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二○○五年

(2005.1~2005.12)

浙江省气候中心

2006年1月

目 录

【摘要】 (1)

1、气候概况 (1)

2、主要气候特点 (2)

2.1、气温 (2)

2.2、降水 (3)

2.3、日照 (5)

3、农业气候 (7)

3.1 大小麦 (7)

3.2 早稻 (8)

3.3 晚稻 (9)

4 重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0)

4.1 台风 (10)

4.2 连阴雨(雪) (13)

4.3 寒潮大雪 (13)

4.4 强对流天气 (14)

4.5 梅汛期暴雨 (14)

4.6 夏季高温 (14)

4.7 局地特大暴雨 (15)

4.8 秋季高温 (15)

4.9 大雾 (15)

4.10 沿海大风 (16)

上,其中东南沿海以及温州南部地区降水量大于2000mm,嘉兴大部降水不足1000mm,其他地区的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南沿海偏多2~5成,浙北大部偏少1~3成。

1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81mm,比常年偏多23%。全省各地在57~108mm,除湖州、嘉兴比常年偏少10%以外,其他偏多20%~40%;与上年比,湖州、嘉兴偏少50~60mm,宁波、舟山与上年相近,其他偏多20~50mm。

2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156mm,比常年多92%。同期降水量相比,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72年的第2位。全省各地在108~259mm,比常年偏多35%~122%,天台降水量(133mm)突破2月历史最多记录。

3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100.5mm,比常年偏少29%,比上年偏多27mm。各市平均为51.5~150.1mm,比常年偏少16~58%;与上年相比,除温州偏少6mm外,其他各市偏多7~65mm。

4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92mm,比常年少40%,比上年偏多9mm。全省各地为42~172mm,除临海、大陈比常年偏多,宁波、宁海、椒江与常年持平外,其他台站比常年偏少14~74%。

5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200mm,比常年偏多20%,比上年偏少9mm。各地平均为58~460mm,除湖州、嘉兴、杭州、绍兴、舟山比常年偏少10%~30%外,其他偏多10%~90%。

6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30mm,比常年少40%,比上年多27mm。各地平均为12~543 mm,温州、丽水南部比常年偏多16%~73%,其他偏少10%~90%,其中浙北少70%以上。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市共24 站(占统计站点41%)打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

7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53mm,与常年(145mm)相当,比上年偏多69mm。各地分布在26~609mm,除舟山、金华、衢州在100mm以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在100~300mm之间,温州最多达400mm以上;与常年比,温州偏多一倍以上,金华、衢州、舟山、丽水大部分偏少10%~50%,其他偏多10%~100%。天台、玉环、乐清、洞头、青田5站突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8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200mm,比常年偏多25%,比上年多35mm。全省各地分布在25~544mm,其中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市及绍兴部分县市在200mm 以上,衢州各县市及淳安、建德在100mm以下,其他大部分市在100~200mm之

3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138h,比常年偏多27%,比上年偏多27h。各地在100~180h之间,比常年偏多5~44%;与上年相比,除金华偏少3h外,其他偏多3~54h。

4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192h,比常年偏多40%,比上年偏多26h。各地在156~229h之间,比常年偏多20~80%。嘉兴、绍兴、杭州、舟山、衢州等市共11站(占统计站点55%)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5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113h,比常年偏少30%,比上年偏少53h。各地在72~168h之间,比常年偏少10%~50%。

6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05h,比常年偏多40%,比上年多65h。各地在166~252h之间,比常年偏多20%~60%。临安、嘉兴、绍兴、杭州、舟山、诸暨6站(占统计站点30%)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7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27h,接近常年,比上年偏少59h。各地在176~261h 之间,与常年比,杭嘉湖3地偏少10%~20%,其他接近常年或偏多10%。

8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66h,比常年偏少20%,比上年偏少51h。各地在143~200h之间,比常年偏少10%~40%,比上年偏少5~72h,其中大部分市偏少50h 以上。

9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11h,比常年偏多30%,比上年偏多89h。各地在172~237h之间,湖州市接近常年,其他市比常年偏多20%~40%;各市比上年偏多49~114h。诸暨站(241h)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10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49h,比常年偏少10%,比上年偏少63h。各地在124~175h之间,与常年比,湖州、杭州、丽水、温州偏少10%~20%,其他持平或相近。

