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07年11月29日

指导老师:王先驱、黎明

班级:高二(1)班

课题组长:古斯莹

小组成员:李怡欣、

王小静、

韩明秦、

杨依依

海南黎族织锦

●历史起源

●文化内涵

●现状及发展前景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

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

原始的中华文化。我们

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

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

源及其发展前景。

图一:黎族少女穿着黎锦服饰

一、黎锦的历史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

然”,曾作为岁贡献给中原统治者以及远销广西桂林各地。

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在学习和总结崖州黎族妇女纺织技术基础上,运用当地传统的丝麻纺织工具和技术到棉纺织工艺中来,改变了松江一带落后的纺织业,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纺业的大发展。明清时期,黎族棉纺织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黎族妇女织的黎锦、黎布等“贾者或用牛或用盐易而售诸市”(清·张庆长《黎屺纪闻》)。“其出于琼者,或以吴绫越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

清代,中国博物馆所藏的清代《琼州海黎图纺织图》文字说明:“其地惟产木棉一种,春花夏实。黎妇采子取棉,以手足纫线,染成绚烂色,织为吉贝。”黎族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或其它种类的棉花做纬线,苎麻等纤维做经线,再用天然植物色素为颜料染色,然后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黎锦。从宋代到清代,黎锦极品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

黎族织锦历史悠久,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图案早已闻名于世。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黎锦工艺仅在山区、乡间以作坊形式残存下来,传统的黎锦制作的知识和技艺正在面临失传。在上世纪80年代,有双面绣图案的一套服装,价格才二三十元,做工精细的五十元左右,黎锦中的精品——龙被(左图)几百元

就能买到,价值较低。现今,随着收藏热的升温,黎锦的价格已翻了许多,据2005年《海南京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的黎锦价格普通的一二千元,有的六七千元,甚至上万元,历史久远且品相好的龙被价格高达十几、二十几万。可以说黎锦的升值空间是很大的,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就像藏族的唐卡、纳西族的神路图,黎锦是织在布上的民族史诗,极富东方神秘文化的色彩。

图二:工艺精湛的黎锦艺术:龙被

二、黎锦的图案

黎族织锦中的图案也是各式各

样,因为黎族妇女们精巧的手艺和

丰富的想象力,一般很难找到两块

一模一样图案的黎锦。

首先,黎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

很讲究色彩的运用,多以黑色或者

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红、黄、绿、

白相间,紫、棕、粉红、咖啡为辅

助色,有深色也有浅色,有对比色

彩也有调和色彩。花纹多以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组成几何形,以点引线,点线立图,有几何纹、方块纹、梯田纹、房屋

纹、干栏纹、竹

条纹、水波纹、

山形纹、牛鹿纹、

龙凤纹、青蛙纹、

鱼虾纹、人舞纹

(上图)、汉字纹等等,黎族妇女们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各种设计技巧,进一步加深图案的抽象化,所以图案表现的风格是抽象的。

黎族不同地区的人,织锦的花纹、色调、长短、式样等都会有所不同。如在润方言区的妇女穿超短筒裙,以上、中、下三幅布

打横连接起来,最上面一幅花纹最简单,一般用深蓝、白、赤褐等三种颜色织成几何图案。中间一幅花样多些,颜色以蓝白相间为主,最下面一幅是最漂亮的了,色彩尤其鲜艳,把各种漂亮栩栩如生的图案织在上面,图象颜色变化多端。又如在美孚方言区的妇女筒裙长及小

腿,是所有支系中最长的,

它的花纹属中间那块最为

鲜艳,图案也最为丰富多

样。赛方言区妇女筒裙较宽

大,中间一般不绣花,下摆

花纹很精致、秀气。

黎锦图案还跟历史上黎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有一定的关系,黎族人所崇拜信奉的图腾物有青蛙、坡鹿、龙等,植物中有大榕

树、水稻等,所以在黎锦中经常出现带有这些动物或植物的图案。

黎锦的图案不但丰富多采,而且图色并茂,图象逼真、自然,从中可以看到黎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风格。

三、黎锦的纺织

图三在黎族村寨中认真纺织的黎族老太太

在保亭黎族村我们看到了几个黎族妇女坐在草棚下,足踏织机木棍,熟捻地纺织。黎族妇女们对推动我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功不可没,她们从小就学习织锦、纺纱、刺绣,然后再教授子女们。通过这种原始的方法,她们将这种绝伦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黎族妇女织布主要采用踞腰织机。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

