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语法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语法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语法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语法

2、语法学

3、词

4、短语

5、句子

6、句型

7、句类

8、句子成分

9、状语10、实词11、虚词12、名词13、形容词14、主谓短语15、动宾短语

16、偏正短语17、连谓短语18、兼语短语19、同位短语20、语体21、主谓谓语句

22、双宾句23、存现句24、主动句25、被动句26、复句27、修辞28、比喻

29、修辞学30、夸张31、比拟32、借代33、对偶34、非主谓句

简答题:

1、汉语词类的语法特征(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介词短语的语法功能,并各举一例说明?

3、主谓短语能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各举一例说明。

4、举例说明宾语和补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单句和复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有人说修辞是“咬文嚼字”、“雕啄语句”、“卖弄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7、什么是借代?运用借代应注意什么问题?

8、简述夸张有何修辞效果?举例说明。

9、夸张常借助哪些辞格加强表达效果?试通过下列两例加以说明。

10、请通过实例解说数词中倍数和分数使用时要遵循哪些规则?

11、兼语短语的结构特色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之。

12、什么叫独立语?独立语有哪几种?试各举一例说明。

13、简述句群的结构类型,与复句的异同是什么?

14、什么叫句子成分残缺?就主语、谓语残缺现象各举一例并分析改正。

15、什么叫非语言因素?它与语言因素有何关系?

16、简述语言因素与修辞的关系是什么?

17、简述修辞与语音的关系是什么?

18、简述修辞与词汇的关系是什么?

19、简述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分析题:

1、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啊。

2、雷锋,鲜红的路标啊,指引多少人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3、勤勤恳恳育社会主义新苗,兢兢业业树共产主义新风。

4、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像一团火,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生命的晚霞就是暗下来了。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凉爽的天气,多么迷人的繁星啊!

8、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

9、般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粉碎。

10、听着、听着,听着那悲伤的歌声,蓦然,一股的心酸,像波浪,在我心海里汹涌澎湃,我感觉着,天上的星星似乎要落泪了,远方的涛声似乎在哭泣了。

答案:

名词解释:

1.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语言结构规律的一种。

2.是研究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客观语法规律的认识和说明。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5.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6.按结构标准划分出来的句子的类型,叫做句型。

7.根据句子表达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8.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句子或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的。

9.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10.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

11.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词法意义的,叫虚词。

12.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13.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4.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级成,两部分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也就是主谓关系。

15.由动语和宾语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或关涉和被关涉关系,也就是动宾关系的短语。

16.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其间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17.由两个或几个谓词、谓词性短语连用构成连动关系的短语。

18.这种短语有一个兼语,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词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

19.由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前后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

20.是指为了适应不同的交标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21.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22.有的及物动词带两个宾语,而宾语间又无结构关系的句子。

23.表示何时、何地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句子。

24.指在动词谓语句子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的句子。

25.指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的句子。

26.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样、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27.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下,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相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行动。

28.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

29.修辞学是研究如何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表达思想内容需要,去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科学。

30.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31.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32.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

33.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34.指哪些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它短语或一个词形成的单句。

简答题:

1.答:主要表现在词的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上,其次表现在词的形态变化方面。前两点统称为词的语法功能。

(1)表现在词和词的组合能力上。哪些词和词组合,以怎样的方式组合,组合后的关系,这就表现出实词的类别,而虚词就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上。

(2)表现在能否充当句子成分即语法功能上。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的词叫虚词。

(3)表现在词的形态变化上。在汉语里主要指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和重叠式上,如椅子、花儿、老虎等等,带点的是虚语素;再如想想(AA式)、考虑考虑(ABAB式)、干干净净(AABB式)等,则是一般动词和某些形容词的重叠式。这两者都是词的形态变化,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2.答: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作补语、定语、动词。其语法功能如下:

(1)主要作状语。如“他在阅览室里看书”,“在”是介词,与“阅览室”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

(2)有的可作补语。如“他端出茶点放在桌子上”,介词短语“在桌子上”在当中充当补语。

(3)介词短语后面加“的”可作定语。如“他对这个问题分析是正确的。”“对”是介词,与“这个问题的”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定语。

(4)多数介词与动词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有的如“在、比、给、拿”等介词会发生词性变化作动词,如“李师傅在家吗?”“在”本来是介词,但在这个句子上具体情况下,词性发生变化作动词用。

3.答:主谓短语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不同的句子成分。例:

