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验规程

拉伸试验规程
拉伸试验规程

铝合金薄板拉伸试验规程(xzcfsygc-001)

江苏徐州财发铝热传输有限公司

江苏省交通用高性能铝合金工程研究中心

2010年7月30日

铝合金薄板拉伸试样加工和试验按GB/T 5027-1999,GB/T 5028-1999和GB/T 228-2002规定执行。

1 拉伸试样

1.1 取样

取样部位、方向和数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或经双方协商确定。

1.2 试样形状

通常情况下采用图示带肩试样。通过协商,也可以采用平行边试样(不带肩试样)。

1.3 试样尺寸

1.3.1 平行长度应不小于L0+b0/2。仲裁试验时,平行长度应为L0+2b0。

1.3.2 宽度不大于20mm的不带肩试样,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不小于L0+3b0。

表两种非比例试样的尺寸mm

1.4 试样制备

1.4.1试样毛坯必须单个切取。试样均须进行机加工以消除加工硬化影响。对于极薄试样,将切取的等宽毛坯用油纸逐片分隔,在两外侧夹上等宽度的较厚板一起加工,直至达到要求的试样。

1.4.2 试样原始标距内宽度两侧不平行度尽可能小,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差不应大于标距内测量宽度平均值的0.1%(试样1为0.01mm,试样2为0.02mm)。

1.4.3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厚度应是产品全厚度。在试样标距内,任意两处的

厚度值之差应不大于0.01mm;当厚度小于1.0mm时,应不大于公称厚度的1%。

1.4.4 试样表面不应有划伤等缺陷。

2 常规室温拉伸性能试验

常规室温拉伸性能试验指在室温下对上述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操作,主要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破断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

2.1 试验要求

2.1.1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

试验机应按GB/T 16825进行检验,并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

2.1.2 试验速率

(1)测定屈服极限(R eH、R eL)的试验速率。试验速率取决于材料特性。铝的拉伸弹性模量为70GPa,所以在弹性范围直至上屈服点,应力速率应为2~20MPa/s,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s~0.0025/s之间。

如试验机无能力测量或控制应变速率,直至屈服完成,应采用上述范围的等效于应力速率的试验机夹头分离速率。

(2)测定抗拉强度(R m)的试验速率。在弹性范围,如试验不包括屈服强度的测定,可以取塑性范围的最大速率;在塑性范围,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2.2 试验测定

2.2.1 断后伸长率(A)和断裂总伸长率(A t)的测定

保证断后试样平行于轴向对齐,使用分辨力优于0.1mm的量具测定断后标距(L u),准确度到 0.25mm。

原则上,断裂发生在标距(b0)以内方为有效;但伸长率大于等于规定值时,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均为有效。

2.2.2 上屈服点(R eH)和下屈服点(R eL)的测定

(1)呈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定上屈服点(R eH)和下屈服点(R eL)。

(2)方法:可以用图解方法,直接在应力应变曲线上读取;或用指针法,即观察试验时表盘指针的回向,读取第一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截面积即得上屈服点(R eH)和下屈服点(R eL)。

(3)计算机控制的试验机可以自动获取。

2.2.3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的测定

(1)不呈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定规定非比例极限强度,例如规定非比例延伸率0.2%对应的强度。

(2)按照力-延伸曲线图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首先必须准确绘制力-延伸曲线图。在规定非比例延伸点作平行于弹性阶段直线的直线,与曲线相交点即为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3)当力-延伸曲线的弹性直线部分不能明确时,可以采用反复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4)计算机控制的试验机可以自动获取。

2.2.4 规定总延伸强度(R t )的测定

(1)在力-延伸曲线图上,划一条平行于力轴并与该轴的距离等效于规定总延伸率的平行线,此平行线与曲线的交截点即对应规定总延伸强度(R t )。

(2)计算机控制的试验机可以自动获取。

2.2.5 抗拉强度(R m )的测定

从力-延伸曲线或数据记录或读数盘上获取拉伸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

计算机控制的试验机可以自动获取。

2.2.6 断面收缩率(Z )的测定

(1)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2)测量时,将断裂试样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对于圆形试样,在径缩最小处相互垂直方向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最小直径;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测量径缩处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两者的乘积为断后试样横截面积。

(3)小于2mm 厚度的矩形试样一般不测定改值。

3 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r 值)试验

3.1 定义

3.1.1 塑性应变比(r )

将金属薄板试样沿轴向拉伸到产生均匀塑性变形时,试样标距内宽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与厚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之比:a

b r εε= 实际测量时计算:???

