烈,他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颜渊在评价孔子的道德文章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抬头仰望,觉得很高;努力钻研,觉得很深;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之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之——豁达篇 摘要:苏轼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为后世之人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世人喜爱敬仰。他品性中的豁达,使他的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乃至日常生活都提升了一个境界;而他的诗作、书画以及美食,更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 关键词:人格魅力;豁达;文学艺术;好食之乐;境界提升 苏轼,这位宋朝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第二位领袖,在诗、词、文三个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苏轼的人生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他是一位爱好广泛而又博学多才之人,可以说是“全方位发展人才”的楷模。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书法绘画;尤为难得的是,生在男尊女卑的君权社会的他,竟然还能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更甚者,他对医药、水利等技艺也有贡献。 这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能够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如此之多的中华儿女所熟知和喜爱,究其根源,是凭了他那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豁达坦然、他的执着勤奋、他的独特创新、他的率真性情让世人赞叹,就连林语堂语及苏子亦是对其投以“亲切而敬佩的微笑”。①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就了这样一位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皆优的文学艺术奇才——苏轼。 谈起苏轼其人,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较于东床快婿天然无琢的放达,更觉得苏轼那历经人生风雨之后的豁达尤显得弥足珍贵。笔者以为,唯有承受了人生苦难从而酵酿出的玉液琼浆,才可垂千古而经得起后世之人的酌品斟鉴,那历经波折之后的豁然旷达更能彰显出人性之伟大。亦如一帆风顺之人成功便不及命途多舛者有得而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更多,那份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尤为珍贵。 苏轼的豁达,遍洒于他人生的各个角落:文学中随处可见豁达之境;书法绘画艺术中的豁达,亦是从笔端尽情绽放;而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使得他可以交得挚友,觅得美食。 一、诗词文赋尽豁达

《定风波》(苏轼)

定风波(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诗主要内容和苏轼面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2、赏析本词情、理、意、趣完美结合的特点,从文本中体会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诗歌的鉴赏理解,掌握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2、通知分析本词真正理解东坡的旷达与乐观,并付诸人生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的起伏。 2、通过理解苏轼的旷达,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 3、用心阅读文学作品,表达真实的感受。 【教学重点】 1、置身诗境,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赏析并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处世哲学。 【难点突破】抓住诗词内容,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探究等方式突破。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就“一枝独秀”已很不易,而苏轼的成就遍地开花,被称为“古今第一全才”。我想原因不仅仅是天资聪明。性格决定命运,这肯定和他的思想性格有关。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二、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文学成就: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乌台诗案”:因李定等人诬告苏轼诗文“毁谤君相”,苏轼被囚于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

