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组织要素已经日益商业化和标准化。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正式的商业手段被提出来,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本文对知识的成长模式、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流程进行了探讨,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角度,对知识管理的显性策略和隐性策略进行了研究排预测了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自从有了人类,知识就已经存在,但知识管理却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正式的商业程序提出来,这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产品之间的差别缩小,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加快,那种可以使用几十年的知识和技能大大减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竞争程度大大增加;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越来越容易和廉价,国际互联网联系起世界的各个角落;企业人员流动性增加,再培训的任务日益繁重;商业活动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在经济体系和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质量、价格和功能等传统组织要素已经商业化和标准化。这迫使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各自的知识资源上,以便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我们常听到的关于人才匮乏、人才竞争、劳动力老龄化等词语,都是企业渴求知识的体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

环状的增强回路。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知识量与创新相互作用,产生滚雪球效应,使知识量加速扩大,创新速度不断提高。正是在这种知识成长促进环路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量呈级数增长,逐步将人类推进到知识经济社会。但是如此发展下去,企业的知识量是否会无限加速发展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还有一个隐藏的知识成长抑制环路。如图1所示,当知识量日益增多的时候,对知识进行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从而造成知识的利用效率降低,抑制甚至阻碍企业创新和知识量的增加。抑制环路对知识的成长起调节平衡作用。这一点在知识成长促进环路开始起作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明显,因为此时的知识量少,增加速度缓慢,无需复杂的管理。到了20世纪,经过长期的积累,人类的知识量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之后,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社会,才开始体验到知识爆炸、知识过量给知识管理带来的问题。因此,在知识量与知识管理难度之间有一个时间滞延,使得这一效应颇具隐蔽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知识的成长将在抑制环路的作用下接近并达到成长极限。面对这样一种成长极限模式,努力推进促进环路将是徒劳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成长抑制环路。只有通过提高知识管理的水平,才可能打破现有知识成长的极限,向更高的极限发展。这也是知识管理一经提出后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从知识成长模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增长的趋势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二、知识管理的功能及流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由于

知识管理是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许多方面对现代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目前对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Delphi咨询公司作为最早进行知识管理研究的机构之一,他对知识管理下的定义得到了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认同:知识管理是一项技术实践活动,它以提高决策质量为目的,协助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提高知识创新和交流效率。 1.知识管理的功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必须与其战略目标相结合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知识管理功能体现于它在实现现代企业基本目标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在科技高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创新性往往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许多大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设法将其在各国的员工组织在一起,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讨论和研究,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合作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创新,知识管理通过对合作活动进行组织,将使团体的交流超越简单的讨论而实现创新。其次,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现代的商业社会瞬息万变,不可预知的事件越来越多。对此传统的信息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协助企业感知微弱的商业信号,并按要求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的反应,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合作的密切程度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多变的环境。再次,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常常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一个部门或车间已经有过的教训、经验或新技术,无法在其他部门得到普及和推广。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传播,

使知识财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从而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通过知识管理企业可以方便的查询和发掘已经拥有的知识,通过将已经拥有的知识用到新工艺或新问题中,企业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改进,甚至创造出新的知识财富。最后,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具有新知识和创造力的员工。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措施。成功的知识管理将加快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的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2.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管理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如图2所示,有两种典型的知识管理循环流程,分别对应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图2的中间部分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管理共有的部分,也是长期以来人类一直采用的知识传播模式:新知识被创造之后,通过与知识拥有者的直接接触进行直接的交流获得知识;利用获得的知识创造效益实现其价值,同时也为创造新知识准备了条件。传统的手工作坊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对于以经验为基础的,难以整理的隐性知识,主要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和应用。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隐性知识管理流程中的信息弧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起到知识中介的作用。通过获取知识源信息,对该信息进行管理和分类,使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要者能迅速建立联系,进而利用现有知识为企业创造效益,实现隐性知识的价值,促进新知识的创造。对于可以整理和储存的显性知识,首先被组织或企业获取,经过描述、加工和整理,以易于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吸收到企业中,并与相关的其他知

