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检验标准

热敏电阻检验标准
热敏电阻检验标准

X/X

深圳TT电子有限公司检验标准

X/XX-XXXX.2010

热敏电阻检验标准

2010年XX月XX日发布 2010年XX月XX日实施深圳TT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发布

目录

目录 (Ⅰ)

使用前言说明 (Ⅱ)

标准范围及引用 (Ⅲ)

1 主体材料分类说明 (1)

2 使用环境要求 (1)

3 产品MARKING标示要求 (1)

4 部品外观相关要求 (1)

5 包装、储存要求 (1)

6 阻燃状况要求 (1)

7 部品仪器设备的要求 (2)

8 检验规则 (2)

8.1 适用规范 (2)

8.2 检验样品的抽取说明 (2)

8.3 检验结果的判定及处理 (2)

9 部品常规检验要求 (2)

9.1 部品尺寸检验方法 (2)

9.2 部品基本电性能检测 (2)

9.3 可焊性检测方法 (3)

9.4 机械性检测方法 (3)

9.5 标示耐擦性检测方法 (3)

9.6 RoHS测试 (3)

10 可靠性实验 (3)

10.1 高温储存 (3)

10.2 高湿储存 (4)

-Ⅰ-

标准使用前言说明

热敏电阻是我司电源产品主要的构成原器件,有着对电源电路起着保护其它电子元件的作用!根据热敏电阻的承认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特制订本检验标准作为IQC部品来料检验及部品工程认定和组织生产销售的依据。

本标准的格式和结构安排符合GB/T 1.1-2000和GB/T 1.2-2002标准要求。

本标准由深圳市TT电子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TT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

-Ⅱ-

标准范围及引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敏电阻的材料分类、使用环境要求、产品标示要求、本体外观要求、包装贮存要求、阻燃要求、检测设备要求、检测规则、部品常规检验、可靠性实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供应商交给TT的所有热敏电阻材料的标准验收。

2 规范性标准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份:总则

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T 4857.5-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Ⅲ-

1 主体材料分类说明

热敏电阻主要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大类

2 使用环境要求

如无特别规定及特殊要求,在下述条件下使用:

注:如有特别规定的请参照承认书上的使用环境要求!

3 产品MARKING标示要求

热敏电阻本体应有该电阻的品牌标示、电压、片径、安规符号以及生产周期,且印字要清晰!若本体过小可省略品牌标示,但要有电压、片径等参数!

4.部品其它外观要求

4.1本体标示要清晰,无模糊等不良现象

4.2引线要光滑明亮,无氧化等不良现象

4.3本体表面不应有锈蚀、裂痕、和其它机械不良现象

5.包装、储存的要求

5.1包装

包装箱应标示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检验日期、生产周期和包装数量,有要求的要标示我司元件料号。对无铅产品要在包装箱上贴上无铅标签。包装箱外应印刷或贴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等运输标志,运输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包装箱外印刷或贴的标志不可因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而褪色、脱落。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附件及相关随机文件。

5.2储存

产品使用前应存放在原包装箱内,存放产品的仓库环境温度-2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3%,仓库内不允许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产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并且应无强烈的机型振动、冲击和强磁场作用,包装箱应垫离墙壁、地面至少10cm,距离热源、冷源、窗口或空气入口至少50cm,在本规定条件下的储存期,若无特殊规定一般应为六个月,超过六个月时要重新交收检验。

