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如,浙江省罗才军老师上《伯牙绝弦》一文时,虽然全文只有77字,5句话。但在初读课文时还是非常舍得花时间,从指导读准课题着手,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又聚焦难读的句子,细致指导学生断词断句,扎扎实实把课文读正确。最后让学生分组齐读全文,展示初读的效果。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课文,在顺利落实初读课文目标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又如湖南的贾封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国花之多、花之美,他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后谈感受,然后聆听老师范读再次想象画面,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又随着悠扬的音乐,利用课件播放画面,师生多种形式的美读,到读到朗朗上口时,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第二,要注意读法的灵活运用,防止出现乏味阅读。有些老师认为,既然语文要读,那就一读到底吧!大半个课堂就让全体学生一次又一次大声朗读。显然,这样的课堂能做到书声琅琅,但这样的话,学生也会在无休止的朗读中渐渐乏味、枯燥。所以,学生在读时,教师也要注意灵活改变的阅读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在读书中感悟文本。如青海的彭娟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通过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对同一首诗截然不同的评价;浙江的罗才军老师执教《伯牙绝弦》时,巧妙运用引读让学生感受知音难觅;安徽的张文花上《数星星的孩子》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范读帮助二年级的孩子读出味道来,还有领读、自由读、轻声快读、分组朗读齐读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读有所获。

第三,要注意读法的正确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晰的指引:“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基于此,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读,老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阅读才有效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可以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所谓外部技巧的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比如,我们听安徽省代表张文花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时,出示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外部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正确朗读全句,处理好停顿、节奏等,初步从朗读中感受文意。然后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都仰起头,仰起来。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扬起来,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让我们一起数,看清楚。一颗,哎,别着急,第二颗没看见呢。一颗――两颗――三颗――第四颗在哪呢?想象一下,四颗――五颗――第六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谁读这句话。”

生练读后,老师点评道:“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你再读读,我们都体会体会。”学生读罢,老师又说:“读得多好啊,孩子们,我们也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就是这样,老师从外部技巧逐步过渡到内部技巧的指导,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有滋有味地读着。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品词赏句——品有“味”

如果说“读味”是语文课的主要“味道”,那这种味道一般也是针对整体阅读而言。语文课单单有整体性的“读味”够吗?显然是不够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指出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品味词句。而人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理解一篇文章,就要先理解段落,要理解段落就要从句子入手,要理

解句子的内涵就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更何况,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一词一句之间,只有通过对文本进行斟词酌句、咬文嚼字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着的大智慧,去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人物情感,使文本、形象、情感和价值和谐共振。这样,“品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文课亦可缺少的滋味了。

那么,语文教师该同什么途径来品出语文课堂之味呢?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大问题,即“品什么”和“怎么品”。“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想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了言外之音,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和情感震撼。”特级教师盛新凤这一番话可谓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品什么”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品”这么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法、联系法、想象法、拓展法等方法去实现。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品读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还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课堂练笔——写有“味”

写是语文的灵魂,是语文价值的体现,是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的“写味”,应该体现三个方面:摘抄积累、模仿练笔、人文创作。

第一,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让学生积累词句,是为了以后写作时能得心应手,语言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课文

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点圈或摘抄起来,弄清词义句意,必要时做一定的批注。如《特殊的葬礼》中,书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老师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回顾文中积累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的积累、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益。

第二,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模仿练笔正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如福州市代表何捷老师执教《匆匆》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体会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后,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学生仿写过程中熟悉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修辞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匆匆”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入文创作。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有供读者想象的

语言空间,如人物语言或心理的“留白”;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揣摩想象的空间;故事情节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等。老师们要深刻理解文本,捕捉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学生在练笔时才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山西省代表韩芳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播放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的景象,情深款款地说:“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此时此刻,海鸥相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待会读给老人听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达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这样,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了和创造潜能。又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之中,或惋惜、或埋怨、或气愤,老师随机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乌鸦自从上次上当受骗以后,一直很后悔。这一天,它又叼到了一块肉……’请你接着往下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维的闸门全部打开,他们大胆地想象,创意地表达,有的想象“狐狸被乌鸦用计惩罚”,有的设计“狐狸改变方法,乌鸦再次上当”,还有的创造出“小乌鸦出现,用计战胜了老狐狸”……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超越了文本,提升了认识,又体会到了写作的成功与喜悦。