识建立联系,放入企业的知识分类系统,从而利于在企业或组织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显性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廉价的知识再利用,使现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为整个知识管理循环提供经济和知识动力。知识管理实施的结果构成了所谓的企业知识库:一个用来获得知识、信息和经验的外部知识库,以及一套对知识进行过滤、组织并在整个企业内广泛传播的工具。以上是两种最典型的知识管理流程。依据企业的具体特点、知识的性质、不同的需要和知识管理实施的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制定更详细的知识管理流程。三、知识管理策略及其选择 1.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和知识的特点,知识管理也自然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按知识的特点,可以将知识管理策略分为显性策略和隐性策略。针对显性知识的显性策略指的是对具有显性特性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从而使企业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传播和再利用。对于隐性知识,由于其与经验等不易进行加工和整理的因素密切相关,且常常与具体个人联系紧密,应该采用隐性策略。即强调通过与知识创造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知识学习和共享。这种策略中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具有隐性知识的人与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而不是知识存储。显性策略适合于向客户提供是明确可靠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而隐性策略适合致力于为客户处理没有明确答案的特殊问题,提供非常个性化的服务或生产个性化产品的企业。在显性知识管理策略中采用的是“人到文档”方式:知识被创造出来后,经过编辑成为独立于其创造者的知识;知识主要通过间接

方式进行传播并被重复使用。这种策略使实现大规模的知识再利用成为可能,从而为企业带来收益。而在隐性策略中,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采用显性策略,主要依靠的是“规模效应”。根据显性知识的特点,显性知识资产一旦形成,通过吸收消化,可以以易于存储和复制的方式独立于知识创造者而存在,因此可以被大规模同时学习,以很低的成本多次重复利用,从而为企业实现利润;而隐性策略主要采用的是“专家”模式,他们为客户提供需要隐性知识的个性化服务。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由于不易形成独立于知识创造者的形式,其传播主要通过“面授机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慢,范围小。因此需要隐性知识的服务常常是相对长时间、低效率、高利润和更具有创造性的。在采用显性策略的企业中,企业人员主要应学习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财产,成为知识的利用者而不是创造者,对于企业职工的再教育可以采用集体或自学的方式进行;而在采用隐性策略的企业中,要求企业人员应该是创造者、发明家,应该将分析和创造能力运用到特殊的商业问题中,对于职工的教育主要采用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人在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中需要激励,而对于不同的知识管理策略需要的激励机制是不同的。在显性策略中,应该鼓励企业职员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形成书面文档,并将这些文档放入电子文档库,且将员工对文档库的贡献与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结合起来;在采用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的企业中,激励机制与显性策略中使用的完全不同。管理者应该奖励善于与别人直接

交流,共享他们的隐性知识的员工。不同的管理策略需要的信息技术(IT)支持也不同。对于显性知识管理模式,强大的IT至关重要。这类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在大型、复杂的电子数据库系统上。在这类企业中,IT系统就象一个传统的图书馆,包含大量的文档资料和搜索工具,使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并使用所需要的显性知识;而对于隐性知识则不然。这种基于人的策略需要IT支持的最主要目的是使企业中拥有各种隐性知识的专家可以方便地找到对方,然后进行直接的交流。 2.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现实中一个企业不可能只有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策略时,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主要特点和该时期的战略目标、竞争策略,识别阻碍自身知识增长的主要障碍,选择一种策略作为在该时期企业的主要知识管理策略。要想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企业在选择知识管理策略时应有侧重,建议的比例约是80%对20%。也就是朋%的知识采用一种策略进行管理,其他20%采用另一种策略。企业如果试图同时按相同程度采用两种管理策略,结果往往是两者都不成功。对于适合采用隐性策略的企业,客户期望从该企业得到的是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此类公司采用基于文档系统的模式进行管理,试图通过此类系统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客户的满意程度将大大降低。此外由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需要的是复杂的知识交流和逻辑思维,基于文档的系统无法传达这些通过人与人直接交流才能传达的复杂信息。因此,适合于隐性策略的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建立基于人的知识管理系统。适合于显性策略的企业适合于隐性策略的企业竞争策略通过对现有

