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动机理论

认知动机理论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E.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指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凭借经验,我们还期望通过某些途径或手段来达到我们行动的目的。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出发点。但是,动机理论不仅要解释人是如何被推动的,更要解释他为什么这样活动而不那样活动。达到目的的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但一个人为什么采取这一条而不选取另一条?这就要追究他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因果关系了。因为人们是根据他们对因果关系的了解而采取达到目的的手段的。这就是归因理论。所以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可以说是认知的动机理论的连理枝。

期望理论原想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E.弗罗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期望、效价的□(似然率)、□(效价)数字模型。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努力大小是达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该目的的效价的函数。因为效价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于0.5是最优的。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就采取难度适中的目标。

E.洛克认为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要高标准才有最高的成就。不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自觉提出的,而且要求具体。如果只是提出“尽力为之” 这样的笼统目标,结果就不会有提出具体指标时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洛克的理论就包含了弗罗姆期望理论中的“工具性”这一要素。因此,这两种理论并不完全冲突。

如果期望理论可以解释一个人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人们又不得不问:期望又是怎样形成的?归因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F.海德认为,日常的因果概念并不来自逻辑的推理。他从完形学派现象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一般人的因果观念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例如一个人工作成功了,他可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了则归因于环境的条件或他人的过错。所以归因可以分为内源的(如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和外源的(如环境条件或机遇)。内外源的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种。同为内源,禀赋是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例如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另一个人则归因于禀赋,这样就会形成两种结果完全不同的动机。归因于不努力可以用振奋精神来挽回败局;归因于天生一副笨脑袋,便不肯努力了。显然,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但只有主观上所归结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才会规定一个人去怎样做。

归因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对职校学生学生激发启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级六个因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维度之内: 1、外部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失败的归因通常有一下两个表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基本模式:积极的归因模式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强,把失败归因于缺少努力; 消极的归因模式把成功归于运气好、任务难度不大等外部因素, 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积极归因模式中的能力虽属不可控因素, 但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会大大增强完成新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足够的努力,则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更加刻苦勤奋, 相信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学习成功,这均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难度不大等外部因素的学生, 就会产生侥幸心,并祈祷以后仍能碰上好运气;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因能力是一个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智力比别人低, 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力太差,再怎么样也无法获得成功,因而这种消极归因往往会瓦解学生的学习斗志, 导致对学习活动失去信心和兴趣,这样不仅无助于积极学习动机的激发, 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原有的动机水平。所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可以从从个人能力、努力程度这些内部因素入手,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内不因素。对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身体状况、工作难度等正确对待相信自己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进行成功体现提高自信心。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 整理者:电子商务专业张帆学号:2011050693 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 提出时间:1943年 论文名称:《人类激励理论》 内容: 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在具有激励作用了。换句话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评价: ●积极因素: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 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因素: 1.马斯洛过分地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 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遗传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先天潜能的制约作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 般趋势。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 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X理论和Y理论 提出人物: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提出时间:1957年 论文名称:《企业的人性方面》

动机理论概述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缺失性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所决定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和咨询心理产生了影响,并成为其动机理论的基础。 四、成就动机理论

传统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教育学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的强度(用T来表示)由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成就需要,即个体稳定的追求成就的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用M来表示);二是对成功的期待,即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P来表示);三是成功的诱因值,即成功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用I来表示)。 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 T=M×P×I。 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成功可能性越小,这时成功带来的满意感越强,即I=1-P。 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的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即避免失败的动机。 追求成功的动机可以用下式表示,即:Ts=Ms×Ps×Is; 避免失败的动机公式为:Tf=Mf×Pf×If。 其中成功的可能性与失败的可能性相加为1,因此,Pf=1-Ps。 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T=Ts-Tf =(Ms×Ps×Is)-(Mf×Pf×If) 因为Is=1-Ps, Pf=1-Ps,If=Ps,那么,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T=Ms×Ps×(1-Ps)-Mf×(1-Ps)×Ps =(Ms-Mf)〔Ps×(1-Ps)〕 合成成就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依赖于Ms和Mf的强度以及个体对成功可能性的估价(Ps)。当Ms>Mf时,T是正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高,表现为趋向成就活动,而且当Ps=0.5时,成就动机最高。当Mf>Ms时,T是负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低,表现为逃避或抑制参与成就活动。当Ps=1或Ps=0时,成就动机最低。 当一个人面临任务时,两种动机通常是同时在起作用。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这个人便将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些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便会感受到心理冲突的痛苦。因此,每个人的成就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所决定。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 动机与学习动机 2. 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3.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4. 学习动机的分类 二、学习动机理论 1. 强化论 2. 需要层次说 3. 自我效能感理论 4. 成就动机论 三、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1. 内部条件 2. 外部条件 四、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理论》 简介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动机理论》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对学习动机的方方面面有

