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基础(三)磁盘管理

Linux系统管理基础(三)磁盘管理
Linux系统管理基础(三)磁盘管理

一磁盘以及磁盘分区

一磁盘和磁盘分区的介绍

磁盘上最重要的是盘片了,因为这是记录数据的载体,每个盘片又可以细分为扇区(sector)和柱面(cylinder),扇区是磁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就像flash的最小存储单位是一页(page)

磁盘的第一个扇区记录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1 主引导分区:安装引导程序(MBR) 446KB

2 分区表:记录整个磁盘分区状况(partion table) 64KB

柱面是分区操作所使用的最小单位,因为分区工具是利用起始柱面和结束柱面来标识分区的,分区表所在的64Byte中有四组信息,其实所谓分区就是针对这这64Byte进行设置而已.那么说硬盘真的只能有四个分区嘛,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利用额外的扇区来记录分区信息,这就是扩展分区的作用了(Extended)。

二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辨析

1 一块硬盘上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四个,可以不足四个,但是系统会把分区号1,2,3,4预留出来给主分区和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设备号必须从5开始

2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可以没有,扩展分区时逻辑分区的母体,他是用来管理逻辑分区的。它既不能被挂载也不能被格式化,没有扩展分区就没有逻辑分区,

3 逻辑分区时由扩展分区切割出来的,因此逻辑分区的柱面范围一定在扩展分区的柱面范围内,扩展分区被删除了,则上面的逻辑分区一定都被删除了,反之则不是

4 磁盘分区规划,假如想要创建大于四个以上的分区,则必须要创建扩展分区,这样就可以在其上面创建逻辑分区,否则没有必要创建扩展分区。

三分区操作

分区操作其实很简单,只要按照fdisk的提示来操作就行,记住在分区操作的时候,该磁盘上的所有分区应该处于卸载状态

假如块设备的设备名字是/dev/hda,则我们可以这样fdisk /dev/hda,,,记住不需要数字,因为是针对整个磁盘的(IDE硬盘的设备文件一般

是/dev/had或者/dev/hdb而sata接口或者是usb接口的硬盘由于在linux内核里边会被模拟成scsi总线接口所以磁盘的设备文件都是/dev/sda或

者/dev/sdb等等)

如图就是该命令的界面:

按下m 之后会提示一系列的操作如图所示

上图中q,w,p,n,d这几个常用命令比较重要,在离开fdisk操作时,按下q,那么所有操作不会生效,反之按下w,则操作会生效。按下p 则是显示当前磁盘的分区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面先来看是怎样利用d命令进行删除分区操作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删除分区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按下d ,接着按下需要删除的分区号即可,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为什么删除了分区四之后fdisk命令会提示没有分区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删掉了扩展分区,所以扩展分区上的所有逻辑分区也都会被删除,因此当按下p现实分区信息的时候已经不存在任何分区了,当然最后按下w即可保存刚才的操作,即所有分区都被删除了。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看是怎样进行增加分区的

上图是增加一个主分区,按下n之后,然后在摁下p表示增加一个主分区,接着就是输入分区号码,1就行。下面的就比较重要了设置分区大小这里是利用柱面number进行设置,初始值默认就可以了,但是结束值我们可以自己输入,例如+40G必须要有+,这样就可以利用fdisk自己来计算结束柱面号码,同时分区大小就是40G,很简单吧.摁下p之后就立马显示有一个主分区了。主分区的system是linux,而扩展分区的system则是Extended.

假如要创建逻辑分区则必须要首先要创建扩展分区,其实创建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在,选择分区类型的时候选择一下即可

二磁盘分区格式化

分区格式化是针对分区的,所以命令后面的设备名称是带数字的,同时记住扩展分区是不能够进行格式化的

例如要对刚才的分区/dev/hda1格式化则可以这样(根据需要来格式化成不同的文件系统)

mkfs.ext3 /dev/hda1 格式化成ext3文件系统或者是mkfs -t ext3 /dev/hda1 mkfs.ext2 /dev/hda1 格式化成ext2文件系统或者是mkfs -t exts /dev/hda1此时只需要等待它格式化完毕就可以了。

三磁盘分区检查

例如同样是对刚才的分区/dev/hda1进行检查则可以调用如下命令

fsck -t ext3 /dev/hda1

当然假如需要加入更加细致化的检查则可以加上 -f 参数

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进行磁盘分区检查的时候被检查的分区禁止挂载到系统上,必须处于被卸载状态

四设置磁盘开机挂载

1 在将开机挂载之前必须先讲讲挂载的一些限制

a 更目录是必须首先挂载的

b 所有挂载点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被挂载一次

c 所有分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被挂在一次

d 如果进行卸载操作,当前工作目录必须转移到挂载点(及其子目录)之外

2 设置开机挂载,其实就是在/etc/fstab文件中间添加一行参数就可以了,在加参数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每个参数的意义.,下图是/etc/fstab文件的内容

