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考试大纲-临床专业

药理学考试大纲-临床专业
药理学考试大纲-临床专业

新疆医科大学药理学考试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新疆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2008年10月修订

2008.12(重审)

药理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用)

编写: 艾尼瓦尔,李琳琳

审稿:王晓雯

Ⅰ前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为帮助考生明确药理学课程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Ⅱ考试内容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1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一、核心内容: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二、重点内容:药物的概念、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范围。

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核心内容:药物四个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概念及其影响因

素,特别是体液PH值改变对药物解离度及跨莫转运的影响。血浆半衰期(t1/2)的含义及稳态血药浓度(Css)(坪值)的概念。

二、重点内容:首过消除、血浆蛋白结合率、肝肠循环、肝药酶的特点、肝药酶

诱导剂和肝药酶抑制剂的临床意义。

第3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一、核心内容: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选择性的概念、不良反应等,以受体学说来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二、重点内容: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剂量,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具备的

2个条件,由此将药物分为激动剂、拮抗剂和部分激动剂三类。

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自学)

一、核心内容: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二、重点内容:

1.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2.耐受性、成瘾性、耐药性的概念。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一、核心内容:传出神经系统递质的分类和分布、受体类型分布与相应递质结合

后产生的效应

二、重点内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第6章拟胆碱药

一、核心内容: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应用、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作用机制有区别,毛果芸香碱为直接作用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新斯的明为抗胆碱酯酶药。

第7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核心内容: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症状及药物解救。

二、重点内容:

抗胆碱酯酶药:

⑴ 新期的明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⑵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及表现,中毒的诊断及防治、急性中毒的治疗、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的特点。

第8章抗胆碱药(I)--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核心内容:阿托品的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

二、重点内容: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山莨菪碱及东莨菪碱的特点及应用。

第9章抗胆碱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核心内容:两类肌松药作用的异同。

二、重点内容:

骨骼肌松驰药:

1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司可林):肌松作用、临床用途。

2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和戈拉碘胺(三碘季铵酚)的作用特点。

第10章拟肾上腺素药

一、核心内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应用。

二、重点内容: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间羟胺的特点。

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多巴胺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沙丁胺醇及多巴酚丁胺的特点。

第11章抗肾上腺素药

一、核心内容:α受体阻断药的作用,β受体阻断药的作用,临床应用。

二、重点内容: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第12章局部麻醉药(自学)

一、核心内容: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常用局部麻醉药的优缺点,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二、重点内容:

1.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局麻作用原理。

2.常用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及丁卡因的药理特点,毒性大小及临床应用。

3.吸收作用及不良反应

第13章全身麻醉药(自学)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第14章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

一、核心内容: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1镇静催眠药的概念,地西泮(安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睡眠时相的影响。

2.作用机制(苯二氮卓受体,GABA调控作用)。

巴比妥类:作用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15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一一、核心内容:不同类型癫痫的首选用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地西泮抗癫痫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与作用机制、给药途径、中毒与解救。

二、重点内容:

(1)苯妥英钠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苯巴比妥:抗癫痫作用特点。

(2)卡马西平(酰胺咪嗪)的作用及用途。

(3)乙琥胺抗癫痫作用特点。

(4)丙戊酸钠:抗癫痫作用及机制。

(5)苯二氮卓类抗癫痫作用特点。

抗惊厥药:硫酸镁抗惊厥药的作用特点。

第16章抗精神失常药

一、核心内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

2. 碳酸锂与丙米嗪的药理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与应用。

第17章抗帕金森病药

一、核心内容: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1.左旋多巴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卡比多巴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抗胆碱药(苯海索)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作用特点。

第18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核心内容: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1 本类药物均具有解热,镇痛,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对体内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及其作用方式,与本类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的关系。

2阿斯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及萘普生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第19章镇痛药

一、核心内容:吗啡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哌替定(度冷丁)的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吗啡的药理作用(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对心血管及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镇痛,心源性哮喘及止泻)、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第20章中枢兴奋药(自学)

第四篇心血管系统药理

第21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一、核心内容:强心苷类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二、重点内容: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

强心苷类:地高辛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及氯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其他治疗CHF的药物:硝普钠、哌唑嗪及米力农、氨力农的应用特点。

第22章钙通道阻滞药药(自学)

第23章抗高血压药

一、核心内容:抗高血压药的分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及利尿药(氢氯噻嗪等)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适应证及主要的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抗高血压药进行分类:按其主要作用部位对抗高血压药进行分类。

常用抗高血压药

1.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特点,应用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

2.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的降压作用的机制及其降压特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4.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特点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的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其他经典抗抗高血压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的降压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特点。

2.血管平滑肌扩张药:硝普钠作用特点及应用。

3.α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首剂现象)。

1

4.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降压作用的特点

第24章抗心绞痛药

一、核心内容:硝酸酯类抗心绞痛的作用,作用原理、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用法,不良反应和耐受性; 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抗心绞痛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的特点