比较透彻的了解,是难于组织有效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从介绍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入手,接着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动机的测量技术,最后介绍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第一章、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如学生们往往对感兴趣、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学科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有人认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学习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学习兴趣亦被为求知欲,是特殊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学习能力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即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也有人称之为"自我效能感",其反面为"无力感"。它影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坚持性,激发和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和达到学习目标的耐力。成就归因指的是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主观分析。人们经常从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这样两个维度将成功或失败归结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类原因。将学习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引起学习期待与情感上的不同变化,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 二、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推动着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这时,需要就成为人们活动的动机了。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产生除了有机体的某种需要外,诱因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当机体达到了某种

学习理论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对培养学习动机的启示课堂上对于学习理论方面,讲到了动机的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动机的归因理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班杜拉的动机理。其中重点强调了动机的强化理论、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动机的归因理论、班杜拉的动机理。 动机的强化理论。关于强化理论,斯金纳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认为动机的引起与行为的习得,人们具有的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分为真正强化和负强化。在行为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中,强化是个重要环节。首先,强化的次数与每次提供强化物的数量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另外,强化物越符合个体需要,越会促进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习动机从强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寻找恰当而适度的刺激源即正确的强化物来促进学习的欲望。 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动力:认知驱动力、自我提高驱动力、附属内驱力。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三个驱动力会相应发生改变,此消彼长。在学习中,利用自我提高驱动力、附属驱动力可以作为外部动机来鼓励和诱发学生的竞争心,但不具有持续力,因此,以兴趣为核心的认知驱动力的培养与上面两种驱动力相互补充,正确运用他们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归因理论。维纳对归因理论的认识:一个人在完成一项重要活动后,会为活动的结果找寻原因,分析诸如努力程度、能力、任

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上述影响因素可以进一步归纳成三个维度:稳定性、可控性与因素源。维纳认为,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把行为结果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关于成败的归因理论,应当努力客观的积极的对待,客服“习得性无助”等失衡的心理认知。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班杜拉认为认得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然而,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并且,班杜拉的“期望”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包括结果期望和效果期望。其中“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种任务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三:一是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二是替代经验,三是别人的言语劝说。 对于培养学习动机而言,各种理论有其侧重的方面,将多种学习动机理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充分而科学的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动机理论

社区中的案例 1.一群富裕的高中运动员将一个弱智的邻家女孩拖入家中对其进行性侵犯 2.县政府——发展经济为由——将带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引进到了饮用水的源头。因此,十年间当地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而周边的县市却环境较好 3.一个年轻人放弃了买汽车的打算,转而将这笔钱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中 4.一个高中生用三年的时间来设计一门和平研讨课(为了学分) 5.一个7岁的小孩子为孤儿收集了一千个箱子,这样他们就不用再提着他们的家当在垃圾箱周围转悠了 6.一个商人将在其生意转手后所得1千万中的一部分分给了原来的雇员(他们在新雇主手下仍保留原有职位) 是什么促使人们有这样的行为呢?动机理论认为动机可以塑造吗?社会工作者可以从理论中吸取哪些东西,来帮助他们理解、激励或制止以上哪些行为呢? 系统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现实建构 社会交换理论和权力组织关系理论 冲突理论动机理论 生态理论 批判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混沌理论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2009-10-04 10:41:06| 分类:管理大师|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管理学家》3月刊封面文章: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进入管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相当多,麦克利兰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他对人类动机和激励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需要并存的学说。在这一基础上,他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归纳出成就需要引发的动机因素,形成了测定“杰出”和“平庸”差别的量化标准。在领导问题上,他对权力需要的个人化和社会化两种表现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胜任素质研究上,他的贡献最大,形成了标准化的通用素质测评体系,影响遍及全世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了无可替代的效应。他的许多观点,至今还在管理现实中振聋发聩。作为成就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利兰与马斯洛、斯金纳等人并列,在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成就动机理论的奠基人