他有六行参数,下面依依进行介绍

第一列是磁盘设备文件名

第二列是挂载点

第三列是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第四列是挂载的参数,这个参数主要是提供给mount使用的,因为我们知道mount -o 后面可以接一些挂载时额外加上的参数一般用默认即可(defaults)

它有如下特性auto可以主动测试挂载,exec可执行,nouser必须root用户才能挂载

async异步(性能较佳)

第五列是分区能否被dump备份(0代表不能被dump,1每天进行备份,2不定期进行备份)一般默认不是0就是1

第六列是否用fsck检查扇区(0代表不检测,1代表最早检测,2稍后检测)一般来说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设置为2

例如开机默认/dev/sdb1到/mnt上面,使用fat32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加入一行:/dev/sdb1 /mnt vfat defaults 1 2

ext3文件系统:/dev/sdb1 /mnt ext3 defaults 1 2

nfs挂载: 192.168.4.168:/export /mnt nfs nolock 1 2

在填写完成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测试是否成功(因为如果这个文件写错了,则可能导致linux无法正常启动)

mount -a 依照配置文件/etc/fstab 的数据将所有未挂载的磁盘都挂载上来六磁盘优化

hdparm命令

Linux硬盘管理原理及操作命令

Linux硬盘管理原理及操作命令 1、Linux硬盘管理概述 Linux系统下,系统识别到硬盘后会为硬盘创建一份初始分区表。硬盘在分区后才可以使用,系统通过分区表来管理硬盘的使用。Linux系统中,IDE存储设备一般被识别为hd(第一块硬盘即为had),SATA、USB、SCSI存储设备一般被识别为sd(如sda、sdb)。 硬盘管理方式可分为分区管理和逻辑卷管理。 硬盘分区有两种方式: 1)传统MBR方式;这种方式下,一块硬盘最多可分为四个主分区(primary),如果已经给硬盘创建了4个主分区,那么即使硬盘还有剩余空间,也不能再分区。如 果想要创建更多的分区,需要创建扩展分区(extended),再在扩展分区上创建逻 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分区号一定是从5开始,单个分区最大不超过2TB; 2)GPT方式;除了不受到类似传统MBR分区的限制(主分区最多4个、分区不超过2TB),还提供了分区表的冗余来实现分区表的安全和备份。 逻辑卷管理与直接使用硬盘分区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直接分区管理的硬盘后期分区不可再改变大小,如果要改变,只能删除已有分区重新分区,而逻辑卷则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充空间大小(安装完系统后,后期如果存储空间不够,可以添加硬盘【win7/xp等个人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安装硬盘驱动,虚拟机添加虚拟硬盘】,再建立逻辑卷或扩充原有逻辑卷)。原理可以这样理解:直接进行分区管理的硬盘分区彼此独立,无法组合,就像一个个圆形,而逻辑卷则是方形,可以相互组合来扩充,通过对组合后的硬盘再进行分区来管理。逻辑卷管理的步骤: 1)先对传统方式创建的分区进行初始化,创建物理卷; 2)创建物理卷组,将单个或多个物理卷进行组合; 3)在卷组中提取容量来创建逻辑卷; 不管哪种方式来管理硬盘,创建的分区都要进行格式化后挂载到文件系统中的某个目录下,分区空间才可以使用。 2、相关命令 1)MBR方式分区管理命令: 查看硬盘及分区情况:# fdisk -l [设备名称] 硬盘分区:fdisk -cu设备名称,如: # fdisk -cu /dev/sdb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1

实验一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实验目的】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掌握Linux系统安装方法;掌握网络配置和网络环境测试。 【实验内容】 1.Vmware Workstation 6.0下创建Red Hat Linux虚拟机,要求虚拟机的内存为256MB或更大,硬盘为8GB或更大。 2.使用RHEL 5的ISO文件安装Linux系统。 【实验步骤】 1.硬盘和分区知识以及Linux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 (1)硬盘和分区知识 磁盘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两种。 磁盘在使用前需分区。磁盘分区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一块硬盘可以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有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即可以有3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且一块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在这个扩展分区中可以划分多个逻辑分区。(2)Linux如何表示分区 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盘符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而在linux下使用分区的设备名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设备名存放在/dev目录中。 磁盘设备名称如下: ●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a ●系统的第2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b ●系统的第1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a ●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b 分区使用数字编号表示: ●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hda1 ●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hda5 ●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sdb1 ●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sdb5 注意:数字编号1-4留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使用,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 (3)Linux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挂载点 Linux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即只有一个目录树。不同磁盘的不同分区只是这个目录树的一部分,在linux中创建文件系统后(类似format),用户不能直接使用它,要挂载文件系统后才能使用。挂载文件系统首先要选择一个挂载点。 2.利用VMware Workstation 6.0 创建一台新的虚拟机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图文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图文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07-10 21:28:58【大中小】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 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第一块硬盘hda是装好系统的。hdb硬盘是未进行分区的。 本例将这个10G的硬盘分区,分区计划:分一个主分区,大小3G,文件格式ext3.三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2G,2G,3G。实际分区个数和大小可论情况所定。 下面就是分区的详细步骤,由于是每一步都进行了截图和说明,内容略显复杂,其实很简单。输入 fdisk /dev/hdb 然后回车,给硬盘进行分区。如下图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0805,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0805, default 20805):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3G表示从起始柱面开始向后3G结束,也是是设置分区大小为3G,输入+3G后回车,如下图所示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磁盘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问题。 Linux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df、du和fdisk。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df df命令参数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 等文件系统; ?-k :以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H :以M=1000K 取代M=1024K 的进位方式;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partition 的filesystem 名称(例如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实例1 将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列出来!

