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EP模拟计算实例1

CASTEP模拟计算实例1
CASTEP模拟计算实例1

利用CASTEP模拟计算实例

一,计算本征半导体硅的能带结构和状态密度等性质

计算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建立硅的晶体结构计算模型,这个可以在MS物质结构数据库中调用即可。在计算时为了节省时间,减少计算量将硅的普通的晶体转化为原胞结构,一个原胞中包含9个原子。节下来是对晶体原胞结构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当然其中也含盖了对体系总能量的最小化。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两个图表文档分别表示了优化步骤中体系能量的变化和收敛精度,判断收敛是否成功就要查看最终完成计算后,能量的收敛精度是否达到了事前的设定值。最后是计算性质,在计算状态密度时可以计算不同原子各个轨道按照角动量分布的偏态密度(PDOS),当体系是自旋极化时,偏态密度(PDOS)中包含了体系多数自旋(majority spin)和少数自旋(minority spin)的偏态密度(PDOS)。光学性质的计算是模拟中的一个难点,从目前发表的文献来看,影响光学性质计算的因素很多(见光学计算原理部分,对此有详细描述),在研究体系有充足实验数据的条件下,可以对能带采用“剪刀”的工具对能带带隙进行刚性的调整,获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结论。但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个工具一般是不推荐使用的。作者对于硅的计算完全按照上述方案完成。详细的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见本文所附带的专门文章。

二,搀杂半导体InP性质计算

第三主族和第五主族元素之间形成的半导体,目前越来越受到的重视,在纳米材料中,各种纳米电子器件如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纳米量子阱,纳米量子点激光器等均广泛采用了诸如AlAS InP等材料,本文对InP能带结构、状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计算步骤与前文描述相同。详细结果见文章二。

三,FeS2性质计算

二硫化亚铁是一种受到广泛研究的窄带隙的半导体,其能带带隙为0.95eV。肖奇等人也采用CASTEP 对二硫化亚铁整体状态密度和(100)晶面双层超结构状态密度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了表面态对状态密度峰的分裂。作者也首先建立了二硫化亚铁的晶体结构,对优化后的结构也进行了计算,得到能带带隙的较准确结果,但在能带的顶层出现了文献中未出现的新结构,因此还需要其他文献进行证实。作者也建立了双层的二硫化亚铁(100)晶面的超晶胞结构,但限于计算能力,只对结构进行了分子力场的初步结构优化。详细结果见文章三。

四,三氧化二铝性质计算

三氧化二铝是广泛用于复合材料中的一种附加材料,在电子工业中用于衬底材料。作为陶瓷原料更是普遍。三氧化二铝有多种晶体类型,目前广泛得到研究的是α-三氧化二铝,作者计算了它的能带结构和状态密度分布以及电子密度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是可靠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化学键的性质。详细结果见文章四。

五,其他几种半导体材料能带结构的计算

作者也计算了几种目前普遍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晶体结构在计算前是经过了结构优化的,某些计算的能带带隙并不理想,与实验数值相比较,差距较大。但发现了能带结构和计算晶体结构特别是化学键类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通过对于几种类型的半导体能带结构和状态密度的计算表明他们与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原子间成键类型等均有关系,计算几种半导体分别是:本征半导体Si,离子型窄带隙半导体ZnO and Cu2O,搀杂n型半导体BN。从杂化轨道类型来看,硅为sp3杂化,BN为sp2杂化。其余两种

是离子型晶体,化学键主要成分是离子键。从能带结构分析,离子型半导体费米能级以下的部分能带形状平滑,而共价键杂化类型的半导体在费米能级以下部分为抛物线型。在费米能级以上的部分两者差别不大,均为抛物线型。状态密

度(DOS)图来看,ZnO and Cu2O型半导体各个分波区分是很明显的,杂化型半导体状态密度各个分波区分并不明显,一般为连续型,原子轨道混合在这些半导体中是很明显的。

六,MnN和MnAs自旋状态密度分布与晶体结构常数间的关系

R. de Paiva1, J. L. A. Alves等人文献中,研究了闪锌矿结构的MnN 和MnAs自旋密度分布随晶体结构常数变化的关系,上述两种物质的闪锌矿结构并不是它们的稳定结构,但在这种结构中Mn以四面体配位性质

在许多二元磁性材料均有体现,人们相信,正是锰元素这种配位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磁性质。文献作者采用第一性原理的DFT理论分别用GGA和LDA分别计算了随着晶体尺寸变化,自旋密度分布的变化情况,他们发现上面两种物质自旋密度状态分布结构与晶体尺寸密切相关,当MnN尺寸大于0.490nm,MnAs大于0.571nm

