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 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

B. 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

C. 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

D. “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2. 假如小明和小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亲如兄弟。长大后小明发达了,小强十

分贫穷,但两人友谊并未因此改变,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不可以称为(D)

A车笠交(不分贵贱贫富)B ?莫逆之交(非常要好、情投意合)

C.金兰之交(同心合意、生死与共)D ?竹马之交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编年体(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正史”,康熙年间编定。

B.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

,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C. 《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撰,全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纪传体(编年体)史书。

D.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南宋李昉独自编辑(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因成书时代天下太平,故名。

4. 下列哪个选项是欧阳修的谥号(D)

A. 欧阳永叔B ?少陵野老C ?醉翁D ?欧阳文忠公

5. 以下诗文集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D)

A. 《文山(文天祥的道号)先生全集》 B .《稼轩长短句》 C .《王子安(王勃的字)集》

D. 《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集》

6. 我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指的是(B)

A. 兄弟父母之间亲情深厚 B .指两姓联姻

C.朋友之间关系交好 D .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

7. “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分别管的是(A)

A. 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 B .审议权、执行权、审议权

C.执行权、审议权、决策权 D .执行权、决策权、审议权

8.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那么农历十月被称为

(C)

A. 建子月B .建酉月C .建亥月D .建丑月【农历十一月为建子月】

9. 下列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芒种②惊蛰③小满④谷雨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

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0. 下列作品属于《礼记》中的是(A)

A. 《大学》B .《论语》 C .《春秋》 D .《孟子》【《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第四十

二篇单独成文。《礼记》《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一月份的别称的是(B)

A. 华月(农历三月)、旦月(农历六月) B ?正月、陬月C ?阳月(农历四月)、令月(农

历二月)D .征月、正阳(农历四月)

12. 汉阴指的是(A)

A. 汉水南面B .汉水北面C .汉水东面D .汉水西面【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

南谓之阴】

13. 下列人士对应的官名错误的是(C)

A. 《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其“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经略: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

路或数路军、政事务】

B. “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大光明法蝉蜕”,其“太师”是颜

真卿的官职。

C.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其“司马”指司马迁。

D. “孙讨虏聪明仁惠”,其“孙讨虏”指孙权。

14. 下列关于古代地理名词解释错误的是(C)

A. 九州一一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九州: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

州】

B. 中原一一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C. 中华一一上古时期华夏所居四方之中的长江(黄河)流域一带。

【中:中原河(黄河)洛(洛阳)地区,因其在四方之中,故称中国。华:华胥氏。华胥氏生男

为伏羲,生女为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华胥氏为炎黄之祖。】

D. 赤县一一古人把中国称“赤县神州” 。

15. 下列各大目录辞书中不是类书(按类编排的百科全书)名的是(B)

A.《太平御览》B ?《四库丛书》(丛书:单本汇编,概以总名。四库:经、史、子、集)C ?《永乐大典》D 《古今图书集成》

16. 下列节气时间及气候情况关联不正确的是(C)

A 谷雨4 月19日或20日——降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B 立秋8 月7日或8日——秋季开始,气温开始下降。

C.寒露10月11日或12日(10月7?9 日)――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露水快要凝

结成霜)

D.惊蛰3月5日或6日一一开始响雷,冬眠的动物复苏。

17. 下列几组词语中都含有降职意味的是(C)

A 拜、谪、去

B 迁、黜、去

C 谪、黜、去

D 谪、去、乞骸骨(自请退职)

18. 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是(B)

A 老人星

B 天狼星

C 牵牛星

D 文曲星

19. 在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真情的是(

A 伯、仲、季、叔

B 叔、伯、仲、季C

20. 我们常提到的花中四君子指的是(B)

A 梅、兰、桑、菊

B 梅、竹、兰、菊C

21. 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把天空划分为(B )星区。

A 27 个

B 28个

C 29个

D 30 个C)

伯、仲、叔、季

桑、松、菊、竹

D 叔、仲、伯、季

D 柳、菊、竹、梅

22. 《汉语大字典》出版前我国大陆上收字最多、规模最大的字典是( B )

典) D .《辞海》(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词典)

2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 . 东晋 (魏晋) 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员称为学士。

