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世纪办公楼空调设计【文献综述】

温州世纪办公楼空调设计【文献综述】
温州世纪办公楼空调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温州世纪办公楼空调设计

一、前言部分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大地作为冷热源,同时又不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传热的介质。它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热源,冬季从土壤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土壤排热为建筑物制冷。地源热泵以其高效、节能、舒适,而且安装施工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现在己被作为一项旨在解决空调冷热源问题的新技术,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高效节能装置[1],也是在空调领域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按工作方式的不同,热泵的基本形式有压缩式,吸收式,喷射式,吸附式和化学热泵等。而按其循环工质冷凝温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级:即常温热泵(冷凝温度<50℃),中温热泵(冷凝温度50’80℃),中高温热泵(冷凝温度80’100℃)和高温热泵(冷凝温度>100℃)[2]。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采用变频技术的深井水泵和空调末端风机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太阳能和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自然能,代表着节能型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能源发展政策,缓解中国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程度,从而达到能源资源多元化的目的。研究并推广运用这种“绿色技术”,是中国经济发展、能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结合太阳能光伏利用与地源热泵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技术特点,论证了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和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充分性。研究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运行时的控制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系统对公共电网的零能需求。利用仿真技术,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相关部件建立仿真模型,对影响各部件运行性能的各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主题部分

2.1 国内外能源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满足人们对生活健康、舒适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己成为空调行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太阳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能源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占有量仅为十分之

一。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却很高,为发达国家的四至六倍。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加拿大和印度世界七大能源消费国中,只有中国的煤炭占能源消费量的72.8%以上[3]。酸雨污染,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中国要达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GDP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将以较高的速度继续增长,因此,中国的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能否保证中国在新世纪保持经济较高速度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动力工作者责任重大。积极制订对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已刻不容缓。具体的对策有很多,比如:①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②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常规能源;⑨能源工业发展以电力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提高一次能源一煤炭用于发电的比重;④煤炭的清洁使用和发展洁净煤技术[4]。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我国冬季采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是建筑节能和暖通空调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中城市为改善大气环境,迫切需要减少燃煤量,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不仅要满足冬季采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调降温。如果将太阳能、地源热泵和空调系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来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必将大量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同时可极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

2.2 研究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系统的意义

建筑物消耗的能源,在我国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46.7%,欧洲和美国约占全部能源消耗的40%,同时排放了同样比例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如何全面提高能源效率,尽量减少对日渐枯竭的传统一次性“矿物化石”能源依赖性己成为当务之急。在世界绿色建筑浪潮当中,直接针对建筑能耗问题提出的“零能耗建筑策略”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核心特点除了强调被动式节能设计外,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人们的建筑行为,为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近几年,众多“零能耗建筑”实践正由单个示范项目开始成为国家的导向性行动[6]。

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日渐紧张,能源价格的不断上调,将太阳能光一热技术、光一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与建筑有机结合,建成一个综合利用新能源的建筑(如采用太阳能光伏与地源热泵的联用技术实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以降低建筑的耗能指标),将是太阳能一地源热泵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将由太阳能光伏作用产生的电能作为驱动地源热泵的高品质能源,这样的热泵系统称为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提供建筑用能80%以上,节约能源费用82%,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80年代国际能源组织(IEA)组织1 5个国家的专家对太阳能建筑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建造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建筑。试验表明:太阳能建筑节能率大约在75%左右,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7]。

2.3 太阳能光伏利用发展概况

太阳能作为可利用的能源,目前主要有三大应用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光伏技术,即太阳能发电技术,因为其不消耗矿物燃料、无污染、价格较低、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日益成为太阳能应用的主要方向[8]。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光并产生电能(即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到需要用电时再从蓄电池中取电。太阳能电池板(也叫光伏板或光伏组件),本身只能发电而不能储存电能,它发出的是直流电,蓄电池进出的也是直流电。对用电负载而言,这时可以直接给直流电器供电,也可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给交流电器供电或直接进入电网[9]。