成。在织布时绑着藤腰带,伸直双腿蹬着织机经线木棍撑开纱线,席地坐着织布。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整个过程看上去复杂而精细。

清代《黎歧纪闻》有这样一段论述黎族妇女纺织:复基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而围于腰间,一端以足踏圆木一条贯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木而成匹,织者匠心也。

四、黎锦的发展前景

纵使海南黎锦是延绵多年的艺术,在服装市场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珍贵的织锦技艺正在慢慢流失,黎族织锦工艺濒临灭绝。不少黎族地区的人们逐渐丧失黎锦的制作技能,而会的也是先买好现成的线与颜料制作,掘弃了黎锦本身采棉制线的独特风味。而一些地区黎锦织品成为殉葬品,被酸性的土壤慢慢啃噬,这是令人何其悲痛的事啊!保护黎锦,迫在眉睫,则拓宽黎锦的市场,使其发扬光大是重要举措。

我们分析了个中原因,发现黎锦的知名度没有打响,加上市场需求不一,更新量快,使人们忽略它的美。而黎锦本身工艺落后、生产率低下(黎锦为完全手工制作)、没有形成规模等劣势也是影响黎锦传承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黎锦本身拥有许多其他民族服饰不具备的特点。比起湘西土家服粗犷过余,藏族服饰沉重繁多等弊处,黎锦质朴中见优雅,厚重而不失灵动。所以我们积极探讨了黎锦的发展出路。

一、黎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企业政府应大力举措发展服饰市场。据统计,黎锦的一套女式上衣和筒裙约600-

800元,其它黎锦品利润也较丰厚。

二、黎锦黎族的织染绣技艺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制作精巧、色

彩鲜艳、图案典雅、款式多样,能够结合现代元素,创新时尚服饰设

计,成就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之美。所以我们觉得黎锦的设计

可以融入海南岛的岛服设计,既宏扬了海南传统文化,又能使人耳目

一新。众服装设计师也可以利用其进行创新。一旦将其推广,一定能

激起人们的文化积蕴,更能招徕广大华裔的倾心。

三、黎锦可以运用到各种周边产物中,如壁画,床单等。所

以发展以黎锦设计为主的床上用品,家具(如电话垫子,鞋垫,窗

帘等)未尝不是刺激人们需求的方法。

四、为了保证黎锦质量,我们觉得应提高原棉的生产与质量,从而又拓出一条提供失业或无业人员就业发展的道路,由此又

能促进经济发展。

五、如今众多海外收藏家倾心中国民族工艺品,所以发展黎锦

的出口贸易与拍卖市场也值得考虑。

黎锦有许多经济效益尚待探讨,我们能力有限,只能提出一些建议,但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海南黎锦,家乡的发展。黎锦的未来一定是艳阳天!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一):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资料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完美期望和追求。 黎族没有构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个性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黎族人们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后先祖不相认--祖先崇拜。 黎族人热爱生活。节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构成自己的酒文化。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资料,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那么黎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方面呢? 黎族的风俗习惯之民族禁忌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那么黎族的民族禁忌有哪些呢? 生活 1.凡年初一至初五日不能秽语伤人,不能扫地,不然,不但家里六畜不宁,生产不好,而且影响别人不吉利。 2.凡有病人,当他求鬼时忌外人进屋,一切零食都得避免,不然的话病不会痊愈,病状反会转剧。 3.儿童拜年,不给红封,当年即会不吉利;吃猪嘴和山猪的肝与内脏会招致蛇咬。 4.睡觉忌头朝门外,这乃死人的象征。 5.不能在3、5、9月份结婚,不然的话,会招致新妇生病,子孙后代难以繁衍。 6.须择良辰吉日迁入新屋,不然,生产不振,人畜不宁。 7.人屋门忌刀袋系腰间,这是引棺材人宅的象征。 生产 1.“牛日”忌用牛生产,不然牛会死亡或染上瘟症或会烂脚变瘦;虫日不能进因劳动,不然收成不好。 2.收获新谷时,亩头下田途中忌与人谈话,不然的话,禾田会被山猪糟蹋或歉收;吃新米时忌外人进屋和把新米给外人吃,不然的话,作物会歉收或被野兽糟蹋。

