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

语文试卷 第5页(共22页)

语文试卷 第6页(共8页)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上

--------------------

--------------------题

--------------------无

--------------------

效------------

语文试卷第11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12页(共22页)

语文试卷 第5页(共22页)

语文试卷 第6页(共8页)

-------------

在--------------------此--------------------卷--------------------上

--------------------

--------------------

--------------------无--------------------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第11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12页(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答案】

【解析】注意规范书写,不能添笔、减笔,间接结构布置合理。

【考点】正确、规范书写汉字

2.【答案】A

【解析】B.含辛如苦—含辛茹苦。C.给(jǐ)事。D.头昏目玄—头晕目眩。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

3.【答案】C

【解析】A.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B.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C.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句中对象是“老同学”,与“向来不认识的人”矛盾。

D.忽俊不禁:忍不住笑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

4.【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保持为政清廉”与后面“能否”一面对两面。B.成分残缺,“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介词结构不能充当主语,可删去“从……中”。C.句式杂糅,“原因为”“造成的”句式杂揉,可保留一个。【考点】辨析病句

5.【答案】D

【解析】《童年》的作者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不是英国作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6.【答案】B

【解析】表示约数的“五六天”中间不能加顿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答案】(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天下英雄谁敌手

生子当如孙仲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7 / 7

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8.【答案】示例:雷海为,祝贺你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你的才华,你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我也为你点赞!

【解析】祝福短信的书写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祝贺的对象“雷海为”,二是要有祝贺的内容。一方面,“外卖小哥”战胜“北大才子”,才华出众;另一方面,董卿的点赞,“战胜自己”“战胜生活”“生活的强者”,这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答案】(1)示例:凿墙洞蹭邻居的上网信号。

(2)示例:讽刺社会上有些人,患有手机上网依赖症,为蹭网“不惜”一切代价。

【解析】(1)题概述漫画内容,要结会漫画题目“凿壁偷‘光’”,关键是“光”,这个“光”,指的是网络信号。合起来就是:凿墙洞蹭邻居的上网信号。

(2)题概括漫画的寓意,要看四个方面,一是漫画的标题,把标题同内容结合起来;二是漫画的画面,尤其是细节;三是看漫画的文字,如该漫画题目中的“光”,加上引号,既是指光的内涵,也具有一种讽刺意味;四是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即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

【考点】图文转换

二、阅读

10.【答案】B

【解析】朗读节奏的划分,一方面要考虑句子结构,或者句子意义;另一方面可考虑一些标志性词语。“潭中鱼”是句子的主语,“可百许头”是谓语部分,二者应分开来读,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

【考点】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

11.【答案】A

【解析】“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的是“妻子和子女”。“专指男人的配偶”是现代的意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2.【答案】D

【解析】本文应该是“先叙事,后写景”,开头一段是记叙岳阳楼的重修及写作本文的缘由,然后才是描写岳阳楼不同时间的景物,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襟。

语文试卷第11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

12页(共22页)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3.【答案】(1)(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答案】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何做:①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平常心。②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解析】首先明确表现作者思想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后联系文章内容和时代,谈自己的感悟。如最后一段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对待人生或前进路上的困难、坎坷、挫折、荣辱、得失等应有的态度,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胸怀天下,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谈启示

【文言文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过去)一切废弃的事情,都重新兴起。于是(藤子京)重修岳阳楼,扩大了原来的规模,刻制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在楼上。嘱咐我作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在我看来,巴陵郡的壮丽景致,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阴晴多变化,有万千的气象。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吏、诗人,多到这里来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连绵不停的雨,一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阴冷的风狂吹怒叫,污浊的水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外出,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啸叫,猿声悲啼。(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目凄凉,感慨到了极点,心中无限悲伤起来了。

至于那春风清和,日光明媚,湖面平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泳;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十分茂盛。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明月照耀千里,(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湖上)渔人对歌,你问我答,这样快乐的情景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旷神始,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觉得其乐无穷,喜气洋洋。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境,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境,为什么呢?(他们)不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就忧虑他们的百姓;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担心他们的君主。这是在朝廷上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上做官也忧愁。那区件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

7 / 7

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推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15.【答案】上阙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解析】结合题目“密州出猎”和词句“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可以看出上阙写太守出猎,而且场面非常宏大壮阔。“狂”字在结构上统率全词,上下阙都是围绕“狂”字来写,豪放的场面,豪放的胸襟。在内容上,“狂”是全词抒情依据。全词抒发一种豪放的情怀,上阙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阙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考点】概括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语言

16.【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雕弓如满月”“射天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拉弓如满月,凸显气势之盛;天狼,比喻西北边疆的辽和西夏。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串全篇。上阙出猎,下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奥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

17.【答案】除了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发电的功能,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

【解析】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概括。如第②段中“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第④段中“除了具有发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据此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信息

18.【答案】(1)分类别、列数字。非常清晰明白地说明了“汉瓦”的种类和价格,使读者一目了然,快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2)不能删除。“多”是概数,准确反映了瓦的历史悠久,但又没有确定、精准的年代数字,这样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更符合事物的事实情况。

【解析】(1)“‘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这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则是清晰明白地说明了“汉瓦”的种类和价格,使读者一目了然。