延伸闪锌矿结构是半金属型的,即多数自旋(majority spin)密度分布在费米面处是连续的,少数自旋(minority spin)密度则在费米面处是绝缘体型的。他们计算中晶体平衡尺寸分别是:

MnN:a o= 4.19 A° (LDA), and 4.30 A° (GGA));

MnAs:the magnetic moments are 2:51B and 4:01B respectively at the equilibrium lattice parameters ao = 5:32 °A(LDA) and 5.71 °A (GGA).

作者计算均采用GGA,MnN:0.425nm;MnAs:0.5977nm。自旋密度分布和能带结构基本与文献结果一致,在MnN中,自旋密度在费米能级附近随着尺寸变化是很明显的,但MnAs中则与文献结果不一致。现将文献结果与作者结果列图如下:

从多数自旋(majority spin)密度和少数自旋(minority spin)密度图中可以明显的得到体系电子电导的单自旋极化现象,半金属特性是

明显的。但MnAs计算结果与文献差别较大,特别是自旋密度与晶体随尺寸变化的关系不明显,作者计算

了在0.571nm,0.569nm and 0.550nm的情况下的状态密度情况,仍然没有发现自旋密度分布在费米面处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文献中提到的少数自旋(minority spin)密度在晶体尺寸小于0.571nm时会在费米面处产生能隙。

C语言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程序

课程设计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程序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1) 1.1设计要求 (1) 1.2任务 (1) 第2章总体设计 (2) 2.1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2) 2.2功能模块层次图 (2) 第3章详细设计 (3) 3.3由(后缀)逆波兰表达式计算中缀表达式原理 (8) 3.3.1算法描述 (8) 第4章调试分析 (10) 4.1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错误及犯错的原因 (10) 4.2错误的解决方法 (10) 第5章用户手册 (11)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程序清单) (17)

第1章需求分析 1.1 设计要求 (1)用 C 语言数据结构实现程序设计; (2)利用结构体、栈、进行相关信息处理; (2)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求用函数的形式实现; (4)界面简单,可操作性高。 1.2任务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数组,输入0~9 及+、--、*等符号的信息,将其信息存储起来; (2)输入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计算式,并在屏幕上显示逆波兰(后缀式)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3)编写代码; (4)程序分析与调试。 说明: 本课程设计将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在功能上尽量模仿windows 的计算器。系统界面不做牵制要求。该程序能实现标准型中+、-、*、/、(、)、.、的混合运算表达式(一般意义上的中缀表达式),将其转换成逆序波兰表达式(后缀表达式)并计算输出结果。在进行运算后可以选择继续运算或者结束当前运算。即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和节约了时间,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第2章 总体设计 2.1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逆波兰表达式又叫做后缀表达式。在通常的表达式中,二元运算符总是置于与之相 关的两个运算对象之间,所以,这种表示法也称为中缀表达式。波兰逻辑学家 J.Lukasiewicz 于 1929 年提出了另一种表示表达式的方法。按此方法,每一运算符都置 于其运算对象之后,故称为后缀表达式。 后缀表达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编译器在处理时候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读取逆波 兰表达式,遇到运算对象直接压入堆栈,遇到运算符就从堆栈提取后进的两个对象进行计算,这个过程正好符合了计算机计算的原理。后缀表达式比前缀表达式更加易于转换,并且它的最左面一定为数字,这一点在实 际编程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它的好处了。 逆波兰表达式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拆括号,根据运算符的级别将中缀表达式转 换成逆波兰表达式后,运算顺序就已经替代了运算符的级别,这样也避免了括号提高运 算级别的特殊处理。 2.2功能模块层次图 将算术表达式转化为逆波兰表达式 计算逆波兰表达式的值 简单计算器 表 达 式 格 式 转 换 系统 求 值 计 算 系 统

