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二: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Technology Guideline on Regional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征求意见稿)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编制组

2012年3月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是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指南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1.2术语与定义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的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三类方式:一是对地域空间相连的多个村庄通过采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二是围绕同类环境问题或相同环境敏感目标,对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多个村庄进行同步治理;三是通过建设集中的大型污染防治设施,利用其辐射作用,解决周边村庄的环境问题。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11号)

(2)《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0]178号)

(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4)《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0]132号)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6)《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7)《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8)《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

2 技术模式选取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用于解决区域性农村环境问题,可采取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技术模式。遵循“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优先”的思路,按照工艺成熟、经济实用、易于管理、运行管理投入低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区域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取适用技术模式。

2.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2.1.1河流、湖泊、水库等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参照HJ/T338-2007划定保护区,采用建设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生态拦截工程等措施。

2.1.2山溪、山涧泉水、坑塘等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是建设警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

2.1.3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需建设隔离防护构筑物,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2.1.4生态拦截工程应结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平原河网地区适宜采用生态沟渠与植被隔离带的组合模式,丘陵和山区适宜采用前置库模式。

2.1.5依据项目建设需求,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等国家规范性文件因地制宜地选取技术模式。

2.2 农村生活污水连片处理项目

2.2.1农村生活污水连片处理技术模式选取需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地形条件、现有治理设施等,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参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等规范性文件。

2.2.2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需考虑以下因素:(1)污水排放量≤0.5m3/d、服务人口在5

人以下的农户,适宜采用庭院收集系统;单户污水排放量≤10m3/d,服务人口100人以下,服务户数2-20户的地区适宜采用分散收集系统;地形坡度≤0.5%,污水排放量≤5000m3/d,服务人口30000人以上的平原地区宜采用集中收集系统。(2)人口分散、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地区,可采取合流制收集污水。(3)位于城市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服务半径以内的村庄,可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纳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4)收集系统建设投资与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投资比例高于2.5:1的地区,原则上不宜建设集中收集管网。

2.2.3关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考虑以下因素:(1)村庄布局紧凑、人口居住集中的平原地区,适宜建设污水处理厂(站)或大型人工湿地等集中处理设施,其中人口规模大于30000的地区,适宜建设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工艺的市政污水处理设施,人口规模小于30000的地区,适宜建设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2)布局分散且单村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适宜在单村建设氧化塘、中型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3)布局分散且单村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区,适宜建设无(微)动力的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分散处理设施。土地资源充足的村庄,可选取土地渗滤处理技术模式。(4)丘陵或山区,宜依托自然地形,采用单户、联户和集中处理结合的技术模式,合理利用现有沟渠和排水系统。

2.3 农村生活垃圾连片处理项目

2.3.1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治理技术模式选取需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交通运输条件、垃圾中转和处理设施位置等,推行垃圾分类,同时参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等规范性文件。

2.3.2建有区域性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地区,适宜优先采用垃圾分类治理模式,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贮存和转运设施,进行资源化利用。

2.3.3农业秸秆产量较大、畜禽散养密集区域的连片村庄,适宜结合沼气、堆肥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工程,采用“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其它垃圾转运无害化处理”模式。

2.3.4交通不便、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的村庄,适宜采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其中有机垃圾与秸秆、稻草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混合堆肥或气化,实现资源化利用,其余垃圾定时收集、清运,转运至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2.3.5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人口规模大、交通便利的村庄,适宜结合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用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技术模式。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大时,还应建设区域性垃圾转运和压缩设施。

2.4 畜禽养殖污染连片治理项目

2.4.1畜禽养殖污染连片治理需综合考虑养殖规模、环境承载能力、排水去向等因素,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沼气工程、堆肥设施,同时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97-200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等规范性文件。

2.4.2养殖密集区域或养殖专业村,应优先采取“养殖入区(园)”的集约化养殖方式,采用“厌氧处理+还田”、“堆肥+废水处理”和生物发酵床等技术模式,对粪便和废水资源化利用或处理。

2.4.3养殖户相对分散或交通不便的地区,畜禽粪便适宜采用小规模堆肥处理模式,养殖废水通过沼气处理,或者结合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厌氧处理后还田。

2.4.4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充足的地区,应优先采用堆肥等技术模式,对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后进入农田生产系统。

2.4.5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消纳能力不足的地区,适宜采用生产有机

肥的模式,建立畜禽粪便收集、运输体系和区域性有机肥生产中心。在推行养殖废弃物干湿分离的基础上,养殖户的废水采用“化粪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养殖场(小区)的废水采用“厌氧发酵”的达标处理模式。

2.4.6规模化养殖场、散养户并存的连片治理区域,应依托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已建治污设施,建立区域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系统。

3 建设内容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地区应针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统筹安排项目布局,提高治污设施运行负荷率,降低运行维护费用;合理设计治污设施建设规模,突出连片整治设施共建共享的优势,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围绕环境问题治理,对治理项目建设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全过程控制。

3.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3.1.1概述

3.1.1.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饮用水水源地警示标识、隔离防护设施和生态拦截工程。

3.1.1.2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划定。

3.1.2建设内容

3.1.2.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要优先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结合供水、输水工程建设,统筹安排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实施,避免建设内容重复和建设要求不一致。

3.1.2.2按照饮用水水源地类型,统一设计和布局标识牌、宣传牌、界标等。

3.1.2.3河流、湖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建设“标识+防护设施+拦截工程”的系统性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山泉水、水井、塘坝等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应重点建设水源地警示标识和隔离防护设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是建设警示标识。