黎族三月三习俗

三月三 黎族三月三习俗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198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和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报告,正式将三月初三定为海南黎族传统节日。 这天人们都要早早起床,妇女忙着舂山栏糯米,准备过节食品,姑娘们上山采撷染饭的树叶,男人们则合伙上山放狗打猎,下水抓鱼。家家户户杀鸡买肉备好酒,姑娘们穿上盛装,披金戴银,且歌且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节。 相传三月三民间集会的活动地点曾有几次迁移。第一次是在猕猴岭下的高滩坡,此处有一个宽敞的岩洞,洞中石头千姿百态,流水清澈,每年三月三青年男女成群结队聚会于此,欢歌曼舞,喜气洋洋。有一次,正当青年们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云聚电闪,滚雷震天地,石洞崩塌,洞口被堵。尔后,三月三活动地点就迁到昌化江与南谣河汇聚处的长沙滩。第三个地点是昌化江畔的燕窝岭下,迁来此处的说法有二:一说是因雷电劈断了长沙滩的一棵木棉树,一说是为了纪念黎族祖先。日本侵略者入侵海南岛时,三月三的活动就搬迁到离东方乡4公里的波单坡。 三亚、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人民每逢三月三节,人们以猪头、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甘什岭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赐平安。通什地区黎族于农历三月的牛日,在亩头家杀猪摆酒席,聚众敲锣打鼓,欢跳祭祖舞蹈,庆贺春天带来的福气,同时为未怀孕的妇女招福魂,祝愿来日生男育女。 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继承传统活动内容的三月三对歌,黎族传统体育竞赛如弓箭射击、顶杠、打陀螺、爬杆、拉乌龟等,各种文艺汇演以及骑牛赛跑、荡秋千、摔跤和跳打柴舞等娱乐活动外,还增加了现代歌舞、游园、书画等文艺娱乐性内容和棋类、球类、田径等体育节目,使三月三节庆活动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海南旅游观光文化活动。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 2020-03-28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人口数目达到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词汇。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闰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区的黎族服饰各有特色,黎族服饰工艺细致精巧,严谨大方,花纹和色彩的运用与调配非常讲究,主要与黑、白、宗,为基本色调,加入红、蓝、黄、青、绿等调配。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通过美丽的服饰来寄托美好的愿望,渲染喜庆气氛,表达对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黎族文化考究:黎族的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海南黎族的历史考究主要认为是古骆越人渡海入岛,与岛上古人类相互融合,造就了今天的黎族。1992年,我国考古专家在三亚市落笔洞发掘出约一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近年在五指山、陵水、乐东等地考古发掘出了约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主要是石器),说明在四、五千年前或至一万年前,海南岛就已人类居住。这些人是不是当今之黎族,尚待考证。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当前对黎族来源的研究观点认为,海南岛黎族来源于古骆越人(因为当时骆越人的分布地域包括当今之海南岛),于殷周之际(约三、四千年前)渡海入岛。殷周之际渡海入岛的这批骆越人是当今黎族的组成部分,他们与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古老人类相互融合,不断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黎族。黎族的形成,渡过悠悠岁月,趟过漫漫长河,其称谓源自何时呢?黎族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时自称“赛”。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包括黎族在内)。“黎”这一专有族称,是汉族对其称谓,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黎族先祖依靠的原始生产工具,打鱼狩猎,刀耕火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最早开拓了海南岛。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海南岛。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南北朝时,俚人领袖冼夫人统领了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岭南地区,岛上1000余峒俚人均归附冼夫人。冼夫人率其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唐朝以后,海南岛成了与南海诸国繁荣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随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统治不断巩固,部分大陆汉人、苗族和回族也陆续先后不断迁徙入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铁器生产工具和农耕生产技术,使黎族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但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我是来自海南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属黎族。借此以让大家了解海南黎族的一些民俗文化。 黎族属于中国历史上岭南民族的一支,距今五六千年前,古百越民族东迁南移,海南岛迎来并留住了一部分百越民族,这就是海南岛最早居民黎族的先民。现在的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各个民族自治县。勤劳朴实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殊文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黎族文化既在其内涵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同时也在受着严峻的挑战。我将从黎族妇女的纹身,黎族织锦,三月三节日这三方面论述黎族的特色文化。 纹身------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 纹身是我们黎族妇女的一种独特民俗,历史悠久。纹身,黎语里叫“打登”,亦叫“模欧”。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多于十二岁左右开始纹,黎族人称为“开面”。这些纹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纹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纹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 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得再见到我们这一刻于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了。我曾在九岁的时候见过身居山里的一位阿婆脸上的纹身,当时的反应是害怕与好奇。在逐渐长大及了解这一文化后,才能领悟它的美丽与独特。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但却正在逐渐消失。据统计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已经70岁。而现在的年青女子几乎不再、也不愿意去纹身,所以手艺也已经即将失传,今后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黎锦---------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的,是可作为上衣、裙子的优质布料。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都很有特色。 黎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又称“崖州被”)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味,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的图案。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来到海南,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07年11月29日 指导老师:王先驱、黎明 班级:高二(1)班 课题组长:古斯莹 小组成员:李怡欣、 王小静、 韩明秦、 杨依依