苏轼的人生价值观

东坡诗词中的精神 第一次对苏轼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通过他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当时就被诗中所描写的浪漫朦胧的意境深深打动,我在想,到底是一个有着怎样经历的的人才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一步一步的不断接近这位传奇人物。 虽然对苏轼的诗词学习的有限,但每读一首,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深一层。他写的对我最有感触的两篇文章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赤壁赋》。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古文带给我如此之大的触动。不知道为什么,当读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后,我潸然泪下。也许是进入了苏轼的角色当中,和他一起回忆与表兄文同交往的点点滴滴,而如今物是人非,只能睹物思人,不禁悲上心头。《赤壁赋》则是苏轼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最开始的欣赏其中的景物,再到精神上与作者产生的共鸣,那种体会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就仿佛自己和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把酒赏月,共同享受山间的徐徐清风,听着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身上具备的那种乐观豁达,对事处之泰然,宠辱偕忘的品质对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品质适应于现代社会当中不同层面的人。作为领导者,要学习他的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清正廉洁;作为普通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要回把持自己,向他学习即使在逆境中都要保持的坚贞气节和人格独立,决不随波逐流。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当代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和虚假,如果没有苏轼那种乐观豁达,又怎能生存的游刃有余呢? 喜欢一个人,就会受到他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我向苏轼习得了他身上的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就是从和他泛舟时,听他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那一瞬间领悟的。而这种乐观豁达可以帮助我在任何的困境中重新站起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至于不会大喜大悲。苏轼的人生态度完完全全的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先用诗词吸引我,打动我,让我有一种想要不断了解他的冲动;然后他又用他的人生经历感染我,让我不得不为他折服。他在我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4406585.html,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刘若斌娄峰吕文明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0期 摘要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建立在其博学的思想基础之上,曲折的人生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促使他超然于物外,探求到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而形成不羁于物的超然的诗性人生品格。苏轼的超然并不是虚无的精神感悟,那是一种在在参透世相虚幻之后仍然保持着对生 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关键词超然终极意义人生的有限超越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 苏轼超然人生态度的思想基础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奇才,儒家看到他的忠义,道家看到他的洒脱,佛家看到他的空灵,这些与其融合众家而形成的复杂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苏辙曾说:“(轼)初好贾谊陆赞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唱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茫然不见其涯也”。 苏轼的思想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组合体,他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同时追求精神的超越。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的,这方面明显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又使其不得不具有道家思想的超然。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主体精神则要对这种物质存在的局限 形成超越。苏轼借鉴了佛家的思想,静心观照,了察自我。把个人的思想价值观融入到宇宙万物中去,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种超越式的超然。苏轼的胸怀坦荡开阔,他既是真情入世,又是超然名利。苏轼的人生态度就在这种超然中完成了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2 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超然的思想境界,造就了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际遇非常坎坷,这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态度既存在具有一贯性的部分,同时又具有随时变化的成分。苏轼的超然的人生态度

赞美是一种生活态度 试卷92分答案)

1、赞美应以真诚为原则。 正确 错误 2、真诚的赞美应该是有什么说什么,实事求是。 正确 错误 3、开玩笑时,应该记住玩笑的背后要表扬一个人。 正确 错误 4、古语说“助人者助己”。 正确 错误 5、本讲提到的长大的标志是能够赚钱养活自己。 正确 错误 6、本讲中提到的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学会欣赏和鼓励别人。 正确 错误 7、“一个丈夫长期说妻子长得丑使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也是一种家庭暴力,也是情感上的暴力”这是卡耐基夫人说的。 正确 错误 8、本讲的主题是赞美改变人生。 正确 错误 9、相互赞美是一场愉快的游戏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赢家。 正确

错误 10、赞美不仅表达真诚,也能得到真心。 正确 错误 11、给他人带去赞美的同时,自己收获不到赞美。 正确 错误 12、赞美应以真诚为()。 负责 任务 原则 目的 13、赞美的时候,技巧是次要的,()是主要的。 心境 心态 情感 思绪 14、“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盛开的花朵”这句话是()说的。 佛朗西斯.培根 威廉.詹姆斯 戴尔.卡耐基 布莱尔 1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是()说的。 老子 庄子

孟子 孔子 16、给他人带去()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赞美。 吹捧 赞美 讨好 奉承 17、讲座提到的长大的标志是()。 能够独立的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年龄超过18岁 能够赚钱养活自己 已经参加工作 18、讲座中提到的成熟的标志之一是()。 为人处事都比较老道 能够选择性的说话了 学会欣赏和鼓励别人 能够独立的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19、本讲的主题是()。 赞美要具体 赞美改变人生 似否定实肯定 赞美是一种生活态度 20、“一个丈夫长期说妻子长得丑使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也是一种家庭暴力,也是情感上的暴力”这是哪位名人说的()。 布莱尔夫人

从苏轼的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苏轼的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逆境中的人生哲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定风波》是苏轼较具代表性的词,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词中"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会雨过天青的吗?这一路上的雨雨晴晴也正是官场气象变换莫测的写照。 苏东坡的一生,他豁然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这首《定风波》便是最好的写照。千百年来,苏东坡赢得了无数人的景仰和喜爱,不仅因为他天赋诗才,更因为他乐观豁达,坦荡磊落的人生态度。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苏东坡总是一笑置之,不居高而喜,也不处低而悲,一生“吟啸”而行,即使“竹杖芒鞋”也能“轻胜马”,“一蓑烟雨”亦可“任平生”,因而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是风狂雨骤,还是艳阳高照,他都能在“归去”时,“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 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苏轼是个折中主义者,或者说他毫无主见;实际上,他一向立场鲜明,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苏轼一生的启示

