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教育技术?谈谈你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过程。

答: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20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本质 : 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1)一个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

(2)两大研究对象: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结果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

(3)五个范畴: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作为实践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教”;作为理论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的“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

有形技术(物化技术):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

无形技术(观念形态):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念等。

2. 结合自身体会,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积极影响:1.学生由被动型接受学习方式到主动参与。信息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的交互性学习平台。它不仅能为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将学习材料转化为动、直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出自主参与学习的情境。而且可以即时反馈与交流,便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自我调节。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参与,而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境,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需求,从而使学生真正发挥知的主体作用,自主地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探究性和发现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网络世界是当今人们了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拥有海量信息和飞快的查阅速度,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进行收集、选择、组织、加工和处理,然后再根据需要加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的智能及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帮助他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培养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探究性、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增大。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学校教育环境,能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人们在网上浏览信息,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社会地位、文化传统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查询到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可以跨时区、跨地区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通讯,使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掌握或是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为有效。

4、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所构建的信息互动平台上进行学习,必须有倾听,有交流,有协作,有分享,并积极、大胆地展示个人思想和学习成果。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践了社会技能,促进了社会化情感和意识的发育,有助于形

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及理解、沟通能力。此外,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交互式环境中学习,减少了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各种压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开放的个性,彰显学习者的主体感。

消极影响

1、学生在信息选择方面的困难。过大的信息量和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使学生在信息的选择上产生了困难和盲目性,或者想要达到某个具体的学习目标确不知道应该如何实现目标,或者学习目的偏移,比如把游戏本身当成目的。

2、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过度的主体性的实现”“学习观的异化”“信息选择的困难”会使学生有迷失自我的可能,这便是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的信息时代学生心理的变化。当学生从异彩纷呈的网络世界回到现实时,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面对学校的课业,他们或许会沮伤、无助、彷徨和痛苦。如果网络上没有制约地传播负面的信息(暴力的、黄色的),那么对学生的心理摧残就会更为惨烈。

3.结合自身体会,说明网络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答1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在传统学习中,知识呈线性排列,而计算机技术使知识呈片幅式排列,学习的方式也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网络学习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充足的信息。电子媒体充当老师,你将通过多媒体进行自己的学习。2.学习环境的转变。网络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环境。3.网络给学习模式带来的转变。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下,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交流的机会,而网上教学则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惟一的标准的理解,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互动式学习模式是网络的一大优势。4.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指挥棒,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直接传递———接受关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组织者和管理者、学习伙伴、辅导员、研究者、学习者。学生有着自主学习的权利。5.学习情绪的转变。6.网络给学习时空带来的影响4.什么是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哪些?

答:一、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教学信息的中介,教学信息只有通过“铭刻”于一种媒体上才能使教师与学习者相互之间有所交流,才能使教学信息本身以知识经验、思想信念、生活习俗、价值体系等等形式得以传播下去。

二、(1)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3)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4)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5.什么是戴尔“经验之塔”?它对多媒体课件设计有何启示?

答:戴尔(Edgar Dale)认为,人的经验有的是以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各种经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十二个阶层

6.什么是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需要设计哪些内容?

答:一、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二、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其中教学过程里面又包括导入环节,新知呈现环节,操练环节,知识拓展与巩固环节,再加上总结环节

7.谈谈你对教育技术在你将来从事的学科教学中应用的认识。

1、精心设计单元教学任务第一、创设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活动学习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掌握框架问题设计中的层次性。要注意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要“问题”要有层次感。第三、“单元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在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学完后,将第一章单元计划内提出的任务“信息技术永远推动社会进步吗?”要求学生用网页制作出来在校园网上发布或Word打印出来。而那部分基础差,未接触过的同学,则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哪怕做得很不像样子,只要做了,态度上积极了,我要鼓励他,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学习积攒兴趣。第四、“单元问题”的设计要给学生自由空间。就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现在的计算机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许多应用软件和学习内容都有帮助功能或网上相关学习资源,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自助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亲自去尝试和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内容的风格与体例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素材和依据。3、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实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进行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设置了合适的单元计划后,接着要考虑如何使单元计划设计的“框架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因此,转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我认为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学中应重点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1)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2)、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单元计划(3)、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8.结合切身经历或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学习?

