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二元性_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_刘洋

组织二元性_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_刘洋
组织二元性_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_刘洋

第41卷第6期2011年11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41,No.6

Nov.2011

DOI:10.3785/j

.issn.1008-942X.2011.07.061[收稿日期]2011-07-06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www.journals.zj

u.edu.cn/soc[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1-1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12

)[作者简介]1.刘洋,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2.魏江,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创新与战略研究;3.

应瑛,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刘 洋 魏 江 应 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摘 要]组织二元性已经逐渐成为管理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然而,已有研究对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却未能达成共识,

基于对不同视角的组织二元性理论框架也略显混乱。基于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组织适应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明确界定。以此为基础,搭建组织二元性跨个体、

团队、组织、组织间的多层次研究框架,有利于构建中国的管理理论。[关键词]组织二元性;均衡;多层次框架;管理研究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A New Paradigm for Manag

ement ResearchLiu Yang Wei Jiang Ying 

Ying(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

zhou310058,China)Abstract: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has become a new paradigm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nowadays.However,extant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is still undertheorized andunderconceptualized,and therefore,there is no agreement about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ion,we try to clearly 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sed on the definition,we then build 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individuals,teams,organizations and inter-organiz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which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anag

ement theories.Key 

words: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lance;multi-level framework;management research一、引 言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特定情境下,一些看似对立的需求能够通过特定的程序,在特定的系

统中得以实现[1]

,学者们便试图去平衡那些看起来“矛盾对立”的战略行为,并把焦点从“取舍”

(trade-off)逐渐转移到“二元性”(ambidexterity

)[2-3]

。组织二元性的概念最早由Duncan提出[4],直到March[5-6]

引发关于探索式学习与开发式学习

二元关系的大讨论之后,才开始在管理学领域被广泛接受。以“ambidexterity”或“ambidextrous”为主题搜索SSCI数据库,结果显示(见图1),每年出版的文献数和引文在2000年特别是在2005

年以后快速增长。可见,组织二元性已逐渐成为管理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

7-8

]。图1 SSCI数据库主题为“ambidexterity

”或“ambidextrous”的文献报告(截至2011年4月)现在,二元性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指代组织能同时执行不同且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

8]

。这些竞争的战略行为包括探索式与开发式学习[5]、搜索与稳定[9]、柔性与效率[10]

、搜索的广度与深度[

11]、延续与变革[12]、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13]、探索式知识分享与开拓式知识分享[14]

、强调获利与强调增长的战略[15]、内部与外部技术知识源[16]

等。

事实上,学者们对具有二元性特征的企业能够同时开发现有能力以及探索新机会,进而实现均

衡以提高绩效和竞争力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

17]

。其背后逻辑在于,任务环境对组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时常冲突的,这便要求组织进行权衡,而真正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去调和这

些冲突,以帮助获得长期竞争力[12]。这已经得到许多理论[3,18]和实证[17,19]

的支持,同时也有研究开始探究组织二元性的促成因素[

12]以及环境等要素的调节效应[20-21

]。然而,已有研究一方面对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未能达成共识[22]

,不利于对研究结果的讨

论;

另一方面,基于不同视角的组织二元性理论框架略显混乱,不利于对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首先通过综述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组织适应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一个多层次的研究框架,最后是未来研究展望。

二、组织二元性相关研究梳理

组织二元性的研究范式已经在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组织适应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分别从这些领域出发对组织二元性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

(一)组织学习领域

组织学习领域二元性研究的根本在于处理探索式学习与开发式学习间的矛盾。March认为探索式学习与搜寻、变异、风险承担、实验、柔性、发现以及创新等相关,而开发式学习则与精炼、选择、

成果、效率、履行等相关[6]

。事实上,探索式学习更多地强调新知识的创造,而开发式学习则更多地强调对现有知识的使用[5]

。这两种学习的均衡对组织长期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这已经得到许多理论[2,5,23]和部分实证[19,24]

的支持。

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平衡探索式学习与开发式学习的两种机制:时间分隔和空间分隔[

25]

。3

31第6期刘 洋 魏 江 应 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前者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强调随时间演化企业在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间不停转换[12]

,这样企

业可以在一个时刻进行探索式学习,而在另一个时刻进行开发式学习。这种机制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柔性。后者则强调通过分隔组织使双重治理得以实现,进而保证不同组织部分专注于不同的学

习活动[

2-3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学习对资源、惯例等需求是不同的,这种机制似乎更加合理,但必定会增加冗余的风险和挑战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协调不同部门的能力[25]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者们开始呼吁整合这两种机制,通过强调企业间网络安排来保证跨组织间网络的专业化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的交替,以实现学习的二元性[25-28

]。具体而言,通过跨领域和结构的战略联盟,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可相继得以实现[

25]

。(二)技术创新领域

技术创新领域二元性研究的根本在于处理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矛盾。渐进式创新

代表了现有产品和商业概念的微小改进,而突破式创新代表了现有产品和概念的根本性变革[29]

。其实这两种创新也可以理解为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13,30]

,企业需要通过同时开发这两种创新并保持均衡,以保证长期竞争优势[21]

。Jansen等甚至定义组织二元性为一种动态能力,认为二元组织通过调动、协调、整合相互矛盾的力量来分配、整合跨部门的资源和资产的惯例与程序[31]

,以

同时实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最终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平衡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两种机制:高层管理团队整合机制和组

织整合机制[31]。前者基于高管团队是协调企业内部冲突的主要力量这一假设[30]

,强调高管团队

的属性,包括共同愿景、权变酬金以及社会整合(social integ

ration)等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21,31-32

]。Smith和Tushman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高层管理团队如何平衡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

创新的战略步骤:首先形成二元性的框架,

然后区分现有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创新的战略与架构,最后通过整合这些战略与架构以实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二元性[

13]

。后者则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中组织可视为模块间松散耦合的系统这一假设[

33]

,强调通过组织层面正式的(集中化、正规化和跨部门界面)和非正式的(连通性)协调机制来保证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均衡[

21]

。正式的层级结构与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相互配合、

相互补充,共同协调企业内部活动,进而帮助组织实现二元性[

31]

。(三)组织架构领域

组织架构领域二元性研究的根本在于处理效率和柔性之间的矛盾。机械的组织架构依赖于标准化、集权化和层级制以提高组织运营效率,而有机的组织架构依赖于高度的分权和自治以提高组

织的柔性[

34]。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同时强调效率和柔性的组织是可行的[2]

。组织实现效率和柔性均衡的机制主要有两种:结构性二元性和情境性二元性[

35]