2.4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总体结构

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自然能,代表着节能型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可以对太阳能光电和地热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空调系统。系统通过热泵循环把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和建筑供能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太阳辐照通过硅电池的光电转换可以形成电流输出,其输出的电能经过逆变器转化成负载所需要的交流电,该交流电驱动压缩机、水泵等设备,使制冷剂在地源热泵环路中循环,将热量释放到土壤中(或从土壤中吸收热量),从而实现了对太阳辐照的光伏利用和地热的综合应用,明显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一方面通过热泵循环,以大地为热源,向建筑物提供高效稳定的热能;另一方面,光伏电池转化的电能提供给热泵利用,实现了对电网的零电力需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2.5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原理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原理如图2-2所示。系统主要包括图中所示的光伏组件、逆变器、蓄电池组、深井水泵、循环水泵和风机等。光伏组件是由太阳能电池组件过串、并联构成,其容量可以是数百峰瓦(Wp),也可以达到数个兆峰瓦(MWp),甚至更大。组件可以由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或其它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组成。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所配用的光伏阵列容量往往在数百

KMp至数十MWp之间,其实际大小,根据用户的需要而定。光伏发电系统是直流系统,而水泵及风机等都为交流负载,因此需要使用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负载所需要的交流电。水泵用于驱动工质在回路中的循环,实现热量在建筑物和土壤源之间的传输。

图2-2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原理图

2.6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控制系统

为实现整个空调系统的自动运行,并能够方便的分别对地源热泵式空调子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子系统进行不同运行状态的切换,拟分别为两个子系统配备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

2.6.1 地源热泵式空调控制系统

地源热泵式空调控制系统为热泵采暖、制冷循环和测温而设计,具有自动控制热泵、循环泵和风机等功能,能够显示房间的温度、土壤源的温度和管道中水的流量。系统应具有如下的控制功能:

①房间温度可以由室内的温控开关进行设定;

②当房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风机盘管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泵和热泵应自动停止运行;

③能够实时显示循环管路中流体的温度、流速;

④能够实时显示房间和地下土壤测温点的温度,各个循环管路的压力、流量和热量数据:

⑤能够显示所有热泵机组、循环水泵及风机盘管系统的累计工作时间。[10]

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2-4所示:

图2-4地源热泵式空调子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2.6.2 光伏控制子系统

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升压电路和逆变器,主要实现了能量的转换和传输。控制回路主要由控制器、反馈回路、驱动等几部分组成。控制的目的是使系统输出的交流电压幅值恒定,频率稳定,波

形为正弦波。系统的控制回路示意图如图2—5所示。[11]

图2-5光伏子系统的控制回路示意图

三、总结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迄今为止还没有普遍公认的模式和规范。本文结合当今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将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相集合的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空调联合运行系统的设计方法。还对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做了概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由光伏子系统产生地源热泵式空调运行所需的高品位能源,实现对常规能源的零能需求。分别对光伏子系统和地源热泵子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给出了控制模块结构图。了解到:

①太阳能光伏子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逆变器、蓄电池、负载等组成。可以通过对蓄电池进行串、并联,得到需要的电压和电流。

②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是一个受室内设计参数、室内人员、设备等散热量、散湿量、围护结构性质、室外空气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太阳辐射强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变量。

根据2007年国家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12],即分别在我国西部和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加大光伏发电的利用力度,并支持建设较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将会持续高速地发展。

四、参考文献

[1]赵争鸣,刘建政,孙晓瑛,袁立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裴刚.光伏一太阳能热泵系统及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Ashrae.Commercial/institutional ground—source heat pump(GSHP) engineering manual[M].Atlanta:Caneta Research Inc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e.

[4] 康艳兵,马志永.建筑节能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J].中国能源,2002(6):37-40

[5] Ji Jie,Pei Gang,Tin.Tai Chow,Dong Jun,He Wei.Performance of Multi—functional Domestic Heat Pump System[J].Applied Energy.2005,80:307.326

[6]蔡颖玲.户式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J].制冷空调电力机械.2004(5).65—68

[7] 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05,35(5):30-40

[8] 张正华,李陵岚,叶楚平等.有机太阳能电池与塑料太阳能电池[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2006

[9] 严陆光,夏训诚,周凤起等.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13—24

[10]徐伟等.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11]王建平,杨金付,徐晓冰.一种聚光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01).19—22

