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分析

宏观经济学论文-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分析
宏观经济学论文-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分析

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分析

(熊** 09电子商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问题也越发凸显,而教育作为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更激发了广泛探讨。本文通过分析教育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的关系,并针对我国情况提出几点策略,希望能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提高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收入差距教育平等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收入差距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收入差距过大,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平衡,导致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影响社会稳定。而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里,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学到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收入分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个体其劳动生产率也较高,因此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导致了个体间的收入差距。教育作为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本渠道与收入相联系,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而接受教育的程度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投入越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多,接受教育的条件越优越;收入水平越低,教育投入越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少,接受教育的条件越差。也就是说,收入差距过大在造成部分劳动者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的同时,也减少、延缓乃至取消了这部分劳动者对文化教育、技能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因为低收入家庭为教育支付的现行成本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之高收入家庭相应的比重要高得多,这样使得一部分低收入者失去了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的能力。这既限制了他们经济行为的自由,也剥夺了他们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会,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和社会生活之外。如果这部分人的境况得不到关照和改善,积压在他们心里的失落感、危机感必然会以各种形式发泄出来。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各种形式的发泄,必将影响着社会稳定。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教育不平等意味着一部分社会成员失去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对二者作用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教育因素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更有效地发挥教育因素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作用。

(二)现状的描述

1.我国的教育现状

教育,在提高劳动收入方面,对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知识,进而改善人的劳动能力,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使个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减少。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会使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趋于缓解,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近几年,有关教育发展的文件不断发布,如:2001年的《全国基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2月教育部发布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重要保障是必须大幅度增加教育财政投入。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但仍是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等问题。

而目前中国的教育问题仍然很多,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些大城市的小学教育设施可称为奢侈,而有些乡村小学连作为基本设施的课桌都没有。另外,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重点建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重点学校,而对大多数一般学校则很少照顾。这样做会使得重点照顾的学校心安理得地接受投资,而大多数没有得到重点照顾的学校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能被充分地调动出来。这种不公平的投入会使效率大大降低。总的来说,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是这投入不足的经费,又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又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和大学。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校舍、师资、设备、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关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水平分类,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马建斌从国际角度,观察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水平,认为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相对偏低。当前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教育财政投入占GDP 的比例。多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财政投入占 GDP 的比例年平均为 4.5%左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在 5%以上,而我国始终徘徊在 3%左右。另据世界银行对58 个发达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统计,2006 年教育财政投入占 GDP 的平均比例为 4.98%,最高的国家为 9.40%,最低的国家为 2.5%,我国为 3%,仅居秘鲁、菲律宾、亚美尼亚、乌拉圭、危地马拉和保加利亚之前,排倒数第 7 名。国际上一些财政支出占GDP 比例与我国差不多的国家,其教育财政投入占GDP 的比例都比我国高出很多,如韩国、墨西哥、智利、巴拉圭、泰国等,2000 年教育财政投入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 4.3%、4.9%、4.2%、6.2%和5.4%。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将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 年2 月17 日签署的《2009 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整个复苏法案投资的17%投向教育。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投入还十分欠缺。

2.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影响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激增至现在的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据世界银行有关调查显示,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在1.5:1左右。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达到3.33∶1,“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中国社科院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29759.13元,最低的甘肃为11669.33元,两者相差近2.55倍①;农村人均纯收入方面,最高的上海市为11440.26元,

最低的甘肃州省仅为2723.79元,两者相差达4.2倍②。

除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九三学社中央援引一组数字显示,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一方面是普通工人工资收入偏低,另一方面是垄断行业职工“肥得流油。数字显示,2008年,电力、石油、烟草等垄断性质的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竟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到10倍。

城乡居民收入“落差”幅度加大,垄断行业高收入,市场价格扭曲带来行业暴利,在行业企业内部,工资、福利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正不断加强……总之,诸多因素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将指出由于教育问题导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是不容小视的。

