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自主尝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发现理解并归纳总长、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德育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2.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两端都栽”情况下植树的棵数和间隔

数之间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游戏引入(做相反的动作),现在我们所举的是哪只手呀?从这只手中你想到哪个数?

2.通过手指数和手指的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间隔。

生:间隔数+1=手指数手指数-1=间隔数

2.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发现来学习新的内容——植树问题。二、环保教育,引出课题

1.师:植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大力美化绿化校园,种植很多树木,还打算明年植树节在全长20m的跑道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同学们看看有几种栽法?

2.小组合作画图表示栽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第一种:两端都不栽、第二种:只栽一端、第三种:两端都栽)

师:同学们真历害,设计出了这么多种方案,今天我们只研究两端栽的植树情况。

三、合作探究,归纳规律。

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出(两端栽的情况)

师:假如总长为30米,每隔5m栽一棵,可以栽几棵

①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图表示,并填写表格。

②学生填表后,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总长(米)间隔距离(米)

两端都栽间隔数问题都栽20 5 30

540 5我发现了:----------------------------------------------------------------------------------------------------------

③让学生上台展示汇报。(板书: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总长=间隔数×间隔距离)(读关系式)④不画图,你知道40米可以栽几棵

4.反馈规律

(1)师:同学们很有善于动脑筋,通过画线段图与合作发现了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种思想太重要了,所以我们说团结力量大,(把掌声送给自己)。

(2)运用规律验证(情景1中的题目)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00÷5=20(棵))(3)师:100÷5=20(棵)对吗?为什么?

5.快速回答:

(1)7个间隔种()棵树。

(2)20个间隔种()棵树。

(3)9棵树之间有()个间隔。

(4)30棵树之间有()个间隔。

6.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例如:插彩旗、桌子凳子的摆放、安装路灯等等,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发现来算一算需要彩旗多少面彩旗来美化校园呢?(指练习说)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一)完成巩固练习,渗透德育教育

1.艺术节要到了,同学们在一条30米长的花圃边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需要彩旗多少面彩旗?(为了创造艺术节的氛围,我们老师可是费了一番心思,我们真幸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学校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上墙,每隔1米写一个字,从第1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的距离有多少米?

(二)、完成检测题,渗透德育教育 1.摆花盆美化舞台。如果有9盆,则有()盆。

如果有21盆,则有()盆(德育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用一些鲜花来美化校园,大家可要爱护这些鲜花。)

二、解决问题。近几年我们金城江区着力建设“美丽金城”,前几天工人们在一条长2千米的街道一边安装路灯(起点和终点都安装),一共安装了41盏灯,每盏灯相隔多少米?(德育教

育:路灯是城市的眼睛,请大家爱护每双眼睛)

四、全课总结,渗透积极思想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今后我们还会学到学习两端都不栽的,只栽一端。像这样是属于两端都不栽的情况(课件出示两端都不栽的题目),像这样是只栽一端的。(课件出示只栽一端的)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提前研究。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小组合作:

1.学校打算明年植树节在全长20m的跑道一边植树,每隔5m 栽一棵。同学们看看有几种栽法?

2.小组合作画图表示栽树方案, 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第一种:两端都不栽、第二种:只栽一端、第三种:两端都栽)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合作探究,归纳规律。

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出(两端栽的情况)

2.师:假如总长为30米,每隔5m栽一棵,可以栽几棵? ①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图表示,并填写表格。

②学生填表后,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总长(米) 间隔距离(米) 两端都栽

间隔数问题都栽

20 5

30 5

40 5

我发现

了:----------------------------------------------------

------------------------------------------------------

③让学生上台展示汇报。(板书: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总长=间隔数×间隔距离)(读关系式) ④不画图,你知道 40米可以栽几棵? 3.反馈规律

(1)师:同学们很有善于动脑筋,通过画线段图与合作发现了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种思想太重要了,所以我们说团结力量大,(把掌声送给自己)。

(2)运用规律验证(情景1中的题目)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00÷5=20(棵))

