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

6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
6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

井店联中地震知识培训材料(一)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时间:2013年5月13日

内容:地震后的心理辅导许金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

地震后,灾民当然首先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援助,物质上的援助本身就可以产生极大的积极的心理效应。但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的援助,也需要直接的心理的援助。震后的心理辅导就是一种直接的心理援助。适当的心理援助应该可以帮助其减轻压力,尽快地进入灾后重建。这个时候的心理辅导,关键还是与灾民通心。而与他们通心,首先是理解他们的情绪。

地震后灾民的情绪应该至少有:

1、恐惧;

2、哀伤;

3、焦虑;………………

台湾经历过921大地震,对这方面有不少研究。郑石岩先生的《教师如何辅导震灾后的儿童》写得不错,尽管说的是儿童,成人也适用。此文关于“恐惧”的处理讲得尤其好,特向大家推荐:

《教师如何辅导震灾后的儿童》郑石岩(前教育部训委会常委)

儿童经过强烈地震或灾难之后,心灵上会留下恐惧,大人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大人会在不经意中,表现出不安、沮丧和不当情绪,而强增孩子的创伤和惧怕。

学校一恢复上课,就要对孩子作心理辅导。当然,防震防灾的教育,灾后的安全与卫生,乃至赈灾救助的工作都需要作适当的教学,但心理辅导的工作则应把握时机,刻不容缓。

震后惧怕是什么

教师作这项辅导工作,必须对强震或意外灾害的恐惧有所了解。恐惧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到创痛;致命的重创,恐惧的声音,就像要把人吞蚀一样。其二是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

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

人类遇到大灾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在这两个因素下,产生强烈的惧怕和惊恐,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承受的压力极限的表露。所以教师在作辅导时要认识:把恐惧视为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缓解而不是压抑。

在辅导时,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象,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

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惧怕得到缓解。

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

关怀孩子,愿意聆听他们的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厘清和安慰。

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同时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把握这一点,辅导就会成功。

遵守这些原则之后,教师要能与孩子同理,站在孩子的立场聆听他的话,看他的遭遇和心情。支持他,爱护他,孩子就能从创伤的心结中走出来。现在,以下提供几个简单易行的班级辅导方式,供参考使用。

一、澄清恐惧情结

第一种方式是澄清地震的恐惧。我们所面对的大灾难,如果一味想逃避或隐讳不说,就不能浮出意识表层,把它看清楚,那会使孩子更害怕。佛教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树上掉落的果子惊醒,大喊着「灾难来了!大灾难来了!世界末日到了!」森林的动物,一片惊恐声中都在奔跑,不断地传开来,结果所有的动物都在惊恐逃难。这时,一位觉者来到森林,逐一追问他们从那里听来「世界末日到了!」终于追问到兔子。觉者问:

「你怎么知道大灾难,世界末日到了?」

「我在睡觉时,听到砰的一声,令我惊吓非常,我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你能带我去看看吗?」于是兔子带领觉者去看个究竟。结果却发现原来是树上掉落一个果子。于是,平伏了一场恐惧的逃难。

强烈的惧怕总是挟杂着消极和不安的臆测。如果老师能在大地震之后,带领儿童厘清惧怕,认清现实,就能使理性发挥功能,而不会陷入无谓的焦虑,或情绪违常的后遗症。于是,教师可以来一次《班级情绪缓解交谈》活动。它的过程是:教师引言(五分钟):教师用平静的口语,简单介绍这次大地震的状况,造成的损害和伤亡。并举一个温馨、机智、救人的故事当对比。

引发儿童说出心中的惧怕(三十分钟):例如「小朋友!你在大地震时看到、听到、

感受到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老师可以简短说一下自己张惶失措、害怕的情形和余悸,引导孩子一起说出来害怕什么?并请注意:

把孩子惧怕的原因或想法,逐项写在黑板上。

逐项检讨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现实;把不符合的打×,把符合的打○。

老师要引导孩子认清惧怕是由于消极的想法,而非现实,因为现实是可以努力改善的。

对于合理惧怕事项,应讨论如何克服它,如何预防它。

整理班级交谈结论(十分钟):

由老师作结论,区隔值得害怕和不值得害怕的事。

值得害怕的事要如何预防,才不会发生危险。

带领孩子作一行动方案,如何做好预防措施,或帮助家人重建家园的要点。(以上时间安排可视需要调整)

情绪缓解交谈活动的主要目的在引导孩子缓解惧怕的心结,它的要领是从发觉到宣泄;从讨论惧怕事件中认清那些值得担心,那些不是;并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考,采取预防和安全措施,从而把惧怕转移到理性的积极行动上。