3.中国的收入分配与教育情况

根据库兹涅茨关于收入分配的“倒 U 假设”,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存在着倒 U 型关系,即前一阶段,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后一阶段,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缩小。目前,整体教育水平落后的中国正处于前一阶段,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就更显著地表现为线性正相关关系,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会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倒 U 型曲线顶点左侧,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程黎杨灿明,2010)

三、收入分配差距与教育的关系

1.文献综述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物质资本的投资。而自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在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投入的经济增长作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

贝克尔(Becker)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分析发现,收入分配中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个人收入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教育程度不同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即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越高;反之,教育程度越低收入水平也越低。

明瑟 Mincer)关于收入分配的人力资本模型认为,人口总体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教育分布状况都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通常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佩罗蒂(Perotti)研究指出,收入差距水平受教育负担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当教育费用相对于人均收入较高时,有利于富人接受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未来收益增加;而当教育费用相对于人均收入较低时,利于使大部分穷人也能够接受教育,使得收入分配均等,收入差距缩小。奈特(Knight)和萨伯特(Sabot)也持有类似观点。

陈全才针对1978~2004年间中国收入基尼系数与教育基尼系数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对教育公平和收入公平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认为:收入基尼系数与教育基尼系数二者存在长期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即教育的公平程度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教育公平与收入公平之间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说明教育基尼系

数的减小,会导致收入基尼系数的减少,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大,人们普遍受教育的差距渐渐缩小,将导致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渐渐减少。(陈全才,2009)

师文明、余晓辉运用中国1978~2007 年的时序数据,在VAR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教育不平等,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平等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2)不论对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教育不平等和金融发展不平衡均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3我国教育不平等是城镇地区收入差异的双向格兰杰原因,是农村地区收入差异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因此,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地区差距,应从解决教育不平等和金融发展的地区间非均衡问题问题着手。(师文明余晓辉,2008)

总之,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是相关的。教育不平等,从而产生收入差距,相反收入差距导致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从而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便产生了“马太效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便成为富有阶层的专有消费品,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和谐稳定。

2.我国教育与收入倒U型现状解释

理论上,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来改变自身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利地位。但是,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长期以来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其原因在于:

(1)首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教育不平等持续缩小,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减小所带来的好处,首先被相对优势阶层所获取,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学生能够完成各阶段正规教育的很少,并且能通过完成正规教育而摆脱贫困的就更少。这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不利于大部分弱势阶层获得教育,进而影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程度偏低,农村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难以获得更多教育,导致他们成为低技能的劳动力,进而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义务教育阶段,虽然近年来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有所上升,但长期内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造成的城乡教育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大学阶段,教育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并且由于学费日益上涨,农村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概率更低。面对城乡孩子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这种状况必将直接导致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方面差距的扩大。

(3)单纯的教育扩展并不必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使教育回报率真正反映生产率的差异,需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状况、缩小不同部门的工资差异。由于教育供求的失衡,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之间,或者说受过较多教育者与受过较少教育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者或是受较多教育者,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强的配置能力,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这样,就导致了教育扩大而不是缩小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与工资压缩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处于倒U曲线左端,呈负相关,不是说教育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无用的。而正是因为我国教育不平等程度减小得还不够,所以应该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以及改革相应的体制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四)政策建议

既然教育与收入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就应该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减小收入差距做出努力。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稳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加教育的投入

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城乡居民中对教育支出的增加,而只有把蛋糕做大,分配方面才会得到全面提升。教育作为个人或家庭在发展层面考虑的因素,只有收入增加了,才有余力继续投入到教育层面。

2.增加教育投入,积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导向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体制,在继续扩大教育投资的同时,更多地倾向低收入群体,如提供教育信贷、保证其接受教育的权利、设立更多助学基金等。要缓解收入的地区差异,就要在不发达地区注重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从而缩小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差距。要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扩大农村教育覆盖面,更要合理规划农村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师资水平,从而使农村居民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

政府可进一步制定政策,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持力度,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建学校、培训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3.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现行教育政策

调整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同时企业却难以招到技术工人,所以应做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合理规划,并使其符合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缩小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打破户籍制度等限制劳动力合理配置的体制、提高劳动收入占比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