答:一、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全神贯注,行动才是积极的,思维、观察、想象等多种智力活动才是主动的,最有效的。乌申斯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只有将数学学科教学和教育技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整合,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兴趣做导向,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在兴趣上去深化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在多媒体上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其余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9.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如何利用技术支持形成性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设计人员用来获取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来修改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改进教学。一、建立良好的形成性评价理念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评价原则1.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2.重过程原则。课外阅读是学生自我操作、自我体验、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也是良好的阅读心理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追求的知识倾向和采取的方法不同,其体验、感悟所获得的结果也千差万别。突出过程性评价则大大有益于提高阅读素质,健全人格,发掘潜能。。它是“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以外,家长、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标准交给学生、家长和教师,而且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平时将评价标准与**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形成性评价。

5、全面性原则。在评价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在评价内容上,对“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进行综合性评价。

6、发展性原则。“一切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是学业评价的核心理念。在课外阅读领域,必须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获得系统性、有序性的“发展性变化”。

7、简便易操作原则。

10、学习者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说明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极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如何: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初始能力与教学起点,初始能力的预测(预备技能、目标技能、态度)根据内容分析来预测初始能力,查看以往成绩根据预测来确定目标技能如英语分班考试使用态度量表来确定态度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一)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了解

了解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主要方法有观察、采访(面试)、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和开展态度调查、查阅学习者的人事或学习档案等。

(二)初始能力的分析

①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

预备技能分析: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目标技能分析: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了解学生对目标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工作;

学习态度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无兴趣、对这门学科是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

②确定初始能力的方法

预备技能的分析:对学习者预备技能的分析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预测。为了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从事新的学习所必须具备的预备技能,可先在学习内容分析结果图上设定一个起点,把起点以下的知识与技能作为预备技能,并以此为依据编写测试题,测试学习者对预备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习态度分析:对态度的测量有问卷、采访、面试、观察、谈话等多种方法。谈话法就是通过与学生、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方法。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谈举止了解学习态度的方法。

目标技能分析: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时,常将这两项分析合在一起进行。可以采用“一般性了解”的方法,也可以将“一般性了解”和“预测”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①学习风格的内容

学习风格包含了学习的条件、认知方式、人格因素和生理类型等几个方面介绍学习风格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对学生处于弱势的半脑进行训练,从而促进他们的左右半球脑功能和谐发展。分析学生左右脑功能优势,对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评价方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测定学习风格的方法

一是观察法,即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来确定;

二是问卷法,即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量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写。

三是征答法,让学生自己来陈述自己的学习风格。

11、什么是信息素养?网络时代如何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 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1]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2]

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每时每刻都

与海量的信息接触着,因此我们信息素养的高低在激烈的竞争中就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信息素养能否提高有时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大学生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善信息检索的水平,在生活中不断进取。

首先,我们应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要提高信息关注程度,形“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存权”的价值观念。我们要会用相关信息来规范自己,衡量自己。我们应养成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的能力,主动接触信息知识。当遇到错误信息时,我们应批判性地分析、评价信息资源。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

其次,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对文献检索加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应摆正应文检课的地位,把它

当做能力提高的机会,认真听好每一节课程。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尽量充分应用在信息素养课上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文献检索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再次,我们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现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信息集散地和信息资源中心。在信息素养的锻炼中,图书馆自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应主动投入这个庞大的书海中,在其中完善自我、提高能力、不断进取。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信息能力。最后,我们应提高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对获取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的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某一途径获得某一类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只是一些“食物”,并非自身成长所需要的“养料”。把“食物”转化为“养料”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大学生只有把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的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时刻注意信息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使之能服务自己,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

12、什么是总结性评价?如何利用技术进行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

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13.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网络工具(比如QQ、微博、博客等),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QQ