各位领导,老师们,这次的宁夏之行,我亲眼目睹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丽的课件,没有目不暇接的活动,只有书声琅琅的课堂,只有静静思考的课堂,只有笔声刷刷的课堂。这就是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留给我的整体印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这就是我最大的体会。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节课因用心的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今天,我们把活动的精神带回,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创新和实践中不断的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课要教出本色

新课改下语文课要教出本色 发表时间:2015-09-21T13:57:18.93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潘平[导读]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乡王堆小学江苏连云港 222200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上的唯"新"、唯"奇"、唯"美"似乎成为很多观摩课、研究课的评课标准. 潘平(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乡王堆小学江苏连云港 222200)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6-027-01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上的唯"新"、唯"奇"、唯"美"似乎成为很多观摩课、研究课的评课标准,很多老师绞尽脑汁变换招数,热衷于推出新形式、新花样、新手段。确实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第一,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内容庞杂,课件繁杂。 第二,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第三,杂。是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有的只是老师才艺的展现,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效果不大。 第四,碎。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当前有些课随意宰割、支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由于大量使用课件,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课文整体。 第五,偏。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但由于轻视知识,导致轻视讲解、轻视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都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还应做实实在在的探索,上好原汁原味的语文课。那么语文课怎么才能教出本色呢?以下是我个人一点的看法。 一、立足文本,回归本色 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离不开听、说、读、写,离不开感悟、积累和运用等实实在在的语言实际活动。一堂真实本色的语文课,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让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通过阅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积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文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感情,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课堂探究重在立足文本。 二、双基训练,回归本色 首先,"双基"属于语文素养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其教学任务是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形成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其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次,"双基"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适当的"方法",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就不能有效落实。因此,"双基教学与训练"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度出发,回归语文本色。 三、以读悟文,回归本色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回归校园!应该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用心诵读,让自己的心与"文心"相共鸣。朗读,要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功课。因为,只要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思想美,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语文教材,对语文教材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因此,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文道结合,回归本色 "文道结合",就是说语文教学要求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体现"文道结合"。在课堂上,我非常注意从各方面渗透这种"文道结合"。小到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表示亲昵的动作,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大到一次鼓励性的评价,一次响亮的掌声,一次巧妙的辩论……。使课堂,注重个性生命的生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建立了平等的人际关系,在有序的竞争中,激励了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回归本色。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语文的本色应该是简朴的。简朴就是简单、朴实,不花哨,杜绝浮华,删繁就简,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追寻本色原课堂。"豪华落尽见真谛,铅华洗却见本色。"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四川安岳实验中学王瑞霞 语文课的目的究竟为何呢?就自己而言,从上小学开始,就被教着如何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文章思想。年幼的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学,虽然觉得无聊,却以为语文课就是这样,以致对语文的兴趣几乎全都丧失。如今,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常感受到学生对语文的厌恶,许多学生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 这些经历,让我不得不追问自己:语文课究竟应该学些什么呢?我们究竟该怎样教学生呢?暑假期间,看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我恍然大悟,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的! 作者开篇就提出语文课的异化:语文失去了自己的特性,要么被等同于考试,要么被拔高,夸大了责任,要么被虚化为各种新兴时髦的教学手段。而僵死的语文哪里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呢?为了恢复语文的活力与特性,必须提倡“本色语文”。 对于本色语文,作者提出3层内涵:一是语文本原,即要明白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二是语文本真,即要探究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三是语文本位,即要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 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假如认为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语文课必然沦为考试的附庸。在此,作者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这个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对于任何学习来说,兴趣的力量往往是最大的,对于学习的效果来说,它又往往是最好的,因为兴趣是促使一个人行动的内部力量,它可以让人不眠不休地去探索一个问题却不觉疲劳,让人付出许多而自觉值得。 很明显,作者对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的认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当然,要注意的是,基本任务是一回事,考查教师是否完成了基本任务、学生是否学到了基本任务所要求的知识是另一回事。基本任务的认定完全正确,而考查方法仍只是考试,这仍改不了其异化的本质。因此,作者极力主张建立一个具体的效率标准。例如,要尽快改变让一份高考试卷代替语文教学效率检测的状况,改变高考试卷仅仅为选拔高校新生的功能。 有了标准,也有就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去完成这个目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亦要找寻画方画圆的规与矩,也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作者说,这个规律有着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 养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快、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就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不要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味阅读教学本色回归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快、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情绪激昂的讨论、合作,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泛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笔者觉得语文教学就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不要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遵循着这样的准则,语文以本色的面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语文有着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认真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通过国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的瑰宝,表现了我们民族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是从古至今无数代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受无数世人所瞩目和敬仰。国学知识教给学生们,不仅让他们学习道德

