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附件: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部分:健身器材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德枪、刘少树、石仲凯、曾文飞、于秀成。

爬绳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软梯器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吊环器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攀网器材的规格尺寸

平行梯器材的规格尺寸

肋木架器材的规格尺寸

中小学攀岩墙器材的规格尺寸

不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单杠器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不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双杠器材的规格尺寸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2部分:体操器材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泰山体育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宝生、罗宜里、贾志勇、李燕群、薄雪松、肖建京。

中学用单杠基本尺寸参数

单位为毫米

小学用单杠的基本尺寸参数

中学用双杠的基本尺寸参数

小学用双杠的基本尺寸参数

山羊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3部分:篮球架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家港金陵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千方健身有限公司、北京京帆体联体育设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朗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市圣日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春荣、贾志勇、王家宏、孙军、张耀辉、侯力波、元天翔、张元文、曹光达、曾文飞、郭飞。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4部分:篮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无锡昆达制球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晓东、贾志勇、王家宏、张元文、张家祥、刘畅。

中小学生用篮球规格表

项目单位

指标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品名圆周长mm

圆周差mm

质量g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小学生用篮球645~670

≤≤420~480

初中生用篮球695~725490~560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5部分:排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无锡昆达制球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家祥、刘畅、贾志勇、陈晓东、薄雪松。

中小学生用排球的圆周长、圆周差与质量表

中小学生用排球的成品性能表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6部分:软式排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奥力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永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通千方健身有限公司、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畅、马德枪、贾志勇、余韶真、王淑青、张耀辉、李晓慧。

产品规格表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7部分:乒乓球台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圣日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云峰、贾志勇、孙麒麟、李智勇、李晓慧、张家祥、郭飞。

基本参数和尺寸

单位为毫米

物理性能

台脚与周边及地面的距离

单位为毫米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8部分:乒乓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云峰、贾志勇、孙麒麟、李志勇、李晓慧、张家祥。

乒乓球的基本参数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9部分:羽毛球拍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云峰、贾志勇、孙麒麟、李智勇、李晓慧、张家祥。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0部分:网球拍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东莞市道滘汉威体育用品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健威文体用品经营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港、黄茂权、贾志勇、张延顺、刘锦银、李海燕、王光军。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圣日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千方健身有限公司、南京海泰科体育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飞、贾志勇、侯力波、宋叙礼、王微、张耀辉、沈祖建。

平均厚度表

物理机械性能表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2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万国汇通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体同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夏汇海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天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鑫东华腾体育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市圣日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继豪体育电子有限公司、博浩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张鉴真、张保国、廖运华、阎瑞刚、张蕾、张家祥、朱晓文、赵东红、周继豪、郭飞、张士祥。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内容及基本参数

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标准

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标准 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说明:1. 跑道米数和道数是对新建学校的要求。 2. 对于8轨以上的学校,其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可适当减少为7.0m2,球场片数 应适当增加。 3. 凡是采用塑胶场地的,应执行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2、体育器材室要求 提供满足所有体育运动器械的放置与管理。 二、体育器材配备要求 1.学校在配备设施器材时,应参照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应注意选择美观、适用、安全并经质检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2.学校对开展新兴运动项目所需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参照《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选配品目进行配置。 3.体育传统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统项目的场地、器材的配备。 4.有些简易的器材,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自制。

5.体育器材的品目见附录:江苏省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三、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要求 1.每校应配备一名(8轨以上学校配备2名)体育设施器材管理人员,负责体育器材等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体育器材的管理业务。 2.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维护制度、借(租)用制度、体育场馆的开放制度、安全制度、体育场馆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卫生制度、体育器材的保管制度、体育器材的借还制度、损坏赔偿制度、报损制度等。 3.必须建立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总帐每学年填写一次,每学期将增加或减少的体育器材、设备登入分类帐。对易损耗的器材、物品报请领导批准后登入低值易耗品帐,并接受财务监督。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要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校内的体育专用场馆、体育器材室的规章制度要张贴上墙,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 四、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提高各类体育设备、器械的使用率,培养学生的体能锻炼和创造能力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有教学内容,明确校长、教导处、有关教研组、教师的职责。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有教学进度安排。 l.体育教学计划落实、运作正常,能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 2.分管教学的校长每学期至少听2-4节体育课,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安排并保证日常教学经费。 3.有配套的体育教学参考资料,体育馆(室)订阅相关报刊杂志,并可向学生开放查阅。 4.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定期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估检查,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5.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体育教学。 6.定期组织体育、体能竞赛和评比活动及特色项目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 7.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示范作用,承担指导其他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任务,为当地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作出贡献。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一、田径 (一)田径场地基本要求 1.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占地面积为172.60×91.52=15796㎡ 2.3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占地面积为136.02×67.92=9240㎡ (二)田径器材配备标准