1、在集体备课中实现网上办公,给老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教师们的教学计划等资料可以从群里直接挂到共享文件里面,方便大家的阅读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2、构建课外教学辅导平台与搭建远程教学支撑平台。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科实现一对一辅导;对开放性问题可进行多对多讨论再做教师点评。

3、虚拟空间帮助学生克服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有利于师生拉近彼此距离,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老师和家长可以交换学生在校和在家的情况,给出不同角度的意见,实现了随时在线家访。

微博

1、新型的师生交流工具创建一个群体,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同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生活感悟、教学心得、课件等上传发表。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突发的灵感、学习的困惑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汲取知识。

2、兴趣群组平台通过加入和创建兴趣群组就可以锁定某个领域的动态,如:可以创建“数模竞赛群”“工大考研群”“英语天地”等各种群组。群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更具有针对性,组员的积极性更高,交流互动更频繁,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更好。

3、班级管理平台微博还可以用来进行班级管理。班级由教师创建,教师是超级管理员,班长是管理员,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发布班级通知、发起班级投票、添加更改班级日历行程、添加班级课程表,添加班级通讯录,建立班级信息档案,上传和管理班级各种电子资源,普

通班级用户只有浏览和下载的权限。

4、学校信息发布平台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得它在信息发布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务处可以发布各种教学通知、教学文件;教室运行部可以发布自习室开放楼层及教室的空余座位信息等等。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平台发布新书信息、学术交流和讲座、借阅提示、信息咨询、图书检阅等各种个性化的服务[6];就业部门发布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由于微博“背对脸”的交互方式,学生和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跟随相关部门的信息。

针对学校改革、规章制度建设等,学校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投票和话题会的方式进行舆论监测和民意调查,从而得出师生的真实想法并采纳师生合理的提议,从而可以为学校的建设做出更好的决策。

博客

1、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这是目前博客在教育中应用最多的场合。这种博客常用于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学生社团的兴趣爱好活动的合作空间。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2、教师职业训练作为教师职业培训的数字档案和学习记录,通过该种博客日志,既可以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协作和交流,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远程的培训。许多教师可以通过博客方式与其它教师分享自已的教学体会和经验。

3、课堂教学的辅助管理博客的这种应用可以作为教师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通知、布置学生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及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门户。

4、协作学习这种博客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可以访问,它可以让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到群体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项目或话题,让学生共同参与。

5、校内/校外的沟通与传统的BBS不同,博客的精神鼓励父母和其它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学校的讨论中。博客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与家长。这种方式让学校内部的成员之间,学校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之间,个人(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进行相互之间的协作。这种博客使得成员之间加深了解,老师和家长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缩小彼此之间的代沟。

6、知识管理提供作为学校在线的有关制度、政策和工作表等最新更新内容。积累的博客会变成一个内容管理系统(CMS)。

7、研究日志在合作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记录并且为其它合作者提供外界资源链接,并且供其它合作者进行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设计教材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学习资源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非语言符号 ___两大类。 4.___模象直观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精神心理条件____、__审美条件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教学理论 ___、___学习理论__及传播 7.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程序性 ____。 8.在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影幕上的图象模糊,应调节投影仪的__光圈__________。 9.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50/8(或6.25)___mm。 10.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磁头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

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1.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演示型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2.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电磁转换___过程。 1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编写教学程序(课件)___ 和___选择课件__工作。 14.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磁迹跟踪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5.教学设计以___优化教学效果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教学系统___作为研究对象。 16.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输入设备___和_输出设备____组成。 17.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行为主义联结学派____、__认知学派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8.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教学目标的平衡___。 二、判断题: 1.上每一课程时,应该把自己的所做的课件、教案、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所有文档、视频、音频等资料拷贝到计算机的E盘分区。(对)2.在上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选择题

一、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P.8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C) P.5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D) P.9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 P.11 A. 19世纪末 B. 1922 C. 20世纪20年代 D. 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 P.9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C) P.9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 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D) P.4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B) P.4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蜀道难的课件制作》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行知二班 姓名:郭军 学号:44 注意事项 1.考生需将上述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答卷和题签一起上交,题签作为封面下一页装订。 论文试题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类别:考察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考试形式: 作品加论文 使用范围:教师教育学院11级 要求: 一、论文题目。 选一节课,必须是你学习的本专业的课程,论文题目为:《XXX课的课件制作》 二、要求: 1、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件制作的目的意义。 3、第二部分,你所选课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求图文并茂(附制作过程中软件抓图)。