? ????? ??=000ln ln b L Lb b b r 计算的r 值应标明试样相对于轧制方向的取向及应变水平,例如:r 45/20。

3.1.2 加权平均塑性应变比(r )

金属薄板平面上与轧制方向成0?、45?和90?三个方向测得的r 值的加权平均值。

4

245900r r r r ++= 3.1.3 塑性应变比平面各向异性度(?r )

金属薄板平面上与主轧制方向成0?和90?方向的r 值的算术平均值与45?方向的r 值之差。

459002

r r r r -+=? 3.2 试验程序

3.2.1 试验一般在10~35℃室温下进行,对温度严格(敏感)的试验,室温应为23℃±5℃。

3.2.2 试验材料的拉伸性能不明确时,应先进行常规拉伸试验,记录力-延伸曲线,由此确定其屈服特性、伸长率和测定r 值的工程应变水平。

3.2.3 手工测量时,当试样的原始标距L 0不小于25mm 时,至少在标距内等距离的测量三处宽度,用平均值计算r 值。测量试样的原始标距L 0,允许测量偏差为原始标距L 0的±1.0%。

3.2.4 加力至规定的应变水平。r 值的工程应变水平应大于屈服应变或屈服点伸长终点所对应的应变,小于最大应力所对应的应变。若无其他规定,一般采用15%或20%的工程应变水平。

3.2.5 对于手工测量,测量时需一人测量,采取相同的方式和误差。一般分析试验测量在试验力下进行;仲裁试验在卸力情况下进行。

3.2.6 如果试样出现横向弯曲或纵向弯曲,会影响试验结果;如果塑性应变不均匀,均应视为试验无效,并重新进行试验。

3.2.7 每个取样方向试验3片试样,取平均值。特殊情况下取2片,但所得数据差别较大时,需补充第3个试样,舍弃差异大的试样。

3.3 试验结果

3.3.1 手工测量结束后,按前述公式分别计算各值。

3.3.2 计算的塑性应变比应修约到0.05。

3.3.2 手工测量和自动测量可能得到不同试验结果,在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应以手工卸力测量方法为准。

4 金属薄板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 值)试验

4.1 定义

应变硬化指数(n )

在单轴拉伸力作用下,真实应力与真实应变数学方程式中的真实应变指数,

n k εσ?=

在双对数坐标平面上的直线斜率即为应变硬化指数:αtan =n

4.2 试验程序

试验程序同3.2。

4.3 计算

根据力和相应的应变值,分别计算真应力和真应变,计算式:

???? ??==0S L L F S F e σ, ???

? ??=e L L ln ε 根据均匀塑性变形范围内真实应力-真实应变幂指数式的对数式,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应变硬化指数n :

∑∑∑∑∑=====--=N i N i i i N i N i i

N i i i i x x N y x y x N n 12

12111)()(

计算的应变硬化指数(n 值)应修约精确至0.005。

钢筋拉伸实验

钢筋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在纯拉应力条件下直至破坏的整个过程;了解拉伸过程的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掌握钢筋拉伸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得出上、下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二、实验设备 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 三、实验步骤 1.钢筋试件一般不经切削。 图1 试件示意图 a—直径;l —标距长度;h1—(0.5~1)a;h—夹头长度 2.在试件表面,选用小冲点、细划线或有颜色的记号做出两个或一系列等分格的标记,以表明标距长度,测量标距长度l0(l0=10a或l0=5a)(精确至0.1 mm)。 调整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对准零点,拨动副指针与主指针重叠。 3.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具内,开动试验机机进行拉伸。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按表1规定,并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这一速率位置上,直至该性能测出为止;测定抗拉强度时,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4.钢筋在拉伸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恒定力或首次回转时指示的最小力,即为屈服点荷载F s(N);钢筋屈服之后继续施加荷载直至将钢筋拉断,从测力度盘上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F b(N)。 5.拉断后标距长度L1(精确至0.1mm)的测量。将试件断裂的部分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l0/3时,可直接测量两端点的距离;如拉断处到邻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0/3时,可用移位方法确定l1:在长段上从拉断处O点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减1与加1之半,得到C与C1点,移位后的l1分别为AO+OB+2BC或 AO+OB+BC+BC1(如图2所示)。

