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

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

加9要减1;加8要减2;

加7要减3;加6要减4;

加5要减5;加4要减6;

加3要减7;加2要减8;

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

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

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

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 100 1000等等。8+2=10 78+22=100 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先6+10=16后16-3=13

如27+8=3527+10=3737-2=35

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

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再如83+38=121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二、多位数补数减法

补数减法就是减1加补;三位减两位的方法:百位减1;十位加补;如268-89=179;计算程序是268减100等于168;168加89的补数11就等于179。

三、调换位置的减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十位数减个位数;然后乘以9;就是差数。如86-68=18;计算程序是8-6=2;2乘以9等于18。

四、多位数连减法

多位数连减;采用补数加减数的方法达到速算。先找到被减数的补数;然后将所有的减数当成加数连加;再看和的补数是多少;和的补数就是所求之差数。举例说明:653-35-67-43-168=340;先找被减数653的补数;653的补数是347;然后连加减数347+35+67+43+168=660;660的补数为340;差数就得340。

例子:13-9=

(1)用“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13-9=4。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2)用“连续减法”

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把9分成3和6;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13-9=4。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3)用“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用“想加算

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而且在运用这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个别孩子由于训练不到位;口算速度没有达到要求;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以前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没过关;因此还停留在”扳手指“算的阶段;这将对后面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影响。

(4)用“多减加补法”

把13减9想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

【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考试就用这几种!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 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 加9要减1,加8要减2, 加7要减3,加6要减4, 加5要减5,加4要减6, 加3要减7,加2要减8, 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 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1001000等等。8+2=1078+22=100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先6+10=16后16-3=13 如27+8=3527+10=3737-2=35 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 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再如83+38=121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小学数学解题11种方法

小学数学是令很多孩子头疼的科目,其实,只要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学习过程就变得通透了。 多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孩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 (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计算题

一、十以内的加减。 9-4= 9-8= 7-3= 2+6= 10-6= 2+4= 5+3= 3+6= 1+7= 10-2= 7-2= 3-2= 4+5= 10-7= 1+2= 3+3= 4+3= 3+5= 1+8= 5+4= 8+2= 5-5= 3+2= 3+4= 6-4= 5-3= 6+3= 6-6= 9-3= 3-3= 10-8= 4-3= 5+5= 2+3= 4+4= 2+8= 7-4= 5-4= 4+6= 7-2= 8-7= 6+2= 2+5= 4+2= 1+4= 10-3= 8-8= 9-2= 8-3= 7-5= 5+2= 6-2= 7+3= 7-7= 6-5= 5-2= 4-2= 10-4= 10-9= 6-6= 1+5= 2+7= 8-2= 1+9= 5-5= 6+4= 1+3= 8-4= 1+6= 9-5= 2+2= 10-5= 8-5= 9-7= 8-6= 8-8= 7+2= 3+7= 6-3= 7-3= 9-6= 二、十至二十的加法计算。 13+7= 15+2= 2+16= 4+16= 3+12= 4+9= 5+7= 6+5= 6+13= 9+2= 7+10= 8+7= 9+4= 10+8= 10+9= 14+6= 11+8= 12+7= 4+10= 5+8= 6+6= 2+15= 6+14= 7+11= 8+8= 9+5= 10+2= 6+12= 3+13= 11+9= 12+8= 2+17= 15+3= 12+6= 17+2= 6+8= 3+14= 4+11= 5+9= 4+7= 6+7= 7+4= 7+12= 8+9= 9+6= 8+5= 10+3= 11+2= 2+18= 2+10= 14+2= 13+5= 15+4= 17+3= 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计算题大全

小学一年级(上册)计算题4+9= 4+7= 3+8= 11-0= 2+3= 2+9= 4+3= 13+4= 5+6= 4+7= 5+6= 14+6= 7+2= 8+5= 5+2= 1+18= 19-2= 7+6= 6+3= 19-3= 10-9= 9+4= 19-3= 8+5= 5+8= 18-4= 18-2= 4+7= 20-8= 19-4= 12+3= 6+3= 11+6= 3+9= 10-8= 5+8= 17+3= 8+6= 19-3= 0+11= 8+7= 2+8= 4+3= 19+1= 11+5= 14+6= 4+4= 17+3= 15+5= 19-5= 6+6= 18-7= 14+3= 18-2= 5+5= 9+3= 9+6= 16+3= 8+8= 8+3= 5+6= 20-3= 9+9= 7+5= 4+6= 8+9= 10+10= 6+9= 3+8= 9+7= 11+3= 8+5= 14-4= 9+4= 18-8= 4+3= 13+5= 4+3= 19-9= 5+7= 14+5= 2+5= 2+8= 3+9=