知识的大规模再利用,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服务通过个人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提供创造性的,符合客户特殊要求的服务经济模式“规模效应” 对知识资产进行一次投资,多次利用工作中组织的规模大,注重高营业收入“专家模式” 为客户的特殊问题提供特殊服务工作中组织的规模小,注重高利润率知识管理模式人到文档开发电子文档系统,用于知识的整理、存储、传播和再利用人到人开发联系个人之间的通讯网络,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目标是用整编后的知识将员工组织起来适度发展信息技术,目标是方便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交换人力资源使用善于利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员对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对使用文档数据库以及对该数据库扩充作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嘉将使用喜欢挑战,善于创造的人员采用一对一的指导对与别人分享自己知识的人进行嘉奖举例应用软件开发公司企业战略咨询公司·表1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比较适合于显性策

略的企业适合于隐性策略的企业竞争策略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大规模再利用,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服务通过个人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提供创造性的,符合客户特殊要求的服务经济模式“规模效应” 对知识资产进行一次投资,多次利用工作中组织的规模大,注重高营业收入“专家模式” 为客户的特殊问题提供特殊服务工作中组织的规模小,注重高利润率知识管理模式人到文档开发电子文档系统,用于知识的整理、存储、传播和再利用人到人开发联系个人之间的通讯网络,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目标是用整编后的知识将员工组织起来适度发展信息技术,目

标是方便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交换人力资源使用善于利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员对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对使用文档数据库以及对该数据库扩充作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嘉将使用喜欢挑战,善于创造的人员采用一对一的指导对与别人分享自己知识的人进行嘉奖举例应用软件开发公司企业战略咨询公司同样,当适合于显性知识管理策略的企业过度热衷于建立基于人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时,也会带来反作用。当过度投资于隐性管理方式时,企业期待的基于合理价格的可靠系统和知识重复使用带来的规模效应将无法实现。因为尽管在文档仓库中已经存在了很完善的答案,隐性管理策略将使企业员工感受到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带来的激励作用。这种不必要的创新将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使企业付出昂贵的代价。此外基于人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需要消耗大量的费用用于旅行,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直接交流。这些消耗将减弱显性知识重复使用带来的利益。尽管应该避免无侧重地同时使用两种知识管理策略,仅仅使用一种策略进行知识管理也是不明智的。采用隐性管理策略的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文档系统,以便可以就具体问题提供背景材料以及准确找到可以就该问题提出进一步建议的专家。在追求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中,信息主要是作为分析过程的输入而不是输出。对于主要基于知识再利用模式的显性管理模式,同样需要20%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信息共享。这种企业应该鼓励大量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目的是保证文档库使用的正确性。一个企业选择的知识管理策略首先应该反映其采取的竞争策略:企业的价值取向,创造价

值的经济模式,以及企业员工的服务的方式。一个企业究竟采用何种管理策略取决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性质以及企业人员的特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首先了解为什么客户使用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不使用其它竞争对手的,客户期望从企业得到什么样的价值,企业中存在那些知识可以为客户实现此类价值。如果企业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则试图进行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是不明智的。这只能说明企业缺乏对自己以及市场的必要了解。企业管理人员明确如何利用知识为本企业的竞争策略服务是很重要的,因为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将和当初的信息管理一样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知识管理的发展将呈现七大趋势: 1.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必备工具; 2.知识管理的最大挑战是隐性知识的共享; 3.一旦企业能够开始有效地管理现有的知识财富,知识管理的重点将转向如何激发企业的创造力; 4.在成功的企业中,知识应该是分散的,以便达到最广泛的再利用;企业中层次化的知识结构将阻碍知识在企业中的传

播; 5.知识管理可以启迪员工,使他们更自觉更容易管理,从而简化甚至是消除企业的监督机制; 6.信息技术将成为知识管理的必备工具,但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因素的配合; 7.知识管理的发展将孕育一种新的职业——知识经纪人。在创造以知识为中心的企业环境的过程中,知识经纪人将起主要作用。与其他中间人类似,知识经纪人的主要作用就是联系需要

