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调查问卷

校园霸凌调查问卷
校园霸凌调查问卷

关于中学生校园霸凌现象及原因的问卷调查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而其中的校园霸凌事件更是占很大比例。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侪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这是一份关于中学生校园霸凌现象及原因的调查问卷,希望你们能够抽一点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谢谢各位的支持!

1您知道校园霸凌现象吗?

A知道B不知道

2您曾遭遇过校园霸凌吗?

A遭遇过B没遭遇过

3、您认为中学生校园霸凌事件易发生在哪些地点?

A路边拐角B学校门口C操场D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

4您认为哪些中学生容易进行校园霸凌?

A早恋学生B成绩差的学生C蛮横的学生D其他

5您认为遭遇校园霸凌后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应对?

A告诉老师或家长B想办法找人帮助报复C忍气吞声D报警

6您认为产生校园霸凌的原因有哪些?

A对黑恶势力,暴力的认同与膜拜B学校管理松懈

C家庭暴力影响D暴力电影看太多

7您认为怎样才能杜绝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A学校加强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B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引导

C警方加强校园巡逻D顺其自然,学生长大了

8您认为现在青少年霸凌事件的情况如何?

A减少B增加C与过去差不多

9您的身边有青少年霸凌事件发生吗?

A很少B经常C没有

10您认为发生青少年霸凌事件的主要责任在谁?

A青少年B学生C家长D社会

校园霸凌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20191019

校园霸凌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不断增多,矛盾越来越凸显,对弱势学生的伤害越来越让人触目惊心,其危害之深,影响之大,不能不引起国家、校方、家庭的重视。校园霸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群体(个体),通过语言、行为及其他媒介手段,对受霸凌者进行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使其在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伤害的现象。被霸凌的学生不仅肉体上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更有甚者被过度霸凌的受害者,心理上挣扎、反抗,逐渐产生阴暗、仇恨的情绪,反过来报复社会,这样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的环境。校园霸凌以十分隐蔽的形式存在于校园,难以发现。作为强势的霸凌者也会养成骄纵的习性,一部分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许多在校园发生的霸凌事件,由于施暴者年龄小,证据采集难、法律不健全等原因,许多校园霸凌者仍逍遥法外,责任无法追究。校园霸凌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校必须预防和制止霸凌事件的发生,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校园霸凌事件的特征 1、从受霸凌者看,多集中集中于特定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在学校生活中朋友很少,甚至没有朋友。他们大多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与同学相处的技巧,不少属于身体障碍者、家庭贫困者、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且受霸凌。 2、从霸凌者看,校园霸凌的霸凌者往往人数较多,具有团伙特征,且近年女生增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者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根本不理解受霸凌者的痛苦,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他们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并得到部分同学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更加暴力。 3、从霸凌时间上看,霸凌事件不是偶尔的一次,而是长时间地针对特定的被害者,也许几周、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4、从霸凌场所看,霸凌事件大多不是发生在固定的场合,而是随机发生在多种场合,没人的地方、或者是人少的地方,如教室、宿舍、上学放学的路上、校园周边等。

校园欺凌及其解决办法(中国教育报)

校园欺凌及其解决办法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欺凌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在中国,校园暴力一般要到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受到社会注意。例如: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七姐妹找来四个未成年少男轮奸了这个女生,对她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主要表现 校园欺凌会发生在教学区、生活区或者校外。主要表现是欺负、欺负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类型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 ·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易成为受害者类型 ·性格害羞、怕事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言语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遏制校园暴力主要靠教育引导对辩自由辩回答

对辩 时间空间上早于法律强制 1.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承认遏制校园暴力是基于事故发生之前的? 你说不是,难道你方遏制校园暴力要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扼腕叹息吗? 2.既然如此,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承认事后采取措施是无济于事的呢? 不是,可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已经造成的伤害,难道事后的弥补就能弥补回来吗? 3.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方辩友是否承认法律强制对于遏制校园暴力具有滞后性? 你说不是,那么请你方举例论证告诉我方法律强制如何先于校园暴力事故发生作用。 4.据报道,在浙江因为打群架获刑的李某和黄某。出狱后,他们无法继续求学,只能外出打工,缺少正常社交。甚至有人开始报复社会,走上了真正的邪路,请问对方辩友这难道不是法律强制把青少年推进更深深渊的有力证据吗? 5.再者俗话说,事前谨慎总比事后补救强,那么对方辩友是否承认我方的教育引导对于遏制校园暴力无论时间空间都早于法律强制呢?