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一、钢筋拉伸试验 试验目的: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 等级’ 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钢筋打点机 (一)试验准备: 1 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 2分 2 检查试验仪器是否齐全,能否正常运行并预热仪器。 3分 3 将试样用钢筋打点机进行打点。原始标距为5d(打点间距精确到5mm) 5分 (二)试验步骤: 1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夹具,设置试验机力值零点。(必须在试样被夹之前,防止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力)。 20分 2设定好仪器,把样品放置在仪器上夹稳后,用手左右上下移动一下看是否稳固。10分 3 4拉断后,迅速关闭送油阀,取下钢筋,打开回油阀卸载。将取下的钢筋试样拼接顺直以后用游标卡尺测断后伸长量准确至±0.25mm。20分 5计算断后伸长率:A=(L U-L0)/L0 *100%(断后伸长率修约0.5%)20分 6试验结束后,立即切断仪器电源,擦拭仪器并归位。10分

二、钢筋弯曲试验步骤: 试验目的:冷弯试验是用以检查钢材承受规定弯曲变形的能力,观察其缺陷。1)试样长度根据仪器设备确定,一般为5d+150mm,d为公称直径 2 3)选择支辊间距离:(此间距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L=(D+3a)±a/2 a----公称直径,D----弯芯直径 (一)试验准备: 1 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 5分。 2检查试验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预热仪器。5分 二)试验步骤: 1 根据上面内容选择好冷弯压头,10分 2 计算并调好间距,把样品放在支辊正中间。样品中心与冷弯头对准。45分 3 调整冷弯头,使其刚好与样品接触,数值清零后,开始加压。试验速率控制在(1±0.2)mm/s 15分 5 冷弯至要求的角度后,停止加压,松油。取出样品,察看弯曲最大部分有无裂缝、起层剥落状况,判定是否合格10分 6试验结束后,立即切断仪器电源,擦拭仪器并归位。10分

3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第三章: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颁布日期: 2015年09月12日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的目的是确认钢筋的拉伸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适用于各种钢筋拉伸试验。 二 检测标准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三 仪器设备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钢筋标距打点机、游标卡尺、钢直尺等。 四 试验步骤 1、试验前,检查来样的数量,与委托单进行核对,发现送检试样有不同批次,材质不同,直径不符等情况应在原始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2、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条件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2、试样长度应满足:夹持区长度(钳口长度)+【≥20mm(或≥d)】+最小自由长度+【≥20mm(或≥d)】+ 夹持区长度(钳口长度)。试样需矫直时,应将试样置于木材、塑料、或铜的平面上,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锤子轻轻矫直,矫直时试样不得有损伤,也不允许受任何扭曲。 3、根据样品的相应标准的规定确定该试样的标距长度。原始标距与横截面有00L k S =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比例系数k 的值为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 。当试样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 为5.65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非比例试样。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对于比例试样,原标距长度应修约到5mm 的整数倍。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如平行长度比原始标距长许多,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跳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3、试样横截面面积S 0的确定:对于试样的相关标准规定有公称横截面面积的原材,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S 0可以用公称横截面面积。对于试样的相关标准只规定有公称直径而无公称横截面面积,可按公式2 04d S π=计算,其直径d 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 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m 。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如图) 七、实验原理: 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自然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 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 ⑵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 ⑶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 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 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改变的量: ⑴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 ⑵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八、实验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试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烧杯的冷水中1~2分钟,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初温相同; ⑵将初温相同的两试管从冷水中拿出来同时放入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上,并放入温度计(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观察通过热传递获得热量的两试管中温度计的变化; ⑶在温度计达到70℃时分别记下所用的时间; ⑷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 ⑸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拉伸试验

钢筋试验 一、一般规定 (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同一公称直径和同一炉罐号组成的钢筋应分批检查和验收,每批质量不大于60t。 (2)钢筋应有出厂证明,或试验报告单。验收时应抽样作机械性能试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钢筋在使用中若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验收时包括尺寸、表面及质量偏差等检验项目。 (3)钢筋拉伸及冷弯使用的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试验应在20±10℃的温度下进行,否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4)验收取样时,自每批钢筋中任取两根截取拉伸试样,任取两根截取冷弯试样。在拉伸试验的试件中,若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达不到标准中的规定值,或冷弯试验中有一根试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在同一批钢筋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中只要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该试验项目判定为不合格,整批不得交货。 (5)拉伸和冷弯试件的长度L,分别按下式计算后截取: 拉伸试件:;冷弯试件: 式中? L、——分别为拉伸试件和冷弯试件的长度(mm); L0——拉伸试件的标距,或(mm); h、h1——分别为夹具长度和预留长度(mm),h1=(0.5~1)a,见图试7.1; a——钢筋的公称直径(mm)。 实训一拉伸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等级。 二、主要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量程的选择:试验时达到最大荷载时,指针最好在第三象限(180°~270°)内,或者数显破坏荷载在量程的50%~75%之间。 2.钢筋打点机或划线机、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等。 三、试样制备 拉伸试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试件原始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0,精确至0.1mm,见图试7.1。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按表6.6选取公称横截面积(mm2)。 图试7.1 钢筋拉伸试验试件 a-试样原始直径;L0-标距长度;h1-取(0.5~1)a;h-夹具长度 四、试验步骤 1.将试件上端固定在试验机上夹具内,调整试验机零点,装好描绘器、纸、笔等,再用下夹具固定试件下端。 2.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移动速度不大于0.5L c/min,直至试件拉断。 3.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第一次回转时的最小荷载,即为屈服荷载F s(N)。向试件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拉断,读出最大荷载F b(N)。 4.测量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L1。将已拉断的试件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大于L0/3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L1。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小于或等于L0/3时,可按下述移位法确定L1:在长段上自断点起,取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再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如图试7.2a)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如图试7.2b)减1与加1之半得C与C1点。则移位后的L1分别为AB+2BC或AB+BC+BC1。