11月全省平均为101h,比常年偏少27%,比上年偏少45h。各地在60~134h 之间,比常年偏少10%~50%。

12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39h,与常年相近,比上年偏多30h。各地在116~157h 之间,与常年比,杭州、绍兴、衢州偏多10%,舟山、宁波、台州、温州偏少10%~20%,其他地区接近常年。

海棠龙王

泰利

南部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8日08时到21日08时乐清气象站累计雨量603.8mm;砩头雨量站达729.8mm。19日青田、瑞安、洞头、平阳4站的日降水量破历史极端最多记录。

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2.2亿元,其中水利设施11.7亿,交通、电力、通讯设施30.9亿,农林牧渔业23.3亿。温州、台州、丽水、杭州等地有31个县(市、区)、555个乡镇因台风海棠受灾,受灾人口762.4万,因灾死亡6人,失踪5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6万多人。倒塌房屋7553间,损坏5.8万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15.4千公顷,成灾面积105.2千公顷,绝收面积47.0千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75.5千公顷,损失31.9万吨。6.59万多家工矿企业停产。全省有10座小型水库损坏,损坏堤防3491处519.3公里,堤防决口1679处82.8公里,损坏护岸2416处,损坏水闸136座,水文测站31座。全省损坏输变电设备线路1331条,变电所38所。损坏通信线路497.4公里。全省有786条公路中断,毁坏公路路基1014公里。温州机场、萧山机场航班受阻暂停;温州开往福建各地的客运班车和温州市区至山区班线一度全部停开。但这次台风对缓解高温干旱和电力紧张起到了积极作用。

0509号-麦莎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于8月6日3时40分在我省玉环干江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2级以上(45 m/s),6日22时15分离开我省。期间有5个气象站日降水量打破历史记录;沿海和沿海海面出现了12 级以上大风,东部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有9~12 级大风;舟山的普陀东亭出现最大风力达到49.2m/s。

受9号台风影响,我省除衢州市外,其余10个市49个县(市、区)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受灾地区为台

州、温州、宁波市,损失最大的集中

在乐清市、永嘉县、宁海县、温岭市、

苍南县等。我省共有840.3万人受灾,

倒塌房屋13108间;农作物受灾

200.5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71.2

千公顷,绝收面积22.4千公顷;水

产养殖损失面积63.7千公顷,损失

水产养殖产品32.1万吨;工矿企业停产60911家,公路中断459条,毁坏公路路基638.2km,损坏输电线路1301.5km,损坏通讯线路834.9km;损坏小型水库和山塘水库131座,损坏堤防2234处453.5km,堤防决口583处47.1km。因灾死亡5人(有4人系乐清市2处山体滑坡压倒房屋所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5.6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台风灾害,全省紧急动员转移群众124万,创造了在最短时间内转移人数最多、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防台奇迹。

0513号-泰利

2005年第13号台风“泰利”于9月1日下午14时30分在福建省莆田县平海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5m/s)。

受其影响,我省东南部沿海地区从8月30日起出现8级大风,至9月2日08时,我省有65个测站(含中尺度站)风力超过17m/s,其中有16个测站超过24m/s (最大站为:赵山渡36.7m/s)。从31日下午起出现降雨。8月31日08时-9月2日08时我省温州、丽水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它地区也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有23个测站过程降雨达到100mm以上,其中10个测站超过200mm,巨屿389.3mm、新浦355.8mm、文成334.9mm、石垟308.4mm等4站超过300mm。强降雨中心位于温州市文成、泰顺、平阳和丽水市云和、景宁等地。其中9月1日08时到2日08时文成、云和气象站的日雨量打破历史极端最大记录。

这次台风造成温州等18个县(市、区)22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50.6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2亿元。

0515号-卡努

第15号台风“卡努”于9月11日14:50登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登陆时中心气压94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50m/s),9月12日4:15离开我省进入江苏境内。“卡努”台风为1956年以来在浙江沿海登陆风力最强的台风,在9月份登陆的强台风中尤为少见,大陈气象站11日13:55实测极大风力达59.5m/s,超过2004年“云娜”影响时该站58.7m/s的我省实测极大记录值。