6.阻燃状况

热敏电阻应符合UL 94-VO级要求

-1-

7.部品仪器设备的要求

7.1漏电流测试仪输出电压误差±3V

7.2电桥测试仪测试频率和测试电压按承认书要求测试

7.3高温箱温度误差±5℃

7.4恒湿恒温箱温度误差±3℃,湿度误差±5%

7.5直流电源电压误差±3V

7.6万用表电压误差±3V;电流误差±3mA

7.7 RoHS测试仪应符合欧盟要求

7.8 游标卡尺误差±5mm

7.9 锡炉温度±3℃

7.10 变频电源电压误差±3V

8.检验规则

8.1适用规范

a)适用于TTIQC的进料检验

b)适用于部品部新品认定与第二供应商的导入工作

c)适用于部品定型/例行试验的判定标准

8.2检验样品的抽取说明

为了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检验样品数量不可小于5PCS

8.3检验结果的判定及处理

a)检验数据应100%符合承认书要求

b)若不符合承认书要求的出具不合格报告,并以“新部品不合格联络函”的形式通知供应商前来解决!

9.部品常规检验要求

9.1部品尺寸检验方法

检验前游标卡尺要归零,检验样品应符合承认书要求,若承认书未做说明按以下要求检验:

9.2部品基本电性能检测

-2-

9.3可焊性检测方法

将焊槽中焊料(无铅锡)的温度预调到260℃±3℃,并将锡面杂质刮除,保持锡面清洁光亮,然后将沾过助

焊剂的引出端使用部分侵入焊槽内保持5S,然后取出冷却后,用放大镜对粘锡面进行观察,焊锡面积应大

于95%且引脚要光滑明亮、无发黑不沾锡等不良现象

9.4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9.4.1 引线拉力强度

如无特殊要求按以下条件检验:

9.4.2引线弯曲强度

9.5标示耐擦性检验方法

用酒精来回擦拭标示三次,应无模糊不清等不良现象

9.6 RoHS测试

若无特殊情况按TTRoHS测试内控标准检验:

若仍有疑问按欧盟测试标准检验

10.可靠性试验

10.1高温储存

-3-

10.2高湿储存

-4-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 2015年4月17日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目的: 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 3.2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 3.3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4、定义: 4.1异色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2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3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6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分可擦出及不可擦出。 4.7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 5、工作程序 5.1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 检验条件:距离 30cm~45cm,时间 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 位置:产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 检验时间:一般在5-10秒以内。条件: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5.2 外观区域划分 5.2.1 A区: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样品的正面) 5.2.2B区: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 5.2.3C区: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3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

6、对一些典型缺陷的描述 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电动PTC技术规范(检验规范)

电动PTC技术规范 (检验规范) 版本换版/修订记录编制/修订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前言 为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PTC加热器检验的规范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要求,结合我公司产品开发流程,编制本检验规范。本检验规范主要指导生产部门对零部件检验、判定工作。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提出,前瞻性技术科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PTC加热器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PTC电加热器的设计、制造、检查与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423.22-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T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GB/T 7153-2002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GB/T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GB/T 12666.2-2008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GB/T 20626-2006特殊环境条件 GB/T 2164-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风扇型PTCR发热器 GB/T 2165-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风扇型PTCR发热器安全要求 GB/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GB/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接插件

铸件质量检查标准

一、目的: 为了确保外协标准铸件、成品铸件质量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为了满足产品特性,结合相关文件特制定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产品外协、采购、装配过程中、全部铸件质量检查标准。 三、检查标准: 3.1、铸件结构要符合设计要求或加工工艺要求。无特殊要求时按铸件通用标准执行。通用标准等级分为: 交货验收技术条件标准;铸件质量分等通则(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材质、检验方法;工艺和材料规格等一般性规则。 3.2、铸件成品检验。铸件成品检验包括:相关技术条件的检验、表面质量检验、几何尺寸检验等项内容。 ①相关技术条件的检验。包括铸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检验内容。机械性能检验和金相及化学成分检验等技术条件的检验,均必须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检验(此处略)。 ②表面质量检验。机械加工生产一线人员在工艺过程中对铸造毛坯的检查主要是对其外观铸造缺陷(如有无沙眼、沙孔、疏松、有无浇不足、铸造裂纹等)的检验;以及毛坯加工余量是否满足加工要求的检验。 表3-1铸件外观质量检验项目(GB6060.1—1985)