4、第三部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了哪些制作软件。 三、评分标准: 1、优秀的标准:论文立意明确,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论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意见或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独创课件。 2、良好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正确;论述较透彻,逻辑性较强,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多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比较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3、中等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有一定逻辑性,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太简单,少量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4、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有一定论述说理,逻辑性一般;文章有一定层次感,语言基本顺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混乱,无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很少部分为独创课件。 5、不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不明,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和理念;论述说理不明白,文章层次混乱。课件为抄袭课件。 《蜀道难课的课件制作》 目的意义: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 标是通过朗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以往的课堂教学步骤的把握常常并不是很科学,老师有时完全不顾课堂节奏超时或者提前下课有时还是会发生,合理的备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以此同时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更好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伴随课件的教学,可以根据课件的播放板块、环节来调整教学的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升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存在并在课堂中应用的第二个意义所在。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讲读、讲授法教学,教师总是沦为了所谓的“教书匠”,而并不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又十分有限,这造成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局限性,除了应试以及“死嚼书本”外其他知识均不了解,以至于进入大学、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顾此失彼”的。因此,在当今的现代化课堂中使用课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用途。课件的应用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加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容量,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乐、图片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的拓展、迁移、升华,课件的使用既让学生收获更多多元化的知识同时又对教学过程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传统的课堂可能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注意听讲、不主动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此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长期以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活动单一,模式呆板,形式机械,学生对做课间操缺乏理解与做操的激情,学生大多数只是敷衍了事,因而锻炼效果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让学生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形式势在必行。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单一模式,构建生活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的、生活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形式,是现在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的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研究如何进行有序的、丰富多彩的、快乐的、多项目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它是一种学校课程与校本研究,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全面育人任务,调节学生的心理与身理健康的重任,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使学生乐学和乐于参与。 2、它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学校生活中的一方面。学生来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也是生活的。因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起点。既然是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生活,也就要进行“人文”教育,使活动具备“人文”爱怀,使活动人情味十足。 3、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实行不同项目的不连续滚动,使学生能逐步掌握,仍至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增进学生体质,使之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体育活动就应以持续的发展的眼光来构建。 4、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与德育培养。大课间体育是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下按班级分小组有序进行的活动,且学生在音乐的节拍中舒展身姿,不仅是力与技巧的显示,也是美的展示;同时也是师与生、生与生两者之间共同交流、共同协作的活动,它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共同协作的思想情操。 在研究方法上: 1、通过论证筛选法,构建生活的文化、健康的、快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课间体育活动课题研究彻底改变了传流的单调乏味的“一日一操”的模式,从构建生活的、文化的、快乐的、健康的和课程的角度来考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内容与形式,突出教育特色。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化课程设置等客观实际情况,在

现代教育技术_练习题库及答案(熟悉课本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19世纪末B,1922年 C.20世纪20年代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B.斯金纳 C. 克劳德D.加涅 6.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B.学习者 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 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80年B.70年 C.60年D.50年 10.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2017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我国的电化教育萌芽于__B______。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2. 意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乔姆斯基 3. 用录音机录制教材时,如果录音机上没有磁带选择开关,那么应使用___A_____录音。 A. 普通磁带 B. 钴带 C. 铬带 D. 金属带 4. 下列几种媒体中,___A_____是听觉媒体。 A. CD B. VCD C. LD D. DVD 5. 在一个校园内构建计算机网络,一般属于___A_____。 A. 局域网 B. 都市网 C. 广域网 D. 因特网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指( B ) A. 罗杰斯 B. 马斯洛 C. 布鲁纳 D. 乔姆斯基