海南黎族织锦 ●历史起源 ●文化内涵 ●现状及发展前景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 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 原始的中华文化。我们 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 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 源及其发展前景。 图一:黎族少女穿着黎锦服饰

一、黎锦的历史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介绍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节庆活动 1)海南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2)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

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

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 多于十二岁左右起纹,黎族人称为“开面”。 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一对兄妹逃难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分头在岛上寻找人烟,说好见到当地人就或嫁或娶,但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将自己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结成夫妇....这就是黎族的创世纪...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 黎族女人绣面纹身的习俗,由来已久。我看到最有理有据的文章说,这个习俗是从唐 末宋初开始的。 据说那个年代,海南当地烽火战乱,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受害最多的当属黎族百姓,尤其妇女, 是烧杀掠夺的受害者..于是,渐渐形成了纹面纹身的习俗..慢慢更赋予了很多关于族 群的文化习俗 我国目前只有黎族和独龙族发现了女人纹面的习惯...不过自从新中国之后,这个习 惯慢慢消失.. 所以今天见到的纹面女,大多至少在70岁以上... 黎族女孩,长到12、3岁可以开始纹身纹面,据说还有一个正规的仪式。 纹身的蓝色液体,是用干香草加炭灰炮制的,然后用竹刺一针一针绣到脸上和身上。 下面这个阿婆,12岁纹了脸,15岁纹了双腿。绣面用了好几天时间。而纹腿用了一星期,纹后阿婆也整整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在海南,黎族有五大族群, 近百年来, 只有赛黎加茂黎没有发现妇女纹面的现象, 其他四个族群 润黎本地黎、美孚黎、杞黎、哈黎妇女都有纹面的历史, 据说,黎族不同的族群, 不仅方言有差异, 纹面的图式也不相同。在我们看来分别不 大的绣面纹身,在族群人看来区别很多..他们能一眼分别出这是哪个族群、哪个村落的纹面... 当一个黎族女孩子纹面后, 由于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反差, 她会被外来的汉人甚至非本 族群的男同胞视为丑陋的一类。这样, 外族的男同胞就不会对她有任何企图, 而她也因此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已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东部和中南部,如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我省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此,我们主要探讨黎族中生活的特有风俗习惯。 先谈黎族的饮食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黎族的饮食大体上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但又有别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自己特有的、带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譬如有名的“竹筒饭”,筒饭是一种颇具有民族特色的野炊方法。即砍一节竹筒,从一端开口,加入适量的米、水和盐,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在火堆里烤熟。用山兰糯米混以山间野味和少量盐巴烧制的竹筒饭味道更佳。竹筒饭一般在山上狩猎或下天劳动时烧制。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便异香扑鼻,这就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另外,黎族还有各式各样的风味佳肴如雷公根、祥等。“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还有,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好喝酒和嚼槟榔,成年男女都嚼槟榔,男子吸水烟筒,年长的妇女也有吸烟的习惯。其中他们的山兰米酿酒也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至于嚼槟榔,则早已被海南人民所熟悉,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黎族的婚俗和节庆(在此,我们主要考察了饱亭一带的黎族村寨,以介绍这一带的婚俗和与节庆为主)。保亭地区的婚姻制度基本上一夫一妻制。解放前,青年男女在13—14岁时便可结交异性朋友。父但婚姻都是由母作主。通婚范围多在同一方言区里,而且还受到一定程度宗族关系的限制,如同村姓、不同村但同一个祖宗者不通婚。解放后,黎、汉联姻已不少见,但黎族之间同一祖宗的仍不能通婚。 黎族男女成年后和父母分开,自搭1间小茅屋居住,这种面积小、陈设简陋的小茅屋黎语称为“隆闺”。夜晚,青年男女们便三五成群到别村姑娘的隆闺中去,邀请姑娘到村庄附近的树木或空地上对歌,特色意中情侣。通过对歌认识后,有意者继续交往,恋爱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 黎族的订婚很有自己的特色。解放前的订婚是由父母请媒人到女家去说亲,每次提亲带上槟榔,开始的一两次主要是来说明来意,女方父母一般不表示什么

