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合作

(D)和谐与共赢

2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新的外交战略,即

(A)“一边倒”

(B)“一条线”

(C)“两个拳头打人”

(D)“真正的不结盟”

3 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方针是

(A)睦邻

(B)富邻

(C)安邻

(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4 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坚持爱困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

(B)实事求是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

6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7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9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其中。大陆范围内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C)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11 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A)党的领导问题

(B)政党关系问题

(C)民族关系问题

(D)宗教关系问题

12 新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维护祖国统一

13 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与人民反分裂活动之间的矛盾14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A)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平等

(C)反对民族分裂

(D)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

15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

16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7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

(A)有倩仰宗教的自由

(B)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C)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宗教活动自由

18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始终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积极进攻

(C)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D)积极防御

19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听党指挥

(C)英勇善战

(D)保卫祖国

2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

2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22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紧紧抓住主线,这条主线是

(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C)为民、务实、清廉

(D)反腐倡廉建设

23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大力加强思想建没、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是

(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4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A)“一边倒”

(B)“反霸权主义”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之所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因为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D)近代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

2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独立自主

2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它

(A)只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B)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C)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D)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8 我们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

(B)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C)互不侵犯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9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

(A)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30 和谐世界应该是

(A)民主的世界

(B)和平的世界

(C)公正的世界

(D)包容的世界

31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A)互信、互利

(B)和平共处

(C)平等

(D)协作

32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是坚持(A)大国是首要

(B)周边是关键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3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3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这是因为工人阶级

(A)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B)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D)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的动力

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岗位流动加快。但是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因为工人阶级仍然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36 建设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知识分子,这是因为知识分子

(A)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B)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C)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精神产品的主要创造者

(D)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38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经济条件有

(A)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B)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C)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39 提出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十分必要的,它

(A)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B)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C)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D)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40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联盟,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41 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两个范围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是

(A)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B)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C)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D)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A)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

(B)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C)为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服务

(D)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43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

(A)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B)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C)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

(D)具有强大凝聚力

44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

45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充分认识

(A)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B)宗教问题的群众性

(C)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

(D)宗教问题的阶级性

46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A)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D)人民解放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47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8 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

(A)听党指挥

(B)英勇善战

(C)打得赢

(D)不变质

4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D)党的阶级性就是党的群众性

5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两者的关系是

(A)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

(B)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C)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D)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前提

5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A)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B)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C)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D)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52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进一步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是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C)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D)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53 以下正确反映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提法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

(B)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C)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D)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54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其重要意义在于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55 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这里的关键,是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因为

(A)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D)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5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D)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5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有效执政

58 以下正确反映党的先进性及先进性建设的选项是

(A)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B)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

(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D)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三、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5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该杂志发表题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

而就在近期,它的姊妹杂志《时代》周刊创造了一个新名词——“纽伦港”,认为2l世纪是金融的时代,纽约、伦敦与香港已构建了一个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金融网。“如果你读懂了‘纽伦港’。你就能了解当今世界。”

——《栉风沐雨紫荆更艳——香港回归十五年成就回顾》,新华网,2012年6月27日

材料2

15年来。香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以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香港已经连续18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连续6年蝉联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评选的“潜在竞争力排名”榜首。

——《狮子山下新传奇——香港回归十五年成就回顾》,新华网,2012年6月26日

材料3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胡锦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讲话,2012年6月30日

材料4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在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

——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

就职典礼上的讲话,2012年7月1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结合材料4,说明应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3)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主要体现。