在Linux 底下如果df 没有加任何选项,那么默认会将系统内所有的(不含特殊内存内的文件系统与swap) 都以1 Kbytes 的容量来列出来! 实例2 将容量结果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出来 实例3 将系统内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都列出来 [root@www ~]# df -aT Filesystem Type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Mounted on/ dev/hdc2 ext3 99206243823112558544441%/ proc proc 000-/proc sysfs sysfs 000-/sys devpts devpts 000-/dev/pts/dev/hdc3 ext3 49 5631614137645591084%/home/dev/hdc1 ext3 10108611126847411 2%/boot tmpfs tmpfs 37133203713320%/dev/shm none binfmt_misc 000-/proc/sys/fs/binfmt_misc sunrpc rpc_pipefs 000-/var/lib/nfs/rpc_pipefs 实例4 将/etc 底下的可用的磁盘容量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指南(Linux)v3.3

修订记录、审核记录和审批记录修订记录 审核记录 审批记录

目录 1介绍 (1) 1.1目的1 1.2适用范围 (1) 1.3参考资料 (1) 2准备 (1) 2.1安装前准备 (1) 2.2物理网卡说明 (1) 2.3RAID (2) 2.4超线程 (2) 3系统安装 (2) 3.1K ICKSTART安装 (2) 3.2S TEP-BY-STEP安装 (3) 3.3磁盘管理 (4) 3.3.1创建逻辑卷 (4) 3.3.2创建文件系统 (4) 3.3.3挂载文件系统 (4) 4系统设置 (5) 4.1安全设置 (5) 4.1.1口令复杂度要求 (5) 4.1.2服务 (5) 4.1.3内置帐号 (5) 4.1.4修改系统时间为当前时间 (6) 4.1.5修改root口令 (6) 4.1.6关闭sshv1.0 (6) 4.2主机名称 (6) 5网络配置 (7) 5.1升级网卡驱动 (7) 5.2服务器网卡配置列表: (7) 5.3不使用的网卡配置: (7) 5.4不做TEAM BONDING的网卡配置 (8) 5.51组2块做TEAM BONDING的网卡配置 (8) 5.62组每组各2块做TEAM BONDING的网卡配置 (9) 5.7GATEWAY和主机ROUTE (10) 5.8时间同步 (10) 附录一:KS.CFG V2.5.0.0 (12)

1介绍 1.1目的 建立用于应用托管系统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安装模版,说明安装和配置的操作步骤。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用于运维中心技术人员安装应用托管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并供安装研发服务器参考。 1.3参考资料 2准备 2.1安装前准备 服务器型号:HP DL300G7系列、DELL R710 内存:2-64G 本机硬盘:72-300G * (2-8) 网卡:2-12端口 外设:DVDROM、USB Removable Floppy 安装盘: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5 x86_64 DVD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8 x86_64 DVD 2.2t物理网卡说明 NIC-x.y 表示服务器第x块网卡的第y端口,其中底板集成网卡为第0块,其他网卡的编号如无标示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LVM

硬盘的结构与分区? 磁头Header,磁轨(Track),磁柱(Cylinder) ? 扇区(Sector) 512字节 分区(Partition) *指定从哪个磁柱(起始磁柱)到哪个磁柱(结束磁柱)的范围存储以何种文件系统存储 * MBR(Master Booter Recorder) 文件系统 *逻辑块(Block) 分区时文件系统所指定的最小存储单位

df 命令格式: df 选项 Linux下的磁盘操作命令显示目前硬盘总容量和可用容量 装置或设备名 如: df –h /dev/sda 参数: -h 以M或G方式显示 du 显示目录或者文件的容量命令格式: du 选项目录名或者装置名如: du –h /home 参数: -h 以M或G方式显示