7. ( B )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A. 教学设计 B. 教学策略 C. 教学目标 D. 教学大纲 8.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是( D )的主要观点。 A. 乔姆斯基 B. 戴尔 C. 斯金纳 D. 麦克卢汉 9. 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策略,老师不把教学内容___C_____告诉学生。 A. 全部 B. 间接 C. 直接 D. 逐步 10. 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目标状态,是由( D )的要求和教材教学内容本身 的性质所决定的。 A. 学生 B. 教师 C. 教材 D. 教学大纲 11. ( B )环节要作的工作就是:使用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学习前的起点行 为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 A. 分析教学大纲 B. 分析学生特征 C. 制订教学目标 D. 实施教学评价 12.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A ) A. 班杜拉 B. 布鲁纳 C. 斯金纳 D. 桑代克 13. 用韦斯特莱传播理论解释教学过程,___C__是“把关人”。 A. 教材的编制者 B. 教学管理者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集

A 教学系统设计 B 计算机辅助技术 C 媒体利用 D 项目管理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 2.电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优化。 A 现代媒传技术 B 现代教育技术 C 教学设计技术 D 现代媒体技术 教育技术新定义中明确的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2.1994年美国AECT()。 A 教学媒体 B 教学对象 C 学习需要 学习资源 D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育的特征的是() A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B 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 C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D 现代教育媒体替代教师 ------------------------------------------------------------------------------- ------------------- .下面那种媒体最利于学习记忆的保持?1 A 听觉 B 视觉 视听觉 C D 无法判断2.我国采用以下哪种电视制式? A NTSC B PAL C SECAM D 以上都不是1.下列不属于视觉媒体的是() A 投影仪 视频展台 B C 幻灯机 D 传声器2.下列不属于传统教育媒体的是() A 语言 B 文字 C 印刷材料 D 视频展台

1.下面哪个软件是基于时间的工具? A PowerPoint B Authorware C Flash D Dreamweaver 2.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创建的文件其后缀名为() A .swf B .wrl C .rm D .gif 1.下面哪个软件是基于图标的工具() A FrontPage B Flash C Dreamweaver D Authorware 2.用文字来设计关于教学内容的画面并配以解说词的书面材料被称为() A 文字稿本 电子稿本 B 分镜头稿本 C 以上都不对 D 连接。Internet1.所谓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通过()与 A HUB B 交换机 C 防火墙 D 电话线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参考资料

