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分析仪(萧奋洛)

逻辑分析仪(萧奋洛)
逻辑分析仪(萧奋洛)

简易逻辑分析仪

作者:萧奋洛王元祥杨志专(华中科技大学)编号:1-59

赛前辅导教师:黄瑞光文稿整理辅导教师:肖看

摘要

本简易逻辑分析仪主要由数据信号发生器、程控逻辑门限设定、数据采集、触发控制、数据处理、波形存储、示波器显示控制和操作面板等功能模块组成。本逻辑分析仪以单片机AT89C55和FPGA(ACEX1K50)为控制核心,除了实现题目要求的全部功能以外,还采用240×128点阵型液晶实现波形显示和全程菜单操作,采用红外键盘实现全数字控制,使得系统智能化和人性化。此外,本系统还提供掉电保存和时钟显示等功能,使得系统更加实用。在软件方面,本系统以多机通信为基础,让多个处理器协调工作,使得系统稳定可靠。

一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1 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核心。这种方案要求单片机除了完成基本处理分析以外,还需要完成8路TTL数据的采集与普通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单片机虽然具备灵活的控制方式,但受工作速率的影响,可能会使示波器显示屏幕抖动和出现明显的回扫线,难以达到题目的要求。

方案二:采用CPLD/FPGA(或带有IP核的CPLD/FPGA)作为系统控制核心。即用CPLD/FPGA完成信号采集、触发控制与示波器的显示控制,由IP核实现人机交互和信号处理分析。本方案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紧凑,有很高的工作速率,但是调试过程繁琐,不利于实现友善的用户交互界面。

方案三:采用单片机与FPGA结合的方式。即用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完成人机界面、系统控制和触发控制。用FPGA作为协处理器,完成8路TTL数据的采集与普通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这种方案兼顾了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可以在硬、软件的结合上,使设计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因此,我们采用方案三。

2 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主处理器,以FPGA为协处理器,其中FPGA主要完成8路TTL数据的采集与普通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在系统结构上,我们采用总线方式实现单片机对FPGA的控制流传输,使用双口RAM实现大量高速数据流的交换,使系统非常稳定、可靠。图1给出了本系统的总体框图。

图1 系统框图

二 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1 多级逻辑门限设定的计算

题目要求逻辑门限电压可在0.25~4V 范围内按16级变化。也即起始电压

0.25V 1=a ,末尾电压V 416=a ,根据等差数列理论,其步长为

V V V a a n a a d n 25.015

25.0411611161=-=--=--=

因此,对应的16级逻辑门限电压依次为:0.25V 、0.5V 、…… 3.75V 、4.00V 。

2 存储深度M

题目要求示波器上显示8路波形(即行数8=Z ),每行位数bit m 201=,每页存储深度Byte bit Z m M 2082011=?=?=。本设计扩展存储页数5=n ,故系统的存储深度为:Byte Byte M M n n

i M M i 10020551

11=?=?=?===∑

3 扫描频率

根据人眼的视觉惰性,当场频率Hz f V 48≥时,不产生亮度闪烁感觉。由于示波器上要显示8路信号(即行数8=Z ),故欲得到稳定的波形显示,行频率为

Hz Hz f Z f V H 384488=?≥?=

本设计取场频率Hz f V 50=、行频率Hz f H 400=。

三 主要电路分析与设计

1 八路数字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需要有八路信号和一路时钟输出,其输出频率为100Hz 。在这里使用一片小单片机AT89C2051作为信号发生器。采用多机通信方式,由主机发送预置数据,信号发生器从机被动接收并产生相应的序列信号。此外,信号发生器还使用8×8开关矩阵进行通道切换,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波形通道切换控制。

2 通道输入信号调理电路

题目要求输入阻抗大于50K Ω,故通道输入前端加一级电压跟随器,然后进入高精度、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电压比较器MAX912,整形后输出标准的逻辑信号,电路如图2所示。

同时,为了实现16级可变的逻辑门限电压,我们采用8位D/A 芯片TLC7524构成程控衰减器,5V 基准源AD586作为参考电压,此时D/A 输出电压为

V D V D V D Vo IN IN

REF IN 0195.05256

256?=?=?=

其中IN D 为输入的数字量,改变IN D 即可改变衰减器的衰减倍数,而步长

V d 25.0=,故数字步长△IN D =12。最后输出作为比较器MAX912的比较电压。

图2 通道输入信号调理电路

3 显示驱动电路

显示部分主要由锯齿波扫描和信号扫描组成,我们根据需要还扩展了Z 轴的显示控制功能。

(1)由于屏幕上要显示8路波形,因此外部D/A 必须分时复用。但为了避免

回扫线对显示效果的影响,X轴输入与Y轴输入必须保持严格同步,而且DAC还必须具备足够快的转换速率。因此,为了简化硬件设计,我们选择转换频率为10MHz的双通道高速D/A芯片TLC7528作为信号扫描输出,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显示接口电路

(2)示波器的Z轴具有亮度调节功能,我们通过控制Z轴的输入电压来实现触发位置的标定和回扫线的消隐。实验证明:当Z轴输入电压为0V左右时,示波器显示正常波形;当Z轴输入电压为5V左右时,示波器显示灰暗波形;当Z 轴输入电压为10V左右时,示波器显示全灭。由于我们利用FPGA直接控制Z轴,而FPGA的I/O输出电压为0~3.3V,为此我们在外面必须附加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可以采用D/A的方式,但Z轴对小范围的连续电压输入并不敏感,因此我们直接利用比较器和模拟开关,实现对时间轴任意位置的亮、暗、灭三级标定,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Z轴输入控制电路

4 红外键盘和接收电路

本系统采用电视机遥控器作为键盘。接收部分采用红外接收头接收和单片机

AT89C2051解码,然后通过多机通信协议向主机回传键值,进行按键处理。

5 掉电保存电路

本系统采用EEPROM芯片24LC64对用户数据进行保存。由于24LC64具有C

I2

结构,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口线资源,而且有8KByte的存储空间,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要求。

四系统软件设计

1 FPGA软件部分

FPGA主要完成8路数据采集与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而显示控制的难点在于屏幕回扫线的消隐。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达到了彻底清除回扫线的效果。一方面我们利用模拟示波器的Z轴实现消隐,即在锯齿波波尾通过控制Z 轴的输入电压,使屏幕熄灭,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场回扫线。另一方面我们将行回扫线移向屏幕两端以外,使屏幕显示非常清晰,其显示控制流程图如图5所示。Array