硬盘的分割与格式化? fdisk工具的使用 fdisk -l [设备名] 显示所选设备的分区情况 实验一: 如何调整linux分区 *删除磁盘分区 *新增磁盘分区 *磁盘格式化 mke2fs -j[b] 分区代号 b : 指定块的大小,支持1024,2048,4096 实验二: linux里如何添加硬盘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 什么是LVM:PV,VG,PE,LV LVM : Logical Volume Manager 逻辑卷管理PV: 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VG: Volume Group 卷组PE: Physical Extend LVM块LV: Logical Volume 逻辑卷组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 ? LVM文件系统资料写入方式 *线性模式(linear) 如将/dev/sdb1,/dev/sdb2两个物理分区一起加入,则资料是先将 /dev/sdb1写满,然后再写/dev/sdb2 *交错模式(triped) 将一份资料分成两份,然后再分别写如两个分区 注:LVM主要用途是能够动态的扩展一个硬盘分区的大小,并不特别注重性能

NOSLinux 【单元测验】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2)

【单元测验】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2) 回顾第 1 次试答 结束回顾 开始时间2012年03月 22日星期四 08:18 完成于2012年03月 22日星期四 08:23 耗时 5 分钟 1 秒 分数6/16 成绩37.5超出最大限度 100(38%) 反馈要加油啰 Question 1 分数: 1 以下命令返回的结果是什么?ln file1 file2 选择一个答案 A. file2将成为file1的符号链接 B. 命令格式错误,需要使用参数 C. 无论file1的尺度是多少,file2将固定为5字节 D. file1和file2有相同的索引节点 链接文件分为硬链接(不加参数)和符号链接(加-s参数) 硬链接内容和原文件保持同步,他们具有相同的索引节点信息(磁盘的具体物理位置),移动、删除或修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影响通过另一个访问该文件 符号链接只是快捷方式,原文件删除,将导致该符号链接失效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2 分数: 1 以下哪个命令可将file1复制给file2? 选择一个答案 A. cat file1 > file2 B. copy file1 file2 C. cat file1 file2> file1 D. cp file | file2

cp命令可以复制文件,格式为 cp 源文件目标文件,无需加管道符号“|” cat本来是输出文件内容到屏幕,加了“>”重定向符号后也可以将文件内容重定向输出指定文件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复制文件的目的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3 分数: 1 如果newdir/file2文件不存在,但是目录newdir已存在,mv file1 newdir/file2命令将有什么结果? 选择一个答案 A. file1将被复制到newdir并命名为file2 B. 将报错,因为以上不是有效的命令 C. file1将被移动到newdir并重命名为file2 D. file1将被删除 mv可以更名也可以移动,具体看命令参数 mv 文件1 文件2——将文件1更名为文件2 mv 目录1 目录2——将目录1更名为目录2 mv 文件1 目录2——将文件1移动到目录2 mv 文件1 目录1/文件2——将文件1移动到目录1,并更名为文件2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4 分数: 1 如何从文件中查找显示所有以“#”打头的行? 选择一个答案 A. grep -n "#" file B. find "\#" file C. grep -v "#" file D. wc -l "#" find查找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文件 grep查找的对象和结果是输出结果中的行 -c 显示符合条件的行数 -i查找时不区分大小写 -n显示行号