4.进行更深入的劳动力市场改革

进行更深入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分割,建立统一健全的劳动力市场,让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样可以逐步使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成为决定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五)结论

总之,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是相关的。根据库兹涅茨关于收入分配的“倒 U 假设”我国正处于倒 U 型曲线顶点左侧。通过教育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趋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只要正确的认识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采取适宜的政策,就能发挥教育在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2]陈全才.教育公平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协整分析[J]商业经济,2009年02期

[3]程黎,杨灿明.试论教育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兼谈美国社会的收入差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年 04期

[4]蹇昊.城乡居民的教育投入与收入差距的因果分析——基于江苏省数据的格兰杰检验[J]现代商业,2010年07期

[5]李晓羽,黄潇,杨俊.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6]刘华,钟甫宁.收入差距与教育的逻辑关系解析——基于需求角度的理论框架及实证检验[J]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刘耀森.收入扩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J]商业时代,2007年22期

[8]师文明,余晓辉.金融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平等与地区收入差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

[9]屠凤娜.和谐社会视阈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J]前沿,2010年11期

[10]王云多.受教育水平与收入差距及相关影响因素[J]南京人口管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1]温娇秀,王延军.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J]经济经纬,2010年01期

[12]温娇秀.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5期

[13]杨慧.收入差距、寻租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相关性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0年03期

[14]杨俊,黄潇.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15]余秀兰.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范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 题目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张三 指导老师黎伟 2013年月

摘要 2010年3月18日广东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高该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相应提高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超过21.1%,该标准从今年5月1日起执行。 调高最低工资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研究。通过对了解东莞人群的薪金以及劳动成本占企业成本的状况来分析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的企业、居民和经济的总体影响来说明了调整最低工资所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不仅可以缓解贫富矛盾滋生的问题提高广大工人的工资,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还缓解了民工荒问题、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东莞最低工资经济影响

目录 绪论 (1) 一、东莞目前的工资状况 (1) (一)东莞企业各职位的薪金状况 (1) (二)东莞最低工资的人群状况 (3) (三)东莞企业的基本状况 (4) (四)劳动力成本与东莞企业生产成本的关系 (4) 二、对居民的影响 (5) (一)提升人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 (5) (二)调整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6) (三)缓解了贫富差距 (7) 三、对东莞企业的影响 (8) (一)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削弱了一部分企业的竞 (8) (二)有利于吸引更多劳动力来莞工作 (9) (三)迫使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 四、对东莞经济总体的影响 (10) (一)有利于东莞经济的稳定发展 (10) (二)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10) (三)收入增加带动了东莞消费增长 (11) 五、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摘要】 本文由1999年大学扩招到2011年的现状出发,将从结构性视角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结构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人才供给充裕与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是大量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下降。 1.1 人才供给充裕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今日莘莘学子已不像昔日天之骄子——深受社会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有数据显示,自1999 年以来,我国高校逐年以20%左右的速度扩招,2002 年高校毕业生为145万,而时至2011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60 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剧。 ①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涌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冲击,2009-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75%之间。 ②面对残酷的现实,虽然大学生不断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遭遇“毕业即失业”的不幸,历年未就业人员累计已达到100 万左右,总计2011 年要解决800 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人才需求紧缩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