图5 FPGA显示控制流程图

2 单片机软件部分

单片机软件主要实现各种触发控制和人机界面。在本系统中,主机需要通过多机通信协议控制所有从机;通过总线方式与FPGA通信,实现触发控制和显示

图6 系统控制流程图

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图如图6所示,触发控制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7 触发控制流程图

五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1 测试仪器

DF1731SD1A直流稳压源 TEKTRONIX模拟示波器FLUKE 17B数字万用表 G6W伟福仿真器

2 数字信号发生器的测试

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99.7Hz,8位序列完全可调:00000000~11111111。

3 单级触发的测试(当输入信号序列为00000101时)

实验证明:当设置触发字为01010000时,系统在01010000位置触发,很好地实现了单级触发的功能;当设置触发字为11010101时,因为序列00000101无法通过移位得到序列11010101,故逻辑分析仪没有触发产生。

4 三级触发的测试(当输入信号序列为00000101时)

实验证明:当设置三级触发字分别为XX1X1XXX、XX0X0XXX、XX1X0XXX时,系统在00101000位置触发,很好地实现了三级触发的功能;当设置三级触发字为XX1X1XXX、XX1X1XXX、XX0X0XXX时,因为这个触发条件永远不可满足,故逻

辑分析仪没有触发产生。

5 多级逻辑门限设定的测试

由于没有能够输出可变门限电压的数字信号序列发生器, 因此我们采用高精度稳压源输出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作为数字信号输入,通过比较逻辑门限电压和比较器发生逻辑跳变的最小输入电压,来测定电压比较器的性能。具体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多级逻辑门限设定的测试数据

由表1可知,比较器发生逻辑跳变的最小输入电压与逻辑门限电压在误差范围内相等。除了第一级以外,每一级的相对误差基本上都小于3%。

6 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1)屏幕上能非常清晰稳定地显示8路信号波形,没有任何回扫线的影响。

(2)时间标志线为细亮垂线,且处于码元正中间,可以实现左右随意移动。

(3)16级逻辑门限设定。

(4)多级触发控制和任意触发位置可调。

(5)触发位置能通过对应位置处的码元波形闪烁来表示。

(6)存储深度加大,可分页显示。

(7)240×128点阵型液晶实现波形显示和全程菜单操作。

(8)红外键盘实现全数字控制。

(9)掉电保存和实时时钟显示。

六误差分析与测试结果

1 误差分析

本系统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基准源的不稳定影响了D/A芯片的输出性能,使得每一级逻辑门限电压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2)电源纹波的干扰减小了系统的噪声容限, 从而降低了电压比较器的比较性能。

2 测试结果

本系统除了完成题目要求的全部功能以外,还做了很多其他附加功能,有些甚至远远超过指标。总而言之,本次比赛是很成功的。

Abstract

The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digital signal generator block, program-control threshold logic setting block, data sampling block, trigger control block, data processing block, waveform storing block, oscilloscope display control block and operating panel block. With core of FPGA(ACEX1K50) and MCU AT89C55, this logic analyzer delivers the basic functions. LCD(240×128) an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make user interface more friendly.Additionally, this logic analyzer delivers storing user’s information and displaying time, making system more practical. On the side of software,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makes all of the microprocessors work friendly. Additionally, makes the system more stable and dependable.

逻辑分析仪使用手册.pdf

目录 概述 (1) 第1章逻辑分析仪原理及基本概念 (2) 1.1逻辑分析仪原理 (2) 1.2逻辑分析仪基本概念 (2) 1.2.1定时采样 (2) 1.2.2状态采样 (3) 1.2.3动态采样 (3) 1.2.4存储容量 (3) 1.2.5采样时间 (4) 1.2.6测量带宽 (4) 1.2.7门限电压 (5) 1.2.8触发 (5) 1.2.9触发位置优先 (5) 1.2.10触发状态优先 (5) 第2章致远逻辑分析仪 (6) 2.1命名规则 (6) 2.1.1LA系列逻辑分析仪 (6) 2.1.2LAB系列逻辑分析仪 (6) 2.2功能特色 (7) 2.2.1测量线 (7) 2.2.2逻辑笔 (7) 2.2.3频率计 (8) 2.2.4双边沿同步采样 (9) 2.2.5触发方式 (9) 2.2.6数据滤波 (10) 2.2.7数据导出 (11) 2.2.8协议分析 (11) 2.3型号对比 (11) 2.3.1LA系列对比 (11) 2.3.2LAB系列对比 (12) 2.3.3LA系列与LAB系列对比 (13) 第3章如何使用逻辑分析仪 (14) 3.1逻辑分析仪软件安装 (14) 3.1.1安装ZlgLogic软件 (14) 3.1.2安装驱动程序 (18) 3.1.3软件升级 (19) 3.2逻辑分析仪硬件连接 (21) 3.3逻辑分析仪使用步骤 (25) 3.3.1频率测量 (25) 3.3.2总线测量 (28) 3.3.3SPI测量 (31) 3.3.4SPI总线分析 (32) i

3.3.5SPI触发设置 (34) 3.4逻辑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 (36) 3.4.1确保接地良好 (36) 3.4.2合理设置采样频率 (37) 3.4.3合理设置触发方式 (37) 3.4.4合理设置门限电压 (37) 3.4.5使用Timing-State模式 (38) 3.4.6差分信号测量 (38) 第4章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39) 4.1逻辑分析仪队列触发的应用 (39) 4.1.1队列触发在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 (39) 4.1.2队列触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40) 4.2逻辑分析仪数据延迟触发的应用 (42) 4.2.1原理分析 (42) 4.2.2测试步骤 (42) 4.3逻辑分析仪插件触发的应用 (44) 4.4逻辑分析仪外部触发的应用 (44) 4.4.1触发输出在电路调试中的应用 (44) 4.4.2触发输入在电路调试中的应用 (46) 4.4.3其它应用 (47) 4.5逻辑分析仪在数据采集开发系统中的应用 (47) 4.6逻辑分析仪在1-wire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49) 4.7逻辑分析在LI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51) 4.8逻辑分析仪在DALI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53) 4.9逻辑分析仪在CA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54) 4.10逻辑分析仪在FPGA开发中的应用 (55) 4.11逻辑分析仪在ACTEL平台中的应用 (57) 4.11.1方案介绍 (58) 4.11.2实现过程 (58) 4.12逻辑分析仪在RFID开发中的应用 (60) 4.12.1方案介绍 (60) 4.12.2方案实现 (60) 4.12.3实现过程 (61) 4.13逻辑分析仪在SDRAM开发中的应用 (62) 4.13.1硬件平台介绍 (62) 4.13.2建立应用平台 (63) 4.13.3逻辑分析仪测量应用 (64) 4.14逻辑分析仪在USB开发中的应用 (65) 4.14.1测量方法 (66) 4.14.2应用实例 (67) 4.15逻辑分析仪在CF卡开发中的应用 (68) 4.15.1CF卡原理 (68) 4.15.2插件解码分析 (69) 4.16逻辑分析仪在SD卡开发中的应用 (71) ii