3.1.2.4前置库、生态沟渠等拦截工程适宜在河流、湖泊、水库的入水口、汇水口处建设,不建议以单村为单元建设该类项目。

3.1.2.5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位置、防护距离、建设规模、运行管理等具体要求参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3.1.2.6工程维护、检查周期适宜为每月1次,检修周期为每年1次。

3.2 农村生活污水连片处理项目

3.2.1概述

3.2.1.1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以上排放标准,再生利用出水水质参考《城市再生用水标准》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分散处理设施排放标准要达到相应设计标准。

3.2.1.2集中式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参考《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

3.2.2集中式连片处理模式

3.2.2.1采用多村共建共享模式的集中连片治理项目,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大型人工湿地等集中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管材建议使用缸瓦管、混凝土管等,管径应大于

600mm,每隔30~50米应设置污水检查井。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应与结合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统一建设,污泥产生量较大时,亦可建设区域性污泥集中处置中心。

3.2.2.2处理设施的建设地点应综合考虑村庄布局、管网建设成本等,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人工湿地建设需充分利用现有沟渠、水塘,并铺设防渗系统,填料材质应就近选取。污水收集管网布设应符合地形变化,合理利用现有沟渠,沿主要道路铺设。

3.2.2.3治污设施的建设规模应考虑区域农村人口发展趋势、设施运行负荷等因素。采用多村共建共享模式,应适当增加污水提升泵站数量。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管网建设密度分别不低于4公里/平方公里、3公里/平方公里、2公里/平方公里。

3.2.2.4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应采用合流制排水体系,南方地区推荐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污水管道尽量考虑自流排水,依据地形坡度铺设,坡度不小于0.3%。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应根据外部荷载和管材强度等条件确定,在机动车道下应不小于0.7m,在绿化带或庭院内不宜小于0.4m。当污水收集系统不能实现全程重力自流时,应在需要提升的管渠段建污水泵站,建设位置应尽量靠近污水处理设施,集水池可利用现有坑塘,集水池坡底向集水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0%。

3.2.2.5具体建设要求参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3.2.3分散式连片处理模式

3.2.3.1考虑地形条件、人口分布、经济水平等因素,以连片整治区域为单元,结合户用沼气、卫生厕所、化粪池等建设,对项目建设实施统一设计、规划、实施。

3.2.3.2采用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应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排洪系统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管道、沟渠和池塘,亦可配套建设污水农田回灌深度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按照地形条件确定,入户管道管径应大于75mm,支管管径大于200mm。

3.2.3.3以单户或多户为治理单元的项目,应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沼气池、氧化塘等,并与三格式化粪池、沼气池配套建设。

3.2.3.4针对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连片污水处理项目,污水需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可适当建设深度处理设施,亦可结合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建设。

3.2.3.5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测算参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3.3 农村生活垃圾连片处理项目

3.3.1概述

农村生活垃圾要优先开展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项目需统筹考虑人口规模、服务半径、运行管理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要为项目扩容预留空间。

3.3.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

3.3.2.1农村生活垃圾应优先推行垃圾分类,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亦可在垃圾中转环节增设垃圾分拣站强化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方法参照下表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CJJ/T102-2004)执行。

表1 垃圾分类收集方式与内容

利用方式 分类方式 具体内容

垃圾堆肥 可回收垃圾

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

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厨余垃圾

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

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 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垃圾焚烧发电(气化) 可燃垃圾

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

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不可燃垃圾

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

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残留物等厨余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

温度计、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

3.3.2.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贮存和转运系统,需根据垃圾最终资源化利用方式配套建设相应的设施,在自然村建设可回收垃圾回收站、有机垃圾(可燃垃圾)贮存池和不可回收垃圾贮存池;在乡镇建设垃圾分拣站、分类垃圾中转设施和转运车辆。

3.3.2.3以单户为治理单元的项目,重点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小型垃圾堆肥设备和垃圾贮存系统,并充分结合秸杆、畜禽粪便等堆肥项目开展工程建设。堆肥装备应根据垃圾产量、技术条件确定建设规模,适度地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垃圾定期清运至乡镇垃圾转运系统。

3.3.2.4区域内建有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大型有机垃圾堆肥厂的项目,重点建设配套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系统。在转运环节进行垃圾分类的治理模式,需增建垃圾分拣站。

3.3.2.5区域内需统筹垃圾转运站的建设位置、数量和规模,提高转运站转运效率,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建成项目的空置。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规模根据服务区域内人口总量和运行负荷计算,平原、丘陵、山区地区转运站服务半径应分别大于15、12、9公里,同时东部、中部、西部转运站服务人口建议分别大于5万人、3万人、1万人。

3.3.2.6村庄垃圾收集能力、清运能力、清运周期应与乡镇转运能力、转运周期匹配。

3.3.3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3.3.3.1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以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为重点,在自然村和行政村建设垃圾分类收集、清运系统,乡镇建设垃圾转运系统,处理系统主要依托现有处理处置设施,具体建设内容参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3.3.3.2连片集中的村庄应统筹共建垃圾清运系统,建设规模按照以下要求设计。采用常规收集系统(不分类),垃圾收集箱1个/户,公共场所垃圾桶主街道1套/50m(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1套/80m2),垃圾收集车1个/20户,垃圾集中收集池1个/50户,收集池服务半径30m以上。采用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应参考表3-2,垃圾收集箱4个/户,公共场所垃圾桶主街道1套/50m(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1套/100m2),垃圾分类收集车3个/40户,垃圾集中收集池3个/800户,收集池服务半径50m以上。