表3-2 铸件表面粗糙度(R a 值μm)(GB6414—1986) ③铸件成品几何尺寸检验。主要一种是采用划线法检查毛坯的加工余量是否足够。另一种方法是:用毛坯的参考基准面(也称工艺基准面)作为毛坯的检验基准面的相对测量法(需要测量相对基准面的尺寸及进行简单换算)。 表3-3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mm)(GB6414—1986) 注:铸件基本尺寸≤10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3 级;大于10mm 至等于15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2级;大于16mm 至25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1 级。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1、目的: 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 3.2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 3.3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4、定义: 4.1异色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2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3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6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分可擦出及不可擦出。 4.7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 5、工作程序 5.1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 检验条件:距离30cm~45cm,时间 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 位置:产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 检验时间:一般在5-10秒以内。条件: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5.2 外观区域划分 5.2.1 A区: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样品的正面) 5.2.2B区: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 5.2.3C区: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3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

6、对一些典型缺陷的描述 ●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 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 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 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在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浇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搭桥:在导电胶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着,但下面胶没有连着而出现空洞的现象。 ●补伤:对导电胶上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 ●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通用质量检验标准

通用质量检验标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通用质量检验标准 1.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下载自管理资源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引用文件 GB13024-91箱纸板GB13023-91瓦楞原纸 QB1011-91单面涂布白板纸ZBY32024-90白卡纸 GB/T10335-1995铜版纸 GB7705-1987平版装潢印刷品GB/T17497-1988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6544-1999瓦楞纸板GB6543-86瓦楞纸箱 GB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6545-1998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6-1998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8-1998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内容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箱纸板——根据GB13024-91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瓦楞原纸——根据GB13023-91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 c)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1011-91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白卡纸——按ZBY32024-90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铜版纸——符合GB/T10335-1995铜版纸。 f)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抽样方式: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 (规范)

压铸件毛坯质量标准生效日期2016年5月09日 页码 3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3.1 化学成分 3.1.1 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1.2 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但必须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 力学性能 3.2.1 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 采用压铸件本体为试样时,切取部位的尺寸、测试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3.3 压铸件几何尺寸的检验可按检验批量抽检或按GB2828、GB2829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3的规定。 3.4 压铸件表面质量的出厂检验应逐件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5 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规定执行。 3.6 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4的规定执行。 3.7 压铸件需喷丸、喷沙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5的规定执行。 3.8 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可以包括: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试验、金相图片和压铸件剖面等,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1.6的规定。 3.9 其它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T15114的规定执行。 4 压铸件的交付、包装、运输与储存 4.1 供方应提供需方一份检验证明,用来说明每批压铸件的检验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2 合格压铸件交付时,必须附有检验合格证。其上应写明下列内容:产品名称、产品号、合金牌号、数量、交付状态、制造厂名。检验合格印记和交付时间。有特殊检验项目者,应在检验合格证上注明检验的条件和结果。 4.3 压铸件的包装应牢固,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的安全和清洁。包装箱面或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产品号、数量、制造日期及收发单位名称。 4.4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107热敏电阻(NTC、PTC)原材料检验规程