二、重点内容: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耐受性。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作用特点

β肾上腺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的抗心绞痛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与硝酸酯类合用的优缺点与药理学依据。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的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第25章抗心律失常药

一、核心内容: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物的分类及基本电生理作用。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二、重点内容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药物:作用特点,奎尼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ⅠB类药物:作用特点,利多卡因和苯妥英钠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ⅠC类药物:作用特点,普罗帕酮作用及应用。

2.Ⅱ类药—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作用及临床应用。

3.Ⅲ类药—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Ⅳ类药—钙拮抗药:维拉帕米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26章抗高脂血症药(自学)

第五篇内脏系统药理学及抗组胺药

第27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一、核心内容:利尿药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⑴.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作用部位、利尿作用机制、临床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⑵中效利尿药:以氢氯噻嗪为例,说明其利尿作用及作用部位、排Na+、Cl-、K+作用、抗尿崩症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⑶低效利尿药螺内酯及氨苯喋啶:利尿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脱水药:甘露醇的脱水利尿作用及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第28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一、核心内容: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抗消化性溃疡药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1抗酸药;

2 抑制胃酸分泌药: H

受体阻断药;胃壁细胞氢泵抑制药—奥美拉唑两类药物

2

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药: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胶体碱性次碳酸铋等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抗幽门螺旋杆菌药:药物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第29章平喘、镇咳药和祛痰药

一、核心内容:常用平喘药,镇咳药及祛痰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二、重点内容:

平喘药:平喘药分类和各类药物介入途径:

1支气管扩张药

⑴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的临床应用。

⑵茶碱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

2抗炎平喘药

⑴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和氟尼缩松的抗炎平喘作用和不良反应。

⑵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药理作用及临床。

第30章子宫兴奋药(自学)

第31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核心内容抗凝血药、促凝血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抗凝血药:肝素:抗凝血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香豆素类的抗凝血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链激酶、尿激酶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凝血作用及临床应用。

血容量扩张剂:右旋糖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32章组胺及抗组胺药

一、核心内容:组胺的生理作用、组胺H

1受体与H

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

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组胺:组胺的生理作用、组胺释放与过敏反应及胃酸分泌的关系。

抗组胺药

1.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阿斯咪唑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六篇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第33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一、核心内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重点内容: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特点的比较: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氟美松)。

糖皮质激素

1 分泌调节:糖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

2生理作用:对糖、蛋白质、脂肪、水盐代谢的影响。

3 药理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毒作用、抗休克、对血液成分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分别叙述这些作用的表现及这些表现发生的可能机制,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说明抗炎作用与抗免疫作用。

4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5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禁忌症。

6 糖皮质激素的用法。

第34章性激素类药及计划生育药 (自学)

第35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一、重点内容: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二、重点内容: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抗甲状腺药:

1硫脲类:分两大类;硫氧嘧啶类及咪唑类。硫脲类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2碘和碘化物: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作用、应用注意。常用制剂复方碘溶液。

3放射性碘在诊断和治疗甲亢的价值。

4β受体阻断剂在控制甲抗病人方面的应用。

第36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一、核心内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二、重点内容: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

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增敏剂

2磺酰脲类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

3双胍类于胰腺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有效。引起乳酸性酸血症。

第七篇化学治疗类药物及其他

第37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核心内容:喹诺酮类药物共性、作用机制、常用药及硝基咪唑类的特点。

二、重点内容:

1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及机制、耐药性、体内过程特点、不良反应;常用喹诺酮药物临床应用。

2.磺胺类药和甲氧苄啶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临床两药合用的依据。

3 甲硝唑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38章-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核心内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谱、作用机制。

二、重点内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非典型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第38章-2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一、核心内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机制。

二、重点内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林克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作用和不良反应。

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类、多粘菌素类的抗菌作用特点。

第38章-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核心内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的抗菌谱,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二、重点内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抗菌特点及应用。

第38章-4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一、核心内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临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二、重点内容:

四环素类: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主要为二重感染,肝损害,对小儿牙齿生长的影响)。?氯霉素类:氯霉素的抗菌作用、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要区分对造血系统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损害、二重感染及灰婴综合症等。氯霉素的临床应用。

第39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一、核心内容:常用抗真菌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特点。

二、重点内容:

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利巴韦林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

1.抗生素类抗真菌药: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抗菌作用、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2.唑类抗真菌药:克霉唑、酮康唑、氟康唑等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第40章抗结核病药

一、核心内容:第一线抗结核病药及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二、重点内容:

⒈抗结核病药物的分类:第一线及第二线包括那些抗结核病药。

⒉常用抗结核病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第41章抗疟药(自学)

第42章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药(自学)

第43章抗血吸虫及抗丝虫病药(自学)

第44章驱肠虫药(自学)