8+4= 4+0= 9+5= 4+4= 19-4= 20+0= 5+9= 12+7= 16-3+2= 1+3+10= 10+4-9= 6+4+3= 7+7+3= 13+5-6= 18-8+4= 10+3-5= 4+4= 5+3= 8-21+2= 8-8= 10+5= 8+3= 8+4= 7+4= 7+5= 6-2= 9+1= 4+5= 8-3= 5+5= 7-3= 9+4= 10+2= 3+2= 8+6= 7+1= 8-5= 7+6= 4-3= 12-10= 4+1= 8+7= 10+4= 9+8= 8+2= 4+2= 3-1= 9+2= 6-6= 6+4= 4+2= 5+9= 3+1= 4-1= 11-1= 8-7= 8+5= 6+3= 4+6= 2+5= 6-3= 5+0= 18-8= 7+3= 12-2= 9+7= 6+1= 13-5= 19-10= 7-5= 5-0= 9-7= 4+3= 1+7= 10+9= 5+3= 16-6= 17-7= 4-1= 1+5= 5-3= 3+2= 5+1= 6+2= 8+1= 10+6= 11-10=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结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结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二、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及方法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及方法知识汇总 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 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 算加减;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②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③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①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①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全归纳(附解题思路)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全归纳(附解题思路) 一、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二、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计算比赛试题

-6- 一年级计算比赛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 口算。 8-2= 0+0= 10-3= 4+5= 9-3= 12+7= 16-5= 4+15= 17-7= 14+4= 15-3= 7+11= 19-6= 1+12= 18-10= 4+12= 13-1= 8+10= 10-3= 12+6= 14+3+2= 17-2+3= 18-4+4= 10+7-6= 16-6-7= 14+5-4= 13+3-5= 10+5+3= 7+3+5= 12-2+9= 19-4-10= 2+13-3= 7+12-3= 16-5+6= 8-6+14= 9-2-2= 2. 填‘>’、‘<’或“=”或“+”“-”。 3+6○9 9-2 ○8 ○7 10-4 13+4○18 10○5=15 ○3 10-8 12+5○10+6 4○3=7 15-4○12+3 16○3=13 10+7○18-7 ○0 8=8 3.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 )=10 9-( )=7 5+( )=9 10-( )=2 10+( )=10 19-( )=9 4=( ) 13=11+( ) 8=( )( ) 11>( ) 17<( ) ( )<16

□ = 4. 选数列算式,看谁列的多。 53□ 2 + = □12 □ 6 -□7 □19 □+ =□ □- □= □+ =□ □- □= □+ =□ □- □= 5.拓展提高。 1. 13 这个数右边的数字表示( ),左边的数字表示( ) 2.把 0、1、2、3、4、5、6、7、8、9 十个数填写在□里,每个 数只用一次。 □+ □= □+ □= □+ □= □+ □= □+

(完整版)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总结 一、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1、实物演示法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图示法 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例1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 思维方法是:图示法。 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 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 例2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 思维方法:图示法。 思维方向:先比较面积,再比较周长。 思路:作条辅助线。图甲占的面积大,图乙所占面积小,所以“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是正确的。线段AD比曲线AD短,所以“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是错误的。 3、列表法 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大全多道每天道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大全多道每天道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口算题(每天20道口算题,必须认真完成、书写认真): 50+12= 16+30= 32+45= 7+61= 24+60= 72+4= 40+60= 83-20= 46-11= 26-4= 94-74= 63-42= 90-20= 58-8= 68-5= 75-23= 56+23= 32+14= 77-23= 31+17= 33+20= 42+25= 50+11= 30+15= 31+45= 71+4= 40+61= 82-20= 45-11= 25-4= 94-73= 63-52= 90-30= 59-8= 67-5= 75-33= 56+33= 33+14= 76-23= 32+17= 50+13= 17+30= 32+46= 6+61= 25+60= 50+2= 15+30= 33+45= 5+61= 29+60= 72+6= 40+50= 87-20= 36-11= 26-2= 94-24= 63-22= 90-10= 38-8= 28-5= 74-23= 53+23= 42+14= 75-23= 31+14= 38+20= 42+26= 50+18= 30+19= 31+46= 72+4= 40+67= 84-20= 47-11= 28-4= 94-63= 63-22= 90-80= 59-4= 67-3= 75-23= 56+23= 35+14= 76-53= 32+16= 50+12= 14+30= 32+47= 16+61= 27+60= 73+5= 23+30= 50+21= 40+37= 70+11= 75+3= 78-7= 98-6= 92+5= 71+6=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打印精编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部编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一年级 【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 (2)小明最多拍了()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小明最多拍了()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 【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最小是()