全球,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多数企业遭遇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状况。今年爆发的欧洲几个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也造成了世界经济处于萧条之中的局面,我们外向型企业受此影响比较严重,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加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这些以出口为主吸纳了很大部分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处境十分艰难,收入减少自然要求企业节省开支,与往年同期用工荒的局面相比,很多操作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都已经减少了很多,大学生就业也是同样的情况,许多用人单位通过不招收新的员工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顿时大大下降,这就使原本十分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例如,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采用让企业免费参加就业双选会的方法,鼓励企业招纳贤才,然而参会的用人单位仍然比预期的要少,而参会的企业或者需求量“缩水”,或者只是到场宣传自己,扩大知名度,而非招聘。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有缺陷等等,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我国从业人员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认识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认识 这学期我学习了宏观经济学(以下简称“宏观”),自我学习之后对宏观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新的认识:宏观的知识体系、宏观的应用价值、宏观的学术研究价值。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资源配置的科目,这与微观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宏观主要从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角度入手,而微观是从个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研究入手;其次而这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说都有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价格曲线决定价格产量的。最后,宏观和微观之间还有一项必然的联系:即宏观分析可以直接由微观的直接加总得来。 了解了宏观和微观的异同之后,这样可以明确宏观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的范畴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宏观经济。接下来是对宏观运行的主要问题的研究: 1、经济波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就业失业问题 经济波动具有较强的波动性,而中国经济的波动时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波动。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演进,中国经济适应市场化机制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此过程中呈现不同的景象。劳动等要素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显得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加上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这一问题变得异常严峻。如果就业问题搞不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就会放慢,人民的安居乐业与社会的稳步前进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从理论渊源上来说,就业问题是一个宏观经济学问题,属于经济周期研究这

一领域。中国就业问题的现实性和严峻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就业问题给予足够关注。而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可研究的空间和内容还很大、很多。另外,对于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便为经济周期理论的进一步运用,尤其是用该理论来分析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之后遗留的种种弊端。 2.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应对经济增长问题,运用宏观的方法可以更快更为准确的把握。 3.价格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通胀问题 我国现在出现物价普遍上涨,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的现状。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上涨(现在已经好了点)。而运用宏观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带来的通胀问题,分别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入手。 解决办法: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篇一:2014宏观经济学论文模板五邑大学试卷(课程论文)学期:2014至2015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宏观经济学课程代号: 0100590 使用班级:姓名:学号:请在以下规定的论文选题中任意选择其中两个选题,分别完成两篇课程论文的撰写,每篇论文约2000字左右,每篇论文50分,合计总分100分。要求: 1.请注意用5号字、单倍行距排版,用A4纸双面打印; 2.论文要求紧扣主题、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论述深入、详略得当,尤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每篇论文后面要附上主要的参考文献(约3-5条左右);4.论文雷同者视为抄袭。以下题目任选其二:论文选题1:《评析“李克强经济学”及其宏观调控的思路》(50分)论文选题2:《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50分)论文选题3:《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探讨》(50分)课程论文一:《…………》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3个左右)正文内容:??????(2000字左右)参考文献:????(3-5条)课程论文二:《…………》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3个左右)正文内容:??????(2000字左右)参考文献:????(3-5条)第 1 页共 1 页篇二: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再制造系统最优生产决策论议把脉农产品价格: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如何平衡 2011年玩具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论议与挑战旅游业应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性浅说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探试说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经济解释的乐趣附发房产证无益于解决“三农”问题小议稳健货币政策下城商行的挑战与应对补汽阀投用对1000MW机组夏季运行工况的影响探研工程机械迅猛崛起之浅探机床结构调整应与时俱进宏观经济政策要更审慎灵活与“顶层”就要“顶层负责”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机制构建:探试公共服务的视角物价上升成因探研与对策复合式通胀v压力下浅探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讨究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2011年一季度中国成品油市场讨究探试影响拉美经济发展前景的若干因素讨究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中值得特别注意的十个问题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讨究与展望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向效应——基本方式与作用机理探论电力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应当理性面对经济危机之浅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根本特点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未来中国将遭遇的再就业危机再论突破“两难”困境未来2年美国经济仍有

宏观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学

结合我国现状,探讨“我国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利润除了自我经营运作,也离不开我国的国情,那如何才能在现有的国家现状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呢?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因此,可以说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 首先,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该观点认为,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除了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以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在发展中求得生存。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能够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如现金净流量、投资决策和筹资结构等。利润最大化对国家、股东、银行和员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降低税负,从息税前利润看,就要降低征税基数,从税后利润角度考虑,就要选择低税率地区,并在考虑债务利息抵税效应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安排资本结构达到增加税后利润,借以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因此,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就要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最少化目标。充分了利用纳税筹划,在纳税遵从的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是应该企业发展的道路。但纳税筹划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避税,而是通过筹备与策划业务发生的过程和可以利用的优惠政策等因素条件,合理合法地减轻税负,更不必说那些触犯法律的偷逃漏税行为。但也要