[12]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类的产生,土木工程就已经产生,从开始对房屋的追求只限于遮风挡雨到现在追求艺术、安全、多功能,这其中有着非常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人们对房屋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土木工程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新石器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这期间科学发展相对滞后,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很缓慢。然后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带动了土木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到今天土木工程已经发展成一门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出现了很多的分支。当然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进步。同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1]。 一、土木工程的概念及领域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包括内容广泛,既包括工程建设的对象如房屋、道路、桥梁、铁路、运输管路、隧道、运河、堤坝、港口、飞机场、电站、给排水及防护工程;也包括材料、设备、勘探、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其主要的学科分类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空调及通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2]。 二、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固定性:固定性指施工地点固定,选定施工地点后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流动性:流动性指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及同一个工程工人作业空间的流动性;多样性:多样性是指不同的工程其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也是不同的;协作性和综合性:工程的建设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等多家单位协作配合完成,各单位的配合协作对施工的影响很大,同时每个工程都有很多分部工程组成,涉及很多专业,综合性较强;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工程建设的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易受气候,周围环境等干扰,一般投资大,生产周期长。 三、传统施工技术

北京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案例

北京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热泵系统简介 (3) 一、水源热泵系统特点 (3) 二、地源热泵系统特点 (4) 第二部分、项目简介 (5) 一、项目概况 (5) 二、设计理念 (5) 第三部分、空调系统设计 (5) 一、设计依据 (5) 二、设计计算参数 (6) 三、系统原理 (6) 四、末端设计 (9) 五、机房设计 (9) 六、冷热源设计 (10) 七、投资汇总 (11) 第四部分、运行经济分析 (11) 一、系统运行费用 (12) 二、年投资分析 (13)

第一部分、热泵系统简介 一、水源热泵系统特点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浅层水源,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地球浅层水源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冬季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 水源热泵机组的优、缺点: 1)水源热泵可利用的水体温度冬季为10-15℃,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 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体为15-20℃,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机组效率提高。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 2)运行稳定可靠:水体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 的变动。是很好的热泵热源,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等难点问题。 3)地下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化学元素、对热泵机组换热器形成腐蚀、结垢现象, 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机组结垢影响换热量,考虑设计余量,增加初投资。 4)随着全世界淡水资源的紧缺,作为储备资源的地下水体,多数国家都限制其 开发利用。 5)用后尾水的回灌问题增加部分运行费用。 6)水井循环泵通常为潜水泵,潜水泵工作环境恶劣,维护量大,同时水井也要 定期维护。

10万平方写字楼中央空调主机选型方案

西安ⅩⅩ集团配套部软件园项目空调能源比较方案 1.项目概要 2.技术原则 3.能源方案 4.能源状况 5.能源状况分析 6.方案选型 7.初投资比较 8.运行费用比较 9.结论 10.附件(投资计算书)

1.项目概要 西安ⅩⅩ集团配套部软件园外包服务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 5.4万平方米。冷负荷5660kw,热负荷约3600 kw;孵化器热负荷1180;培化楼热负荷400kw;餐厅热负荷437 kw。 远大推荐采用可靠、经济、环保的空调系统,采用BZ250ⅩDH1×2直燃机满足系统冷热负荷的需求。制冷能力5815kw,制热能力5582 kw。 2.技术原则 根据西安ⅩⅩ集团配套部软件园项目要建成国际化的、具有领航和示范作用的形象定位要求,应对能源系统提出极高的技术原则: 第一,要确保能源供应的绝对可靠。 第二,应采用世界领先的能源科技,建成一流的精品工程。 第三,系统高效低耗,具有最佳的经济性。 第四,清洁环保,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可持续发展方针。 3. 能源方案 远大推荐的能源系统,采用燃气直燃机的能源方式,为项目提供空调冷热源需求。其构成如下表。 4、能源状况 开闭所建设费:500元/KVA 基本电费:20元/KW.月 平均电价:0.95元/ KW 电功率因数:0.85 天然气价格:1.9元/m3天然气热值:8500kcal/ m3 开机时间:12小时/天天然气接入:约25万元 热网入网费:30元/m2热网价格:123元/蒸吨