受其直接登陆影响,我省东部地区从9月10日起出现8级强风和降雨。过程总雨量≥100mm的157个站,≥200mm的61个站,≥300mm的10个站,最大的站为:望海岗(宁海)424.5mm。降雨集中在宁波、台州、绍兴、舟山、嘉兴、杭州等我省东北部地区。至9月12日08时,过程极大风速达到8级及以上293个站,达到

附图1、浙江省2005年降水量图(mm)附图2、浙江省2005年降水量距平图(%)

附图3、浙江省2005年平均气温图(℃)附图4、浙江省2005年平均气温距平图(℃)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特色: 1.特别培养。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 2.宽厚基础。实施课程内容精、深、通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人文社科等基础培养,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优秀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确认主修专业提供多种通道。 3.差异教育。以专业导师制为核心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突出差异教育,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4.科研训练。实施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5.中外互通。开展广泛的跨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胆识,激励成长,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本科培养阶段,积极安排赴国外“目标学科”修读相关专业课程。

6.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制”培养,根据学业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流培养和择优递补,实施荣誉学籍和荣誉证书制度。 7.方法改革。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以教学“高端化、研究化、国际化”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内学习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学习。 培养面向:(含本大类包括的专业及所在院、系名称)竺可桢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混合班: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运筹学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含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方向)、统计学(含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生物统计方向)、物理学、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气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心理咨询方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施行以后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具体防治对策和措施。本文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总结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责任不明确、环评机构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导则体系不够完善、公众参与问题突出,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机构;导则;公众参与 Abstract: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analysising and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he proje ct,and propo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devel opment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hina.It analysised the p roblem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our country:the responsibilit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clear;quality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exists i n EIA agencies;guidance system is not complete;the problem of public participa tion is seriou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agencies;guidelines;public parti cipation 科技的持续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社会经济取得巨大的收获,于此同时却也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们越来越关心怎样才能谋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环境影响评价即EIA[1],指的是对规划及建设项目、国家政策实施之后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制定相关计划和方案来预防或减少产生的有害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引入和实施可以使人们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对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但当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很局限:只在一些新建大中型项目中进行,只做一种被动的反应性评价,对项目的引起直接或间接的环境效应考虑不周。小平同志南巡以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得到了拓宽,大区域的项目与项目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都需要进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摘要:作为我国减轻环境影响的有力工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是对我们污染区的治理,开发区的合理开采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还成为环境规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中国环境现状出发,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一些重要作用,提出一些改进方案。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制度 前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自70年代起,就建立的初步的发展模式。进几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引进国外先进的程序模式,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创建符合中国需要的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环境影响管理检查等工作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环境事业正以稳健的步伐蒸蒸日上。 1.何谓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开展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模式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首创于美国。继美国之后,瑞典、澳大利亚分别在1969年的《环境保护法》和1974年的《联邦环境保护法》中效仿美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随后西方各国陆续将这项制度推广开来。 我国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原则规定了扩、改、新建工程时,必须要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这标志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确立。1980年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范围和内容。1981年和1986年又两度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1992年到1994年的3年间,执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项目数分别为36366、34276和31476,分别占当年建设工程项目数的61%、57%和63%。 1998年11月,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并予发布实施,该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适用范围、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正式出台,作为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高立法,它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出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明确的规定,最终从国家法律的高度肯定了这项制度。