高新区第七小学七彩教育研修网>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浏览次数:127126) mofan0524 发表于2012-11-18 21:36:07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且刚刚由原来的陈旧学校蜕变成一所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校。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及信息化配备已走在了同地区的前列。然而,通过调查周边的许多学校发现,各校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差距仍然较大,即使是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育的许多学校,至今还存在相当多的骨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差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老师更应该走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如今的信息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多方面能力人才,因此,作为我们教师,信息素养的迫切提高在教育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掌握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选择这个课题研究,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来开展的,因此课题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对我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改进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另外,作为一所新建示范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辐射到同地区的其他学校,为其他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因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均是我校处于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师,可以为周边学校在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一些详实的数据以及一些理论的验证性结果,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探讨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在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势必要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并把此作为实施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关的教材、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之中,以促成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需求。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教师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与利用。 研究目标: 结合我校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充分利用起学校的信息化资源,逐步培养一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多媒体软件创作及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师们的信息素养和使用技能! 研究内容: 1.教师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中包括几个方面: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习惯及社会责任感的转变。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短时间的“培训”能达到的,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应现阶段学校现有信息化资源或有效的学习机制来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完善学校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提高的评价体系。 3.提高教师的教研教改水平和教学反思的能力。 4.“学校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式”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结合学校现状,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基础信息素养和独立学习两个方面。 1.基础信息素养的提高主要是让教师能够结合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能够熟练地评价信息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撰写相关的论文。 2.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是让教师结合自身的条件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资源,并能够 利用学校的资源创造性的再开发、再生成新的适应学校教育的新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教育技术?谈谈你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过程。 答: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20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本质 : 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1)一个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 (2)两大研究对象: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结果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 (3)五个范畴: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作为实践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教”;作为理论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的“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 有形技术(物化技术):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 无形技术(观念形态):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念等。 2. 结合自身体会,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积极影响:1.学生由被动型接受学习方式到主动参与。信息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的交互性学习平台。它不仅能为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将学习材料转化为动、直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出自主参与学习的情境。而且可以即时反馈与交流,便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自我调节。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参与,而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境,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需求,从而使学生真正发挥知的主体作用,自主地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探究性和发现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网络世界是当今人们了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拥有海量信息和飞快的查阅速度,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进行收集、选择、组织、加工和处理,然后再根据需要加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的智能及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帮助他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培养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探究性、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增大。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学校教育环境,能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人们在网上浏览信息,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社会地位、文化传统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查询到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可以跨时区、跨地区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通讯,使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掌握或是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为有效。 4、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所构建的信息互动平台上进行学习,必须有倾听,有交流,有协作,有分享,并积极、大胆地展示个人思想和学习成果。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践了社会技能,促进了社会化情感和意识的发育,有助于形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开 题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前郭县浩特芒哈乡中学姚春风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教育的观念正迅速转变,教育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现代教学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是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元素,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当前中学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从我校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条件限制,目前依然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教学。随着我校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已经逐步实现,硬件的条件日渐成熟了,但是教师们对于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还是比较陌生,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应用层次低,未能发挥现代化技术应有的作用。并且在使用媒体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无法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效的结合。基于这些原因,我校课题组提出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让教师们对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有系统的认识,通过研究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让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形成常态化教学氛围。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带动全体熟练掌握媒体使用技术,让媒体技术真正进入课堂,并且通过研究形成教学资源库,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运用教学媒体的环境下,如何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探索现代教学媒体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现代教学媒体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常态化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层次与绩效。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现代媒体技术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对学科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研究。 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规律、模式研究。 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基础知识整理、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借鉴发、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学习—整合—试验—评价—成果。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后尝试将现代教育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通过公开课及教学课件、案例评比等活动对研究初步成果进行试验和评价,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将以论文,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及公开课的形式呈现。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课题的研究,我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物理课程标准》作为我的指导思想。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现代教育技术 选择判断:教育技术定义的出处了解教育技术的几种定义结合图1-1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国外、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麦克卢汉有关媒体的观点电视系统的组成了解教学媒体的接口多媒体教室的设计思想和构成微格教室的主要设备组成网上文件下载的方式理解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了解教学目标的阐明的ABCD要素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媒体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处理的技术。微格课室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设施包括主控室和若干间微格教室组成。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问答论述: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时间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比较教育技术94定义与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不同类型课件的特点PowerPoint 母版有何作用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有哪些1、网络的组成: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成器等)、服务器、工作站(1)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根据其在网络中所执行的任务不同科分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等。(2)工作站——在校园网中,工作站是一台客户机,即网络服务的一个用户。但有时也将工作站当作一台特殊应用的服务器使用,如打印机或备份磁带机的专用工作站。工作站一般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并需安装相关的程序与协议才可以访问网络资源。(3)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4)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双绞线、光纤校园网络的功能包括哪些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模式一般过程可以分成哪些步骤教学设计基本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布卢姆目标分类的主要内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目标分类的主要内容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策略制定包括哪些内容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系统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教室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答案汇集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A正确 1.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 B 错误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的观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A正确 3.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教学人员、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B错误 4.微格教学系统有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受训者的技能技巧,要求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理论,在人为创设的情况中转化为含有技能技巧的行为。由于训练时间短、人数少,一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教学技能。 B错误 5.纵观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错误6.按照“经验之塔”理论,角色扮演属于“观察的经验”。 A正确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故而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 A正确8.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来之于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B错误 9. 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B错误10.教育传播理论是研究教育技术推广传播的理论。 A正确 11.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A正确12.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传统教育技术发展时期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时期。 13. 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_ ___。C A.系统论 B.“经验之塔”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教育传播学 14.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哪一阶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领域D A初级发展阶段 B迅速发展阶段 C系统发展阶段 D网络发展阶段 15.教育技术的开发领域应包括_ _,其基础便是媒体制作。A A视听技术 B教学策略 C媒体的利用 D资源管理 16.教育技术利用领域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__ _,而这一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约点和教育技术的关键。B A革新推广 B政策和法规 C实施和制度化 D教学系统设计 17.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标志是 __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C A现代教学媒体 B新课程标准 C现代教学方法 D信息技术 __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的过程,而是信息加工过程。B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于 ___。C A学习环境的设计 B情感因素的作用 C知识结构的建立 D外部刺激的设计 20. ___学习理论提倡对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21.香农的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了_ ___。D A反应原理 B刺激原理 C传播原理 D反馈原理 22.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是指以下的哪一选项A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合同书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E-M A I L: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邮政编码: 起止日期:

2. 详细经费预算

注意事项 1.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对江苏省“十三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委托书要求,项目委托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进行中期检查,组织结题等常规工作。 2、本合同必须经过课题负责人(甲方)、课题承担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课题管理部门(丙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教研究所三方共同签字盖章后有效。 3、项目经费须专款专用,按合同中的预算开支。不得挪作他用或截留,如发生此类情况,一经查实,丙方有权终止项目,要求甲方全部偿还所拨项目经费。 4、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甲方负责组织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丙方负责监督,中期检查,保证合同的实施。 5、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甲方根据研究情况要对合同进行修改,需及时向丙方书面提出,经丙方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同意后上报乙方批准后有效,并按修改后的合同执行。甲方自行修改无效,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6、合同期满后,由丙方组织专家进行统一结题,未按合同要求完成者,取消日后申请本项目资格,同时上报乙方并追回拨款。 7、签约各方对秘密资料负有保密责任,未经甲方批准,不得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保密数据,结果或其它有关资料,也不得泄露给甲、乙、丙三方之外的单位和个人。 8、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三份,甲、乙、丙方各存一份。

签订合同各方 甲方: 本人知晓并同意合同书中相关内容,确保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并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乙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丙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教研究所(盖章)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A“回收站”B“剪贴板” 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 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A. S-HTTP B. SSL … C. HTML D. SEL 7.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 | 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媒体按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划分,可分为视听、视觉和听觉。 2.教学媒体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 3.媒体具有传播和获取的功能;媒体具有积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 4.通常小学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和粉笔、文字印刷、图片、实物和模型教具。 5.教学中使用的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和投影。 6.在使用幻灯机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幻灯机的调焦旋钮。 7.录音机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情景展示和配画放音法。 8.听觉媒体是指承载、传输和控制声音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9.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有辅助学习式和模拟环境两种基本模式。 10.多媒体计算机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输入部分、信息管理部分、输出部分。 11.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教师、作为学习者、作为学习环境或学习工具、教学管理助手。 12.卫星电视系统由上行地面站、同步地球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是。 A.传播者、资源、信息、媒体、接受者 B.传播者、资源、信息、接受者、效果 C.传播者、媒体、信息、接受者、效果 D.教师、媒体、教材、学生、学习效果 2.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 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 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 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 3.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按教学媒体的实用性和价值分类 B.可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C.可按传递信息的单向或双向分类 D.可按与外界接触的人体器官分类 4.下面关于媒体的教学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研究领域 B.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不大 C.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于任何教学目标的“超级媒体”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精)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1、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它是附着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作用,例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课件内容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改善了信息的多元表达方式,较好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课件在应用过程中的交互性,构成了师生之间适时交流。课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目前我校大部份教师,已经离不开校园网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例如只要出现停电等特殊因素,多媒体不能正常使用时,就感觉难以上课的样子。而且不仅多媒体设施使用率不断提高,在使用效果上,如多媒体的制作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2、传统的“技术”整合,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的辅助工具,缺少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认知、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互助交流的工具。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的整合功能,在教学的应用中可以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丰富课程的整合;三是作为学习方式整合于教学体系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整合,要从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水平出发。学校选择一部份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两年来广大教师在情境探究、自主发现、协商合作、问题解决、开发创造等数字化学习方式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①情境探究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