5、能源状况分析: a.西安高新区空调的使用特点决定了电价属于非居民照明用电电价,平均电价约:0.95 元/ KW。 b.由于采用电制冷方式所需要的电力配套负荷巨大,需要建设相应的电力开闭所,而 开闭所到各大楼的电缆地沟等铺设费用依然要收取。 c.天然气接入费:约25万元。 d.高薪区热网建设费:30元/平方米; d.远大Ⅸ型直燃机制冷额定负荷COP为1.34(含电耗),综合负荷1.529。 6、方案选型 方案A:选用2台远大BZ250ⅩDH1型溴化锂直燃机满足服务大厦及相关建筑(87400m2)的制冷和采暖。 方案B:选用2台530KW的水冷式离心机组满足服务大厦制冷;采用热电厂热网通过换热实现服务大厦及相关建筑采暖。 说明:主机设备的冷量按成倍数配置是考虑了使用中的负荷调节问题。冷却水泵的型号不同是因为远大采用冷却水大温差小流量技术来降低水泵的电耗,在保证同样制冷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节约用电。 7 8、运行费用比较: 运行费用的计算是在同等的制冷采暖负荷、设备运行时间和同样的负荷率等条件下,根 据不同方案所对应的设备需要的运行费的测算值。可能与实际的使用情况有一定差异。 注意:以下运行费用的计算只针对主机,冷却水变频系统未予以考虑。 制冷运行参数计算依据来源约克离心机、远大直燃机参数样本。 计算公式:天然气耗量×气价×年小时数×负荷率=制冷运行气费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 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树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3框架结构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

【开题报告】行政办公楼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开题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行政办公楼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鲜见制冷空调设备,国内能够生产制冷空调设备的企业也屈指可数,更谈不上专业化生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宾馆、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国防、科研、居民住宅、特殊工业厂房等建筑的增长,带动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人们对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央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中央空调节能、舒适、健康更加关注。 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和医疗净化空调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源系统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热可以利用的地区,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当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应状况、能源情况、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空调设计是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次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合理利用。对于行政办公楼,在采用合理的暖通设计方法掌握建筑土建资料信息的同时,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记录设计步骤,运用CAD辅助设计软件完成其暖通建筑施工图的绘制。使自己的设计方案能通过图纸完美体现,并能准确的指导建筑安装、施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设计项目为行政办公楼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该建筑共4层,层高为3米,各层面积为770㎡,总面积为3080㎡左右。主要为各种性质的办公室和会议

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系统案例

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系统案例 工程概况:XX办公大楼是集培训大厅、会议、总部办公等功能一体的现代化大楼,机关正用地28亩,实际用地25亩,该大楼主楼高8层,总建筑面积12380m2,其中空调面积约11142m2,是一项空调能耗较大的工程。 1、空调方案 本设计主要选用大型风冷单螺杆式热泵机组,采用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但对相对独立性强的房间采用分体式家用空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注重自动控制在空调中的应用,从节能、实用、经济和美观四方综合考虑,力求暖通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庄重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的设计理念。在此项目中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具有一下优点: 1)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 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 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 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 6)使用季节长 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2、系统划分 考虑到此建筑处在县中心地带,面积宝贵,所以制冷机组设置在裙楼屋顶。空调机组设在大楼屋顶,为尽量减小管道尺寸和管道输送损失,系统划分为一个,整个项目为一个:水系统1至8层;功能主要为办公室,系统采用灵活性大、节能

效果好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对相对独立性强的房间采用分体式家用空调。 3、主要主要设计气象参数 1)长沙地区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8℃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32.7℃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0.8℃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 室外通风计算温度5℃室外平均主导风向NNE 2)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温度:冬季18℃相对湿度45%夏季26℃相对湿度60% 4、冷热负荷计算 通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得出空调夏季总冷负荷为1080kw 5、空调设备选型(表一) 该整幢办公大厦(除配电房、茶水房)的冷负荷约为1080KW,考虑机组本身和介质在泵、风机、管道中升温及泄露的损失,取1.1系数,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取1188kW。取冷冻水进出口温度为12℃、7℃时,冷冻水流量为71.839kg/s,查开利30SHP产品说明书,选取30SHP750-模块A两台机组,其机组相关参数见表一。 表一30SHP750-模块A机组参数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 计方案 1 绪论 1.1 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1.2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空调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 r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