浙大老师之黑名单VS光荣榜 来源

浙大老师之黑名单VS光荣榜来源:时可的日志 浙大老师黑名单 鲁晓笑:广告视觉传达(选修) 卢经山:音响技术与家庭影院 麻美应:现代礼仪 曹惠军:中外名曲欣赏 徐明:现代管理基础 周勇光:工程图学 鲍江华:应用写作 蔡寿福:物理 赵学安:物理 鲍世宁:物理 陈小英:法律基础 郑其适:羽毛球 吴心忠:哲学 虞建辉:英语 沈宝明:复变与l氏变换 李俊杰:常微 数控线切割老师 计翔翔:《世界文明史》(有争议,有人认为他讲课很好,有人比如说在下就认为他不太负责) movie94学姐吐血经验: 卢小雁的课不要选,睡觉的课;沈爱国的课不错,吴飞也可以,易容是个好老师,可是知道在ZJG开不开课,她是美学博士,若有相关的课,不妨去听听看 嗯,那个基督教史的课很难听,睡觉的课 浙大老师光荣榜 说清必修选修呀~~~ 修改之“黑名单” my lady gaga 定向越野:吴叶海林时云 微积分:苏德矿吴明华龚乐春 大学物理:陈凤至 计算机组成:潘学增杨起帆(是不是走了?) 数据结构:王申康陈越 操作系统:李善平 physics:方本民潘正权(还在美国吧) 文学:潘一禾 天文学:刘广深 环境与人类文明:刘广深 政治经济学:戴文标舒泽虎蒋文华廖亦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立志(绝对精彩不容错过!他上完课后全班同学鼓掌致谢的!不过英年早逝。。。)中国近代军事史:姚杏民

褚良才 游泳:孙云龙 伦理学:张应杭 现代经济学陈君徐林危启才(好是好可是分不高考试之前话题) 盛晓明 网应:孟炳泉 大学物理:阮晓生陈凤至 邓论:熊卫平 政治经济学:包松 c:高济平王何宇 大学语文:许志强 复变:汪国昭 英语:王元春吴越民熊海虹(又可爱分又高) 军事学和国防科技:吕强 诗歌鉴赏与写作:黄杰 篮球:林燕萍 乒乓球:陈烽 线代:戴佳玲,陈维新 电路原理:贾爱民 付东黎:风景画入门 离散数学:王维维 心理学概论:符得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立志 美学:易容(新闻系的老师) 社会学:徐敏(新闻系老师) 网球:何一兵(阳光大帅哥!!) 普通生物学:钱凯先 影视鉴赏:陈晓云 形体健美:卢芬 创新思维与开发:周耀烈(上节课,他还唱绍剧给我们听,还说以后大多是做游戏,考试可能是唱歌比赛)日语:张宏斌

声环境评价题目以及答案

(第十周)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一、课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声音的声压为,其声压级为(C)dB. A、20 B、40 C、60 D、80 2、测量机场噪声通常采用(D) A、等效连续A声级 B、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 C、倍频带声压级 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3、等效连续A声级是将某一段时间暴露的不同A声级的变化用(D)计算得到的。 A、算术平均方法 B、加权平均方法 C、几何平均方法 D、能量平均法 4、统计噪声级L10表示(A) A、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B、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 C、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D、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 5、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昼间环境噪声限值为55dB(A),夜间环境噪声限值为45dB(A),则该区域夜间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D)。 A、≤45dB(A) B、≤55dB(A) C、≤50dB(A) D、≤60dB(A) 6、某工厂内有4种机器,声压级分别是82、84、86、89dB,它们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B) A、94 B、92 C、95 D、98 7、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p=;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 C )dB。 A、41 B、61 C、47 D、48 8、室内有两个噪声源,同时工作时总声压级是73dB,当其中一个声源停止工作时,测得室 内声压级为72dB,另一个声源的声压级是( D )dB。 A、62 B、67 C、78 D、66 9、已知距某点声源10m处测得噪声值为90dB,则30m处的噪声值为( C )dB。 A、72 B、78 C、 D、84 10、某工厂冷却塔外1m处,噪声级为100dB(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dB(A),在不考虑屏障衰减的情况下,厂界与冷却塔的最小距离应为( B ) A、80m B、100 C、50m D、60m 11、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为( B ) A、贡献值 B、背景值 C、预测值 D、叠加值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 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 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4、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题: 1、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 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经常用工作程序来表示。 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6、水体污染源分为两大类: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 、10~14Km 、4~6Km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8~30Km 、2~8Km 、1~2Km 。 三、判断并改错: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评工作成果的一般体现。(×)[集中体现] 2、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在河流横向断面上与河水充分混合需要一定的横向断面混合时间。(√) 3、划分环评工作等级的依据是投资者的主观意愿。(×) 4、S—P模式适用于任何状态、任何物质的衰减规律。(×) 5、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回顾性环境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阶段分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简答题: 1、中国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2、简述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预测范围与预测时段 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保持一致,预测层位为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要求,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为污染发生后的100d 、1000d 和14a 。 2)情景设置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拆解车间地面按照相应要求做好防渗要求,正常状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故项目仅对事故工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 以保守为原则,取废矿物油产生量的5%泄漏,经由包气带渗入地下。根据前述分析,汇水面积15000m 2,根据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可知,项目场地包气带底层岩性为碎石及层块石,渗透系数可达 2.0m/d ,属于强透水性。故认为车间地面一旦破损,废矿物油将随初期雨水全部进入含水层,渗漏量为65.8m 3/a 。 3)预测方法及参数选取 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预测层位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上层碎砾石层,透水不含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采用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一端为定浓度边界和一维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示踪剂瞬时注入的解析法对拆解车间事故工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具体方法如下: ??? ? ??++???? ??-=t D ut x erfc e t D ut x erfc C C L D ux L L 2212210 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 t —时间,d ;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正稿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指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从法律法规、替代方案、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1、前言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要使制定的每一项战略和规划都能体现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对战略选择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容就是要分析各种战略选择的环境影响,从而使环境问题在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的各个决策层次上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战略环境评价的采用提出了直接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 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从源头上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环境治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减轻企业投产后的污染治理负担,从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于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我国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在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走在前面的。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容、程序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从大围的发展规划到具体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执行“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从而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自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制定了许多具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法规和措施,建立了许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召开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会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 3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并明确了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围,但我国对规定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却缺乏法律 约束。目前,除《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以及建设部2005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外,还没有其他的法规依据。2005年,国务