类似的过程,也可用在讨论「如何赈灾」、「如何帮助受灾家庭的儿童」。从引发酝酿气氛,到热心的讨论,找出方法和实践行动,能激发儿童的爱心和生命的活力,让心理得到健康和良好的自我功能。

孩子从宣泄到认知,由认知到正确的行动,是他们在多挫折的现实环境中,最好心智成长的教育。

二、嘲笑自己的惧怕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起来嘲笑自己的惧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受到强烈惧怕压力时,可以透过嘲笑自己的害怕来解开心结,例如「啊!我怕得两脚发软,笑了起来,连胆子也被震碎了!」然后哈哈大笑,「当时我怕得魂不守舍,差点把尿都急出来了!」然后哈哈大笑。班级老师可应用自嘲表露,带领儿童自嘲情绪等!比比看谁自嘲得最有趣。大家轮流对自己担忧的事自嘲,有助于孩子澄清惧怕。举办前,教师要先说明:「每一个人都会惧怕,怕是自然的事,正因为有怕,我们才会预防危险,会去思考解决问题。我们把心中的怕说出来,对于不合理的部分,由本人加以嘲笑,可以带来更理性的态度和心理健康。不过,我们绝不嘲笑别人的惧怕。」最后,教师作个结论,说明自嘲是无伤大雅的事,而且有助于情绪缓解和压力的清除。但要特别强调:不可互相嘲笑,只可以自我嘲笑。

维持不伤害自尊的气氛,让自己不合理的惧怕情绪宣泄。

教师可以带领先作惧怕的自我嘲笑,引发每一位同学参与。

教师结论时,要说明惧怕的非合理性和自我嘲笑的价值。

三、生命的关怀

其三是《生命的关怀》,当班上有同学或同学的父母罹难时,老师应将父母罹难的儿童列入个案辅导,并应设计一些团体活动,引导孩子产生水平思考,转移其哀思和伤痛。哀思和伤痛一旦陷入垂直思考,就会不断联想,作白日梦,孩子会更加孤立,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如果能转移思考的事件,做点别的事,参与团队游戏等活动,则能转移原来困扰的思考线路,朝向具有积极意义的思路,这就称做水平思考。

行动(activating)会产生想法或信念(belief),想法引发出情绪的结果(consequence),心理学上称它为ABC理论,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适当的活动,带领班级活动,帮助孩子转移哀伤,这些活动例如:

把教学活动设计为团体活动,如表演、讨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等。(对于受过灾的学生,更需采取合作学习,协助其适应环境和学习活动)

找时间作团体活动,例如歌唱、游戏、运动等。

在生命关怀的活动中,每个人讲一段祷词;祈求上苍的保佑(可依家庭不同信仰祷告),并祝福罹难者在精神世界安乐。

写一封信给在天之灵的罹难者,请他放心,对于父母罹难的儿童,全班同学都会跟他作朋友、帮助他、跟他一起玩,请他放心,并朗诵出来。

在教室里祷告、祈福、写信给罹难者,目的不是传教,而是要每一个孩子,依其宗教信仰,或想象的精神世界,让他们表露情感,透过写信和口头的祷词,让孩子们缓解情绪。念祷词和写给亡者的信,教师要举例引导儿童的重点是:

诚心的祝福罹难者,并说出自己会珍重自爱,创造光明的人生。

怀念往事的美好,并说出往事已成过去,自己会更努力向上,做个好孩子。

陈述感恩的心情和珍惜生命,并表达同学们会互相友爱、支持和合作;发挥慈悲和爱。

引导学生作《生命的关怀》不免触及宗教,但教师要严守宗教中立,不涉入宗教仪式,而只做情绪和情感的宣泄,并超然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做一个有爱有智慧的人。

班级进行祷词和宗教朗诵的活动,只能在孩子来上课的一周内实施,时间过去就失去价值,教师要特别把握其时效性。

四、个别辅导:

其四是《个别辅导》,当教师发现班上同学,有父母或至亲罹难者,要对孩子做个别辅导,建立彼此的依赖,了解他的心情和遭遇,给予必须的协助和安慰。

所谓个案必有其个别性和隐私性,除了辅导室指定的教师或级任老师之外,其他老师要表示关心或协助,应尽可能与负责个案的老师洽商,避免太多老师都找他个别谈话,否则会造成儿童的压力和困扰。

个案辅导一定要建立师生的信赖关系,教师必须真心关爱孩子。教师与孩子情意沟通中,语词只占百分之七,语调和语气占百分之三十八,表情和态度占百分之五十五。教师只有在真心关怀孩子,了解他的创伤和困难,坚定协助意愿时才能传递爱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注意:

自己要学习热爱生命和生活。

懂得处理自己和积极性情绪,保持平稳开朗的心情。

实现自己做为一位教师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

教师有了这个基本的期许和条件,就能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传递生命力和温暖,滋润大地震过后受灾的孩子,教师与孩子谈话时要注意:

适时自然的情境,给孩子信心和安全感。

聆听、接纳、同情、支持、了解孩子的困境。

引导孩子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作成行动计划。

就辅导的情形作适当的评估,修正以达成辅导目标。

教师要多听,多开启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例如「震灾之后,你住在阿姨家,你想怎样才能配合他们的生活步调呢?」由学生来思考,老师协助作整理,形成行动方案。

此外,教师要把握社会资源,为受灾的儿童申请救助或补助。对于过度惊吓,有较深的身心创伤者,应协助其就医。教师要与受灾的儿童建立信赖,让他觉得教师是他稳定和安全感来源。

五、防震教育

其五是妥善安排《防震教育》,地震随时可能来袭,各校都应办理防震的教育和演习。如果大地震受创的孩子,压力未得到缓解,在防震演练时,会造成严重情绪反应。我小时候,学校经常办理防空演习,许多受过二次大战空袭惊吓的孩子,会慌张失措,嚎啕大哭起来,甚至产生歇斯底里的症状。

大地震后,学校作防震演习要尽可能先做情绪缓解。演习时,如有孩子因而惊吓,

回过头来,要做情绪缓解与辅导。

学校不能因为孩子有惊吓的反应而不作防震演习,但要有一套正确的做法。

防震教育的实施,应属于父母及家庭。父母在地震时惊慌抱着孩子,张惶失措的表情,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惧怕。父母亲和教师,在地震时要控制情绪,这与如何避免防震一样重要。

大地震对儿童的心创很大,甚至青少年亦同。孩子们都会隐瞒自己的心创和情绪。他们说:「大人比我们紧张,我并不紧张。」当请他们选出「谁是你家最害怕的人?」他们选出来的多是父母亲。他们认为父母亲紧张和惧怕的原因是:

张惶失措,大声呼喊他们。

妈妈冲过来抱紧我,他吓得发抖。

爸爸自己害怕,却像雷声一样骂我们「你还睡!」

我很担心妈妈会那么害怕。

另一方面,和这些孩子的父母交谈,却发现孩子们在大地震中,受到的惊吓非常强烈。归纳他们所说的:

念国小一年级的小英吓得呕吐了,紧张得脸发白,(但我跟这群孩子交谈时,小英却表现得泰然自若,说她没有什么害怕。)

念国小六年级的小明笑了,他发抖抱紧我!

念国中三年级的小美吓得大叫,转过来抱住我,哭了。

有些孩子从大地震那夜开始,晚上一直拉着父母,走到那里跟到那里。

总之,这场大地震,已惊醒我们对防震教育的重新检讨和重视,希望各班认真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而且要包括心理准备和情绪调解的部分。

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考前心理辅导 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时间内,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可以轻松地对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心理压力,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考出好成绩。所以今天我将从如何辅导学生准备考试以及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常见的问题,简单交流几点: 第一方面:学生准备考试的方法 一、协助学生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 告诉孩子们,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二、提醒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时,每个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在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白天配合学校的安排来学习,下午要有文娱体育活动和放松自己的时间,早饭前和晚饭前可以看一会儿新闻联播,或和家长散散步。 三、提示学生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

复习考试期间脑力消耗大,营养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开夜车”是得不偿失的。 四、考试前,及时调节一下情绪。 如果有些紧张,也可做深呼吸,或默念,想一想最令人愉快的事,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 第二方面:考试前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举例: 1、考前“烦”了怎么办?如何避免“烦”呢? 要做到: (1)生活有规律,包括下午有短时间放轻和文体活动; (2)睡眠需要充足,晚上10点睡,或最晚到11点睡,不要开夜车,保证脑子好使,记忆清晰; (3)要不断订计划,即有长打算,又有短安排,努力实现计划的同时可以适当修正计划,把整的和零碎的时间都抓住; (4)加强营养,荤素搭配,膳食平衡,以补足精力和体力上的消耗,使自己不生病; (5)要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迎考当然累,但看到自己的收获,可得到欣慰而坚持奋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你所能提高的部分,争取得到高一些考分。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让心情永远晴朗[活动设计理念] 研究资料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愉悦的情绪不仅能使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无穷的快乐,而且还能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可是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受着长辈们的宠爱,在家里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长期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中,生活中的挫折,往往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情绪波动,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调节和控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已掌握的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 2、通过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更多更好的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 3、引导学生能适时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控制情绪,力求做情绪的主人。 [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找到更多更好的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方法调节控制情绪。 [活动准备] 1、心情晴雨表。