体内小鼠实验方案

实验报告 抗肿瘤药物体内活性研究 一、实验原理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约为0-200 nm,可以利用肿瘤组织的增强渗透保留效应(EPR),选择性地透过肿瘤血管并积累在肿瘤组织,实现被动靶向;被特定官能团修饰的聚合物胶束则能响应部位的物理化学变化,实现靶向部位的载体聚集和药物定点释放。抗肿瘤药物的反复使用容易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MDR),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抗肿瘤药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极大的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如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作为MDR逆转策略越来越引起关注。胶束能通过EPR效应使药物选择性地在肿瘤部位累积和释放,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缓控释药物,并通过靶向细胞上特异受体对应的配体修饰,达到主动靶向,从而逆转肿瘤细胞耐药。 盐酸阿霉素(DOX·HCl),属于蒽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癌细胞遗传物质核酸的合成,具有广谱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广泛用于宫颈癌细胞、卵巢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肝癌等的治疗。然而,阿霉素的急性和慢性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心率失常;慢性毒性表现为肝脏、大脑和肾脏的损伤,对心脏具有不可逆的剂量依赖性的损伤。用聚合物构建新型药物胶束传递系统,提高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能力和药物稳定性;通过小分子修饰实现被动和主动靶向。此外,通过相关实验考察作为药物载体的聚合物胶束的耐药能力,以此来证明聚合物胶束的生物安全性好、稳定性高、载药量高、响应性强、靶向性准、缓控释性能好。 二、实验目的 1.运用抗肿瘤药物在小鼠体内评价方法,筛选出具有高表达、特异性、高亲和力的主动/被动靶向、无细胞毒性、抗肿瘤效果好的聚合物胶束。 2.动物体内抑瘤实验基于活体成像技术,建立药物抗肿瘤效果活体动物影响研究方法。 三、实验内容

钢筋原材拉伸弯曲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钢筋原材拉伸弯曲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钢筋原材拉伸、弯曲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 ******* 摘要:钢筋原材拉伸和弯曲试验能反映出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关键词:钢筋、拉伸、弯曲、试验 现针对高速公路工程中所常用HPB300、HRB400E钢筋原材拉伸、弯曲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HPB热轧光圆钢筋英文Hot rolled plain bars缩写;HRB热轧带肋钢筋英文Hot rolled ribbed bars缩写;300、400为屈服强度特征值;E代表有抗震要求的)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所用仪器设备有:万能试验机量程分别为0-100KN、0-300KN、0-1000KN三种、钢筋自动标距仪、游标卡尺(0-200mm)、1m钢卷尺。 2. *****高速钢筋原材试件取样规定为:钢筋取样应从同一厂家、同一批号(钢筋原材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为一批)、同一规格的钢筋中任选的2根钢筋,分别截取规定数量。取样时应先将钢筋原材端部去掉不小于500mm后再截取试件。 拉伸试验:直径25mm以下(包含25mm) 取样长度****mm 直径28-32mm取样长度为*****mm 弯曲试验:直径8-10mm(圆钢)取样长度为*****mm 直径12-25mm(螺纹钢)取样长度为****mm