中山市同济科技照明有限公司三层文件 文件编号 Q/TJ-49-0007-1-0原材料检验规程 版本:1 修改次:0 标 题 物料名称 热敏电阻(NTC 、PTC) 本章共1 页 1/1 编制:品质部 审核: 批准: 日期:2006年10月18日 1. 外观 检验方法:目测。 检验要求:(1)包装完整、防潮、规格、型号清晰、耐久;包封漆光洁、无裂口,引脚无氧化、 变形,包封漆体积基本一致。 (2)包装盒(箱)内成品无混装、少装现象。 抽样方案:根据数量按GB/T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Ⅱ水平抽取,AQL=1.5。 2. 尺寸 检验工具:游标卡尺。 检验要求: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与样板一致。 抽样方案:每批抽取10PCS,不允许有不合格。 3. 电参数 检验设备: LCR 电桥,数字万用表。 检验要求:(1)测量其阻值误差应在±30%内(测试频率为1KHz,测试温度为25±5℃). (2)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变小:用两只手指紧握着电阻,其阻值应逐渐变小,放开手 指,其阻值应逐渐增大至初始值(针对负温度系数的NTC)。 (3)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变大: 用两只手指紧握着电阻,其阻值应逐渐变大,放开手 指,其阻值应逐渐减小至初始值(针对正温度系数的PTC)。 抽样方案:根据数量按GB/T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Ⅱ水平抽取,AQL=0.65。 4. 温敏特性 检验设备: 恒温烘炉,LCR 电桥,数字万用表。 检验要求:置于恒温烘炉内,从室温开始,以5的倍数为基数,以5℃为单位升温测试阻值,当阻 值达两倍初始值时为居里温度点(误差±5℃),应同要求的居里温度点一致(针对正 温度系数的PTC);放至冷却再测试应回到初始值。 抽样方案:每批抽取5PCS,不允许有不合格。 5. 可焊性 检验工具:锡炉。 检验要求:温度:235±5℃;时间: 3S-3.5S;引脚95%以上沾锡。 抽样方案:每批抽取5PCS,不允许有不合格。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内在质量控制,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内在质量验收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来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造毛坯件; 3、引用标准 (1)JB/T5000.4-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2)GB/T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 (3)GB/T5612-2008铸铁牌号表示法 (4)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 (5)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4、名词解释 (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 (2)铸态铸件:浇铸完后未经任何形式处理的铸件(不包括清除铸件附属部分如门、冒口、隔弧板或模制材料的残渣); (3)首件样品:完全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生产出的铸件; (4)初步样品:在很大程度上与首件样品相同的铸件,但是其生产没有或部分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 (5)相关壁厚:机械性能适用的壁厚; (6)单方检验:指检查、验收、测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几种特性,然后将其与

指定要求相比较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行为; (7)连续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定期检验; (8)跳跃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间断性检验; (9)试件:样品的一部分,有特定的尺寸,经过机械加工也可能没有经过机械加工,并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试验条件; 5、铸件内在质量验收总则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为验收判定依据;5.1铸件化学成分 (1)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对于铸造材料的化学组成,应采用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 (2)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有关数据应特指液体金属,即球化后浇筑前的(炉前)浇包分析; (3)如果相关材料标准和订单或询价单等都不含有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任何有关数据,如只规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则制造商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化学组成,但必须符合铸件使用地(毛坯或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最终使用地点)的环保等法律法规要求; (5)化学组成在要求对某一铸件进行化学分析时,化学元素允许偏差要符合材料标准给出的偏差或符合采购方与制造商之间通过协议确定的偏差。在适用时,采购方与制造商之间应就采样位置达成协议。

热敏电阻检验标准

X/X 深圳TT电子有限公司检验标准 X/XX-XXXX.2010 热敏电阻检验标准 2010年XX月XX日发布 2010年XX月XX日实施深圳TT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发布

目录 目录 (Ⅰ) 使用前言说明 (Ⅱ) 标准范围及引用 (Ⅲ) 1 主体材料分类说明 (1) 2 使用环境要求 (1) 3 产品MARKING标示要求 (1) 4 部品外观相关要求 (1) 5 包装、储存要求 (1) 6 阻燃状况要求 (1) 7 部品仪器设备的要求 (2) 8 检验规则 (2) 8.1 适用规范 (2) 8.2 检验样品的抽取说明 (2) 8.3 检验结果的判定及处理 (2) 9 部品常规检验要求 (2) 9.1 部品尺寸检验方法 (2) 9.2 部品基本电性能检测 (2) 9.3 可焊性检测方法 (3) 9.4 机械性检测方法 (3) 9.5 标示耐擦性检测方法 (3) 9.6 RoHS测试 (3) 10 可靠性实验 (3) 10.1 高温储存 (3) 10.2 高湿储存 (4) -Ⅰ-