Unix,Linux 磁盘 IO 性能监控命令

Unix/Linux 磁盘I/O 性能监控命令 磁盘I/O 性能监控指标和调优方法 在介绍磁盘I/O 监控命令前,我们需要了解磁盘I/O 性能监控的指标,以及每个指标的所揭示的磁盘某方面的性能。磁盘I/O 性能监控的指标主要包括: 指标1:每秒I/O 数(IOPS 或tps) 对于磁盘来说,一次磁盘的连续读或者连续写称为一次磁盘I/O, 磁盘的IOPS 就是每秒磁盘连续读次数和连续写次数之和。当传输小块不连续数据时,该指标有重要参考意义。 指标2:吞吐量(Throughput) 指硬盘传输数据流的速度,传输数据为读出数据和写入数据的和。其单位一般为Kbps, MB/s 等。当传输大块不连续数据的数据,该指标有重要参考作用。 指标3:平均I/O 数据尺寸 平均I/O 数据尺寸为吞吐量除以I/O 数目,该指标对揭示磁盘使用模式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如果平均I/O 数据尺寸小于32K,可认为磁盘使用模式以随机存取为主;如果平均每次I/O 数据尺寸大于 32K,可认为磁盘使用模式以顺序存取为主。 指标4:磁盘活动时间百分比(Utilization) 磁盘处于活动时间的百分比,即磁盘利用率,磁盘在数据传输和处理命令(如寻道)处于活动状态。磁盘利用率与资源争用程度成正比,与性能成反比。也就是说磁盘利用率越高,资源争用就越严重,性能也就越差,响应时间就越长。一般来说,如果磁盘利用率超过70%,应用进程将花费较长的时间等待I/O 完成,因为绝大多数进程在等待过程中将被阻塞或休眠。 指标5:服务时间(Service Time) 指磁盘读或写操作执行的时间,包括寻道,旋转时延,和数据传输等时间。其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 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服务时间的增加。如果该值持续超过20ms,一般可考虑会对上层应用产生影响。 指标6:I/O 等待队列长度(Queue Length) 指待处理的I/O 请求的数目,如果I/O 请求压力持续超出磁盘处理能力,该值将增加。如果单块磁盘的队列长度持续超过2,一般认为该磁盘存在I/O 性能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磁盘为磁盘阵列虚拟的逻辑驱动器,需要再将该值除以组成这个逻辑驱动器的实际物理磁盘数目,以获得平均单块硬盘的I/O 等待队列长度。 指标7:等待时间(Wait Time) 指磁盘读或写操作等待执行的时间,即在队列中排队的时间。如果I/O 请求持续超出磁盘处理能力,意味着来不及处理的I/O 请求不得不在队列中等待较长时间。 通过监控以上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数值与历史数据,经验数据以及磁盘标称值对比,必要时结合CPU、内存、交换分区的使用状况,不难发现磁盘I/O 潜在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但如果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利用到磁盘I/O 性能优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限于本文主题和篇幅,仅列出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供读者参考: 1.调整数据布局,尽量将I/O 请求较合理的分配到所有物理磁盘中。 2.对于RAID 磁盘阵列,尽量使应用程序I/O 等于条带尺寸或者为条带尺寸的倍数。并选取合适 的RAID 方式,如RAID10,RAID5。 3.增大磁盘驱动程序的队列深度,但不要超过磁盘的处理能力,否则,部分I/O 请求会因为丢失 而重新发出,这将降低性能。 4.应用缓存技术减少应用存取磁盘的次数,缓存技术可应用在文件系统级别或者应用程序级别。

Linux 管理磁盘和文件系统

管理磁盘和文件存储 一、实验目的 实验案例一: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实验案例二: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二、实验环境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公司原来安装的RHEL5服务器采用了自动分区的方案,随着使用服务器的系统用户数量不断增多,根分区经常面临磁盘空间耗尽的情况,偶尔有几次还导致系统无法启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需要为服务器新增加一块SCSI硬盘,并将用户“/home”中的数据迁移到该硬盘中,不能影响原有系统用户帐号的使用,并需要对指定用户启用磁盘配额。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公司准备在internet中搭建邮件服务器(RHEL5系统平台),面向全国各地的员工及部分VIP客户提供电子邮箱空间。由于用户数量众多,邮件存储需要大量的空间,考虑到动态扩容的需要,计划增加两块SCSI硬盘并构建LVM逻辑卷(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专门用于存放邮件数据。 三、需求描述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在虚拟中添加一块SCSI磁盘 在新硬盘中建立一个20G的分区,用于存放所有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 新建的分区仍然挂载到“/home”目录下,需要导入系统中原有用户的数据 配置服务器在开机后自动挂载该分区,并支持用户、组磁盘配额 在“/home”文件系统中设置磁盘配额,限制用户jerry最多只能使用500M 磁盘空间,accp组的用户合计最多只能使用4G磁盘空间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在虚拟机环境中,新添加两块SCSI硬盘设备,完成硬盘检测及分区,创建逻辑卷并基本于该逻辑卷建立EXT3文件系统,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 四、实验步骤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 Step1关机后添加新硬盘,重新开机进入RHEL5系统 Step2分区格式化 (1)使用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建立一个20G的主分区(“/dev/sdb1”)

Linux磁盘管理命令l

Linux磁盘管理命令 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 [选项] 说明:df命令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i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该命令各个选项的含义如下: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k)的文件系统,如/proc文件系统。 -k 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 -i 显示i节点信息,而不是磁盘块。 -t 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与t选项相反)。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du命令 du的英文原义为“disk usage”,含义为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功能: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语法:du [选项] [Names…] 说明:该命令逐级进入指定目录的每一个子目录并显示该目录占用文件系统数据块(1024字节)的情况。若没有给出Names,则对当前目录进行统计。 该命令的各个选项含义如下: -s 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 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b 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k 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c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l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x 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dd命令 功能: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并且在拷贝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可以用该命令实现DOS下的diskcopy命令的作用。