第45章抗恶性肿瘤药物?一、核心内容: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的特点。

二、重点内容: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概念。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耐药性及有关特性。

常用抗肿瘤药物:

甲氨碟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噻替哌、白消胺、顺铂、卡铂、博来霉素、喜树碱、长春碱、长春新碱、阿霉素等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抗癌作用特点。

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的药物:雌激素类、雄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的抗癌作用特点。第46章影响免疫功能药(自学)

Ⅲ考试方法与试题结构

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试卷题型比例:客观题(A1、A2、B1、判断)/主观题(填空、简答、论述等)=7/3。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IV课程总评成绩构成

理论成绩占95%、实验成绩占5%。

V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医用药理学基础》第6版 / 林志彬金有豫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1 ISBN 7-5062-3729-6.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

等医药院校教材,

参考书:《药理学》/杨宝峰主编.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ISBN7-117-05635-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药理学(7年制)

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

《Basic &Clinical Pharmacology》EIGHTH EDIT ION Edited by Bertram G.Katzung,MD,PhD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1 2ISBN 7-117-04182-X/R-4183

试卷形式

试卷总分:100分(闭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方式:试卷分为试题册、答题卡和答题纸,所有客观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

试卷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70%

主观题:约30%

试卷结构一览表

题型说明

I.A型选择题

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60分。

II.填空题

填空题总共有十个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III.是非题

是非题共有十个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Ⅳ.简答题

简答题三道题,共计10分。

Ⅴ.问答题

问答题两道题,共计10分。

?VI 各章节内容权重分配表

章节内容

第1章绪言 2-3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6-8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6-7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2

第6章拟胆碱药 3 第7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 3

第8章抗胆碱药3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

第11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3

第14章镇静催眠药2

第15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2

第16章抗精神失常药 2

第17章抗帕金森病药 3

第18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3

第19章镇痛药 3

第21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 3

第23章抗高血压药 3

第24章抗心绞痛药物3

第25章抗心律失常药 3

第27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3

第28章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2

第29章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1

第31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 3

第32章组胺及抗组胺药3

第33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6

第35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2

第36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3

第37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3

第38章-1 -内酰胺类抗生素 4

第38章-2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2

第38章-3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 3

第38章-4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与其他抗生素 1

第39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2

第40章抗结核病药1

第45章抗恶性肿瘤药物0

合计100分艾尼瓦尔, 李琳琳编写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雾化吸入药物:像雾像雨又像风 雾化吸入治疗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或者肺脏,相较全身用药所需剂量较小,药物起效时间较口服药物快,副作用相对较少,因此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 但是哪些药物可以雾化吸入,剂量怎样,如何选择雾化器,谈到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真儿脑子里一片像雾像雨又像风了? 当决定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时, 必须同时决定使用哪一种吸入装置。目前主要的雾化吸入装置有喷射雾化器(主要为氧气驱动)和超声雾化器两种, 两者之间各有优缺点,见下表 相比之下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粒子更加稳定一点,气动式雾化器产生的粒子影响因素太多了。但是超声雾化器改变药物药物活性也是导致其应用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的原因。 对于有缺氧的病人做雾化治疗时应该用氧气驱动的射流雾化器,若没有痒驱雾化器,用超声雾化器等,最好在病人吸入管内加上氧气,否则会加重缺氧。 目前医院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 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抗菌药物等。 一、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肺功能, 控制气道炎症, 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及降低死亡率。此外,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规律治疗同样适用于重度伴频繁急性加重的COPD 患者。 但是地塞米松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地塞米松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进入体内后须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地塞米松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 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作用。 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 导致肺内沉积率低, 气道内滞留时间短, 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另外, 由于其生物半衰期较长, 在体内容易蓄积, 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因此不推荐使用。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应选择专门的吸入性制剂,如国内有布地奈德。雾化溶液: 0.5 mg/2 mL;1 mg/2 mL,一次1-2 mg, 一日 2 次。 二、β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和COPD 患者预防或缓解症状所必需的药物, 而吸入治疗为首选的给药方式。常用药物及用量用法如下: 1.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雾化溶液: 5 mg/mL。 雾化器雾化给药, 切不可注射或口服。间歇性用法可每日重复4 次。成人每次0.5-1.0 mL( 2.5-5.0 mg 硫酸沙丁胺醇) , 应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2.5 mL。也可不经稀释而供间歇性使用, 为此, 将 2.0 mL( 10 mg 硫酸沙丁胺醇) 置入雾化器中, 让患者吸入雾化的药液, 至病情缓解, 通常需3-5 min。 2.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 雾化溶液: 5.0 mg/2 mL。

05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复习题(覃)