在管理学领域,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17-1998)与马斯洛等心理学家齐名。他在心理学领域耕耘达57年之久,其研究涉及到需要和动机、权力和领导、激励和成就等多个方面。 麦克利兰于1917年5月20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弗农山庄(Mt. Vernon)。他的父亲是一位卫理公会教派的牧师,曾在伊利诺伊州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的女子学校麦克默瑞学院(McMurray College)担任校长。麦克利兰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在父亲的影响下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麦克利兰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且成绩优异。1933年,麦克利兰中学毕业。1935年,他进入韦斯利昂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学习心理学,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7月,麦克利兰与夏普莱丝(Mary Sharpless)结婚,次年获得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心理学硕士学位。此后,麦克利兰又用两年的时间在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继续深造,并且在24岁时就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年龄也许大学才刚刚毕业,而麦克利兰不仅连续跳级,而且在以严谨著称的耶鲁拿到博士学位也不过用了两年时间,足见他的聪慧和勤奋。 1941年开始,也就是博士毕业的那一年,麦克利兰进入大学任教,曾先后任教于康涅狄格女子大学、韦斯利昂大学和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在29岁时,麦克利兰就担任了韦斯利昂大学心理学 系的系主任。

认知动机理论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E.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指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凭借经验,我们还期望通过某些途径或手段来达到我们行动的目的。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出发点。但是,动机理论不仅要解释人是如何被推动的,更要解释他为什么这样活动而不那样活动。达到目的的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但一个人为什么采取这一条而不选取另一条?这就要追究他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因果关系了。因为人们是根据他们对因果关系的了解而采取达到目的的手段的。这就是归因理论。所以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可以说是认知的动机理论的连理枝。 期望理论原想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E.弗罗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期望、效价的□(似然率)、□(效价)数字模型。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努力大小是达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该目的的效价的函数。因为效价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于0.5是最优的。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就采取难度适中的目标。 E.洛克认为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要高标准才有最高的成就。不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自觉提出的,而且要求具体。如果只是提出“尽力为之” 这样的笼统目标,结果就不会有提出具体指标时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洛克的理论就包含了弗罗姆期望理论中的“工具性”这一要素。因此,这两种理论并不完全冲突。 如果期望理论可以解释一个人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人们又不得不问:期望又是怎样形成的?归因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F.海德认为,日常的因果概念并不来自逻辑的推理。他从完形学派现象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一般人的因果观念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例如一个人工作成功了,他可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了则归因于环境的条件或他人的过错。所以归因可以分为内源的(如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和外源的(如环境条件或机遇)。内外源的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种。同为内源,禀赋是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例如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另一个人则归因于禀赋,这样就会形成两种结果完全不同的动机。归因于不努力可以用振奋精神来挽回败局;归因于天生一副笨脑袋,便不肯努力了。显然,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但只有主观上所归结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才会规定一个人去怎样做。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终稿】

组织行为学学报26, 331-362 (2005) 收稿日期 2005年1月8日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 Marylene Gagne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肯考迪亚大学约翰莫尔森商学院管理系 Edward L. Deci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和社科心理学系 摘要:阐释外在动机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的认知评价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文献中受到了初步的关注。然而,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简单地一分为二的划分方法,使得该理论难以直接应用到工作环境中。我们要依据自主程度的不同来区分外在动机,因而有了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育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描述了一种工作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并阐释了它与其他组织行为学理论之间的联系。 引言 在Vroom(1964)的期望价值动机理论的基础之上,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出了一个有关内在和外在工作动机的模型。内在动机意味着,人们因为发现一件事情很有趣而去做这件事情,并且人们从这件事情本身获得一种自发的满足感。相反地,外在动机则需要一种手段,例如物质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这使活动和结果可以分离,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满足感来自于这件事情导致的外在结果而不是事情本身。 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倡对工作环境进行建设,使得有效表现可以同时得到内在和外在的报酬,这样的结果转而也可以产生一种完全的工作满足感。这可以通过拓展工作的趣味性来达到,从而使工作本身的内在报酬更高,也可以通过依工作绩效而定的加薪、提拔等外在报酬手段达到。该模型中暗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内在和外在报酬是可叠加的,都能够增加工作满足感。 Porter和Lawler的模型,Vroom的理论,以及其他的期望价值理论都只是一种公式化的构成,其中许多确定和精炼的因素来自于详细设计的调查研究(见Michelle,1974年)。然而,调查中的一个关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可加性的分支仍存在问题和争议的。明确地说,早期的可加性假说研究发现,有形的外在报酬会降低内在动机,而口头赞扬却能强化内在动机(Deci,1971年)。这就暗示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同时积极地或者消极的互相作用,而不是互相叠加。基于几个早期的实验,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Deci,1975年;Deci和Ryan,1980年)旨在解释外在动机因子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认知评价理论