2、开心果卡片、心情树。 3、排练小品。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前几天,咱们学校刘老师乘出租车去开会,下车以后她猛然发现钱包忘在了出租车上。你想想刘老师当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生气)可转眼之间,刘老师又变得很高兴,这是为什么你能猜出来吗这与我们今天的活动有关。我想,通过今天的活动,你肯定会猜到其中的原因。(板书课题:让心情永远晴朗) 二、寻找调节情绪的开心果——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1、心理小测试——情绪预报(填写心情晴雨表) (1)教师导语:我时常发现同学们被邀请参加好朋友的生日宴会,假如今天你被好朋友邀请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你精心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可路上因车出了问题而去晚了。当你来到宴会上时,好朋友的生日宴会已经接近了尾声,看到桌子上仅剩下的半瓶可乐时,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下面就请大家来填写你的“心情晴雨表”。 不同的情绪呢你能谈一下吗(a、从积极的角度想b、从消极的角度想) (3)教师小结:世界上有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想法。

中学生考前最为重要的心理辅导

中学生考前最为重要的 心理辅导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课程 一.做好上考场的准备 考前最后一天:消除焦虑调整状态。在经历了漫长而紧张的复习备考之后,多数考生都 有一种比较疲惫的感觉,焦虑的心情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加强,在6月10日这一天显得格外突出。这种焦虑的程度除了与考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还与考生的能力、设定的目标及家长的情绪有密切关系。在考前调整好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一)、合理设定生活节奏 6月10日晚上,自然不能睡得太晚,但也不要特意太早睡觉。很多同学会在父母的督促下很早就上床,以期待第二天有个清醒的头脑。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有译名考生为了保证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6月10日晚8时就睡下了,可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这使她和母亲都很紧张,而越是紧张越睡不着,考生意识到自己失眠了,于是更加担心恐惧,直到凌晨一点才勉强入睡。考试结果自然不会理想。这件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众所周知,初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中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突然打破了这种规律反而会感到不适。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习惯稍微提前一些(在晚9时半左右)睡觉,早6时起床就可以了。如果出现睡眠困难,可以在睡前多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

物,如苹果、牛奶,也可听几段舒缓、优美的音乐,但尽量不要服用镇静药。有些学生为了放松情绪而去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这是绝对不可行的。(二)、适当的复习 在这一天仍旧在做大量的题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劳,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家长和忧虑。就像在体育比赛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是有必要的,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但量不宜大,时间不宜长。也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三)、合理的饮食 1、忌暴饮暴食。毫无疑问,考生需要营养丰富的高质量食物,但量不宜过多,否则 会发生困倦,难于保证大脑充足的供血,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反应速度。所以只要按照以往习惯,有侧重地选择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和能量较多而且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了。 2、注意饮食卫生。炎热的夏季,细菌多,中考生胃肠疾病发病率高,因此必须保证 食物的新鲜清洁,防止出现腹泻而消耗体力;少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的食物。(四)、充分的物质准备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认识我自己

认识我自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托克托县第五小学刘慧琴 一、适用年级:小学三、四年级 二、辅导理念: 当今社会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儿童期是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受环境影响、家庭变故、周围的人对其一贯的看法等影响,都会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人要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针对四年级的学生不易正确认识自己这一心理现象设计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能够做到正确地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消除自卑心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不断完善自我,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为成功奠定基础。 三、辅导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2、教育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也感受到被他人欣赏的 快乐,并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优点。 3、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 己,也不要因优点而轻视他人。要充分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四、辅导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五、辅导难点: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 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要充分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六、辅导方式:1、听故事2、讨论、评议3、游戏4、采访 七、辅导前准备: 1、小镜子(学生自备,每人一个) 2、录音带《骆驼和羊》,轻松纯音乐 3、多媒体课件(自制) 八、辅导过程: (一)导入 1、引起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与兴趣 师:同学们不是带了镜子回来吗?拿出来好吗?对着自己,现在问问大家:“你们在镜子里看到谁?”(生回答:“我自己。”)镜子里的同学们都神采奕奕的,好看吗?(好看。) 2、师导入:但我们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美丽的心灵,而要有美丽的心灵的其中一个条件是需要大家正确认识自己。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认识我自己》。(板书课题) (二)听故事,初步了解认识自己的方法。 1、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认识自己呢?下面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骆 驼和羊》,看看故事里的骆驼和羊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放幻灯片和录音带) 2、出示幻灯,让学生思考问题:

学习心理辅导

第一篇学习心理辅导的原理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学习与人生发展 一、终身学习的理念 1、保罗·朗格郎,法国学者,于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基于现代人面临九种挑战:①社会变革的加速;②人口的增长;③科学技术的发展;④政治的挑战;⑤信息;⑥闲暇;⑦生活模式和相互联系的危机; ⑧身体;⑨意识形态的危机 2、(朗格郎)终身教育的任务:①确定能够帮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不断学习和得到训练的结构和方法。②通过多种自我教育的形式,向每一个人提供在最高、最真实程度上完成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工具。 3、(朗格郎)终身教育的意义:①终身教育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需要②终身教育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朗格郎指出:“因考试失败而被淘汰,会导致社会资源和现金、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的浪费。失败所引起的对人的伤害和感情上的震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③终身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 二、人生发展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二节中小学学习心理问题面面观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前十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 1、厌学问题学生厌学是中小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位于十大心理问题之首。 2、学业失败学业失败给孩子带来的最大伤害,莫过于自尊和自信的动摇。 3、注意力障碍多动、分心和注意力缺陷是儿童学习中的一大拦路虎。 注意:“多动”不一定是“多动症”。多动的孩子往往也可能是精力过剩、有强烈的体力活动要求的,或者性情躁动不安;而多动症的孩子则除了多动的特征外尚有分心与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注意缺陷,并严重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控制。 4、学习过度焦虑这种焦虑表现在:学生平时总是担心自己学不好,跟不上,焦虑异常,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考试时,表现出焦躁不安,紧张(出汗、心跳加快),水平失常,有考场晕场现象。 5、恐学症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来自学习活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三节学习与学习心理辅导 一、学习概念: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二、学习定义的要点:1、学习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心理过程。2、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产生于经验,而不是来自成熟。 三、学习心理辅导:它是指教师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辅导。 四、学习辅导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进行训练与辅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消极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障碍进行矫治,如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矫治注意力障碍、自卑自弃心理、学校恐怖症。 五、学校心理辅导的四大主题:(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六、学习辅导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其创造能力。2、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3、正确对待学业的成功与失败,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帮助学生解决与学习有关的各种心理困惑。

初中生考前心理辅导

初中生考前心理辅导 要克服考前心理障碍,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预防。从考 生自身来说,考前应着重克服以下两种心理障碍: 我不是平时学得挺不错吗?为什么还会怕考试?其实原因恰 恰可能就是你平时学得不错,老师的赞扬,父母的爱心,同学的羡慕,这种“众望所归”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你在令人瞩目的重大考试中“有负 众望”。考好的动机实在太强烈了,结果导致了你发挥的失常。考试动机与考试成绩的关系也是如此。按照心理学,当你在考试中取胜的动机过于强烈,并产生了极度紧张的心理时,对考试成绩的担心会严重干扰和分散你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的思考力和记忆力,并且在考试中稍遇困难,就会引起恐慌。而当有那么几次考试失利的阴影后,这类考生容易建立起消极的条件反射。他们十分担心再次考试的失败。可越是怕失败,心理状态越不稳定,反而越容易失败。所以当你在考试时有这个问题时,那么一方面 你要把学习是为了争面子的心理动机,转变为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上来,即热爱学习、肯于钻研,不把一时的考试成绩的高低,看得太重;另一方面,把平时的小考,都当成“大考”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增强自己对考试的适应性和自信心。再次,进入考场后,应仔细地去审好每一个题,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成绩,更有助于平静心态,缓解压力。 二、学习情绪上的焦虑: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体验,正常人生道路上经常遇到两条道路的选择,非此即彼,常常造成焦虑。如果这个人比较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就会经常焦虑,如等汽车、考试、分配工作前均会焦虑。在考前,常表现为对自己已学习的知识是否牢固不断产生怀疑,从而在平时学习、考试中产生焦虑。怎样对待怎考试焦虑? 1、要改变对考试的认识。平时考试是检查自己学习情况的手段,目的是查漏补缺,完善今后学习。“60分万岁”、“及格就行”,不会焦虑。“拿不到第一就是失败”、“对不起父母”、“糟透了”绝对化的要求就会焦虑。 2、是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适当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定指标,以便逐步提高。 3、是要重视考前复习,做到心中有数。 4、是对自己要有自信心,焦虑的根源在于对自己平时学习缺乏信心,所以,自信心越强,焦虑就越会减轻。 5、是要掌握考试时科学答题的方法,减少失误,可以在客观上淡化焦虑带来的心理障碍。六是考前和老师一起分析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从主观上淡化考试前后的紧张气氛。

四年级课堂自控力弱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四年级课堂自控力弱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一、问题提出: 我校学生家庭教育方面比较单薄,学生家长的素质普遍偏低,学生在家或多或少都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反映到课堂上,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总要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对那些课堂自控力弱的学生教育再教育。 通过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交流,他们都弁急的希望通过心理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课堂自控能力,使班级保持优良的课堂秩序。 二、理论分析: 学生优良课堂行为的形成以及自控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本人、教师的授课及整个班级的课堂学习效果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部分教师的强力压制下,有一部分学生会有所收敛,但也只是表面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这部分学生往往在班级里起到不良的带头作用,如果不能及时有用地提高他们的认识,促成优良行为的形成,在进入小学高段和中学后将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为了能改善这些自控力单薄学生的课堂表现,我尝试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优良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团体辅导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融洽调和的氛围,让他们袒露心声,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并产生原发性自我改变的愿望,促成优良课堂行为的形成。 三、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目的: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促成优良课堂行为的形成。 (二)对象及确定人员的方式: 人数:12人