黎族祖先传说,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

黎族祖先传说,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居住在海南省各个市县中。关于黎族的祖先传说是什么样的呢?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又是如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黎族文化中了解一下吧,看看这个几乎全部分布在海南的黎族有什么样的历史由来。 黎族祖先传说:“石祖”作为祖先和生殖力的象征 在黎族村子门前,或在大榕树下,常有一间既小又矮的小石屋,用几块石头筑成,这是黎族人民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土地庙里安放土地神。 据说土地神看守村寨有功,天上的玉帝要给以嘉奖,决定在人间修筑大庙给它居住,地盘由土地神自己射一箭,箭头落地与站立的地点之间的方园,就是庙堂范围。 土地神听后得意忘形,认为它是天下最了不起的神,就在它拿起箭哈哈大笑时,箭头却掉了下去,玉帝上前一量,正好二尺方园,所以土地庙就这么小了。 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个石头雕刻的形状像男性生殖器的石头,黎族人称为“石祖”。 “石祖”是父权的象征,是对祖先的崇拜。黎族同世界各民族一样,有着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从血缘家庭到一夫一妻制的过度。黎族人把“石祖”安放在村前的土地庙里朝拜,反映了他们对父系氏族祖先的极为崇拜。 黎族的来源:南迁说:黎族源于岭南的骆越人和驻守岭南的中原人。 秦始皇征服岭南各部族后,岭南的骆越人与驻守岭南的中原人开启了融合之路。秦末汉初,秦将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对临近大陆的海南岛进行开发,居住在岭南的骆越人和中原人在南越国的主导下登上海南岛,并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逐渐融合形成今日之黎族先民。 南越国归汉后,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又有大量中原汉人进入海南岛,客观上促进了黎族先民的发展。自唐朝开始,黎族和岭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称为“里”、“蛮”、

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 【范围】 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住宅】 内为竹架或木架、外铺茅草的架空高脚船形屋(可能是源自于黎族祖先乘船从大陆而来)。 【节日】 “三月三”节,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了,两人都是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乡,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黎族歌舞】 取材于劳动和生活,有竹竿舞、舂米舞、钱铃双刀舞、踩波舞、草笠舞等;另有别具一格的鼻萧、树叶吹奏、竹木打击乐等。 【黎锦】 黎锦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麻纤维,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别做经线和纬线)。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海南各地民俗或文化庆典

一.海南特色的著名传统节日 1.军坡节(屯昌、万宁、海口) 军坡节,也称“公期”(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即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较大的军坡庙会有梁沙婆祖军坡、屯昌屯城镇圣德娘娘军坡和屯昌的枫木军坡,万宁龙滚芋头军坡。军坡节时,村中都要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同时招待亲朋好友一同度过节日。军坡节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节日多在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各村庄以传说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日,俗称"发军坡",以海口最为隆重。节日一般为4天,每逢节日,海口和屯昌等地成千上万群众到海口新坡镇洗太夫人庙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烧香祈祷,后领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带回。全省现有51座洗太夫人庙,有庙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动。军坡节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对于军坡节的来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2.换花节(海口) “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换花节原是海口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三月三(五指山)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节日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现在每年三月三,海南黎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