逻辑分析仪与示波器的比较

逻辑分析仪与示波器的比较 在电子测试领域,示波器是最早的测试设备,起源于雷达扫描原理,对信号波形的采集和再现,源于传统的模拟信号和模拟电路的测试基础。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对数字信号测试越来越重要,最早的数字信号测试,往往借着于示波器,后来出现了定时分析仪和状态分析仪,从定时和状态的角度分析和测试多路数字信号。由于当时的定时分析仪和状态分析仪价格昂贵,两者在市场上的概念很好,但影响不大,测试范围很窄。随着数字测试技术发展,融合数字定时和状态分析的逻辑分析仪应用而生。从诞生开始,逻辑分析仪往往给人三种印象:①价格昂贵,操作麻烦;②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③与示波器功能大同小异,只是多增加了通道和部分时序功能。实质上现在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既在融合,也在测试原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再加上IT技术发展,基于计 算机接口技术和处理技术的采集式虚拟逻辑分析仪出现,逻辑分析仪已逐渐在降低成本,走入普通研究室,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一样已逐渐成为基本的测试工具。 逻辑分析仪是利用时钟从测试设备上采集和显示数字信号的仪器,最主要作用在于时序判定。由于逻辑分析仪不像示波器那样有许多电压等级,通常只显示两个电压(逻辑1和0),因此设定了参考电压后,逻辑分析仪将被测信号通过比较器进行判定,高于参考电压者为High,低于参考电压者为Low,在High 与Low之间形成数字波形。例如:一个待测信号使用200MHz采样率的逻辑分析仪,当参考电压设定为1.5V时,在测量时逻辑分析仪就会平均每5ns采取一个点,超过1.5V者为High(逻辑1),低于1.5V者为Low(逻辑0),而后的逻辑1和0可连接成一个简单波形,工程师便可在此连续波形中找出异常错误

逻辑分析仪协议解码

●逻辑分析仪介绍 随着数字电路的发展,作为研发人员常用的逻辑分析仪,被称是数字设计验证与调试过程中公认最出色的工具。逻辑分析仪主要就是数据采集、存储、触发和协议解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例如市面上有些逻辑分析仪自带显示屏,进行一个数据的直接显示。但同样有些厂家,只是集成了逻辑分析仪产品主要功能,重点将数据采集和存储深度等参数做精细,例如致远电子研发的LA系列的逻辑分析仪,是通过 PC端上位机软件控制分析处理。 致远电子研发生产的LAB系列是旗舰型逻辑分析仪,如图1.1所示。最大定时采样率做到了1GHz,在高速定时采样做到了5GHz。存储深度128M,内部存储最高支持2G。 图1.1 致远电子逻辑分析仪LAB7504 致远电子逻辑分析仪另一大亮点,便是标配了60多种协议解码,满足研发和测试人员日常工作需求。 ●逻辑分析仪与示波器区别 现在新型示波器也已经可以支持协议解码功能,那么相对于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的协议解码功能有什么区别和优势呢? 示波器主要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之后进行波形的显示,涉足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两个方面。示波器协议解码功能并不是示波器的主要方向,而逻辑分析仪只是针对数字信号进行逻辑分析,因此逻辑分析仪在协议解码方面表现更专业。 尽管现在致远电子ZDS2000系列示波器免费标配25种协议解码功能,做到了业界标配量最大的示波器,但是逻辑分析仪轻轻松松支持60种以上的协议解码,这是无法比拟的。 另外,示波器普遍为两通道或者四通道,针对大型数字集成电路,希望分析电路逻辑电平,显然示波器做不到同时支持这么多通道输入,但是致远电子LA系列逻辑分析仪可支持32个通道同时输入,满足大部分工程师的需求。 ●协议解码介绍 不同的产品或者模块通讯时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便是协议。我们在研发或者测试时希望解析具体数据,就必须按照协议解析进行数据的恢复。那么通过人工直接进行解码,就需要研发人员精通协议要求,并保证过程不出现错误。 我们利用逻辑分析仪可直接将协议下的数据进行解码,直接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可用的数据,并且大大的保证了准确性和高效率。 致远电子逻辑分析最大可以支持60余种协议类型,例如汽车电子行业常用的CAN、LIN,接口类型中的I2C、UART以及电脑中常用的USB等等,具体协议类型如下表1.1所