你说不是,可是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给予青少年教育引导难道不比法律强制更贴近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理状态吗? 转:所以,遏制校园暴力,教育引导更早于法律制裁。 6.校园暴力一直存在,然而直到现在才通过手机网络才得以面世,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承认法律制裁对于遏制校园暴力难以取证? 你说不是,可事实上经常存在的校园冷暴力却难以被法律捕捉又是怎么回事呢? 7再者,校园冷暴力往往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产生损害,甚至导致自杀事故的发生,这种间接导致又缺乏证据的悲剧请问您方的法律强制又能起什么作用? 8.况且,由于校园冷暴力一般是由群体孤立为主,涉及人员多,被害者往往性格懦弱,维权意识薄弱,这种被害者本身都难以察觉的校园暴力试问法律强制又如何制裁呢? 9.再说,如果没有教育引导及时纠正校园冷暴力,造成暴力负能量的传播,导致被害者心灵扭曲成为下一起校园冷暴力的参与者,这种恶性循环请问您方的法律强制又能如何终止呢?

校园霸凌案例

精品文档 . 近在咫尺的校园欺凌 学校就像一个球场,学生就像驰骋在球场的球员,家长是球员背后的教练或者是俱乐部, 而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就像是球场的裁判员。 球场中出现了矛盾,如果仅仅是根据教练或者俱乐部的说法,那么就会乱套,在这时应该有一个裁判员来判定;那么在学校中学生出现矛盾或者欺凌现象,家长表态没有问题,但是学校的负责人或者是老师应该承担起一个“裁判员”的角色,需要对事件双方做出相应的“判决”或者是“惩罚”,而不是逃避责任。 宽宽进入二年级,也遇到过和中关村二小相似的欺凌事件。 学生A开始只是扔宽宽橡皮、铅笔、削笔刀,随后开始扔书包,后来愈演愈烈手上会有小划伤。 1.细心发现孩子在学校发生一些小细节 当时只是在扔橡皮时,六星图就细心地发现了宽宽文具的变化,然后耐心的询问和交流后得知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 2.及时和家长沟通,采取措施 面对这个发生在学校的小摩擦,我们首先是和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情况。 3.告诉老师,也许是个“兵不血刃”的好方法 其次帮助宽宽解决这个小问题,当他再遇到这类事情时,可以先对扔他橡皮的学生说:“你再这样,我就去告诉老师。” 在小学低年级,老师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有的学生会害怕,而不敢进行恶作剧了。如果再次来犯,告诉老师之后,老师就是一个“裁判员”,对事件进行“裁判”,通过口头教育或者是惩戒让学生不会再次进行恶作剧。 4.用行动告知,我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有的学生因为对老师的敬畏心理,不敢再做恶作剧了,但是也会存在老师不管事或者是威信不足,从而不怕老师的学生存在,所以后来手上会有铅笔留下的小划伤。 当“告诉老师”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这时学生就应该开始正当防卫,大声地、明确地告知大家:“我不是这么好欺负的。”这该如何做呢? 在不伤害同学的前提下,用行动告知对方,我不是好欺负的。 宽宽用了这两种方法后,最近再也没有在学校被“欺负”了。 校园欺凌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在你家孩子的班级中也存在这个问题。 除了学校老师的疏导,还需要家长敏锐地观察到孩子的变化。 六星图能帮助你关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细微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采取措施,让您的孩子远离校园欺凌或者是校园霸陵。