一、选择题 1. 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D A、作用强弱; B、吸收快慢;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消除速度; E、以上都不是 2.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A A、药物吸收缓慢: B、药物分布减小: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D、代谢无变化 3. 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参数是C A Cmax; B Tmax; C AUC: D Cl ; E T1/2 4. Fisg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C A.随机; B. 对照; C. 盲法; D. 重复 5. II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的“四性原则”不包括:(D ) A.代表性B.重复性C.随机性D.双盲性E. 合理性6. 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不包括:( B ) A.Cmax B.T1/2C.AUC D.Tmax 7. 药物临床试验中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有:(D ) A.GCP+伦理委员会B.知情同意书+GCP C.SOP+QC+GCP D.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E.SOP+GCP. 8. 下列关于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B.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C.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下降D.肝微粒体酶活性变化不大 9. 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B ) A.妊娠半个月以内B.妊娠3周至12周 C.妊娠4~9个月D.妊娠9个月以后 10. 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的为:( C ) A.A类B.B类C.C类D.X类 11. 下列不属于乳母禁用的药物是:( D ) A.甲硝唑B.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D.头孢菌素类 12.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是:(C) A、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B、氨茶碱+麻黄碱: C、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 13. 沙丁胺醇目前推荐给药方式:(A)

临床药理学习题解答

绪论 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 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2.新药: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 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不属于新药,但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3. 新药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 性研究,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或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III、IV期临床试验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人体生物利用度 4.盲法:指按实验方案的规定,不让参与研究的受试者、研究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知道病 人接受的是何种处理(实验药或对照药),从而避免对实验结果的人为干扰。 5.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治疗药物检测和给药个体化 1.什么是TDM?TDM的意义是什么 概念: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以及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之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意义:是运用运用药动学的方法对治疗方案及药效学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个体化用药的重要依据

3.需要进行TDM的情况分为哪几类? (1)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此类药物多为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如强心苷类,它们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设计和调整给药方案,密切观察临床反应。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忧郁症药。 (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 (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长期用要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时,过量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 (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 4.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药物浓度,稳态一点法、重复一点法如何计算 稳态一点法:对于多次用药,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时,采血测定血药浓度,若此浓度与目标浓度相差较大,根据下式对原有的给药方案进行调整 D’=D x C’/C D’校正剂量,D为原剂量,C’为目标浓度,C为测定浓度 注意:①使用该公式的条件是: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②采血必须在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进行,且在下一次给药前采血,所测得的浓度即为偏谷浓度 重复一点法:先后给予病人两次实验剂量,每次给药后采血一次,采血时间必须在消除相的同一时间;准确测定两次血样的浓度,即可算出两个重要参数:消除速率常数(K)和表观分布容积(Vd) K=l n[C1/(C2-C1)]÷t Vd=D·e-Kt/C1 其中,C1和C2分别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所测血药浓度值,D为实验剂量,t为给药间隔时间

西南大学1169《临床药理学》

1、对于新生儿出血,宜选用:( ) 1.氨甲环酸 2.氨基己酸 3.维生素K 4.氨甲苯酸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1.毒理学 2.剂型改造 3.药动学 4.药效学 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常引起二重感染的病原体是( ) 1.霍乱弧菌 2.白色念珠菌 3.肺炎球菌 4.溶血性链球菌 4、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可:() 1. A. 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2.扩大抗菌谱 3.降低毒性 4.增强抗菌活性 5、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1.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2.药物吸收缓慢 3.代谢无变化 4.药物分布减小 6、有关头孢菌素的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1.第一代头孢对G+菌作用较二、三代强 2.第三代头孢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稳定 3.口服一代头孢可用于尿路感染 4.第三代头孢没有肾毒性 7、B型不良反应特点是:()

1.死亡率高 2.与剂量大小有关 3.可预见 4.发生率高 8、受体是:() 1.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结合体 2.所有药物的结合部位 3.通过离子通道引起效应 4.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蛋白组分 9、下面哪个测定方法不是供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 1.气相色谱法 2.质谱法 3.荧光偏振免疫法 4.高效液相色谱法 10、α1受体阻滞剂是:() 1.美托洛尔 2.哌唑嗪 3.酚妥拉明 4.肼屈嗪 1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1. E. B. 药动学 2.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3.药效学 4.毒理学 12、正确的描述是:() 1.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 2.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 3.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4.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 13、 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1.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 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2.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 13. 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4. TDM: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15.药品:是指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有目的改善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有明确适用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6.药物依赖性:指具有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交叉依赖性。 17.新药: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8.信号:是指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 19.血管合体膜:所谓胎盘屏障是有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合体膜(VSM) 20.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21.生物等效:两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相同,那么这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它们的疗效也相似。 2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23.精神活性物质:系可显著影响动物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型的物质 24.对照试验:是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结果,一组用新药,另一组用安慰剂 25.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 26.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包括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反应。B型不良反应分为遗产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 27.C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其潜伏期长,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明确的时间关系,机制不清楚。 28.安慰剂:是指本身没有药理活性而作为临床试验中阴性对照的物质 29.安慰剂效应:尽管安慰剂其本身无药理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安慰剂可产生治疗作用,如镇痛、镇静等 30.给药个体化:通过测量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各种药动学参数,然后设计出针对患者个人的给药方案 3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又称治疗窗,是指最低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应以此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和调整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的基本依据,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避免毒副反应 32.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 33.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 34.盲法试验:让医生和病人知道每一个具体的受试者的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 35.双盲试验:凡是医生与病人同时接受的盲法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36.单盲试验:医生知道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是随机选择对照的