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形成人的行为的真正因素大多是无意识的。他相信随着人类的成长,许多欲望遭到了压制。然而这些欲望既无法消除,也无法百分之百的被控制,他们会出现在梦里,无意的话语中或意念活动中,或最终反映在心理中。 因此,弗罗伊德认为人一个人不可能真正了解其受激励的真正动机。如果一个民营企业家来北大读书,他也许会称自己的动机是“充电”,是学习知识以便更好的经营企业。但进一步分析的话,他来北大可能是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才华,即自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现代儒商;还可能是为了广交朋友,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网络。更进一步分析的话,可能是为了圆心中的燕园梦,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等等。 弗氏动机理论在营销学方面的主要代表者是狄克特(E.DICHTER),他专门研究如何以潜意识动机来解释购买者行为类型和购买者决策,他称他的研究为动机研究,该技术包括了文字联想法、句子完成法、图象解释法和角色扮演法。动机研究者在研究消费者思想中那些与特定购买活动有关的动机时,得出了一些有趣但很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老年消费者不愿吃果脯是因为他们看起来皱皱巴巴的,让人联想起病态和老年; 妇女所以喜欢食用植物油,而不喜欢食用动物油,是因为后者会引起一种残杀动物的罪恶感。尽管动机研究者会有不寻常的结论,它仍然是一种营销者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的有效工具。怀孕的妇女为什么不愿看暴力影片,原因是会引起一种残杀生命的罪恶感。 [编辑]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的运用事项 将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运用到营销实践中,要求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千万别被消费者表面的言行所迷惑。例如,当前保健品的价格为什么偏高,包装为什么那么考究,那是因为保健品的购买者主要不是为了自用,而是为了送礼,送礼当然得讲究面子,讲究包装了。再如,某工厂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遭到老工人反对,说原设备仍然可用,为何要花重金购买新设备呢?真是一群“败家子”。初一听好象他们很为工厂着想似的,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恐惧新机器进来后,他们在工厂原有的地位会动摇,搞不好还有下岗的危险。怎样才能了解到消费者真实的需要呢?一要热爱生活,勤于观察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二要重视理论的学习,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编辑]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运用案例[1] 把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中,即:探究顾客的“无意识需求”,并将此作为指导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一个根据。笔者认为,这种应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努力发现人们的“无意识需求”,并据以推出能够满足顾客此种需求的特定产品; 第二层次:设法消除人们对产品的“无意识的抵触”心理,消除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障碍,为产品的市场拓展打开通道; 第三层次:改变人们的次级价值观和某些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向传统和习惯的次文化价值观挑战),以开拓产品市场。 弗氏动机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这三个层次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一层比一层深刻,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动机归因理论:美国的韦纳。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教育意义: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归因。(2)学生对能力的可控性具有不同的理解。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的,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美国-马斯洛:七种基本需要: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生长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特别是爱和自尊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

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哪些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让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作出较“安全”的选择,即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因此,在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是热爱和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错而被嘲笑和惩罚。 简述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当前行为的结果强化了未来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不确切。如听课---好成绩,但有能力听懂才愿意听。像这种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的作用:(1)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2)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3)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4)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5)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如套圈(麦克利兰)。解