二、篮球 (一)篮球场地基本要求 1.场地净面积为28×15=420㎡ 2.场地占地面积为32×19=608㎡ 3.场地以上至少7米不得有障碍物 4.灯光照明至少为1500勒克斯,照明设备的安置不得妨碍队员和裁判员视觉(二)篮球器材配备标准

三、足球 (一)足球场地基本要求 1.足球场地必须是长方形,长度必须大于宽度 2.足球场地的尺寸范围:长度120米——90米,宽度90米——45米 3.国际比赛场地长度为110米——100米,宽度最短64米,比赛地面为草地 4.球场外距边线5——6米处应设有裁判台区域,其他障碍物应在距边线和球门线6米以外(二)足球器材配备标准

四、排球(软式排球) (一)排球场地基本要求 1.场地净面积为18×9=162㎡ 2.场地占地面积为26×14=364㎡3.场地上空至少12.5米不得有障碍物4.灯光照明为1000——1500勒克斯(二)排球器材配备标准 五、沙滩排球 (一)沙滩排球场地基本要求 1.场地净面积为18×9=162㎡ 2.场地占地面积为23×14=322㎡

3.场地上空至少12.5米高无障碍物(二)沙滩排球器材配备标准 六、乒乓球 (一)乒乓球场地基本要求 1.场地净面积为2.74×1.525=4.1785㎡2.场地占地面积为14×7=98㎡ 3.场地上空至少4米无障碍物 4.场地灯光不低于1000勒克斯 (二)乒乓球器材配备标准

1.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 1 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 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 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 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 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三、体育器材目录 《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学部分)详见附件 《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部分)详见附件 2016年8月20日 附: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说明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自己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自己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目录》共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必配类器材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齐。必配类分为一类必配和二类必配。一类必配是指各学校均需配备的基本的器材设施;二类必配是指原则上学校也应配备齐全,但确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配齐的,学校可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本校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项相关器材设施中不得少于两项。选配类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的器材设施。选配类也分为一类选配和二类选配。一类选配是根据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确定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二类选配则主要根据学校体育改革中不断拓展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学校的传统、特色确定的,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进行配置。对选配类器材设施,各地、各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有计划地选择配备。对《目录》中常用易耗器材,各校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目录》的精神,制定本地区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但必配类部分原则上不低于本目录的基本要求,选配类部分应提出相应要求和比例。 六、《目录》中所列必配类器材设施的数量是按照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以中学48人,小学40人作为标准班,超出或不足这一标准,应按照比例酌情增减自己备数量。 七、少数民族地区在执行本《目录》规定与要求时,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地理环境资源,提倡自己置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器材设施。 八、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的体育器材设施,但不可随意降低配备标准,确有实际困难的,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逐步配置。 九、示范高中、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和学校运动会所需的器材设施,应本着训练、教学兼顾的原则自己备,配备标准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鼓励有条件的普通学校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形成本校体育特色,努力创造条件,自己备相应体育器材。 十、各校在按《目录》配备器材设施时,应注意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各校增设或自制《目录》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器材设施,提倡各校因地制宜地建设快乐体育园地。要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十一、在体育器材的建设与购置中,应贯彻精简节约的精神,杜绝浪费和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要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积极做好养护工作。 十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校应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己备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之中。 十三、本《目录》的解释权属教育部。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学校体育器材供货清单一览表-全