最新考研政治毛中特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毛中特模拟试题及答案:毛泽东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科学地区分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 B。农村包围xx革命道路的基本形成 C。认识到农民问题是xx革命的中心问题 D。科学分析了xx社会各阶级 2.xx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C.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xx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的xx精神财富 D.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2.xx的理论渊源是() A.xx优秀的传统文化 B.马列主义 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1927年7月至1935年1月是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等文章,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区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毛泽东的很多著作中都有体现。选项C,毛泽东的确很早就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比如,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选项D 科学区分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根本前提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备选项A、B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我们经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确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月革命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以后,就属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条件下产生。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D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因此备选项A、B、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二、多项选择题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但“9·11”事件后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世界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中国亚太安全态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既给中国创造发展的新机遇,也使中国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在地缘政治上,中国处于世界政治新版块的中心区域 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深刻调整中,亚太地区无疑是对美国全球利益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核心地区。然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威胁几乎都来自亚太地区:该地区是对美国安全构成致命威胁的国际恐怖势力的滋生地和集中地,是对美国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所谓三个“邪恶轴心国”的分布地,也是因大国崛起可能对美国长远安全利益构成挑战的地区,还是对美国经济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地区。因此,美国已将全球战略重点东移,确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在地缘政治上,中国扼守亚洲东部,是美国推行欧亚大战略并企图将东西两线联为一体的重要屏障;在地区局势上,中国是美国解决亚太地区所关注问题时必须借重与合作的重点对象;在双边关系上,中美两国特殊的安全联系和复杂的利益冲突,使美国对华始终怀有一种矛盾心态,对华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中国是美国既要进行建设性合作、又需要加以防范的国家。 二,在周边环境上,中国周边主要地缘版块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亚太地区主要地缘版块战略地位的明显提升,既是该地区成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的导因,又是该地区主导世界政治舞台的体现。 中东地区因其复杂和特殊的矛盾而成为世界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区。美国以伊拉克为突破口推进所谓“民主化”改造,可是巴以冲突的时起时伏,使该地区成为牵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火药桶”。国际恐怖势力的猖獗和民族宗教矛盾的泛起,使这一地区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关键地区。国际恐怖势力的全球性、严密性、诡秘性和狂热性,决定了国际反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亚仍将是世界地缘政治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处在恐怖与反恐怖的矛盾交汇点上,印巴两国在强力扩充军备战略的驱动下,双方的矛盾摩擦将呈现复杂化和长期化的趋势,使南亚大陆笼罩在纷争与冲突的阴云中。 东南亚地区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使该地区成为国际恐怖势力泛滥的重灾区和反恐斗争的“第二战场”。东盟区域合作的不断发展,“1O+3”(即泰国、印尼、马来

形势与政策_地缘政治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要谈中国地地缘政治,我们就必须先分析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即处于陆权论的核心地带,又处于边缘地带,同时对于海权论而言它又有着广阔的领海和漫长的海岸线),而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中国面临着一个较为复杂和严峻的地缘政治问题。按照地理位置我们可将这一问题氛围东、西、南、北四线。 北线对于中国来说是压力最小的一个方向。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联邦和蒙古共和国有着漫长的陆地分界线。虽然有如此漫长的陆地分界线,但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与这两个国家并没有的发生过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一方面,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就政治而言中国北线的这种安定局势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蒙古作为一个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小国,在这两个国家友好相处的格局下,也不可能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政治地位及国家安全有太大威胁。即使这样,我们也需要注意日本的一些小动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近日访问了蒙古,这个可能跟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中国也需要在这方面给关注,以确保中国在北线的这么一个地缘政治优势。 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与中亚五国和印度接壤。对于西线,中国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反恐,另一个就是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塔吉克斯坦等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和中国、俄罗斯等定期举行联合军演以及一些反恐演习,而且中国与巴基斯坦一直沿袭着时代友好。由于地理等原因使得这一区域经常会有东突势力活动,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新疆)的社会安定有较大威胁。所以,我国应该在这一地区的反恐问题上下大气力。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近些年来同中国一样有了迅猛的发展。印度虽然在军事武器自主科研方面和中国有一定差距,但它是西欧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个主要军备购买商。所以说,印度的军事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在领土上有一定的争端,再加上他有如此雄厚的军事实力和较强的综合国力,因此不能排除中国与印度发生小规模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南部通过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同时又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随着经济方面互信