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双方。这些专业化的知识经纪人可以帮助企业确保在作出决策时,已经对所有可能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考虑。知识经纪人的水平以及他们所支持的决策的创造力,将成为衡量知识管理水平的标志。知识经纪人将成为未来企业寻找并捕捉全新机会的门户。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1)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 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组织要素已经日益商业化和标准化。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正式的商业手段被提出来,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本文对知识的成长模式、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流程进行了探讨,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角度,对知识管理的显性策略和隐性策略进行了研究排预测了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自从有了人类,知识就已经存在,但知识管理却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正式的商业程序提出来,这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产品之间的差别缩小,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加快,那种可以使用几十年的知识和技能大大减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竞争程度大大增加;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越来越容易和廉价,国际互联网联系起世界的各个角落;企业人员流动性增加,再培训的任务日益繁重;商业活动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在经济体系和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质量、价格和功能等传统组织要素已经商业化和标准化。这迫使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各自的知识资源上,以便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我们常听到的关于人才匮乏、人才竞争、劳动力老龄化等词语,都是企业渴求知识的体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

环状的增强回路。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知识量与创新相互作用,产生滚雪球效应,使知识量加速扩大,创新速度不断提高。正是在这种知识成长促进环路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量呈级数增长,逐步将人类推进到知识经济社会。但是如此发展下去,企业的知识量是否会无限加速发展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还有一个隐藏的知识成长抑制环路。如图1所示,当知识量日益增多的时候,对知识进行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从而造成知识的利用效率降低,抑制甚至阻碍企业创新和知识量的增加。抑制环路对知识的成长起调节平衡作用。这一点在知识成长促进环路开始起作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明显,因为此时的知识量少,增加速度缓慢,无需复杂的管理。到了20世纪,经过长期的积累,人类的知识量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之后,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社会,才开始体验到知识爆炸、知识过量给知识管理带来的问题。因此,在知识量与知识管理难度之间有一个时间滞延,使得这一效应颇具隐蔽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知识的成长将在抑制环路的作用下接近并达到成长极限。面对这样一种成长极限模式,努力推进促进环路将是徒劳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成长抑制环路。只有通过提高知识管理的水平,才可能打破现有知识成长的极限,向更高的极限发展。这也是知识管理一经提出后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从知识成长模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增长的趋势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二、知识管理的功能及流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由于

知识管理系统: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

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

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被高度认同和接受的,而且一提出就倍受关注。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进这种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在对传统的做法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进行幅度较大的变革,有的企业走得更远,在管理理念上把知识管理看成是企业发展之道。 一、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力量 1.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知识管理 金融市场是衡量价值最有效的天平和表达价值最有效的晴雨表。在当今资本市场上,投资人最注重的企业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看行业成长性,信息、网络、软件开发与生物工程技术类的公司市值往往大大超出了它们实际的有形资产价值。第二是看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扎实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包括相关管理能力、管理技术以及能够对经营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如果一家企业在质量管理、流程再造和业务成本预算方面成绩斐然,市场会给予极高的热情。西方一些投资者甚至认为“企业知识管理及流程创新能力”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增加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工具。 现在,对一个企业来说,未来发展及价值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其管理知识、核心能力、人力资本价值、快速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能、进入新市场以及对竞争威胁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识别和获取相关知识,如何将其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如何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可见世界产业结构在过去50年里,已经由以制造为基础的生产体系转型为一个以知识、智能及技术为基础的价值体系。

2.“创业型经济”的兴起 随着创业型经济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兴起(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从1985年的140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460亿美元),使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思路成为一种管理模式。因为创业者所依赖的就是发现机会、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创新等。而且创新的业务模式持续不断地对传统的销售、管理及融资方式形成冲击,使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不得不进行调整和适应新的运作模式。所以几乎所有从业人员都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而且这种创新主要是指“赋予现有资源以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显然做到这一点依靠的不是增加土地、资金和扩大规模,而是知识、技能、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3.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成为可能 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企业发现、提取、仓储和传输信息、知识及资料的能力,它所创造的价值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以集中的方式吸收及分析的做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保证企业员工拥有其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及信息,以便能够及时地评估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并且藉此帮助员工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产业及客户需求等。 4.全球经济的五大潮流使知识和信息共享成为必然 这五大潮流是:(1)知识的内容(如软件产品)正在不断增加。(2)由于技术的更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缩短,产业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导致知识可用性的周期在不断缩短。(3)互联网使世界联系得更加密切,为大量信息提供了载体和连接的手段。(4)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精心策划产品以及所必须的知识资产,以便在竞争中能够占先。(5)与过去相比,企业将更加重视利润增长。由于在整个的生产与管理中加强了质量管理、调整了工作程序,许多公司步