。前者强调组织通过建立模块化组织架构[7]、战略联盟网络[36]

等形成相对独立的且聚焦于不同功能的组织单元[3,21]。而后者则强调通过构建一个组织情境,鼓励管理者自行决断如何应对冲突行动[

12]

。情境性二元性此时已经成为一种高阶能力,影响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具体包括规范、引导、

支持、信任等方面[12]

。Eisenhardt等人注意到,

这两种视角都强调动态环境及高层管理者认知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通过基于启发式的简单规则策略、多环境实体和高阶专家认知的

机制来帮助领导者平衡效率和柔性[

35]

。(四)组织适应领域

组织适应领域均衡研究的根本在于处理连续和变革的矛盾。太多的组织变革容易带来更

3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

多的组织混乱,而太多的连续则容易导致组织惯性[

5]

。实现两者的平衡对于企业在演化过程中保持利用性和连续性、

在改革过程中保持开发性和变革性从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2]

。现有研究认为至少有两种机制能帮助组织处理连续和变革的矛盾:第一种是Brown和

Eisenhardt提出的通过规律、

定期的变革来保证企业保持组织二元性[1]

;第二种是强调中层管理者更愿意进行连续性改进,

而高层管理者则需要更多地进行根本性变革的驱动[7]

。事实上,这两种机制操作起来都比较困难。基于演化理论,Burgelman区分了诱发的战略过程和主动的战略过程:前者主要关注组织现有资源的范围内,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开发促使战略过程自发演化;后者则强调

超越现有资源范围,进行新能力的创造[37-38

]。这两者的平衡将保证组织的适应性。事实上,组织

适应领域均衡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组织二元性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组织二元性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领域聚焦点

实现机制

组织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的二元性时间分隔、空间分隔

技术创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二元性高层管理团队整合机制、组织整合机制组织架构效率和柔性之间的二元性结构性均衡、

情境性均衡组织适应

连续和变革之间的二元性

通过定期的变革来保证企业保持均衡;中层管理者更

愿意进行连续性改进,而高层管理者则需要更多地进行根本性变革的驱动

三、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

(一)组织二元性内涵解析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梳理,组织二元性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清晰化,但也反映出已有研究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的不一致。本文试图从这些矛盾点出发,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组织二元性所涉及的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如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是连续的(continuity)还是正交(orthogonality

)的?如果其根本假设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那么这两个战略行为的交互将是以零和博弈的方式对稀缺资源和组织惯例进行竞争[

3]

。如此,考虑到不同的战略行为所需资源与惯例的不同,二元性就可能需要在不同地点和(或)不同时间得以实现。例如Lavie等人发现,

在相同职能领域或结构领域内部的探索式和开发式学习的均衡对绩效没有正向影响,

而跨职能领域的均衡则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25]

。如果假设二元性所涉及的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间是相互独立且正交的话,那么两者就可以同时同地得以实现,甚至有可能相互补充。

其次,组织二元性实现的过程是静态还是动态的?现有许多研究都认为应同时强调相互对立

的战略行为间的均衡[7]

,但也有学者认为组织应从权变的视角出发,为应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重构企业活动以保持二元性[31]

。例如,基于间断均衡理论,有学者认为企业应该在不同的时间点强调不同的战略行为,从而实现动态二元性[1]

。事实上,时间维度的引入可能有利于更深入地剖

析组织二元性的动态演化过程。但是,动态视角的二元性可能会引起组织混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1第6期刘 洋 魏 江 应 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最后,组织二元性的分析层次不同。在组织层面,组织结构和组织情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组织二元性的形成[12,18]

。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实高管团队的二元性才是组织二元性得以成功的保障[39]

,因为组织的均衡根植于个体,特别是高管团队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其实组织层面的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能力,

进而影响组织二元性[3]

。逐渐地,有研究开始关注组织间层面的均衡,考虑组织间连带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40]

。事实上,基于不同层次的组织二元性,其内涵不同,同时跨层

次间影响也存在,

这就要求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研究单位的识别。总之,关于组织二元性的研究,首先要清晰识别所涉及的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正交的,基于此前提来考虑时间维度和分析层次,才能准确识别组织二元性的内涵。

(二)组织二元性分类与测量

Raisch和Birkinshaw总结了现有文献提出的三种类型的组织二元性:结构二元性、

情境二元性和领导力二元性[7]

。其中结构二元性不仅指独立的结构单元分别运营不同的战略行为,还包括

每个单元不同的能力、系统、激励、程序及文化[30]

。情境二元性是指包含信念、牵引、纪律、信任、支持等组织情境来鼓励和支持个体努力关注相互冲突的战略行为,

以达到均衡[12]

。而领导力二元性则强调通过高层管理团队的行为整合程序来处理大量的信息、复杂的决策及冲突,进而实现

均衡[

24]

。事实上,近来研究在分类时开始关注以上提出的三个核心问题。例如Cao等人根据组织二元性所涉及的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正交的,识别出组织二元性的两个维度:平衡二元

性(balanced ambidexterity)和联合二元性(combined ambidexterity

)[17]

。Simsek等人则基于时间维度和结构维度,根据二元性是同时发生抑或相继发生以及独立抑或非独立,把组织二元性分为谐

和(harmonic)均衡、周期(cyclical)均衡、分块(partitional)均衡以及交互(recip

rocal)均衡[8]

。基于这些分类,相关的组织二元性测量方式也各有不同。较早的文献主要是以单维度的方式进行测量,例如Rothaermel和Alexandre用外部技术来源除以外部技术来源与内部技术来源的和

来表征内外部技术来源的均衡[

16]

。而更多的研究者则是用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的乘积来测量二元性[12,41]

。此后,自He和Wong从理论上区分出二元性的两个维度,

并提出用乘积项来测量联合二元性和用相差的绝对值表征平衡二元性以来[19],学者们基本就此达成了共识[

17]

。值得注意的是,Lubatkin等人在这两个维度基础上又增加了相互竞争的战略行为的和项作为组织二元性的一

个维度[24]

,但没有理论支撑。

四、组织二元性的多层次研究框架

通过对组织学习领域、技术创新领域、组织架构领域以及组织适应领域的组织二元性研究进行综述进而识别出其内涵与外延后,我们发现:一方面,组织二元性这种研究范式愈显重要;另一方面,已有研究在连续还是正交、动态还是静态的基本假设以及分析层次上的不同,造成了研究的混乱。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层次框架,试图通过综述现存组织二元性的前因后果,整合现有研究