B. 我国古代纪月法包括两种, 序数纪月法和地支纪月法。(还有时节纪月法,如“孟冬”、“季春”)

C. 庠是指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D. 四书是指《大学》 《中庸》《论语》《春秋》(《孟子》)。

24. 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正对着大门,屋子按传统建筑规律建造,请问此时他的正前方是哪一象

( C )

A. 苍龙 B .白虎 C .朱雀 D .玄武

【东苍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

25. 古代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作( B )

A.都督 B .太守 C .刺史 D .司马 【都督: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 刺:检核问事

之意,即

监察之职;史:御史。 司马:管理军政军务,隋唐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

【天子五官:司徒(掌民事,隋唐后为户部尚书) 、司空(水利、营建,隋唐后为工部尚书) 、司 士(吏部) 、司寇(司法官,隋唐后为刑部尚书) 、司马】

26. 月亮的别称“望舒”来源于( A )

A.月中的驾车之神 B

?月中的宫殿 C.月中的动物

D .月中的人物

27. 假如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战国时代,

来到屈原的住所, 你满怀热情, 想为建设祖国而出份力,

这时你会向( A )举荐自己。

A.左徒 B .太史 C .令尹 D .节度使

【左徒: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 中原诸国无。“屈原者, 名平, 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史 记?屈原列传》)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发号也; 尹:治也;令尹:握事者也。 】

28. 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大曲是( C )(朝代)最盛行的音乐。 A.宋代 B .隋唐五代

C .明代后期

D .明代前期

29. 请分别指出《资治通鉴》 《左传》《二十四史》 《通鉴纪事本末》四本书属于( C ) ①纪传体

②纪事体

③编年体

A.②③②③ B .③①①② C .③③①② D .②①②①

30. 《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以及《拟古诗十九首》

“仲春遘时雨”中的“孟

冬”“仲春”分别代指农历的( C )

A.十月 三月 B .九月 三月

C .十月 二月

D .九月 二月 31. 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字书 (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

是( C )

A.《四库全书》

B

.《说文解字》

C .《康熙字典》

D .《尔雅》

【辞书:字典、词典、辞典(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统称。 《说文解字》 ,第

《康熙字典》 ,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尔

,近;“雅”是“正”的意思,专指“雅言” ,即在语音、 】

32.

在我国古代的民族音乐调式中有“五音调式” ,其有(A )

五个音效。

A.宫、商、角、徵、羽 B

.变宫、商、角、徵、羽

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 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 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C.宫、商、角、变徵、羽 D ?变宫、商、角、变徵、羽

33. 下列古代已出现并且与现代意思相近的一词是(A)

A. 校B .同年C .教授D .助教

【同年:古义,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教授:古义,学官名称;助教: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34. 下列加点词用法错误的是(B)

A当年毛泽东同志宴请钱学森时,他虚左以待..,足见对钱学森先生的尊敬。

B. 当代社会弱肉强食,处处勾心斗角,人人暗藏心机,官场上,下级对上级阿谀奉承,顶礼膜 ... 拜.。(形容对人崇拜到了极点)

C. 夫妻俩在生活中要互相包容,举案齐眉。

D. 他们两家是世交,现今两家又即将结为“秦晋之好

”。

35.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D)

A.巡抚(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 B .刺史C .都尉(武官名) D .宰相(对中

国古代君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官名)

36.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物候的是(D)

A.小暑、清明B .夏至、寒露C .惊蛰、谷雨D .小满、芒种【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的有(8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温变化的有(8个):小大暑、处暑、小大寒、白露、寒露、霜降;反映降水的有(4个):雨水、谷雨、小大雪;反映物候的有( 4 个):小满、芒种、惊蛰、清明】

3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陶渊明字元亮 B .杨万里字诚斋

C.韩愈字退之 D .欧阳修字永叔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我们学过

他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 下列场合不宜直称姓名的是(B)

A.自我介绍B .用来赞美或追悼 C .作传D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39. 下列对谦称解释正确的是(C)

A. 鄙:谦称自己地位低下。(见闻浅薄)

B. 臣:专指古代官吏对君王。(也可以是对一般人的自称)

C.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D. 孤:古代帝王谦称自己国家的人少。(意为少德之人,与“寡”同义。另外,古代帝王常用的谦称还有“不谷”等。不谷:不结果实,喻为无子。比喻没有德行,所以无后,帝王以此自警、自谦。)