建筑设计参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建筑设计参考文献综述: [1]《房屋建筑学》,邢双军主编 建筑学作为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沙及到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以及环境规划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般说来,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一定的艺术形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且总是受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建筑物—一作为人们亲手创造的人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它除了具行满足物质功能的使用要求外,其空间组合和建筑形象又常会赋予人们以精神上的感受。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 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24.0m 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 厂房; 6 仓库;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 可燃材料堆场; 10 城市交通隧道。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 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 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 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 于 1.5m 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 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 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 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 多于2 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防火设计。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企业、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现行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1.0.4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 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大学生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需要明白在毕业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接受社会的洗礼,在学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迈向社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丰富自己的见识,及时参与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也会进行毕业设计。下面为大家推荐大学生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 文献综述 (一)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该建筑拟建于长沙市香樟路沿街地段,地势平坦,总建筑面积面积4000~20000m2,框架结构,层数主体5层,层高3.6~4.2m; 2、建筑设计 1) 普通教室:50人普通班50~100个,1.1~1.2m2/生; 2) 教师休息室每层1~2个,每层4间教师办公室; 3) 其它:卫生间、楼梯间等按有关规定计算其数量与尺度,并设底层大厅; 4) 屋面为上人屋面; 3、结构设计 1) 气象条件:全年为偏南风,夏季为西南风,基本风压 W0=0.35kN/m2;基本雪压W0=0.4kN/m2; 2) 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为II类;浅基:fak=240KPa,ηb=0.3,ηd=1.5。深基础(桩基):粉质粘土qsa=25kPa;圆砾qpa=2500KPa,qpa=55KPa;强风化泥质板岩 qpa=3000KPa qsa=60 KPa。中分化岩石qpa=2000 KPa,微分化岩石qpa=3500 KPa; 3) 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

4) 温度:最热月平均30.1?,最冷月平均4.2?,夏季极端最高39.8?,冬季极端最低-8.5?; 5) 地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0.30)g; 6) 地下水位浅基地表以下3.0m;桩基地表下4.0m。无侵蚀性; 7) 场地地质资料:根据对建筑基地的勘察结果,地质情况见任务书附表; 8) 建筑物耐久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选题、调研、收集分析资料、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过程,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毕业答辩,来考核教学质量,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锻炼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运用各种设计规范和通用图集以及国家、地方标准,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绘制施工图,并通过计算机绘图、计算等环节,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让自身向着一个合格工程师的方向去发展和努力。 此次毕业设计我的做的课题为“长沙第一育人中学教学楼5号楼”设计,我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并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关软件进行机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计算机进行验算。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能学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 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XXXXXXX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宿舍楼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或争论焦点) 我选的毕业设计类型为XX市易联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职工宿舍楼的设计,选用这种具有强代表性、高实用性、中下档次的宿舍楼为我设计题目,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1、宿舍楼建筑是工民建中,数量较多,又非常有代表性的建筑,宿舍楼的设计中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所有设置的学科知识。 2、低档次宿舍楼的用料比较常规,结构规整,计算比较简单而易于计算。 3、这是我第一次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工程的设计,在知识上有许多地方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在实践方面又毫无实践经验。 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考虑,为了既能达到工程实际的要求,又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得到应用,我特意把本次宿舍楼的设计定为中小企业的实际工程。这样,只要通过努力,我相信以自己现有的能力,我一定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根据业主的相关要求,本拟建工程为想XX市易联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职工宿舍楼,预设计总建筑面积为,层数为6层的框架结构宿舍楼。本工程的±标高由现场确定,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我在在设计中将主要会用到先前学习过的《工程图学》、《工程CAD》、《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砼与砌体结构设计原理》、《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这几门课程的知识,须完成的建筑和结构一系列的设计图纸。主要的图纸任务如下:

【文献综述】宁波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 宁波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教育也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革。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21世纪的学生更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在专业基础方面,掌握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岩土力学的基本结论;熟悉工程测量、工程材料试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有关建筑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等基本知识;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因此,21世纪的教学场所作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更需适应新教学需要就应该提供相应的功能空间,以教学楼为例,传统以教室“一统天下”的状况应相应改变。此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进入教学过程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多媒体教材、远程教育以及交互网络系统等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传统的授课方式,21世纪的教学楼正在向能提供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智能化教学楼方向发展。教育方式的改变会引起建筑功能的调整,而建筑功能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整个建筑由内而外的变革。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教学楼建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地震7.1级。在这次地震中,由于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房屋,所以地震到来时,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而最让人通心的是有些小学、中学教学楼塌毁,中小学生因来不及逃难而被夺去生命。同样在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小学教学楼的伤亡更加惨重。为何许多教学楼在地震一瞬间倒塌了,这是地震后人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的,就是因为学校教学楼抗震烈度不达标准,设计不合理,施工偷工减料让教学楼在地震中更快地倒塌了。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了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学楼设计抗震烈度。以后的中小学教学楼设计将更多地考虑安全方面,以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1][2][10] 二、研究现状 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其功能要在满足教学科研、师生相互交流和知识融汇等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并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中学教学楼,因其所容纳的是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则在结构设计上,不仅量大面广,还应从各方面和角度上精心设计,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建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土木工程)