浙江大学选课宝典2011

大类必修课: 思政类: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许建平、连连、郭汾阳(口碑相当好)、林素兰。 2、马原夏婉婉(强烈推荐,人品超好,知性、气质、亲切) 3、军理老师好像都差不多,据说褚良才不错。别选陈昆福和沈莉萍,据说是绩点杀手 数学类: 1、线性代数汪国军、汤树元。童雯雯以前有开过一个重修班,也不错的说。千万别选温道伟,号称四大名捕之一,虽然给分还算厚道,但是教的实在不行。 2、微二、微三景荣荣、童雯雯、苏德矿、邵剑(很有趣的一个老爷爷,给分也不错的)千万别选张泽银的课,要不你怎么死都不知道 3、概率论黄炜其实概率论老师都差不多,课也比较简单。 计算机类: Java 方宁(虽然有点二,给分还不错)、李峰好像也可以,其他老师就不清楚了 C程白洪欢陈建海。两个老师都很好,无论是教学质量、人格魅力、给分情况都很赞。白洪欢有个个人的主页:10.10.98.98/bhh 放了很多C程的学习资料。陈建海会根据大家在cc98的答疑版的发帖情况在期末总成绩中酌量加分。 外语类: 大英三、大英四傅莹不错,上课比较有意思。符亦文,田敏捷,这两个姐姐真的都很好。 化学类: 1、大化(O)吴师不错,就是比较严格,选他的课成绩不一定很好,平时也会比较辛苦,但是真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2、有机化学陈万芝还可以,马成也不错。 3、无机化学现在写好像都晚了,选徐光明的同学们,自求多福吧。 C类课程: 1、工程图学(2.5分)金逸锋施岳定。两个老师在教学质量和人格魅力上不相上下,但是施岳定给分略高。 2、工程训练(1.5分) 通识课: 绿色生产与生态安全陈绍瑗、刘银泉 只要写2篇论文即可,一篇即使是抄的也没有关系,因为那老师只要求你是手写的,并写上从哪抄来的就行。不过,有一点平时很大一部分是看你到课率的,因为每个老师的4次课中都各有2次点名,每次点名好像有5分,最后得分认真去上课的话基本上90没问题,而且那课也比较有意思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P2)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2.环境质量参数 为表示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测定值或评定值。根据环境的客观属性提出的,用以表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指示性变量。 3.熏烟型烟羽 即漫烟型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氧亏 亦称“缺氧量”,指水体中饱和溶解氧和现存溶解氧之差,计量单位mg/L。耗氧愈多,氧亏愈

大,同时由大气补充水中的氧量也愈多。 5.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质量(P1) 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是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7.环境容量(P1) 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未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8.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9.土壤背景值(P131) 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指定区域中未受污染破坏的