40.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共分四级。下列不属于这四级的是(C)

A.童生试B .乡试C .省试D .会试【童生试,分三级:县试、府试、院试,才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和监生一起参加乡试。

明清两

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 0)元,第二名至

第十名称“亚元”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

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1. 下列对话中称谓措词不当的一项是(B)

A. “尊上近来可好?” “很好,多谢关心。”

B. 向老人问好:“老朽身体怎样?”

C. “代我向令兄问好。”

D. 对朋友说:“家父近来常常问起你最近怎么样。”

42. 下列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搭配错误的是(B)

A.未为羊B .申为鸡C .巳为蛇D .卯为兔

43. 下列关于风俗礼仪正确的是(B)

A. 顿首是古时一种礼拜,通常用于平辈间的敬礼。(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B. 乞巧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C. 朝仪是古代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也指大臣朝拜君王的礼仪)

D. 太牢、少牢是古代在家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古代帝王祭祀社稷)

44. 宋代四大著名的书院是(D)

①石鼓书院②东林书院③白鹿洞书院④翰林书院⑤岳麓书院⑥应天府书院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⑤⑥

【①石鼓书院和嵩阳书院有争议。②石鼓书院在今衡阳市石鼓山;东林书院在今无锡南门寺,因

其地形似庐山东林寺,故名;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应天府书院在今河南商丘】

45. 下列对月亮的别称错误的是(C)

A.桂魄B .望舒C .东曦D .银盘

【东曦,指初升的太阳。曦和:古代中国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

46.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A. 耳顺,指七十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B.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古代称所称“三孤”,是指: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太傅、太保俗称“三公”,“三孤” 指少师、少傅、少保,是三公的副职】

D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前者由自己取定,后者由父亲、尊长取定。【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

父母命名】

47. 下列不属于古代授官称谓的是(C)

A 选

B 赠

C 领【兼任】

D 除

48. 下列不是旧时使用的启蒙读物的是(C)

A 《三字经》

B 《千家诗》

C 《十三经》

D 《千字文》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旧时启蒙读物多为:《三字经》《百家

姓》《千字文》(或《千家诗》)合称“三百千” 。其他如《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陆游

【 杜甫《曲江》(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

50. 音乐《春江花月夜》属于(A )乐曲 A.

琵琶曲 B .丝竹曲 C .琴曲 D .广东音乐

5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古代王侯将相等死后追加称号为“谥号” ,表尊敬。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 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

西周。 】

B. 号,又叫表号、别号,一般只用于自称,对别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C.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

D.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2. 春秋时期,晋国君重耳为追念介子推而形成的一个传统节日是( C )

A.腊月 B .重阳 C .寒食

D .清明

53. 军机处是(A )朝建立的政务机构。

A.清朝

B .明朝

C

.唐朝

D

.秦朝

54. 已知 1894 年是甲午年,那么 5 年后为( A ) A.戊戌年 B .甲亥年 C .己亥年 D .己酉年

55.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对不同的人说法也不同,下列配对不正确的是( A.天子之死一一百岁 B .父母之死一一弃养 C.佛道徒之死一一就木

D

.一般人之死一一溘逝

【 佛道徒之死,称圆寂、涅槃等。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还有:山陵崩、崩、千秋、晏驾等;父母之死的说法还有:见背、孤露等

56. 始于汉武帝时的儒家五部经典,下列哪项不在其中( C )

A.《诗》 B .《春秋》

C .《乐》

D .《书》

57.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B. 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

C. 用笔、结构、情感、素养是书法之大要。

D. 《兰亭序》是王羲之留下的珍贵书法遗产。 58. “己斋叟”指( D ) A.吴承恩

B .袁枚

C .李商隐

D .关汉卿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 ,袁枚号“简斋” “仓山居士” “随园主

(老)人” ,李商隐号“玉溪生”

“樊南生”】

59.《过秦论》中, “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中的“八州”不包括( A )

A.雍州 B .冀州 C .徐州 D .荆州

从文中“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拥雍州之地”可推 】

60. “吾今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乃天子气也。 ”这句话是对云气的一中概述,那么

此句出自于( C )

C )