时值深秋,北京已经是秋风萧瑟,落叶满阶了,而三亚却是蓝天白云,椰风海韵,诗意海角,浪漫天涯。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晚上在大东海广场举行的群众诗会,家庭妇女、复转军人、退休职工,一个个登上台来,尽情朗诵他们喜爱的诗篇。三亚这颗海南明珠所充溢的浓浓的诗意,令我惊奇,也令我深思。是谁在海南人心中播撒了诗的种子 我的思绪回到了九百多年前。那时候,有一位诗、词、文、书法俱佳的大诗人被贬到海南,也把诗歌带到了海南,这位诗人就是苏轼。那年他已62岁,自认生还无望,他在给弟弟的一诗中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古真吾乡”。那时的海南还未脱蛮荒,苏轼说这里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尽管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苏轼依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写下了大量的诗篇。不仅如此,他在海南还培养后学,从他的学子有海南人,还有从内地不远千里追随而来的。苏轼向学子讲授为人之道与作文之法。 苏轼来到海南,给这片蛮荒的土地播撒了诗的种子,他的人生态度,他的诗学思想,到今天依然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是苏轼那种独立、健全的人格。由于坚持独立的人格,苏轼在新党旧党无论谁执政时,总是不得好,于是被一贬再贬,晚年一直被贬到海南。苏轼仕途坎坷,未能在政治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却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诗人。钱钟书编《宋诗选注》,苏轼名下第一首诗选的是《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可说是苏轼一生的浓缩写照,他不断地遭受打击,不停地被贬官,他把这些体验凝聚成一位在崎岖山道上骑着瘸驴,不停奔波的旅人形象。而诗中的“雪泥鸿爪”,早已成为一个成语,是对漂泊人生极富哲理的概括。陆游晚年的一首诗就讲到了这种现象:“天恐文人未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正是由于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成就了《离骚》这首伟大的诗篇。晚唐诗人司空图也说过:“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要做一个诗人,就不要想着高官厚禄;要保持诗人的高洁,就不能汲汲于世间的俗名。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诗人来说,当你的愿望和理想无从实现的时候,那么就把你的爱,把你的潜能,把你的全部才华通过诗的渠道释放出来吧。诗歌写作到一定程度,拼的不是技巧,不是修辞,而是人格。正如清代诗人沈德潜说的:“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坦率地承认:“我并不是一个新人,/这有什么可以隐瞒/我的一只脚留在过去,/另一只脚力图跟上钢铁时代的发展,/我常常滑到在地”。郭小川在晚年所写的《秋歌》中说:“我曾有过迷乱的时刻,于今一想,顿感阵阵心痛;/我曾有过灰心的日子,于今一想,顿感愧悔无穷”。像这样坦率的自责,这样真诚的自剖,只能出自一个高贵灵魂的笔下。因此,作为一个诗人,首先应该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有独立的、健全的人格的人,这是苏轼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 第二点启示,是苏轼与天地融合在一起的自由心灵。苏轼在从政的时候奉行的是儒家的理论,在个人生活方面则更多地体现了道家的精神。所谓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这种境界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以被千古传诵,就在于它传达了一种宇宙人生的旷漠之感,那种对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有限所发出的深沉的喟叹,那种超然旷达、淡泊宁静的心态,成为古代诗学的最高境界。苏轼被贬黄州后,自述“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黄州安国寺记》)这种在逆境中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使他写出了一系列的名篇。诗歌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独创性的心灵活动,常常偏离文化常规,有时还会给世俗的、流行的审美趣味一记耳光。这就要求诗人有广阔的自由的心灵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诗人的思绪可以尽情地飞翔,而不必受权威、传统、世俗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才能调动自己意识和潜意识中的表象积累,形成奇妙的组合,写出具有超越性品格的诗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