(1)作主语。如:“我们应该关心他才对”。“我们应该关心他”是主谓短语,作主语。

(2)作谓语。如:“他头脑清醒”“他”在句中作主语,“头脑清醒”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3)作宾语。如:“大家发现风停了” “风停了”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4)作定语。如:“讲解员解说着黄土高原变成肥沃良田的远景”“黄土高原变成肥沃良田”是主谓短语,作定语。

4.答:其区别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

(1)看成分关系。宾语是受动语支配关涉的名词性成分,之间是动宾关,补语是对谓词起补充作用的成分,之间是因果关系。如“我看书”,书在动词后边受“看”支配关涉,是

宾语;又如“考虑清楚”中的“清楚”是“考虑”的结果,是补语,两个成分之间有因果关系,是补充关系。

(2)看“得”字的性质。结构助词“得”的后面是补语,而“懂得”、“觉得”“取得”之类的合成式动词后面的词语是宾语。如“他画得好”,“好”是“画”的补语;又如“他懂得画画”,“画画”则是“懂得”的宾语。

(3)看成分的词性。谓语后面物量短语作宾语,动量短语作补语。如:“好书可以多置几本”(几本是物量短语,在句子中作宾语);又如:“好书可以多看几遍”(几遍是动量短语,在句子中作补语)

(4)看表示时间的成分。若能变换为“把”字句的作宾语,否则作补语。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中“两个钟头”此句可以变换为“把”字句,因此“两个钟头”在句子中作宾语(即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又如“他干了两个钟头”此句不能变换为“把”字句,所以句中“两个钟头”是补语。

5.答: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结构不同。单句内部有许多成分,成分之间直接发生联系,形成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只有一个层次,主干是主、谓、宾,附加成分是定、状、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形式组成,它的分句间互不包含,即互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与单句最根本的区别。

(2)复句的分句间如果主语相同,通常可采用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有时主语不同,但在语意明确的情况下也可省略,表现了句法的灵活性。而单句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缺少主语成分的。

(3)复句的分句间可以使用关联词语和通过语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结构及意义。而单句不需要借助关联词语表达关系。

6.答:这种说法不对。修辞研究的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的统一。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词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同的。

7.答: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或称“换

名”。运用借代应注意三个问题:

(1)借体要有明确的代表性。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杨二嫂,因杨二嫂的体型似圆规,一提到圆规使人想到就是杨二嫂。

(2)本体事物要在上下文交代清楚,若不清楚,使人不知所以。

(3)用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场合。

8.答:夸张的修辞效果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作者运用夸张可以明确表示自己对事物的感情态度,把喜爱的事物说得更好,或把

厌烦的事物说得更差,表现强烈的爱憎或其他情绪,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从而感染读者。如李白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写出自己因为怀才不遇的愁绪,白发三千丈是因为忧愁才这么长,使读者受到感染,十分同情诗人。

(2)使用夸张引起人们的丰富想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人们日常谈话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骨瘦如柴”、“富得流油”等,其中有的是借用比喻达到夸张目的,有的用夸大说法达到夸张目的,但都能很好突出事物形象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答:夸张常借助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加强表达效果。A例是借助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作夸张,借此刻画出当时满清政府派赴留日的学生,令人瞧不起的外貌形象。B例是借助拟物“狗急跳墙般地一溜烟跑了”作夸张,描绘了敌人丢盔弃甲慌乱逃窜的丑态。

10.答: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和使用有它的规则。例如:“我们厂今年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两倍”,若是减少了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此句的意思是不包括底数的净增数,如果包括底数,则应改为“增加到三倍”。

11. 答:其特色是:短语中有一个兼语,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能承担比较特殊的达意功能。例如“请他们去”和“通知各单位来开会”两例,其达意就比较特殊,每例句中均表达两层意思,即“请他们”和“他们去”,“通知各单位”和“各单位来开会”,“他们”和“各单位”便是兼语,即是前者的宾语,又兼后者的主语,语言便显得特别简炼。

12.答:如果句子里的某个词或短语,和句子里别的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又是句意上必需的成

分,这种成分叫做独立语。独立语在句子里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在句子中间,也可以在句首或句末。独立语主要有四种:(1)插入语(2)称呼语(3)感叹语(4)象声语。例如:“《国际歌》正如伟大导师列宁所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是插入语;“大师傅,白天的事你千万不要见怪”是称呼语;“啊呀,老孙,想不到是你来了”是感叹语;“砰,砰,我正在擦枪时候,响起了敲门声”是象声语。以上例子说明,它们与句子里别的成分均无结构关系,只是句意上的必需成分,故称为独立语。

13.答:句群的结构类型与复句基本相同,都是分为十种关系的类型,仅有如下两点相异:

(1)构成单位不同。句群的构成单位是句子,复句的构成单位是分句;