直径28-36mm(螺纹钢)取样长度为****mm 3. 原始标距的标记:应该用细划线标记原始标距,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标记为5mm的倍数。(HPB300级钢筋原始标距为10d、HRB400E级钢筋原始标距为5d d-钢筋直径mm) 二、钢筋原材拉伸试验 1. 根据试样的公称直径和标准中规定的抗拉强度力学性能特征值(本文表1),估算钢筋最大拉力时的力值处于万能试验机量程的20%﹣80%之间。 2.根据委托单检查取回有标识的钢筋原材试验样品的数量,用游标卡尺对钢筋直径进行核实,尺量试样长度。规范填写原始记录,并对原始记录进行编号。 3.拉伸试验所取的钢筋原材试样用自动打点机进行打点标记原始标距,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 4. 接通电源,打开软件控制箱,用控制电脑登录试验采集软件,显示菜单选项,选择拉伸试验钢筋力学性能,点击运行按钮在显示的对话框中将样品钢筋的试验编号、直径、进场数量、出场批号、取样长度、取样日期等基本信息进行输入,输入完成后仔细核对,然后开动油泵 ,打开万能试验机防护网门,根据钢筋直径的不同选泽合适的夹具,将试样夹于钳口中心位置,在夹持试件时根据试样长度上下移动下钳口工作平台选定合适的位置,保证钢筋被夹具完全夹紧。关闭试验机防护网门和回油阀,用鼠标单击软件中数值清零键,数值清零后再单击运行按钮,按要求加荷速度加载(应力速度在6-60MPa/s),直至试样断裂,取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具体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

钢筋拉伸试验

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拉伸试验 1. 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及带肋钢筋牌号及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 (1)钢筋的牌号及其含义 (2)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

2. 组批规则和取样方法 (1)组批规则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2)取样方法 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试件要求 拉伸试件的长度L ,分别按下式计算后截取: 拉伸试件:1022h h L L ++=; 式中:L 、w L ——分别为拉伸试件和冷弯试件的长度(mm ); L 0——拉伸试件的标距(mm ); h 、h 1——分别为夹具长度和预留长度(mm ),h1=(0.5~1)a ; a ——钢筋的公称直径(mm )。 对于光圆钢筋一般要求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不小于350mm ; 对于带肋钢筋,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一般要求:25≤d 时,不小于350mm ;3225≤

钢筋拉伸冷弯试验速率说明规范

钢筋拉伸试验控制速率 1.热轧光圆钢筋有:①6.5、①&①10、 2.热轧带肋钢筋有:①10、①12、①14、①16、①20、①22、①25、①28、①32、 3.弯曲性能试验 d-弯芯直径、a公称直径 支辊间距离L= (d+3a)± 0.5a、试验速率应为(1 ± 0.2)mm/s 4.钢筋试验注意事项: 1.试验温度控制一般在10~35C、严格的应为23 ± 5C 2.伸长率测定:原始标距为5a、测量断后标距修约至0.25、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HPB235 标记为5mm) 3.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修约至5Mpa 截面积 So=(a/2)2*3.142 速率:So*0.006~ So*0.06]

1 ?试述的钢筋拉伸试验时,根据你试验室使用的试验机选择合适的量程,拉伸时加荷速度应如何控制? 答:(1)选择0~3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300kN或600kN的试验机)或0~5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1000kN的试验机) 试验机量程的选择应根据需测量力值來确定,应尽量使需测量力值介于所选杼量程范围的20%-80%之间。如木例,022的钢筋其抗拉极 限载荷估计为200~220kN,可选择0-300kN或0*500kN的暈程, 其屈服点载荷为120-150kN,均木低于所选量程的20%,因此,所选虽程是合适的。 (2)022的截面积为380mm2,拉伸时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 2.3-23kN/s(拉伸速率为 6-60 MPa/s,即 0. 006*380? 0. 06*380=2. 3?23 kN/s)之间。 钢材试样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

钢筋拉伸试验报告

钢筋拉伸试验 实验报告 试验人:郭航吴宏康 试验时间:2015年4月20日 联系方式: 邮箱:

【实验时间和地点】 2015年4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 【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在纯拉应力条件下直至破坏的整个过程;了解拉伸过程的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掌握钢筋拉伸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得出上、下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断后收缩率。【实验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实验材料】 HRB400(三级)钢筋四根,参数如下: 【实验设备和器材】 切割机,游标卡尺(50分度),锉刀,卷尺,拉伸试验机。 【实验过程】 一.材料准备 1.切割 钢筋长度按照l≥10*d+250mm取用,钢筋长度均满足这个条件,但是试验机高度有限,故将钢筋统一切割为500mm长。 2.标记 在钢筋中部适当位置取10*d的长度,作为拉伸区段,要求区段距离钢筋头和尾部长度均大于125mm。将区段等分为十份,在每一个等分点处用锉刀标记出来。 3.测量拉伸前直径