(3)师:100÷5=20(棵)对吗?为什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案设 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页例1、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册《数学广角》主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 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 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 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 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 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 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 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 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 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 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 或圆形等等。本节课着重研究直线上植树的一种情况(两

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设计理念】: 《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选择的间隔长不同,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

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唐国安纪念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开课《植树问题》教案 陈健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108页例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点数=段数+1”,总长=段数×间距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点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段数与点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点数与段数” 1、教学“点数与段数”的含义。 问题1: 20米路,每5米一段,一共分了几段? 问:这道题我们该怎么做?学生答;问:为什么要用除法?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问题2: 20米线段,每5米点一个点,一共要点几个点? 问题3:

20米路,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种几棵? 问:这道题我们该怎么做?学生答;师问:为什么和刚刚那道题不同要多+1,这两个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现在有几个点,我们要把树种在点上还是种在段上? 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点什么是段。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什么。(每隔5米是指什么,两端要栽……,并重点理解“每隔5米”就是指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就是间距;两端:也就是这行树的两头)然后教师提问: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答案呢?(如果要求同学们通过画图证明,每5米1棵,那究竟要画到什么时候呢?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那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学生实践记录单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se pairs to determine pos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5例1、“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材、学情分析】 例1教学列、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已经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教材分三个层次教学:一、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产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需要;二、教学列和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行与第几列的规则;三、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表明了三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会和中学里的数学知识发生矛盾。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练一练”在例题的情境中进行。以数对知识为重点,设计了“列、行位置→数对表示→列、行位置”的线索,把例1教学的各个知识组成系统的结构。第1题先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巩固列与行的知识;再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进一步明确在数对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巩固数对的知识。第2题通过在图中寻找(6,5)的位置,具体解释这个数对的含义,加强对数对的理解,体会它能清楚、简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例1的情境图中,每个学生的座位都可以用数对表示,确定各个人位置的数对都不相同。图中有6列、5行,任何一个列数不超过6、行数不超过5的数对都有一个学生的座位相对应。可以利用情境图的这些内涵,组织学生充分地“练一练”。 练习三第1~3题配合例1的教学,巩固列、行的知识,以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第2题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种情况,隐含了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些比较中,深入地体会数对。第3题花色地砖的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地砖的位置都在奇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地砖的排列是对称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地砖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7,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展开。 【教学目标】

四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四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包含三个问题(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主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材第106页例1通过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隔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能运用规律或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树和小路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呢? 2、揭题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猜想规律。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进度表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班共有学生比较少,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小学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生活上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借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归纳出间隔数与树的棵数之间的规律。 2.能够借助图形分析,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简单植树的问题。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并且,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在生活中找间隔----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会应用”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并经历分析、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上,我还借助媒体等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手中,还藏着怎样的数学知识呢,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2、伸出你们的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摆动手指,创设情境,一下子就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当学生发现,五根小指头之间,有四个间隔。这时,我就提出,诚聘环境设计师这一招聘启事,一下子就激发了所有学生兴趣,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方案,自己分析,发现规律,从而巧妙地引出:植树问题。 (三)、在发现中找规律 通过同学们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并给学生故意设置路障,知道指数的棵树,说两端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再次合作交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这样,