解决校园霸凌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四辩稿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四辩稿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对方辩友主要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个点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全面覆盖与霸凌有关的所有人,所以更应该从教育入手。教育产生的前提是已经发现了问题,而教育的主观性太大,教师家长应该如何区别玩笑和霸凌,如果意识不到是不是就无法作用于全体?即便我方退一步,按照您方逻辑,同样的,法律作用于社会全体,是不是也更应该从法律入手呢?由于法律的强制性,无论男女老少都得遵守,否则就是以违法论处,在和对方辩友同样广范围的情况下还对具体行为作了约束,这样的好上加好对方辩友看不看?可见,广度无法论证手段的好坏,我们应当从实际情况来谈。 第二点,在广度之外对方辩友提到了深度,即在心理层次上的引导,也就是说让霸凌各方明确善恶。诚然,教育可以有这样的作用,但是教育是真正落实,还是被敷衍了事我们尚且需要打一个问号。如果对方辩友口中的教育真的能切实地起到认知和引导的效果的话,那为什么在教育不断且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近几年的校园霸凌反而愈演愈烈?对方辩友很奇怪,他们举出了教育种种的好,以此来论证更应该。汽水可以解渴,这是它的好,但对于想长高的孩子,汽水相较于牛奶,还是更应该吗?我方从未否认教育的益处,但今天我们双方讨论的是更应该注重法律还是教育,从来都不是说要把另一方弃之不顾,也不是说比较哪方能举出来的好处多就更应该。两者手段我们都需要采用,只是需要有个重心的偏移而已。而就今天的校园霸凌而言,从实际情况出发,我方认为解决校园霸凌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 首先,校园霸凌在今天,已经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的校园风气,威胁到青少年的健康价值观,助长了暴力恐吓行为的蔓延。所以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解决校园霸凌的注重点是建立在该问题已经愈演愈烈,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迅速有力的处理这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法律相对于涉及方多,较为复杂的教育解决方式周期短,生效快,在短期内即可有强力度,其速度是相对迟滞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解决问题的急迫性需要法律走在前面,以抑制霸凌行为的发展壮大,及时灭火。 其次,法律有更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与责任方模糊,界限不清的教育方式相比,法律手段以法律条文为施诫依据,清晰明了,具有公信力和规范性。教育途径解决,因学校,老师,家长等各方存在着认知差异,对霸凌的界定存在分歧,难以形成有效公认的标准,相当一部分学校和老师都对校园霸凌缺乏认识,一些人甚至认为校园霸凌只是同学之间的玩闹而已。既然连标准都无法确定,那问题又谈何解决。所以,教育手段解决听起来美好,但只是华丽的空想,无法实现预想的效力。 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仍很欠缺,国家和政府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进行专项立法,完善现有法律体系。通过明确专业法律界定,调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加大惩戒力度,构建第三方处理机制等措施来抑制暴力发生,减少施暴者的产生。

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研究

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研究 摘要:近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江西永新一名女生遭七八名初中生围殴下跪掌掴;浙江庆元,四名初一男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关在黑屋里暴力殴打。据某媒体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有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中学生正值花样年龄,本该纯真善良的青少年为何变得如此暴戾,令人惊愕的校园暴力事件何时才能休止,值得我们教育者认真思考。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寄托着每一个家庭的梦想。中学生校园暴力的产生跟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息息相关,也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需要我们全社会一起努力解决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本文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分析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存在的危害及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为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字:中学生校园暴力应对措施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2.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关于校园暴力概念的研究 2.关于中学生校园暴力产生原因的研究 3.关于中学生校园暴力应对措施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概述 (一)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概念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危害 1.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对施暴者及家庭的危害 2.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对受害者及家庭的伤害 3.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个人 1.生理心理因素 2.自我修养不足自身素质低 3.自身性格驱使 (二)家庭方面 1.教养方式不当 2.家庭氛围不和谐亲子互动较少 3.父母言行举止影响 (三)学校 1.功利主义教育盛行 2.惩戒机制不健全 3.校风校纪律松散 (四)社会 (五)法律

校园暴力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7069064.html, 校园暴力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丽娟刘紫阳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30期 摘要校园暴力因其出现之高频,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恶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多集中在校园暴力的概念、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等,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现状,包括国内外对校园暴力的统计、分析、预防措施等;其次,结合实践中校园暴力案例从校园暴力的实施地点、实施主体、实施对象、主观故意以及暴力后果五个方面界定校园暴力的概念;继而从四个维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最后,从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角度阐述了校园暴力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教育校园暴力未成年预防措施 作者简介:陈丽娟,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刘紫阳,中共北京市昌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监察委员会科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https://www.360docs.net/doc/2417069064.html,ki.1009-0592.2017.10.328 一、研究现状 校园暴力在我国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校园暴力”,出现的相关结果约有12700000个,暴力方式复杂多样,包括殴打、扒衣、喝尿、下跪、辱骂等等,其残忍手段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2010年,浙江大学关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 究》调研结果表明:49.2%的学生表示对别人实施过暴力,87.3%的同学表示受到过别人施暴 行为。可见,校园暴力并非偶发,而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此外,校园暴力可能会涉 及到刑事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发布的关于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校园暴力涉及多项罪名,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性侵、侵财各占12%,寻衅滋事罪占10%,故意杀 人罪占6%,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各占2%和1%等等。 广义的校园暴力概念,包括“校园暴力”、“校园欺负”、“校园欺凌”、“校园霸凌”、“校园冷暴力”、“校园软暴力”和“校园精神暴力”等等。目前国内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的主题涉及校园暴力的概念、特点、成因、预防措施等等。根据汪敏先生在《我国校园暴力研究述评——基于1990-2015年“中国知网”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的统计数据,以5年区间的文献数量为单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1990-2000年的文献数量呈缓慢递增趋势,2001-2015年呈急速增长趋势。从研究内容看,研究视角更加广泛,尤以从法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及多学科交叉视角的研究成果居多。在法律层面上,我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遏制校园暴力起到了一定的作