临床药理学试题72713

一.名词解释 1.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以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生理参数、功能参数、增寿年)为衡量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时,单位治疗效果费用的高低(2分)。成本-效果分析可用来评价药物治疗、保健计划或服务。这是目前医院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2分)。 2.Ⅰ期新药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是新药临床试验的起始阶段;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试验对象为健康志愿者。 8.Ⅱ期新药临床试验: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试验对象为病人。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12.Ⅲ期新药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要求: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13.Ⅳ期新药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 3. post-antibiotic effect :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h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亦称抗生素后效应。 4.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和剂量消除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 5. drug interaction: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复合效应 6. drug induced diseases, DID: 药源性疾病,由药物引起人体功能或结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既是医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又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 7. .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品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或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 9. Informed Consent Form: 知情同意书,是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试验的文件证明。研究者须向受试者说明试验性质、试验目的、可能的受益和危险、可供选用的其他治疗方法以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受试者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受试者充分了解后表达其同意。?语言要通俗,对于不良反应要充分说明。 10. MIC and MBC: 抗菌药物可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抗菌药物杀死培养基内99.9%的细菌所需的最低浓度。 11.ADR:药物的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反应,药物固有的作用或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 1、新药注册申请包括(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和(进口药品)申请和(补充申请)。 2、ADR监测的主要方法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自发呈报系统)。 3、联合用药的意义: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期终考试试卷(2005年6月12日)

徐州医学院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2001级本科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期终考试试卷(2005 年6月12日) 题型名词解释A型选择 题X型选择 题 简答题论述题总分 分值10分20分1024分36分100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Dechallenge: 2、Cohort Studies 3、Intensive Medicines Monitoring 4、Case-control Studies 5、ADR 6、过继免疫治疗 7、肝微粒体酶的准不可逆性抑制 8、MDR 9、Adjuvant Chemotherapy 10、Salvage treatment 二、A型选择题(1分/题,共15分) 1.Animal studies have shown an adverse effect and there are no adequate and well-controlled studies in pregnant women.Such medicines belong to A.Category A B.Category B C.Category C D.Category D E.Category E 2.影响药物排泄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B.药物的极性高低 C.药物的分子量 大小 D.肾血流量高低 E.肾小球滤过率高低 3.关于肝微粒体酶抑制剂抑制强度的错误叙述是 A.取决于目标药物的毒性大小 B.取决于目标药物的治疗窗的大 小 C.取决于目标药物的作用部位 D.取决于目标药物其他代谢途径的强度 E.取决于CYP450的多态性 4.关于P-gp的正确叙述是 A.是外流性转运蛋白 B.为多药耐药基因的产物 C.可将药物转运至肠 腔 D.A+B E.A+B+C 5.关于联合用药结果的正确叙述是 A.氢氯噻嗪可加强抗高血压药物的降血压作用 B.氯丙嗪可加强抗高血压 药物的降血压作用 C.普萘洛尔可加强抗高血压药物的降血压作用 D. A+B+C E.A+C 6.涉及药物相互作用时,正确的用药次序是 A.先使用相互作用药,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目标药 B.先使用目标药 物,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相互作用药 C.先停用相互作用药,再停用目标药 D. A+C E.B+C 7.苯巴比妥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原因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试题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试题 科别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2.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 A )类抗生素。 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 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 A. 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4.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 C )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6.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D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7.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D ):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8.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D ) 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C.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 以上都是 9.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A )。 A.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 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可一天一次给药的抗菌药物是(D )。 A. 头孢曲松 B. 厄他培南 C. 左氧氟沙星 D. 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20分) 1.医疗机构应建立包括感染性疾病、药学、临床微生物、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为医务人员和下级医疗机构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3.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 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 4.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中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要求,是I类切口手术前0.5—2小时给药率达100%。(×)

临床药理学重点(完整版)