企业知识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安达信 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 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 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 ? 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 ? 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 ? 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 ? 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 ? 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 ? 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 ? 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 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 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 CIO 与CKO 的职责 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在企业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 技术平台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 、Lotus Notes 和PC 机)。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 、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 ① 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围传播; ②语音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 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 ①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 ) ②网上安达信 所有员工都是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 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③电子知识蓝图 ④ 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 ) 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 2 万多页(同时有光盘版)。在总部有25 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容进行整理。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 ⑤ 商务咨询顾问 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 助工具。 ⑥ 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 经验教训 ? 引入Lotus Notes 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 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 ? 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突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企业知识管理 的理论基础并简单介绍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三种模型。最后提出了 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些对策和注意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动 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农业经济时期,土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经济时期,劳动和资本,特别是资本的占有成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力量,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 争力。 知识管理作为对知识的获取,运用的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背詈 下产生的。知识管理是基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人 们对知识管理内涵理解及其运用的需要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越来越热。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1 知识的特性。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的研究是从对知识的研究开始的,所以首先对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传

播的,是确定的,可以被公式化的,文本化的:而隐性知识是无法用 语言表达清楚的,也没有确定的形式,因而隐性知识难以被模仿,复制,所以隐性知识是个人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包含了个体的差异性,是知识的更深层次。 2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Yogesh Mathotra博士认为:“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以及关键问 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 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lves等人把知识管理看成“努力让知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在正确的主体上发 挥作用,从而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Karl·E·Sverby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家知道的艺术。” 郁义鸿认为:“所谓知识管理,是知识的管理者通过对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知识的获取,知 识的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价值能力这 一目的的一种过程。”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 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笔者比较赞成郁义鸿的观点,认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外的相关知识、信息的搜集并将其整理归类,服务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近三十年十年来国内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描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作者目前知识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综述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本不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正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的重要资源。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数量分布2014年11 月20日,利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以“企业知识管理”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得到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 表1 企业知识管理论文篇数年度分布 年份数量(篇)比例(%) 2014 175 5.27 2013 212 6.38 2012 189 5.68 2011 259 7.79 2010 252 7.58 2009 309 9.29 2008 280 8.42 2007 256 7.70 2006 263 7.91 2005 223 6.71 2004 208 6.26 2003 216 6.50 2002 141 4.24 2001 145 4.36 2000 102 3.07 1999 59 1.77 1998 16 0.48 1997 3 0.09 1996 1 0.03 1995 1 0.03 1994 2 0.06 1993 0 0.00 1992 1 0.03 1991 0 0.00 1990 2 0.06 1989 0 0.00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企业价值,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何创造、收集、分享和利用这些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项目型公司的案例,介绍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策略和主要方法,同时还将介绍一家名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的部分内容。 一、客户的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几十个国家承担过数百个各种不同形式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和国内建设项目。公司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在12亿美元以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亚洲、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均设有代表处,承办公司的各类业务。 由于公司从事的大都是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的时间跨度一般比较长,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在2001年,公司制定了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迈进的战略远景。 然而,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司在非洲承接了一个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语言文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电站建设;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将这些重要资料和经验进行及时整理,当公司投标非洲另一个电站的建设项目时,新的项目组差不多是从头开始收集当地的资料,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项目组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进行重新协调和谈判,对项目成本和进度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机制。由于缺乏规范的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每个项目组都是各有一套。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知识是以个人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保存在个人电脑或文件柜里的显形知识。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推行知识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每个项目组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诀窍,许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才取得的,因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措施,就不愿意贡献出来 ?即便愿意同大家分享个人知识,又不知道谁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有效 的途径来分享,许多知识散落在各处,不了解如何分类,很少进行 整理,难以查找