(2)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删除”。然后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分析其作用,“多”准确反映了瓦的历史悠久,但又没有确定、精准的年代数字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客观的特点。

语文试卷第11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

12页(共22页)

【考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鉴赏说明文语言特点

19.【答案】包容多样的和平(我们爱我们自己,但不应仇恨与我们不同的人,向他们学习,我们更能茁壮成长)。

【解析】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者在题目中表明,或者在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或者在结尾卒章显志地提出。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包容多样的和平”。在文章结尾,作者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即“我们可以爱我们自己,但同时不应该仇恨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即使我们向他人学习,并学会尊重他们的教义,我们仍可以在自己的传统中苗壮成长”。

【考点】概括中心论点

20.【答案】举例论证(摆事实)。用不同民族的经典文化和信仰教义中的事实,论证——宽容和互相谅解是所有民族文化和宗教教义所追求的共同价值观。经典的事实,神圣的教义,令所有的人更加信服,不容置辩。【解析】根据第⑥段中“例如”一词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分别列举《古兰经》、孔子教导弟子的话、犹太传统教义中“爱邻如爱己”的训喻、基备教的《福音书》、印度教训示等不同民族的经典文化和信仰教义中的事实,论证——宽容和互相谅解是所有民族文化和宗教教义所追求的共同价值观的分论点。用事实做论据,使自己的论证具有不容辩驳的说服力,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考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1.【答案】安南的演讲告诉我们,人类是一个整体,无论国家或民族,无论贫穷或富裕。人类的存在是会相互影响的。由此,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兼容并蓄,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要给别人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要给某些极端的群体足够的改变的时间,但也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解析】答题时,首先明确安南演讲的主旨,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包容多样的和平”,即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和国家,不论贫富,都是一个整体,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这一点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是一致的。其次,再说一下具体的做法,要兼容并蓄,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要给别人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要给某些极端的群体足够的改变的时间,另外,承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也需要自己足够强大。【考点】探究文章主旨

22.【答案】主要运用了细节和动作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解析】由画线句子中的“伸、掏、捏、抖、伸、哈、数”等动词,还有“抖上两抖”“哈一哈气”“-张张地数”等描写,既是细节描写,又是动作描写,细致传神地刻画了父亲数钱时的特定心理。分析作用时,要从人物形象刻画、主旨表达等角度入手。这么细致地对待数目不多的工资,可见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拿到报酬时的兴奋,以及让一家老小能够糊口的自豪和满足。

【考点】分析小说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3.【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场景逐渐消失了。后半

7 / 7

句提示下文,设置悬念,暗示父亲老了,有了什么特殊状况。

【解析】分析段落的作用,一般要从段落所处的位置人手,然后结合段落所写的内容加以分析。从位置上看,本段前面写了,父亲年轻时数钱的场面,后面写了父亲生病后这种数钱场面消失了,但换了一种数钱的方式。从内容上看,前面承接前文父亲年轻时数钱的内容,后面则引出父亲老年数钱的原因。因此,可以看出此段起着过渡作用。

【考点】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24.【答案】“不小心”其实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了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解析】一般从词语的字面意义人手,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或上下文,分析其在刻画形象、表现主旨等方面的作用。此处“不小心”加了引号,别具深意,暗示黑豆和绿豆混在一起,并非母亲的粗心,而是故意为之,是为了让父亲挑选,借此来锻炼父亲的动手能力,让父亲能够早日康复。这既能照顾父亲的自尊心,又能让他锻炼身体。充分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父亲的深厚的感情。

【考点】分析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25.【答案】年轻时数钱,充满骄傲和自豪,父母一个挣,一个管,把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个人相互支持的情分可见一斑;生病后数钱,笨拙可笑,这里数钱不再是为了过日子,而是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关心呵护。两个人年老时相互扶持的情分感人至深。

【解析】答题时,先要分别概括两种姿态,然后从表达主旨、刻画形象等角度分析其中饱含的情分。父亲年轻时靠自己的劳动挣来养家糊口的工钱,当着家人的面数钱,这是自己能让家人过上温暖日子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有满满的幸福感。生病后,身体垮掉,母亲为了让他早日.【答案】康复,用了数钱的“招数”,这时父亲数钱的动作,非常笨拙可笑,可是却体现出母亲对父亲的理解和关爱。这两种姿态,都体现了父母相互扶持,共同营造幸福家庭的深厚感情。0

【考点】分析文章主旨

三、写作

26.【写作指导】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难度不大,就是写一个饥饿的人一心求饱,去饼店买煎饼吃,连续吃了六个后,觉得没有吃饱,又买了一个,却只吃了一半就饱了的故事。又指出当代社会,这种急功近利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仍然很多。并且作文的立意角度已经明确,即“日积月累,才能成功”。可以写自己或他人注重积累而成功的经历和故事;也可以写不注重积累、只求速成而导致失败的经历和故事;也可以阐述只有注重积累,才能成功的道。

选材与立意:

语文试卷第11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

12页(共22页)

(1)选材:曹雪芹家道中落,生活贫苦。但他执着地将一本《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使其终成一部文学名著。

立意:日积月累,成就巨著。

(2)选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立意: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7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