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指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总结和报告。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2.时辰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时辰药动学和时辰药效学。 3.不良反应(ADR):正常剂量的药品用于人体作为预防,诊断,诊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用途时出现的有害的或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4.药物警戒:指发现,评价,认识及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其涉及的不仅是药品的不良反应,还有与药品相关的问题。 5.药物相互作用:广义上是指联合用药时,所发生的疗效变化。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性:作用加强或作用减弱。 6.药物滥用:指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 7.药物依赖性:是精神活性药物的一种特殊毒性,指在这类药物滥用的条件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主要表现为欲求定期地或持续地强迫性用药,以期体验用药后的精神效应,或避免停用药物所引起的严重身体不适和痛苦。可伴有或不伴有对该种滥用药物的耐受性。 一、药物临床试验分期及各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通过研究人体对药物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新药的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 Ⅱ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确定适应证,临床药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方法、每日给药次数等,评价其不良反应,并提供防治方法。 Ⅲ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中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Ⅳ期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是新药临床试验的继续,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药物剂量等,并根据进一步了解的疗效、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二、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有哪几种,评价其标准是什么 分为ABC三型,A型不良反应由过强的药物作用或与其他药物反应引起,B型又称特异型反应,可危机生命不可预测,C型不良反应以疾病的形式出现,不易察觉 不适表现分为四级: 0=无不适,1=轻度不适,2=中度不适,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3=重度不适,明显影响生活与状态(卧床),4=危机生命 三、妊娠期妇女药物代谢动力学具有哪些特点 1,药物的吸收。早孕期频繁恶心呕吐,临产孕妇的胃排空时间显著延长,胃内残存量增多。妊娠期雌激素分泌增多,使胃酸或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排空延迟。 2,药物的分布。孕妇血容量增加许多水溶性药物浓度被稀释。 3,药物的代谢。妊娠期肝脏血流改变不大,但是胆汁淤积,药物排出缓慢,可诱导或抑制肝药酶活性 4,药物的排泄。妊娠妇女肾血流量增加,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清除率增加。 四、妊娠期妇女合理用药主要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 1,妊娠期妇女用药基本原则 2,早期妊娠的用药注意 3,中晚期用药注意 4,分娩前两周用药注意 5,分娩期用药注意

临床药理学试题

临床药理学试题 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 D.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E. 药物相互作用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 A.药效学研究 B.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C. 毒理学研究 D. 临床试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 以上都是 3.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必须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A.随机、对照、盲法B.重复、对照、盲法C.均衡、盲法、随机 D.均衡、对照、盲法E.重复、均衡、随机 4.正确的描述是() A. 安慰剂在临床药理研究中无实际的意义 B. 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双盲法 C. 临床试验中的单盲法指对医生保密,对病人不保密 D. 安慰剂在试验中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E. 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使用安慰剂 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是() A. 给药方案的调整及进行TDM B. 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观察ADR C. 进行TDM和观察ADR D. 测定生物利用度及ADR E. 测定生物利用度,进行TDM和观察ADR 6.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 D. 剂型改造 E. 药物相互作用 7.安慰剂可用于以下场合,但不包括( ) A. 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 B. 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合暗示,可获得疗效 C. 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治疗期用药 D. 其它一些证实不需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者 E. 危重、急性病人 8.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 新药的毒副反应 B. 新药的疗效 C. 新药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D. 新药体内过程及给药方案 E.比较新药与已知药的疗效 9.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是() A. 药物所处环境的pH值 B. 病人的精神状态 C. 肝、肾功能状态