C语言实现计算器功能

实验一多功能计算器 一、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多功能计算器,可以完成基本的计算。 设计要求: 1. 具备整型数据、浮点型数据的算术(加、减、乘、除)运算功能。依次输入第一个运算数、运算符(+,- ,* ,/ )、第二个运算数,然后输出结果。结果可以作为下一个运算的第一运算数。按’C清 屏,按’R'返回菜单。 例如:输入:2 + 5 输出:7 2. 实现单运算符表达式计算的功能。输入的操作数可以包含整数或浮点数。输入表达式如下: 例如:输入:2+5 输出:7 二、算法说明 1.数据结构说明(可以图示说明,也可以文字说明) 本程序主要根据选择菜单编写了六个自定义函数,用于在main()函数中调用,在main()中,用一个字符变量num1 来记录下菜单选项的标号,根据num1 的值来决定调用哪个函数。 程序要完成的功能及所要用到的函数如下:

使用各菜单分别调用的函数 '≡ua∩ Ξ huyun≡u an O ■> SUanShUyUnSLLan2 panduan() > bi aodashiyunsuan 0 > QirLgPing () > fanhuicaidan() 菜 I Y l - ▽ 算术运算 a 卑运篡符表达 b 清屏 C 返回菜单 E 退岀程序 t F 面是整个程序的流程图:

2?算法说明(即函数说明) Void SUa nshuyu nsua n() //做算术运算时调用的函数 Void SUanshuyunsuan2() //选择继续做算术运算调用的函数,将上次运算的结果做为下次算术运算的第一个操作数〃判断算术运算是否继续 void Pan dua n() 〃判断算术运算是否继续 void biaodashiyu nsua n() 〃单运算符表达式实现函数 void qin gpi ng() 〃清除屏幕 void fan huicaida n() // 显示菜单 三、测试结果(这部分需文字与图示结合) 1 ?第一组测试用例 (1) 测试输入: (≡ΓF;I学习\匚语言程序设计实习'实验一Ilkb II丛匚语言实验一一 测试目的:测试算术运算的功能结果输出:

C语言简易计算器的实现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设计环境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说明 (2) 五.设计程序流程图 (2) 六.调试 (4) (1)错误原因分析一 (4) (2)语法错误 (5) (3)逻辑错误 (5) 七. 调试结果图 (6) 八. 结论与心得体会 (7) 九.附录 (8) 具体代码实现 (8) 十.参考文献 (18)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号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来巩固我 们的知识,特别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人才。通过这一个课程 设计,进一步来巩固所学的语句,如:循环,和分支结构的运用。还要熟悉四则运算和函数的算法。 2.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课本上的东西是远 远不够的,可以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得到一些新的 知识, 3.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课程化设计思想的理解,能进行一 个系统功能分析,并设计一个合理的模块化结构,提高程序开发 能力。 二.设计环境 1.硬件:一台完整的电脑,包括键盘、鼠标,最小硬盘空间1GHz 2.软件:安装有Microsoft visual c++6.0 三.设计内容 以简易计算器为例,通过对简单应用软件计算器的设计,编制、调试,实现

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以学习应用MFC库类编写对话框的原理,加深对C++类的学习及应用。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数组,输入0~9及+、--、*等符号的信息,将其信息存入文件中; (2)输入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计算式,并在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 (3)画出部分模块的流程图; (4)编写代码; (5)程序分析与调试。 四.设计说明 1)包含的功能有:加、减、乘、除运算,开方、平方等功能。 (2)计算器上数字0—9为一个控件数组,加、减、乘、除为一个控件数组,其余为单一的控件。 (3)输入的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都显示在窗口顶部的同一个标签中。 (4)计算功能基本上是用系统内部函数。 (5)程序可以能自动判断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保证不出现多于一个小数点、以0开头等不正常现象。 (6)“CE”按钮可以清除所有已输入的数据从头计算 五.设计程序流程图

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程序

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程序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附件:程序源代码 // sizheyunsuan.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include #include const int MAX=100; class Operand{ private: double operS; public: Operand(){} Operand(double opers){ operS=opers; } void set(double opers){ operS=opers; } double get() { return operS;} }; class Operator{ private: char operF; int priority; public: Operator(){} Operator(char operf) { operF=operf; switch(operf) { case'(':priority=-1;break; case'+':priority=0;break; case'-':priority=0;break; case'*':priority=1;break; case'/':priority=1;break; case')':priority=2;break; } } void set(char operf){ operF=operf; } char get(){ return operF;} int getpriority(){ return priority; } };