首先测量试样标距两端和中间这三个截面处的尺寸,对于圆试样,在每一横截面内沿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方向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用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的值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4.拉伸 将准备好的钢筋试样放置到拉伸试验机中,注意上部和下部夹具夹持位置距离拉伸区域尽量短,保持在5cm左右,然后夹紧夹具,避免在加载过程中滑移。 5.试验结果 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从力-位移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从记录的力-位移曲线图(如图所示)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绘制表格如下: 钢筋编号实测直径(mm) 横截面积(mm2) 最大拉力(kN) 抗拉强度(MPa) A D E 钢筋A(14)力-位移曲线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参加科学试验活动的儿童,本身就是一个个天生的小“科学家”。当我们有目的指向地让他(她)们确立了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或者是地理学家的身份后,这些小“科学家”们:首先,理解了科学家——就是通过做实验来发现某些东西的人。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谁能穿越管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获得相关物体特性的经验。(如:光是直射的,先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等。) 2、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乐意通过实验来验证。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白色弯管若干,一段既有螺帽的尼龙线、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直管弯管若干,幼儿实验记录表若干,教师实验记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直管。 师:这是什么?平时有什么东西可以穿越这根直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样东西,它们分别是一端系由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会发光的手电筒,(一端系由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会发光的手电筒)你们来猜猜看,这些东西他们哪些能穿

越直管,哪些不能?(幼儿猜测) 师:让我们动手做个实验试一试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实验级路标,你们可以把实验中的发现记录下来,能穿越直管的,就在表格后面这里打个“勾”如果不能得就打个“叉”。 2、幼儿进行直管的实验。 师:谁愿意把实验中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那些东西能穿越直管那些不能?(教师把有争议的实验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师的试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号) 提问:(1)为什么带有螺帽的线、打气筒里打出的气、铅笔、光都能穿越直管?(因为空启示流动的,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铅笔是直的,光是直射的,所以能穿越弯管。) (2)这四样东西能穿越这样的管子吗?(出示弯管)哪些能哪些不能穿越?(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弯管的实验。 师:谁来说一说你在实验中的发现?教师把有争议的实验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师的试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号。 提问:为什么铅笔和光线能穿越直管却不能穿越弯管?(因为铅笔和直管一样是直的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弯管,而光线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 教师总结: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所以它能穿越直管和弯管,打气筒里打出的气是流动的所以也能穿越直管和弯管,铅笔是直的不能弯曲所以它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弯管,光是直射的所以也只能穿越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原材试验 一钢筋原材取样 新进钢材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8,进行弯曲、拉伸试验检测。本工程设计采用钢筋直径10mm-32mm用HPB235、用HRB335两种。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验试样。实施现场见证取样。 从两根钢筋中截取2根拉伸试件,2根弯曲试件,其中每根钢筋为一拉伸、一弯曲试件。截取时从每根钢筋的端头,截除500-1000mm 钢筋后再取样。 对于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一原材拉伸试验: 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内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1.仪器设备 ①万能材料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 ②连续式标距打点机 ③钢尺 2.试样准备 原始标距L o的标记:

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5mm的等间距标记。可以用标点机进行打点标距。 3.试验步骤 ①将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后,进行加荷。 ②屈服强度的测定: 试验机平稳加荷,控制速率在6~60MPa/s(可参照表中力值数据) 在显示盘数值第一次出现回落时的最大读数,将其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 O)得到下屈服强度。 ③继续平稳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或钢筋出现颈缩现象,停止加载。 ④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件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件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件断后标距(测量区的范围应处于距离断裂处至少5d)。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白山市浑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学的开心,玩的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对象 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科学教师 五、活动内容 选取比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乐于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六、附件: 1、带电的气球 2、有趣的微小世界 3、当小苏打遇到白醋后 4、走进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014年2月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我的猜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小盒子、线、粗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在盒子里放4个钩码,用测力计钩住盒子,在比较光滑的面板上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 3、将步骤2中的面板换为粗糙的面板,重复步骤2;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二、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我的猜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量越小,摩擦力越小;物体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小盒子、线、粗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在盒子里放2个钩码,用测力计钩住盒子,在比较粗糙的面板上