标准使用前言说明 热敏电阻是我司电源产品主要的构成原器件,有着对电源电路起着保护其它电子元件的作用!根据热敏电阻的承认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特制订本检验标准作为IQC部品来料检验及部品工程认定和组织生产销售的依据。 本标准的格式和结构安排符合GB/T 1.1-2000和GB/T 1.2-2002标准要求。 本标准由深圳市TT电子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TT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 -Ⅱ-

标准范围及引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敏电阻的材料分类、使用环境要求、产品标示要求、本体外观要求、包装贮存要求、阻燃要求、检测设备要求、检测规则、部品常规检验、可靠性实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供应商交给TT的所有热敏电阻材料的标准验收。 2 规范性标准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份:总则 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T 4857.5-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Ⅲ-

成品检验规范07304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Ltd. 【三阶文件】 成品检验规范 征求意见稿 文件编号: 版本号:A. 0 核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分发号:

目录 项目页次 1.0 前言……………………………………………… 2.0 适用范围…………………………………………. 3.0 引用的标准………………………………………. 4.0 定义 5.0 总体要求 6.0 检验的一般条件 7.0 检验水平 8.0 “雷柏”产品的级别划分 9.0 OEM客户级别划分 10.0 检验项目重要程度划分 11.0 产品检验的样本抽取方式 12.0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3.0 检验用设备、测试软件、工具 14.0 质量控制点与检测设备、测试软件、产品不良项目及检验水平对应表 15.0 检验方法 16.0 判定的标准 17.0 不良项目代码规定 18.0 不良项目代码、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与检验水平对应表 19.0 键盘成品检验判定标准总表 20.0 鼠标成品检验判定标准总表 21.0 无线耳机成品检验判定标准总表 22.0 无线音响成品检验判定标准总表 23.0 修订

1.0 前言 本检验规范中所有的检验项目及判定结果,是依据客户在使用本公司产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参考公司的主要客户提供的验货标准,检验的方法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的总结,部分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 公司的实际情况、市场、客户、产品等方面在不断的变化,因而需要对本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分定期修订和不定期修订。定期修订为6个月,由品保部负责收集本标准实施后客户质量信息的反馈、生产实际能力、检验方法及标准的可行性等信息,综合评估后对本标准不适宜的部分进行修订;当本检验规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被客户投诉、按本规范的要求执行后被客户退货、公司发生重大改变等因素出现时需要立即修订本检验规范。 本标准为公司产品检验的通用规范,在对每种产品进行检验时,需要结合SIP的要求来进行实际操作,以本标准的要求为主,如果SIP上的要求与本标准有冲突,以本标准的要求为准,由品保部评估SIP与本标准差异之处进行调整。 执行本规范的人员必须要经过品保部的培训,经考核后才可上岗作业,所有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的人员必须要能够对同一缺陷的判定结果做到基本一致。 本标准中提到的检测设备、测试软件、测试工具必须要经过校验合格,完全能够测量出产品的实际功能及性能。在每次使用前由操作员进行点检,每月由检测设备管理工程师和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对检验设备、测试软件、测试用工具和治具进行MSA,及时发现和解决测量系统失效的问题; 所有作为本标准中判定依据的限度样品,必须要保证其唯一性,同一种缺陷,只允许一个限度样品,由品保部统一对限度样品进行签发、登记、回收、报废等工作; 因生产现场的限制及产能的需求,本标准中有一部分的检验项目无法在产线进行检验,需要按要求在线外、实验室或半成品进进行检验,但必须要保证所有必检项目检验合格、实际功能符合客户需求后才能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2.0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雷柏公司生产的有线键盘、鼠标,无线键盘、鼠标,无线耳机,无线音响等产品的检验与质量控制;同时也适用于雷柏公司外发给协力厂商制造的相关产品成品的检验与质量控制。 3.0 引用标准和法律法规 3.1本规范引用了IEC标准和GB标准中一些要求和测试方法,所引用的这些标准都是有效的最新版本。所有的IEC、GB标准都要修订,本规范也会随着最新版本的颁布而做出相应的修订。 3.1.1 IEC 60950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要求(IEC 60950-1:2005,修 改)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0950-1:2005, modified) 3.1.2 GB3883.1-200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1.3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1.4 GB/T 6378.1-2002计量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对单一质量特性和