注意以下几点:①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利润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选择次优化目标。为获得最大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做法,是不必要也是不可取的。②利润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净成果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支出后的余额。而效益最大化是投入产出之比例。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而效益最大化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出之比也是最高的。这就提醒管理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要提高效益之比。这样才能使企业规模扩展与集约经营并重,效益和利润协调增长。③利润最大化不仅意味着报告期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应包括更长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在实现当期利润目标的同时,要顾及本期决策可能给以后各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我国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看纳税筹划,有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税收来源结构中,企业纳税占主要地位,比例高达90%。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越做越强,税负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纷纷开始重视纳税筹划问题。当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税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方式也在调整变化。但也正是由于企业的盈利特征,即企业的利润目标与政府征税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导致企业纳税不遵从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企业对纳税本质存在误解和偏见造成的,具有片面性,是纳税筹划的方法和手段走入误区。追求经济利

宏观经济学课题论文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校园爱情、兼职的经济学分析 2010年5月30日 文献摘要:当今,经济已经影响到各个领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国由经济落后而迅速发展,证明了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也在随着改变,要能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得有一套完整的经济体系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如今我国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持续增长,来源于正确的控制经济发展,经济的波动会影响就业问题,物价失调机会引起通胀问题等等,作为大学生我们是怎样看待经济消费呢? 关键词:情感消费论、生活消费论、校园兼职 一、校园恋爱消费 现在我们大家都是大学生啦,追求爱情也无可厚非,但是就在我们贵大南区来看,还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看是根本就没有机会罢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就好比市场商品

供不应求,价格肯定就会发生变化,本也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多的人找不到理想的伴侣,有的就会降低自己的标准,尽管如此,要想得到一位女生的青睐,除了自己足够优秀外,你还得舍得花钱吧!在大学很多人过得空虚、寂寞,羡慕那些情侣,为了解决孤独的夜晚无人陪,为了面子,去追求那些聪明伶俐,清纯可爱,性感风情,妖艳迷人的女孩,显然,成功的机率很小啦,有的人为了捕获芳心,不惜一切代价,肯大把大把的为别人花钱,这样值得吗?说不定一个矛盾就拜拜啦。在恋爱的市场上,成本是很大的,对于很多实习(学谈恋爱)阶段的人来说,95%是沉没成本,付出去的是永远也收不回咯,不恋爱,可以说就没有成本而是收入(收获),不恋爱的沉没成本在学习、时间、资金中。有很多人单身度过大学生活,原因是:有的是期望太高,众里寻他千百度还是没有找到;有的是没有把自己表现得很优秀,相对来说,他们的就没有花费太多钱在这些方面啦。 二、VIP男女单身现象分析 在大学里,我们都会发现很多漂亮可爱,身材很棒,很强势的女孩子,如:所谓的一些班花、校花等,一些天生帅气,聪明能干的男生,即所谓班草、校草等,通常都是单身,而拥有爱情的大部分是平凡俗气的孩子,这种不合常情的现象称之为博弈现象,就把这些特别优秀的同学称为VIP男女。

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论文

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宏观调控的作用 经济管理专业2010级王旭旭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首选。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容涉及面广,包括经济中很多方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因为有很多关于战略性的方针,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但由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方式不同,所以可持续发展下的宏观调控也有着较之以前的特别之处。从分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着手,比较以往的与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入手,在此基础上,比较宏观调控的不同作用。分析宏观调控的作用,并通过各种手段更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最后服务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期主要是做好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在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的前提下,经济才能算是上了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轨道。在经济发展的中期应是主要做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以农村经济为基础,人口以农村人口为绝大多数,只有解决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国民经济的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和样本作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长期中应该是做好第二、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让经济得进一步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调整,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每一阶段都非常重要,各阶段又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目录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内涵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分析 二、宏观调控及其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作用 1、宏观调控的产生由来 2、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3、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宏观调控的作用 1、宏观调控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宏观调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浅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