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

衡量一个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有: 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响应时间就是用户感受软件系统为其服务所耗费的时间,对于网站系统来说,响应时间就是从点击了一个页面计时开始,到这个页面完全在浏览器里展现计时结束的这一段时间间隔,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在这段响应时间内,软件系统在幕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工作,贯穿了整个系统节点。根据“管辖区域”不同,响应时间可以细分为: (1)服务器端响应时间,这个时间指的是服务器完成交易请求执行的时间,不包括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反应(请求和耗费在网络上的通信时间),这个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可以度量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2)网络响应时间,这是网络硬件传输交易请求和交易结果所耗费的时间。 (3)客户端响应时间,这是客户端在构建请求和展现交易结果时所耗费的时间,对于普通的瘦客户端Web应用来说,这个时间很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胖客户端Web应用来说,比如Java applet、AJAX,由于客户端内嵌了大量的逻辑处理,耗费的时间有可能很长,从而成为系统的瓶颈,这是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那么客户感受的响应时间其实是等于客户端响应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网络响应 时间。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定位性能瓶颈出现在哪个节点上(何为性能瓶颈,下一节中介绍)。 2.吞吐量(Throughput) 吞吐量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软件性能指标,对于软件系统来说,“吞”进去的是请求,“吐”出来的是结果,而吞吐量反映的就是软件系统的“饭量”,也就是系统的处理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指软件系统在每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事务/请求/单位数据等。但它的定义比较灵活,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诠释,比如数据库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不同SQL语句的执行数量;而网络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流量。吞吐量的大小由负载(如用户的数量)或行为方式来决定。举个例子,下载文件比浏览网页需要更高的网络吞吐量。 3.资源使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常见的资源有: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I/O。 我们将在Analysis结果分析一章中详细介绍如何理解和分析这些指标。 4.点击数(Hits per second) 点击数是衡量Web Server处理能力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需要明确的是:点击数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用户鼠标点击次数,而是按照客户端向Web Server发起了多少次http请求计算的,一次鼠标可能触发多个http请求,这需要结合具体的Web系统实现来计算。5.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 并发用户数用来度量服务器并发容量和同步协调能力。在客户端指一批用户同时执行一个操作。并发数反映了软件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吞吐量不同的是,它大多是占用套接字、句柄等操作系统资源。 另外,度量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还有系统恢复时间等,其实凡是用户有关资源和时间的要求都可以被视作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软件系统的度量,而性能测试就是为了验证这些性能指标是否被满足。

软件性能的几个指标

1.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直观上看,这个指标与人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由于一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而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而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功能在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在讨论一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人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大响应时间。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大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用系统而言,人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高低,软件性能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用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对于一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小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而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一个较大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1.2、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

虽然软件性能指标本身只涉及软件性能的度量,但考虑到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和改善所开发软件的性能,对于复杂的网络化的软件而言,简单地用响应时间进行度量就不一定合适了。 考虑一个普通的网站系统。开发该网站系统时,软件开发实际上只集中在服务器端,因为客户端的软件是标准的浏览器。虽然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时使用特定客户端计算机上的特定浏览器浏览该网站的响应时间,但是在讨论软件性能时更关心所开发网站软件本身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把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前者是指客户端的浏览器在接收到网站数据时呈现页面所需的时间,而后者是指客户端接收到用户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所需的时间。显然,软件性能测试更关心“系统响应时间”,因为“呈现时间”与客户端计算机和浏览器有关,而与所开发的网站软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例子,还可以把“系统响应时间”进一步分解为“网络传输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其中前者是指数据(包括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传输的时间,而后者是指网站软件实际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类似的,软件性能测试也更关心“应用延迟时间”。实际上,这种分解还可以继续下去,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数据库,我们可以把“数据库延迟时间”分离出来,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中间件,还可以把“中间件延迟时间”也分离出来。 以上的时间分解实际上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人们通常希望把与所开发软件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和与所开发软件爱你不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分离开,因为改善前者往往需要开发人员修改程序代码,而改善后者不需

labview的8位逻辑分析仪

目录 引言 (5) 一、LABVIEW和数字逻辑分析仪简介 (6) 1.1 LABVIEW简介 (6) 1.2 数字逻辑分析仪简介 (6) 1.3 实验平台简介 (8) 二、数字逻辑分析仪的总体设计 (8) 三、前面板设计 (11) 四、程序设计 (11) 五、调试及结果 (13) 六、总结心得 (14) 七、参考文献 (15)

引言 数字逻辑分析仪重点在于考察信号高于或低于某一门限电平值,以及这些数字信号与系统时间之间的相对关。逻辑分析仪是一种类似于示波器的波形测试设备,它可以监测硬件电路工作时的逻辑电平(高或低),并加以存储,用图形的方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用户检测,分析电路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中的错误,逻辑分析仪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通过它,可以迅速地定位错误,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逻辑分析仪是利用时钟从测试设备上采集和显示数字信号的仪器,最主要作用在于时序判定。由于逻辑分析仪不像示波器那样有许多电压等级,通常只显示两个电压(逻辑1和0),因此设定了参考电压后,逻辑分析仪将被测信号通过比较器进行判定,高于参考电压者为High,低于参考电压者为Low,在High与Low之间形成数字波形。逻辑分析仪分为两大类:逻辑状态分析仪(Logic State Analyzer,简称LSA)和逻辑定时分析仪(Logic Timing Analyzer)。这两类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显示方式和定时方式上。 LabVIEW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编译型图形化编程语言,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技术建立人机界面,使用图标表示功能模块迷失用图标之间的连线表示各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同时LabVIEW继承了高级编程语言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编程的优点,支持模块化与层次化实际,这种结构的实际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 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它广泛地被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所接收,被公认为是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LabVIEW 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软件,利用他可以方便的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以LabVIEW为代表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又称为“G”语言。使用这种语编程时,基本上不需要编写程序代码,而是“绘制”程序流程图。LabVIEW尽可能利用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术语、图标和概念,因而它是一种面向最终用户的开发工具,可以增强工程人员构建自己的科学和工程系统的能力,可为实现仪器编程和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便捷途径。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在LabVIEW基础上设计一个8位数字逻辑分析仪。并从中学习和了解LabVIEW的运用和编程。

玩转逻辑分析仪,就是这么简单!

玩转逻辑分析仪,就是这么简单! 买回来一件宝贝,一般都会迫不及待的开包尝尝鲜,惊喜与失落,体验一把马上就知道。当然在收到产品时,有件事情一定不能忽略,那就确定购买的产品是正品。 图1 假货伤人心 验证产品是正品后,接着就一同来研究一下怎么玩这个东东,因为我手边只有致远电子的LAB6052逻辑分析仪,那么接下来我就以它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 1、设备安装 在开始之前,总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好比在激烈运动前要做做热身运动。这期间连线,上电,驱动安装,平台软件安装一个都不能少。 图2 准备工作一定不能少 2、信号接入 将逻辑分析仪探头与被测信号接通(没引出的信号可用钩子去勾),记住一定要将逻辑分析仪的信号地与被测信号的地连到一起,否则会因参考电压不一致而导致波形错误。

图3 同样参考下对比才有意义 3、参数配置 使能对应的逻辑通道并为这些逻辑通道命名(以分析I2C总线为例)。 图4 总线设置 还需要设置采样相关信息,包括采样率(被测信号频率5倍数以上,如不确定请先用最高采样率)、存储容量(建议第一次设置到最大)、门限电压(区分高低电平的比较电压)、预触发控制等工作参数。