抗菌药物的种类

抗菌药物的种类 (一)按抗菌药物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1.β-内酰胺类(β-lactam) 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β-内酰胺抗生素分子 侧链的组成形式多样,形成了抗菌谱不同、临床药理学特性各异的 多种不同β-内酰胺抗生素。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包括6种: 青霉素(penicillin)类:青霉素G、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等。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类:第1代:头孢氨苄(先IV)、头孢唑啉(先V)、头孢拉定(先VI);第2代:头孢呋辛、头孢孟多等;第3代: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头霉素:如头孢西丁(即头霉甲氧噻吩)。 ?单环β-内酰胺类:如氨曲南、卡卢莫南。 ?碳青霉素烯类:亚胺培南、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合用称泰能。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克拉维酸(棒酸)。 2.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红霉素、螺旋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 4.四环素类(tetracycline) 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等。 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 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 6.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SMZco)甲氧苄啶(TMP)等。 喹诺酮(fluroqinolone)类:包括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7.其他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杆菌肽、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等 (二)按生物来源分类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和杆菌肽。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现在多用其半合成产 物。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链 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最多。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 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两性霉素B等。 (三)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为四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 3.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 4.抑制核酸代谢:叶酸代谢;核酸合成(喹诺酮、磺胺类) 2.损伤细胞膜的功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临床药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 B )1.新药临床期Ⅰ试验的目的是 A. 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 B. 研究动物及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以及新药在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C. 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D. 确定临床给药方案 E. 观察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 B )2.正确的描述是 A. 安慰剂在临床药理研究中无实际的意义 B. 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双盲法 C. 临床试验中的单盲法指对医生保密,对病人不保密 D:安慰剂在试验中不会引起不良反应E: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使用安慰剂 ( E )3.安慰剂可用于以下场合,但不包括 A. 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 B. 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合暗示,可获得疗效 C. 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治疗期用药 D. 其它一些证实不需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者 E. 危重、急性病人 (B )4. 血浆白蛋白与药物发生结合后,正确的描述是 A. 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是不可逆的 B. 药物暂时失去药理学活性 C. 肝硬化、营养不良等病理状态不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 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利于药物吸收 E.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药效作用时间缩短 ( C )5. 下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 A. 特异质反应 B. 变态反应 C. 副作用 D. 由于病人肝中N-乙酰基转移酶活性低而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 E.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易对琥珀胆碱发生中毒,导致呼吸肌麻痹 ( D )6.下属于药源性疾病的是 A. 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B. 扑尔敏抗过敏时引起的嗜睡 C. 麻黄碱预防哮喘时引起的中枢兴奋 D.儿童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 E. 阿托品解痉时引起的眼内压升高 (C )7. 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 A. 肝功能不良时易引起血浆药物浓度升高 B. 肾功能不良时易引起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升高 C.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为了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出现,可突然停药 D. 药源性疾病一般来说多有自限性 E.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合用药物种类的增多而升高 ( D )8. 不属于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A. 缓解轻、中度疼痛,尤其炎症疼痛 B. 抗风湿 C. 胆道蛔虫症 D. 支气管哮喘 E. 小剂量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 D )9. 强心苷中毒的心脏毒性反应不包括 A. 窦性心动过缓 B. 室性早搏 C. 房室传导阻滞 D. 窦性心动过速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D )10. 常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和心绞痛的药物是 A. 异丙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硝普钠 D. 硝酸甘油 E. 肾上腺素 ( C )11. 关于钙拮抗剂治疗心绞痛,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减弱心肌收缩力 B. 减慢心率 C. 增加室壁张力 D. 扩张小动脉而降低后负荷 E. 改善缺血区的供血 ( D )12. 米索前列醇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是 A.中和胃酸 B. 阻断壁细胞胃泌素受体 C.阻断壁细胞H2受体 D. 保护细胞或粘膜作用E.阻断壁细胞M1受体 ( C )13. 关于奥美拉唑,错误的叙述是 A.属于H+泵抑制剂 B.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 C.可使胃泌素分泌增 D.最大胃酸分泌量降低,基础胃酸分泌量不变 E.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雷尼替丁

临床药理学复习指南

临床药理学复习指南(04级药理+临床) 一、概论及临床试验 安慰剂(placebo):本身并无药理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效应,如镇痛、镇静等,作为阴性对照。可用于、疼痛、溃疡病、高血压、心绞痛等慢性病。急、重病人、儿童和有特效药者不用安慰剂。 双盲法(double blind):临床研究的实验方法。实验中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受试者均不知道病人接受的药物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只有主持研究的人保留用药名单,以备必要时采取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双盲实验要求被试药及对照药在剂型、外观一致色、香、味等方面尽量一致。双盲法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病人及医务人员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试验分四期:Ⅰ期:主要为正常人healthy volunteers;Ⅱ-Ⅳ:病人patients I 期临床试验 目的: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II期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对象:健康志愿者 基本原则:1、Tolerance人体耐受性试验; 2、Pharmacokinetics药代动力学试验:在健康志愿者进行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测定 II期临床试验 目的:确定药物疗效适应症和副作用,对该药安全有效性做出初步评价。 对象:病人 基本原则:4R: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合理性(representative, replication, randomization, rationality) 四项原则:无效假设(null hypothesis);对照(control);随机(randomization);双盲和安慰剂(double blind, placebo)III期临床试验 II期的延续,扩大的临床试验,要求在多个中心进行(不少于3个),可不用盲法。一般要求300例。 目的:在较大范围内(多中心)评价新药,明确有效性和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 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测。 目的: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发现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 包括:1、扩大临床试验范围 2、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3、补充临床试验 二、血浆药物浓度及监测的临床意义 治疗药物监测(TDM)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近三十年来形成的临床医学分支,是临床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的: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季度兴建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意义:给药方案个体化。 在什么情况下,那些药物需要TDM: 1、毒性大,血药浓度与药效或毒性反应关系密切的药物 2、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大,或呈非线性清除的药物 3、在某些病理状态下 4、合并用药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 6、中毒症状与疾病本身症状不易区别的药物 三、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 药物动力学(又称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临床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级护理本科《临床药理学》试题 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药物 2、对因治疗 3、抗菌谱 4、副作用 5、ED50 二、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 1、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 A、耐药性 B、耐受性 C、抗药性 D、依赖性 2、以下何项不是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 A、缩瞳 B、降眼压 C、视远物不清楚 D、调节麻痹 3、、以下何种化合物中毒不能用碱性液洗胃() A、硫酸镁 B、对硫磷 C、对氧磷 D、敌百虫 4、、以下何项不是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A、麻醉前给药 B、验光配镜 C、虹膜睫状体炎 D、支气管哮喘 5、、心收力弱、尿少的休克宜选用() A、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多巴胺 D、阿托品 6、、以下何项不是安定的作用() A、镇静 B、麻醉 C、抗焦虑 D、催眠 7、能阻断α和β受体的药物为() A、心得安 B、哌唑嗪 C、酚妥拉明 D、拉贝洛尔 8、以下何项不是氢氯噻嗪类的临床适应症() A、中度心性水肿 B、尿崩症 C、高血压 D、脑水肿 9、硫脲类作用机理是抑制以下何种酶活性() A、胆碱酯酶 B、环加氧酶 C、MAO D、过氧化物酶 10、急性骨髓炎宜选用() A、红霉素 B、四环素 C、庆大霉素 D、克林霉素 11、肾功能不良的病人绿脓杆菌感染可选用( ) A、多粘菌素E B、头孢哌酮 C、氨苄西林 D、庆大霉素 12、铁剂用于治疗( )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3、肝素过量时的拮抗药物是( )

