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一、单选(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环境科学中最有名的绪论性著作是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C)。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C.《只有一个地球》

D.《人类环境宣言》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这就使环境与保护法成为一个(C)极强的法律部门。

A.综合性

B.共同性

C.技术性

D.社会性

3.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B)。

A.环境优越论

B.零增长理论

C.经济优越论

D.负增长理论

4.在国际环境法律中(D)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A.国家机关

B.联合国

C.不同社会

D.国家

5.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是(B)。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环境污染

C.大气污染

D.水土流失

6.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现行政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C)。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C.1994年的《中国21世界议程》

D.2000年的《立法法》

7.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的手段是(A)。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8.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的环境标准是(A)。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9.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排放浓度(B)。

A.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B.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交纳排污费

C.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D.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任务是(C)。

A.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B.防治机动车船污染

C.防治煤烟型污染

D.防治臭氧层破坏

11.环境科学中最有名的绪论性著作是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C)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C.《只有一个地球》

D.《人类环境宣言》

12.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B)

A.环境优越论

B.零增长理论

C.经济优越论

D.负增长理论

13.外国环境法向完备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是(C)

A.环境法体系的建立

B.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加强

C.环境保护基本法在各国的出现

D.大量环境保护专门法规的制定

14.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发展的基础是(A)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C.环境标准

D.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15.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是(B)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环境污染

C.大气污染

D.水土流失

16.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C)

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

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

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

17.基于环境问题自身的特点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首先提出的“预期的环境政策”、强调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是(B)

A.《人类环境宣言》

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C.《内罗毕宣言》

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18.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是(D)

A.开发使用费

B.保护管理费

C.惩罚性收费

D.自然补偿费

19.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排放浓度(B)

A.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B.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交纳排污费

C.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D.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20.“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在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它是指(A)为中心、为主题的外部世界。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其他生物很无生命物质

D.整个生物界

2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这就使环境与保护法成为一个(C)极强的法律部门。

A.综合性

B.共同性

C.技术性

D.社会性

22.最早提出“公害”一词的是(B)。

A.日本1896年《矿业法》

B.日本1896年《河川法》

C.美国1864年《煤烟法》

D.英国1913年《煤烟防治法》

23.既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的标志,又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的标志是(B)。

A.1978年的《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的颁布

C.一些列环境标准的制定和颁布

D.一些列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

24.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B)。

A.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B.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C.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D.环境标准

25.首次确立了公众参加原则,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的法律是(B)。

A.《环境保护法》

B.《环境影响评价法》

C.《大气污染防治法》

D.《行政许可法》

2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破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加以表示。其中预警级别最高的是(B)。

A.蓝色

B.红色

C.黄色

D.橙色

27.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的环境标准是(A)。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28.当船舶发生海南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重大污染损害的,法律规定有权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措施的部门是(C)。

A.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D.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二、多选(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项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未来维持人类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经济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不超过两个界限(B,D)。

A.人得从自然界提取物质

B.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值能力

C.人得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

D.排放到自然界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量,即环境的自净能力

E.严格限制向环境排放废物物

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产生时期的立法最多的是关注(A,C,D)。

A.自然资源的保护

B.单行法规的规定

C.防止环境破坏

D.环境污染

E.提高环境质量

3.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正确的有(A,C)。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集体所有

C.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D.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个人所有

E.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家庭所有

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确立的许可证形式有(A,B,D,E)。

A.城市建设用地许可证

B.海洋倾废许可证

C.总量控制许可证

D.森林采伐许可证

E.矿产资源勘探许可证、开发许可证

5.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防治陆源污染物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主要措施是防止(A,B,C,D)。

A.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直接向海域排放

B.在海岸滩涂设施废弃物堆放场和处理场污染海洋

C.沿海农田施用化肥农药进入海洋环境

D.陆源污染物通过江河进入海洋环境

E.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

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上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A,B,C,D,E)。

A.医院

B.学校

C.机关

D.科研单位

E.住宅

7.我国《固体废弃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弃实行“三化”原则是(B,C,D)。

A.再生化

B.无害化

C.减量化

D.资源化

E.有效化

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产生的条件是(A,C)。

A.现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的存在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存在

C.法律事实的出现

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的存在

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规定的权利的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

9.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标志是(A,B)。

A.环境所与资源保护法有其调整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

B.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迅速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手段和方式具有多样性并涉及多种法律部门

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

E.国家已经承担起管理和保护环境的职能

三、问答(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简述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

1.统一监管与分别监管相结合的体制。

统管部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分管部门:公安、渔业、铁道、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2.简述环境法的特征。

2.广泛性、综合性、科技性、世界共同性、社会公益性。

3.简述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

3.陆源污染物、海岸工程、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倾废、船舶及其作业活动。

4.简述矿产资源的法律分类。

4.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5.简述森林法对森林的分类。

5.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

6.请列举出至少四种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

6.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简述环境污染的危害。

7.对人体健康、对财产、对环境的危害。

8.简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原则。

8.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管理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

9.简述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内容。

9.用水收费制度、征收水资源费制度。

10.简述水污染防治法中特有的监管制度。

10.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总量控制制度。

11.简述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激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民主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

12.简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内容。

12.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动植物检验检疫制度。

13.简述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至少列举两个)

13.环境噪声污染的法律界定不科学,应以超过噪声质量标准为界线,而不是排放标准;没有制定低频稳态噪声排放标准,致使这类污染案件无法得到公平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