(2)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不同。句群、复句都可以使用关联词语,不同的是:复句只要有必要,分句间可以成套使用关联词语,而句群中的句子间多数不能成套使用关联词语。另外,句群和复句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如果表达需要,它们一般可以互相变换。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只要将头一句号改为逗号,它就变成了复句。特别是在口语中要分辨出复句和句群来,有时是不容易的。

14.答: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叫做句子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现象。例如:“看到老师傅们认真负责的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教育”是谁“看到老师傅……劳动”,是什么“使我很受教育”都没有交代,前后两句都缺少主语。若删去“使”字,“我”便成为主语。

(2)谓语残缺现象。如:“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

15.答:修辞要求配合非语言因素以最恰切完善的语言加工形式去获得最佳的语言效果,这里所说的非语言因素是指修辞的技巧、方法和规律。如辞语的锤炼(含意义和声音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以及各种不同辞格的构造、特点与功能等等,它们源于语言因素,是对语言因素进行长期运用、加工而形成的修辞的基本方式,它们与语言因素相配合,这样才可能产生修辞的效果。

16.答: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来研究语言因素,它同语言三要素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由于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的学科,修辞与语言因素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因素、修辞的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17.答:修辞和语音各有其研究对象,语音是以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修辞既然是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的,故着重研究谐音、语调等等,着重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语景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民族风格等,借以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拈连、谐音等。

18.答:词汇研究的是词义、词的构成、词汇的形成、发展变化及规范化等内容,修辞则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这就势必要从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调遣、安排,也势必要涉及各种各样的语言建筑材料,如同义词、反义词等等。词汇为词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方便条件,几乎所有的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义双关、借代等等。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脱俗的作用。

19.答:修辞同语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但修辞主要是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如讲究句之长短、分合等,有时看来不合语法的句子,却是修辞利用超常特点加工的结果。而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比如没有语法上的并列句;也就没有修辞的排比、顶真、回文等手法及其语言模式。句法修辞研究的不断加强,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分析题:

1.答:此题首先使用暗喻辞格,本体是“歌声”,喻词是“是”字,喻体是“火把”、“煤炭”、“甘霖”;其次,该题的喻体采用排比辞格,由三个结构相同的定中短语构成,共同充当句子的宾语成分,故又称句子成分排比。全句的修辞特点,是采用暗喻套句子成分排比的修辞方式,全句意思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宾语部分的运用令全句富有诗意,更具气势。

2.答:此题运用比喻中的暗喻修辞方式,本体是“雷锋”,喻体是“鲜红的路标”,根据文章,中间省略了喻词“是”字,从结构看,此题不可能是运用借喻的修辞方式,因为它说出了本体“雷锋”,再从句意看,是说“路标”“指引多少人”,而“雷锋”就是“路标”,句中不含有“象……似的”的立意,故使用的不可能是明喻。值得指出的是,该题省略了“是”字,只要句意清晰可作

特殊处理,不属惯例所作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令全句表达更富于诗意,更能激发受众的感情。

3.答:该题使用的是对偶套借喻的修辞方式。该题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体现了对偶辞格的特色,其中第一分句,本体和喻词均不出现,直接以喻体“新苗”代替本体“下一代”,体现了借喻辞格特色。

4. 答:该题使用的是顶真套拟人和暗喻的修辞方式。该题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中,前一分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分句的起头,前后两个分句蝉联,首句将夏虫拟人化,后句本体“沉默”,喻词用“是”字,喻体“康桥”,具暗喻辞格的特征。

5.答:该题是个句群,由三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组成,并且三个复句中均采用了承前省略主语的句式,第一个复句使用明喻,本体“她”喻词“像”喻体“火”。第二个复句中的后一个分句使用明喻,本体“她”喻词“像”喻体“树叶”。第三个复句中使用对偶套借喻的修辞方式,两个分句具有对偶修辞格的特征,并直接以喻体“夏天”代替本体“青春”,以喻体“晚霞”代替本体“剩下的岁月”。

6.答:该题使用对偶中的反对套比喻的修辞方式。该题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中“横眉冷对”与“俯首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相互对比,符合对偶中的“反对”辞格的要求,题中两个分句直接以喻体“千夫指”代替“千夫指骂的人”,直接以喻体“孺子牛”代替“老百姓的牛”,该题借助这种修辞方式,充分表现了鲁迅对剥削者和人民大众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7.答:该题使用排比中句子排比的修辞方式,该题是由三个并列关系分句构成的一重复句,它们结构相同、语气连贯、意思关联。充分体现排比辞格的各种特征,具极浓的抒情气氛。