浅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3会本24班陈世杰 2013102022406 摘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的学问。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学本来没有宏观和微观的划分。随着分工的发展,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才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划分。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所谓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究竟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首先从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核心理论等不同方面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都是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资源配置的选择。通过对二者联系与区别的研究,得到一些有助于我们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启示 一、西方经济学从古至今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重商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正是因为经济学的逐步发展,导致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逐步分离,形成我们当下所看到的完整的体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究竟有何区别呢?首先二者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有三点最基本的假设:(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其次二者基本不同在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

宏观经济学论文

浅谈宏观经济学关于消费与储蓄的学习体会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就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而消费与储蓄就是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四大问题就是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 平衡国际收支4)持续经济增长。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手段就就是政府通过调节消费与储蓄政策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所以,对消费与储蓄的研究就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 我们先从基本概念入手。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就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它的公式为 C = a + β(Yd) 其中a为自发性消费,;β为MPC 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 = ΔC/ΔYd = β,因为β为比例系数,它存在一个范围0 <β< 1;Yd为可支配收入。 其中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APC即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它的计算方法为 APC=C/Yd,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消费能力,它就是一个比例系数,所以以1为界限可以这样分类:APC = 1 时属于温饱型消费类型,APC > 1 时属于贫困型消费类型,而APC < 1属于小康型消费类型,同时,有这样的规律,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APC就是降低的,这也十分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函数曲 线: 图像与变量具有对应关系,a为自发性消费,对应图像上的纵截距。而β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它代表图中图线的斜率。如下图所示,改变消费函数的a即自发性消费,会使图线上下平行移动,而改变β即边际消费倾向,会使图线的倾斜角度改变。 带入Yd= Y-TA+TR,TA=T0+tY (TA为总税,T0为定额税,t为边际税率)后消费函数变成这样的形式: C = a +βTR –βT0+β(1-t)Y

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论文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 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 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 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支持经济增长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 决定经济增长的有: 1、市场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的,一是通过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投资促使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首先对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作系统研究的凯恩斯,他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局限 2.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4.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中国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7.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局限 8.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研究 9.财政政策在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中的作用 1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 11.中国货币政策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 12.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全球经济不平衡关系研究 13.物价上升成因探研与对策 14.中国绿色GDP核算的框架和模式分析 15.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中的互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16.xx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探究与展望 17.中国GDP的构成特点分析 18.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20年的探究 19.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的关系研究分析 20.珠三角投资结构分析 21.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22.中国房地产畸形价格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23.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24.新农村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的互动研究 25.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26.当前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 27.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28.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就业增长――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 29.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30.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31.再制造系统最优生产决策论议 32.把脉农产品价格: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如何平衡 33.xx年玩具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论议与挑战 34.旅游业应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性浅说 35.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探试说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 36.经济解释的乐趣附发房产证无益于解决“三农”问题 37.小议稳健货币政策下城商行的挑战与应对 38.补汽阀投用对1000MW机组夏季运行工况的影响探研 39.工程机械迅猛崛起之浅探机床结构调整应与时俱进 40.宏观经济政策要更审慎灵活与“顶层设计”就要“顶层负责” 41.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机制构建:探试公共服务的视角 42.物价上升成因探研与对策 43.复合式通胀v压力下浅探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MBA宏观经济学_浅谈宏观经济学对个人工作的影响