小学学校体育器材供货清单一览表 货币:人民币/元序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合价小学体育 1 接力棒长300mm, φ30mm整段优质实心木材,两遍漆(红白 相间)光滑无毛刺 8 13 104 2 跳高架移动升降式,规格质量:立柱高1600~2100mm,采 用铝合金材质;高度刻度500~1800mm;横杆:长度 3000~4000mm,直径25~30mm,质量≤2000g,横杆 托:长60±5mm,宽40±3mm。外观结构:立柱垂直 场面,垂直公差不大于1/800,其高度刻度精确、清 晰,两立柱高度刻度对称;跳高架超过横杆实际提 升高度100mm;横杆采用不易折断的玻璃钢纤维材料 制成,不采用金属材料;除两端外,横杆横截面是 圆形,横杆颜色醒目,表面无毛刺,所有棱边和尖 角半径≥5mm;横杆固定在立柱上,中心自然下垂小 于20mm;横杆托牢固地固定在立柱的刻度内,横杆 托上无包裹橡胶或其他能够增大与横杆之间摩擦力 的任何物质,不使用任何各类的弹簧,进行跳高运 动时,碰触横杆要使横杆容易掉下。 1 861 861 3 栏架栏架:铝合金材料制成;两底座和两根立柱之间有 1~2根横梁连接;两立柱与地面垂直,并固定在底 座末端。栏板:具有一定的强度、环保的、有软感 的适宜的PVC材料制成,栏板上沿圆滑,其倒角圆 角半径5mm;长度1200mm,宽度60mm,黑白相间或 对比醒目的颜色。栏架底座长700mm,为40mm×40mm 的方管,栏架高度400±3mm~700±3mm,为φ38、 厚1.5mm的铝合金圆管,每50mm一档,外升降。外 表采用通用的绿色环保静电喷涂处理,具有耐酸碱、 耐湿热、抗老化、耐腐蚀、外观美观,适合潮湿和 酸雨环境,产品的涂料配方不含有毒元素。确保五 年内外表不变色,涂层不脱落,坚固耐用。 10 186 1860 4 秒表电子型,8道;精度1/100秒。 具有记忆、存储、重现功能;防水防震。 3 159 477 5 小沙包200克防水防潮高级牛津帆布。20 3 60

体育器材配备

教育部文件 教体艺[2002]11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附件一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小学]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小学]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专用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山东省办学基本标准) 备 注序号单位配备数量名称规格型号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田径类 电子 1 计时器秒表块按实际需要配备 双发式或2 发令枪把 2 3 3 3 3 多发式 可移3 发令台副 1 1 1 1 1 动 4 起跑器副 8 8 8 8 8 5 钉鞋双根据实际需要配备 6 接力棒根 25 30 30 30 30 100m7 钢卷尺卷 (1) (1) (1) (1) (1) 选配 5 m 8 钢卷米尺卷按体育教师人数配备 50m / 209 皮尺/钢卷尺卷 1/2 1/3 1/3 2/3 2/3 m 1.5K10 实心球只60 60 60 60 60 ※ g 2.5m11 跳高丈量尺根 2 3 3 4 4 12 跳高架副 3 4 4 6 6 13 跳高海绵包块 3 4 4 6 6 标准14 横竿根 4/6 4/8 4/8 4/12 4/12 杆/

竹杆 15 摸高器副 (1) (1) (1) (2) 选配 (2) 16 起跳板块 4 4 4 6 6 17 跨栏架副 20 40 40 60 60 18 信号旗面 (12) (14) (14) (16) (16) 选配计时台与终点裁判19 副 (1) (1) (1) (1) (1) 选配台 20 标枪根 15 15 15 20 20 4Kg 5K 21 g 铅球只 15 25 25 30 30 7.2 6Kg 1Kg 1. 22 5Kg铁饼块 8 10 10 12 12 , 2Kg 23 标志旗面若干 球类 1 篮球只 30 30 40 40 60 ※ 篮球架2 副 4 4 6 8 10 篮球网 3 副与篮球架配套 篮球记4 套 (2) (2) (3) (4) (4) 选配录牌 5 排球只30 30 40 40 60 ※ 软式排6 只 20 20 30 40 40 球 排球架 7 副 2 3 3 4 5 排球网 8 副与排球架配套 标志杆 9 根 2 2 3 4 4 裁判台 10 个 (2) (2) (3) (4) (4) 选配