8. 答:该题是由两个句子组成的句群,首句使用拟人套反复修辞方式,第二句承前省主语“翠竹”,使用拟人套排比。该题中将“翠竹”比作“去”的“人”;“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是连续反复辞格;“多少工地,多少……多少……”是使用排比中状语成分排比的修辞方式,它们同为“等待”附加成分,全句情感澎湃,具有极浓的抒情气氛。

9.答:该题使用比喻中的明喻套夸张的修辞方式。本体“船”,喻词“如”,喻体为“箭”。句中的夸张就是使用“缩小夸张”辞格,说明“船”所处的是极为险要的环境。

10.答:该题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首句使用的是比喻中的明喻套反复的修辞方式,本体为“心酸”,喻词“像”,喻体为“波浪”,前面的“听着、听着、听着……”为连续反复辞格,第二个分句是单句中的宾语复句形式,其“宾语复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体现了对偶辞格的特征,并且都把“星星”和“涛声”当作会“落泪”和“哭泣”的人来写,可见这个分句使用的是对偶套拟人的修辞方式。由于该题综合运用明喻、反复、对偶和拟人等四种辞格,使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颇具感染力。

模式识别试题答案

模 式 识 别 非 学 位 课 考 试 试 题 考试科目: 模式识别 考试时间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任课教师 考试成绩 一、简答题(每题6分,12题共72分): 1、 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当训练样本的类别信息已知时进行的分类器训练称为监督学习,或者由教师示范的学习;否则称为非监督学习或者无教师监督的学习。 2、 你如何理解特征空间?表示样本有哪些常见方法? 参考答案:由利用某些特征描述的所有样本组成的集合称为特征空间或者样本空间,特征空间的维数是描述样本的特征数量。描述样本的常见方法:矢量、矩阵、列表等。 3、 什么是分类器?有哪些常见的分类器? 参考答案:将特征空中的样本以某种方式区分开来的算法、结构等。例如:贝叶斯分类器、神经网络等。 4、 进行模式识别在选择特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特征要能反映样本的本质;特征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注意量纲。 5、 聚类分析中,有哪些常见的表示样本相似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距离测度、相似测度和匹配测度。距离测度例如欧氏距离、绝对值距离、明氏距离、马氏距离等。相似测度有角度相似系数、相关系数、指数相似系数等。 6、 你怎么理解聚类准则? 参考答案:包括类内聚类准则、类间距离准则、类内类间距离准则、模式与类核的距离的准则函数等。准则函数就是衡量聚类效果的一种准则,当这种准则满足一定要求时,就可以说聚类达到了预期目的。不同的准则函数会有不同的聚类结果。 7、 一种类的定义是:集合S 中的元素x i 和x j 间的距离d ij 满足下面公式: ∑∑∈∈≤-S x S x ij i j h d k k )1(1 ,d ij ≤ r ,其中k 是S 中元素的个数,称S 对于阈值h ,r 组成一类。请说明, 该定义适合于解决哪一种样本分布的聚类? 参考答案:即类内所有个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h ,单个距离最大不超过r ,显然该定义适合团簇集中分布的样本类别。 8、 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参数估计就是已知样本分布的概型,通过训练样本确定概型中的一些参数;非参数估计就是未知样本分布概型,利用Parzen 窗等方法确定样本的概率密度分布规律。 9、 基于风险的统计贝叶斯决策理论中,计算代价[λij ]矩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假设这个矩阵是 M ?N ,M 和N 取决于哪些因素?

《十五从军征》教案2

十五从军征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2.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课时课型及教具准备】 1.课时及课型 (1)课型:阅读精讲课 (2)课时:一课时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吃透教材和课标要求;了解学情,从学生学习实际状况和学习需求出发,寻找学习课文的切入点,筛选合宜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案,制作课件,编制练习试题,预测学习效果。 2.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相关古代战争的资料;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3)力争背诵课文。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1.教法选择 (1)问题导读法 整首诗词意思比较浅显,学生能够根据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理解诗词内容,但是可能对诗词情感的表达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教学中采用问题导读法,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发学生对文章深入地阅读和思考体悟,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2)知“时”论世法 在古文诗词的学习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要做到知人论世,在这首诗中,我们要适时地引入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精神。 (3)朗诵阅读结合法 在诗歌的学习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但是朗读不能单一乏味的读,要结合文本的理解和赏析实行多层次的朗读,结合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赏析,在朗读中品味。只有理解诗词意思及情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品味出诗词的意境,从而融入到阅读当中去。所以本课教学中要以朗读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 2.学法选择 (1)朗读法 诗词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准确流畅地朗读。学习该文章,要反复朗读,能够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B)。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陌生)喜爱(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忽略(忽视)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高考语言得体练习题及答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2018高考语言得体练习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得体专练 1.【新课标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答案】A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 B.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xx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B项,“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C项,“垂询”,xx,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xx教授的妻子。不得体。A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 2.【新课标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答案】B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2018高考语言得体练习题及答案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试题分析:A.“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词,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故选B。 3.【新课标Ⅲ】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xx,小时候xx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xx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解析】C:该题考核语言表达。A项,xx: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B项,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xx,用作敬辞。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4.