黎族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黎族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黎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它们是黎族人民习俗的组成部分,也是黎族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的一个侧面。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自己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春节” “春节”,在黎族地区一般从正月初一过到十五日。届时,各家各户清扫庭院,修整“船形屋”,贴红对联,洗刷衣服器具,舂米和包粽子,在房门、藤箩、耕牛角等处贴上红纸,以示吉祥。大人们为小孩备鞭炮,买烟花,男女老幼个个穿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喜气洋洋,一片节日的景象。大年初一清早互相拜年,在外面见面相互道贺“恭喜恭喜,年年丰收,年年幸福”。小孩子高兴异常,蹦蹦跳跳,他们争着向大人拜贺新年,获得糖果、糕点、粽子和压岁铜钱。大人们

整日饮酒对歌,通宵达旦。有的则仍按照传统习惯,从大年初一开始,男人集体狩猎,猎获物全村人共同享受。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通过“三月三”的传统来纪念本民族的祖先和英雄人物。 现在纪念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对歌题材广泛,除了情歌,还有农事歌、神话故事歌、祝酒歌,以及说今论古歌等。除了歌谣对唱外,还有“打柴舞”、荡秋千、土枪射击、射箭、摔跤等节目。 “招福”和“牛月” 合亩制地区的黎族同胞,也有另外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特殊节日。例如每年三月、七月插秧之后和在十月的“牛月”,要集体举行一次“招福”礼仪式。到时,男女老少都云集到“亩头”的家里,集体跳“招福舞”、“黎家乐”等,敲锣打鼓,通宵达旦。在“牛日”这天,牛主要给牛喝一种“牛魂石”浸过的酒,以示对牛的祝愿,并且为耕牛修牛栏,禁忌杀牛。

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支教小学:执教者:课目: 教学时间:2013.7.24 年级:五年级执教者:张三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课目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 3、情感与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激起学生对家乡文 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欣赏饮食图片,把握图片中对海南饮食文化的情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体会 海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教学难点 1.注重学生自身对老师授课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切身体验海南饮食文化的魅力。 2.通过联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学生和老师对授课内容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校 迁移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过程中会展示的图片,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另外也在个人的mp4上准备图片 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海南饮食民俗,要耐心的教学、解答,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个维度,人文科学注重情感性、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以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 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必须要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笼统的介绍首先要做什么,接着要怎么做,最后怎么着,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做什么这部分完整呈现出来) 课程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海南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海南风味菜肴属于粤 1 / 4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的文化多资多彩,如三月三,每年的三月三,海南人民都会举办歌唱会,或其他节目。海南不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土人情浓厚。如今海南已成为国际旅游岛,来岛旅游的游客更多了,从经济方面看,海南经济好转,然而,岛外旅客的游玩,也会使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富有更多生机。海南有诸多市县及地区,每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也不尽相同的,而且海南又是一节日比较多的省份,有不少地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都是鲜为人知的。这里就介绍几个海南人民的民风习俗。 一、三月三盛会 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的历史已久,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互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凑一处,即定配偶”。有关“三月三”的传说民间曾有两种,一种是相传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兄妹--天妃和南音,他们坐在一个葫芦里,飘到燕窝岭上被树枝卡住,才幸得生存,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便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以后每年三月三,鲜花烂漫红棉争艳的时候,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在这里迎接春天,为纪念他们,黎家就称石洞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但在海南都是说黎苗族三月三。 静谧夜晚,篝火熊熊,黎家、苗家阿哥阿妹深情对望。突然间,远处传来嘹亮悦耳的莺啼声,黎家歌后王(女不)大、苗家老阿公盘

德招燃起手中的火把,传递给年轻的黎家、苗家阿哥阿妹们,顿时,无数熊熊火把星星点点般照亮山区上空……“火光熊熊象征黎苗同胞日子越过越红火,火光冲天象征黎苗同胞生生不息”。其实,现在在海南每年都会举行三月三盛会,全省人民都可以一起狂欢。 二、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棒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一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木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 木偶的表演由导演者在幕后操纵,导演者一手撑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撑偶手双棒,导演操纵偶像时,手与曲肘并用。操纵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左右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胡须拂动,嘴张合、舌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唱腔来源于吸收兄弟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公仔戏艺人的特

海南历史文化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海南历史文化 题目名称:海之南——明珠海南 ——海南的民俗、椰风及旅游文化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戏剧影视文学(一)班 姓名:马文娟 学号:20112314310019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2年12 月22 日