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 3、将步骤2中的钩码变为6个,重复步骤2;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三、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 我的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电池越少,磁力越小。 实验器材:长导线、电池(3节)、铁芯、大头针一盒、电池盒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长导线在铁芯上缠绕20圈,制成电磁铁,用一节电池接通电磁铁,用电磁铁的一端吸引大头针,记录吸引的大头针数量;重复测量3次; 3、将电池数量变为3节,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我的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61967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小学XXX 一、实验名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比较纸桥的承受力》。 二、教材名称:本实验设计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3课《建桥梁》。 三、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本次实验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制作和比较,是学生掌握一些浅显易懂的桥梁知识,激发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材料实验,用学生所用的厚书作为桥墩,纸板作为桥面,用重物来论证比较纸桥的承受力,操作中纸板比较结实,不易坍塌,而其重物不好选择,也难以对比。 教材纯粹的随意性实验,没有与课题《比较纸桥的承受力》巧妙的结合,实验数据不够准确。 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围绕课题《比较纸桥的承受力》进一步创新:

(3)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用两方盒子做桥墩,两桥墩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桥面的纸质相同(打印A4纸),这样有助于实验数据的科学、规范。 (4)实验过程。 实验一:制作平板桥,在平板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二:制作拱桥,在拱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三:制作斜拉桥,在斜拉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总结: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三种桥当中,斜拉桥的承受力最大,平面桥的承受力最小。 (5)实验效果。 具有趣味性、观赏性、知识性、可比性、能力性和创造性。

钢筋拉伸试验方法

钢筋拉伸试验方法: 1、 钢筋取样: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500mm 长、5根,300mm ~ 350mm 长2根(标准规定5根,实际取7根,因检测单位一般没有截断较粗钢筋设备)。 2、 5根500mm 长钢筋先做重量偏差检验;2根300mm ~350mm 长钢筋 做弯曲试验; 3、 重量偏差检验后取其中两根做拉伸试验; 4、 拉伸试验设备: (1)钢筋标距打印机 (2)万能试验机(相对误差为±0.01KN (3)游标卡尺(分辨率优于0.1mm) (4)钢卷尺、直尺 5、做HRB400E22钢筋的拉伸试验(二根): (1)用钢筋标距打印机在2根钢筋全长分别打标记,10mm 的间隔; (2)第一根钢筋:屈服力180KN ,180000N/380mm 2,R 0eL =474Mpa 抗拉力232KN ,232000N/380mm 2,R 0m =610Mpa 1N/ mm 2=1Mpa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 gt (%)= ??????????+-0m R 0L L ?100=????? ??+-102610100120?100 ≈17.0% 断后伸长率A (%)=00L L L -'=≈-10010013333.3% 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测量区与断后伸长率的测量区不同。

(3)第二根钢筋:屈服力169KN ,169000N/380mm 2,R 0eL =445Mpa 抗拉力230KN ,230000N/380mm 2,R 0m =605Mpa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 gt (%)= ??????????+-0m R 0L L ?100=???????+-5102605120 100115?100 ≈13.6% 断后伸长率A (%)= 00L L L -'=≈-100 10012525% 钢筋受拉直至破坏,经历四个阶段:应力—应变(σ—ε关系图) 1、弹性阶段 2、屈服阶段 3、强化阶段 4、颈缩阶段

钢筋拉伸试验指导书

一、钢筋拉伸试验 执行标准:GB228-2002 试验室温度:10-3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热轧直条光圆和带肋钢筋的级别、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 二、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15mm 3、钢筋打点标距仪,或手挫刀 三、试验操作 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见下表: 混凝土用钢筋截面积和重量

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 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化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5d或10d 。 3、按试样尺寸及截面积、强度等级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量程。 4、将试样安装上夹头,上下夹头必须持紧在试验机夹具上方可开始试验。试验速度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确定。 5、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屈服前的应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速率位置,直至该性能测出。 6、测定下屈服点时,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 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7、屈服过后测定抗拉强度,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分离速率应不超过0.52c/min,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最大力。

8、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 9、测量延伸率:用钢直尺按两点标距离进行测量。 四、结果分析 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S0=1/4πd o2 式中: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分别按下式计算 Q S=F S/S0 式中: Q S-屈服点 F S-屈服力 Q Su=F Su/S0 式中:Q Su-上屈服点 F Su-上屈服力 Q SL=F SL/S0 式中:Q SL-下屈服点 F SL-下屈服力 3、抗拉强度的计算按下式: Q b=F b/S0 式中:Q b-抗拉强度 F b-最大力