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名单,心理教师组织聊天会,让学生了解自控能力的提高对自身成长的好处,然后鼓励学生参与团体成长小组,最后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及与个别学生的交流沟通,确定了本次团体辅导的对象。 (三)时间地点: 每周四下午4:45-5:25每次一个单元,共六单元。地点是心理活动室。 (四)活动程序: 单元一 1、主题:有缘千里来相会 2、目的:相互认识,澄清目标 3、活动: (1)柔和体操 操作:指导者与全体成员围成圈,面对圆心,指导者先做一个动作,要求成员不思考不评价模仿做三遍、然后成员依次做一个动作,大家一起模仿。无论什么动作都可以达到放松,减轻吃紧气氛的效果,有时,一些极富创造性的动作会引起大家欢愉的笑声。让成员谈谈活动的感受。 (2)滚雪球 操作:一个成员作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班级、性格特点。下一位作自我介绍前前重复前面成员的三项内容,然后再介绍自己,依此类推,即最后一位作自我介绍的成员要重复前面11个人的介绍内容。 (3)棒打薄情郎 操作:用报纸卷成一根纸棒。全体成员围圈坐,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间,由他对面的人开始大声叫出另一位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被叫人面前。被叫人马上再叫出另一位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如果两次被打,就要出节目作为惩罚。直到大家熟悉姓名为止。让成员谈谈活动的感受。

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第三编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技术 第一章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学校个别心理咨询的步骤一般分为开始阶段、指导与帮助阶段、评价与结束阶段。 一、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整个心理咨询的基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美国咨询心理学家沃尔斯(J.W.Worth)指出,不好的开头会阻碍有效的相互影响。的确,如果开头实在不佳,也就意味着咨询双方关系的终结。一个成熟的咨询者;总是非常重视心理咨询的开始阶段,机智慎重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 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即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及进行分析、诊断。 1. 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教师与来访学生必须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起点和基础,这种关系有助于咨询教师真实了解学生的情况,准确确定咨询目标并有效达到目标;对学生而言,基于这种积极的关系,才会与咨询教师积极合作,对心理咨询抱有热情和信心,从而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此外,这种积极的关系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范例,使其能在咨询环境之外加以运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否建立起积极的咨询关系,咨询教师担负着重要责任。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要向来寻求指导和帮助的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可以允许有短暂的沉默,主要目的在于给来访学生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使他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可以就咨询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对方作出解释。解释的内容包括时间的限制、会谈的次数、保密性、正常的期望等。对这些问题的说明,可以减少对方的困惑,消除因此而引发的焦虑,也使对方不致对咨询产生不当或过高的期望。在初次会谈中,有必要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来访学生的戒备心理。 对来访学生要热情有礼、耐心慎重,装束整洁得体,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初次会谈,来访学生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咨询教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特别是他们在受心理困扰时,热情友好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一种安慰,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焦虑水平。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篇一 学生姓名:xxx 班级:四年级辅导老师:xx 时间:x月xx日 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 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xxx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xxx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xxx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

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xxx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 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xxx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xxx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中学生考前最为重要的心理辅导

中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课程 一.做好上考场的准备 考前最后一天:消除焦虑调整状态。在经历了漫长而紧张的复习备考之后,多数考生都 有一种比较疲惫的感觉,焦虑的心情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加强,在6月10日这一天显得格外突出。这种焦虑的程度除了与考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还与考生的能力、设定的目标及家长的情绪有密切关系。在考前调整好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一)、合理设定生活节奏 6月10日晚上,自然不能睡得太晚,但也不要特意太早睡觉。很多同学会在父母的督促下很早就上床,以期待第二天有个清醒的头脑。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有译名考生为了保证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6月10日晚8时就睡下了,可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这使她和母亲都很紧张,而越是紧张越睡不着,考生意识到自己失眠了,于是更加担心恐惧,直到凌晨一点才勉强入睡。考试结果自然不会理想。这件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众所周知,初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中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突然打破了这种规律反而会感到不适。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习惯稍微提前一些(在晚9时半左右)睡觉,早6时起床就可以了。如果出现睡眠困难,可以在睡前多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物,如苹果、牛奶,也可听几段舒缓、优美的音乐,但尽量不要服用镇静药。有些学生为了放松情绪而去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二)、适当的复习 在这一天仍旧在做大量的题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劳,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家长和忧虑。就像在体育比赛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是有必要的,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但量不宜大,时间不宜长。也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三)、合理的饮食 1、忌暴饮暴食。毫无疑问,考生需要营养丰富的高质量食物,但量不宜过多,否则 会发生困倦,难于保证大脑充足的供血,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反应速度。所以只要按照以往习惯,有侧重地选择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和能量较多而且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了。