人教版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当你老了》(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当你老了》(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3当你老了 赏析指导 这是一首情诗,写给诗人终生追求的一位女性──毛德冈。她是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但一直投身于爱尔兰的民族自 治运动,并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年轻时代,诗人 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就被她深深吸引,堕入了情网,但遭到了拒绝,这段痛苦的恋情几乎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当你老了》一诗,写于诗人的感情受挫之后,诗歌成了化 解内心苦痛的方式。但是,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当时的感受, 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以后,想像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构思并非诗人的独创,16世纪的法国诗人龙萨也有过一首类似的作品,诗人或许受到了龙萨的启发,用同样的 方式演绎了自己的感情。 第一节,时间设定在未来,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 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 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 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 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 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 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

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 变成往事,在炉火畔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 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 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 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 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 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 第二节,诗人从对“你”的描绘,转向了诉说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 自假意还是真心,“只有一个人”──这里是指诗人自己 ──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如果说上面读到的《故乡》,是一首独白的诗歌,那么这则是一首对话的诗,虽然“我” 没有直接出面,但诗句本身就是“我”的喃喃诉说,读者也 像参与了“我”与“你”之间想像的对话,被诗人的真情所 感染。 当然,诗歌是一种节制的艺术,诗人并没有将有限的文字,耗费在内心的倾吐上,诗歌的最后一节,又回到炉火映 照的场景,“你”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垂下头为爱情 的逝去而感伤。最后出现的“爱情”一语,意义可能有点含

四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 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四年级写人阅读练习 一、《陈毅》 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书塾读书。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毛毛毛毛向毛车上的人特别多。 C. 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一、“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 个善良指的是()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的善良。(4分) A. 让座女孩 B. 老人 C. 女儿 D 作者 二、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2分) 三、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写在 下面。(3分) 四、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把这些动作用波浪线勾出来。(2 分) 五、填空。(9分:前空2分一个,后空1分一个) 因为()我们可以说小姑娘是一个()的小姑娘。 因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的女儿。 因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的老人。 习作链接 仿照例句写句子。(9分) 例: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善良是 善良是

善良是 (三)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会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薄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短文内容填空。(6分) (1)鲁迅小时候读书不光凭自己的____________,还依靠自己的 ______________。 (2)鲁迅小时候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他不是玩得____________,而是玩得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完整版)2018高考语言得体练习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得体专练 1.【新课标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答案】A A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 B.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 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 B 项,“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 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 C 项,“垂询”,敬语,多 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 D 项“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 授的妻子。不得体。 A 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 2.【新课标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答案】B )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试题分析:A.“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词, 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故选B。 3.【新课标Ⅲ】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解析】C:该题考核语言表达。A项,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 B 项,高足:赞扬别人的弟 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今天惠临贵公司参观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诚挚谢意。 B.你们家现在几口人?你的内人现在哪里工作?经济收入情况怎么样?有需要帮助的吗? C.您老不在府上不要紧,只要您的舍亲在就行,我们此行,就是一瞻您的府第的风貌。 D.施老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2017 年生命科学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 (A“惠临”是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不能用于自己到对方那里去。B“内人”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 妻子,不能用来称对方的妻子。C“舍亲”是谦词,指自己的亲戚,不能用于对方的府第。D“台鉴”是书 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正确。)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B.在是人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商业论》已经出版,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C.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 爱。” D.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慢 走!” c(A 项,“内人”只能称自己的妻子; B 项,“大作”应改为“拙作”; D 项,“留步”为客套话,用于 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而本句正好用反了。) 6.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答案】 C )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中科大模式识别试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模式识别试题 (2012年春季学期)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 和。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 有、、。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 (1)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 有。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二、(15分)简答及证明题 (1)影响聚类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证明马氏距离是平移不变的、非奇异线性变换不变的。 (3)画出对样本集 ω1:{(0,0,0)T, (1,0,0)T, (1,0,1)T, (1,1,0)T,}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https://www.360docs.net/doc/215308792.html,