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种) 【学习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页例1。 【课程标准描述】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目标】 1.动手观察,理解“间隔、间隔数、两端都栽的含义,发现并理解间隔数、棵数、总长之间的关系。 2.会解决生活中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会根据间隔数、总长求棵数。 3.学会猜测、讨论、验证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感悟构建数学模型(线段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激发研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手指间的间隔,初步了解“间隔”,说一说生活中的间隔,加强对“间隔”的理解,通过“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这一情境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两端都栽含义,通过猜想、验证“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发现并理解间隔数、棵数、总长之间的关系,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目标2。 3.通过经历探讨交流、猜想验证,画线段图发现规律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以及通过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评价目标1) 请同学们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之间都有一条指缝。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指缝叫“间隔”。那么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课件出示)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等都有间隔。)出示课本106页例题1的图片,引出课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评价目标1、2) 师出示完整问题: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理解信息。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板:两端要栽) (3)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简解]:通过解答一个与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教材首先结合场景图,提出问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又有助于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设计理念]: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动的、有趣的生活信息,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设计思路]:故事引入,激发兴趣——独立探索,寻找策略——相互交流,提取策略——自主比较,感悟策略——知识迁移,分层练习——拓展延伸,巩固升华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生讲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们知道什么策略吗?你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能不能举例说明?(生回答)师小结那么在数学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呢?等学完了这节数学课我们再来说说。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运用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把“策略”与具体方法相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感悟“策略”的含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收集信息,看例题,提问,从例题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王大叔一共有多少种围羊圈的方法? 如学生猜出几种答案,这时教师追问,是不是这几种呢?你有办法验证吗?同桌讨论。 如学生一时说不上来,教师追问,看来,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答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吗?同桌讨论。 2、同桌讨论 3、在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利用手上的学具操作解决来验证。 4、交流方法 (1)摆小棒,整理出长方形所有长与宽长度的可能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摆法板书:如果长方形的宽是1米,长就是8米。 如果长方形的宽是2米,长就是7米。 如果长方形的宽是3米,长就是6米。 如果长方形的宽是4米,长就是5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7.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间距数+1=棵数,棵数-1=间距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原型 1、教学“间隔”的含义

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开花来不结果,能写会算还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师:我们这双小手不仅能写会算,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想了解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五指张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5个手指,4个空) 师:在数学里面我们把空叫做“间隔”,那么我们张开的5根手指,有几个间隔呢?(4个间隔) 举例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钟声…) 3、根据生活实景信息回答问题。 (1)公园的一侧一些树,数了数有6个间隔,一共栽了几棵树呢?(7棵) (2)庄老师家在6楼,从1楼到6楼要爬几层楼?(5层) (3)河边的护栏有5根铁链,需要几根柱子?(6根) 4、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的5根手指间有几个间隔;爬楼梯要几层;铁链需要几根柱子等,数学中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 二、构建模型 1、用图象语言描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右手)我把5根手指看作5棵树,他有4个间隔。那么,6棵树、7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呢?你能用一个图来展示说明吗?(生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6 页例1。 教学目标: 1.探究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 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比较简单的例子验证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中心问题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和大家一起猜一猜,请看。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打一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什么呢?你说说看?生:他是手。 师:哦,他就是我们的手。我们的手作用可真大,又会写又会画还会算,而且我们的手上还有许多的数学奥秘,仔细看老师的手,你看到了数字几呢? 生:5. 师:哦,你们都看到了数字五,那你还能看到数字几呢? 生:我看到了数字4、3、2、1。 师:哦,你说的数字4、3、2、1表示的是什么啊?能告诉我们吗? 生:手指的个数。 师:哦,手指的个数。那我们说的五也是手指的个数,对吧。诶,除了手指的个数外你还能看到什么呢? 生:还能看到手指之间的间隔。 师:哦,手指之间还有一个个的间隔。同学们,在老师的手上五个手指之间到底有几个间隔呢? 生:4个。 师:数一数。1、2、3、4,恩,还真有4个间隔。那四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三个手指之间呢?两个手指之间呢? 生依次回答。 师:恩,一个间隔。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了吗?手指数比间隔数怎么样啊? 生:手指数比间隔数多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 角”例3:“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尝试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 2.解决沿封闭图形植树的实际问题: 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绿色正方形泡沫板每组1块,牙签每组若干根,绳子每组1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线段植树的三种情况.以及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仔细回忆一下:沿一条线段植树,有几种情况?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生1:有三种情况。两端都植,棵数比间隔数多1。