java编写的简单的计算器程序

计算器 项目内容:编写一个Applet,模仿windows附件所带计算器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完成计算功能,具体如下图所示。 项目要求:使用图形的方式借助窗口、菜单、按钮等标准界面元素和鼠标操作,来帮助用户方便地向计算机系统发出命令,启动操作,并将系统运行的结果同样以图形的方式显示给用户,这样更加直观和生动; 1.Applet容器中组件的添加与设置,包括面板以及菜单的使用; 2.容器中组件的布局管理; 3.Java核心包中数组、数学计算类的使用; 4.异常的处理; 5.事件处理模型中的三类对象的使用: 1.Event-事件,用户对界面操作在java语言上的描述,以类的形式出现,例如键盘操作对应的事件类是KeyEvent。 2.Event Source-事件源,事件发生的场所,通常就是各个组件,例如按钮Button。 3.Event handler-事件处理者,接收事件对象并对其进行处理的对象。 6.程序中事件处理的流程:

1.计算流程的细化 参考代码: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import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 dd(panel); panel1 = new JPanel(); panel2 = new JPanel(); (new BorderLayout()); 键入计算的第一个数字。\n"); ("2. 单击“+”执行加、“-”执行减、“*”执行乘或“/”执行除。\n"); ("3. 键入计算的下一个数字。\n"); ("4. 输入所有剩余的运算符和数字。\n"); ("5. 单击“=”。\n"); aboutCal = new JMenuItem(" 关于计算器(A)"); (this);

c语言计算器源代码

c语言计算器源代码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i n c l u d e<> #include<> #include<> #definemaxsize100 typedefdoubledatatype1; typedefchardatatype2; typedefstructstack1 { datatype1data1[maxsize]; inttop1; /*栈顶元素*/ }seqstack1,*pseqstack1;/*顺序栈*/ typedefstructstack2 { datatype2data2[maxsize]; inttop2; /*栈顶元素*/ }seqstack2,*pseqstack2;/*顺序栈*/ /*栈的初始化*/ pseqstack1init_seqstack1(void) { pseqstack1S; S=(pseqstack1)malloc(sizeof(pseqstack1)); if(S) S->top1=-1; returnS; } pseqstack2init_seqstack2(void) { pseqstack2S; S=(pseqstack2)malloc(sizeof(pseqstack2)); if(S) S->top2=-1; returnS; } /*判断栈空*/ intempty_seqstack1(pseqstack1S)

if(S->top1==-1) return1; else return0; } intempty_seqstack2(pseqstack2S) { if(S->top2==-1) return1; else return0; } /*X入栈*/ intpush_seqstack1(pseqstack1S,datatype1X) { if(S->top1==maxsize-1) { printf("栈满,无法入栈!\n"); return0; } else { S->top1++; S->data1[S->top1]=X; return1; } } intpush_seqstack2(pseqstack2S,datatype2X) { if(S->top2==maxsize-1) { printf("栈满,无法入栈!\n"); return0; } else { S->top2++; S->data2[S->top2]=X; return1; }

java简单计算器源代码

简单计算器代码 package calcultorthree;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导入边界布局管理器类 import java.awt.GridLayout;//导入网格布局管理器类 import java.awt.TextField;//导入文本区域类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导入事件类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导入事件监听者类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导入按钮类 import javax.swing.JFrame;//导入窗体 import javax.swing.JPanel;//导入面板 /** *本例实现了简单计算器代码,具备加减乘除和正弦功能,旨在抱砖引玉。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 @author Fjsh */ public class CalcultorThree { //新建对象,在构造函数中进行初始化 JFrame frame;//新建窗体对象 JButton buttonzero,buttondot,buttonequal;//新建按钮“0”“.”“=” JButton buttonplus,buttonminus,buttonmultiple,buttondevision, buttonsin,buttontozero;//新建按钮“+”“-”“*”“/”“sin”和归零按钮JButton buttonone,buttontwo,buttonthree,buttonfour,buttonfive,buttonsix, buttonseven,buttoneight,buttonnine;//新建数字按钮“0”“1”“2”“3”“4”“5”“6”“7”“8”“9” JPanel panelwest,panelcenter,paneleast;//新建三个面板 TextField tf;//新建文本区域对象 public CalcultorThree(){ //初始化对象 tf=new TextField(30);//构造空文本字段,字符宽度为30 frame =new JFrame("CalculatorThree");//构造窗体对象,名称为“CalculatorThree”