图5 采样设置 触发设置也非常重要,准确的触发帮助精确捕获感兴趣的波形。迄今为止,致远电子提供的逻辑分析仪具有最丰富的信号触发类型,提供更多样化的触发方式,精确锁定关键信号。 图6触发设置 看见对应通道的逻辑笔不停跳动,心里有点小激动,设置总算是大功告成,接下来就要开始捕获波形了。

4、波形捕获与观察 点击“启动”按钮,随着采集进度条到100%,确定波形已经采集完成,由于之前添加了协议分析插件所以波形对应的译码也已显示出来。为了便于观察波形,我们还可以使用快捷按键对波形进行缩放和水平移动。 图7波形观察 5、测量与分析 鼠标放到对应的脉冲上就能自动测出脉宽信息,如需测量更多类型的项目,那就要使用自动测量功能,不过也很简单,只需按需添加测量标签和测量项目即可,测量项目足以满足最广泛的需求。 图8 参数测量 如果您需要的协议分析软件并非是I2C,那么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分析软件,并且还提供了协议数据的导出功能。致远电子LAB6052可提供40余种协议分析软件,而且全部都是免费的哦。

ZLG致远电子逻辑分析仪-协议分析功能介绍

ZLG致远电子逻辑分析仪-协议分析功能介绍 1.1 协议分析模块 点击软件界面如“协议分析”键,打开协议列表,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协议类型如选择UART协议,配置协议分析界面,点击“√”,完成设置,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协议分析模块操作流程 1.2 解码结果显示 添加协议分析模块后,波形视图与事件表将显示解码后的结果。如图1.2所示,为波形视图的显示结果,如图1.3所示,为事件表的显示结果。 图1.2波形视图

图1.3 事件表视图 为了方便用户查看解码的结果与事件表的总结信息,波形视图与事件表均提供了丰富的显示定制操作。以下为大家讲解波形视图及事件表的显示设置。 1.2.1 波形视图显示方式设置 选中协议分析的总线,右键单击,找到显示设置,打开显示设置即可设置显示的方式,如图 1.4所示。 协议总线显示设置对话框包含两个部分:左侧“包设置”和右侧的“帧设置”。 在“包设置”区域,用户可配置指定类型的包,是否显示在解码后的波形视图中。在“帧设置”区域,用户可配置指定类型的帧,是否显示在解码后的波形视图中;同时可选择在数据相关的帧中,数值的显示进制。 图 1.4打开波形视图显示设置 1.2.2 列表视图显示方式设置 打开事件表,在事件表中右击,即可打开事件表的显示设置菜单如下图1.5。

图1.5事件表的显示设置 我们可以看到,事件表视图的显示设置与波形视图的显示设置除了打开的方式不同外并无其他区别。 1.3 毛刺处理 上面我们讲到了如何进行解码以及查看解码的结果,然而在解码中,经常不可避免会遭遇“毛刺”,“毛刺”会影响解码的进行,可能造成解码的错误。而在这个软件中,我们的协议解码均是建立处理的波形没有毛刺的基础,那么如何处理解码有毛刺的波形呢?这个就需要我们使用“杂讯过滤”这个小插件了。各个协议的详细介绍 本软件提供了大量的插件对各种协议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包括了CAN、UART、USB、LIN等等,以下就是对各个协议的详细配置讲解。 1.4 CAN协议 CAN为串行通信协议,采用双线串行通信协议CANH,CANL。 1.4.1 CAN解码 在工具栏上点击添加协议分析插件,选择CAN,打开配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即可解码,如图 1.6所示。

如何用逻辑分析仪测试MIPI协议

如何用逻辑分析仪测试MIPI协议 对于现代的智能手机来说,其内部要塞入太多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内存、摄像、声音)。即使以摄像头接口来说,不同的摄像头模组厂商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接口形式,这给手机厂商设计手机和选择器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MIPI应运而生,今天重点说一下MIPI及MIPI-DSI命令捕获方法。 对于现代的智能手机来说,其内部要塞入太多各种不同接口的设备(内存、摄像、声音)。以摄像头接口为例,不同的摄像头模组厂商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接口形式,这给手机厂商设计手机和选择器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手机内部接口标准,否则手机行业将成为碎片化的产业。 2003年,由 ARM, Nokia, ST , TI 等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联盟——MIPI (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是,目的就是是把手机内部的接口如摄像头、显示屏接口、射频/基带接口等标准化,从而减少手机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增加设计灵活性。 MIPI 联盟下面有不同的WorkGroup,分别定义了一系列的手机内部接口标准,比如摄像头接口 CSI、显示接口 DSI、射频接口 DigRF、麦克风/喇叭接口 SLIMbus 等。统一接口标准的好处是手机厂商根据需要可以从市面上灵活选择不同的芯片和模组,更改设计和功能时更加快捷方便。 MIPI 组织主要致力于把移动通信设备内部的接口标准化从而减少兼容性问题并简化设计。下图是按照 MIPI 组织的设想未来智能移动通信设备的内部架构。 图中显示屏的 DSI 接口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 MIPI 应用。对于显示屏使用较多的行业(如手机屏、电脑屏、游戏机)而言,在调试通信的时候,能够准确地捕获命令包数据十分关键。虽然只有2根信号线,但是市面上并没有配备有MIPI-DSI协议解码的示波器。因此,此类协议的调试仍然依靠配备有MIPI-DSI协议解码的逻辑分析仪。这里以LAB7504逻辑分析仪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解码调试。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从捕获信号波形到解码出对应数据只需要三步: 1、选择总线

逻辑分析仪(萧奋洛)