校园欺凌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校园欺凌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为何校园欺凌事件屡禁不止,受害学生不知如何求助,隐忍负重或是以暴制暴7.如何拯救这些问题青少年,如何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这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欺凌/司法责任一、校园欺凌事件及原因分析 校园欺凌是指由学生实施的对其他学生的暴力行为,并造成心理上、精神上或身体上的巨大伤害及痛苦。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及其严重程度,从近期网络曝光的案件可见一斑。让社会和很多人不解的是,这些学生年纪都是十几岁,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何至于疯狂地伤害对方,既看不到任何的法律意识,也体现不出任何做人的良心和底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初步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1.网络社会发达,青少年过早接触暴力 2.我国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性。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散见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其中有些法律法规既不具体,又存在法律空白,对在校学生人身伤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处理标准均没有涉及。青少年欺凌他人,如此肆无忌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行为无责性,也就是即使欺凌同学,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同时,被欺凌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沉默,因为即使和家人或者老师诉说,如果不能有效停止欺凌,可能会换来更严重的报复。没有法律的约束,这些问题少年如何会止步。 3.学校教育的欠缺,学生法律意识模糊。学校教育的缺失,是个很大的原因。不少学生以为同学之间的一些伤害行为顶多就是教育教育而已,不会承担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现实中很多案例也是这样处理的,给学生不好的示范。以至于,前不久,一群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为群殴而面临刑事处罚,而当事人之一的翟云瑶直到出庭时还没弄清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在校园司空见惯的学生恶作剧或打群架之类的小事。她从未想过竟然闯了一个可能“终身监禁”的大祸。因为同样的群殴行为,在美国加州被定性为“酷刑折磨”重罪,对酷刑的惩罚是判处终身监禁,并处最高1万美金罚金。 4.家庭不睦容易诱发欺凌行为。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使子女健康成长,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个性和行为方式;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对子女产生消极的影响,产生反社会的越轨行为。从案例实证分析看,校园暴力的施暴者绝大部分来自惯用暴力的家庭、冷暴力家庭、溺爱家庭、放任不管家庭。 暴力家庭极易让孩子学习、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很有可能在日后出现暴力行为。溺爱的家庭让孩子无法与人友善相处,容易诉诸暴力。对孩子放任不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从法律着手一辩稿

解决校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着手 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为:解决校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还是法律着手。对次辩题我方认为更应注重从法律着手。首先我方将对辩题中的关键词校凌,法律进行解释: 1.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2.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并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具有客观性和震慑作用。 以下我方将进行观点的论述,主要表现为五点: 1.就法律自身特点而言:法律具有指引作用,强制作用,预测作用和评价作用。与教育相比,法律更客观,并且以强制手段发挥作用。所以面临校凌问题法律比教育更加具有威慑力。 2.从解决问题本身来说,教育与法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要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然而,法律却能够更为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3.对个体而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在成长的各个时期,法律会规定他的学习内容。所以法律是教育的依据也是根本。校园霸凌直接关系者分为两种,霸凌者和受害者。对于受害者而言更希望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希望霸凌者能够受到法律的惩戒,面对霸凌者,社会上的公民更希望他们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以期警戒他人。 4.从国家角度来讲:世上很多国家为解决校凌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日本为了有效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在2013年6月制定了《防止校园霸凌对策推进法》。2015年3月,美国蒙大拿州通过了《反霸凌法》。至此,美国50个州全部有了《反霸凌立法》。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也在严肃对待这一问题,例如北京: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学校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5.社会角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校园霸凌发生的地域范围扩大,且频次密集。校园霸凌的频频发生,显现出行为恶劣、后果严重、低龄化、群体化等诸多特征,严重影响着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抑制校凌事件,我国政府正着手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次作为解决校凌事件的主心骨。所以针对校凌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社会在面对解决校凌问题时对法律需求大于教育的需求。所以我方坚持解决校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着手。谢谢!