(见图2),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这也响应了Simsek和Gup

ta等人的号召[22-23

]。1.个体层次。个体层次的二元性主要指在特定时间内管理者关于整合探索与开发相关活动

的行为整合导向[39]

。二元性的管理者特质往往包括能处理矛盾,多任务执行,以及同时精炼和更

新自身的知识、

技能和专业知识[39]

。一方面,基于高阶理论,高层管理者从外部网络获得的时效及多样、有价值的资源能够帮助高管团队对企业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因此,CEO的信息网络范围可

以使高管团队和企业避免过分强调单方面因素而达到组织二元性[42]

。同时,指导型领导会导致封

3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

闭式的行动战略从而有利于知识整合,授权型的领导风格易促成开放式行动战略进而有利于知识

产生,两者的均衡能够促进团队创新的产生[43]

。另一方面,中层管理者的个体协调机制对组织二

元性也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管理者参与跨层级结构和组织单元的协调有助于从网络连带中获取和理解模糊知识,

参与互惠的非常规信息处理程序,同时增加相关网络的信任和合作,从而降低目标冲突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管理者处理均衡的能力[

39]

。图2 组织二元性多层次框架

2.团队层次。理解一个组织的高层管理团队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二元性的组织系统来处理

看似矛盾的战略、结构、文化和程序以适应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44]

。Smith和Tushman

认为,决策中矛盾的处理其实是根植于高层管理团队的矛盾认知,这里的矛盾认知是指允许团队有

效地接受认知的框架和程序[13]

。进一步而言,依赖于不一致战略行为的整合轨迹,这些认知框架

和程序将在以领导为中心或者以团队为中心的高层团队的交互中得以实现。

基于此,研究者普遍认为正式(如权变的奖励)和非正式(如社会整合)的高层管理团队整合机

制会影响组织二元性[31]

。一方面,TMT行为整合能够提升团队的行为复杂性进而实现组织二元性[44]

;TMT的内部程序能够帮助他们处理大量信息和决策选择,进而应付冲突以实现组织二元性[42]。例如,在中小企业中,TMT的行为整合能够促进组织二元性导向,

进而提高企业绩效[24]。这是因为行为整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相互冲突的知识程序,即协调与合作行为相关的认知程序、保证信息交流的质量,进而保障共同决策的制定。具体而言,首先,行为整合的TMT有助于更加多样化和深入地理解团队现存的显性知识基,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这个知识基。同时,行

为整合会引发信任、互惠等社会机制,从而使团队成员更愿意进行缄默知识的分享[

24]

。另一方面,非正式的高管团队的整合机制也能够影响组织二元性的实现。具体而言,高管团队的共同愿景有助于解决资源交换与整合的相关冲突;社会整合为程序化冲突的战略行为这一过程提供良好的平台;

权变的奖励会促使高管们超越其直接利益而分配资源以实现整合的价值,进而提高组织二元性[

32]

。此外,还有研究者关注了TMT成员的先前工作经验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如果成员先前在

31第6期刘 洋 魏 江 应 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相同公司工作,由于有共同的理解并能快速行动,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开发式活动;相反,如果成员先前在不同公司工作,由于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和连带,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探索式活动。所以创业团队

如果既有共同的又有多样性的先前工作经验,将会使企业更加容易实现组织二元性[

45]

。3.组织层次。正式的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的社会关系会影响组织二元性。正式的层级结构是

协调活动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其中集权化会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进而有利于开发式创新,而正式

化将通过改进现有产品、服务和程序进而促进开发式创新[21]

。Mom等进一步证实了分权化(如管理者的决策权威)以及正式化(如管理者任务的正规化)对组织二元性的正向影响[39]

。事实上,这

是因为与协调能力相关的组织机制可以增强跨部门、跨层级的知识交换,特别是跨职能界面,参与决策和工作轮换能够正向影响新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与系统能力相关的组织机制能够构建组织行动的模式,提高处理常规情形的效率。其中正式化和惯例化能促进新外部知识的转变和开发。因此,通过正式组织结构的协调可以帮助组织二元性得以实现。

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连带,相比层级结构是更加自发的协调机制。一方面,组

织情境越强调规范、引导、支持、信任等特征,组织越倾向于实现二元性[12]

。另一方面,与社会化能

力相关的组织机制能够创造比较宽广和缄默的规则,

特别是连通性能够促进新外部知识的转变和开发[20]

。具体而言,组织间的联系会增加非正式交流和知识资源的获取机会,进而促进探索式创

新,

但高密度的网络会形成强规范和共同的行为期望,进而减少异常行为,限制搜索范围,从而不利于现有知识基的改变,最终限制探索式创新[

21]

。这里要注意的是,第一,在小企业中,强调效率和柔性战略的二元性反而没有只强调其中一个

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34]

。第二,新兴市场的跨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挑战更大,它们需要执行

共演行为,处理本地和跨国的外部环境,培育共同能力(交易和关系)来和全球对手竞争,开发与商业利益相关者的竞合连带(

同时竞争与合作)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共向(既能支撑短期生存又能长期增长的竞争优势)

[46]

。4.组织间层次。组织间层次的相关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于企业联盟领域。研究认为,组织间联盟中的强连带和桥连带相互补充,共同影响企业联盟的均衡,其中桥连带提供了获取多样跨结构洞的视野和能力,

而强连带能整合这些以实现创新,两者的相互补充能够使知识整合变得更加容易[28]

。事实上,企业联盟形成中更倾向于跨时间和跨领域的探索与利用式的均衡,这里的领域包

括功能领域(合作伙伴在价值链功能中的位置)、结构领域(合作伙伴的网络位置)、属性领域(合作

伙伴的属性)[26]

。进一步,在单个领域内探索和利用的均衡不一定能提高企业绩效,而企业在构建

研发联盟中与先前伙伴进行合作,或者形成市场和生产联盟时寻找新的合作者等跨领域实现探索

和利用的均衡能够提升企业绩效[

25]

。5.团队层次与个体层次的交互。首先,CEO的信息网络范围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会受到高

管团队和CEO交互界面的影响。具体而言,

将会被以下因素增强或抑制:这些信息被分享的程度(交流丰富性)、被全面充分理解的程度(功能互补性)以及共同利用信息的程度(权利分散)

[42]。反过来,高管团队的属性对组织二元性的影响受CEO或其他执行主管变革型领导行为的调节。变革型领导的鼓舞式激励使团队成员强调个体对共同愿景的认同,强调对冲突问题的共同学习经验,强调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思考,从而增强高管团队共同愿景、社会整合和权变奖励对组织二元性