(法律法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第1讲第一章概论(一) 第一章概论 本章考纲重点: 1、掌握环境的定义;(法律法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2、熟悉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3、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4、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 5、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 6、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 1、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法律法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1)环境质量——指一个具体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包括综合环境要素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

(2)环境容量——对一定地区(一般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的分布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二、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和原则 (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即:第一:客观、公开、公正;第二:综合考虑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三:兼顾各种环境因素和其构成的生态系统;第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 2、《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 《环评法》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法律法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第2讲第一章概论 §2、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和发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大气主要污染因子为施工粉尘,施工粉尘主要来自晴天时挖掘土方、粉状物料的运输和使用、施工现场内运输车辆的行驶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扬尘点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有关资料表明,粉尘的扩散一般在呼吸层进行,特别是输送物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尤为突出。鉴于施工场地内扬尘点分散,且波动性较大,难以确定排放源强,本评价利用某典型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的粉尘监测资料,以说明施工期各类粉尘源对环境的综合作用与影响。 根据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的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1998年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某施工现场进行了监测,距施工场地不同距离处空气中TSP 浓度值见表5-1及图5-1。 表5-1 施工近场大气中TSP浓度变化表(春季) *:表中所列标准值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中TSP日平均二级标准 由表5-1和图5-1的监测结果可看出,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中TSP 日平均二级标准评价,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可达周围50m左右。 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还对该施工现场洒水与否的施工扬尘影响进行了类比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对比见表5-2及图5-2。

表5-2 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状况对比分析表 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场地洒水与否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差异很大,采取洒水措施后,距施工现场30m处的TSP浓度值即可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中TSP日平均二级标准。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项目施工期间施工粉尘将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影响范围可至距施工现场约50m处,而洒水、围挡等污染缓解措施可有效减小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5.1.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有基础施工中泥浆水,建材冲洗水,车辆出入冲洗水等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COD、NH3-N类等污染物,生产污水中主要含有泥砂,石油类等污染物。 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3.68m3/d,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约为:BOD5120-150mg/l,CODCr250-350mg/l,动植物油类50-90mg/l,均超过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对于施工期的生活污水,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排放。一般简便易行的措施是利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化粪池的综合处理效果约为30%,经过处理后,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均可降低30%左右,对环境的污染有所减轻。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一节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声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噪声源调查分析、背景噪声测量和敏感目标调查基础上,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影响,按照噪声传播声级衰减和叠加的计算方法,预测噪声影响范围、程度和影响人口情况,对照相应的标准评价环境噪声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治噪声对策措施的过程。 第二节声环境影响评价基础 一、噪声的传播——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其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振动的物体通常称为声源或发声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能,通过周围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固体)向外界传播,并且被感受目标所接受,例如人耳是人体的声音接受器官。在声学中,把声源、介质(传播途径)、接收器(或称受体)称为声音三要素。 二、噪声级的相加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噪声的叠加计算就是进行噪声的相加或求分贝和。分贝的相加一定要按能量来相加。在具体计算时可应用公式法。求两个声压级的合成声压级(分贝和)L1+2可按下列步骤计算: 分贝相加一定要按能量(声功率或声压平方)相加,求合成的声压级 Ll+2(dB), 三、环境噪声评价量 (1)A声级LA。环境噪声的度量,不仅与噪声的物理量有关,还与人对声音的主观听觉有关。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不仅和声压级大小有关,而且也和频率的高低有关。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听起来不一样响,高频声音比低频声音响,这是人耳的听觉特性所决定。因此,根据听觉特性,在声学测量仪器中,设置有“A计权网络”,使接收到的噪声在低频有较大的衰减而高频甚至稍有放大。这样,A网络测得的噪声值较接近人耳的听觉,其测得值单位称为A声级(LA),记作分贝(A)或 dB(A)。由于A声级能较好地反映出人们对噪声吵闹的主观感,因此,它几乎成为一切噪声评价的基本值。 (2)等效连续A声级Lgeq。在声场内的一定点位上,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NXd,o这个声级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LAeq,简称等效声级,也可以记为Leq (A)。单位为dB(A)。 在评定非稳态噪声能量的大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尤为必要。 等效连续A声级的数学表示 关于噪声的测量方法则应根据噪声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一日之内的声级变化较大,而每天确有相同的规律,则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天测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位于信阳工业城312国道与工二十路交叉口东北部,根据项目特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次为运营期物流仓储活动、酒店运行、配套的汽配汽修厂、加油站运行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分为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主体工程建设阶段以及扫尾工程阶段。施工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扬尘和噪声;另外还有施工废水(工人生活废水和工程用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固废)等。 5.1.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种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活动产生扬尘、各种油品的泄露等都会对施工现场及周围产生一定的污染,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2、CO、SO2、粉尘及房屋装修废气,其中以粉尘污染最为严重。 施工扬尘的产生环节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建材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建材堆置和施工等,可分为施工场地扬尘和交通运输扬尘。 (1)施工场地扬尘 施工场地上的植被破坏、地表开挖,如遇干燥大风天气,会产生施工扬尘;另外,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如装卸、堆放方式不当,也会产生扬尘污染。据有关资料介绍,能产生扬尘的颗粒物粒径分布为:<5μm的占8%,5~20μm的占24%,>20μm 的占68%。施工期扬尘污染与具体施工活动、施工区作业面积、施工方式、气候气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施工管理水平和相应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是否得当,对施工期扬尘污染产生源强具有决定作用。施工起尘量多少随风力的大小、物料干湿程度、作业文明程度等因素而变化,影响可达150~300m。根据相关资料,在4.5m/s 风速情况下,对施工扬尘下风向影响程度和强度见表5-1。在此条件下,距施工点下风向200m处的TSP浓度仍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日均标准。可见,如单一风向下长时间施工,施工期扬尘可能对周边堆子塘村民组、牌坊村高岗村民组等近距离的大气环境敏感点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短期影响,该影响是短期不良影响,随着施工完成而结束。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doc