【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重点5】学校有55个篮球,五年级借走16个,六年级借走25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分析】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五年级借走的和六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而题中的“学校有55个篮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条件。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重点6】小林和小军看同一本故事书。几天后,小林还剩15页没看,小军还剩23页没看。谁看的页数多? 【分析】因为小林和小军看的是同一本故事书,所以所看故事书的总页数是相等的。问题是“谁看的页数多”,我们知道看的页数多,剩下的页数就要少,相比而言小林还剩的页数少,所以小林看的页数就多。

小学数学一年级计算题

13 + 6 = 22 + 5 = 27 - 6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18 + 6 = 23 + 7 = 35 - 8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44 + 6 = 37 + 8 = 23 - 6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27 + 5 = 15 + 7 = 55 - 8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24 + 9 = 49 - 6 = 36 - 9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18 + 9 = 24 - 5 = 17 - 6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25 + 6 = 27 - 8 = 31- 6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27 + 5 = 43 - 9 = 43 - 5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24 + 6 = 23 + 5 = 44 - 6 =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11 + 6 = 14 + 7 = 42 - 8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53178

计算题 18-8-1= 16-6-2= 18-8-2= 19-9-7= 15-5-6= 16-6-7= 14-4-9= 19-9-3= 19-9-4= 12-2-8= 11-1-1= 18-8-2= 12-2-4= 12-2-6= 14-4-5= 18-8-2= 13-3-1= 15-5-4= 17-7-9= 13-3-5= 17+3= 18-7= 0+4= 16-11= 3+17= 19-0= 12-2= 14-13= 19-1= 17-3= 2+7= 10+4= 17-11= 10+10= 16-16= 12+0= 8-3= 16-12= 14+4= 18-0= 10-2= 9+7= 6+8= 5+9=

11-2= 20-3= 9+8= 18-9= 20-9= 12-7= 10-8= 17-8= 9+2= 8+3= 6+8= 9+2= 6+9= 10+5-7= 11-6+1= 18-3-15= 4+5-2= 6+1+10= 11-6-5= 6+8-8= 15-14+17= 4+2+0= 15-8+2= 9+9+1= 14-8-6= 3+8+4= 14-14+5= 16-8+1= 3+4-6= 10-4-6= 14-14+11= 5-3-2= 19-17-1= 8+2-9= 2+8-8= 3+7-3= 4+6-1= 5+5-3= 6+4-4= 1+9-9= 3+7-5= 3+7-7= 6+4-8= 2+8-5= 5+5-5=

5+5-3= 1+9-6= 8+2-5= 6+4-6= 8+2-4= 8+3+0= 8+2+9= 4+3+6= 11+1+6= 3+2+9= 1+14+2= 13+0+2= 7+5+1= 15+2+3= 1+8+5= 1+12+3= 9+1+10= 7+13+0= 8+3+6= 1+4+2= 0+16+1= 3+9+1= 0+10+7= 2+9+1= 0+4+9= 11-6-5= 6-1-0= 17-7-8= 20-3-6= 12-5-4= 17-6-1= 9-4-4= 16-13-1= 19-7-11= 18-13-4= 20-12-5= 15-2-8= 5-3-0= 18-5-8= 16-6-7= 10-1-8= 7-4-3= 13-9-3= 19-4-6= 12-9-1=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归纳集锦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归纳集锦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以下是WTT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下面WTT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1 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 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

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 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 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2 第一,重视听讲。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一般都是新的知识内容,所以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的开展自己的思维,看看老师讲的解题思路与自己所想的有什么不同,通过思考进一步的去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第二,及时复习。复习的时候要把老师当天讲的内容都消化掉,做到不堆积问题,把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点都去回顾一遍,