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格局三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格局三个阶段首先说个人看法。 我认为中国最好的结果是成为东亚地区的领头羊,东亚共同体的盟主;至于什么接替美帝成为世界霸主,如果按照现在的路径我个人非常不看好;即使当上了,无非是第二个毛子而已,持久不了。 为什么呢? 奥根斯基的霸权转移理论和马汉的海权论,都强调一个持久霸权的基础建立在本国充足的“安全盈余”上,即本国基本不必担心本土遭到入侵。符合这样条件的国家,比如岛国(大英)或单一大陆霸权国(美帝),都有当霸主的天命。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澳大利亚也有,可惜没赶上称霸的年代。 安全不足的国家,最好的结局是地区强国、地区盟主。由于其安全不足,对内一切政治经济都给“维护国家安全”让路,容易形成集权军国主义和狂热民族主义;对外疑神疑鬼,同时又处处被其他游戏玩家警惕。如此两点,难以崛起为持久的霸权。典型代表是德国。 俾斯麦看得门儿清,所以他避免一切可能刺激大英的做法,而设法让大英接受德国在欧陆的领导地位。但是威廉二世和下面的比洛一干崽卖爷田不心疼,作为一个先天后天都是安全不足的国家非要嚷嚷着当世界大国。然后两次世界大战把德国打清醒了,老老实实当欧陆老大,把一体化建设当作盟主资本,才是王道。 中国,从1840年以来就处在严重的安全不足中,周边超级大国、次级大国、地区强国围了一圈,个个都有雄心壮志,稍有不慎就会重蹈威廉二世的餐具。因此,我的个人看法是,中国的地缘环境具有天然安全不足的特点,这是崛起的硬伤。 从全球来看,国际局势从来都是“春秋战国”。势均力敌的强国之间还能保持春秋争霸的体面,开一些“和会”,签一些“公约”。强国对于弱国则纯粹是战国灭国战的架势,早年是割地赔款,现在是搞“巴尔干化”和“可控混乱”。但是从历史来看,大国争雄则更像是对弈,有布局、有中盘、有收官,所谓“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某些乘乱而起的强权未必能笑到最后,某些中落的帝国则注定要

中国外交威胁与挑战

国际 1、美国重返亚洲,合围中国。 如今,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正在大幅上升,甚至可以说亚太地区已逐渐成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基于此,美亚太战略调整以恢复、保持和强化美在亚太的主导地位、影响为目标,以平衡、制约中国不断上升的地区地位、作用和影响为内容,以维护、强化与盟国的关系并争取东南亚、中亚和南亚国家为手段,对中国在亚太的利益、地位、作用和影响构成挑战和威胁。美国一方面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加强与日韩等国的盟友关系,向东南亚国家进行军售,以及在亚太部署大量先进军事装备。美国已经在中国周边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包围圈。中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挤压,如何顺利实现突围至关重要。 2、地缘环境恶化,周边局势复杂多变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也是主权纠纷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除了海上的争端,中国还与印度、不丹等国家在陆地疆域上存在争议。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强国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其中中日两国之间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俄罗斯采取东西兼顾的双头鹰政策,印度则抱定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如果中国坚持和平政策,中国领土便极易被侵占;而如果中国最终选择非和平方式,作为强者的中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国际上将掀起新一轮遏制打压中国的狂潮。因此,化解周边困境、营造和谐周边的确要认真考量、谨慎应对。 3、结构性压力与挑战日益严峻,发展中国家集团出现分化 新兴大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冲击现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因而,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不可避免。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许多国际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国的参与;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竭力遏制中国的发展,既通过鼓噪中国威胁论为中国的现代化营造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又围绕贸易、环保、人权、军事等方面不断向中国施压 与此同时,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厚的传统友谊正在经受考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利益日趋多元化,中国的快速发展也难免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生局部碰撞或冲突。 当中既有西方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的挑拨离间,也有因中国无法完全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期待而招致的不满。 国内 1、中国自身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自身实力的壮大既是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的落脚点,也是其实施的必要条件。目前来说,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产业结构亟待完善,创新能力不强,政治改革明显迟缓,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为中国外交的突破带来困难 2、中国外交体系亟待完善 中国的现代外交起步较晚,而且是在探索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道路,因而,中国外交不可避免地存在若干不足。其一,外交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外交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外交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其二,外交方式亟待丰富和拓展。目前,中国仍以传统外交方式为主,以官方形式为主,外交意识不足。其三、外交透明度和公信力急需提高。这极易造成民众对于中国外交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外交的公信力。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3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3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其中,规定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 (分数:2.00) A.主权和领土完整 B.领海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B选项正确。 3.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方式是 (分数:2.00) A.经济掠夺 B.政治控制 C.军事侵略√ D.文化渗透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其中,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C选项正确。本题虽然超越了《大纲解析》的范围,但是考生仍然需要了解,故增加了本题。 4.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是 (分数:2.00) A.早期维新思想家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B选项正确。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 (分数:2.00)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强调变革 D.反帝反封建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属于以理解性为主、识记性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的民族救亡运动;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都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都对思想解放、民族觉醒有积极作用。故选项B正确。考生要注意本题还可以从多选题角度考查。 6.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建立于 (分数:2.00)