的影响[

44]

。6.组织层次与个体层次的交互。正式的结构协调机制和管理者个体协调机制对管理者均衡有交互影响[

39]

。具体而言,管理者决策权威的分权化、管理者参与跨职能界面以及管理者和其他组织成员连带的交互,对管理者均衡都有正向影响;同时,管理者任务的正规化、管理者参与跨职能

界面以及管理者和其他组织成员连带的交互,对管理者均衡也都有正向影响[

39]

。8

3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

7.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的交互。在组织构建一个情境均衡的条件下,TMT的行为复杂性对

组织二元性的正向影响将会加强[

44]

。8.组织间层次与组织层次之间的交互。首先,

企业规模的扩大加剧了资源分配的取舍难题,同时惯例刚性提高了跨领域均衡的收益和领域内部均衡的成本,因此,它能够正向调节企业联盟的

均衡对绩效的影响[36]

。小企业能从聚焦于探索或开发的联盟而获益,大企业更多地聚焦于两者的均衡而获益[

25]

。其次,有研究考察了内部和外部、探索式和利用式技术搜索的混合与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即内外部技术搜索的均衡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高水平的吸收能力使企业能够更

有效地获取技术搜索均衡对企业的积极影响[16]

。此外,还有学者通过仿真模型研究企业在网络中的中心度、结构洞能调节联盟选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36]

。9.环境的调节作用。环境动荡性、

不确定性、竞争性以及丰裕性都会影响组织二元性的实现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环境动荡性是指环境变化的速率和不稳定的程度,

正向调节探索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环境竞争性是指外部环境的竞争强度,正向调节开发式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21]

。同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联盟构成的二元性能够增加企业绩效,而稳定环境下,聚焦的联盟形式更

有效[

36]。其次,竞争强度调节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的均衡对绩效的影响[47]

。此外,环境丰裕性会调节平衡均衡和联合均衡对绩效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资源更加有限的企业中,平衡均衡对绩效

更加重要,

而在资源丰富的条件下,高的联合均衡对企业绩效更重要[17]

。五、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现有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鲜明的方向。通过对组织二元性多层次研究框架的分析,

我们可以识别出以下几个研究热点:第一,未来研究仍需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探索组织二元性的新维度。一方面,需要考虑连续与正交的假设,

间断均衡与静态均衡的选择,以及不同分析层次的探索,进一步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探索组织二元性的新维度以解释现有的管理现象。例如,动态能力视角认为组织二元性不应该同时强调探索和开发并保持最高水平,

而应根据需求条件保持内在最优状态[22]

。因为新的机会和威胁会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动态性发生持续变化,组织也需要持续地去权衡探索和利用,而不是实现不变的均衡[

22]

。如何用新维度去表征这种现象值得深入研究。第二,将组织二元性的研究范式扩展至更多的领域中。一方面,组织学习领域、技术创新领域、组织架构领域以及组织适应领域的更多主题可以用组织二元性的范式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组织二元性的研究范式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

第三,继续探索组织二元性的前因。一方面,影响组织二元性的个体、团队层面的组织能力和企业内、企业间网络,以及基于其他不同维度的组织二元性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需深入分析跨层次因素的交互影响作用,以及研究如何管理跨个体、团队、组织、组织间层面的二元性。同时,未来研究需特别关注实现组织二元性机制的动态性演化,以及在不同情境中对比和检验这些机制的可行性。

第四,继续探索组织二元性的后果。一方面,需要检验组织二元性对不同维度绩效的影响,特

别是考虑对短期和长期绩效的不同作用[7];另一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组织二元性对其他因素的影

响机制。

第五,进一步探索组织二元性的适用范围。现有研究已经识别出环境、组织层面战略导向、企业吸收能力、企业规模等因素对组织二元性适用范围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组织二元性适用的边界,特别是对比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其适用边界的不同。

31第6期刘 洋 魏 江 应 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第六,基于二元性视角探索与构建中国的管理理论。中国文化(如阴阳哲学)、制度(如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如转型经济)等的独特性使中国企业可以在运营过程中保持二元性[46]

。有学者甚至认为二元优势是中国企业的三大竞争优势之一[46]

,因此,从二元性的视角出发,有可能构

建中国的管理理论。

总之,组织二元性作为管理领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仍不成熟,相信大量有益的探索将会极大推进相关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国内利用组织二元性范式的研究凤毛麟角,期望本文能够引起研究者对组织二元性研究范式的关注,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S.L.Brown &K.M.Eisenhardt,″The Art of Continuous Change:Linking Complexity Theory 

andTime-paced Evolution in Relentlessly Shifting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42,No.1(1997),pp

.1-34.[2]M.L.Tushman &C.A.O Reilly,″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Change,″California Manag

ement Review,Vol.38,No.4(1996),pp.8-30.[3]S.Raisch,J.Birkinshaw &G.Probst,et al,″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lancing 

Exploitation andExploration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0,No.4(2009),pp.685-695.[4]R.B.Duncan,″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Designing Dual Structures for Innovation,″The Managementof Organization Design:Strategies and Imp

lementation,Vol.1(1976),pp.167-188.[5]D.A.Levinthal &J.G.March,″The Myopia of Learning,″Strategic Manag

ement Journal,Vol.14(1993),pp

.95-112.[6]J.G.March,″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No.1(1991),pp

.71-87.[7]S.Raisch &J.Birkinshaw,″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Antecedents,Outcomes,and Moderators,″Journal of Manag

ement,Vol.34,No.3(2008),pp.375-409.[8]Z.Simsek,C.Heavey &J.F.Veiga,et al,″A Typology for Align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sConceptualizations,Antecedents,and Outcome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46,No.5(2009),pp.864-894.

