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家电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家电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家电行业

《管理学中的小故事与大道理》课程考核课题名称:波特五力模型———家电行业

姓名学号:马成祥 P112315719

学院班级: 2011级管理学院会计2班

自评等级:优良及格

波特五力模型———家电行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产业同世界产业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中国家电企业同许多跨国家电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由美国经济危机所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员,也难逃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作为全球家电业主要的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着重大考验。

从消费市场中独立出来的中国专业家电销售市场,是中国销售市场日益繁荣的结果。并且伴随着中国家电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苏宁,国美,三联即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中国专业家电销售业巨头,而“国美降价”风波,还有由苏宁掀起的“南京家电价格战”风波一时间更是引起了多方关注。本文就是通过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结合若干实例来剖析我国家电行业的现状。

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近年来,我国家电产业产销合作关系,曾发生两次转型。一次是80年代中后期,厂家因忌讳国有商业主渠道过高的流通费用和过低的流通效率,纷纷以直销的形式,自办流通。进入90年代,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新兴专业经销迅速崛起,“代理制”、“买断制”大行其道。过去家电厂家是分区域建立销售网络,并极力让每个区域内的价格求得一定平衡。随着家电销售终端的日渐强大和扩张步伐,这种平衡正日渐打破,由于厂家越来越依赖商场的销售渠道,因此其产品的价格控制权也逐渐旁落。落到了那些有实力的专业家电销售商手中,南京家电价格战向厂家发出警示:家电厂家淡出市场营销的条件已经成熟。

另一方面,家电销售已进入买方市场。商家已从过去的求着厂商供货到现在的厂商求着商家买货,虽然专业家电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但这一激烈并不是由于争夺供应商所致,而是为了争夺消费者,鉴于目前我过家电的销售还是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因此供应商没有任何优势占到价格谈判的上风,要么合作要么就一起死。因此就目前了来讲供方砍价能力比较小。

当供应商集体涨价,家电的价格随之提高以后,随即带来的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其实这也是市场发展的规律。在这两年的空调竞争之中就验证

的这个说法,随着家电连锁业的价格主宰权日益明显,品牌淘汰速度加快,空调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更加突出。相信在不久之后,这个趋势将逐渐扩展到其他家电行业,直至家电连锁业。

三、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从理论上说,如果买方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占其成本或购买数额的相当大一分,那么,买方总不惜为获得优惠价格而耗费精力并且有选择的购买。就家电销售业来说,它所提供的产品占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此外家电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加之由于近几年来通货紧缩,消费者购买热情不高,消费力度不大,消费者对价格较敏感。家电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家电销售已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很大的挑选余地。家电产品就其本身性质来说是标准的或非歧异性的,这增加了买方砍价实力。由于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达,购买者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往往有机会有条件货比三家,消费者总是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家电产品。由于近年来制造商、供应商的制造成本和产品价格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渐变得比以往透明,消费者对家电行业的了解较以往深,使得消费者的选择面变得更广,消费更为理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多,消费者总是在比较同类型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要求更高的服务质量,更低的消费成本。买方(家电产品的顾客)总是希望用最低的价格购买产品,这个价格将会使供应行业获得可接受的最低的投资回报率。为了降低成本,顾客总是在讨价还价,要求更高的质量、更多的服务。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我国家电企业品牌国内集中度较高,国内新参与者跨越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各方面壁垒的难度较大。与此同时,我国家电企业品牌面临国外品牌的大举进攻。国外品牌的进入虽然面临市场、消费者和政策法规等各方障碍,但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积极形象,大大降低了其进军我国家电市场的障碍。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逐步降低了关税水平,加之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国外品牌和家电零售商进入我国市场的壁垒进一步降低。

北京国美、江苏苏宁和山东三联是目前国内最知名的家电专业销售商,掌握了当地家电60-70%的销量,可谓一言九鼎。北京国美数次祭起彩电降价大旗,且不说行业内的新进入者,单是已入行多年颇具实力的商家也损失严重,除了国美之外,江苏苏宁也对大幅度降价屡试不爽,三巨头的降价策略不但是争夺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更是对潜在进入者的一种威胁,暗示若要进入此行业必会招致报复。

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四、替代品的威胁

企业品牌的产品线、替代品的替代关联度、相对价格、消费者偏好转换倾向、转换技术要求、信息传播和转换成本等都将影响替代品对现有品牌产品的冲击。近10年的综合调查表明,各家电企业在品种、技术、经营定位、市场细分策略等方面类似,这导致家电企业的产品没有个性化的内涵,有广泛的知名度而没有差异化的忠诚度,品牌与产品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品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我国家电企业在品牌差异化方面的缺陷再加上家电企业产品本身的多样性以及高科技的挑战导致替代品有很大的市场。根据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限制”的潜在含义,大市场有足够的需求支持专业化,这使得家电专业化销售市场从综合性市场中分析出来,并以其产品特色朝着规模化、特色化和发展。但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综合市场提高者的参与将提高替代品对现有专业商业企业的威胁。从目前总体上来讲,替代品的威胁是中等的。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1.国内众多的竞争对手

行业内的企业相互制约,一个企业的行为必然会引发竞争反应。因此,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必然积极投身竞争。如果某企业受到挑战,或者有一个显著的改善市场地位的机会,本行业内激烈的竞争行为就不可避免。看得见的竞争舞台包括价格、质量和创新。企业总是尽力在具有顾客价值的方面和它们有优势的方面使自己的产品差异化。

我国家电行业有众多企业参与竞争,竞争格外激烈。市场竞争通常体现在品牌竞争的层次上,当前我国家电行业市场国产品牌集中度较高,如洗衣机行业的荣事达、小天鹅、海尔三家已占据55%以上的市场份额;彩电业的长虹、康佳、TCL等;冰箱业的容声、海尔、新飞等,已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将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众多的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从全国范围来讲,目前做电器流通的企业有近10万家。现有的较大的竞争对手主要有苏宁,国美,三联。2000年苏宁的营业额为40亿元,三联为30亿元,国美为20亿元。目前我国家电销售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价格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除了“国美降价”风波外,还有由苏宁掀起的“南京家电价格战”风波。在苏宁宣布五个楼层六千多种商品全面降价。彩电最高降幅达40%之后,不到一周,南京城内几大家电巨头悉数卷入金星29英寸超平彩电,1730元;海尔一匹变频空调,3200;进口DVD跌进1000元…….为了使自己的价格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平,各家商场纷纷派出“间谍”刺探价格情报,随时进行价格调整,“只能低,不能高”,由此,商战之激烈可见一斑。

一般说来,排名前五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5%,这样的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个垄断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竞争优势,企业间竞争虽然激烈,一般不会发生价格战,而是寻求扩展市场空间。然而,目前生产1万元以上高档家电企业还未有一家建立起自己稳定的竞争优势,各企业的地位并未确定,而又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市场空间还在成长,大家为争夺市场份额,极易发生价格战,而且会愈演愈烈。

2.跨国家电业冲击

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服务纷纷成为各家电企业展示竞争力的平台。然而,仅就产品技术而言,大家都在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技术优势已不明显。

另一方面,跨国家电公司卷土重来,他们在资本、技术、规模以及管理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在利润空间很大的家电高端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近几年跨国家电公司市场占有率呈现不断增长之势,并且不断整合我国分散的企业、产品资源,使得我国家电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更激烈的竞争。

除了价格上的激烈竞争,在服务上也有激烈的竞争。如果厂家能够针对客户的特殊需要,提供有特色的服务,则必定会得到客户的认同,从而培养起客户的品牌忠诚度,进而建立起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