2020年考研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一)

2020年考研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A)。 A、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2、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B )。 A、系统化 B、民族化和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3、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A)。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 D、旧中国与新中国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下面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下面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的是(D)。 A、最终的奋斗目标 B、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农民同盟军思想 D、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C)。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八大 9、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A)中。 A、《论新阶段》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10、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遭受过严重的挫折。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是在( A )。 A、遵义会议以后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D、红军长征胜利以后 1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C.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 D.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1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A)。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201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材料分析题篇】

201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材料分析题篇】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解析 34、(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答:(1)在矛盾群中存在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答:(2)在矛盾群中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 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 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分化从属作用的方面,所以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方面,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5、(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2)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答:(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36、(1)为什么说 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答:(1)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两大重要历史任务。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为了国家出路进行了早期的探索,由于阶级局限而失败。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中 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简”而“巨”,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答:(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有了中国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论文

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当前大国关系 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任课教师: 班级:机制094 学号:0910020125 姓名:郭庆勇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 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 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 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 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 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也变得甚为微妙,世界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形势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中国经济、外交进入全新阶段,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的深广变化,也使步入全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着多层面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应当抓住机遇,同多边合作,才能在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发挥大国作用。 关键词:国际形势金融危机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总体出现正增长,经济开始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但世界经济依然延续调整态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主要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呈两极分化。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万亿美元,仅此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这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形成就,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更使中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矛盾的焦点。 而几年来,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务达到了罕见的水平,仅希腊一国就需上千亿欧元的资金援助;另一边却是G20地位的凸显,推动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 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但“9·11”事件后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世界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中国亚太安全态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既给中国创造发展的新机遇,也使中国面临许多新挑战。G20地位的凸显,推动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 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如今的国际化安全态势,使我们中国面临的安全矛盾多元化和多层性。应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既可以说是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也面临安全矛盾最为复杂的时期。主要表现为矛盾种类多,矛盾式样新,矛盾区域广,矛盾烈度大。我们既面临着传统安全矛盾,又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矛盾;既面临着以“台独”为代表的分裂势力的现实威胁,又面临着以“东突独”为代表的境外分裂势力的

当前我国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

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目前,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威胁安全的因素多元化,国际安全形势更为复杂。第二,恐怖主义问题呈现国际化趋势,各国间加强合作与协调。第三,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失衡,以武力解决争端的趋势有新发展。第四,亚太地区总体和平,但威胁安全的因素有所增长。第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人类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回顾过去,西亚北非动荡先后蔓延到十多个国家,一些国家政权倒台,一些国家政权摇摇欲坠。利比亚内战也引发了北非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从而创造了冷战后西方大国干预地区事务的新模式。美欧债务危机导致的西方国家内乱,虽然与西亚北非动乱的性质不同,但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乃至政治危机也是西方模式受到更大质疑。大国深度介入南海争端,一些小国在主权问题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使中国周边的海洋权益问题更加突出。在军事领域,地区热点此伏彼起,局部紧张,局面升温。大国的军事调整继续深化,各国间的合作与斗争互现,军事斗争的新领域不断扩展。老牌大国军费开支减少而新兴国家加大投入,军事尖端领域竞争不仅激烈而且日益实战化,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消除危机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周边问题无外乎于边境问题、领空问题以及领海问题,目前中国周边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下面主要探讨的是领海问题。 领海问题一直都是沿海各国争执的最严重的问题,联合国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十二海里的界限为止,然而很多邻国就叠加到的领域一直都争执不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于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领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考研政治主观题知识点