伦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让同学们感受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为自己是中华名族的子孙后代而自豪,增强学习母语、热爱母语的热情。我国古代就有很多的文献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我觉得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人们都生活在群体中,我觉得做人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交友观,这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我给同学们讲的第一个国学知识是交什么样的朋友。早在二千年前,孔子对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了明确的定义。一个人的成人和成功很关键的一点是与什么样的人是朋友,他提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对你的人生有害的,甚至会毁了你的一生。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学生一生中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就是你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你的朋友,会决定你以后走什么样的路,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朋友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他可以让你走上坦荡的正路,他也可以误导你走上邪路。因此,一个人交友很重要,我让同学们分析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朋友该结交,从而分析正确的交友带来的力量以及错误做法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交友观、价值观,以及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动力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一、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老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老师又说: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老师又说: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教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

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说:我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决不是借着“大语文”的旗号,改头换面的大杂烩,诸如内容开放无“度”的知识拼盘常识课,人文提升过“限”的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的各科杂烩综合课等,而是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科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常用的词语,典型的成品等)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同时,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其中“言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定准三维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体现其它三维目标呢? 1、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读《桂林山水》,你会心驰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愤怒……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本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所谓的语文味,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四是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总之,语文课堂一定要根植于语文内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味训练文本解读情感体验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语文课堂的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说:语文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而贾志敏老师在《教语文其实不简单》中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上出语文课的特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两位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无须云山雾罩,让人感受不到语文课堂的真切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片言只语,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板书“丑小鸭”三个字,边写边说):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这个字左边一个“甲”,右边一只“鸟”,“鸭”就是最棒的鸟,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右边写得大。 师(及时归纳):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这是十分必要的,涉猎无须太深,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为进一步学习包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语文教学应如何回归本色