3.3.3.3生活垃圾常规转运站的设计能力原则上不低于10t/d,具体建设规模可按照下式计算:Q D=K S·Q C,式中Q D—转运站建设规模,t/d;Q C—服务区垃圾收集量,t/d;Q C={n·q/1000},式中n—服务区内实际服务人数;q—服务区内人均垃圾排放量,kg/(人·d),可取0.8-1.2;K 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可取1.3-1.5。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的设计能力建议不低于30t/d,出站垃圾密度高于0.6t/m3,建设规模约束参数见下表,具体设计能力按照下式计算:Q D = K S·Q C/η,式中Q D—转运站建设规模,t/d;Q C—服务区垃圾排放量,t/d,QC={n·q/1000},式中n—服务区内实际服务人数;q—服务区内人均垃圾排放量,kg/(人·d),可取0.8-1.2;η—垃圾压缩比例,根据设备参数确定;K 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可取1.3-1.5。转运车额定载重量建议不低于5t,容积不低于8m3,最高车速不低于80km/h。垃圾转运站服务人口原则上在1万人以上(压缩转运站在3万人以上),运输半径在40km以内。

3.4 畜禽养殖污染连片治理项目

3.4.1 概述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以农牧结合、场户结合为推荐治理模式。沼气工程须建设沼渣、沼液处理设施,充分利用附近农田进行消纳。

3.4.2集中式连片治理模式

3.4.2.1区域内已建有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的项目,建议依托养殖场建设粪便堆肥系统和收集系统,养殖散户配备干湿分离机。废水处理建设厌氧处理设施,亦可依托现有户用沼气池和污水沼气净化池等改造建设。

3.4.2.2采用“养殖入区(园)”治理模式的项目,按照受纳土地面积、产业化运作条件选择建设大中型沼气处理系统或“堆肥+废水处理”系统。

3.4.2.3采用区域设施共建共享模式的项目,重点建设以堆肥厂为核心的粪便收集、集中处理系统和以户用沼气(沼气净化池)为主的废水分散处理系统。堆料场容积需能容纳10d粪便量,同时必须建设防水、防泄漏设施;贮存塘容积按照计划收集进入堆肥厂的粪便量、日收集粪便量和降雨情况确定。受发酵场地、时间、运输等因素限制,一般设置至少容纳6个月的贮存设施;发酵池采用一次性发酵工艺发酵周期不宜少于30d,二次性发酵工艺的一级发酵和二级发酵的发酵时间均不宜少于10d,实际堆肥时间根据C/N、湿度、添加剂等确定。

3.4.3分散式连片治理模式

3.4.3.1以单户或多户为治理单元的项目,重点配置干湿分离机、粪便清扫工具、收集车、户用沼气(沼气净化池)系统、小型堆肥设备。

3.4.3.2具体建设要求参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4 投资估算指标

4.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运行维护投资估算参数见表2。

4.2 农村生活污水连片处理项目

4.2.1 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集中收集系统建设投资与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投资的比例约为1:1-2.5:1,分散收集系统约为1:1-3.5:1,具体建设投资估算参数见表3。

表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投资估算参数

工程类别

基本建设费用

年运行维护费用 材料费 人工费

界碑 1-1.5万元/个 2000-5000元/个 300-600元/个

界桩 100-200元/个 10-20元/个 100-200元/个

围栏 100-200元/米 1-5元/ 米 30-50元/米

警示牌 300-500元/个20-40元/个 30-40元/个

宣传牌 200-450元/个 30-40元/个 10-20元/个

主体构筑物 2000元/平方米 60-80元/平方米 50-80元/平方米 生态沟渠 500-900元/平方米 40-50元/平方米 1-15元/平方米

防护林 50-100元/平方米 200-500元/平方米 20-35元/平方米 植被带 30-60元/平方米 1-3元/平方米 40-100元/平方米 前置库 800-1500元/平方米 200-400元/平方米 100-120元/平方米

表3 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管网投资估算参数

材质 投资估算指标参数

(元/米)

投资比例(%)

材料费 人工费

缸瓦管 10-40 70 30 混凝土管 20-38 80 20 钢筋混凝土管 40-100 85 15

材质 投资估算指标参数

(元/米)

投资比例(%)

材料费 人工费

PVC管 20-200 90 10

FRPP 60-580 95 5

HDPE双壁波纹管 18-400 90 10

备注:投资估算指标参数采用平原地区地下管网造价,采用地上管网系统造价减少40%-60%;丘陵、山地地区对于参数分别增加15%、20%。

表4 农村生活污水泵站投资估算参数

项目

水量

(立方米/小时)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材料费 设备费 人工费

人工格栅 <10 6-8.5 20 70 10

人工格栅 20 10-15 29 63 9

含机械格栅 50 21-30 29 65 6

含机械格栅 100 27-38 31 62 7

含机械格栅 200 39-55 35 58 6

含机械格栅 300 53-75 32 61 7

含机械格栅 400 66-94 36 58 6

4.2.2 集中式连片处理系统

4.2.2.1农村集中连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吨水基础建设投资费用约为5000元,无(微)动力集中处理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约为2-5万元/年,动力处理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约为4-8万元/年。

4.2.2.2农村污水处理厂(站)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占总投资比例的70-80%,项目后期管理运营费用占总投资额的20-30%。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参数见表5,其中材料费、设备费、人工费的比例约为4:4:2。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约为0.3~0.6元/吨水。

4.2.2.3农村大中型人工湿地项目基础建设费用占总投资比例的80-90%,项目后期管理费用占总投资额的1-5%。表流式人工湿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参数见表6,复合流式、潜流式人工湿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约为表流式的1.2、1.5倍。材料费、设备费、人工费的比例约为3:1:1。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约为0.05~0.20元/吨水。