简易逻辑分析仪 作者:萧奋洛王元祥杨志专(华中科技大学)编号:1-59 赛前辅导教师:黄瑞光文稿整理辅导教师:肖看 摘要 本简易逻辑分析仪主要由数据信号发生器、程控逻辑门限设定、数据采集、触发控制、数据处理、波形存储、示波器显示控制和操作面板等功能模块组成。本逻辑分析仪以单片机AT89C55和FPGA(ACEX1K50)为控制核心,除了实现题目要求的全部功能以外,还采用240×128点阵型液晶实现波形显示和全程菜单操作,采用红外键盘实现全数字控制,使得系统智能化和人性化。此外,本系统还提供掉电保存和时钟显示等功能,使得系统更加实用。在软件方面,本系统以多机通信为基础,让多个处理器协调工作,使得系统稳定可靠。 一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1 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核心。这种方案要求单片机除了完成基本处理分析以外,还需要完成8路TTL数据的采集与普通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单片机虽然具备灵活的控制方式,但受工作速率的影响,可能会使示波器显示屏幕抖动和出现明显的回扫线,难以达到题目的要求。 方案二:采用CPLD/FPGA(或带有IP核的CPLD/FPGA)作为系统控制核心。即用CPLD/FPGA完成信号采集、触发控制与示波器的显示控制,由IP核实现人机交互和信号处理分析。本方案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紧凑,有很高的工作速率,但是调试过程繁琐,不利于实现友善的用户交互界面。 方案三:采用单片机与FPGA结合的方式。即用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完成人机界面、系统控制和触发控制。用FPGA作为协处理器,完成8路TTL数据的采集与普通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这种方案兼顾了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可以在硬、软件的结合上,使设计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因此,我们采用方案三。 2 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主处理器,以FPGA为协处理器,其中FPGA主要完成8路TTL数据的采集与普通模拟示波器的显示控制。在系统结构上,我们采用总线方式实现单片机对FPGA的控制流传输,使用双口RAM实现大量高速数据流的交换,使系统非常稳定、可靠。图1给出了本系统的总体框图。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逻辑分析仪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逻辑分析仪 目录 第1节引言 (3) 1.1系统概述 (3) 1.1.1系统的特点 (4) 1.1.2系统的功能 (4) 第2节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5) 2.1 系统结构框图 (5) 2.2 主体控制模块 (5) 2.3 系统硬件的主体实现 (7) 2.3.1 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7) 2.3.2 主控系统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8) 2.3.3 LED显示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10) 2.3.4 硬件的抗干扰措施 (12) 第3节系统软件设计 (13) 3.1 系统软件流程 (13) 3.2 中断服务子程序 (15) 3.3 AT24C04程序设计 (15) 第4节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逻辑分析仪

第1节引言 信息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通信、数字测量的数字系统。在研究这些数字系统产品的应用性能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在设计、生产和维修他们的过程中,如何验证数字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如何协调硬件及其驱动应用软件的工作、如何测量其技术指标以及如何评价其性能。逻辑分析仪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随着数字系统复杂程序的增加,尤其是微处理器的高速发展,用示波器测试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1973年在美国应运而生的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能满足数字域测试的各种要求。它属于总线分析仪一类的数据域测试仪器*主要用于查找总线(或多线)相关故障.同时对于数据有很强的选择能力和跟踪能力,因此,逻辑分析汉在数字系统的测试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是以逻辑信号为分析对象的测量仪器。是一种数据域仪器,其作用相当于时域测量中的示波器。正如在模拟电路错误分析中需要示波器一样,在数字电路故障分析中也需要一种仪器,它适应了数字化技术的要求,是数字、逻辑电路、仪器、设备的设计、分析及故障诊断工作中不可按少的工具。在测试数字电路、研制和维修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各种集成化数字仪表和装置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还是数字系统设计、侦错、软件开发和仿真的必备仪器;作为硬件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检测工具,还可将其引入实验教学中,建立直观感性的印象,提升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LA在多通道、大存储量、高采样速率、多触发功能方面得到更快的发展,在航天、军事、通信等数字系统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逻辑分析仪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么我们在学习、应用的同时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逻辑分析仪就显的意义重大了,这样这个过程既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其原理,又可以提高动手设计并制作整个系统电路的能力,还可以将其作为简易仪器应用于以后的实验中。 1.1系统概述 因在本节中,我们将对简易逻辑分析仪的应用进行分析。给出它的特点,能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的简单操作 1.1.1 系统的特点 逻辑分析仪也称逻辑示波器,它是用来分析数字系统逻辑关系的一种仪器。逻辑分析仪的主要作用有二个:一是用于观察的形式显示出数字系统的运行情况,相当于扩展了人们的视野,起一个逻辑显示器的作用;二是对系统运行进行分析和故障诊断。