天子之死的说法

A.《九歌》 B .《滕王阁序》 C .《鸿门宴》 D .《岳阳楼记》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九》,有删改) A .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B .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限。 C .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D .汉之飞将军:指李广将军。王昌龄的山水田园诗作《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用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典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丁度字公雅。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未几,擢工部侍郎.. 、枢密副使。后二年,卫士为变,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节选自《宋史·丁度传》,有删改) A .“大理”是官署名,掌全国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在九卿之列。 B .“河东”指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黄河流经山西省境,由北而南,故称。 C .“侍郎”,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D .“社稷”常用作国家代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索字巨秀,少有逸群之才。举秀才..,除郎中,转南阳王模从事中郎。寻以破曜功封上洛郡公,食邑..万户,以功转骠骑大将军、左仆射...。时三秦人尹桓等数千家,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对曰:“……此二陵是俭者耳,亦百世之诫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B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A 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修订稿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精选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00题(学生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00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 B.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 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D.“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2.假如小明和小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亲如兄弟。长大后小明发达了,小强十分贫穷,但两人友谊并未因此改变,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不可以称为()A.车笠交 B.莫逆之交 C.金兰之交 D.竹马之交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编年体通史,被称为“正史”,康熙年间编定。 B.《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C.《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撰,全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纪传体史书。 D.《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南宋李防独自编辑,因成书时代天下太平,故名。 4.下列哪个选项是欧阳修的谥号() A.欧阳永叔 B.少陵野老 C.醉翁 D.欧阳文忠公 5.以下诗文集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 A.《文山先生全集》 B.《稼轩长短句》 C.《王子安集》 D.《范文正公集》 6.我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指的是() A.兄弟父母之间亲情深厚 B.指两姓联姻 C.朋友之间关系交好 D.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 7.“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分别管的是() A.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 B.审议权、执行权、审议权 C.执行权、审议权、决策权 D.执行权、决策权、审议权 8.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那么农历十月被称为() A.建子月 B.建酉月 C.建亥月 D.建丑月 9.下列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芒种②惊蛰③小满④谷雨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真题锦集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真题锦集及答案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C.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大赛试题

高三年级古代文化常识大赛 1、下列词语不表示谦称的是:( ) A、某 B、执事 C、不佞 D、朕 2、“永乐大典”是 ( ) A、乐曲名称 B、祭祀名称 C、官职名称 D、类书名称 3、“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5、“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6、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 B 、面积 C、体积 D、重量 8、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A、文章书画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10、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11、“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2、《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A、名 B 、字 C、号 13、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14、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 B、耄耋 C、百年 15、“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16、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17、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18、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1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2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无论男女,都在二十岁时取字,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联系。 B.名、字与号: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C. 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陶渊明被私谥“靖节征士”。 D.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以为……”,就是“我认为”的意思。 B. 鄙,见识肤浅,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才疏学浅”。 C. 卑,出身低下,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如“卑职知罪” D.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实际上就是承认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孤家(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小吏、哀家、足下等。 C.古代读书人自谦小生、晚生、晚学、晚辈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D.古代读书人常称自己为不才、不佞、不肖,也表示自谦,说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B.“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古代女子对别人说话时,往往自称妾、臣妾、贱妾、奴婢、拙荆等。 D.中国人含蓄内敛,出家之人亦不例外。老和尚自称“老衲”,尼姑自称“贫尼”,道士自称“贫道”。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民或官吏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殿下等。 B.麾下,这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C.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唐朝以后,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D.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皇太后。一般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等。 B.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 C.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皇帝在位活着时不可以改元。 D.“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练习与答案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和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1.下列对古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写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课”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深渊、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答案:A(“布衣”是指平民,非读书之人,且平民穿麻、葛织物)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庶母”“庶弟”等 C.“大理”古代掌刑法的官。隋置大理寺卿、少卿、北齐置大理寺,历代相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制事”“制政”“修政”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 答案:A(“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进”指旧时部署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廷有关的证据 答案:B(“藩镇”是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的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大权) 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武帝是皇帝的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指代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那个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最高行政长官。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 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 B. 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 C. 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 D. “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2. 假如小明和小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亲如兄弟。长大后小明发达了,小强十 分贫穷,但两人友谊并未因此改变,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不可以称为(D) A车笠交(不分贵贱贫富)B ?莫逆之交(非常要好、情投意合) C.金兰之交(同心合意、生死与共)D ?竹马之交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编年体(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正史”,康熙年间编定。 B.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 ,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C. 《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撰,全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纪传体(编年体)史书。 D.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南宋李昉独自编辑(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因成书时代天下太平,故名。 4. 下列哪个选项是欧阳修的谥号(D) A. 欧阳永叔B ?少陵野老C ?醉翁D ?欧阳文忠公 5. 以下诗文集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D) A. 《文山(文天祥的道号)先生全集》 B .《稼轩长短句》 C .《王子安(王勃的字)集》 D. 《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集》 6. 我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指的是(B) A. 兄弟父母之间亲情深厚 B .指两姓联姻 C.朋友之间关系交好 D .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 7. “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分别管的是(A) A. 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 B .审议权、执行权、审议权 C.执行权、审议权、决策权 D .执行权、决策权、审议权 8.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那么农历十月被称为 (C) A. 建子月B .建酉月C .建亥月D .建丑月【农历十一月为建子月】 9. 下列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芒种②惊蛰③小满④谷雨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 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0. 下列作品属于《礼记》中的是(A)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含答案)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过关检测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克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长兴岛高级中学魏曼丽 2016.01.20 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 A、庖丁 B、师襄C孙膑D弈秋 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五十岁 B、七十岁C 八九十岁D百岁 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 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 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 A、布衣 B、朱门 C、氓D黔首 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 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D 高弟、高妹 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20 B 、30 C 、40 D 、50 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 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 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 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 A起B擢C补D夺 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 A兼B摄C署D辟 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