速算,简易计算器c语言代码,可实现加减乘除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struct optrstyle { int top; char stack[20]; } struct opndstyle { int top; int stack[20]; } void main() { char ch; while(1) { printf("-----------------------------------------\n"); printf("|-----------欢迎来到速算24--------------|\n"); printf("|----------是否开始游戏?????------------|\n"); printf("|--------- 开始游戏请按'Y'-------------|\n"); printf("|--------- 退出游戏请按其他键-------------|\n"); printf("-----------------------------------------\n"); scanf("%c",&ch); if(ch=='Y' or ch=='y') { } else break; } } int EvaluateExpression() { // 算术表达式求值的算符优先算法。设OPTR 和OPND 分别为运算符栈和运算数栈,OP 为运算符集合。 InitStack(OPTR); Push(OPTR,'#'); InitStack(OPND); c = getchar(); while(c!='#' || GetTop(OPTR)!='#') { if(!In(c,OP))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器图形界面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器图形界面

扬州大学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一个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老师评语: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年 6 月 25 目录

一、程序设计目的: (1) 二、程序设计内容: (1) 三、课程设计所补充的内容:补充的函数或算法…………3,4 四、系统总体设计 (4) 五、系统详细设计………………………………………5,6,7,8 六、运行结果………………………………………………8,9,10 七、系统调试…………………………………………8,9,10,11 八、课程设计体会总结………………………………8,9,10,11 1 课程设计目的 (1).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平时实验的一个补充,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但由于C语言对初学者较难掌握,因而对一个完整的C语言程序不适合平时实验。

经过课程设计能够达到综合设计C语言程序的目的。 (2)经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能更好地使用C语言的知识,更好地了解C语言的好处和其可用性!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3)经过本程序训练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字符串的表示方法和字符串函数的功能、自学掌握四则运算的算法及WIN-TC的图形操作的基本知识、键盘上特殊键的获取及图形方式下光标的显示。 2 课程设计内容 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模拟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1)能够实现四则运算,并能支持优先级运算。(2)三角与反三角运算:如sinx,cosx等。(3)指数对数运算:如log (x),lnx,e的x次方等。(4)其它运算:如X!,x的累加等。(4)不允许调用库函数,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实现常见函数运算。(5)进一步考虑计算器外观设计,用可视化界面给出计算器外观、功能按键及输入界面。 使用说明:执行加法运算,'—'表示执行减法运算,表示执行乘法运算,'/'表示除法运算.‘Q’表示退出计算器‘C’表示清零,’=’表示得出结果'^'表示执行x的y次方,'e'表示执行e的x次方操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设计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设计要求 1.设计4*4的键盘,其中10个数字键0~9,其余6个为“+”“-”“*”“/”“=”和“C” 2.设计2位LED接口电路 3.实现1位数的简单运算 二、硬件系统设计 1、LED接口电路 简易计算器需要2位8段码LED显示电路。用8031单片机经8255A扩展2位8段码LED显示器,用8255A的A口作为段码(字形代码)数据口,PB0和PB1作为位控制端口。在位控制口加集电极开路的反相高压驱动器74LS06以提供驱动LED显示器所需的足够大的电流,然后接至各数码显示器的共阴极端。同理,在段码数据口集电极开路的正相高压驱动器74LS07提供足够大的电流,然后接到数码显示器的各段。逻辑电路结构如下:

2、键盘接口电路 简易计算器需要4*4的行列式键盘。用8031单片机经8255A扩展4*4行列式键盘,8255A的B口和C口用于扩展键盘接口,B口高4位作为输出口,C口低4位作为输入口。逻辑电路结构如下: 3、计算器逻辑电路图 将LED接口电路和键盘接口电路结合到一起就是简易计算器的逻辑电路图,如下: 三、软件设计 1、LED显示程序设计 LED显示器由七段发光二极管组成,排列成8字形状,因此也成为七段LED显示器,器排列形状如下图所示:

为了显示数字或符号,要为LED显示器提供代码,即字形代码。七段发光二极管,再加上一个小数点位,共计8段,因此提供的字形代码的长度正好是一个字节。简易计算器用到的数字0~9的共阴极字形代码如下表: 0~9七段数码管共阴级字形代码 2位LED显示的程序框图如下: 2、读键输入程序设计 为了实现键盘的数据输入功能和命令处理功能,每个键都有其处理子程序,为此每个键都对应一个码——键码。为了得到被按键的键码,现使用行扫描法识别按键。其程序框图如下: 3、主程序设计 (1)数值送显示缓冲程序设计 简易计算器所显示的数值最大位两位。要显示数值,先判断数值正负,如果是负值,则符号位显示“-”,然后将数值除以10,余数送显最最低位,判断商是否为0,若为0则返回,若不为0,则将商除以10,将余数送显高位。程序框图如下: (2)运算主程序设计