4.2.2.4污泥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参数见表7,项目基础建设费用占总投资比例的80-90%,项目后期管理费用占总投资额的10-20%。污泥脱水、干化、消化运行费用分别约为0.5-2元/吨、0.5-2元、2-8元/吨,堆肥处理运行费用80-120元/吨干污泥。

表5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参数

工艺

出水标准

(GB18918-2002)

投资估算指标(元)

<100

(立方米/天)

101-500

(立方米/天)

501-1000

(立方米/天)

1001-5000

(立方米/天)

A/O法 一级B 3600-4500 3200-3900 2900-3600 2500-3200 二级 3200-4200 2900-3600 2500-3300 2200-3200

A2/O法 一级B 3800-4700 3200-4000 3100-3600 2500-3200 二级 3100-4000 3000-3800 2700-3300 2400-2900

氧化沟法 一级B 3600-4500 3200-4000 2900-3600 2500-3300 二级 3200-4200 2900-3600 2500-3500 2200-3200

生物接触氧化法 一级B 3600-4500 3200-4000 2900-3600 2500-3200 二级 3200-4200 2900-3600 2500-3200 2200-2500

SBR法 一级B 3600-4500 3200-4000 2900-3600 2500-3200 二级 3200-4200 2900-3600 2500-3200 2200-2500 表6 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投资估算参数

类型

出水标准

(GB18918-2002)

投资估算指标(元)

<100

(立方米/天)

101-500

(立方米/天)

501-1000

(立方米/天)

1001-5000

(立方米/天)

表流人工湿地 一级B 2200-3000 2000-2800 1800-2500 1500-2100 二级 1500-2100 1300-1800 1200-1700 1000-1400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一级B 3000-4200 2500-3500 2200-3000 2000-2800 二级 2200-3000 2000-2800 1800-2500 1500-2100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一级B 3200-4500 2800-3900 2500-3500 2200-3000 二级 2800-3900 2500-3500 2000-2800 1700-2400 表7 农村污泥处理处置投资估算指标参数

工艺

投资估算指标(元)

<200

(立方米/天)

200-1000

(立方米/天)

1000-2000

(立方米/天)

2000-5000

(立方米/天)

污泥脱水 520-1300 260-330 220-260 160-240 污泥干化 260-520 240-390 190-260 130-240 污泥消化 390-650 390-580 350-520 320-490 污泥堆肥 130-190 130-160 100-130 90-160

4.2.3 分散式连片处理系统

4.2.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参数见表8。

表8 农村分散式处理工程投资估算参数

工艺 出水

标准

投资估算指标(元)

<1(立方米/天)1-5(立方米/天)5-10(立方米/天) >10(立方米/天)

小型人工湿地 二级 2800-3700 2600-3300 2600-3200 2300-2900

土地处理 二级 2600-3300 2200-2900 2000-2600 2000-2400

稳定塘 二级 2300-1300 2300-2600 2000-2400 1900-2400

净化沼气池 二级 2600-5200 2600-3900 1900-3300 600-2000

小型一体化装置 二级 32000-39000 19500-28000 13000-22000 11000-15000

4.2.3.2运行费用。小型人工湿地运行费用低于0.1元/吨水,土地处理运行费用低于0.2元/吨水,稳定塘运行费用低于0.05元/吨水,净化沼气池运行费低于0.2元/吨污水,小型一体化装置运行费用为0.1-0.6元/吨水。项目基础建设费用占总投资比例的80%-90%,项目后期管理费用占总投资额的10%-20%。

4.3 农村生活垃圾连片处理项目

4.3.1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投资参数估算见表9,不包括人员工资等费用,年运行费用约为基建费用的25%。

表9 垃圾收集系统投资估算参数

工程 建设内容 容积 基本建设费用

垃圾收集系统工程 户用垃圾分类收集桶 60(升)

塑料桶 PVC桶 铁桶

60元/个 80元/个 120元/个 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收集桶 120(升) 80元/个 100元/个 150元/个 垃圾收集

三轮手推车 300(升) 1500元/个

平板车 400(升) 2500元/个

电动车 300(升) 4000元/个

垃圾收集池 3000(升) 15000-20000元/个

4.3.2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系统

转运系统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转运站基础建设、相关设备选购和转运车辆购置,不包括征地费、景观等场外工程,也不包括能源动力费、车辆燃料费、修理维护费,人员工资等辅助性投资。压缩转运系统投资受转运站规模和仪器参数等影响较大。

表10 垃圾常规转运系统投资估算参数

转运站 规模 转运量(吨/天) 基本建设费用(万元) 运行费用(万元)

常规转运站 特大型 ≥100 50以上 20以上 大型 50-100 20-50 10-15 中型 20-50 12-20 5-10

小型 10-20 8-12 3-5

压缩转运站 特大型 ≥300 70以上 18以上 大型 100-300 30-70 13-18 中型 60-100 18-30 7-13 小型 30‐60 10‐18 4‐7

4.3.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

堆肥处理工程投资基价主要受堆肥方式的影响,其投资额度和运行费用见表11,投资额度中不包含征地费和场外道路及外部工程投资估算费用。

表11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投资估算参数

规模

日处理量

(吨/天)

基本建设费用(万元) 运行费用(万元/年)