浅谈宏观经济学对个人工作的影响 本人现任职于一家阀门公司,主要负责阀门类产品的零部件采购工作,所购商品大部分钢铁零部件。对于宏观经济给整个阀门行业及本职工作的影响,本人有着深刻地体会。 1.对于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在与供应商所签订的供货协议中对宏观经济环境造成的原材料涨跌有着明确的规定。当整个宏观经济环境运行良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会引起对钢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现阶段的中国,钢铁的价格走势主要受两个行业需求的影响。一是建筑行业,包括房地产和国家基础建设两大方面,如房地产行业的兴旺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对工程机械类产品(挖掘机、压路机、电梯)及建筑用钢需求量的上升,进而拉动整个国内乃至整个国际市场钢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二是汽车行业,显而易见近些年家用车市场的增长呈现了较快较强的增长态势。具体到本职岗位而言,要按照供货协议中事先订立好的调价机制与供应商协商,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5%的零部件产品上调价格。相反整体宏观经济处于低位运行,造成钢材需求下降,价格回落时,同样需要对价格跌幅超过5%的钢材进行价格调整。 2.对于劳动成本的影响 伴随着近年来中国GDP的高速增长,生产要素中劳动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使得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外资企业开始将产能转移到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如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本企业也应算是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不断攀升的采购成本对本企业的采购工作提出了挑战。因为供应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采购人员的议价能力大为削弱,甚至出现部分供应商要求涨价以缓冲生产成本压力。采购人员每年都有成本降低的具体指标。出现这种无法控制的因素,采购企业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来减小因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及供应商更为深入的实施精益生产,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增值环节。进而实现成本的降低。采购部门联同集团内部精益生产专业人员,协助供应商来推进精益生产。本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实现了对最大供应商精益生产的改进,实际了生产成本的降低,供应商让利于企业,最终没有再上调销售给本公司的产品价格。 3.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失业率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招聘的难度。因为大家都不愁工作,工人对各方面的待遇有着更高的期待,对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良好的经济管理则需要掌握具体而详实的经济信息,只有掌握及时、准确、有效的经济信息才能够不断提升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与水平。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一:经济信息用于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谈谈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个人看法

谈谈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个人看法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需处理好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鼓励投资、刺激消费。例如下调存贷款利率,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减少税收,鼓励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企业转产内销;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或采取社保补助的形式,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等等。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对于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地发展已经初显成效。 今年将是我国企业的复苏发展之年,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在今年必将继续发挥其积极的影响。 根据温总理的政府报告,今年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继续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围绕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破除内需扩张的体制障碍,为民间投资需求扩张和居民消费创造有利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回升。 主要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优化资金投向。今年要适当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现模,在中央己经确定的新增1.18 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中央投资建设尚未完工项目。同时,基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尚未形成民间投资稳定回升的内在机制,在宏观政策上必须保持连续险和必要的政府投资强度,才能确保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今年新增中央公共投资要更多地用于“三农”、推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以及民生工程。同时要适当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实现信贷投放适度增长。在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本导向不变的前提下,信贷投放应转入适度合理的增长范围,信贷规模既能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增加的需要,又可以防止信贷过度投放导致通货膨胀隐患。优先保证重点重大工程的信贷需求,加大对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作用强的战略企业的信贷支待力度。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实落实已出台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各项措施.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三.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在加大中央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要尽可能缩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 篇一: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再制造系统最优生产决策论议把脉农产品价格: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如何平衡 2011年玩具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论议与挑战旅游业应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性浅说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探试说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经济解释的乐趣附发房产证无益于解决“三农”问题小议稳健货币政策下城商行的挑战与应对补汽阀投用对1000MW机组夏季运行工况的影响探研工程机械迅猛崛起之浅探机床结构调整应与时俱进宏观经济政策要更审慎灵活与“顶层”就要“顶层负责”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机制构建:探试公共服务的视角物价上升成因探研与对策复合式通胀v 压力下浅探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讨究和政策的观点综述2011年一季度中国成品油市场讨究探试影响拉美经济发展前景的若干因素讨究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中值得特别注意的十个问题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讨究与展望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向效应——基本方式与作用机理探论电力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应当理性面对经济危机之浅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根本特点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未来中国将遭遇的再就业危机再论突破“两难”困境未来2年美国经济仍有下行忧虑医学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三维动态实践案例模型的企业扩张须练内功本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20年的探究美国经济逆境中悄然换挡通胀预期是社会公众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心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数据解说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的关系研究分析后危机时代安徽省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研究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探究美国加州生物制药行业资本投资更新变化房地产动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现代经贸教育的三点看法宏观经济剖析和政策前瞻不宜炒作中国已是“世界第二” 房地产行业走势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浅谈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加强医院经济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基于模拟仿真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发展模式篇二:2014宏观经济学期末论文题目 1. 目前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2. 新形势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3. 美国能源独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4. 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XXXX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政策选择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学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同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在普通大众眼里,通货膨胀就是 "钱不值钱了"或者是"又涨价了"。目 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人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给日常生活 带来的影响,“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所表现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都 是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本文结合本学期所学宏观经济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分 析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政策。并浅谈根据现有情况,选择相应的治 理政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表现形式;治理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通常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的、公开