服务器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定义 Server operating system 服务器操作系统,一般指的是安装在网站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软件,是企业IT 系统的基础架构平台,也是按应用领域划分的3类操作系统之一(另外2种分别是桌面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同时,服务器操作系统也可以安装在个人电脑上。相比个人版操作系统,在一个具体的网络中,服务器操作系统要承担额外的管理、配置、稳定、安全等功能,处于每个网络中的心脏部位。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分类 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流派:WINDOWS、NETWARE、UNIX、LINUX。 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操作系统开发商——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其服务器操作系统重要版本WINNT 4.0 Server、Win 2000/Advanced Server、Win2003/Advanced Server,也支撑起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派应用。 NetWare服务器操作系统对现在一些IT圈里的朋友可能就比较陌生,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局限,主要应用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中。也就是因为此,在很多朋友在划分操作系统派系的时候,去除了NETWARE的代表权。其实,如果8 0年代前出生的老IT,对于NetWare这个名词就会异常熟悉了,因为在当初各种设备和网络都比较落后的年代,NetWare在局域网应用中占据着绝对的高额市场;而就算是目前,在一些特定行业和事业单位中,NetWare优秀的批处理功能和安全、稳定的系统性能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NetWare目前常用的版本主要有Novell的3.11、3. 12、4.10、5.0等中英文版。 Unix服务器操作系统由AT&T公司和SCO公司共同推出,主要支持大型的文件系统服务、数据服务等应用。由于一些出众的服务器厂商生产的高端服务器产品中甚至只支持Unix操作系统,因而在很多人的眼中,Unix甚至成为高端操作系统的代名词。目前市面上流传的主要有SCO SVR、BSD Unix、SUN Solaris、IBM-AIX 。 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国外几位IT前辈,在Posix和Unix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多线程、多CPU。Linux开放源代码政策,使得基于其平台的开发与使用无须支付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版权费用,成为后来很多操作系统厂家创业的基石,同时也成为目前国内外很多保密机构服务器操作系统采购的首选。目前国内主流市场中使用的主要有Novell的中文版Suse Linux 9.0、小红帽系列、红旗Linux 系列等。

操作系统实验10 Linux Web服务器配置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实验十实验项目名称Linux Web服务器配置践 学号1207022103 姓名陈华荣专业、班1班 实验地点实1-311 指导教师李桂森实验时间2014-12-17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 系统Web服务器的配置方法,搭建简单的动态数据网站。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实践Linux系统Web服务器的配置操作,并搭建简单的动态网站。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JDK下载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本里,内置或者通过软件源安装JDK的话,都是安装的openjdk,首先sudo apt-get update,然后apt-cache search jdk可发现在Ubuntu server的安装源中并没有oracle的jdk,只有open jdk。因此先通过其它途径下载oracle jdk再进行安装。 jdk下载(也可直接使用老师提供的软件): 方法1:通过linux图形界面浏览器下载,也可在Windows系统下载 方法2:通过linux终端的wget下载 由于oracle官方网站下载jdk时,需要在下载页面点击"Accept License Agreement ",比如下面这个页面: https://www.360docs.net/doc/246393091.html,/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7-downloads-1880260.html 因此在终端直接使用wget将无法正常下载,首先通过其它途径(比如Windows浏览器)在上述页面获得最新的jdk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46393091.html,/otn-pub/java/jdk/7u45-b18/jdk-7u45-linux-i586.tar.gz 然后在linux终端使用如下命令下载: wget -c --no-check-certificate --no-cookies --header "Cookie: gpw_e24=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246393091.html,%2Ftechnetwork%2Fjava%2Fjavase%2Fdownloads%2Fjdk 7-downloads-188026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46393091.html,/otn-pub/java/jdk/7u45-b18/jdk-7u45-linux-i586.tar.gz (注意上面的代码是在一行里面的,双引号后面有一个空格),此时可直接下载jdk,如果jdk版本不同了,请注意修改对应的文件名称 通过window下载,在挂载到ubuntu里,

linux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信息技术学院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综合设计报告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题目: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时间: 2013年月日 指导教师:

摘要 要把文件信息存放在存储介质上,必须先找出存储介质上可供使用的空闲块。存储介质上某个文件不再需要时,又要收回它所占的存储空间作为空闲块。用户作业在执行期间经常要求建立一个新文件或撤消一个不再需要的文件,因此,文件系统必须要为它们分配存储空间或收回它所占的存储空间。如何实现存储空间的分配和收回,取决于对空闲块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对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和收回的方法:位示图法(用一张位示图(简称位图)来指示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成组链接法(在LINIX操作系统中,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 关键字:磁盘分配、磁盘回收、位示图、成组链接

目录 一、任务要求------------------------------------------------------------------------------------------------ 4 二、设计目的------------------------------------------------------ 4 三、设计方案------------------------------------------------------ 4 3.1 位示图法---------------------------------------------------- 5 3.2 成组连接法-------------------------------------------------- 5 3.3 主要模块 --------------------------------------------------------------------------------------------- 6 四、程序流程图---------------------------------------------------- 7 五、结果与调试---------------------------------------------------- 7 5.1程序执行结果------------------------------------------------- 7 5.2程序调试 ---------------------------------------------------------------------------------------------- 8 六、总结---------------------------------------------------------- 8 七、参考文献------------------------------------------------------ 9 八、附录---------------------------------------------------------- 9 8.1 位示图法---------------------------------------------------- 9 8.2成组连接法-------------------------------------------------- 14