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附件: 《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 基本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全日制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本?标准?从体育教师、卫生人员、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政府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之一,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部分内容达不到本?标准?规定要求的学校,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办法,确保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需要。 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并配备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体育教育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员总编制数内,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足体育教师。高中学校(省一级学校、珠江三角洲地区市一级学校)、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不低于以下标准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4~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4~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6~8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达不到以上条件的学校按不低于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基本标准 (一)运动场地 1.小学

【精选】《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文件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GB/T19851-2005 第1 部分:健身器材 本部分由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口。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 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 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 责起草单 本部分负 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健康产 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 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 、刘少树、石仲凯、 德枪 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元天翔、贾 、于秀成。 曾文飞 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 爬绳 为 毫米 位 单 度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 类型绳杆的握持直径器材的有效使用宽 中学30~38 ≥600 ≤3500 小学28~35 ≥600 ≤3500 爬绳的固定应符合 5.4.21 的规定;爬杆的下端若设置为 非固定结构的悬空型式时,其下端至运动地面的 动幅度应 单向摆 不大于8°。同时,爬绳和爬杆上端的连 接部分 的 离地高度应为200mm,且爬杆至其垂直轴 线 设置有防止绳杆断裂的防护装置。 还应 1:爬绳和爬杆器材的有效使用宽度是指可提供使用者予以安全运动的有效空间的宽度。 2: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是指爬绳和爬杆等器材自运动地面计起的有效使用高度。 格尺寸 软梯器材的规 为 毫米 位 单类型握持直径梯阶的间隔距离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 中学25~30 300±10 ≤3500 小学25~30 250±10 ≤3500 梯的有效攀爬范围内,横杆上任一攀爬部位的握持直径。 软梯器材的握持直径是指在软

吊环 器材的规格尺寸 毫米 为 单 位 间 圈截面直径环架立柱内侧 距 圈距地面高度环 宽 类型两环 度 悬 垂点高度环 中学500±5 5000 2200±50 28±0.5 2500±100 小学500±5 4500 1800±50 25±0.5 2200±100 1:两环宽度是指两环圈的中心距或者悬吊环圈的环带中心距。 2:环圈距地面的高度是指环圈内径的下部距运动地面的高度。 3:悬垂点高度是指吊环器材的上横梁悬挂环带的连接点距运动地面的高度。 攀网器材的规格尺寸 毫米 为 位 单 有效使用宽其余处可握持直 距 类型有效使用高度网绳 握持直径网格间 度径 中学2000±200 ≤3500 20±2 16~35 200×200 小学2000±200 ≤3000 20±2 16~30 200×200 1:有效使用宽度是指攀网器材可提供使用者予以安全握持攀爬的有效宽度。 2:有效使用高度是指攀网器材自运动地面计起至器材可安全握持攀登的最高握持处(单面式)或 式)的高度处的距离。 (平顶 踏处 最高踩 平行梯器材的规格尺寸 毫米 为 单 位 类型长度有效使用宽度最高使用高度悬垂握持直径纵向握持间距 中学4000±500 600±100 ≤2300 30~35 ≤350 小学4000±500 600±100 ≤2100 28~32 ≤300 注1:平行梯的有效使用宽度是指可提供使用者安全悬垂握持的有效宽度。 注2:最高使用高度是指自运动地面计起至可供使用者安全悬垂握持的最高处零部件上表面的高度距 离。 肋木架器材的规格尺寸 毫米 为 单 位 距握持直径 类型使用宽度最高使用高度横肋间 中学≥1000 2500±100 300 30~35 小学≥800 2200±100 250 28~32 的上下横肋间的中心距。 注1:横肋间距是指肋木架器材上相邻 注2:最高使用高度是指自运动地面计起至可供使用者安全悬垂握持的最高处的横肋上表面的高度距 离。 格尺寸 中小学攀岩墙器材的规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 (1)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2.保健室。 (1)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 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标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 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为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我部组织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请将施行过程中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附件:1、《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说明 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说明 一、本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与要求,以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设施的现状为基点,着眼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趋势而制定的。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配备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及学校办学工作评估使用(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除外)。 二、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竞赛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高等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学校建设规划中予以重视,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三、本《目录》共分两大部分,即体育场馆设施配备(附件二)和器材配备(附件三)。 体育场馆设施配备分为两类,即基本配备类和发展配备类;体育器材配备包括体育场地基本要求。 (一)体育场馆设施配备 1.基本配备类: (1)必配类: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考虑学校规模、水平的前提下而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备(不足5000人及以下规模的学校可酌减)。 (2)选配类:选配类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地域、气候、传统、经济状况等),围绕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自主选择配备。 (3)必配类和选配类共同组成某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基本配备标准。 2.发展配备类: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要