语文教学应如何回归本色 发表时间:2015-03-31T14:34:12.9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月总第144期供稿作者:汪晓华[导读]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繁杂化甚至热闹化的倾向,特别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尤为严重。汪晓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一小333000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繁杂化甚至热闹化的倾向,特别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尤为严重。有时为了强调学科融合,教师就引进唱歌、跳舞、绘画等多种形式想让学生活动起来,结果却丢失了语文教学中最为本质的东西——语言文字的训练。一句话,语文课少了语文味,失去了语文本色。什么是语文?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什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指出:“语文的基本 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回归语文教学本色,让真实、美感、灵动成为语文本色教学中的三大亮点。 一、“真实”即语文教学就要平平淡淡、扎扎实实地教。 王松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提出:一节好课应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语文味强调动情朗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书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达到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培养语感的目标。 我有幸听到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感触颇多,这的确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好课。王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不断与文本对话,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真实而自然地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协调有序”一词,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在默读圈划后,“协调有序”这一关键词自然也在交流中提出。教师顺势而问: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学生回答:“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教师并未就此结束,而是提醒学生: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课文中是如何说“协调有序”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读文本,找到:“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为了让学生了解更深入,教师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我们加入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学生在老师引读下读文。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通过读、品、悟,把字词教学融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同时真实地再现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体现出语文本色教学的特点。 二、“美感”即在语文教学中体会语言的美感,品读文字的精妙,积累语言。 同样是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紧扣文中的“美”为主线,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全文设计流程如下:1.激情导入,感知美。教师以一段深情的语言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激情入题。2.围绕风景,寻找美。学生在快速读、默读中思考:课文中流淌着怎样的美?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教师以“美”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3.品读体味——欣赏美。教师的教学重点落在“①一位上了年岁的人“整”搭石,②一行人“走”搭石;③背老人“过”搭石”三个内容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美(反复创设真实情境,体会画面美);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美;结合上下文,感受人性的美、人情的美、民风的美。4.回归整体,表现美。5.升华情感,传播美。其中教学“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一段尤为精彩,教师引导学生扣住这两个重点词语,想像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学生在想象出“我仿佛看见了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一圈圈地散开,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等意境优美的画面。教师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其他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接着,教师小结:“真美,这既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又是一首清丽的诗。”整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体会到了词语描绘出的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美,深切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美、色彩美。 三、“灵动”即语文教学中充满了灵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这些鲜活的个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为此,教师只有自己先深入读懂文本,“披文以入情”,课堂中才会“情动而辞发”,才会妙语如珠,充满灵性与智慧,才会灵活恰当地引导学生课堂中的各种生成问题。如一位教师板书课题之后问:你们读了这个课题后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用一句话说。教师本意是想让学生说出红军长征很艰苦,没想到一个学生却说:“感到两个字,很长。”其他学生大笑,教师很从容,说:“他说很长,你们知道长是指什么吗?”这时有学生说25000里的路很长,有学生说时间很长,历时两年。教师就势引导:那么,书中哪些语句表现出长征很长呢?接着让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仔细找一找相关语句。这位教师独具匠心地将课堂生成问题当作有效资源利用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反复阅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师应明确“以学生为本和以文为本在教学活动中的统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教学的任务,让真实、美感、灵动充满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本色”成为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各种弊端。针对语文教学的时弊,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呼吁:要把语文课上出纯正的“语文味”来,呼唤原生态语文、本色语文。下面从五个方面说明语文课应充满“语文味”的重要性。 一、追求本真语文,上出语文味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那种省略了沉静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热热闹闹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语文课,形式花哨、内容苍白,以貌似厚重的说教取代文字品读,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离学生真实的生命太遥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能说会道善写,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

川博士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引导他们意兴盎然地走进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得’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章熊老师也说:“学生语文学得好,是教师‘引’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工夫不是花在读文章上,而是花在记老师的这套分析上。” 语文课确实需要安排一定的读书、思考时间,须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贵自得”的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大胆地把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讲解和繁琐的训练,遏制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只有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活动,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只有安静地学习、思考,才能把“语文味”融进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二、关注文本阅读,咏出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把解读文

回归语文的本色──名师给我的启示

回归语文的本色 ──名师给我的启示 曾经观摩过几位全国语文教育名师的示范课,最近又读了一些他们的课堂实录,通过对名师们的课例研究,我清楚地看到了普通教师和名师的差距。名师们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能从容娴熟地驾驭课堂,独具自己的教学风格。普通教师与之相比,难以望其项背。学名师,找差距,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力争在名师的引领下,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教书匠蜕变为研究型教师。回归语文的本色,这是名师们共同的追求。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名师们身体力行,为我们奉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下面我就谈谈名师异于普通教师的几点教法。 一、平实的教学开端 案例1 于漪老师执教《拿来主义》,开头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师:先看第一节,请同学们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什么主义?(指定学生回答) 师:首先是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对不对?(板书:闭关主义)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看,这一节的重点是在哪里?(学生集体回答)师:重点是批判“送去主义”。(板书:送去主义)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紧扣文本,直切主题。于漪老师的开场戏质朴、自然、实用,一开始就直击拿来主义的反面“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引导学生学习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二、细品语言的味道 案例 2 黄厚江老师执教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有一个教学片段就是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多”: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看看能找到写了几个“多”?(板书:多)生1:找到很多描写时间的词。 师:这些表现时间的词有何作用? 生2:成为全文的线索。 师:这个“多”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