逻辑分析仪之协议解码

逻辑分析仪之协议解码 协议解码是逻辑分析仪分析功能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协议组成部分的重要一环。协议解码主要是根据协议规则将逻辑分析仪采集回来的信号转化成工程师可以直接使用的信号,使信号中的数据更加直观、清晰地显示出,从而使开发人员不用对协议有充分的了解便能清楚的观察时序、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以此来提高开发效率。如图1所示为致远电子LAB7054 中Miler数据的一种协议分析结果。 图1 Miler协议解码 说到协议解码有的人就会有疑问啦,既然都是协议解码示波器可以直接将协议信号解码出来并清晰地在界面上显示出来,为什么还要用逻辑分析仪呢?而且逻辑分析仪还要使用上位机软件进行观测,岂不是很麻烦?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逻辑分析仪在协议解码上的几点优势。 ●通道数量 首先逻辑分析仪可以提供16通道、32通道等多个通道,可以满足多协议同时解码,便于在线分析观测;示波器一般只有2/4通道,单一协议解码时一般够用,但是如果多个协议同时解码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举个例子,例如我们现在要解码SPI和LIN信号,SPI信号有四个信号端SDI(数据输入)、SDO(数据输出)、SCLK(时钟)、CS(片选),LIN信号单一输入,也就是说此时我们至少需要5个通道才能将这两个信号解码出来,然而示波器只有四通道,而逻辑分析仪高达32个通道数,可以清晰的将两种信号直观的解码显示出来。同理如果对于更复杂的信号可能包含更多的信号端子,那么示波器是无法解码的,而此时逻辑分析仪的解码优势显然易见。 ●存储深度 其次是存储深度优势。例如致远电子LA2000A系列单通道存储深度64Mpts,支持通道复用,在只使用8个通道时,单通道存储深度最高可达到256Mpts。同时采用压缩存储的方式,可以长时间的存储大量数据来进行数据分析。例如我们进行开机时序测试,嵌入式系统外设开机整个过程的初始化时,开机时间通常为数秒,外设主频越来越高,要求采样频率高,并且存储深度足够大等硬性指标;还有当进行大数据量分析时,如SD卡数据分析,分析数据包时,若存储深度不够,则只能分开几次记录,中间存在死区,如果存储深度足够大就可以一次性记录分析。因此逻辑分析仪可以实现每个通道均为大存储深度,便于观测分析。 ●协议分析能力 逻辑分析仪采用高级触发,甚至可以深入到协议内部进行触发,使协议解码准确,便于工程师分析。目前全球标准协议很多,任何公司都不能全部支持,各个公司都有其领先的协议分析。例如广州致远电子推出的常用协议插件,如SPI、UART、I2C、CF、SD、OneWire、Wiegand、SSI、8051、AD、PS2、CAN、Modbus、Miller、Manchester、LIN、IRDA、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第1章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逻辑分析仪是分析数字系统逻辑关系的仪器。逻辑分析仪是属于数据域测试仪器中的一种总线分析仪,即以总线(多线)概念为基础,同时对多条数据线上的数据流进行观察和测试的仪器,这种仪器对复杂的数字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十分有效。逻辑分析仪是利用时钟从测试设备上采集和显示数字信号的仪器,最主要作用在于时序判定。 一、逻辑分析仪的应用场合 通常在电子仪器行业,我们在以下情况下需要使用逻辑分析仪: ●调试并检验数字系统的运行; ●同时跟踪并使多个数字信号相关联; ●检验并分析总线中违反时限的操作以及瞬变状态; ●跟踪嵌入软件的执行情况。 二、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步骤 使用逻辑分析仪与数字信号相连、捕获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一般有以下4个步骤: ●用逻辑探头与被测系统(DUT)相连; ●设置时钟模式和触发条件; ●捕获被测信号; ●分析与显示捕获的数据。 三、逻辑探头 在使用逻辑分析仪测试中,首先选择合适的逻辑探头与被测系统(DUT)相连,探头利用内部比较器将输入电压与门限电压相比较,确定信号的逻辑状态(1或0)。门限值由用户设定,范围由逻辑分析仪本身决定,常用的逻辑电平为TTL电平、CMOS电平、ECL电平等等。 逻辑分析仪的探头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大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夹具。常用的探头有用于点到点故障查找的“夹子状”,有用在电路板上专用的连接器高密度、多通道型探头。逻辑探头应能够捕获高质量的信号,并且对被测系统的影响最小。另外,逻辑分析仪的探头应能提供高质量信号并传递给逻辑分析仪,并且对被测系统造成的负载最小,而且要适合与电路板及设备以多种方式连接。 四、设置时钟模式和触发条件 在逻辑分析仪与被测系统连接好之后,需要设置时钟模式与触发条件。逻辑分析仪的数据捕获方式不同于示波器,它有两种捕获方式,分别是异步捕获,获取信号的时间信息和同步捕获,用于获取被测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异步分析更类似于示波器的数据捕获方式,其中采样率、波形捕获率等概念都与示波器的相关概念类似。 1.异步捕获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逻辑分析仪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样,采样速度越快,测试分辨率越高。采样速率对于异步定时分析非常重要,例如,当采样间隔为2ns时,即每隔2ns捕获新的数据存入存储器中,在采样时钟到来之后改变的数据不会被捕获,直到下一个采样时钟到来,由于无法确定2ns中不会被捕获的数据,直到下一个采样时钟到来,由于无法确定2ns中数据是否发生变化,所以最终分辨率是2ns。这种异步捕获模式常用在目标设备与分析仪捕获的数据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关系,而且被测系统的信号间的时间关系为主要考虑因素时,通常使用这种捕获模式。

逻辑分析仪使用教程

声明: 本文来自 另外,将68013制作逻辑分析仪的原理说明简单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如果想DIY也就不难了。点击此处下载ourdev_578200.pdf(文件大小:203K)(原文件名:逻辑分析仪开发手册.pdf) 前言 一、什么是逻辑分析仪 二、使用介绍 三、安装说明 四、Saleae软件使用方法 五、逻辑分析仪硬件安装 六、使用Saleae分析电视红外遥控器通信协议 七、使用Saleae分析UART通信 八、使用Saleae分析IIC总线通信 九、使用Saleae分析SPI总线通信 十、Saleae逻辑分析仪使用问题和注意事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215676802.html,/item.htm?id=6293581805

淘宝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15676802.html,/item.htm?id=6293581805 (原文件名:21.jpg) 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逻辑分析仪是电子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由于一直以来,逻辑分析仪都属于高端产品,所以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我们首先要感谢Cypress公司,提供给我们68013这么好的芯片,感谢俄罗斯毛子哥将这个Saleae逻辑分析仪开源出来,让我们用平民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贵族的待遇,获得一款性价比如此之高的逻辑分析仪,可以让我们在进行数字逻辑分析仪的时候,快速查找并且解决许多信号、时序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我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原本计划,直接将Saleae的英文版本使用手册直接翻译过来提供给大家,我花费半天时间翻译完后,发现外国人写的东西不太符合我们国人的思维习惯,当然,也是由于我的英语水平有限,因此,我根据自己摸索这个Saleae的过程,写了一份个人认为符合中国人习惯的Saleae,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更快的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因此在文章撰写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和错误,如果有任何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我会虚心接受并且改进,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给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更加优秀的资料,共同进步。 一、什么是逻辑分析仪: 逻辑分析仪是一种类似于示波器的波形测试设备,它通过采集指定的信号,并通过图形或者数据统计化的方式展示给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通过这些图形化时序信号按照协议来分析硬件或者软件中的错误。逻辑分析仪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通过它,可以迅速定位错误,发现并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分析时序,比如1wire、I2C、UART、SPI、CAN等数据的时候,应用逻辑分析仪解决问题非常快速。 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有数字逻辑信号,你就有机会使用逻辑分析仪。因此应选好一种逻辑分析仪,既符合所用的功能,又不太超越所需的功能。用户多半会找一种容易操作的仪器,它在功能控制上操作步骤较少,菜单种类也不多,而且不太复杂。而Saleae就是一种低端的,比较适合大众化的逻辑分析仪,价格便宜,而且常用的逻辑分析功能足够,人机界面人性化,非常适合实用。 以下是一个Saleae分析I2C时序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起始信号start,从地址是0x50的器件中去读取数据,第一个字节是0xc0,第二个字节是0x50,有了逻辑分析仪,我们可以快捷的找出我们的I2C时序读写数据的正确与否,可以很快将问题解决。后边的讲解中,我会详细讲解逻辑分析仪分析红外遥控器,UART时序,I2C 时序的具体方式方法。