海之南——明珠海南 ——海南的民俗、椰风及旅游文化 【摘要】“海之南”是文化概念,这里是奇峰异物,使人感受深厚而韵味绵长;“海之南”又是个空间概念,它标注了我们所在的独特方位,是我们置身于大海阳光与绿色之间去遐想。海南气候温暖,各处阳光灿烂,空气清新,长夏无冬,四季花开。海南是中国唯一一块独立的热带单元,她的大海、雨林、阳光、绿色本身就是特异的。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民俗气息,我们不但要带着好奇之心去挖掘,还要怀着敬重之情去感受与体会。椰树,是海南的独特风采,也是海南的象征。椰子节以其特有有的标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浓烈椰情倾诉。历史的不断积累,多姿多彩的古老海南文化,同时又让世人领略到不同的传统风俗,黎,苗族文化的内涵。“三月三”作为特有的民俗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遍布地域广阔的的“三月三”,奉献给欢庆的椰岛风情的人们。海南作为历史蔓延的海之南,发展以其自然的得天独厚,称为“东方夏威夷”。同时得天独厚的海南自然环境,及历史沉淀的文化,美食也是无处不在 各民族的盛宴也在此开席,海南以综合的菜系、美食娱乐城、饮食夜市、风味小吃、海南鸡.....这也是海南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只根系,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带来巨大地社会效益,更将特色饮食不断发展。海南岛虽孤悬海外,但西汉开始就对其进行管制,许多宰相及文人墨客被贬至海南,传播中原文明,留下了保留至今的历史古迹。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早已蜚声海外,是世界少有的未受污染的处女之地,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的好去处。更加以神奇魅力的的海之南的——明珠海南正以如诗如画的内涵及风情,召唤你体验一次非凡的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作者:郭亚晶指导老师:熊红丽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口,571158) 摘要:黎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风格独特的饮食。黎族传统饮食不仅特点鲜明,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内容上表现出丰富与多样的特点,鲜明的地域烙印,浓郁的民族特色等;黎族传统饮食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黎族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活动,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关键词:黎族·传统饮食· 黎族人民的饮食分为一日的早、午、晚三餐,每餐配以主食、菜蔬、肉类和饮料。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山栏稻或其他大米,因此米饭是主食,杂粮有玉米、番薯等。由于地处热带,为降低体温,补充水分,人们喜食凉米饭。其做法是:取一日三餐所需要的稻米舂好,放到锅中煮熟后撤火,再倒入凉水即成,称为“他哪呣”,即“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 在山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住家附近建筑谷仓,常见的有木板谷仓和用竹片编织而成的谷仓两种。谷仓外围、周边都用新鲜牛粪涂抹,以防虫害;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还有独木桶或陶缸用以存放大米,取用极为方便。蔬菜有南瓜、东瓜、豆角等家种菜。此外,还有从森林及山地上采摘的野菜。肉禽水产类食品并不少见。黎人喜欢摸鱼、 捞虾,采拾田螺、河蚌,逮青蛙、螃蟹,上 山捕猎等,这些食品均为餐桌上的美味。饮 品有酒和茶。黎人嗜酒,酒在黎族人民的生 活中,不仅是节日饮品,待客佳酿,更是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正因如此,黎人造 酒技术高超,酒品种类繁多,有山栏糯米酒、 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味道图片一(来源于:黎族饮食)迥异。黎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黎茶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这里的茶树枝繁叶茂,品种多样,有五指山茶、白沙绿茶、水满茶等,是黎族人民喜爱的饮品。瓜果类食品可算是黎族饮食的补充。这里四季的天气状况十分适宜瓜果生长,瓜果四季不断,成为黎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黎人常用火烧法去掉禽兽身上的毛,而后用火烤制食用。常见的去毛法还有用开水烫。生腌酸菜也是黎人常食的副食品。可腌制的食品有生鱼、生肉、青蛙、

海南文化特征

海南大学 课程论文(设计) 题目:海南文化特征 学号: 20080603B053 姓名:陆军 年级:2008级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系别: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指导教师:谷秀兰 完成日期:2011年5月25日

海南文化特征 摘要 民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民俗;黎苗;海南;文化;海岛;旅游