[9]J.W.Rivkin &N.Siggelkow,″Balancing Search and Stability:Interdependencies among E

lementsOrganizational Design,″Manag

ement Science,Vol.49,No.3(2003),pp.290-311.[10]P.S.Adler,B.Goldoftas &D.I.Levine,″Flexibility versus Efficiency?A Case Study 

of Model Changeovers in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Org

anization Science,Vol.10,No.1(1999),pp.43-68.[11]R.Katila &G.Ahuja,″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Product Introduc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5,No.6(2002),pp.1183-1194.[12]C.B.Gibson &J.Birkinshaw,″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Ambidexter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7,No.2(2004),pp.209-226.[13]W.K.Smith &M.L.Tushman,″Managing Strategic Contradictions:A Top 

Management Model for ManagingInnovation Streams,″Org

anization Science,Vol.16,No.5(2005),pp.522-536.[14]G.Im &A.Rai,″Knowledge Sharing Ambidexterity 

in Long-term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Manag

ement Science,Vol.54,No.7(2008),pp.1281-1296.[15]M.Han,″Achieving 

Superior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Strategic Ambidexterity,″Journal of EnterprisingCulture,Vol.15,No.1(2007),pp

.43-77.[16]F.T.Rothaermel &M.T.Alexandre,″Ambidexterity in Technology Sourcing:The Moderating 

Role ofAbsorptive Capacity,″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0,No.4(2009),pp.759-780.0

4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

[17]Q.Cao,E.Gedajlovic &H.P.P.Zhang,″Unpack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Dimensions,Contingencies,andSynergistic Effects,″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0,No.4(2009),pp.781-796.[18]C.Andriopoulos &M.W.Lewis,″Exploitation-Exploration Tensions and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Managing 

Paradoxes of Innov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Vol.20,No.4(2009),pp.696-717.[19]Z.L.He &P.K.Wong,″Exploration vs.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Organization Science,Vol.15,No.4(2004),pp.481-494.[20]J.J.P.Jansen,F.A.J.Van Den Bosch &H.W.Volberda,″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Capacity: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8,No.6(2005),pp.999-1015.[21]J.J.P.Jansen,F.A.J.Van Den Bosch &H.W.Volberda,″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Performance: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Management Science,Vol.52,No.11(2006),pp

.1661-1674.[22]Z.Simsek,″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Towards a Multilevel Understanding,″Journal of ManagementStudies,Vol.46,No.4(2009),pp.597-624.[23]A.K.Gupta,K.G.Smith &C.E.Shalley,″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Vol.49,No.4(2006),pp.693-706.[24]M.H.Lubatkin,Z.Simsek &Y.Ling,et al,″Ambidexterity 

and Performance in Small-to medium-sized Firms:The Pivotal Rol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Behavio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Vol.32,No.5(2006),pp

.646-672.[25]D.Lavie,J.Kang 

&L.Rosenkopf,″Balance within and across Domains: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s,″Organization Science,DOI:10.1287/orsc.1100.0596,2010-12-29,http://orgsci.journal.informs.org/content/early/2011/03/11/orsc.1100.0596.abstract,2011-08-30.[26]D.Lavie &L.Rosenkopf,″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 Forma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Vol.49,No.4(2006),pp.797-818.[27]C.R.Li,C.J.Lin &C.P.Chu,″The Nature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Ambidexterity of Innovations,″Management Decision,Vol.46,No.7(2008),pp.1002-1026.[28]A.Tiwana,″Do Bridging Ties Complement Strong Ti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liance Ambidexter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9,No.3(2008),pp.251-272.[29]W.J.Abernathy &K.B.Clark,″Innovation:Mapping 

the Wind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Research Policy,Vol.14,No.1(1985),pp

.3-22.[30]M.J.Benner &M.L.Tushman,″Exploitation,Exploration,and Process Management:The ProductivityDilemma Revisited,″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8,No.2(2003),pp.238-256.[31]J.J.P.Jansen,M.P.Tempelaar &F.A.J.Van Den Bosch,et al,″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Ambidexterity

:TheMediating Role of Integration Mechanisms,″Organization Science,Vol.20,No.4(2009),pp.797-811.[32]J.J.P.Jansen,G.George &F.A.J.Van Den Bosch,et al,″Senior Team Attributes and Org

anizationalAmbidexterity: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45,No.5(2008),pp

.982-1007.[33]H.A.Simon,″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106,No.6(1962),pp.467-482.[34]J.J.Ebben &A.C.Johnson,″Efficiency,Flexibility,or Both?Evidence Linking Strategy 

to Performance inSmall Firms,″Strategic Manag

ement Journal,Vol.26,No.13(2005),pp.1249-1259.[35]K.M.Eisenhardt,N.R.Furr &C.B.Bingham,″Microfoundations of Performance:Balancing Efficiency 

andFlexibility 

in Dynamic Environments,″Organization Science,Vol.21,No.6(2010),pp.1263-1273.[36]Z.Lin,H.Yang &I.Demirkan,″The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Ambidexterity 

in Strategic AllianceFormations: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utational Theorizing,″Management Science,Vol.53,No.10(2007),pp

.1645-1658.1

41第6期刘 洋 魏 江 应 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37]R.A.Burgelman,″Intraorganizational Ecology of Strategy Making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Theory 

andField Research,″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No.3(1991),pp.239-262.[38]R.A.Burgelman,″Strategy as Vector and the Inertia of Coevolutionary Lock-in,″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Vol.47,No.2(2002),pp.325-357.[39]T.J.M.Mom,F.A.J.Van Den Bosch &H.W.Volberda,″Understanding 

Variation in Managers Ambidexterity:Investigating Direct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Formal Structural and Pers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s,″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0,No.4(2009),pp.812-828.[40]O.P.Kauppila,″Creating Ambidexterity by Integrating and Balancing Structurally 

Separate InterorganizationalPartnerships,″Strategic Org

anization,Vol.8,No.4(2010),pp.283-312.[41]K.Kyriakopoulos &C.Moorman,″Tradeoffs in Marketing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Strategies:TheOverlooked Role of Market Orien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Vol.21,No.3(2004),pp

.219-240.[42]Q.Cao,Z.Simsek &H.P.Zhang,″Modelling 

the Joint Impact of the CEO and the TMT on OrganizationalAmbidexterity,″Journal of Manag

ement Studies,Vol.47,No.7(2010),pp.1272-1296.[43]D.Gebert,S.Boerner &E.Kearney,″Fostering Team Innovation:Why 

Is It Important to Combine OpposingAction Strategies?″Org

anization Science,Vol.21,No.3(2010),pp.593-608.[44]A.Carmeli &M.Y.Halevi,″How Top 

Management Team Behavioral Integration and Behavioral ComplexityEnable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textual Ambidexterity,″LeadershipQuarterly,

Vol.20,No.2(2009),pp.207-218.[45]C.M.Beckman,″The Influence of Founding Team Company Affiliations of Firm Behavior,″Academy 

ofManag

ement Journal,Vol.49,No.4(2006),pp.741-758.[46]Y.D.Luo &H.C.Rui,″An Ambidexterity 

Perspective towar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EmergingEconom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Vol.23,No.4(2009),pp.49-70.[47]S.Auh &B.Menguc,″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petitiveIntensit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58,No.12(2005),pp.1652-1661.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海外编委2011年10月,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正式接受本刊邀请,成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十位海外编委。