磁盘空间管理模拟实验之Linux磁盘空间管理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正文 (4) 1. 实验目的 (4) 2. 设计思想 (4) 3. 实验结构图 (5) 4. 各模块的伪码算法 (5) 5. 测试分析 (10) 6. 测试结果 (11) 7. 源程序 (14)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摘要 要把文件信息存放在存储介质上,必须先找出存储介质上可供使用的空闲块。存储介质上某个文件不再需要时,又要收回它所占的存储空间作为空闲块。用户作业在执行期间经常要求建立一个新文件或撤消一个不再需要的文件,因此,文件系统必须要为它们分配存储空间或收回它所占的存储空间。如何实现存储空间的分配和收回,取决于对空闲块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对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和收回的方法:位示图法(用一张位示图(简称位图)来指示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空闲块链接法(在UNIX操作系统中,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 关键词:磁盘的分配和回收管理;位示图;成组链接。

前言 通过该题目的设计过程,掌握磁盘存储管理的原理、软件开发方法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使用位示图管理磁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了解程序运行前和回收磁盘的物理地址过程。学会用模拟UNIX系统的成组链接法实现磁盘空间的管理。了解UNIX的命令及使用格式,熟悉UNIX/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练习并掌握UNIX提供的vi编辑器来编译C程序,学会利用gcc、gdb编译、调试C程序。希望通过本次设计过程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正文 1. 实验目的 磁盘格式化时,系统把磁盘存储空间分成许多磁道。每个磁道又分成若干个扇区(又叫做块)。这些空间就是用来存放用户文件的。当用户的文件不再需要时,就应该删除。把一个文件存放到磁盘上时,可以组织成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等。因此,磁盘空间的分配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连续空间的分配;一种是不连续空间的分配(又叫动态分配)。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是操作系统应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对磁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 2. 设计思想 位示图法: 一个简单的管理方法是用一张位示图(简称位图)来指示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一个盘组的分块确定后,根据分配的总块数决定位图由多少个字组成,位图中的每一位与盘组分块一一对应。位示图是一张可以反映磁盘空间是否被占有的模拟图,用一个二维数组表示磁盘的空间,数组内每一个元素表示磁盘内相应的分块,数组元素为“1”表示该块已被占,“0”表示该块为空。数组元素位置与磁盘分块一一对应,即可描述出磁盘空间的利用情况。 成组链接法: 首先定义磁盘分配数组并初始化,9个一维数组分别表示9个空闲块,程序运行时,先将专用块A〔0〕复制到内存中,然后进行功能选择,分配时,查MA,从中找出空闲块号,当一组的空闲块只剩第一块时,应把该块中指出的下一组的空闲块数和块号复制到专用块这,然后把该块分配给申请者,当一组的空

Linux 操作系统查看服务器系统信息命令(linux系统)

Linux 操作系统查看服务器系统信息命令(linux 系统系统: # uname -a # 查看内核 /操作系统 /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 CPU 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 PCI 设备 # lsusb -tv # 列出所有 USB 设备 #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 env # 查看环境变量 资源 : #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 du -sh <目录名 >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总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闲内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统负载 磁盘和分区 :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挂接的分区状态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区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换分区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盘参数 (仅适用于 IDE 设备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启动时 IDE 设备检测状况 网络 :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墙设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监听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经建立的连接 # netstat -s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用户 : # w # 查看活动用户 # id <用户名 > # 查看指定用户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户登录日志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统所有组 # crontab -l #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

习题04_Linux磁盘管理

习题04_Linux磁盘管理 一、单选 1. Linux文件系统的文件都按其作用分门别类地放在相关的目录中,对于外部设备文件,一般应将其放在(C )目录中。 A. /bin B. /etc C. /dev D. /lib 2. 在/etc/fstab文件中指定的文件系统加载参数中,(D )参数一般用于CD-ROM等移动设备。 A. defaults B. Sw C. rw和ro D. noauto 3. 当使用mount进行设备或者文件系统挂载的时候,需要用到的设备名称位于( D )目录。 A. /home B. /bin C. /etc D. /dev 4. 下面哪个系统目录中包含Linux使用的外部设备(B )。 A. /bin B. /dev C. /boot D. /home 5.每个设备文件名由主设备号和从设备号描述。第二块IDE硬盘的设备名为(hdb ),它上面的第三个主分区对应的文件名是(hdb3 )。 二、填空 1.df命令的功能是(显示文件系统空间使用情况),du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目录或文件占用磁盘空间容量)。 2. CD-ROM标准的文件系统类型是(iso9660 )。 3. Linux使用支持Windows 9.x/2000长文件名的文件系统的类型是(vfat )。 4. 设定限制用户使用磁盘空间的命令是( quota )。 5. /sbin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6. 检查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ev/had5是否正常,若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其命令及参数是(fsck –a /dev/had5 ) 7.以下为u盘插入usb接口后执行fdisk –l的结果。则要将该u盘挂装到/mnt/usb下的命令是(mount /dec/sdb1 /mnt/usb )。