C编写简易计算器附源代码超详细

超详细 一、因为计算器设计的控件太多,不便使用控制台应用程序完成,所以这里 使用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并命名为Calc,如下图所示: 二、向窗体中拖入需要的控件,如下图所示: (完成效果图) 结果显示区(作者博客左边的文本框)是TextBox控件,并修改其name为txtShow,按键0~9为Button控件,并将其name分别修改为btn_0、btn_1、btn_2、btn_3、btn_4、btn_5、btn_6、btn_7、btn_8、btn_9;按键【负数】的name值修改为btn_sign,按键【.】的name修改为btn_dot,按键【+-*/】的name值分别修改为btn_add、btn_sub、btn_mul、btn_div,按键【=】的name值修改为btn_equ,按键【倒数】的name值修改为btn_rev,按键【平方】的name值修改为btn_sqr,按键【开方】的name值修改为btn_sqrt。右边的计算器图片空间是PictureBox,作者博客控件是LinkLabel,可以不添加,以上所有控件均可按照需求添加,只保留自己需要的按钮控件和textbox控件即可。 三、代码部分(含解释),采用switch多分支语句编写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2158774.html,ponentModel; using using System.Data; namespace Calc { ///

///温柔一刀C#简易计算器的实现 /// publicclass CalcForm:Form { private Button btn_0; private Button btn_1; private Button btn_2; private Button btn_3;

java编写简单计算器源代码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awt.*;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2158774.html,ng.Math; class ring extends J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定义成员变量: //JFrame frame;//定义一个窗口类; JTextField text;//定义一个文本框类; JLabel label;//定义一个标签类; JPanel p1,p2,p3,p4,p5,p6;//定义面板类; String s1,s,s2;//定义三个字符串变量; int count=0; JButton a1,a2,a3,a4,a5,a6,b1,b2,b3,b4,b5,b6,c1,c2,c3,c4,c5,c6,d1,d2,d3,d4 ,d5,d6; //ring的构造函数; ring() { this.setTitle("计算器"); // super("计算器"); JMenuBar menubar1=new JMenuBar();//新建菜单条; this.setJMenuBar(menubar1); JMenu menu1=new JMenu("编辑(E)"); JMenu menu2=new JMenu("查看(V)"); JMenu menu3=new JMenu("帮助(H)"); menubar1.add(menu1); menubar1.add(menu2); menubar1.add(menu3); JMenuItem item1=new JMenuItem("复制(c) ctrl+c"); JMenuItem item2=new JMenuItem("粘贴(p) ctrl+v"); JMenuItem item3=new JMenuItem("标准型(T)"); JMenuItem item4=new JMenuItem("科学型(s)"); JMenuItem item5=new JMenuItem("数字分组(I)"); JMenuItem item6=new JMenuItem("帮助主题(H)"); JMenuItem item7=new JMenuItem("关于计算机(A)"); menu1.add(item1); menu1.add(item2); menu2.add(item3); menu2.add(item4); menu2.add(item5); menu3.add(item6);

C语言简单计算器的编写课程设计

C语言简单计算器的编 写课程设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单计算器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班级:13级1班 姓名:邢洪波 指导教 师:王辉 成绩: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1设计内容及要求 利用本学期所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运用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编写C语言程序,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编写的简单计算器能够模拟windows系统的计算器,用户能够用键盘输入

相关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且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够正常的退出程序。 在计算器程序运行中,输入数据时如果遇到输入错误的情况,能够能过键盘上的退格键进行删除,并且重新输入正确的数据。在数据输入完成后,如果需要放弃本次计算操作,可以利用程序中设置好的按键进行清零,并为下一次运算作准备。 运用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够实现简单的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在计算器工作时用户能利用键盘或鼠标进行相应操作。程序基本功能要求实现完整,并有简单的验证。程序还 须有符合标准的程序设计报告。