感谢你的观看 10.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0.3.1 生态环境 10.3.1.1 生态环境 1、工程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导致植被生物量损失8503.78t。减少了沿线的耕地、植被等面积,但不会对区域内植物的种群产生明显影响,也基本不会对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造成明显影响。 2、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沿线野生动物较少,评价范围内主要的野生动物有麻雀、喜鹊、鼠类等,这些常见动物都是适应了长期的人类生活环境、与人类共栖共生的种类,在施工期种群迁移到周围其它相似环境中去,施工结束后,影响大多会逐渐消失,拟建工程对其影响有限。 10.3.1.2 生态敏感区 (1)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桥梁工程施工导致的水质破坏,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饵料生物量的减少,改变了原有施工范围内鱼类的生存、生长条件,鱼类将择水而栖迁到其他地方。大型桥梁施工期在采用围堰导流的方式进行施工,能够降低对鱼类生境的阻隔,但对鱼类仍有一定驱赶作用,也会使鱼类远离施工现场。 (2)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拟建项目为改扩建工程,以桥梁形式穿过湿地公园,桥梁施工时墩桩基开挖、围堰、打桩、灌浆、浇筑等作业会对水体产生扰动,大量悬浮物排入水中,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悬浮泥沙还会对浮游动物的生长率、摄食率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鱼类的洄游及觅食活动。 拟建项目对湿地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噪声污染、光污染和景观影响。 公路工程对植被的影响一是桥梁及路基工程永久占地对湿地植被的永久破坏。二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尾气、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等对植被的影响。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规划) 项目于桩号K42+000~K73+000段共31km穿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共占用永久占地79.05hm2,公园内不设置服务设施,无取、弃土场,但3处施工驻地(与拌合站合建)、2处预制场设置在国家公园内,占地类型均为建设用地和旱田,共占用临时占地15.45hm2。临时占用国家公园的土地无林地,且占地面积 感谢你的观看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1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共50题) 1.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A.总声压级≥A声级B.A声级≥总声压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紧邻道路第一排第十层居民住宅处的环境噪声影响时,主要考虑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A.几何发散衰减B.地面效应衰减 C.临路建筑引起的声级衰减D.绿化林带引起的声级衰减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施工期 B.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运行期 C.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仅以工程预测近期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D.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4.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 C.三级D.低于三级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一般为道路用地红线两侧200 m B.公路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边界处噪声影响预测值必须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否则适当扩大评价范围 C.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机场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最远至主航迹下跑道两端各12 km 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 WECPN为75 dB的区域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