静态堆肥 动态堆肥 静态堆肥 动态堆肥

Ⅰ类 >100 >50 >65 14-25 16-40

Ⅱ类 50-100 30-50 40-65 8-14 10-16

Ⅲ类 10-50 8-30 10-40 3-8 5-10

IV类 <10 <8 <10 <3 <5

4.4 畜禽养殖污染连片治理项目

4.4.1 沼气工程

沼气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见表12,其中设备购置、构筑物建设、人工费用的比例约为40:50:10。

表12 沼气工程投资估算参数

工程规模

处理规模

(立方米)

基本建设费用(元/立方米)

总费用 设备购置费用 构筑物建设费用 人工费用

户用沼气工程 3-10 250-350 100-150 120-180 20-30

小型沼气工程 <50 200-300 80-130 100-150 15-25

大中型沼气工程 <50 150-220 60-100 80-110 10-25

备注:项目基础建设投资中包括沼气、沼液、沼渣处理工程的投资费用。

4.4.2堆肥工程

堆肥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见表13,不包括造粒设备、干燥设备费用,其中设备购置、构筑物建设、人工费用的比例约为60:30:10。

表13 堆肥工程投资估算参数

堆肥方式

基本建设费用(元/吨?年)

总费用 设备购置费用 构筑物建设费用 人工费用

条垛堆肥 180-250 100-180 60-120 20-30 静态堆肥 140-220 90-150 60-100 15-20 反应器堆肥 100-150 60-100 40-80 10-20

4.4.3 废水处理工程

废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参数见表14,其中预处理系统、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的单项投资费用的比例约为20:40:40。

表14 养殖废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参数

工艺

出水标准

(GB18918-2002)

基本建设费用(元/立方米?天)

总费用 预处理系统 管网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

UASB 二级 4000-6000 500-1000 1500-3000 2000-3500 USR 二级 3000-5600 500-1000 1500-3000 2000-3000 CSTR 二级 3000-4800 500-1000 1500-3000 1500-3000 PFR 二级 2500-4500 500-1000 1500-3000 1200-3000

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投标技术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技术标) 投标文件 招标编号:ZPZB-100430-Z12号 投标标段及项目: 投标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大道573号 投标日期:2010年5月1日

目录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说明 (1) 第一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写大纲 (3) 前言 (3)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3)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4)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5)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7)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8)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8) 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9)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9)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0) 主要附图 (10) 第二篇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方案 (12) 第一章调查目的任务 (12) 第二章调查内容 (13) 第三章工作方法 (14) 第四章人员安排及保障措施 (17) 第三篇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方案 (18) 第一章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确定 (18) 第二章评估任务与内容 (19) 第三章评估精度、方法及因子 (20) 第四篇矿山地质环境危害性预测方案 (22) 第一章危害性预测的任务与内容 (22) 第三章预测精度、方法及因子 (23) 第五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 (25) 第一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原则 (25)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的任务与内容 (25) 第三章地质环境保护方案 (26) 第六篇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估算 (29) 第一章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原则 (29) 第二章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任务与内容 (29)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30) 第四章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投资估算 (33)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村组联动原则。村三委会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组具体负责推进落实。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所在地、沿307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长期目标。在巩固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抓不懈。通过整治,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环境舒适优美、乡村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xxxx年底,力争全面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达到100%。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XX片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XX人民政府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必要性之一:从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实施本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XX小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镇驻地人口日益密集,同时随着该镇农村人口的发展,致使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镇驻地境内虽然有部分配套的排污管网,但由于受资金条件限制,污水管网覆盖率较低,何家店片区污水没有引入XX镇的污水处理厂,严重影响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居民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为80L/(人.d),排放率80%计算,XX片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96.032m3。若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上述污水最终会排入现河水源地,将严重污染现河水源地和当地生态环境。 项目建设必要性之二:从环境保护方面讲,实施本工程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除污水危害的作用。 该项目位于XX,地处现河河畔,境内河流、沟渠最终汇入现河,生活污水如不能及时处理,将最终随沟渠、水道进入现河,严重危害水源地和当地生态环境,进而危及青岛市饮用水安全,影响人口不仅

涉及XX镇8.8万余人,还涉及镇驻地周边与XX市100余万人饮水安全。因此,项目区水体污染急需解决。 项目建设必要性之三:从卫生上讲,本工程的兴建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7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四》综合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 综上所述,XX片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实施非常必要,应尽快实施。 XX片区(XX位置图) 1.3 项目编制依据与原则 1.3.1 项目编制依据 1.政策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农村的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办[2009]11号); (2)《关于深化“以奖促治”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59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29号) (4)《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0]178号) (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周记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周记报告篇一:环艺实习周记10篇 附件12 实习工作周记(一) 篇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实习周记全套 (本人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总 结一篇,全部原创,共6500字,欢迎下载参考) 姓名:杜宗飞 学号:XX090118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班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01班 指导教师:赵晓明 第1周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

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原则。各乡镇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社区)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负责督导协调和技术指导。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及环县城、乡镇所在地、环景点周边、国省州县主干道、沿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两抓一控"、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街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的发生;"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庭院",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绿化",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现有绿化设施,具备条件的乡(镇)打造园林绿化景观街道;"美化",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临街、临路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墙壁,规范村内主街道建筑