2概要设计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主要功能表

3设计过程或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malloc的头文件代表在内存中开辟存储空间*/ doublejisuan(chara[]) { inti=1,j,k,m,cnt=0,t1=0,t2=0,t3=0;/*定义整型变量 i,j,k,m,n,cnt,t1,t2,t3*/ charnibo[50],zhan2[50];/*定义字符型数组*/ doublex,n,l,z=0,zhan3[50];/*定义双精度变量x,n,l,z,zhan3[50]*/ typedefstruct/*表示可以用con定义结构体变量*/ { doubled1; intd2; }dd; typedefstruct { dddata[50]; inttop; }zhan1; zhan1*shu;/*定义指针变量*/ shu=(zhan1*)malloc(sizeof(zhan1)); shu->top=0; while(a[i]!='\0')/*外循环是用while语句*/ {

简易计算器设计-msp430-C语言

简易计算器

目录 摘要…………………………………………………………………………………P3 关键字………………………………………………………………………………P3 一、设计要求………………………………………………………………………P3 二、方案论证与选择………………………………………………………………P3 2.1 单片机选择………………………………………………………………P3 2.2 LCD显示屏选择…………………………………………………………P3 2.3 键盘选择…………………………………………………………………P4 2.4 CPU工作方式选择………………………………………………………P4 三、系统实现………………………………………………………………………P4 3.1 硬件设计…………………………………………………………………P4 3.1.1系统框图……………………………………………………………P4 3.1.2 盘的电平设计以及与单片机的连接 键……………………………P5 3.2.3单片机与显示器的连接…………………………………………… P5 3.2软件设计…………………………………………………………………… P6 四、作品性能测试与分析…………………………………………………………P10 4.1试性能概览………………………………………………………………P10 4.2误差分析…………………………………………………………………P12

五、参考文献………………………………………………………………………P12 六、附录……………………………………………………………………………P13 6.1计算器功能介绍…………………………………………………………P13 6.2仿真电路图………………………………………………………………P13 6.3元件清单…………………………………………………………………P13 6.4原程序代码………………………………………………………………P14 摘要:本设计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V136T、1602字符型液晶屏和4*4简易键盘为主要器件,来实现加、减、乘、除、开根号、平方、求倒数等运算。设计中分别采用P1口低4位和P2口低4位与键盘的行列线相连,用于采集中断信号并分析键值;键盘规格为4*4,由于所需的功能键数大于16,因此需要进行按键复用;单片机的P3口连接显示器的D0~D7端,用于输出显示数据或控制命令;选用P4口中的3、4和5口用于实现显示屏的控制功能:使能、控制/数

简易计算器C语言代码

简易四则运算计算器 计算机工具地历史而言,中国古代最早采用地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大约270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住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住算盘已经与现代的住算盘几乎相同。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尔发现了“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形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涂,乘方和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尊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如手机,操作系统上附带的多功能计算器。 项目设计目的 掌握模块的划分; 掌握结构体定义; 掌握栈的操作; 掌握函数的定义; 掌握栈的基本操作; 掌握VC的基本绘图库; 掌握鼠标的响应操作; 目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含有界面的计算器,输入一个包含括号的表达式,使用栈数据类型实现整数的四则运算操作,开方运算。 项目设计要求 根据分析,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几点基本功能: 可通过按钮输入数字、运算符; 能通过按钮实现退格、清除功能; 实现加、减、乘、除、开方运算功能; 实现括号运算; 显示运算结果; 良好的交互界面。

项目详细设计 功能模块图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主要含有四大模块,分别是计算器界面设计模块、计算器按键控制模块、四则混合运算模块、计算器记忆处理模块。 计算器界面设计模块:调用VC图形系统函数和字符函数画出计算器的界面,包括24个按钮和一个文本输入框。 计算机按键控制模块:计算器通过键盘按键值的判断,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接收数字输入等。 计算器计算处理模块。计算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可以包括括号的表达式运算,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开方。计算处理模块在按键控制模块中被调用执行。处理模块是通过栈来实现的,分别定义了两个顺序栈,一个用来存放操作符栈,一个用来存放操作数栈。 计算器记忆处理模块。记忆处理模块使计算其具有记忆功能。记忆当前输入的表达式,给出一个最后的运算结果。可以清楚部分或全部记忆的值。 图简易计算器模块图 数据结构 该系统主要的数据有操作符集,用一维数组存放;存放操作符的优先级关系集,操作符的优先级关系用一个二维数组来体现;另外定义两个栈,一个用来存放操作符,一个用来存放操作数。 char ops[7]={'+','-','*','/','(',')','#'}; int cmp[7][7]={ {2,2,1,1,1,2,2}, {2,2,1,1,1,2,2}, {2,2,2,2,1,2,2}, {2,2,2,2,1,2,2}, {1,1,1,1,1,3,0}, {2,2,2,2,0,2,2}, {1,1,1,1,1,0,3}};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Stack_Size]; int top; }SeqStack; typedef struct { int elem[Stack_Size]; int top; }SeqStackOperand;