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九大研究主题

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九大研究主题 -------------------------------------------------------------------------------- BM的知识管理研究院(IKM:the Institu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的研究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九个方面。在每一个领域内主要进行一些最基础的研究,以求建立未来跨国公司的学习框架。 主题一:团体和团队 在每一个组织里,都存在一种可以用框架、箭头、文档化的政策和过程来描述的正式结构。而在组织里,往往还存在一种由一起工作的员工组成的非正式团体。他们在一起共享知识、解决一些普通问题并就一些问题和观点进行交流。当得到正式组织的支持时,这种"实践团体"往往对整个组织有重要影响:他们是创造、共享和应用组织知识的重要媒介。 包括从石油公司到财务公司这样的企业都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来帮助其内部的"实践团体",将他们看成是管理组织知识的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怎样确定什么样的团体对整个企业来说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个人选择加入一定的团体? 企业可以为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那些资源以促进和帮助它们? 这些团体对个人以及组织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 主题二:知识战略 现在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性的要素和核心能力。然而,大多知识管理方案却只是将知识管理当成是信息系统项目。许多经理只是觉得,如果知道的比竞争者要多,自然可以获取战略优势,他们不能理解知识和战略之间的关系。 IKM主要针对知识战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什么样的知识对支持公司战略来说是最重要、关键的? 什么样的知识对转变/创造业务是最重要、关键的? 执行有效的知识战略的不利和驱动因素有那些? 企业怎样将其知识融入其产品和服务? 怎样对结果进行有效的测量? 主题三:专家网络管理 主要将运用计算机、社会以及管理学方法以求更好地理解与管理专家网络、专有技术。 那些业务和企业应该更好地注意专家网络的管理? 寻人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的目标和作用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主要考虑那些问题? 人力知识"中介"在管理专家网络中的任务以及影响? 对更正式的知识调停者的角色的演变来说,商业案例和成功因素有哪些?

知识管理立项报告索为.docx

立项报告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企业知识管理现状 1.2.企业面临的知识困境 随着控制技术国内外市场的日渐成熟,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年增加。竞争既有来自国际同行的比拼,也有来兄弟单位的抗衡。对企业的技术核心竞力、自主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研制管理能力提出空前挑战。 企业的专业方向涉及飞行器设计、控制与仿真、光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图像处理、爆炸力学、飞行器动力工程、空气动力学、非金属材料等二十余类。以承制国家重点军品型号为主业,同时在其他领域产品研制上大力拓展。企业现已建成“强于制造、精于设计”技术能力的研制体系,但在型号研制和产品研制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技术滞后、创新不足”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型号研制逐渐呈现更新快、难度高的趋势。与企业研制队伍的年轻化、骨干少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 尽管当前企业面临任务重、时间紧、人才缺、效率低等问题。目前的技术管理模式下,由于型号之间、部门之间、专业之间、人员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知识共享,依然存在着重复研制、重复创新的问题,使已经紧缺的资源更加紧张。由于平台林立、互不兼容,依然存在着流程割裂、数据冗杂的问题,使本来顺畅的业务变得繁复。 同时,当前的研制体系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缺乏人才资源的系统整合能力和知识资源的积累重用能力。造成企业的研制能力过于受“技术专家”的制约,过于受“人才流动”的冲击。