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

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 一、动机的理论 (一)动机的本能理论 1、本能概念:个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2、弗洛伊德: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2.1生的本能:力比多(libido),弗洛伊德用力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如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 2.2死的本能:萨那托斯(thanatos),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 3、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比作冰山,露出水面的小部分为意识领域,水面下的大部分为无意识领域。这个无意识的大部分是冲动、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 4、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无意识的动机过程。 (二)动机的驱力理论 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1、1918年,伍德沃斯在《动力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内驱力概念。 1、赫尔: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2.1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 2.2继发性内驱力,指情景而言,后天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驱力。 (三)动机的强化理论 1、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 1.1正强化,积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映概论增加。 1.2负强化,消极强化,当某种刺激在环境中减少或消失,使行为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 2、强化的安排: 2.1立即强化与延缓强化 2.1.1立即强化,个体出现正确反应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较佳。 2.1.2延缓强化,正确反应出现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奖赏,其效果较差。 2.2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 2.2.1连续强化,只要个体做出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这种强化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取消强化,其学到的行为很快消退。 2.2.2部分强化,只在部分正确反应之后给予强化,如果部分强化适度,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连续强化的学习效果。 3、强化理论的应用。 3.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3.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3.4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结果告诉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予以强化。 3.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四)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传统激励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羊爱军1白杨青2(1.中共云南保山市委党校;2.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摘要: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有了创新和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分析了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激励理论改进新趋势 0 引言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激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或是整合,激励都贯彻其中。因此,关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也成为了管理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进展与创新呢?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与相关进展展开评述。 1 对原有激励理论的改进与理论创新 1.1 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改进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 集中于美国会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从研究的对象上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两个局限性:一是研究对象为知识型员工。二是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社会背景。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及跨文化管理的日益扩大,双因素理论的局限性导致该理论在实际管理应用时产生了许多弊端。我国学者章凯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以下激励模型: 该模型表明:一种报酬资源到底表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还是无关因素,这依赖于它与个体心理目标的关系以及该报酬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必须对员工的个性化心理需求有所了解,还要适宜地结合员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此外,在激励的过程中要确保制度的公平和执行的公平。 1.2 对弗鲁姆期望值理论的改进。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期望值理论。佛鲁姆认为,个人未实现的目标能对个体产生强大的激发力量,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M= E * V 随后,佛鲁姆对该公式进行了扩展和完善,在其中加入了关联性(指行为者对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相关联系的主观估计)。即:M= V *I * E 但是该公式并没说明激发力量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学者章凯在此基础上加一新的变量:心理目标激活水平(S)。公式整理后得:M= V *I * E * S 新的公式告诉我们,目标对个体产生的激发力量,不仅源于个体自身对目标的判断,外来的刺激也对个体的激发力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员工心理,注重激励的方式方法,激发员工对目标的实现欲望。 1.3 对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新研究。委托代理理论是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重要激励理论,其研究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引发两个问题,即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理论研究发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建立起一份完全合约(基于信息对称基础上的契约)。怎样建立完全合约也就成为了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是,德国学者Fehr、Klein和Schmidt的实验研究却发现相比完全合约而言,不完全合约有更高的激励效率。其原因在不完全合约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更能表现出双方的互惠动机,从而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但在完全合约条件

维纳的归因理论1

维纳理论及其应用 对事情进行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维纳将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作为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将以教育、个人成功与失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员训练、心理治疗、挽救邪教痴迷者、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警察工作中,分析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问题为例来具体阐述维纳成就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1教师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 (1)当学生做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正面强化 (2)当学生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 2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归因 如果学生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

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3 具体应用: 1. 避免能力归因倾向2 客观地认识难度归因倾向3. 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4. 防止运气归因倾向5. 给予学生适当的成就期望 6. 善用归因回馈.失败时,应肯定他们的能力。成功时,慎用表扬。 7. 积极进行归因训练(1)强化矫正法2)情景感染法(3)榜样训练法(4)自我控制法 二、在成功失败后的应用 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要学会进行积极地归因。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 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缺乏努力→内疚/ 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消极的归因模式: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 降低对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成功→运气→不在乎/ 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所以努力作为一种不稳定内部的一个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会继续向前。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动机的归因理论

动机的归因理论 归因研究虽然一直相当活跃,但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很早,这种影响始于韦纳。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尝试用归因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动机归因理论。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同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为了寻找众多的原因知觉内在的共同特性,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韦纳进而提出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他认为对任何一种原因知觉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3-1列出了他对于学业成就归因中一些常见的原因知觉的原因维度的分析。 表3-1常见原因知觉的维度分析 (资料来源:P.R.Pintrich & D.H.Schunk,1996) 可以说,韦纳对于原因维度的确定是他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韦纳对于归因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使我们对于归因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归因本身,而开始探索归因对于后继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行为后果与后继行为之间的中介认知过程,对行为后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到对下次结果的预期及情感反应,而预期及情感反应又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他曾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机归因模式,来表达存在于归因、情感、行为预期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动力关系: 图3-1韦纳的简明动机归因模式图

归因理论与成就动机理论20090518

幻灯片1 学习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 幻灯片2 教学内容 幻灯片3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 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2)一贯性(3)一致性 ●凯利还研究了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 ●自我服务偏见 幻灯片4 ●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学生们试图去解释事情 发生的原因。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 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幻灯片5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幻灯片6 幻灯片7 学习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幻灯片8 教学内容 幻灯片9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幻灯片10 ●他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成就动机理论,他领导一个小组致力于对成就动机的系统研究, 成为该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哈佛学派,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他的成就动机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关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