小学三年级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小学三年级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时间内,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可以轻松地对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心理压力,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考出好成绩。所以今天我将从如何辅导学生准备考试以及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常见的问题,简单交流几点: 第一方面:xx准备考试的方法 一、协助学生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 告诉孩子们,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二、提醒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时,每个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在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白天配合学校的安排来学习,下午要有文娱体育活动和放松自己的时间,早饭前和晚饭前可以看一会儿新闻联播,或和家长散散步。 三、提示学生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 复习考试期间脑力消耗大,营养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的食物。 “开夜车”是得不偿失的。 四、考试前,及时调节一下情绪。 如果有些紧张,也可做深呼吸,或默念,想一想最令人愉快的事,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

第二方面:考试前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举例:1.考前“烦”了怎么办?如何避免“烦”呢? 要做到: (1)生活有规律,包括下午有短时间放轻和文体活动; (2)睡眠需要充足,晚上10点睡,或最晚到11点睡,不要开夜车,保证脑子好使,记忆清晰; (3)要不断订计划,即有长打算,又有短安排,努力实现计划的同时可以适当修正计划,把整的和零碎的时间都抓住; (4)加强营养,荤素搭配,膳食平衡,以补足精力和体力上的消耗,使自己不生病; (5)要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迎考当然累,但看到自己的收获,可得到欣慰而坚持奋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你所能提高的部分,争取得到高一些考分。 2.考前看不进书怎么办?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同学们考前紧张、焦虑,考试时碰到难题“卡壳”,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场上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等等,这些情况在所难免。这类学生大多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由于对未来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 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 3.临考前失眠怎么办? 失眠往往产生于对考试过于紧张的心理,以及对失眠后果的过于担心。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实际上,从医学角度来讲,人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对睡眠的要求并不像平时那么严格,因此失眠一般并不影响考生在考试中智

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平均速度 2.叠加速度 3.均方根速度 4.等效速度 5.层速度 二、 填空题 1. 地震波在石油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至________m/s;在石灰岩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至___________m/s. 2. 地震波的速度与孔隙度成__________;同种性质的岩石,孔隙度越大地震波速度越____________反之则越__________. 3.描述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孔隙度经验公式是_________平均方程.公式为1/V=(1-Ф)/Vm+Ф/Vl.式中V是__________Vl是孔隙中__________Ф是岩石_________. 4.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与岩石的孔隙度成______比例;与岩石的密度成_____________. 5. 岩石孔隙中充满水的时的速度_______充满油时的速度,充满油时的速度 ________充满气时的速度. 6.地震波速度,一般随地层深度的_______而增大, 随地层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 7. 岩石年代越老, 其速度越___________,反之则_________. 8. 在速度谱上拾取的速度是___________在时一深转换尺上读取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9. 分析叠加速度谱拾取________速度, 主要的是便于________和水平叠加. 10. 用VSP测井能得到的速度资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资料. 11.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_______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同学们,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复习时间内,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可以轻松地对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心理压力,怕自己考不好、后悔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等等,这就属于考试焦虑。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考出好成绩。所以今天我们的讲座从如何辅导学生准备考试以及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常见的问题,简单交流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小学生准备考试的方法: 一、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 孩子们,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对自己要有信心。 二、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时,每隔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再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大家每天合理安排课程,在这段高效时间里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三、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 复习考试期间脑力消耗大,营养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的食物。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吃饱吃好,不挑食。考前忌暴饮暴食。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开夜车”是得不偿失的。 四、考试前,及时调节一下情绪。 如果有些紧张,也可做深呼吸,或默念,想一想最令人愉快的事,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考前注意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饱满的情绪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方面:考试前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举例: 1.考前看不进书怎么办?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同学们考前紧张、焦虑,考试时碰到难题“卡壳”,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场上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等等,这些情况在所难免。这类学生大多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由于对未来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

心理咨询师年度技能操作部分试题

2005年11月份技能操作部分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1~100题,共100道题) 案例一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有什么题,请谈谈吧! 求助者: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不想见人,压力很大,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你能帮帮我吗?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求助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查中检查出乙肝,虽然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扒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也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想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你说我该什么办?我的前程全给这病毁了!唉!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的遭遇我也很为你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动因为乙肝