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区别

Linux与Windows XX的总体比较 Linux何以备受青睐,致使除微软以外,国际上有名的硬、软件厂商都毫无例外地与之结盟、捆绑。甚至连世界IT的龙头老大“蓝后巨人”IBM也要“全面拥抱Linux”呢? 首先,Linux作为自由软件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免费提供源码,二是爱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修改、复制和发布程序的源码,并公布在Internet上。这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操作系统高手为Linux编写各种各样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使得Linux成为一种不仅只是一个内核,而且包括系统管理工具、完整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在内,用户很容易获得的操作系统。 由于可以得到Linux的源码,所以操作系统的内部逻辑可见,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查明故障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在必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及时地为Linux打“补丁”(这正是笔者前面文章中讨论的集市模式开发软件最本质的内容),这是其它操作系统所没有的优势。同时,这也使得用户容易根据操作系统的特点构建安全保障系统,不会由于不了解不公开源码的“黑盒子”式的系统预留的什么“后门”而受到意外的打击。 第二,究其根本,Linux是一个UNIX系统变种,因此也就具有了Unix 系统的一系列优良特性,Unix上的应用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Linux 平台上,这使得Unix用户很容易掌握Linux。下面简要地描述UNIX 亦即Linux的一系列特色。 2.1 UNIX/Linux的主要特色

早期UNIX的主要特色是结构简炼、便于移植和功能相对强大,经过30来年的发展和进化,形成了一些极为重要并稳定的特色,其中主要包括: 1. 技术成熟,可靠性高 经过30来年开放式道路的发展,UNIX的一些基本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有的已成为各类操作系统的常用技术。实践表明,UNIX是能达到大型主机(mainframe)可靠性要求的少数操作系统之一。目前许多UNIX大型主机和服务器在国外的大型企业中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不间断地运行。例如,不少大企业或政府部门,即所谓肩负关键使命的场合/部门将其整个企业/部门信息系统建立并运行在以UNIX为主服务器的Client/Server结构上。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将其重要的信息系统完全建立在NT上。 2. 极强的可伸缩性 UNIX系统是世界上唯一能在笔记本电脑、PC、工作站,直至巨型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而且能在所有主要CPU芯片搭建的体系结构上运行(包括Intel/AMD及HP-PA、MIPS、PowerPC、UltraSPARC、ALPHA等RISC芯片)。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操作系统能达到这一点。此外,由于UNIX系统能很好地支持SMP、MPP和Cluster 等技术,使其可伸缩性又有了很大的增强。目前,商品化UNIX系统能支持的SMP,CPU数已达到几百甚至更多个,MPP系统中的节点甚至已超过1024个UNIX支持的异种平台Cluster技术也已投入使用。UNIX的伸缩性远远超过了NT操作系统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

Linux硬盘分区管理工具

Linux硬盘分区管理工具 在安装Linux 操作系统时,如果选择了手工的分区方式,将启动硬盘分区工具Disk Druid。这个程序是安装程序自带的。下面 讨论一下该软件的使用。 Linux下硬盘分区的标识 在Linux 下用hda、hdb 等来标识不同的硬盘;用hda1、hda2、hda5、hda6 来标识不同的分区。其中,字母a 代表第一块硬 盘,b代表第二块硬盘,依次类推。而数字1 代表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2 代表第二个分区,依次类推。1 到4 对应的是主分区 (Primary Partition)或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tion)。从5开始,对应的都是硬盘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一块 硬盘即使只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也是从5开始编号的,这点应特别注意。 如图0-8,是在Linux硬盘分区工具Disk Druid 下看到的某计算机的硬盘情况。系统上有一块硬盘,名字为/dev/hda,它上面 有一个NTFS 格式的主分区hda1 以及一个扩展分区hda2,扩展分区hda2又被分解为若干个逻辑分区,包括FAT格式的hda5和hda6, ext3 格式的hda8,swap 格式hda7。 提示:兼容性问题。如果在Windows环境下看,hda1 将对应C,hda5 对应D,hda6则对应E,其他分区Windows 是不能识别 的,因此看不到。 图0-8 Linux下的硬盘分区标识 删除分区 如果要删除某个分区,先用鼠标选中它(如图0-9),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就可以删除一个分区了。删除前,会有确认删除

的对话框,如图0-10,点“删除”按钮,选中的分区就被删除了,变成空闲空间,如图0-11。 图0-9 图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