1.3.知识工程项目建设需求 基于前述对企业知识管理和应用困境的分析,企业迫切需要实施研发知识工程项目。系统的范围包括建立企业主要军民品全生命周期内知识的产生、表达、组织、共享、检索、应用、更新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体系,以及企业的组织保证管理体系和考核激励制度。对知识工程平台的定位为工作平台和学习交流平台,关键功能需求如下: 1.构建企业研发知识库 具体要求:建设初具规模的、与用户研发流程相关、且具有知识本体关联的研发知识库。 2.工作平台 ◆便捷的知识获取,包括批量导入工具 ◆良好的知识表达方式 ◆知识评审流程 ◆知识存储与组织,包括知识地图和本体关联 ◆知识的有效检索与共享,包括智能检索 ◆知识应用,包括结合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知识维护,包括知识编辑器、版权管理 3.管理工具 能够提供每条知识、每类知识的概率统计、分析、评价的能力知识库实际利用效率评估,提供知识提供者、相关知识生产部门提供知识数量、质量的分析统计数据,组织架构、知识结构、知识流程、访问权限、及用户界面等进行灵活配置。 4.学习平台 支持从知识库中选取知识,对某一类用户进行培训,个人根据知识库内容自主学习,支持学习成果的考评。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 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知识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知识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工业经济正逐步转变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维和新的管理方法。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依靠资本积累的传统转向依赖于知识积累与更新,知识管理开始作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悄然兴起。然而对于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就像人们对什么是知识至今形不成一致的认识一样。为此,最好在最宽泛的背景下思考知识管理。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组织从他们的智力和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过程。通常,从这样的资产中创造价值包括在员工与部门间,甚至和其他公司共享这些资产,以达到最优行动。事实上,知识管理的诞生,来自于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因为很多依赖积累知识来成长的企业,如软件公司、医疗机构、咨询公司等,经常会遇到如下的问题:随着一位关键员工的离职或休假,同重要合作伙伴或客户的良好关系受到损害,宝贵的实践经验也随之消失;新员工加入项目组时,因没有相关背景资料而很难上手;或者相反,被枯燥的资料海洋所淹没而无法理清头绪;新项目上马时,难以迅速检索到公司过去同类项目的相关文档和信息,因而无法有效借鉴已有

的经验教训,花费重复的学习成本。以上的种种问题促进了知识管理的产生。它的实施在于维护组织的知识,并通过开放式的结构将组织的知识加以收集积累、整理、共享,进一步升华至挖掘组织内员工的创造力,使组织得到更好的成长。目前,知识管理在理论上还处于探讨发展的阶段。本文将通过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来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这些问题的澄清或者解决对于有效的实施知识管理是很有帮助的。2、知识的动态特征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要素,知识—是人们通过学习、推理、经验等而拥有know-what、know-how和know-why的能力。Davenport和Prusak(1998)将知识定义为:知识是流动的混合物(afluidmixof……),由经验、价值、语境信息(contextualinformation)和专业洞察力混合而成。这种专业洞察力提供了评估和组织新经验、新信息的框架。知识产生于人脑并被人脑所应用。在一个组织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档和知识库,它还存在于日常事务、组织过程和实践中。以上的定义强调了知识不仅对于个人,对于一个组织它都是动态的。知识通过倾听和阅读、对其他事物的观察、感觉、生活经验和所有相关的学习过程来获得。它是一种强力(powerfulforce),可以用来克服障碍,影响决策并帮助个人和组织完成目标。它总是随着人们的经验和学习在变化。正是这种动态特征引出了如何管理流动的、运转的事务。因此,理解知识的动态特征才能理解知识管理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

关于知识管理学科领域的一些考察与思考

关于知识管理学科领域的一些考察与思考 夏昊翔* (XX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XX 116023) 摘要知识管理当前引起了学界与商界的广泛关注。从开展研究的基本视角 看,知识管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源于 管理与社会科学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从关注的对象看,则大致包括针对知识 资源的管理与针对知识相关过程的管理。本文从上述这几个角度对知识管理 学科领域的部分工作作一简单回顾,并对这一学科领域的下一步发展进行初 步的思考,提出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知识管理。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系统工程 1引言 知识管理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专门的研究机构不断出现,相关的学术著作成倍地增长,许多主要的管理类及信息技术类学术刊物都大幅度增加了相关的论文,专门的“知识管理”学术期刊也开始出现,此外,在国际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众多文献。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的着眼点各不相同,对知识管理的实质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这些研究的不一致性是由于知识管理领域的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同时也在于其所涵盖的领域的广泛性和不完全明确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的探讨对于在学科发展的早期是必然也是有益的;然而,当前人们对于知识管理的学科内涵、X围等问题的认识停留于这一歧义性与争议性的阶段在另一方面却也阻碍了这一学科领域的规X及进一步发展。在最近二三年中人们对知识管理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讨论,例如[1-3],然而,就知识管理的学科现状而言,更进一步的讨论仍是必要的。 本文尝试对知识管理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些工作进行一些简单的回顾,并就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提出作者的一点初步思考。特别地,本文作者希望强调应从系统工程的思想出发研究知识管理。 2 知识管理的几个相关研究视角 知识管理是一个涉及面较宽的研究领域,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管理,例如: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专家常常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T/IM)的角度考察知识管理,着眼于使用技术手段帮 *夏昊翔,1972年出生,男,博士,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系统、复杂适应性系统、信息系统建模与开发。: hxxiasina.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摘要] 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1)