目录 一、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一)黎苗的建筑文化别具风格 (1) (二)黎苗的歌舞艺术多姿多彩 (1) (三)黎苗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 (2) (四)民间工艺琳琅满目 (2) (五)婚恋习俗奇特风趣 (2) (六)黎苗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3) 二、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一)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3) (二)加强对旅游线路的研究 (4) (三)要强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类旅游服务设施 (4) (四)举办各种类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训班、讲习班 (4) (五)安排和布置销售网点 (4) (六)组织好“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活动 (4) 三、海南文化的海岛性 (5)

正文: 民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尤其黎苗两民族的民俗文化更为瑰丽多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本文拟就对海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开发的肤浅看法。 一、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黎苗的建筑文化别具风格 海南的干栏式、船形茅屋、“隆闺”、竹墙屋、泥墙屋等建筑极具有热带山地文化特色,且以工艺精美、建筑奇特、内涵丰富而扬名中外。例如苗族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十分壮观。这种木楼,大多根据山坡特点,建成吊脚楼,即在斜坡处开二级台阶作屋基,前台撑住吊脚。上层住人,下层、顶层堆放粮食和用具,很有山地建筑特色。黎族房屋也有多种多样,有船形茅屋,有金字塔式的泥墙茅屋,有葵叶盖的竹墙房屋和砖瓦房屋,其中以船形茅屋最具民族特色。它以竹木枝条构架,用藤条捆扎,屋顶成拱形,上盖茅草下垂及地,状如船蓬,呈半圆形。船形屋还有铺地型和高架型之分。高架型的地板用木桩支撑,离地约2米高,是一种带有本民族原有居住习惯(海南的黎族先民最先生活在沿海地区,大部分以船为居室)的干栏式建筑。 (二)黎苗的歌舞艺术多姿多彩 黎族苗族的歌舞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成就。黎族男女老少能歌善唱,代代相传,黎族地区素有“歌乡”之称。黎族民族歌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喻恰当,生动活泼,腔调优美,方便众口相传,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仅在唱腔旋律方面,就有《罗呢调》、《咪亲调》、《叽呃调》、《千家调》、《呼嘿调》等几十种。他们在结婚、建房屋、欢度佳节、农闲娱乐和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都要摆酒席、敲锣打鼓、欢跳民间舞蹈。黎族民间舞蹈,有祖先舞(宗教仪式舞)、生活舞(娱乐性的舞)和生产舞(劳动时间助乐性的舞)等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期末论文

海南大学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期末论文 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班级: 2010级广告学2班 学号: 20102312310079 姓名:彭光林

海南历史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海南乡土文化为例 摘要:海南的文化虽属于中华文化的边缘区域,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其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要建立在培育自身乡土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以乡土文化的历史时代特色打造海南的文化形象。本文以海南文化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为基点,简述了其曲折、登上舞台、与之关联的乡土文化的发掘和建立以及发展,为海南文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埋下了极大的潜力,其中以乡土文化节,民族风情文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为例,说明了海南乡土文化在海南历史文化建构与传播中发生的作用。最后为海南文化形象的建构传播提出几点意见措施。 关键字:海南历史;黎族风情文化;乡土文化节;旅游文化宣传; 海南文化,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区域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区域文化而独立存在着。早在秦汉时期开始萌芽,唐宋时期已经形成海南岛独立稳定的行政区。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气候高温,降雨量充沛,黎族同胞坐拥这里天然的美丽山水,以农耕和旅游业为主,乡土风情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后,现正在向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形象跨步迈进。 一海南历史文化的发展经过 (一)海南文化历史悠久 海南文化历史悠久,其发展曲折艰难,秦汉时期萌芽,元、明、清时代得到充分发展,我们从海南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上说,它是远离发达的中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边缘区,但它始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先进文化的入侵。 (二)海南文化发展曲折 首先,唐宋时期的海南岛就已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行政区,但战乱又使它发生变化,而唐代以后,中国封建经济中心南移,宋代北方战乱,商人、官吏以及大批的汉族人民迁居海南,从而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进一步交融,中原的文人墨客开始注意海南岛的特色风情,宋代即有关于记述海南岛地区风俗习惯、物产的著作盛起。 明清时期,海南文化更加走向成熟和发展。农业开发,耕地面积扩大,以农耕与游耕相结合是海南人民的的耕作方式,但技术都较落后,不断注入中原文化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得到发展,学校、书院遍及各州县,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增多。然而始终受地理因素的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