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九上·衡阳期末)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 . 分子间有间隔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 分子分裂成原子

2. (2分)(2019·莘县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

B . 称量固体

C . 读出液体体积

D . 点燃酒精灯

3. (2分)(2016·恩施)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冰雪消融

B . 酒精挥发

C . 食物腐烂

D . 活性炭除臭

4. (2分)古人书画的真迹是我国文化界的瑰宝。古人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的原因是()

A . 制作墨汁的石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 . 制作墨汁的木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 . 碳单质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制作墨汁的炭黑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入块状固体

B . 蒸发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加热固体制氧气

6. (2分) (2019九下·重庆开学考)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主人公通过燃烧木星大气,在最后关头拯救地球。木星大气中,除含有大量的氢氮化合物外,还有一种气体——乙烷(C2H6);则下列关于乙烷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B . 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

C . 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D . 乙烷由2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

7. (2分)(2011·锦州) 下列每组中的两种固体物质,只用水作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 . NaOH、NaCl

B . CaCO3、Na2CO3

C . CuSO4、Na2SO4

D . BaCl2、AgNO3

8. (2分)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致冷剂

B . 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 . 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9. (2分)(2018·东城模拟) 食用低钠高钾盐,能够预防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里的“钠”“钾”指的是()

A . 元素

B . 原子

C . 离子

D . 单质

10. (2分) (2017九上·新疆期末)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又说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量较空气中的少

B .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图4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11. (2分) (2017九上·泰山期中)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两溶液仍饱和

B . 甲溶液仍饱和

C .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 . 溶液质量:甲=乙

12. (2分)(2018·杨浦模拟) 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13. (2分)(2013·南京) 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 . 胰液7.5~8.0

B . 胆汁7.1~7.3

C . 血浆7.35~7.45

D . 胃液0.9~1.5

14. (2分)(2018·丹东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 . 全力开采化石燃料用于居民供暖

C . 图书档案着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 . 室内着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15. (2分)(2018·烟台)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 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 .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粉

C . 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

D . 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二、生活现象解释 (共1题;共4分)

16. (4分)(2017·雁江模拟) 学好化学,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处理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青少年多食用豆类、虾皮等富含________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可以有效地取出冰箱异味;

(3)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4)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________的方法扑灭.

三、科普阅读理解 (共1题;共15分)

17. (15分)(2014·河南)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灯泡里的灯丝用金属钨,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2)用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3)如图所示,向固体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推测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成分,写一个图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四、生产实际分析 (共1题;共4分)

18. (4分)(2011·贵港) 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食品中常放置一小袋生石灰做干燥剂________;

(2)在焊接金属时,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________;

(4)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Fe2O3)冶炼铁________;

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共2题;共15分)

19. (3分)(2019·富平模拟)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1)提取和加工植物纤维是传统造纸的重要环节,现代造纸为了满足特殊需求常加人蚕丝等物质,蚕丝属于___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指南针是最早利用磁石的磁性指向器,打磨磁石制作指南针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火药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黑火药发生剧烈燃烧反应的原理是2KNO3+S+3C

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0. (12分) (2017九下·盐都期中)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如图装置G 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

②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六、基本实验 (共1题;共5分)

21. (5分) (2015九上·临澧期末)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1)【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CO3.

(2)【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

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七、实验原理分析 (共1题;共6分)

22. (6分) (2015八上·哈尔滨期中)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若补充仪器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________,压强变________,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__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八、科学探究 (共1题;共9分)

23. (9分)(2017·富顺模拟)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 CH2O2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1)【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

(3)【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4)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

(5)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若猜想②成立,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拓展延伸】

①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A.氨水B.食醋C.肥皂水D.苏打水

②向某含钾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

是________.

九、实际应用与定量分析 (共1题;共3分)

24. (3分)甲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1.(填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2.

(2)下列操作使D中溶液质量分数改变的是1.

a、加入20g甲

b、加入50g水

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生活现象解释 (共1题;共4分)

16-1、

16-2、

16-3、

16-4、

三、科普阅读理解 (共1题;共15分)

17-1、

17-2、

17-3、

四、生产实际分析 (共1题;共4分)

18-1、

18-2、

18-3、

18-4、

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共2题;共15分)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六、基本实验 (共1题;共5分)

21-1、

21-2、

21-3、

七、实验原理分析 (共1题;共6分)

22-1、

八、科学探究 (共1题;共9分)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九、实际应用与定量分析 (共1题;共3分) 24-1、

24-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