A、维生素K B、维生素C C、鱼精蛋白 D、氨甲苯酸 14、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药物是( ) A、奎尼丁 B、维拉帕米 C、苯妥英钠 D、普鲁卡因胺 15、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选用( ) A、甲基多巴 B、可乐定 C、利血平 D、DHCT 16、下述哪项不属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 A、抗精神病作用 B、使体温调节失灵 C、镇吐作用 D、激动多巴胺受体 17、诊治嗜铬细胞瘤应选用()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酚妥拉明 18、属于弱效利尿药的是()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氯噻酮 D、螺内酯 19、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作用 D、全身治疗 20、N2受体兴奋引起的主要效应是() A.、脏抑制B、神经节兴奋C、骨骼肌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三、多选题(每小题正确答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每题2分,共10分) 1、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 A、肾毒 B、耳毒 C、过敏反应 D、神经肌肉传导阻滞 2、下列联合用药不正确的是( ) A、青霉素+红霉素 B、吗啡+镇疼新 C、硝酸甘油+普萘洛尔 D、强心甙+钙剂 3、属于静止期杀菌的抗生素有() A 、氨基糖苷类 B 、四环素类 C 、青霉素类D、多粘菌素类 4、下列不良反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吗啡------成瘾性 B、四环素----抑制骨骼的造血功能 C、胰岛素-------低血糖 D、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5、普萘洛尔的作用有( ) A、抗甲亢作用 B、抗心律失常 C、抗高血压 D、抗心绞痛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传出神经系统两种主要递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2、复方新诺明由和两种药组成,其合用依据是。 3、下列三种药物的作用(杀菌)机制分别是: ①青霉素杀菌机制:。②强心苷强心机制:。③阿司匹林镇痛机制:。 4、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同时应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治疗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局部坏死方法是:用__________作局部浸润注射。 6、呋塞米的作用部位在__________,抑制该部位对__________重吸收。 7、吗啡可用于__________哮喘,禁用于__________哮喘。 8、甲状腺术前准备用药方案是:先用____________类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到正常或接 近正常,然后在术前两周加服____________。 9、指出下列病例用药: ①癫痫小发作()②精神分裂症()③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次 名词解释 1.临床药理学 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后遗效应 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3.毒性反应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某些器官或组织生理功能异常和结构病理改变。 4.药物不良反应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反应 5.药物相互作用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6.临床药效学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7.临床药动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安全范围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问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 9.毒理学 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0.临床试验 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11.自发呈报系统 12.GCP 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13.肾上腺素的翻转效应 14.隔日疗法 15.抗菌谱 抗菌药的抗菌范围。 16.化疗药物

包括抗原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及抗恶性肿瘤药。 17.耐药性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19.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β-内酰胺的结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类。 18.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不敏感菌乘机繁殖而引起的继发感染。 第二次 简答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和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特点:①本身固有②一般较轻微③副作用不是固定的,随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毒性反应: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反应。特点:一般 比较严重,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特点:短暂的或是持久的。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反跳反应)。特点:危险。 变态反应:指机体对药物异常的免疫反应。特点: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与剂量无关;反应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特异质反应: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特点: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严重程度与剂量呈正比,药理拮抗 药救治可能有效。 2.什么叫药物的安全范围,如何判断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判断药物的安全性可用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系数及安全范围等描述。 3.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肝药酶诱导药:可使肝药酶合成加速或降解减缓的药物。药物诱导作用可解释连续用药产生的耐受性、交叉耐受性、停药敏化现象、药物相互作用、遗传差异、个体差异及性别差异。如乙醇可诱导药酶,使其活性增高,可使同时服用的苯巴比妥或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加速。苯巴比妥的药酶诱导作用很强,连续用药可使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破坏加速,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突然停用苯巴比妥后可使双香豆素血药浓度升高。 肝药酶制剂: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等。氯霉素与苯妥英合用,可使苯妥英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4.试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