生3:文中写色彩的词语多,比如,“树绿了”。 生4:描写多,抒情多。 师:从句子长短来看,文中长句多还是短句多? 生(齐):短句多。 师:再从修辞的角度看,哪些修辞手法运用得多? 生(齐):拟人,比喻。 师:从整篇文章来看,用比喻的句子多还是不用的多? 生(齐):不用比喻的多。 师:总体来讲,这篇文章口语化的语言比较多,虽淡却淡得好。那什么样的语言淡得好呢? 生(齐):淡而有味的语言。 师:这篇文章的“味”体现在把口语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融合得天衣无缝,长句和短句又结合得这么好,也增加了语言的味道。当然,更重要的味道就像吃葡萄一样,我们还要慢慢地欣赏。因为语言的“味“不仅仅在语言本身。 黄厚江老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多”的教学环节,简洁高效。从词语所起的作用、长短句的不同效果,到文章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步步引导着学生品味汪曾祺散文语言的“淡而有味”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 三、高效的精读训练 案例 3 余映潮老师执教杨绛的散文《老王》,通过“精读训练”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余老师的“精读训练”是通过“话题”来展开的。首先,给了学生四个话题,每位同学可以自选一个话题作为自己重点研读分析的内容:①第一段表达作用欣赏;②铺垫手法欣赏;③详写部分的语言欣赏;④最后一段的意蕴欣赏。 这四个话题,就是余映潮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明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这四个话题,覆盖了全文的内容,覆盖了高层次阅读欣赏能力训练的不同侧面。不是随意设问,也不可简单作答,每个话题的研讨都带有训练的力度,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上升到了“文学欣赏”的层面。师生交流的过程就是在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欣赏能力的训练。 在给了学生8分钟思考的时间之后,余映潮老师又对学生提出了动笔写作的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have "Chinese flavor "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 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 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来。而这 “特点”,笔者把它称之为“语文味”―--:语文教学要有情感, 要有美感,要有语感. 【主题词】语文味情感美感语感 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 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那将是给了学生极 大的精神享受。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 和谐与高度的统一。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因此,语文教学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一语文教学要有“情感”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 文课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色彩, 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评这种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 的人物形象、景物、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不能对表 现这些内容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感悟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溶入 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学情感亦一样。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伴随着对文本 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 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 感“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情感”是否“共鸣”,是教学情感,乃至教学活动的关键。教 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天之冰雪;象机器人一样虽有声而无情, 虽有行而无内涵。这无激情的教学,必然得不到有激情的听课。 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人意。 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味”之本义,或如许慎所言,“语,论也”、“文,错画也”。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即阅读,后者是写作;两者合一,也包括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本色,就是语与文之本身,就是阅读、写作与品味。所谓的坚守“语文味”,也就是坚守这三者。语文老师的课堂有了这三点,也就让语文的教与学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新的生命。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阅读的“语文味” 首先,很多老师都推崇阅读,甚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无论是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无不如此。这种推崇,即便如前述两位名师所言,其方向所至,也无一不是对学生而言,而非首先指向语文老师本身。这显然有所不

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这“读书”是针对老师而非学生;进一步讲,有了老师的广闻博览,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有了老师的出口成章,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连珠;有了老师的旁征博引,才可能有学生的亲师信道。所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先,老师的阅读必要先行。 其次,老师的课堂阅读,更多的是作榜样于学生的范读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种范读,第一层含义就是老师的率先垂范,有老师的阅读在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例如,鲁迅先生的“先生”在学生读书时也在读自己的书,就是这样一种“样子”,就会影响到学生也会爱上读书。第二层含义是为学生服务的有关读书技能和技巧的示范朗读,如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所说,“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

有了这种示范指导,学生才会懂得如何去正确的读一篇课文。如何正确的传递感情、如何把握重音、如何停顿与断句等。自然,这又必然先需老师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和艺术。 二、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教师书写和写作的“语文味” 对于写作教学,我以为是“写”+“作”的教学。“写”就是书写,既可是老师的手写笔划,亦可是老师的板书讲解,一笔漂亮的汉字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勾画,同样会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对小学生而言,提高书写的能力,在很多时候就是从对老师的书写模仿开始的。就“作”而言,有了工整、有力、清楚、优美的书写,读者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就是一片涂鸦,无从认识。而“作”就是作文,其开始,可以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是对范文的模仿,也可以是独立成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就必须回归本色,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之路,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关键词:语文味;本色;大道至简;激情;勿本求实 时下,“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共识。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避免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掩盖语文本身的味道,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做法。