对比3款USB逻辑分析仪

对比3款USB逻辑分析仪 前段时间听了佳营的TWLA500逻辑分析仪的讲座,感觉很有创新,同时他们也跟竞争对手做了对比,但一家言,必有偏颇,遂动了一探究竟的念头。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USV逻辑分析仪种类繁多,龙蛇混杂。除了佳营目前只推出一款产品外,其余几家都是一个系列有好多产品,这里只选各家最高水平的产品,这样也可以对USB逻辑分析仪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有个清晰的认识。 1. Actue TL2236 NTD$48,000 2. Link Instruments LA-55160 US$7,500

3. Techie Wave TWLA500 RMB12,000 Acute(皇晶)是一家台湾企业,https://www.360docs.net/doc/215676802.html,/ 涉猎USB仪器已有相当时日,旗下产品线有逻辑分析仪,图形发生器,数字示波器,主打Pocket(口袋)仪器的概念。TL2236是唯一一款定时分析高达4GHz的USB逻辑分析仪,同时也支持200MHz状态分析。存储深度类似数字示波器是可变的,从定时分析4GHz时的2.5k bits/ch到200MHz时的2M bits/ch。最深的存储深度出现在1.6GHz定时分析时的16M bits/ch,不过这时候的可用通道数只有四个通道,适合分析高速需要长存储的信号。其它特点还有: ?突波觸發(500ps) ?250pS触发分辨率 ?4組條件式觸發(每組條件16階) ?支持预触发和触发 ?多次触发,可达4096次,(类似波形刷新率) 支持word,channel,transition,glitch,width触发种类 ?UART, I2C,I2S,SPI 串行协议的硬件触发 ?資料記錄(硬碟儲存) ?時間戳記錄模式(Time stamp) ?即時頻率顯示 ?即時狀態顯示 ?可與皇晶或其他DSO堆疊成混合訊號分析儀 ?可量測最低電壓0.25伏(Vpp) Link instruments始创于1986年,https://www.360docs.net/doc/215676802.html,/。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个毕业生创建的,这点跟Rigol有点像。初期产品是基于ISA,PCI等插槽的,现在已全部转成USB2.0接口。旗下产品有逻辑分析仪,数字示波器,图形发生仪,频谱分析仪。在台湾的分公司叫克拉克,https://www.360docs.net/doc/215676802.html,/p0.htm。现在大陆出售的逻辑分析仪多是来自克拉克,可能大家对它也比较熟悉。LA-55160是唯一支持高达160通道的USB逻辑分析仪,体积稍有点大,但比Agilent的1690要小很多。不过当通道数为96通道时,采样率达500M Sa/s,存储深度512kSa,当使用全部160通道时,采样率减少到250M Sa/s,存储深度256kSa,使用外部时钟采样率和存储深度进一步降到80M Sa/s和128kSa。其它特点包括: ?连续可变预触发/后触发位置,储存触发点附近多达512k事件样点 ?高阻抗探头减少负载效应(200kohm//3pF). ?可变阈值范围-6.4V to +6.4V

逻辑分析仪针对特定协议的触发功能

逻辑分析仪─从入门到精通讲座(23) 逻辑分析仪针对特定协议的触发功能 1.引言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逻辑分析仪都会有触发功能。该功能可以让逻辑分析仪检测到被测信号满足设定的条件后才开始采集数据。而且与示波器只具备上升沿、下降沿等简单的触发方式相比,逻辑分析仪的触发功能更加强大。逻辑分析仪不但可以对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等进行触发,还提供了总线触发、脉宽触发、延迟触发等多种方式。逻辑分析仪为了使用方便通常也具有协议分析功能,可以对常用的协议进行解码。现在有些高档的逻辑分析仪可以将上述的两种功能结合起来实现一个新的功能,即针对特定协议的触发功能。 2.针对特定协议的触发功能 我们在用逻辑分析仪采集UART数据时,肯定有过这样的想法:可不可以让逻辑分析仪采集到开始位时才触发?或者可不可以采集到的UART的数据等于0x31时才触发?这对于传统的逻辑分析仪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传统逻辑分析仪的上升沿、下降沿、总线触发、脉宽触发、延迟触发等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就算有些逻辑分析仪有自定义高级触发功能,也要求使用者对协议非常熟悉,而且如果波特率或者奇偶校验等信号的参数发生变化,又要重新设置触发条件,使用起来既繁琐又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逻辑分析仪厂商开发出了针对特定协议的触发功能。下面就以I2C协议为例来说明这个功能的使用。 3.I2C总线介绍及工作原理 图 1 I2C应用拓展图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I2C总线最主要的优点是其简单性和有效性。由于接口直接在组件之上,因此I2C总线占用的空间非常小,减少了电路板的空间和芯片管脚的数量,降低了互联成本。 I2C总线是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构成的串行总线,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CPU与被控IC之间、IC与IC之间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送速率400kbps。I2C应用拓展如图 1所示。各种被控制电路均并联在这条总线上,但就像电话机一样只有拨通各自的号码才能工作,所以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I2C总线上并接的每一模块电路既是主控器(或被控器),又是发送器(或接收器),这取决于它所要完成的功能。CPU发出的控制信号分为地址码和控制量两部分,地址码用来选址,即接通需要控制的电路,确定控制的种类;控制量决定该调整的类别(如对比度、亮度等)及需要调整的量。这样,各控制电路虽然挂在同一条总线上,却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I2C总线在传送数据过程中共有三种类型信号,它们分别是:开始信号、结束信号和应答信号。 开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开始传送数据。 结束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结束传送数据。 应答信号:接收数据的从控器在接收到8bit数据后,向发送数据的主控器发出特定的低电平脉冲,表示已收到数据。CPU向从控器发出一个信号后,等待从控器发出一个应答信号,CPU接收到应答信号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继续传递信号的判断。若未收到应答信号,判断为受控单元出现故障。这些信号中,起始信号是必需的,结束信号和应答信号,都可以不要。 4.针对I2C信号设置触发条件 首先我们用逻辑分析仪来分析I2C信号,连接好逻辑分析仪,像分析其他信号一样,通过zlglogic将I2C总线中的数据采下来,然后点击“工具”→“插件管理器”调出如图2所示的插件管理对话框。 图 2 插件管理器窗口 选中列表中的“IIC/SMbus总线分析”插件,点击“设置”按钮弹出I2C总线解码设置对话框,如图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