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思考

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思考 《北京青年报》11月7日报道,五名未满18岁的校园欺凌案涉案学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或十一个月。报道说这个案件具有司法示范意义,表明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 这个报道读来使人心里五味杂陈。对于被欺凌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司法裁决并不能抚平他们的心灵已经受到的创伤;对于施暴者所起到的惩戒作用也很有限(成年罪犯中蹲过少管所的不在少数);校园里心智正常的孩子(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及其家长不会关心这样的报道,更不关心这样的司法裁决(因为心智正常的孩子不会去欺凌别人,也不会在第一次受到欺凌时不吱声);生性懦弱内向的孩子及其家长也受不到什么启发,因为他平时受到的欺凌绝大多数都不会构成司法介入;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的家长也不会关心这样的司法裁决和相关报道,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乖,根本不可能去伤害别人,更不会触犯刑法。依靠司法介入来解决校园欺凌事件,连治标的作用都很有限,更谈不到什么治本了。 生性内向懦弱的孩子,在校园里第一次受到欺凌时,如果及时告诉老师,一般地说,问题便不会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如果是多次受到欺凌,并且情况比较严重,常常是因为受害者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孩子有轻度心理障碍,过于内向懦弱,第一次受到欺凌后就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解决这个问题,要靠老师的水平和责任心。老师,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有义务特别关心那些内向懦弱的孩子,应该经常询问他们是否受到了欺凌,告诉他们自卫的方法(例如不单独和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接触,和品质好又勇敢的孩子结伴),当然最高明的老师会通过课堂教学、文娱体育活动,培育其勇敢坚强的性格。第二种情况是施暴者在第一次欺凌受害的孩子时就威胁他,使之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这就更需要老师独具慧眼,细心观察。也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笔者年轻的时候,有一段在初中任教的经历。那时候,每逢开学第一周作文课,就让学生写题为“老师,我要对你说”的作

如何应对身边的校园霸凌

如何应对身边的校园霸凌? 铭城教育 “校园霸凌”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校园霸凌导致的悲剧屡屡见诸报端。但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校园霸凌”这样的隐患,往往就潜伏在你我身边,如果不加注意,时不时就会爆发出来伤害我们的孩子,或者悄悄潜伏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近日,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三个男同学联合欺负一个女同学,女同学哭着回家告诉了妈妈,结果女同学妈妈在家长微信群里大闹了一番,群里立马炸了锅。有的家长说孩子腿疼的动不了,有的说某某同学踢了孩子的肚子,有的说同学拿他当小狗……平日里,校园霸凌现象屡屡见诸报端,没想到形形色色的校园暴力却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边,让我们这些家长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一、校园霸凌有哪些 校园霸凌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的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而成为受凌虐学生,导致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具有欺侮行为;具有故意伤害的意图;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伤害;双方势力(地位)

不对等。认定的一条是孩子心理较长一段时间内感到不适。不管是学校、老师或者是家长,如果孩子们遇到这些问题,那就存在霸凌现象,或者霸凌苗头,需要引起我们重视了。 1、肢体霸凌。孩子课间打打闹闹那不算什么,那是调皮,但如果您的孩子有了害怕的心理或者是躲闪的行为那就严重了。同学甲一见到同学乙就上来揪他耳朵,造成同学乙一碰见同学甲就躲着走,这就是有问题了。 2、财物霸凌。比如同学甲老是找同学乙要钱、要文具、要书、要零食,不给就揪耳朵、踢肚子或者硬抢,并形成了习惯,导致同学乙产生心理上的负担。 3、语言霸凌。比如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公开别人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散布谣言等等。 4、关系霸凌。比如排挤、孤立,用言语来警告、怂恿、鼓动只能跟谁一起玩,不能跟谁玩。也有些人在背后说尽是说些风凉话、谣言、坏话、不实的诬蔑等,让自己不知不觉中被孤立。这是最隐蔽、危害最大、最让老师和家长们忽略的一种形式。 除了以上霸凌的类型,还有网络霸凌、性霸凌,不过这些在小学阶段比较少见。 二、校园霸凌的危害 也许在我们的学校、老师或是家长眼里看来,很多问题不是问题,不就是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吗?值得上升到如