C语言制作简单计算器

C语言制作简单计算器 一、项目介绍 我们要用c语言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操作。本程序涉及的所有数学知识都很简单,但输入过程会增加复杂性。我们需要检查输入,确保用户没有要求计算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还必须允许用户一次输入一个计算式,例如:32.4+32 或者9*3.2 项目效果图 编写这个程序的步骤如下: ?获得用户要求计算机执行计算所需的输入。 ?检查输入,确保输入可以理解。 ?执行计算。 ?显示结果。 三、解决方案 1.步骤1

获得用户输入是很简单的,可以使用printf()和scanf()。下面是读取用户输入的程序代码: #includeint main(){ double number1=0.0; //定义第一个操作值 double number2=0.0; //定义第二个操作值 char operation=0; //operation必须是'+''-''*''/'或'%' printf("\nEnter the calculation\n"); scanf("%lf%c%lf",&number1,&operation,&number2); return0; } 2.步骤2 接着,检查输入是否正确。最明显的检查是要执行的操作是否有效。有效的操作有+、-、*、/和%,所以需要检查输入的操作是否是其中的一个。 还需要检查第二个数字,如果操作是/或者%,第二个数字就不能是0。如果右操作数是0,这些操作就是无效的。这些操作都可以用if语句来完成,switch语句则为此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因此它比一系列if语句更容易理解。 switch(operation) {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if(number2==0) printf("\n\n\aDavision by zero error!\n"); el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完整word版)C语言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doc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简易计算器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该软件为用户提供在windows 系统上的简易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加、减、 乘、除四则运算与混合运算。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深 C 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利用 C语言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掌握 C 语言的编程和程序调试 的基本技能,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提高运用 C 语言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关键词: C; 简易计算器 ; 程序 ; 基本算法;混合运算 SUMMARY the software provides a simple calculator in Windows system for users ,can be a simple add,subtract,multiply,divide.The purpose is to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 language course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use of C language for software design basic, 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and program debugging, Master the writing program design documentation ability,improve the ability to use C langua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roid简单计算器代码

package hua.xing.demo;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view.View.OnClickListener;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import android.widget.EditText; public class Calculatordemo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implements OnClickListener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private Button but0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1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2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3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4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5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6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7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8 = null; private Button but9 = null; private Button dim = null; private Button add = null; private Button sub = null; private Button mult = null; private Button div = null; private Button equ = null; private EditText etext = null; private double value = 0;

单片机C语言简易计算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设计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1.项目概述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以随身携带。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形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2.项目要求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设计要求如下: (1)计算器至少能正常显示8位数。 (2)开机时,显示“0” (3)计算器能对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做除法时能自动舍去小数部分 (4)运算结果超过可显示的位数时能进行出错提示。 3.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4.系统设计1.框图设计 显示 录入 5.硬件设计 (1)电路原理图: AT89C51 八位七段数码管 按键录入模 块(0-9 +-*/=c)

(2)元件清单: 6.软件设计(1)算法流程图: 主函数

显示函数 按键函数

(2)程序清单: #include /***按键程序***/ char keyscan(); /***显示程序***/ void display(); char dsp[9]={0,0,12,12,12,12,12,12,12}; //初始化显示数组 /***计算程序***/ void calculate(char k,char c1[8],char c2[8]); /***片选***/ unsigned char code Select[]= {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码选***/ unsigned char code LED_CODES[]= {0xC0,0xF9,0xA4,0xB0,0x99, //0-4 0x92,0x82,0xF8,0x80,0x90, //5-9 0x86,0xAF,0xFF,0x7F,0xBF,}; //E,r,空格,.,- /***main函数***/ void main(void) { char i,j,k,c; char a[8],b[8]; /***定时1ms***/ TMOD=0; //TL0=-(1000/256); //TH0=-(1000%256); EA = 1; //总中断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