毛坯检验规范

毛坯检验规范 1、目的 对产品毛坯进料检验作文件化规定,使检验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避免和减少因毛坯的不合格造成后续作业的困难和产品的不合格。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铸造毛坯、锻造毛坯和压铸毛坯的进料检验过程。 3、依据 1).国家相关标准 如:《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检查表》 GB2828-2008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176-87 《阀门铸铜件外观质量要求》 GB12231 《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等; JB2702-80 2).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 3).客户要求和合同要求等。 4、内容 4.1 毛坯尺寸规定 4.1.1 毛坯两端面的加工余量: 1/4"--1/2" 各为 0.8-1.0mm; 3/4"--1 1/4" 各为 1.0-1.2mm; 1 1/2"--2" 各为 1.0-1.5mm; 2 1/2"--4" 各为 1.2-2.0mm。 4.1.2 外螺纹或外圆的半径方向加工余量: 1/4"--1/2" 为 0.8-1.0mm; 3/4"--1 1/4" 为 1.0-1.2mm; 1 1/2"--2" 为 1.2-1.5mm; 2 1/2"--4" 为 1.5-2.0mm。 4.1.3 内孔或内螺纹半径方向加工余量: 1/4"--1/2" 为 0.8-1.0mm; 3/4"--1 1/4" 为 0.8-1.2mm; 1 1/2"--2" 为 1.0-1.5mm; 2 1/2:--4" 为 1.5-2.0mm。 4.1.4阀体中孔平面加工余量:0.5-1.0mm。 4.1.5内孔深度和外圆长度毛坯尺寸:与图纸加工尺寸相符。 4.1.6抛光的毛坯单向表面余量 1/4"--1/2" 为 0.5-0.8mm; 3/4"--1" 为 0.8-1.2mm; 1 1/4"--2" 为 1.0-1.5mm。

019铸件毛坯验收技术标准(球墨铸铁)

铸件毛坯验收技术条件球墨铸铁 第一版 受控状态: 分发号: 持有者: 2016-9-21发布 2016-9-21实施 山东良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拟制:审核:审批:

前言 随着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拖拉机变速箱,应相应地提高其零部件质量,加强零部件的质量检查。为此特制订《铸件毛坯验收技术条件球磨铸铁》。 本标准作为我公司灰球铸铁件的制造和厂内验收依据。质量部门在球磨铸铁件验收时依据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包含了: 1、对外协件的金相组织检验要求; 2、对单铸、附铸试块限制的要求; 3、对球墨铸铁件的加工定位点的要求; 4、增加了附录D(球墨铸铁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近似关系式); 5、附录E(球墨铸铁抗拉强度与硬度的近似关系)。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良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铸造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念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铸造的球墨铸铁件毛坯验收技术条件。外协件检查可以此为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用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铸造的柴油机球墨铸铁件毛坯的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200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348-1988 球墨铸铁件 GB/T5612—1985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GB/T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Q/LC C-02-001 铸造毛坯验收技术条件灰铸铁 3 球墨铸铁牌号 铸件所用材质应符合产品技术图样规定。球铁的牌号应符合GB/T5612《铸铁牌号表示方法》的规定,并分为单铸试块和附铸试块两类。单铸试块的力学性能分为八个牌号,见表1。附铸试块的力学性能分为五个牌号,见表5。 4 力学性能 球墨铸铁件的力学性能以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个指标为验收依据。对屈服强度、冲击值等有要求时,可由共需双方协商。 4.1 单铸试块的抗拉强度 4.1.1 单铸试块的制备 试块的形状和尺寸由质检部门、设计部门、和铸造部门协商确定,可从图1、图2、图3中选择。图1的U 型单铸试块的尺寸应符合表2规定。图2的Y型单铸试块的尺寸应符合表3规定。图3的敲落试块的尺寸见图3。 单铸试块应与该批铸件以同一批量的铁水浇注,并在每包铁水的后期浇注。 试块的冷却条件应与所代表的铸件大致相同,试块的开箱温度不应超出500℃。 如果在腔内进行球化处理时,试块可以与铸件有共同的浇冒口系统的型腔内浇注,或在装有与铸件工艺接近的带有反应室的腔内单独浇注。 需热处理时,试块应与铸件同炉热处理。 4.1.2 测定结果 单铸试块的测定结果应符合表1规定。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1产品表面等级定义 结构产品的表面外观等级划分为3个级别:1级、2级和3级,各表面等级的定义如下。 1.1 1级表面 重要外观表面,体现产品外观形象的表面,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能直接正视的表面,以及打开前门就能看到的表面。 1.2 2级表面 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主要外表面,或半装饰性的经常被客户打开后可视的外观表面。 1.3 3级表面 不是以装饰为目的的次要外观表面和内表面、客户不会看到的表面及除1、2级表面以外的表面。 2.1检验原则 2.1.1产品外观应美观,颜色均匀一致,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生产者应认真操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对各种表面的损伤。 2.1.2 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 2.1.3 所有结构件外观缺陷的判定是基于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进行的判定,如果有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如引起炸机、短路等),即使符合标准规格,也判定不合格。 2.1.4 所有外观判定都是在下述的检验条件下进行判定,看不到的外观缺陷都认可接受。 2.1.5 对外观判定操作存在争议的以结构物料SQE工程师判定为准,仍有严重分歧的,最终裁决权归技术部。 2.2目视检测条件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

650~750mm ,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下表: 表2、检测条件 表面等级 1级2级3级检视时间5s 5s 3s 检视距离光源650~750mm 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 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下图)。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 。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图1、“正视”位置示意图 2.3检测面积划分 被检表面按其面积或最大外形尺寸划分为不同大小类别,当有两个条件满足时、以大的一类为准。 表面大小划分标准如下表。(注:一般情况下,被检表面上的缺陷个数超过2个时,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 mm ,否则视为同一缺陷,尺寸以其总和计。) 表3、表面大小类别划分 按面积(mm 2 )按最大外形尺寸(mm)小面检测面积 ≤12000最大尺寸≤300中面12000<检测面积≤48600300<最大尺寸≤600大面48600<检测面积≤97200 600<最大尺寸≤1000超大面 97200<检测面积 1000<最大尺寸 表面大小划分标准 3对外观的质量要求 3.1总则 3.1.1特殊签样 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第4节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 3.1.2零件与组件 零件的生产应首先按照各种零件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组装后的结构件按本规范检验表面外观。散件发货的零件按第4节的要求,表面等级按使用环境定义。 3.2加工工艺原因导致的问题 3.2.1毛刺或锐边 以不影响装配操作,并保证使用时的安全、不伤手为原则(特殊产品以签样或图纸上的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 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配套的铝合金铸件的外观检验,包括毛坯、成品)完成铸造后机械加工的产品)。 2. 技术要求 压铸件质量要求 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表面质量 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压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但缺陷必须符合表1规定。 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 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加工后的表面质量 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 不允许有超过表2规定的孔穴存在。 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头两扣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其余部分螺纹不允许有表3所规定的孔穴缺陷。