马克·霍哲教授是新泽西州立大学(又名罗格斯大学)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学院院长,美国世界生产力科学学院院士和公共管理学院院士,全美公共生产力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并担任了多家国际著名期刊的主编。霍哲教授于1971年获得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公共管理学会主席,并获公共管理学会授予的“NASPAA杰出研究奖”,在美国行政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霍哲教授的研究重点是公共部门生产力和公民参与,

特别是电子政务和信息技术对公共生产力和公民参与的影响。代表作有《公民驱动型政府的表现》、《中国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等。

近年来,浙大社科学报十分注重“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办刊理路,马克·霍哲教授的受聘将有助于本刊“面向世界”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为本刊谋求国际合作打开了一个新通道。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

4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协调。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理性人”的假设,即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有自身的需求,不可能以为处于政治市场就会变为“大公无私”的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只要财政补贴这部分公共资金的支出能够有利于地区社会利益的增进,能够为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福利,配置财政补贴就认为是有效率的,就是理性的。本文从该假设中能够得到绩效评价的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以市场和居民为导向的,形成一种“企业式的政府”模式,为社会公共的“顾客”提供较高的政府服务,政府的成本不再是依据各项规章制度,而是管理活动的产出以及绩效,从成本-效益分析中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企业管理方法中消化吸收新的内容,引入了市场机制的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具有可行性,政府也可以拿来借用。例如,企业科学的组织管理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企业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要想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为企业的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不是只关心企业的投入、不重视企业的产出等等。新的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负有公共受托责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企业所成功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制度、组织发展方法等政府机构也可以进行借鉴,这些并非是企业所独有的,这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公共管理中,以促进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财政补贴的的有效率使用是将其合理用于公共产品,为本地居民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例如改善地区生产或生活环境,用于医疗、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改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使本地的居民能够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政策获得实惠以提高地区的福利水平。但是,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配置给企业,企业对这部分公共资金的使用就应该产生一种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表现为促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建和促进研发经费的支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本地区的形象,并提高长期的财政收

论管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

论管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 【摘要】范式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关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前者体现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后者体现科学性。其实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认识世界的西方大范式。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

(必备)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110

公共管理学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 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 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 (3 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 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政策,制度 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 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 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1 (2

(1 (2 (3 (4 (5 4.“治理”与“善治” 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②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 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 6.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及比较:两种途径——“政策途径”(P-途径);“商业途径”(B-途径) “P-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 “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1)共同点:①以组织外部定向,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②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 (3)各有所长: ①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 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 ②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 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 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7.雪城大学(1991年9月20号——21号)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8.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即其要研究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论等);研究如何应用各种科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公共事物的管理问题——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实践。 9.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与范围。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 公—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层面 (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 (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绩效研究。 (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 (5)公——既是实证的又规范的;传——局限规范研究。 10.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经济学途径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的一个重要途径。它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管理问题。 ①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作为一种公共政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带来的困境,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同时又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以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在不断改革之中,但是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为了政府改革兴起的,但同样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一定会给我国的政府改革提供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 【Abstract】Nineteen eightie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welfare state" in trouble, for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o absorb fifty or sixt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cs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used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rket coordinati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is compared, in its research scope, method, theory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innovation.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is in ceaseless reform, but in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lthoug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rising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but also for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suitabl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ill give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very fruitful suggestions. 【Key words】New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countries;Government reform 【1】作者简介:张万里(1989-),男,河北衡水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本科生。

管理范式与管理模式的区别

管理范式与管理模式的区别 我们在研究德鲁克的著作时,会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管理范式”,而在国内,人们更熟悉的却是管理模式,这两个词很相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 “范 式”(Paradigm)。根据库恩关于范式的理论体系以及国内陈世清等一些学者的观点,我认为范式是某一学科在某一发展阶段具有的特殊内在模型,其假设或学说相对成熟,在科学共同体内形成共识,并具有“坐标”意义,这种模型就是范式。管理范式就是“管理学在某一发展阶段具有的特殊的内在模型,其假设或学说通过实践验证,相对成熟,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并具有”坐标“意义,这种模型就是管理范式。”1998年,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了 “管理的新范式”一文,举出并清算了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旧范式(7项),明确提出了管理的新范式(7项),在美国管理学界引起震动。 管理的旧范式是: 1、管理就是企业管理。 2、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 3、一种管理人的恰当方式。 4、技术和最终用户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 5、管理的范围是由法律决定的。 6、管理的范围是由政治决定的。 7、管理是对内部的管理。

管理的新范式是: 1、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适合有关任务的组织形式。 3、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4、技术与最终用途不是管理政策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们存在着局限性。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上,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应该才是管理政策的基础。因此,这些基础日益成为制订管理政策和战略的出发点。 5、管理的范围不是由法律决定的。新的假设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应该包括整个流程,应该关注整个经济链的效益和绩效。 6、国家疆界主要作为约束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管理实践的不是政治,而是经营方式。 7、管理存在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取得成效。它的出发点应该是预期的成效。它的责任是协调组织的资源取得这些成效。它是帮助组织在组织外取得成效的工具,无论这个组织是企业,还是大学或医院。 我们可以通过新旧范式的对比来深入理解范式的本质。:《百度百科》对管理范式的定义是:“管理范式就是企业家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家能够接受的规则体系。”这种论述对揭示范式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够的。 什么是管理模式(Management Model)?《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我认为,管理模式是一个机构或单位在一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一种标准样式。它包括文化、机制、流程、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模型及方法。A管理模式》、《C管

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公管091 李朋飞41号 一、书目简介 1、本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价“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 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 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2、作者介绍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 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二、本书特色 1、形式:本书从形式和体例来讲,大概可归于教科书一类,但不是常见的教材的纯客观、作者隐藏在背后的写法,而是处处透露着“质的气息”,作者使用了质的研究常用的第一人称,通过对自己研究案例的引用或研究心得的描述,阅读的过程中只觉得像是在现场聆听陈向明教授的讲话。 2、内容:本书由北京大学一批修习质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所写的反思笔记组成。其内容涉及从“选择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到最后形成总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质的研究每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质的研究方法,对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顿悟,以及对初学者了解质的研究方法的过程很有帮助。 3、风格:由于作者有留美经历,整本书写作颇有西方风味,故事般的讲解却也条理清晰、文字优美,理论中夹杂着研究实例,所以这本书也就不那么枯燥;既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立足现实,力求从具体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三、内容提纲 由于本书内容比较多,这里只是对大概的框架向大家介绍下,具体的在后面的知识要点有详细的介绍。