办公自动化杂志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1998年国 内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文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诞生开始,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取得了不少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全面地反映出知识管理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情况。因此,对国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一、国内研究文献情况分析 随着1998年国内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文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诞生,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取了飞速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显著的成果,为了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国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现状,选用国内学术文献较为权威的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 )为数据来源,对1998年至2010年9月份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组分析。其中文献类型选择为: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选用“知识管理系统”为检索词,检索途径为主题。CNKI 自动将检索词扩展为知识管理平台、KM S 等同义词,共检索到文献3425篇。 1、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来看,自1998年以来相关文献逐渐增多,自2004年以来每年文献量均超过300篇,2007年为最高峰年发表487篇。另一方面从文献的类型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期刊文献2485篇,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3%,博硕士论文620篇占总量的18%,专利成果33篇仅占总量的1%。从文献的研究资助情况来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的成果418篇占总量的12%,说明国家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研究的层级逐渐增高,专利可以看作衡量技术创新的标准,但是从专利的数量来看,相关的核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 2、文献按照学科类别分布来看(如图2所示),根据各学科发表文献量,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为:企业经济、计算机应用、图书情报、管理学、教育。其他学科如:电力、医学、机械工业、农业、旅游等也有相关成果。 从该分组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发展脉络。我国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发端于企业经济的研究,随后图书情报、教育、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研究比较密集,成果也最多,其他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闫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阳473009) 摘 要 统计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文献情况,描述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热点,对近年来 主要产生的知识管理系统产品进行了对比,并对知识管理国家推荐标准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知识管理系统 现状 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411-5738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Yan Bing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Library NanYang 473009)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recently years.It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ma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uture of GB/T 23703.1-2009is prospected. Keywords Knowledge M anagement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National standards 表1文献年度分布表 图1文献类型分布图 总第205期 2011年5月 Forum Monograph 专论 论坛10··

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

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修改稿) 王润良1郭秀敏2郑晓齐 3 (1、2.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 05603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北京 100083)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依靠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创造价值,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创造和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企业 中的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源 泉。由于隐性知识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因此管理隐性知识 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人和技术是知识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就是要在这两个维度上做出选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和综合化三种策略。 关键词:知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65 1 引言 近10年来,被Peter F. Drucker称之为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1]或知识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创造和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2],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或许是比它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3]。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4,5,6]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知识管理不仅作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行动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事实上,知识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却并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而是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而诞生的。从狩猎种田到钻木取火,从家庭作坊到兴修水利,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无不孕含着大量的知识创造和传播活动,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也得以在子承父业、师传徒受的方式下代代相传,只不过那时的知识管理是一种无意识活动,还没有概念化,更没有专门技术来强化这一过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管理概念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相关技术,如Lotus Notes、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等,才逐步应用到知识管理领域,不少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7],信息技术成为一些企业,特别是西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手段[8]。有人甚至预言,到2100年98%的知识将由计算机产生,而人类产生的知识只占2%。 然而知识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活动,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最近20年美国工业界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而这一切对知识工作者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改进收效甚微[9]。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因此,平衡“技术”与“人”的因素, 作者简介: 王润良(1966—),男,内蒙古丰镇市人,河北建筑科技学院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与设计、知识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