生2:两端都不植,棵数比间隔数少1。 生1: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课件上分别演示。 [本环节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线段植树的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方面引入新课:另一方面,本节课在学习沿正方形植树时的多种方法,也和这三种情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温故而知新。] 二、探索规律 1.引课。 师:这三种情况都是沿一段路植树,生活中你还见过沿什么植树的情况? 生,:我见过沿圆形的湖植树。 生::还有沿正方形的草坪植树。 生,:沿长方形花坛植树。 师:这些都是沿封闭图形植树,这样植树,棵树和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2.探索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一下!各个小组利用学具中的绳子和牙签.围一个封闭图形,想办法固定在正方形泡沫板上,数一数牙签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活动。 汇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1 小数乘法 2 位置 3 小数除法 4 可能性 掷一掷 5 简易方程 6 多边形的面积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8 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85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也有上进心,但个别同学由于接受知识的能力的差异有厌学情绪,所以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补充内容(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鸡兔同笼、数字编码)。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安排了位置,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综合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自主尝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发现理解并归纳总长、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德育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2.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两端都栽”情况下植树的棵数和间隔

数之间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游戏引入(做相反的动作),现在我们所举的是哪只手呀?从这只手中你想到哪个数? 2.通过手指数和手指的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间隔。 生:间隔数+1=手指数手指数-1=间隔数 2.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发现来学习新的内容——植树问题。二、环保教育,引出课题 1.师:植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大力美化绿化校园,种植很多树木,还打算明年植树节在全长20m的跑道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同学们看看有几种栽法? 2.小组合作画图表示栽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第一种:两端都不栽、第二种:只栽一端、第三种:两端都栽) 师:同学们真历害,设计出了这么多种方案,今天我们只研究两端栽的植树情况。 三、合作探究,归纳规律。 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出(两端栽的情况) 师:假如总长为30米,每隔5m栽一棵,可以栽几棵 ①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图表示,并填写表格。

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1课时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106~111及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植树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互动新授 (一)提出问题——两端都栽、两端不栽。 1.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 2.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3.(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二)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提问:刚才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了两种植树情况,现在同学们能否用算式来表示这两种植树情况呢? 1.两端都栽:(教学例1) 假设小路长20米,那么可以栽几棵? 5m 用画线段图表示: 则20÷5=4,要栽5棵。 由此可知:lOO÷5=20(个),那么这里的20就是棵数了吗?应该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具:课件、小纸条、小树、短绳子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公告(为了迎接开放日的到来,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小设计师一名,请看招聘启示。) 出示招聘启示和校园图片[设计意图]因为每年一度的开放日,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是每个招聘启示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小设计师一名。要求:在新功能楼到南门有一条20 米长的小道,在小道的一边每隔5 米种一棵树,请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学生都很关注的,本节课就利用课件显示出学校南门的环境,使学生感觉很熟悉,一下子就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样,学生就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设计天份,在这张长20 厘米的纸条上设计植树方案。注意:20 厘米的纸条代表20 米长的小路。)

2、学生动手在卡纸上设计植树方案。(播放轻松的音乐) 3、学生汇报其设计的植树方案。A、我按要求每隔5 米种一棵,我是按两头都种来设计的,所以我种了5 棵。B、我是只种一头的。所以我只种了4 棵。C、我是两头都不种的,我只种了3 棵。 4、师:你们所设计的植树方案真棒,植树是一项环保活动,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响应,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课件创设了美丽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而学生所设计出的不同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为学习例题奠定基础。而老师一两句的环保教育,也适时地教育了学生,使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但为什么同一个要求,会有不同的棵数呢?)学生说出原因。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脑筋急转弯: 把一根木头钜成6段,要钜多少次? 三、了解概念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几等份,求一份的长,叫做等分线段。 数量关系式:总长÷份数= 一份的长 如果在一条线段路程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种一棵树,求可以种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xx学区校本教研 备课本 (一) 科目: 年级: 执教教师: 年度期

一、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 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二、学段目标:

第一单元备课说明

xx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数学教案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 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 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 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 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 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 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植树问题 》(1)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页例1。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等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比较简单的例子验证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感知间隔的含义,探索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1、手指中的间隔问题。 观察这只手,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数字?(手指数5) 还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数字?(间隔数4) 5根手指,有4个间隔。那4根手指呢?3根呢?2根呢?1根呢? 2、排队中的间隔问题。 那么,在生活还有很多地方有间隔。如站队做操时,人和人之间也有间隔。 活动:请几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一臂间隔排队。 观察人数与间隔数的变化。说说人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点数=间隔数+1间隔数=点数-1点数-间隔数=1) 从开始这位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这条队伍中,其余每一位同学都一人对应一个间隔,以后每增加一人就增加一个间隔,间隔数和人数是一一对应的,唯独多了开始的这位同学。所以间隔数要加上1才是人数。 3、说说生活中其他的间隔问题。 生活中的间隔随处可见。手指中有间隔,排队中有间隔。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间隔呢?一般来说为了整齐美观这些间隔长度都是固定的。最常见的就是两棵数之间的间隔。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数学上都统称为间隔问题,也叫植树问题。今天这节课,张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运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决植树问题。 二、解决“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 1、出示题目:同学们在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 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全长1000米间隔长5米) b.理解“一边”“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小路的一边,两端在哪里里? 我们刚才找过的手指,排队属于哪一种?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两端要栽?除了两端都栽还有哪几种情况? 我们今天主要研究这种两端要载的植树问题。 3、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4、反馈说算理。1000÷5=200(棵)200+1=21(棵) 200指什么?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全长÷间隔长=间隔数)为什么还要加1?(间隔数+1=棵数) 师追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1呢? 5、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

课题植树问题授课人:沈君授课时间2015年 12 月 8日教学内容教材P106例1及练习二十四1-5。 课型新授课时 1 本期总第节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表格,20厘米的线段。 教学活动预设 时间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每日一练,设置铺垫 1、每日一练。 2、掌声鼓励计算全对的同学。看着老师的手,你看到了 数字几?(5)我还看到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 么吗?(缝隙、空格)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 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 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有几个间 隔?3个手指呢?2个手指呢?(强调1个手指没有间隔)你 发现了什么?(提醒手指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谁能说一 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3、引入: 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我 们看看还有哪里有这样的间隔?每个间隔间的距离呢?(间 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间隔,间距”相关的数学问题。(板 书:间隔,间距)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还记得我们去年看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吗? 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准备从同学们当中招聘几 名校园环境设计师。 2、合作探究。 (1)理解题意[设计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

四年级数学下 第八单元 植树问题(一)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7页的例1及第11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 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生:手,或手指) 2、师:伸出左手,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看看能夹多少枝笔。(笔不够用的可以用其 他物品代替) 师:同学们考虑一下,手指的个数与夹住铅笔的枝数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用数量关系 表示出手指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思考,引入“间隔数”。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手指数=间隔数+1)师:有的人患有多指症,如果他有6个手指,那么可以夹住几枝铅笔?为什么? (5枝,因为六个手指间有5个间隔) 师:如果科学家们要制造出一个一支手能抓10枝笔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一支手需要 有几个手指头?(11个,因为11个手指头间才能有10个间隔) 3、师: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许多类似手指问题一样的数学问题。我们称之为“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 为创建绿色园林城市,学校在100米长的主道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大家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可能会种几棵?”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说明。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说明。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及时指导) 2、互动交流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想的怎么样了,请把你的种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互动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种植方法,小组内互相订正)(2)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各组方法,并解释其想法。 (3)实践操作,发现规律 ①引导学生思考:(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大家看,在一段直路上种树,如果两端都种, 种树的棵数与树之间的间隔数之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很快发现: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师:是的,你们发现的很对。如果把这个发现用一个关系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就是怎么得到棵数? (生: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生:间隔数=棵数-1) (板书: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②提问: 如果一排共有10棵树,中间会有几个间隔?1000棵树呢? 如果一排树中间有10个间隔,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棵树?100个间隔? 如果分成n个间隔呢?(生:n+1=棵数) ③师:这是学校的植树方案,这个线段图能看懂吗?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小路的一 侧共需要多少棵树? 20m 5m 如果有学生只说100÷5=20棵,提问:这个20表示什么?(20个间隔)(板书:100÷5+1=21棵) 师:如果每隔4米种一棵,共需要多少棵树?(100÷4+1=6棵) 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1)师:通过研究这道题,要求共种多少棵树,怎样计算? (可多指出几名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形成结论。) (2)小结:求在一侧植树的棵数(两端都要植)用路长除以间距再加1。用公式表示是:路长÷间隔+1=棵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