新公共管理含义

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弗里德曼和的“小政府理论”。二、和钱皮则发展出“”理论。三霍哲把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四、霍哲还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于回应性的政府。五、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因此,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并且能够把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能像私人企业一样,提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授权顾客作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基本内容 1、以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管理研究的新成就。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

治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

治理理论 编辑本段一、治理的定义 随着全球对公共治理的关注变得更为广泛和日益重要,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出现了多种说法,直到现在治理仍是一个相对模糊和复杂的概念。“治理”被定义为多种,如“在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权力的行使方式”,如“个人和机构,公共或私营,在管理公共事务上多种方式的的总和,如“确定如何行使权力,如何给予公民话语权,以及如何在公共利益上作出决策的惯例、制度和程序,这些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治理这一概念的内涵。然而,鉴于关系概念的性质,“治理”永远不可能被定义成一个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通用方式。 编辑本段二、治理理论的演化及主要特征 对治理的关注,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新公共管理不能有效解释当代公共决策的更加复杂和动态的过程而不断向前的。两个最早的表现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方治理”和产生于80年代后期的“公司治理”运动。截至20世纪90年代,这些不同的概念整合成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公共治理”,它把单独的公共机构的公司治理与政策网络联系起来,通常涵括了公共部门的各个层级。 治理的特征大部分学者比较趋同,概括起来如下: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 3.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 4.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 5.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 总之,治理是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 编辑本段三、治理理论的失效 治理理论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

Bob Jessop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矛盾,二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三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四是责任与效率的矛盾。 在90年代的发展问题的辩论中,“治理”概念之发挥核心作用最后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属于全球化和跨国组织的领域。这种治理理论或者说是全球治理理论削弱了国家主权和主权政府在国内和国际治理中的重要作 用,客观上有可能为强国和跨国公司干涉别国内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所以,对于这一危险倾向,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警惕。 编辑本段四、当前治理理论的应用 针对如何克服治理的失效,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提出了“善治”(good governance)概念。“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它强调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管理的民主化。 善政被普遍认为是减缓贫困的一个关键因素(世界银行,2001)。西方学者Grindle认为,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具有改革思想的公民,以及国际发展社会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来说,善政不仅已经成为减少贫困的当务之急,也已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他的文章中,向我们展示了详细的善治议程。 从政治倾向上看,治理理论虽然主要是一种公共管理理论,但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借鉴治理理论时,必须有所鉴别。尽管如此,治理理论对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编辑本段五、治理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治理理论要想在中国实现其善治的目标,除去其本身理论的不足,同时还要受到我国现有国情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严重,全能政府色彩浓重,较少采取合作、互动的方式。同时,中国民间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弱。但是治理理论提出的“善治”模式,从某种角度讲可以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参照。 1.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有限、责任、法治、服务政府的观念。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但并不否定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 2.充分发挥党组织和人大、政协的整合、启蒙作用,增强治理能力。党的组织、人大、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一大特色。首先是党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从行政主体的二元结构中撤出,专门从事对政府权力的控制、监督和调节。其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我国这种议行合一的结构决定了人大是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既能整合民意,又能监督政府。再次,政协发挥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其成员是我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 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公共行政力图建立等级森严的强势政府,强调扩张政府的行政干预。新公共管理则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测试,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本的节省。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质量,以竞争求效率。竞争性环境能够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要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相对于动用政府本身的公务员来说,合同外包是允许政府实验各项政策的全新供给体系,通过市场测验可以判断出新政策的合意性。“风险规避,尤其是政治风险的回避,是公共行政人员推行民营化的主要动机”。 4、重视效率追求。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公共管理在追求效率方面主要采取三种方法:(1)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与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既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2)重视结果。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他们往往只会花掉预算分解的每个项目的资金,对结果和收益毫不关心。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3)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改造公务员制度。新公共管理主张对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进行瓦解:(1) 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文官法“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2)废弃公务员价值中立原则。新公共管理“主张放弃政府的与逻辑实证论相联系的表面上的…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它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认为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强调公务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新公共管理认为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当代中国管理学主要流派研究范式和方法评析_罗纪宁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6)12-0086-03 当代中国管理学主要流派 研究范式和方法评析 罗纪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摘要:目前中国管理学研究逐渐形成了全盘西化派、洋为中用派、中国式管理学派等三大流派。但中国管理学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今缺乏对中国本土化管理的研究和解读;在管理实战中隐藏着经济人、机械人的简单假设;研究目标远离 人本主义 命题;研究内容重工具轻视本质规律、重流程分析轻视哲学总结;研究方法不恰当、研究结论缺少实用价值。采用回归儒家人伦文化母体,引入 易经 的全息方法论,重视人性、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关键词:中国管理学流派;研究范式;全息方法论中图分类号:F270 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aradigm and Methodology of C hinese Management Schools LUO Ji ning (Dept o f Market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 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 ment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es,three major schools come out including wholly western -oriented,local adap ted and Chinese style management The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se research schools from three aspects:the response of industrial practice,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and methodology The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 of Chinese management should follow such orientations as returning to Confucianism ethics,introducing Yi -jing holography method ology,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 and person,person and matter ,person and thi ng Key words :chinese management schools;research paradigm;holography methodology 收稿日期:2005-07-04 作者简介:罗纪宁(1970-),男,广东普宁人,管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 销系副教授、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CBC)主任,中山大学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研究 员。研究方向: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中国管理学。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管理学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管理学这20多年的历史就是西方管理学在中国社会全面渗透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中国的企业和政府也逐步成长并陆续与国际社会和市场环境接轨。回顾这一过程,尽管其中不乏有许多引入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后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的精彩案例,但更多的是发现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管理中的 水土不服 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出现了许多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管理创新。这一切正反管理实践案例的并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管理学研究未来发展何去何从的深入思考。毋庸置疑,中国的企业和政府需要更符合自己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管理学理论。如何从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高度客观地评价中国管理学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创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中国管理学的前提,笔者试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当代中国管理学的主要流派 当代中国管理学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经济 发展的产物,综观各种学说观点,从研究思路和方法去概括,可以分为以下三大流派: (一)全盘西化派 全盘西化派是当代中国管理学的主流。这一流派学者所做的工作都是遵循西方管理学的研究范式 从研究题目、研究前提、再到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都是欧美学术界的翻版。管理学全面西化过程在目前中国高校和学术界继续升温:比照西方模式的MBA 、EMBA 、MPA 教育已是中国一种时尚消费;留洋博士和海归教授是国内各大高校管理学院师资抢夺的重点;高校管理类专业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还是讲授内容均以美国版本为马首是瞻;管理学主流学术刊物全盘西化现象更是严重,动辄以是否有高深的数理模型作为研究水平高低的判断依据,其中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不是介绍或模仿西方管理理论和工具,就是在做艰深的 真空 数学推理 最后所得到的结论要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要么是难以应用的空洞概念;这一切都是中国管理学研究全面西化高潮 2006 12 总第344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 H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百科名片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人们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赫克谢尔(C.Heckscher)指出,政府改革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并开始向“后官僚组织”变迁[1]。而巴扎雷(Michael Barzelay)说,摒弃官僚制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管理由重视“效率”转而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由自上而下的控制转向争取成员的认同和争取对组织使命和工作绩效的认同[2]。“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范式[3]。胡德(Christopher Hood)把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4]。“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它们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国家的经济活动,试图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不足。然而过了多年,“福利国家”制度并未取得如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满意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滞胀、政府扩大支出产生高税收、政府公共服务无效率,造成社会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变革。人们开始从政治上批判“福利国家”的政策基础,主张以自由市场、个人责任、个人主义来重塑国家和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崛起的“新右派”思想,主要来源于自由经济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它强调自由市场的价值,批评政府干预的弊端,主张用市场过程取代政治或政府过程来配置社会资源并且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它认为国家和政府作为非市场力量,会扭曲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高税收将资源从“创造财富”的私营部门转移到“消费财富”的公共部门,妨碍经济增长和削减社会福利。只有让市场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尽管管理学研究范式的数量繁多,但传统的范式都是企图根据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和环境条件,或者系统的、心理鸵、社会的、经济的、伦理的要求来建立描述性的或规范性的管理理论,以便指导管理人员的未来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范式,其目的侧重子用预测、证实、证伪方法来构建一些新的管理理论。这就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paradigm)。 事实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大优点可归纳为:实证科学方法有着其他获取知识的方法所没有的特点:自行校正(self-con'eetion),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全江程中有许多内在的检验。这些检验可以用来控制和验证管理学家在获取自身以外的可靠知识过程中的行动与结论。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方法主要有证实法和证伪法两种。 首先,实证主义社会学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创立的,其代表作为《实证哲学教程》,后由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著作有:《论社会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论自杀》。孔德生活的时代正式法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亲历法国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于是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其理论基础是:“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它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的感官和意识,通过科学方法人类可以直接地认识这一真实世界,并且这个“真实世界”又由社会事实所决定的。 具体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客观事实和社会产物,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研究起点,重视对社会规律进行科学概括,试图寻求社会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以承认存在着一个拥有特定价值观、信仰、规范和角色的外部世界为前提,集中研究现实内容本身或实质;比较注重用客观性的表达代替引索性的表达,力求补足和解释特定引索性表达的意义,以使其结果普遍化;关注被研究对象的一般性、普遍性或规律性。 主要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去搜集资料,包括问卷法、结构性观察法、问卷访问法等;倾向于运用诸如统计图表类的定量技术或利用统计软件和计算机去处理、分析资料,以及用公式、数量模型去表达经得起检验的假设;既使用了包括观察、实验、测量、演绎、假说等自然科学的或经验科学的研究方式,还使用了包括逻辑的、数学的、统计的分析方法。多用于横向研究,常常围绕某种社会现象(事件)、社会问题而不是针对某一个时期内去搜集资料,适用于对大范围的社会活动结果或大量的社会现象(问题)的发生作宏观研究分析。常运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把大量社会现象的产生及演变,视为一种随机现象进行研究,具体归结为对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的演变趋势和规律的研究。