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二00六年三月

目录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村庄整治原则 2 村庄整治内容 2.1 基础设施 2.2 公共服务设施 2.3 农民住宅 2.4 环境卫生 2.5 绿化与生态建设 2.6 防灾减灾设施 2.7 传统建筑文化 3 村庄整治技术要点 3.1 道路交通 3.2 给水 3.3 排水 3.4 电力电信 3.5 公共活动场所 3.6 农民住宅改建 3.7 粪便处理 3.8 垃圾处理 3.9 绿化与生态建设 3.10 防灾减灾 3.11 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 4 村庄整治项目实施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特制定本技术导则,旨在指导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正确掌握村庄整治的原则和方法,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 村庄整治原则 1.2.1 中心突出、稳步推进。村庄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改善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发展村级公共事业、改善人居环境,应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1.2.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经济发展实力、自然条件等状况,探索不同整治模式,抓好试点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 1.2.3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需要不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增收致富,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 1.2.4 规划先行、节约土地。通过科学规划,抓住移民迁建、迁村并点、项目建设、农民自建房等机遇,引导农民建房相对集中,坚持一户一宅的基本政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精)

鹤山乡王卞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我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结合我乡实际,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经济繁荣、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祥园社区位于******政府驻地,东临******中学,西傍马东干渠,北倚马东干沟,碧水环绕,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祥园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28个自然村,1.8万常住人口居住,******人均年收入7800元,其中8000余人从事务农,农业收入占示范区经济收入的35%。 二、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加大了乡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乡域主干道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城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现建有县乡路——庆徐路,农村路网建设达到了25%,乡域主干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农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在全乡规划兴建万人中心社区——祥园社区,该社区为一弧、一轴、一心的布局,一弧即为弧形路网,一轴即为南北向主景观轴,一心即为中心景观空间,共分为八个组团区。社区规划总占地1686亩,共分八期建设,规划建设“1+4”(1为储藏室、车库,4为四层楼房多户型住宅楼和徽派商住楼,建设户数6040户,同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场所、老年公寓、观光林带、人工湖、幼儿园、超市、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将达到94.1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群众居住。但是,该社区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处理等设施尚不完善,亟需加以整改。 三、生活污水排放状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附件2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环境保护部 2014年8月 —15—

目录 一、目的 (17) 二、范围和对象 (17) (一)村庄监测 (17) (二)县域监测 (19) 三、村庄监测内容 (19) (一)环境空气质量 (19)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 (三)土壤环境质量 (22)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3) 四、县域监测内容 (23)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3)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5) 五、质量控制 (26) (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6) (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6) (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7) (一)数据报送 (27) (二)报告提纲 (27) —16—

一、目的 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 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一)村庄监测 1.村庄类型划分 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 (1)生态型村庄 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17—

安徽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949124898

安徽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1.总则 村庄整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为了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地指导和规范全省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技术导则。 2.村庄整治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农民自愿、满意和村民自治为基本出发点,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2.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 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既要按照村庄整治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确实可行。 2.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全省各地的经济发展实力、自然条件等状况,探索不同的整治模式,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 1.4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方面,坚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2.5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3,村庄整治内容村庄整治内容主要涵盖村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设施,以及村庄风貌的维护等。主要整治内容如下: 3.1公益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3.1.1通村公路及桥梁建设;村庄内道路路面硬化;道路排水边沟;必要的路灯及交通标志;农业机械及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的公共停车场、库、棚等。 3.1.2供水设施、供水到户的水塔、泵房或高位水池(水箱)及输配水管网。 3.1.3电力供应的变配电设施、输电线缆架设或埋设。 3.1.4电话线缆、卫视天线等通讯线缆及设备的配置等。 3.1.5太阳能、沼气等能源开发技术及设备的应用。 3.1.6村委会管理用房、村民学习休闲活动用房及室外场地。 3.1.7托儿所、学前班或学校代培点的配置。 3.1.8邮件收发、汇款、储蓄、电报、传真等业务的代理点。 3.1.9医治轻微疾病、开展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的卫生室。 3.1.10商店、超市或便利店的布置。 3.2环境治理设施 3.2.1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收集排放设施。 3.2.2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处理设施。 3.2.3公共厕所或户用厕所、集中或分散禽畜饲养场(圈)的环境 卫生与粪便处理设施。 3.2.4集中饲养或家庭散养的畜(禽)的管理。 3.1.5清除村庄内外街巷两侧乱搭乱建的违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3.2.6整治村庄脏、乱、差工作。 3.2.7做好村庄内传统民居、祠堂和庙宇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3,2.8村庄内巷道、公共活动场地、公用水塘、公共绿地和村庄出入口及周边环境等的整治与美化。

度最新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度最新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那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调查报告范文(一)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近期,我镇组织专班,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发现,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来越多,没有配套的处理处置办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还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剩菜剩饭、瓜皮菜叶、秸杆等生活类废品,现在又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灯管、破衣烂鞋、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混合体,特别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袋,随手乱丢,一旦刮风就会满天乱飞,五顔六色,一片狼籍。同时,由于农村

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污点”。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采取直接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即时和潜在的危害。随意堆放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垃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漏液也污染了空气和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势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现如今,农民群众越来越富,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2、在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或者一个露天化粪池,里面的垃圾成份复杂(包括:传统的厨房垃圾;金属、塑料、纸板等包装废弃物;建房、装修、旧村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电池、光盘等电子垃圾;农药瓶、医疗废弃物等),它们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上面漂浮着塑料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HJ2031-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31—2013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 2013-7-17发布 2013-7-17实施 环境保护部 发布 附件一:

HJ 2031-2013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2013年7月17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1.2 术语与定义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的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三类方式:一是对地域空间相连的多个村庄通过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综合治理;二是围绕解决同类环境问题或保护相同环境敏感目标,对地域上不相连的多个村庄进行同步治理;三是通过建设集中的大型污染防治设施,利用其服务功能的辐射作用,解决周边村庄的环境问题。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以下文件: (1)《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11号) (2)《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0]178号) (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 (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环办[2012]50号) (5)《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0]132号) (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7)《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8)《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9)《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 588-2010) (10)《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 (1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 2 技术模式选取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用于解决区域性农村环境问题,可采取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技术模式。遵循“源头控制、资源化利用优先”的思路,按照工艺成熟、经济实用、易于管理、运行投入低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区域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取适用技术模式。 2.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2.1.1农村集中式地表水源地需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严格执行各级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 2.1.2河流、湖泊、水库等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需采用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生态拦截工程等环境保护措施。 2.1.3水井、水窖、山溪、山涧泉水、坑塘等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宜采用严格的物理防护措施,保持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相对隔离,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2.1.4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需建设隔离防护构筑物,对饮水净化设施、水泵、电机等配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施工方案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施工方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重庆市荣昌县古昌镇/昌元街道 冲锋村/玉带村/百合堂村/ 螺罐村/方家坝村/许溪社区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重庆天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章其他技术措施 第十一章民工工资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项目部组织协调措施 第十三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十四章与基层组织镇、村、社配合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重庆市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二、重庆市荣昌县古昌镇、昌元街道/冲锋村、玉带村、百合堂村、螺罐村、方家坝村、许溪村项目施工图; 三、国家、地方及行业颁发的现行工程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图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07)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04-2002) (5)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08) (6)建筑机具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5-99) (8)建筑基坑技术规程(JGJ120-99) (9)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10)其它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技术规程。 (11)我单位颁布的《质量保证手册》、ISO9002《程序文件》及我单位的企业标准; (12)根据本工程现场查勘情况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为原则。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各级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许多地方村内道路得到硬化,农民房屋得到翻新,有的盖起了洋房,还装饰了瓷砖,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整体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落后,环保意识不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乡镇环保机构设置不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许多环境保护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特别是极大多数村民们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废旧薄膜、塑料袋、瓜果皮、畜禽粪便等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随处乱扔乱倒,村庄道路旁、水塘边几乎成了垃圾场、臭水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没有根本好转,脏、乱、差现象还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因随意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人畜粪便直排等导致河流、坝塘和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了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由农村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逐渐增多,农村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新旧污染交织,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相互叠加,新型污染加剧,废旧塑料袋、电子电器产品、泡沫包装物等农村生活垃圾、生产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农药瓶、化肥袋、塑料薄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随意丢弃,乱排乱放,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已经危及到农村饮水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农村面源污染加剧。一是禽粪养殖粪便长期露天堆放,污水直排,臭气袭人,滋生蚊蝇,加剧农村环境污染;二是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三是农药瓶、塑料薄膜等大量农业生产废弃物随意丢弃田间地头、或倾倒河流坝塘、或直接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四是极大多数生产者长期不合理使用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物在土壤和农产品中残留累积。

环境治理技术标汇总

莱芜市莱城区2013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1-4 标段施工招标 技术标标书 正本 投标人:(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2014 年 3 月 18 日

一、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标准 1、工期: 90 日历天 2、工程质量标准:合格工程

二、施工组织方案 1、管道工程 1.1、安装应遵循的规范及标准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252-9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1.2、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随机技术文件以及原规范、规程、标准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编制专业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 做好设计院设计图纸,依据随机技术文件提供的各种管道的材料参数及运行技术参数,对已确定的设计图纸及拟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核实,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要求。 根据各种管道的材质及工作介质的不同,确定满足要求的焊接方法,及管材、管件、阀件的脱脂方法。 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及施工进度要求,安排好劳力、吊装设备、特殊焊接设备及其它设备的使用计划、外协加工成品及半成品的进场计划,保证连续施工的要求。

1.3、主要施工方法 管道安装应与土建及其它专业密切配合,对有关的建筑结构、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沟槽垫层及土方工程等质量,应按设计和相关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调平和,固定完毕。 必须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的有关工序如清洗、脱脂、内部防腐等已进行完毕并验收合格。 管材、管件及阀门等已按设计要求检验合格,且具备有关的技术证件并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管道的坡度、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法兰、焊缝及其它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和管架上。 埋地管道安装时,如遇地下水或积水,应采取排水措施。 管道穿越道路埋深不足800mm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套管。 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将内部清理干净,如需采用气割、电焊作业,不应在与设备连接后进行,管道与设备连接后,不应产生因管道安装造成设备承受其它外力。 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栽荷。 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管道与设备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 1.4、管道安装程序: 放线→座标及标高测量→沟槽开挖→管沟砌筑·各种井体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1

******祥园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加快解决我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 结合我乡实际, 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 努力打造经济繁荣、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祥园社区位于******政府驻地, 东临******中学, 西傍马东干渠, 北倚马东干沟, 碧水环绕, 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祥园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28个自然村, 1.8万常住人口居住, ******人均年收入7800元, 其中8000余人从事务农, 农业收入占示范区经济收入的35%。 二、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 ******加大了乡域基础设施的投入, 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乡域主干道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城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现建有县乡路——庆徐路, 农村路网建设达到了25%, 乡域主干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 农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 ******加大投入力度, 在全乡规划兴建万人中心社区——祥园社区, 该社区为一弧、一轴、一心的布局, 一弧即为弧形路网, 一轴即为南北向主景观轴, 一心即为中心景观空间, 共分为八 2