解决校园霸凌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四辩稿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四辩稿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对方辩友主要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个点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全面覆盖与霸凌有关的所有人,所以更应该从教育入手。教育产生的前提是已经发现了问题,而教育的主观性太大,教师家长应该如何区别玩笑和霸凌,如果意识不到是不是就无法作用于全体?即便我方退一步,按照您方逻辑,同样的,法律作用于社会全体,是不是也更应该从法律入手呢?由于法律的强制性,无论男女老少都得遵守,否则就是以违法论处,在和对方辩友同样广范围的情况下还对具体行为作了约束,这样的好上加好对方辩友看不看?可见,广度无法论证手段的好坏,我们应当从实际情况来谈。 第二点,在广度之外对方辩友提到了深度,即在心理层次上的引导,也就是说让霸凌各方明确善恶。诚然,教育可以有这样的作用,但是教育是真正落实,还是被敷衍了事我们尚且需要打一个问号。如果对方辩友口中的教育真的能切实地起到认知和引导的效果的话,那为什么在教育不断且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近几年的校园霸凌反而愈演愈烈?对方辩友很奇怪,他们举出了教育种种的好,以此来论证更应该。汽水可以解渴,这是它的好,但对于想长高的孩子,汽水相较于牛奶,还是更应该吗?我方从未否认教育的益处,但今天我们双方讨论的是更应该注重法律还是教育,从来都不是说要把另一方弃之不顾,也不是说比较哪方能举出来的好处多就更应该。两者手段我们都需要采用,只是需要有个重心的偏移而已。而就今天的校园霸凌而言,从实际情况出发,我方认为解决校园霸凌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 首先,校园霸凌在今天,已经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的校园风气,威胁到青少年的健康价值观,助长了暴力恐吓行为的蔓延。所以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解决校园霸凌的注重点是建立在该问题已经愈演愈烈,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迅速有力的处理这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法律相对于涉及方多,较为复杂的教育解决方式周期短,生效快,在短期内即可有强力度,其速度是相对迟滞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解决问题的急迫性需要法律走在前面,以抑制霸凌行为的发展壮大,及时灭火。 其次,法律有更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与责任方模糊,界限不清的教育方式相比,法律手段以法律条文为施诫依据,清晰明了,具有公信力和规范性。教育途径解决,因学校,老师,家长等各方存在着认知差异,对霸凌的界定存在分歧,难以形成有效公认的标准,相当一部分学校和老师都对校园霸凌缺乏认识,一些人甚至认为校园霸凌只是同学之间的玩闹而已。既然连标准都无法确定,那问题又谈何解决。所以,教育手段解决听起来美好,但只是华丽的空想,无法实现预想的效力。 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仍很欠缺,国家和政府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进行专项立法,完善现有法律体系。通过明确专业法律界定,调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加大惩戒力度,构建第三方处理机制等措施来抑制暴力发生,减少施暴者的产生。 1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该注重从法律入手

辩题: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该注重从法律入手 1.解题思路:在辩题中导入一个第三者,即我们轻谁重谁的目的是说明。 2.破题方向:对于两方面的概念一定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这类辩题中的两个方面经常会相互转化,注重两方面的界定。切勿你说教育的地方,我说是法律。你说法律的地方,我说是教育。谁对我们目标的实现更有利。 3.题目的定义: 霸凌: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法律:1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1]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2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3法的作用:明示作用,矫正作用,预防作用,最终作用 4法律所指的是一个国家用来规范国家各方管理的一个政策,在法律制度里,包含很多的法规和政策。如何使法律制度能执行到位。主要不是强制性的执行,而是法律制度对自己国家的可行性,也就是说符合人性化的法律制度(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教育:教化培育 1教育的功能 本人观点: 1.我们更注重法律的目的是:通过法律这种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由国家强制力和司法机关保证实施,从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 请大家思考一下下面我列举的,并想一下要如何辩驳。 2.正方可能会抛出的观点: 1、霸凌者的附和者和旁观者,对于旁观者来说,法律对其并 没有约束力 2、校园霸凌并非只有肢体霸凌,像歧视,冷暴力等非肢体霸 凌问题,法律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同学的辱骂,法律不能 制作。 3、法律是在事后惩治霸凌者,却难像教育那样在恶念未表现 时便引导人从善。法律能压制恶,教育更能扬善

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问卷 (学生卷) 亲爱的同学: 为了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并了解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校特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表。请在你认为和你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相吻合的表述前的序号上打“√”,“”上填写相关信息,除非标明“可多选”的题目外,其他均为“单选”。谢谢你的配合和支持! 阜宁县合利中心小学 1.你的性别是 A.男B .女 2.你所在的学校是 A.小学 B.初中 C.普通高中 D.职业高中(中专) 3.你所在的学校地处 A.乡镇 B.县城 C.城市 4.你的性格如何? A.性格偏内向 B.性格偏外向 5.你听说过校园欺凌吗? A.听说过 B.没听说过 6.在你的身边是否发生过校园欺凌现象? A.发生过 B.多次发生 C.经常发生 D.从来没有过 7.如果你的同学请你去参加校园欺凌,你会 A.一定不会参加 B.一定会参加 C.事情特别就会参加 D.一般不会参加 8.你们学校是否存在“校园老大”等人物? A.有 B.没有 C.有些不知道算不算 9.你认为参与校园欺凌的同学学习成绩水平是 A.成绩中下等居多 B.成绩中上等居多 C.都是成绩中下者 D.跟成绩无关