科学小实验设计方案

科学小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一 实验名称:喷水比赛 器材物品:1个空可乐罐、1枚铁钉、胶带、铁锤 实验过程: 1、用铁钉在可乐罐的中部和靠近底部的地方各钻一个大小一样的小孔。 2、贴上胶带,把小孔堵上,然后把可乐罐罐满水。 3、同时扯掉胶纸,你会发现,下面的孔喷出的水比中间孔喷出的水远些。 实验原理: 水的压力与深度有关,而与水量的多少、水域的形状无多大关系。无论是辽阔的大海,还是普通的游泳池、浴缸,在1米深的水下,压力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水越深,压力越大。 实验观赏性及科技含量说明: 扯掉胶纸,下面的孔喷出的水比中间孔喷出的水远些。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有关水的压力的知识。 实验二 实验名称:水下火山 器材物品:1个小玻璃瓶、1个广口瓶、1根长线、热水、少许红墨水 实验过程: 1、在小玻璃瓶里灌满热水,滴进些红墨水将它染红。 2、用线系着小玻璃瓶,把它沉入装有冷水的广口瓶底部。 3、于是,一朵“红云”就会从瓶底升起,伸展到水面上,好像火山喷发一样。 实验原理: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变得比冷水轻。于是,红色的热水上升,冷水下沉,直到掺和均匀为止。 实验观赏性及科技含量说明: 一朵“红云”从瓶底升起,伸展到水面上,好像火山喷发一样。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了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的道理。 实验三 实验名称:瓶吞鸡蛋

器材物品:1个口径适中的玻璃瓶、几个去壳的熟鸡蛋、火柴、纸片 实验过程: 1、把纸片点着后放入瓶中。 2、把剥好的鸡蛋放在瓶口上,看,鸡蛋“忽”的一下进入瓶口了。 实验原理: 玻璃瓶口比鸡蛋小,把纸片点着后放入瓶中,由于瓶子受热,空气往外排出,这时把鸡蛋放在瓶口上,过一会儿,由于瓶里空气收缩压力减少,这时在瓶外的鸡蛋由于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便被推进瓶里。 实验观赏性及科技含量说明: 鸡蛋“忽”的一下进入瓶口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实验四 实验名称:小航船 器材物品:几个樟脑丸、1个乒乓球、1把剪刀、1盆水 实验过程: 1、把乒乓球剪成3份,修剪成小船模样,在船尾剪去一小块,再剪出一条缝。 2、敲碎一粒樟脑丸,在每个小船上放一小块樟脑,让它接触到水而不会掉下去。 3、把小船轻轻放入盛有水的盆中,让樟脑浸在水里。这时,你的船就会自动航行起来了,直到樟脑溶尽,小船才会停下来。 实验原理: 当樟脑溶入水中后,这部分的表面张力就减少了,于是,小船表面张力较大的一端拉过去,樟脑不断溶入水中,小船也就不断取得“动力”,直到樟

钢筋拉伸试验操作

一、钢筋拉伸试验步骤: 试验仪器: 1)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 2)观察样品外观 1、是否锈蚀、裂纹等 2、公称尺寸(表3)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45°≤¢≤70°且钢筋相对面横肋的方向相反)横肋公称间距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纵肋斜角0°-30°相邻两横肋末端之间间隙(包含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GB1499.2-2007附录C); (验收货是长度偏差±25mm,有要求时±50mm现场验收) 3、重量是否合格。 4、通过钢筋的直径,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选着仪器最大量程在20%-80%之间)钢筋取样的长度: 3)检查试验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行.

4)钢筋打点机进行打点。原始标距为5d (GB/T228.1-2010 5.65*√S)(备注:25mm、22mm 的钢筋打点是不一样的 25—125mm精确到5mm 22—110mm 精确到10mm) 5)开机,选择合适的夹具,试验机数值清零。(必须在试样被夹之前,防止钢筋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力)。 6)设定好仪器选着粒径等,把样品放置在仪器上夹稳后,用手左右上下移动一下看是否温档。 7)开始拉钢筋速率控制在下表范围内。(弹性模量选着≥150000E/mpa。应力速率为6-60MPa/s 。加荷速率=应力*钢筋面积/1000),注意记录下屈服、上屈服以及极限抗拉力值。

8)拉断后,加油卸载取下钢筋,拼接好以后测断后伸长量准确至±0.25mm。计算断后伸长率:A=(L U-L0)/L0 (断后伸长率修约0.5%) 9) 计算屈服强度(取下屈服)、极限强度精确至0或5,伸长率保留至1%等。结论规范,试验日期、工程名称、规格型号等必须要写。 二、钢筋弯曲试验步骤: 1)选择钢筋冷弯头(若下表),安装冷弯头 对于光圆钢筋弯心直径:D=d 2)选择支辊间距离:(此间距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L=(D+3a)±a/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