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压铸件内部不允许有冷隔缺陷。 压铸件内部允许有气孔、疏孔、夹杂等缺陷,但孔穴缺陷最大直径不超过壁厚的1/8,孔穴数量在任何剖面上不超过2个/cm2 。 重要压铸件的受力部位须进行解剖检查,符合表6中的规定。 3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化学成分 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但必须符合GB/T15115的规定。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采用压铸件本体为试样时,切取部位的尺寸、测试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压铸件几何尺寸的检验可按检验批量抽检或按GB2828、GB2829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质量的出厂检验应逐件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的规定执行。 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T 的规定执行。 压铸件需喷丸、喷沙加工的表面按GB/T 的规定执行。 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可以包括: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试验、金相图片和压铸件剖面等,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其它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T15114的规定执行。 4 压铸件的交付、包装、运输与储存 供方应提供需方一份检验证明,用来说明每批压铸件的检验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合格压铸件交付时,必须附有检验合格证。其上应写明下列内容:产品名称、产品号、合金牌号、数量、交付状态、制造厂名。检验合格印记和交付时间。有特殊检验项目者,应在检验合格证上注明检验的条件和结果。 压铸件的包装应牢固,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的安全和清洁。包装箱面或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产品号、数量、制造日期及收发单位名称。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电动PTC技术规范(检验规范)..

江铃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标准文档 PD -2014 电动PTC技术规范 (检验规范) 2014- - 发布2014- - 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铃产品开发技术中心发布

前言 为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PTC加热器检验的规范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要求,结合我公司产品开发流程,编制本检验规范。本检验规范主要指导生产部门对零部件检验、判定工作。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提出,前瞻性技术科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江铃产品开发技术中心管理标准 电动PTC技术规范(检验规范) PD 1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PTC加热器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PTC电加热器的设计、制造、检查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423.22-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T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GB/T 7153-2002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GB/T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GB/T 12666.2-2008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GB/T 20626-2006特殊环境条件 GB/T 2164-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风扇型PTCR发热器 GB/T 2165-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风扇型PTCR发热器安全要求 GB/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GB/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接插件

铸 件 检 验 规 范。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铸件) 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对铸件质量控制,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特制订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铸件进厂检验办法。 适用范围:进入本公司的所有铸件。 内容:铸件的检验主要包括铸件表面质量的检验和铸件内在质量以及铸件质量的综合评定。本公司主要进行铸件表面质量的检验,其他均不做检验。 铸件表面质量的检验: 1、铸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2、进厂的铸件表面必须清砂干净,铸件缺陷修补部位应打磨平整,无凹凸、裂纹等缺陷。 3、铸造的毛坯材质符合图纸资料要求,检测铸铁、铸钢铸铝等毛坯件具体的化学成分不作分析。 4、定期对零件的硬度进行抽检,抽检率10%。 5、模具毛坯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符合图纸资料要求,要求加工处要留有足够的加工量,错型公差符合要求(检测以单边最小数为准),具体尺寸见下表(单位:mm): 6、铸件表面不能有裂纹,毛坯的浇口、顶杆痕迹允许留有痕迹,但必须留有加工量,可以通过加工去除表面痕迹。 9、铸件加工后的表面不允许有铸态表皮存在。 10、铸件螺纹孔内螺丝旋入四个螺距之内不允许有缺陷,四个螺距之外缺陷直径不大于1.5mm,且整个螺纹孔内不多于2个。 11铸件的尺寸检验公差值按照下表执行,一般取其最低的一级执行: 铸件尺寸公差值(GB6414—1999)

12、为避免成批铸件因尺寸不合格报废、保证铸件满足机械加工和使用性能要求,在检验铸件尺寸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12.1铸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零件图与铸件图要求。 12.2外购铸件首次必须将模样或首件送检,并认真填写检验记录。 12.3铸件进厂应按10%进行抽检,若铸件尺寸不合格时,应逐件进行检验,不合格的铸件予以报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