的上涨。这一定义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物价上涨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上涨;第二,物价的上涨是持续的;第三,这种物价的上涨是公开的。也就是在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期内普遍上涨。和失业一样,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情况的主要指示器。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西方学者认为存在着三种通货膨胀:(1)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价格上涨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我国存在的是温和的通货膨胀,虽然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对经济收入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地刺激作用。但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这却不适合我国的国情。(2)通胀率在10%-100%的奔腾的通货膨胀。(3)通胀率在100%以上的超级通货膨膨胀。 (二)按照对不同商品价格的影响的大小加以区分,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平衡的通货膨胀,及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的比例上生。(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我国现在的通胀类型就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农产品的价格和生活日用品的价格上涨比例要远远高于其它商品。 (三)按照人们的预期加以区分,存在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涨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就没想到价格会上涨。(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现在我国的通货膨胀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援引温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到, 在物价上涨较快时,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本轮通胀从食品价格开始,从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价格开始,使人们有着最深切的体会。人们,尤其是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人们会发现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近期央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会再度上扬,而通常情况下仅有半数受访者有此预计。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上涨,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我国现有的通胀原因比较复杂,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清其成因。我认为造成我过现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预期推动的通货膨胀。 (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随着我国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就我国农产品来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浅析“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现象的原因、折射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姓名:蔡丹丹学号:13200606 班级:行13财务管理 摘要:2013年,国际黄金价格在4月12日和4月15日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黄金大跌世界哗然!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10天抢购黄金300吨,这就是有名的“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抢金潮”不但印证了中国人的消费潜力和投资需求巨大,也映衬着中国民间投资渠道的匮乏与不足,更突显了呼之多年的扩大内需未被有效释放的现实。本文就将着重分析“抢金潮”的形成原因、其折射出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大妈抢购黄金价格影响需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府政策 一.“抢金潮”出现的原因 (一)黄金价格下跌 我们都知道,价格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反之,价格下降,需求量会上升。2013年,国际金价在4月12日和4月15,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大妈轰轰烈烈的抢金热潮。不难看出,“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最为直接的原因还是金价下跌,金价的暴跌让中国大妈的购金欲望被彻底激发。但是黄金的价格为什么会如此迅速的下跌呢?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黄金的全球价格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的波动会造成黄金价格的相应波动。通常,美元跌的时候黄金涨,而黄金跌的时候美元涨。自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呈温和增长态势利于美元升值;此外,日本推出超预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同样加速美元看涨;支撑金价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有所减弱,从而导致金价下跌。(2)通过改变市场预期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造成金价下行。塞浦路斯危机爆发后,政府出于融资需要,抛售央行储备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供求,也引发了市场担忧。更为严重的是,市场担心由此引发“羊群效应”: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家深陷债务危机,黄金储备量却远胜塞浦路斯,这些国家是否会效仿黄金抛售行为受到很大关注。一般情况下,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股票、基金等投资工具会受到严重冲击,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其价格能够保持不变甚至稳步上升,有“盛世藏古董,乱世藏黄金”之说。而此次抛售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改变市场预期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造成金价下行。 (二)中国人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投资需求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黄金消费中首饰用金714.5吨,所占比例达到60.91%,同比增长42.52%,金条用金所占比例31.94%,同比增长56.57%,金币用金所占比例2 .13%,同比下降1 .07%。据权威机构表明,全球实物黄金存量15万吨左右,人均拥有量很低,2013年中国国内人均G D P已达到6800美元,进入了消费的升级阶段,“预计国内黄金珠宝消费增速至少是人均G D P增速的两倍。”再次,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国内个人领域每年对黄金的需求从目前的1132吨提升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