10.你对校园欺凌的看法是 A.深恶痛绝 B.看个热闹 C.适度参与 D.这很正常 E.与我无关 11.你身边的家长对待校园欺凌的态度是 A.经常关注 B.偶尔叮嘱 C.深恶痛绝 D.很少关注 12.你身边的老师对校园欺凌的态度是 A.不在意,只要不扣分 B.比较关注,经常提醒学生 C.有人举报才关注 13.你的学校有没有专门进行过校园欺凌方面的专题教育? A.没有 B.有(选“有”请写出教育的形式) 14.你知道你校校园欺凌事件的负责人和举报电话吗? 负责人、举报电话 15.你校有心理咨询室(或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6.你的学校是否提供心理辅导课程或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7.你的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的情况如何? A.经常开展 B.偶尔开展 C.几乎没有开展过 18.(可多选)如果你遇见了校园欺凌事件,你会 A.告诉保安或警察 B.围观 C.上前制止 D.其他 19.如果自己遇到了校园欺凌,你会 A.告诉老师 B.忍气吞声 C.报复 D.报警 E.其他 20.(可多选)你认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有效制止校园欺凌发生? A.学校加强心理教育,教育同学友好相处 B.学校对欺凌事件中违规学生进行严厉处分 C.加强学校管理 D.按照相关法规,教育部门要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处置和惩戒的体系 E.其他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校园专题)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 尊敬的评委,主席: 今天我们在此讨论的是“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 或教育着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校园霸凌问题,原自英文Bullying,指的是一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身体或心理骚扰行为之中,包括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关系霸凌和非直接霸凌。教育指的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法律指的是由立法机关依照程序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法规总称。我方认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下面,我方将从以下方面论证: 第一,教育能够引导霸凌问题中不同角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校园霸凌问题中有霸凌者,被霸凌者附和者,旁观者等角色,在教育面前,这些人都是教育所要面向的对象。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感化伤害者,让其改正自己;可以教导被伤害者,让其用于反抗;可以提醒旁观者,要主动制止;可以告诫附和者,劝人向善更可贵。而法律更多的是保护受伤害者,通过立法来保护受伤害者,惩戒伤害者。可是对于旁观者来说,法律对其并没有约束力。因此,解决霸凌问题上,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 第二,教育能够更广泛地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涉及的范围更广。从定义可以看出,校园霸凌并非只有肢体霸凌,像歧视,冷暴力等霸

凌问题层出不穷。对于这种非肢体霸凌问题,法律并不能很好地去解决,如同学之间的辱骂,法律并不能制止。相反,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能够教导。润物细无声,教育能够感化人的思想,让人更加积极向上。解决这类霸凌问题,注重从教育着手,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去消除这种现象。 第三,我们知道,校园除了教人知识外,还承担着引领正确价值观导向的任务。在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上,法律虽然能在事后惩戒霸凌者,却难以像教育那样在恶念未表现出来时便引导人从善。法律能压制恶,教育更能扬善。从教育着手,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在恶念还没有体现的时候就将其转化为善意,让大家想到的是团结向上而不是欺凌霸小。而法律更加注重后期对恶行的抑制。通过教育,让学生心智成长,观念端正,因此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 综上,我方坚持认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教育着手。

解决校园霸凌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四辩稿

精品文档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四辩稿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对方辩友主要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个点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全面覆盖与霸凌有关的所有人,所以更应该从教育入手。教育产生的前提是已经发现了问题,而教育的主观性太大,教师家长应该如何区别玩笑和霸凌,如果意识不到是不是就无法作用于全体?即便我方退一步,按照您方逻辑,同样的,法律作用于社会全体,是不是也更应该从法律入手呢?由于法律的强制性,无论男女老少都得遵守,否则就是以违法论处,在和对方辩友同样广范围的情况下还对具体行为作了约束,这样的好上加好对方辩友看不看?可见,广度无法论证手段的好坏,我们应当从实际情况来谈。 第二点,在广度之外对方辩友提到了深度,即在心理层次上的引导,也就是说让霸凌各方明确善恶。诚然,教育可以有这样的作用,但是教育是真正落实,还是被敷衍了事我们尚且需要打一个问号。如果对方辩友口中的教育真的能切实地起到认知和引导的效果的话,那为什么在教育不断且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近几年的校园霸凌反而愈演愈烈?对方辩友很奇怪,他们举出了教育种种的好,以此来论证更应该。汽水可以解渴,这是它的好,但对于想长高的孩子,汽水相较于牛奶,还是更应该吗?我方从未否认教育的益处,但今天我们双方讨论的是更应该注重法律还是教育,从来都不是说要把另一方弃之不顾,也不是说比较哪方能举出来的好处多就更应该。两者手段我们都需要采用,只是需要有个重心的偏移而已。而就今天的校园霸凌而言,从实际情况出发,我方认为解决校园霸凌更应注重从法律入手。 首先,校园霸凌在今天,已经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的校园风气,威胁到青少年的健康价值观,助长了暴力恐吓行为的蔓延。所以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解决校园霸凌的注重点是建立在该问题已经愈演愈烈,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迅速有力的处理这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法律相对于涉及方多,较为复杂的教育解决方式周期短,生效快,在短期内即可有强力度,其速度是相对迟滞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解决问题的急迫性需要法律走在前面,以抑制霸凌行为的发展壮大,及时灭火。 其次,法律有更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与责任方模糊,界限不清的教育方式相比,法律手段以法律条文为施诫依据,清晰明了,具有公信力和规范性。教育途径解决,因学校,老师,家长等各方存在着认知差异,对霸凌的界定存在分歧,难以形成有效公认的标准,相当一部分学校和老师都对校园霸凌缺乏认识,一些人甚至认为校园霸凌只是同学之间的玩闹而已。既然连标准都无法确定,那问题又谈何解决。所以,教育手段解决听起来美好,但只是华丽的空想,无法实现预想的效力。 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仍很欠缺,国家和政府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进行专项立法,完善现有法律体系。通过明确专业法律界定,调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加大惩戒力度,构建第三方处理机制等措施来抑制暴力发生,减少施暴者的产生。 .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 13级社会学 张海天学号:201308010031 导言:

“校园”这个词,不单单只是个名词。它总是能让人想起自己年少青春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懵懂的,是单纯的,是幼稚又美好的。校园是人社会化的一个总要途径,人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近代文明社会后,基本大程度上要依靠校园。不同的文明国家大多都兴办学校来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现代社会中,多数人从早期幼儿3岁左右到成人23岁左右都在学校进行社会化的教育。校园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起点。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培养,人渐渐地有了对社会的基本认知和适应,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可以说学校是人社会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场所和工具。 可是校园暴力,是这个美好的校园里浓重的“雾霾”。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存在。而且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都存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问题。 在挪威,奥尔韦斯用欺侮行为问卷对715所学校13万名8-16岁的中小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大约15%的儿童“有时”或经常卷入欺侮行为,其中约9%为受欺侮者,7%为欺侮者。严重卷入欺侮行为的约占5%(一周一次或更多),约3%以上为受伤害者,2%为欺侮者。同样的研究模式在瑞士得出了更高的比率。 英格兰的惠特尼和史密斯(Whitney and Smith)通过对雪菲尔德的24所学校超过6000名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发现,“一学期至少1次”有过被欺侮经历的儿童在小学和中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和10%。而“一周至少1次”这样频繁受欺侮的儿童在小学和中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4%。 日本弱智儿童研究所1995年对全国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及其父母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过欺侮的男生有27.0%,女生36.2%,至今仍受欺侮的有3.2%,平均每3个中有1名受害者。 而美国医学杂志最近的报道指出,美国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与欺侮有关,47%的父母和77%的教师承认有与孩子欺侮相关的报告;每月因害怕遭到欺侮和暴力伤害而逃学或旷课的中小学生高达16万名。 国内案例更多,简单列举几个: 1. 江苏无锡女生遭羞辱、打耳光、扯头发被围观哄笑2016年1月11日晚上,两段共长达3分钟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在视频中,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捏脸、打耳光、扯头发,甚至是砸椅子。施暴及围观女生竟然时不时哄笑奚落,并且满嘴脏话,一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 2. 海南15岁少女遭多人围殴扒衣被骂“打死她”2016年1月16日,一段少女遭多人殴打、脚踹、扒衣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打人者讲海南临高方言。记者16日晚从海南省临高县公安局得到证实,视频里的暴力事件发生在该县东英镇的乡间小道上,受害人已报案。 3.湖南女生在不到100秒视频中被掌掴32次2016年4月22日晚,有网友在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32次,其间一直没有反抗。 4. 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2016年4月28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5. 日照五莲一中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在厕所被群殴2016年5月16日,一段校园其中几十人围观,据网友被一名身体强壮的同学殴打,暴力视频被疯传,一名中学生男孩, 称,这起事件发生在五莲街头中学。日今年十五岁的陶某某,是青海省海32016年6月6. 15岁少年不堪同学欺凌服毒自杀 这个属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六一儿童节,东市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岁的生命。于美好、属于欢乐的节日,陶某某选择用服毒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15校园暴力为什么如此的普遍?这个阴暗的社会一角尽然如此的广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 的严重问题校园暴力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多数人在学生时期都经历或者旁观过校园欺凌和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