办公楼的建筑与结构设计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从组合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可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连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的面积。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 早期的高层建筑功能上几乎只是单件的办公楼。在办公以外,不过附带一些辅助办公从业人员生活的所谓办公辅助商业设施。然而,现在高层办公建筑与其他功能复合化的情况很多,可与商业设施、住宅、文化设施、宾馆、车站等公共设施复合。综合大楼是指一个建筑物中同时拥有多种功能的办公楼。在这种设计中,重要的是要设定整体的概念,决定如何将不同的用途综合在一起。 决定建筑物在用地中的位置时,重点要考虑的是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同一层流线处理的整体性。必须对一层的主流线和物业管理以及服务流线进行整理。在办公楼内,除了白天人和物的出入外,还必须明确夜间和休息如等8小时工作以外的流线和进出的管理方法。 一、平面构成 办公楼的平面构成其基本形式取决于标准层的思维方式。在考虑标准层时要将以下两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考虑:一是作为单一空间的办公室空间,另一是被称为核心筒的部分,它集中了如电梯间、楼梯、洗手间和设施等垂直方向重复通用的要素。在决定办公楼的空间时,除了受核心筒类型的影响外,其大致框架也受到办公室的进深尺寸,同标准模数有着密切关系的柱间隔尺寸,以及吊顶的高度的限制。 办公室的进深一般都在12~18m,因为它和标准的对称式办公室容易取得一致。在进行避难流线设计时,要尽量同日常人流设计的一致,并容易识别,以避免在发生火灾等避难疏散时造成混乱,并且为了保证避难通道在火焰和烟雾中的安全。设计要做到火灾发生时,能将过廊和楼梯间同其他部分明确分开。具有使用方式的办公楼,一般情况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校园局域网规划 网络工程071 200780124106 常幸飞 摘要: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专用网络,它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目前,我国的校园网正飞速发展,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有自己的校园网并且实现了如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一卡通等多方面应用,利用校园网可以进行学校之间及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技术单位之间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达到了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校园网建设目标。 关键词:校园网;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 Abstract: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dicated network at school, its primary purpose is for 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with advanced practical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offer the glob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Nowadays, with the high pac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mpus network, a major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campus network and fulfilled multiaspect of application, such as academic affairs management, office automation, one-card etc.We can have multiaspect and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depart-ments of schools,teachers,students and teachers, schools and skill units and so on, by making use of the campus network. Reaching the goal that the prim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Campus Network;resource sharing;office automation 一.校园网的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高校校园网做为一个成功应用的实例,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发展平台,因此也成为教学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设备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渡过这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学校园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第二个阶段是学校网络设备处于比较杂乱的阶段,我国现有高校的大部分校园网都处在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个阶段也是我们校园网发展的更高目标。校园

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邸**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从抗震能力、地基基础、梁和板、构造柱、消防几个不同的方面简单介绍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2、研究现状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致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仅耗费大量材料,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框架结构体系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架,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框架结构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如下优点: (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分割方便。 (2)整体性、抗震性能好。 (3)传力路线明确。 (4)墙体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时,结构自重小。 (5)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 本设计是多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设计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2.1抗震能力的设计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建造于这类场地上的建筑一般不会发生由于地基失效导致的震害,从而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塘浜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2.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建筑物的动

综合教学楼建筑部分样本

1建筑设计 1.1文献综述 本设计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的一部分, 是本科培养方案的一个环节, 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设计知识, 根据具体资料和环境, 初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建筑的设计题目是: 某高校规模扩大, 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要求, 因此拟建一综合教学楼, 并设置必要的办公、生活和会议等辅助用房。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的珠山脚下, 东临前湾港海滨, 环山依势而就。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 同时也要突出自身的建筑特点, 提倡新的创意。 建筑设计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以及对教学楼的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且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的设计要求, 经综合所学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工程实例, 根据规范、防火疏散、防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考虑了各房间的面积、形状、平面