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遂昌县水利局·遂昌县水电开发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信息予以公告,公告内容如下: (一)规划概要 本次规划范围为遂昌县境内有水能开发潜力的主要河流,主要包括松阴溪(遂昌境内)、乌溪江(遂昌境内)、灵山港(遂昌境内)等水能蕴藏量较大河段以及沿线各条支流包括黄塔坑、濂溪、梭溪、周公源、碧龙源等河流水电站工程布点。 本次规划年限为年(水平年)至年止,规划范围内现状运行状态中的小水电站共座,总装机容量合计为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亿千瓦时;在建座装机容量万千瓦水电站,拟建座装机容量万千瓦水电站,废弃座装机容量万千瓦水电站。 规划目标拟通过水能开发规划,查明遂昌县水电水能蕴藏量、可开发量,初步拟定水电站站址、规模,实现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城乡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遂昌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水电站生态流量和生态泄流措施,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二)规划实施单位及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遂昌县水利局 联系人:邓立鹏 联系电话: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联系人:张宏华 联系电话: (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连接 见附件。 (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通过信函、打电话等方式向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环保审查部门提交纸质或电子版意见表,发表对该规划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环境影响

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规划实施单位、规划编制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规划区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规划环评审查单位 单位名称:遂昌县环境保护局 联系电话:

世界文明史1导论

幻灯片1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马克垚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刘宗绪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胡锦涛 1 幻灯片2 世界文明史--导论 一、“文明”的概念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 三、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 四、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 五、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 六、参考文献 2 幻灯片3 一、“文明”的概念 1、“文化”和“文明” (1)“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出现的。含有耕耘、培植的意思。 对“文化"的概念作出经典解释的是英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1832-1917),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3 幻灯片4 (2)文明[Civilization]一词也源于拉丁文[Civis],有“城市国家、公民的、国家的”的含意以及“civiltas”“公民资格”和“彬彬有礼”的意思。 近代以来,“文明”一词的含义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即“教化的行为”,指人类社会从未开化到文雅的状态,也指人类社会进化的方式和阶段。 4 幻灯片5 (3)“文明”和“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1)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等同的两个概念。在西方,许多人通常把“文明”与“文化”视为对偶词或同源对似词,“文明”与“文化”都指的是社会生活的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3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3.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3.2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因此,环境影响项目后评价可以看作是前期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向项目建设、营运阶段的一种延伸,是改进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及其方法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4 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环境后评价是以项目建设、投入使用等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评价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到投产营运等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实施前一系列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找出出现问题和误差的原因,提出必要的对策措施,为提高决策水平、改进环境管理和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环境后评价与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环境效益,以便从环境的角度确定项目是否可行。环境后评价则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环境后评价的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环境影响和环保效果的变化发展趋势。 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大差别。首先,两者所处的阶段不同,环境影响评价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而环境后评价是在项目投入运营生产的使用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应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现场监测和后评价来检验;其次,环境影响评价直接作用于项目的可行性决策,而环境后评价则是间接作用于项目的决策,是项目决策的信息反馈;第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拟建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性进行评价,而环境后评价是对项目的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环境效果等进行评价。此外在比较的标准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也有所

世界文明史导论

世界文明史导论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幻灯片1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马克垚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刘宗绪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 进步的重要动力。 ---胡锦涛 1幻灯片2 世界文明史--导论 一、“文明”的概念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 三、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 四、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 五、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 六、参考文献 2

幻灯片3 一、“文明”的概念 1、“文化”和“文明” (1)“文化”[c u l t u r e]一词源于拉丁语[C u l t u r a],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出现的。含有耕耘、培植的意思。 对““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3幻灯片4 (2)文明[Civilization]一词也源于拉丁文[Civis],有“城市国 家、公民的、国家的”的含意以及“civiltas”“公民资格”和“彬彬有礼”的意思。 近代以来,“文明”一词的含义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即“教化的行为”,指人类社会从未开化到文雅的状态,也指人类社会进化的方式和阶段。 4幻灯片5 (3)“文明”和“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1)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等同的两个概 念。在西方,许多人通常把“文明”与“文化”视为对偶词或同源对似词,“文明”与“文化”都指的是社会生活的方式或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