小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

小学数学常用的11种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 一、直接思路 “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 (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 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 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 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 有BC、BD、BE、BF、BG共5条。 (3)左端点是C的线段有哪些? 有CD、CE、CF、CG共4条。 (4)左端点是D的线段有哪些? 有DE、DF、DG共3条。 (5)左端点是E的线段有哪些? 有EF、EG共2条。 (6)左端点是F的线段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 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10以内的加减法 0+1=0+2=0+3=0+4=0+5=0+6= 0+7=0+8= 0+9= 0+0=1+2=1+1=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3+1=3+2=3+3=3+4=3+5=3+6=3+7=4+1=4+2=4+3=4+4=4+5=4+6=5+1=5+2=5+3=5+4=5+5=6+1=6+2=6+3=6+4=7+1=7+2=7+3=8+1=8+2=10-9= 9-1=9-2=9-3=9-4=9-5=9-6=9-7=9-8=9-9=8-1=8-2=8-3=8-4=8-5=8-6=8-7=8-8=7-1=7-2=7-3=7-4=7-5=7-6=7-7=6-1=6-2=6-3=6-4=6-5=6-6=5-1=5-2=5-3=5-4=5-5=4-1=4-2=4-3=4-4=3-1=3-2=3-3=2-1=2-2=1-1=9-0=8-0=7-0=6-0=5-0=4-0=3-0=2-0=10-6=10-8=10-1=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9+2=9+3=9+4=9+5=9+6=9+7=9+8=9+9= 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6+5=6+6=6+7= 6+8=6+9=5+6=5+7=5+8=5+9=4+7=4+8= 4+9=3+8=3+9= 2+9=11-2=11-3=11-4= 11-5= 11-6=11-7= 11-8=11-9= 12-3=12-4= 12-5=12-6=12-7=12-8=12-9= 13-4=13-5= 13-7=13-8=13-9=14-5=14-6=14-7= 14-8= 14-9=15-6=15-7=15-8=15-9=16-7=16-8= 16-9=17-8=17-9=18-9= 10以上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1=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4+1= 14+2= 14+3= 14+5= 14+6= 15+1= 15+2= 15+3= 15+4= 15+5=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8+1= 18+2= 19+1= 20+0= 3+14=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6-1= 16-2=

最新小学三年级周长计算方法总结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对比练习题 第1组:(公式法求周长) 1、一个长方形的长12分米;宽比长短 ① 宽:12- 2=10(分米) ② 周长:C 长 =(长+宽)×2 =(12+10)×2 = 22×= 44(分米)2 本组题需要明白“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明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第2组:(逆向求边长) 1、用长36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6÷4 =9(分米) 2、一块长方形奖状的周长是100 方法一: 方法二: ○1(长+宽)= 周长÷2 =100÷2 =50(分米) ○2宽 =(长+宽)- 长 = 50-30 = 20(分米) 综合列式:100÷2-30 = 50-30 = 20(分米)

第3组:(跑圈问题) 1、一个长方形广场长164米, 宽36 米。小明沿着广场的四周跑了两圈, 他跑了800米。 2、李奶奶每天早晨围着一个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4圈;她每天早晨走400米。 第4组:(篱笆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2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60米。 想:“四周围上篱笆”;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2米;宽18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58米。(画图表示) 想:“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必须“长边靠墙”;也就是求2条宽和1条长的总和。 如果“短边靠墙”;C=22×2+18 =44+18 =62(米); 篱笆长62米。 本组题需要画图帮助理解题意;要分清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并且;靠墙时;只有长边靠墙;篱笆用的最少。 第5组(平移法求周长) 1、 求周长? ① 1圈:C 长 =(长+宽)×2 =(164+36)×2 = 200×2 = 400(米) ② 2圈:400×2= 800(米) 综合列式:(164+36)×2×2 =200×4 =8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2”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① 1圈:C 正 =边长×4 = 25×4 = 100(米) ② 4圈:100×4= 400(米) 综合算式“25×4×4”; =100×4 =4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4”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18 C 长 =(长+宽)×2 =(18+12)×2 = 30×2 = 60(米) C= 18×2+22 = 36+22 = 58(米) C 长=(长+宽)×2 =(10+6)×2 6米 6米 平移

2016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归纳法_

2016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归纳法_ 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 (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更多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