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确定了走廊、门厅、楼梯间等交通联系部位的布置, 并根据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与尺度等建筑构图的基本原则绘制了平、立、剖面图。 本毕业设计任务是综合教学楼类设计, 设计任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根据设计任务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工程实例。以下为我摘录的部分主要资料: 美国洛杉矶西南政法大学: 其教学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采用了中间对称的布局方式, 建筑形象挺拔、高耸, 建筑体块由底到高的组合给建筑一种向上生长的活力, 大理石贴面的柱状体粗细交叉相交替的组合以及参差不齐的排列更加丰富了建筑的形象。建筑物的柱子暴露在外面做装饰效果。 青岛市某教学楼: 建筑面积约为5800m2, 功能包括: 教学、办公、会议和接待等。建筑造型突出基本体块的呼应与联系, 强调结构构造的逻辑性与秩序感。建筑色彩以灰白为基本色调, 蓝灰色调为深基色, 局部采用横竖向纹理的材质, 体现教育建筑的内涵。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总用地面积

办公大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长沙市巨龙公司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建筑共二层,总面积为1001.84 m2两层净高均为 3.9m。要求采用空调夏季制冷冬季供暖。设计的空调 系统采用风机盘管一新风系统,选用水冷机组制冷冻水供冷,冬季依靠市政集中供热采暖。 设计的内容包括:选定合适空调系统的类型并确定设计方案,计算部分也十分重要,例如: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水系统的设计、布置与水力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设计等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空调末端处理设 备及机房辅助设备及的选型。需要结合所选择的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办公楼的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合理的布置吊顶内风管与水管的位置。并根据所选择的空调机组选配合适的辅助设备:冷冻水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水泵,开式水箱,冷却水塔,及相应的水管风管阀门等。 关键词:办公楼;中央空调;水冷机组;风机盘管一新风系统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 OF OFFICIAL BUILDING ABSTRACT : The design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the building of a Changsha JuLong company is aimed to get a comfortable working condition indoors. The total area of the building is 1001.84 m2 . The height of the both floor are all 3.9 meters. The air-condition system is designed to supply cool air in summer, and a 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 is selected and central screw water chillers are used to provide the chilling water needed. In winter, the municip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 is used to supply heat and keep official room warm. Some of the main points in this design are given as follows:To design an appropriat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the building, the overall analysis is important. This includes the calculation, such as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system zoning; the design of air duct system an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air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evant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water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resistance losses; the plan of the insulation of air duct and chilled water pipes; etc.. Meanwhile, equipment selection is also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 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 is appropriate. Thus ,the main process equipment, i.e. the chiller, the fan coil units,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s, the cooling tower, are also determined in the design consider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KEY WORDS: official buil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water chiller ;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

高层商住楼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建筑设计是主要通过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及细部的处理来实现的。在完成初步的建筑方案后,进行结构布置,在布置时,通过对已建建筑的观察,同时主要地根据所学的结构布置的基本方法,进行结构布置,同时与文献中所写的设计相比较,进而优化自己的方案,以达到结构的合理性。结构设计服务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时通过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结构布局,在不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及建筑外观造型的条件下,使建筑整体布局合理。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绘图标准 了解建筑构造知识,进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主要通过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及细部的处理来实现的。在本设计中,首先应获得设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参考文献的查阅,对建筑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所学的建筑构造等知识,对建筑进行细部处理。在建筑及结构设计时,尽可能地考虑新的建筑和结构形式的应用,如使用新型的墙面材料或运用新型的结构材料,使建筑及结构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达到符合经济合理的目的。在建筑及结构设计的同时,不能离开对规范规程的阅读,只有对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以达到最合理的建筑及结构布局。 设计首先在满足规划、规范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用地和周围环境来确定平面形状,尽可能做到为住户争取好的朝向和通风,并考虑其功能的合理性,做到交通流畅,避免各种人流互相干扰。人流频密的商场门前,最好有适当的人流集散,过渡的广场和空间。 高层商住楼大多处在城市中心地段,又有较高大的体量,因此对城市景观影响很大。在立面设计时,应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精心处理好高层建筑的顶部与底部,通过裙房和主体的轮廓线处理,可适当改变住宅建筑的风格,避免平淡,打破千篇一律。另外还应重视细部设计,优秀的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不仅要着力于其环境、体量,还应有合理的细部来完善,通过细腻丰富的细部增强建筑物的整体表现力,使建筑具有亲切感、人情味。 满足使用要求前提,进行建筑采光及节能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