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摘要:强调“以问题解决”作为一切活动的逻辑,使得整体性治理必须充分利用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专有资源和比较优势,自发生成多变的网络治理结构。在此网络结构中,协调、整合和信任机制是整体性运作的关键性功能要素。在数字化时代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体性治理的思想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公共管理的整体性治理范式日益凸显。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网络结构;协调;整合 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国家开始了一场新的寻找“公共部门协调与整合机制”的改革运动。这一趋势不仅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被称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先锋的盎格鲁一撒克逊国家非常明显,而且在其它并没有致力于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国家也日益显现。 一、整体性治理兴起的背景 从理论渊源来看,整体性治理的出现既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以及19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改革所造成的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又是一定意识形态的折射还是合作理论的一种复兴,只不过其内容要更加复杂。 首先,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和新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传统公共行政范式适合于大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管理,也是管理大规模人口所必需的。 其次,整体性治理风行于西方国家还有着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在美国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批评并对其大有取代之势的是新公共服务理论,代表人物是罗伯特.登哈特。在英国,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发展起来的是整体性治理范式,其代表是佩里.希克斯和帕却克.邓利维。英国新工党政府实行的“协同政府”即是作为一种象征,它与之前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政府的碎片化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回应了对英国中央政府“空心化”导致的责任问题和能力问题的担忧。此外,新工党对“第三条道路”理论情有独钟,整体性治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第三条道路”这一政治思潮在行政改革层面的折射。第三条道路力图超越传统左与右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以适应社会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在第三条道路的影响下,工党政府所推行的整体性治理,既主张继续借鉴企业竞争文化与市场机制来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高效性,也提倡通过协商、协调、整合与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平等、公正等民主价值。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推行整体性治理时也有同样的政治考虑和意识形态色彩。 最后,整体性治理理论也是传统的合作理论和整体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复兴。当前,面对复杂化、动态化、多样性世界的挑战,整体主义思维再度风靡学术界。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和合作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行之有效并有广泛应用的传统方法和论域。但是,深受经济学帝国主义对公共管理研究的入侵和影响,整体主义思维一度被轻视。以社会资本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组织网络理论等为主要流派的各种协作理论为整体性治理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要素,使得整体性治理理论在摒弃新公共管理时期盛行的个体主义思维的同时,复兴了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 二、整体性治理的治理机制 随着公共问题复杂化,跨部门的公共议题不断增多,协调与整合问题再次受到重视,并赋予时代的内涵。因此,与遵循经济学逻辑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不同,整体性治理追求的是更注重全局、“通盘考虑”的战略,它借鉴的是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和文化理论)的理论而不仅仅是经济学的。毕竟,在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只是作为行动者之一,公共管理发生在由不同行动者组成的网路结构当中,没有一个行动者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来支配其他行动者的行动,各组织是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1.协调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