一、冗繁削尽,大道至简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课题是《老人与鸟》。内容讲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后赢得动物信任的故事。为了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彩纷呈,上课教师一会儿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一会儿组织小组讨论,一会儿来一段内心独白……教学环节繁复,课堂气氛热闹,像一场多幕大戏。这堂课上教师导演、主演及剧务等各种身份集一身,而课堂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观众。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堂课的教学: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为什么通过老师的教学,让人有了支离破碎,雾里看花的感觉?经过分析,我觉得主要是作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的不到位使然。这位教师把语文课弄得太繁杂、太花哨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环节设计的简单化,力求每节课上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朗朗读书,细细品位,默默思考,交流碰撞,读写结合,让课堂彰显浓浓的语文味。 二、身心投入,情满课堂 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

回归本色

回归本色,平淡扎实,简单轻松教语文 洪岗小学\张光军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第一,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所以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和有效。 第二,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甚至连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为了应付场面,有时不得不故作姿态,故作矫情。现在课堂上很少看到那种会心的笑,爽朗的笑,发自内心的笑。老师和学生缺少激情,这种情况令人不安。我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片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 第三,杂。由于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展,因而另一种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线。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有些问题脱离了时代背景,远离了学生实际。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有的只是老师才艺的展现。还有一些好像是语文活动的东西也塞进了课堂,耽误了教学时间。比如举办记者招待会、电视访谈、实话实说,等等。这些形式偶尔为之也可以,但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由于只是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效果不大。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味”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有“语文味”,一辈子都教不出一节有“语文味”的课的语文教师并不是不存在。怎么做到有“语文味”呢? 一、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 具体说,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 二、最原始的、最细小的、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而有时候往往是最有质量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大不小 什么是我们语文教学最基本、最细小的问题?应当说是围绕字、词、句,乃至于标点上的。而研究问题首先应该从细小的问题开始,然后带动全局。因为最细小的问题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它往往是全息的,可是当今的语文课往往缺少了这一点。

回到我们语文课上很简单的方位词“边”,黑板上画了赵州桥的外形,叫学生评价,我画的外形图好不好啊?好!美不美啊?美!但是对不对呢?它缺了几个小拱?要求让同学把话讲清楚,缺在哪里呢?各自两个小拱!在哪里呢?两边。两边不对,两边到了大桥的外部,应当是“两肩”,“大桥两肩各有两个小拱”,茅以升作为一个桥梁学家,创造性地用了这个“肩”字。从此以后世界就出现了“肩拱”的专利,不能用“两边”。用“边”字用得“最好”的是陈水扁,“海峡两边”,就把两个部分各自独立了。基辛格代表尼克松先程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两个智慧的头脑,最后创造性地用了“海峡两岸”。有时候乃至于一个标点。如《荷花淀》的女人对男人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有个印刷厂粗枝大叶,印错了,将“我不拦你。”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孙犁发现了这个问题:“这是原则性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你走,我不拦你。”句号表示停顿,然后以商量的口吻说,那家里怎么办?爹老了,孩子还小,村里的男人都走了,这个担子叫我怎么担当得起来呢?这表现了女人的温柔而又刚毅的性格。但是把句号改为逗号,连起来,整句话就变成责问:“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变成“你说说看,爹老了,孩子还小,你倒潇洒,一走了之,要走大家一起走”的口吻。孙犁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这个标点错了,是原则性的错误,改变了当

回归语文本色

回归语文本色专题实验反思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课,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专题实验启动以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实验情况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水平、综合学习水平都比过去提升了。老师们重视了学生自主阅读精神的培养,重视了对学生阅读潜能的开掘。通过实验,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重视本土课程文化的发掘,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的资源。教学观点的更新,课程意识的提升,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让语文课堂表现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落实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花拳锈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上来了,可真正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有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二、形式闹。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闹,反而使课堂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

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并发的火花。 三、训练杂。因为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地展开,因而另一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削弱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四、双基偏。当前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因为轻视知识,导致轻视讲解、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偏,还反映在弱化教师职能,不敢严格学生,廉价表扬,普通肯定。 上述现象,反映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成果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的国情实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说明我们还缺乏辨证观,常常容易情绪烦躁,急于求成,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度”。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