小学体育器材

小学体育工作制度 1、? 学校体育工作由主管体育工作的教师负责,体育教师做好具体工作,加强管理、注意安全、讲究科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体育健康标准》,钻研教材,按《体育健康标准》和教材要求,上好体育课,课前要认真制定计划、备好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课上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良好习惯。课后做好小结,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工作,体育教研组要保证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研组的基本任务是学习研究《体育健康标准》和教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开展体育科学研究,认真组织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活动,交流体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 在体育教师指导和班主任的监管下,努力上好两操,课间操(早操)要全员参加,队伍整齐,做操认真,姿势正确并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做操质量,达到要领要求。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眼保健操,课上由当节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要不断通过检查纠正姿势,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 5、? 积极开展课间操(早操)观摩、检查、评比活动,中心校领导深入各校检查做操质量,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课间操检查评比和观摩活动,以便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做操质量。 6、? 积极发展本校体育传统项目,建立各种形式的运动队,各校均需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和传统,建立两只以上体育运动队,保证有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时开展活动,

学校每年均要组织球类和田径比赛活动,并积极开展群众性、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7、? 开好运动会,学校均要开展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选拔赛,选拔运动员参赛,检阅全校体育队伍和体育工作成果。 8、? 积极组织好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除开展正常体育活动之外,学校和各班均要积极开展好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好学生的晨练,经常开展以班为单位的各种小型多样的比赛,课外体育活动,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9、? 认真组织好体育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列入课表,除体育课之外,每班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平均每天达到一小时,课外活动要在体育教师安排下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实施,要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 10、加强体育设备和体育器材的保管工作,体育教师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等要经常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进行修理,破损严重的要及时报学校组织修理和更换,确保体育课安全。体育器材时要经常打扫,保持干净、整洁、合理有序、使用方便。 11、积极开展学生健康标准的锻炼与测试工作,体育课的及格率要保证在95%以上。?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中小学体育配备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体育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 (一)学生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二)学校集体食堂 1.学校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食堂应距污染源25米以上。 3.食堂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 4.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装修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装修;配备有足够的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5.食堂应当有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时,需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容器),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备混用。 (三)学校生活饮用水 1.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2. 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

初级中学、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 表3-1 单位:平方米 名称18个班900人24个班1200人30个班1500人36个班1800人 数量 规格 面积 数量 规格 面积 数量 规格 面积 数量 规格 面积 田径场地250m 7031 300m 9150 300m 9150 300m 9150 篮球场(片) 2 1216 3 1824 3 1824 4 2432 排球场(片) 1 286 1 286 2 572 2 572 室外乒乓 球场地(张) 8 10 12 14 面积总计8533 11260 11546 12154 说明:(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置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置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 表3-1 单位:平方米 项目名称 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数 量 面积 数 量 面积 数 量 面积 数 量 面积 数 量 面积 田径场(环形跑道)1 5394 (200米 环形跑道 100米直 跑道) 1 7031(250 米环形跑 道100米 直跑道) 1 9105 (300米 环形跑道 100米直 跑道) 1 9105 (300米 环形跑道 100米直 跑道) 1 9105 (300米 以上环形 跑道100 米直跑 道) 篮球场(片) 1 608 2 1216 2 1216 3 1824 4 2432 排球场(片) 1 286 1 286 2 572 2 572 2 572 室外乒乓球台(张)4 6 8 1 1 2 用地总面积6288 8533 10893 11501 12109 说明: (1)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置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置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