《当你老了》读后感

《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赏析指导 这是一首情诗,写给诗人终生追求的一位女性 ── 毛德·冈。她是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但一直投身于爱尔兰的民族自治运动,并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年轻时代,诗人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就被她深深吸引,堕入了情网,但遭到了拒绝,这段痛苦的恋情几乎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当你老了》一诗,写于诗人的感情受挫之后,诗歌成了化解内心苦痛的方式。但是,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当时的感受,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以后,想像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构思并非诗人的独创,16世纪的法国诗人龙萨也有过一首类似的作品,诗人或许受到了龙萨的启发,用同样的方式演绎了自己的感情。 第一节,时间设定在未来,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 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畔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第二节,诗人从对“你”的描绘,转向了诉说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只有一个人”──这里是指诗人自己──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如果说上面读到的《故乡》,是一首独白的诗歌,那么这则是一首对话的诗,虽然“我”没有直接出面,但诗句本身就是“我”的喃喃诉说,读者也像参与了“我”与“你”之间想像的对话,被诗人的真情所感染。当然,诗歌是一种节制的艺术,诗人并没有将有限的文字,耗费在在内心的倾吐上,诗歌的最后一节,又回到炉火映照的场景,“你”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垂下头为爱情的逝去而感伤。 最后出现的“爱情”一语,意义可能有点含混,是指“诗人”的爱,是“你”的爱,还是超越于个体之上的普遍的爱,诗人似乎没有言明,但“含混”恰恰带来了一种含蓄性、多义性,读者也不需要知道确定的答案,就能直接领略到岁月之中“爱”的圣洁与苦楚。在最后两句诗中,在头顶的山上踱步的“它”,指的应该就是上一句中消逝的“爱情”。本来,“爱情”是一个抽象的词,诗人在这里也把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化身为一个生命,在山顶行走,在星星中藏起自己的脸。这一结尾也有一种“意象化”的特点:一方面,“缓缓地踱步”与“隐藏的脸庞”,再一次传达了那种无限的怅惘感、消逝感;另一方面,在山峦与群星之中,“爱情”──这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诗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样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 教学建议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2013年模式识别考试题和答案

2013–2014 学年度 模式识别 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计算题 (共20分) 在目标识别中,假定类型1ω为敌方目标,类型2ω为诱饵(假目标),已知先验概率P (1ω)=0.2和P (2ω)=0.8,类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 ??≤≤-<≤=其它021210)(1x x x x x p ω ?? ? ??≤≤-<≤=其它0323211-)(2x x x x x p ω 1、求贝叶斯最小误判概率准则下的判决域,并判断样本x =1.5属于哪一类; 2、求总错误概率p (e ); 3、假设正确判断的损失λ11=λ22=0,误判损失分别为λ12和λ21,若采用最小损失判决准则,λ12和λ21满足怎样的关系时,会使上述对x =1.5的判断相反? 解:(1)应用贝叶斯最小误判概率准则如果 )()()(2112ωω=x p x p x l <>)() (12ωωP P 则判 ???ωω∈21 x (2分) 得 l 12(1.5)=1 < )() (12ωωP P =4,故 x=1.5属于ω2 。(2分) (2)P(e)= 212121)()()(εω+εω=P P e P ??ΩΩωω+ωω=1 2 )()()()(2211x d x p P x d x p P = dx x x x ??-+- 1.2 1 2 1.2 10.8d )2(0.2)(=0.08 (算式正确2分,计算错误扣1~2分) (3) 两类问题的最小损失准则的似然比形式的判决规则为:

如果 ) )(())(()()(111212221221λ-λωλ-λω< >ωωP P x p x p 则判 ???ωω∈21 x 带入x=1.5得到 λ12≥4λ21 二、证明题(共20分) 设p(x)~N (μ,σ),窗函数?(x)~N (0,1),试证明Parzen 窗估计1 1 ?()( )N i N i N N x x p x Nh h ?=-= ∑ 有如下性质:22 ?[()](,)N N E p x N h μσ+ 。 证明:(1)(为书写方便,以下省略了h N 的下标N ) 22 22 22 2222222222 222211()()()()]22111exp[()()]2221111exp{[()2()]}221 1111exp[()]exp{()[2222y x y x y p y dy dy h h y x y dy h x x y y dy h h h x y h h μ?σμπσσ μμπσσσσ μπσσσ∞ ∞ -∞ -∞∞ -∞∞ -∞ ∞ -∞---=----=--= -+-+++=-+-+-? ??? ?2222()]}x h y dy h σμσ++ 222222 2222222222221 1()exp[(exp()22()2 11()exp[22()1()]2()x x h y dy h h h x h x h μσμπσσσσμπσσμσ∞ +=-+--+-=-+-=-+? (1-1) 121211?[()][()](,,...,)N i N N N i x x E p x p x x x dx dx dx Nh h ?∞ =-∞ -=∑??? 因为样本独立 121211?[()][()]()()...()N i N N N i x x E p x p x p x p x dx dx dx Nh h ?∞ =-∞ -=∑???