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上班了,这让你感到心情烦恼痛苦,前程涉茫,生活没意思,不想见人,是吗? 求助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疗俞后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很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想的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给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乙肝病人,人家怎么就活的好好的呢,所以就就来求您了?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求助者:啊!你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单选: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不包括( A ) A 间接询问 B 直接逼问C开放提问D封闭提问 单选: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 B ) A 间接询问 B 直接逼问C开放提问D封闭提问 单选:3、求助者的咨询问题最可能属于( C ) A器质性心理问题B心理性生理问题C一般性心理问题D严重性心理问题单选:4、求助者的感知症状不包括( D ) A感到前途渺茫B觉得生活没意思C不愿意出去见人D认为都因为乙肝单选:5、求助者的情感症状不包括( D ) A感到痛苦B感到烦恼C感到害怕D感到恐怖 单选:6、求助者的行为症状不包括( B ) A生活退缩B行为失控C工作困难D社交减少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小学生考前复习与心理辅导策略 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时间内,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可以轻松地对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心理压力,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考出好成绩。所以今天我将从如何辅导学生准备考试以及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常见的问题,简单交流几点: 一、协助学生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 告诉孩子们,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二、提醒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时,每个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在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白天配合学校的安排来学习,下午要有文娱体育活动和放松自己的时间,早饭前和晚饭前可以看一会儿新闻联播,或和家长散散步。 三、合理安排考试的时间 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形,莫过于考试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没做完。考生此时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这道题时想着那道题,而做那道题时又惦记着这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做完。当这种不

利的情况出现时,考生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这时目标过高而不合理

(企图全部做完,全部做对),反而连较低目标(做完做对一部分)也实现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标,还要有合理的决策,即此时考生优先选择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而且要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把三者综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方案。 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试卷的习惯 要注意复查。在考试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复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如果同学们采用的是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你在跳跃式往返答题的过程中很可能遗漏考题,通过最后复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应迅速完成。如有时间,最好能对各类题型进行检查。 虽然现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比较复杂,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不经意所流露出的每一个表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权威。我们的紧张焦虑会让他们更不知所措,我们的信心满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定心丸。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能及时地对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给予肯定;如果我们能更客观地帮他们分析现状提出中肯的建议,我想我们会有更多的学生可以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毕业考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分校:郭大梅 一、基本情况张开成,男,9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 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头 发、用橡皮屑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 在楼道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二、原因分析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发现张某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狡辩固执,;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学习方面兴趣不浓、投机取巧。而形成这几种现 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2、集体的排斥。孟某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谎称作业本丢在家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犯了 什么错误,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他,此时的他也会难为情地伸伸舌头。作为一个9岁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父母对孟某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孟某的学习成绩很 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 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辅导措施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班主任必 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 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 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交谈中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 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我建议条件允许的家 长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 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 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我发现他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 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 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心理疏导方法步骤

心理疏导方法 1、换位思考。 当个体在认识、思考和评价客观事物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如果从某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积的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只要能够转换一个角度,就会看到另一番情景,心理压力可能迎刃而解。 2、一吐为快。 向知心朋友倾诉你的感受,或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有一定的“忧虑”的时间,随后再去解决。 3、接受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你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最好能请别人帮忙,与其花几个小时的无谓劳动,不如找朋友聊聊,寻求事情解决的办法。 4、降低生活标准。 对生活的过份完美追求,会使一个人的心理负担加重,这些人应学会放松。 5、不要同时做几件事。 与其同时做几件事,不如做好一件事。 6、积极从事体育锻炼。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心理疏导治疗的程序 1、建立特定的友好关系 病人与医生经过交往和信息传递,由最初的建立信心发展为产生信赖,而这种对医生的

信赖又可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这是一个双相反馈的过程。 2、统筹兼顾 疏导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学问,是开创人的心理素质变化的一个综合性的再教育过程,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要统筹兼顾,以重点突出矛盾的中心,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3、找出症结(心理冲突) 不主观臆断,努力与患者合作,帮助他们查明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心身疾病的根源,找出量变引起质变的焦点及诱发因素。 4、详尽的叙述 对什么问题产生疑虑,处于逆境的因素何在,患者往往难以理清头绪。通过详尽的叙述,引导他们敢于讲出心灵深处的矛盾,进行分析和综合,可以设计出对病理心理的疏导方案,进一步帮助病人寻求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5、做到认识与实践同步 这是解决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当患者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不论是肤浅的还是本质的,均要让他们通过实践检验。这样既可以引起患者的信任,又可以解决其心理上的实际问题,不让他们产生渺茫的感觉,要让他们从亲身的经历中尝到甜头。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其必胜的信心。 6、创造轻松的环境 心理障碍越重,越为拘束所困,对其潜在心理活动的发掘影响越大。对患者叙述的问题和看法,要注意倾听,不要立即评论,更不要表现出漠不关心,应尽量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7、制定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