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 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兀”,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殿试D朝试 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 何时?:() A隋朝B宋朝C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的_子_时,也就是现在的_前天晚上11点_时到第二天凌晨1点_时。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_金_ 、_木_、_水_、_火_ 、_土_五种物质。1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是指:_吏_部、户_部、礼_部、兵_部、刑 _部、工 _部,各部的长官均为_尚书_。"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_吏部_。 15.古代授官叫_拜_ 、_ 除_,降官贬官叫_谪_、_左迁_。 16.汉代郡的长官称_太守_,隋唐州的长官称_刺史_,宋代州的长官称_刺史_,明代府的长官称_知府_ 。 17.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居于九州之首的是_冀_州,"_冀_"是今河北省的简称。18.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泰山_、_华山_、_衡山_、_恒山_、_嵩山_。 1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_南京_。20.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_北 _,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_北 _,陕西省的华阴位于_华山_之北。 21.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_儒教_、_佛教_、_道教。 22.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_盘古_、_女娲_、_精卫。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_坐西朝东为最尊,其次是_坐北朝南_,再次是_坐南朝北,最下位是_坐东朝西_。 24.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_象形_、_指事_、_会意_、_形声_、_转注_、_假借_。 25.古代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说法,句中的"四库"指的是_经_、_史_、_

子_、_集_。 26.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_观灯,清明节_踏青扫墓_,重阳节_登高赏菊_。 27.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_琴_、_棋_、_书_、_画_。 28."岁寒三友"指的是_松_、_竹_、_梅_ 。 29.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宫_、_商_、_角_、_徵_、_羽。30."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_父母_,"悌"指善事_兄长_。 31.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高山流水_、_广陵散_、_平沙落雁_、_梅花三弄_、_十面埋伏_、_夕阳箫鼓_、_渔樵问答_、_胡茄十八拍_、_汉宫秋月_、_阳春白雪。 2016届高考导向标--古代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 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9.而立:男子三十岁。(立,即“立身、立志”)

2018届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一)

2018届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能力提升一)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魏继国编制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及答案

高三复习备考古代文化常识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 《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 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 称。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而“河 北、河南”多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江表”是指长江以北地区,“江左”是指江东,“淮左” 是指宋时的淮南东路。 C.“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 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D.“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 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 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B.“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是指少年时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 儿童,“纵豆蔻词工”中“豆蔻”亦指“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表示男子20岁成年;“及笄”是指女孩子15岁成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是指男孩子15岁左右。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国地 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体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D.“朕”本是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是对死去 的人的尊称;“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弟”是指一直跟随他的弟弟;“籍独不愧于心乎” 中的“籍”是项羽自称;“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中的“令”是对人的美称,如“令尊”“令堂”等;“尽西风,季鹰归未”中的“季鹰”是晋人张瀚的字,古人称字是尊称。 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的“结发”是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黄泉”是指人死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