考研政治主观题知识点 【篇一:考研政治主观题知识点】 考研政治大题模板(自己听课总结的,2014年考研政治50分主观 题我得了40分) (一)政治第34题是马原题,有2问或3问。最后一问一般只回答 方法论意义,不用结合材料。除非是5分的题,则要用几个半句话 结合材料。前1~2问都要回答原理及内容,并单独用一句话结合材料。 34题第一问: ①如果材料告诉了原理,先把原理里面关键的名词的定义解释一下。例如2013年第34题第一问要先回答认识的定义,回答了就得2分。 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认识论)认为:原理a内容(如果是按老 师的模板写得就不要再细分,全写于这点就ok。 ③用一句话,结合材料说明材料是怎么做到原理a的。 ④此外,这也反映了原理b、原理c(b和c只写原理名字,建议c 可以写万能原理,食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中间这问:步骤同上。 最后一问: 上一问考的是辩证法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辩证法方法论意义。 ①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是不可避免的。5分的题则要结合半句 材料,其他不用结合材料),我们要正视矛盾,要正确分析和解决 矛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具体地分析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 决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5分的 题需要结合半句材料。) ③解决矛盾时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坚持两点论 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⑤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坚持通过现象 看本质。 上一问考的是方法论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方法论方法论意义。 ①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活动。 ②要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对待........(抄题干关键词)。 ③要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和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39041216陆瑞枫 提到中国的发展,大家都是一脸的欣喜,而中国一直自称和平崛起。不过,邻国们怎么看,就是另一说了。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情况。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与多个陆地国家为邻。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而今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有着不少纠葛,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中越边界争端,诸多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发展。除了相邻国家多,关系复杂外,更不利的是中国与多个强国为邻。主要是日本、俄罗斯、印度。按照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越小,相近力量的国家的安全感就越小。如果两个国家本来存在比较具体的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两国想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来说,同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猜疑,同印度有着现实的边界冲突,同日本在钓鱼岛、在地区事务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使得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地缘位置,确实是“四战之地”,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东北面和北面是俄罗斯,西面是一直要与中国争个高下的印度,南面有对中国的崛起深感忧惧的东盟,特别是素有排华传统的印度尼西亚,运输资源命脉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掌握在新加坡手中。东面是对中国深怀戒心的韩国(甚至朝鲜),至于再往东的日本……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正殚精竭虑地阻遏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而中国的海防还极待加强。冷战后,中俄利益比较一致。1996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2年又签定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反对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方面,中俄可以说有着共同的语言。中俄相邻,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无疑是有利的。至于中印关系,近来有所缓和,但双方之间难以摆脱边界争端的阴影,而印度要建立南亚地区霸权的野心也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美国最近和印度关系的走近,无疑是想借印度遏制中国。中日既是近邻,而且两国历史关系复杂,又在现实利益中有着直接的冲突。美国把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支柱盟友,通过所谓安全保障条约来制约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强敌伺环,如履薄冰。温和、谨慎而坚定的外交是地缘政治环境的长期要求。 要国人多看地图,熟悉中国的周遭态势,是因为地缘对目前的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之所以地缘有这样的意义,是因为中国还停留在地区性大国的阶段,这一点国人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美国的文化是世界性的,我们不是;美国的经济是世界性的,我们也不是;美国的军事力量是世界性的,我们仍然不是。没有三个“世界性”的前提,我们就不能和美国进行大规模和全方位的抗衡。诚然,中国是有潜力和美国抗衡的国家之一,但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在本地区内拥有绝对权威,能够起到团结各种势力,压制异己的地区性强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本钱逐鹿于天下。 所谓和平崛起,不过是不想邻居干扰到自己的发展,中国应该学会在艰难的地缘环境中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合作 (D)和谐与共赢 2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新的外交战略,即 (A)“一边倒” (B)“一条线” (C)“两个拳头打人” (D)“真正的不结盟” 3 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方针是 (A)睦邻 (B)富邻 (C)安邻

(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4 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坚持爱困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 (B)实事求是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 6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7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9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其中。大陆范围内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C)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

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的理解和运用。唯物主义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的路线,唯心主义则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心静自然凉"明显夸大了人的内心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2.【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此,本题的选项C是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此首先排除C项。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因果联系,是先有地表干燥才有沙尘暴,沙尘暴不会转化为地表干燥,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故而B项也被排除。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有很多,题干提到了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地表干燥、土质疏松、大风等部分原因,至于其他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表明产生沙尘暴这个结果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以D项不正确,而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 4.【答案】C 【解析】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5.【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是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便提上日程。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6.【答案】C 【解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A、B、D选项应排除。 7.【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来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就是指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并不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性。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大全

全国2009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B.存在性 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B.精神的 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