《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当你老了 叶芝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和讲解,体会本诗的情韵美。 2、探讨爱情的要义,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理解叶芝爱情的崇高圣洁。 教学难点:叶芝爱情的圣洁和正确爱情观的树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将走入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情感世界,看看他对于“爱”是如何解读的?我们从他身上又会获得哪些启示?首先我们看课下注释,来一同了解作者。 二、补充介绍叶芝资料。 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865年6月13日出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大都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87年开始专门从事诗歌创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罗克布鲁纳逝世。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三、播放诗朗诵。 四、找学生读(方式可灵活:男生女生单独读、各自齐读、全班齐读等,可配乐。) 读完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概括,并简述理由。 五、介绍背景: 从诗歌内容中我们可看出题目“当你老了”中的“你”和作者是什么样的爱情?——单恋。 叶芝把这首诗献给一个一生追求但一生被拒绝的漂亮女演员茅德?冈。经过五次求婚,五次被拒之后,他总算认清了他们永远不可能交合的命运。但那颗受伤的心,还是无法停止对爱的最后咏唱和想象。就在茅德?冈嫁给了一位爱尔兰军官时,叶芝写下了这首诗。但是诗人没有直接书写,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之后,想想自己所爱之人衰老时的情景。那么,我们解读完这首诗之后,看看我们会不会有新的感受和认识。 六、赏析指导 全诗共三节 第一节 第一段设想几十年后,毛特·岗成了老人。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 这一节一开始就不同凡响,一下子跨越几十年时光,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你老了”。倾吐出诗人对女友的无限柔情,并强调了诗人的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用词造句也很温馨,让人一看就感到确是发自肺腑,真实可信。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 案 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下面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

枝。⑤务:一心,一定。 1、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于士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年: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5、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参考答案 1、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B

(精编)2020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得体专题练习(含解析)

语言运用得体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句中,表述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 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 B. 您的 报告对我们有些帮助。 C. 李刚对王明说:“你几点来,我们磋商一下好吗?” D. 警察 对行人说:“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2.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 A. 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 来了不少的麻烦!” B. 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 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 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 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 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 班主任发现了他 B. 班主任发现了自 己 C. 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 这被班主任发 现了 4.下面情境中,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你正在忙自己的事,同学来找你出去,你应该说:“” A. 你等一会儿,没看我正忙着呢 吗? B. 请等一会儿,我把事情做完就 来。 C. 你怎么偏在这时候来找我 呢? D. 你来得可真 是时候,我去不了。 5.【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A. 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 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 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 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6.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 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

模式识别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模式?具体事物所具有的信息。 模式所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从事物中获得的___信息__。 2.模式识别的定义?让计算机来判断事物。 3.模式识别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器设计/ 分类决策。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1.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过程? 答:已知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公式 得到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决策分析。 2.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设计过程? 答:根据训练数据求出先验概率 类条件概率分布 利用贝叶斯公式得到后验概率 如果输入待测样本X ,计算X 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分类决策分析。 3.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有哪几种常用的表示形式? 答 : ???∈>=<2 1 1221_,)(/)(_)|() |()(w w x w p w p w x p w x p x l 则如果∑==2 1 ) ()|() ()|()|(j j j i i i w P w x P w P w x P x w P 2 ,1),(=i w P i 2 ,1),|(=i w x p i ∑== 21 ) ()|() ()|()|(j j j i i i w P w x P w P w x P x w P

4.贝叶斯决策为什么称为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答:最小错误率Bayes 决策使得每个观测值下的条件错误率最小因而保证了(平均)错误率 最小。Bayes 决策是最优决策:即,能使决策错误率最小。 5.贝叶斯决策是由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概率,推导(后验概率)概率,然后利用这个概率进行决策。 6.利用乘法法则和全概率公式证明贝叶斯公式 答: ∑====m j Aj p Aj B p B p A p A B p B p B A p AB p 1 ) ()|()() ()|()()|()(所以推出贝叶斯公式 7.朴素贝叶斯方法的条件独立假设是(P(x| ωi) =P(x1, x2, …, xn | ωi) = P(x1| ωi) P(x2| ωi)… P(xn| ωi)) 8.怎样利用朴素贝叶斯方法获得各个属性的类条件概率分布? 答:假设各属性独立,P(x| ωi) =P(x1, x2, …, xn | ωi) = P(x1| ωi) P(x2| ωi)… P(xn| ωi) 后验概率:P(ωi|x) = P(ωi) P(x1| ωi) P(x2| ωi)… P(xn| ωi) 类别清晰的直接分类算,如果是数据连续的,假设属性服从正态分布,算出每个类的均值方差,最后得到类条件概率分布。 ∑== = M j j j i i i i i A P A B P A P A B P B P A P A B P B A P 1 ) ()| () ()|() () ()|()|(