个组团区。社区规划总占地1686亩, 共分八期建设, 规划建设”1+4”( 1为储藏室、车库, 4为四层楼房) 多户型住宅楼和徽派商住楼, 建设户数6040户, 同时, 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场所、老年公寓、观光林带、人工湖、幼儿园、超市、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总建筑面积将达到94.1万平方米, 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群众居住。可是, 该社区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处理等设施尚不完善, 亟需加以整改。 三、生活污水排放状况 随着我乡经济的快速增长, 区域内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 但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污水管网配套尚未健全, 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 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无序随意排放现象较为突出, 我乡祥园社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 无序排放, 有的污水直接流入地表河流, 有的流入农田、水塘或直接渗入地下。 经过对示范区各户家庭抽样调查, 示范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沐浴废水和冲厕水。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 ) 规定, 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20升, 污水量为80%计算, ******驻地祥园社区居住人口1.8万人, 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728吨, 全部直排, 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造成较大威胁。 四、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3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二〇一九年八月 目录 1总则- 1 - 1.1地位作用- 1 - 1.2适用范围- 1 - 1.3制定依据- 1 - 1.4规划原则- 3 - 1.5规划期限- 4 - 1.6编制单元- 4 - 1.7工作底图- 4 - 2工作流程- 4 - 2.1现状调查- 4 - 2.2规划编制- 5 - 2.3批前公示- 6 - - -

2.4审查报批- 6 - 2.5批后公告- 6 - 2.6成果备案- 6 - 3规划内容- 6 - 3.1分类指导- 6 - 3.1.1村庄类型- 7 - 3.1.2内容要求-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10 - 3.6道路交通- 11 - 3.7基础设施-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13 - 3.9农房建设- 16 - 3.10绿化景观-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19 - 3.12防灾减灾- 19 - 4规划成果- 20 - - -

4.1文本- 20 - 4.2图件- 21 - 4.3数据库- 21 - 5规划实施- 22 -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22 -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23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24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25 - - -

1总则 1.1地位作用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山东省行政区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渡期内,在市县中心城区、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参照本导则执行。 1.3制定依据 1.3.1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材料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材料 村位于XX县城西北16公里处,坪曲公路沿线,由庞家川、东上河、西上河、小河南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204户,700口人,耕地921亩,27名党员,近年来,庞家川村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在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的发展条件下,靠培育种植、养殖及建材等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成功之路。 庞家川村是我县的老典型,多年来,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乡乃至全县的前列,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卫生等方面更是取得了今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市级“和谐村”、“环境优美村”、“生态园林绿化村”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年获得“市级文明村”和“省级文明村”,2011年获得了“国家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庞家川村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加大对村内背街小巷的残墙断壁、杂草杂物、乱堆乱放等卫生死角和薄弱环节的整理和清理力度,以美化、绿化、亮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尊重民情民意,既有效巩固了整治成果,又探索出了长效建管机制。截止目前,投资5000元,清理垃圾150方,柴草18堆,破棚烂院15处,断垣残壁280米,拆除违章建筑10处;投资2万元新建垃圾堆9个,修建排水道1000米;投资3万余元种植各种树木800棵,架设路灯35盏;投资4万元对村内古庙进行了维修,投资7万元进行村西阁的维修,投资10万元进行全村将近1000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在通西上河公路两侧房头段修建围墙100米,安排专人对公路两

侧行道树进行管护、粉刷;在适宜地段修建花池,适时浇水、修剪。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势宣传,全民动员 为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对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为各整治对象、整治区域下达了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组织村组干部深入农户、张贴发放宣传材料、广播等形式,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征得群众的广泛共识,激发干群的建设热情,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创新机制,常抓不懈 为了确保此次环境卫生整治的稳步推进,我村着重在机制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村民组长负责制;并明确了四名环卫管理员,配备专门垃圾车,对本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责任制,实行城市化管理。二是投入机制。村上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会,并通过在全村开展“抢抓机遇,整治环境卫生”大讨论活动,为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民意保障。三是管理机制。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引导党员成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主力军;对普通群众开展“三学三争”评选活动,培养群众在环境卫生的主体

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简报

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简报 简报一: 近日,明西街道办事处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明西街道财政所主要负责从政府大街到中心街路段,义务清扫垃圾、移除障碍物。 自今年明西街道启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来,街道干部充分发挥监督推动、示范带动、宣传发动三大作用,阶段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动员会,积极引导办事处工作人员、村、组干部主动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带头反对不文明、不卫生等不良行为,与村组干部一起清扫公路,清理农村院坝的垃圾和杂物,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周围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明西街道财政所工作人员也充分学习各阶段的会议精神,落实环境整治工作,为建设美丽明西添砖加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简报二: :民乐县南古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协调会后,杨坊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会,对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村干部齐动员,迅速在全村掀起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新高潮。 镇包片领导人带包村干部深入杨坊村实地查看环境卫生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治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努力使全村环境卫生大改观大变化,确保整治工作见实效。将全村环境卫生划分成6个组,划分区域,分组到户,实行集中整治村间环境卫生,重点做

好陈年垃圾、建筑废弃物、秸秆的清理清运,彻底清理杨坊村死角卫生。 简报三: 为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改善镇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近日,水口镇组织镇村干部职工带头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整治房前屋后乱搭乱盖、污水横流、乱贴乱挂、乱堆乱放、家禽散养等,引导落实房前屋后“三包”、车辆有序停放、群众文明待客等,并将整治责任分解到个人,采取“一线两人”制(即每条整治线路都有两名镇机关干部带头)不间断到一线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督查维护。 通过镇村干部职工带头整治,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家园意识,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做到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为我镇打造“活力、魅力、富裕、和谐、宜居”海西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强镇添砖加瓦。 简报四: 今年以来,佛堂镇发扬“雨天不停步,晴天迈大步”的奋战精神,全力打好城乡环境攻坚战,实施精品街区建设,加大力度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城乡面貌,让镇区宜居宜游,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加大整治力度建设精品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