六年级下册主题班会教案-如何度过青春期 通用版

如何度过青春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 2、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心理烦恼,并自主处理心理产生的矛盾。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道德观。 【教学重点】 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青春期男女同学如何交往?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欣赏《当你老了》。 教师导语:当你老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美丽的年华,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个美丽年华,那么,我们该怎样好好珍惜青春,安全愉快的度过青春期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三课《如何度过青春期》。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认识青春期: 出示图片《人类的生长曲 线》,同学们通过图片观察,了 解青春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青 春期和其他年龄阶段相比,身体 变化是怎样的?从而初步了解 青春期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简图,简明扼要的对青春期有个初步的理解。) 学生回答。 环节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观看数字故事《我从哪里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那么,

我们也应该科学的,严肃的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设计意图: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学生很少进行性教育,提及此话题,学生基本是害羞,回避,而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应该取笑“性”,也不应该觉得“性”是可耻的,而应该科学的对待。) 2、出示人体简图 请同学们在这张人体简图上画一画,结合青春期 自己身体的变化,青春期身体的哪些器官正在发生变 化。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的活动,避免了站起来 回答的尴尬,让学生更大胆、更真实的参与进来,真 正的把自身的变化反应到图片上。) 3、青春期如何战痘 青春期除了身体外形和身体器官的变化,内分泌也发生变化,表现在外在形式上,就是在青春期脸上开始出现青春痘。我们该如何应对青春痘呢?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科普小贴士。 环节三:青春期,男女生如何交往? 1、小活动:评选最受欢迎的男生、女生。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的学生接受全班同学的祝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活动,活跃班级气氛,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同一个班集体中,男生和女生是互不可缺的,为下面的话题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男女同学之间应该怎样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2)男女同学间正常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部分,为了突破难点,通过漫画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既不能太亲密,也不能太疏远,应该自然适度大方的广泛交往。避免早恋的发生,也要避免不与异性接触的不良交友观。)环节四:如何排解青春期烦恼? 出示四幅青春期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漫画(叛逆、自立意识增强、心理闭锁等心理现象),请同学们交流,如何消除这些烦恼?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 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岘(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太守自长兴归,舟泊城外,邻舟有命酒独酌者,视之严也。诘何自,以 实对,诧曰:“是?夫子,堪若师乎?”他日,太守叩臧先生:“严某如何人?”曰:“粗能讽《三字经》。”《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文人相轻,不意经生亦然。 (选自清.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 长兴人臧寿恭眉卿、乌程人严可均铁桥(眉卿、铁桥应该是他们的号或者字之类的)两人,籍贯都是湖州,两人都自称精通儒学经典、很有学问,但对对方都很不友善。太守杨岘,是臧先生的高徒,也曾跟从严先生游学。有一次,太 守从长兴回来,他的船停靠在城外,旁边的船上有个人拿着酒独自品尝,仔细 一看,是严先生。(太守)问他从哪里来,(严先生)把实话告诉他,(太守听后) 诧异地说:“这个村里的人,难道都是老师吗?” 以后有一天,太守叩问臧先生 "严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啊” 臧先生回答:”粗略懂点《三字经》吧” 《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文人相轻, 《三字经》,童子刚入私塾考试时要解释翻译的,文人们(常用它)彼此轻视,想不到很有学识的博士也这样。 [注释]①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内。②通经:精通儒家经典。③能: 友善。④高席:犹高材。 [文言知识]说‘‘游”。游指“游泳”,古今相同。“游”原写作“?”,与行走有关。上文“从严先生游”中的“游”,指交往。“游子”指离家远行 的人;“游学”指去远方求学;“游宦”指在外地做官。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号②弟子③诧④叩⑤讽⑥试 2.翻译:①是?夫子,堪若师乎? ②不意经生亦然 参考答案: 文人相轻 1.①号称②学生③惊讶④问⑤背诵⑥尝试 2.①这是个村夫子,怎能做你的老师?②想不到读儒家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 2016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常见文言词语夯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