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意想不到的真实论纪录片大师埃罗尔_莫里斯的电影风格

揭示意想不到的真实论纪录片大师埃罗尔_莫里斯的电影风格
揭示意想不到的真实论纪录片大师埃罗尔_莫里斯的电影风格

摘要

本文论述了当今纪录电影大师埃罗尔?莫里斯作品的独特电影风格及对纪

录电影美学的卓越贡献。莫里斯在反叛直接电影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

恐怖采访”的形式,无线索叙述的方式,选取非同寻常的拍摄对象探究他们如何理解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及周围世界。他的作品在华丽的艺术派头背后渗透着悲观而复杂的主题及些许后现代艺术的尴尬。关键词

纪录片恐怖采访无线索叙事悲观而复杂的主题交叉授粉

揭示意想不到的真实

论纪录片大师埃罗尔?莫里斯的电影风格

孙红云

大师研究

埃罗尔?莫里斯(ErrolMorris,1948—)

是20

世纪70年代之后纪录电影革新中旗帜最鲜明的一位导演,他从投入纪录片事业一开始就自觉地与直接电影决裂,他探索和拓展了纪录片的表达空间,丰富了新纪录的表达手段。他认为“70年代,纪录片陷入泥淖之中。依我看,有几分是真理电影(实指直接电影)

的罪过。”②莫里斯以他的作品毋庸置疑地确立

了新的纪录片的美学品质。

在新纪录的创作上,埃罗尔?莫里斯不仅在发现和寻找拍摄对象上具有天才的直觉和非凡的能力,更在具体拍摄手法和制作理念上“异端斜说”层出不穷。莫里斯挑战着“纪录片”这个真实的假定,他认为纪录片可以是主观的,并且身体力行拍摄反映内心主观世界的纪录片。在纪录片的名义下,莫里斯狂热的大脑试图以第一人称探索人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理解自己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方式。他执着地把镜头聚焦在那些看似古怪、离奇、有趣的现实人物身上,借他们可笑、荒谬、半悲剧的故事分析和讽刺复杂怪异的美国文化及资本主义社会。

一为直接电影鸣起警钟

以打破电影传统为乐趣的埃罗尔?莫里斯是从反叛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直接电影开始他的电影事业的。“真理电影(实指直接电影)的主张惹恼了我。这些主张对我而言,很清楚是错误的。自身明显的错误。风格不是真实。你选择了一定的风格,并不意味着你就莫名其妙地解决了‘笛卡尔之谜’,

也不意味着你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思考。你只是

87

选择了一种方法论。这非常像这种思想:因为《纽约时报》使用了某种字体,这种字体就保证了该报上所写的每个句子都是真实的。那完全是一派胡言!”③莫里斯从自己第一部影片《天堂之门》(GatesofHeaven,1978)就开始讨伐直接电影的制作方法,“《天堂之门》的确是对真理电影的一个反击。事实上,在制作这部影片时,我们曾经开玩笑说,我们要谨奉真理电影所有的原则,并首先坚持它。取代手持摄影机的是,我要确信摄影机始终在三角架上!还有代替观察人们,尽可能地做一个谦虚者的原则,我让人们直接对着摄影机谈话,还让他们直接看着摄影机,尽可能地调动人!取代轻便设备的是,我要使用重型设备!对不进行任何安排的主张,我要安排一切!”④

《天堂之门》的成功使莫里斯更加相信:能够以一种更加有力的方式,即完全不同于直接电影的方法完成纪录片的叙事,而且能够使影片非常生动有趣并真实有力。该影片调查拍摄了两个宠物公墓的故事。空想主义的麦克卢尔满怀对宠物虽死犹生的爱而开设的宠物公墓最终以失败而告吹。另一个由精明的哈波特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在纳帕山谷开设的宠物公墓繁荣兴旺起来。影片透过这两个故事使人窥视到美国后现代社会人的各种病态以及与宠物千姿百态的关系。该片不可磨灭地改变了人们对纪录片的理解,也为莫里斯赢得了一批狂热的崇拜者。以同样的创作方式,莫里斯创作了《弗农,佛罗里达》(Vernon,Flori-da,1981),纪录了一个死水一潭的小城里一些行为古怪的居民。

1988年,莫里斯完成了迥异于直接电影的新纪录的典范影片——

—《细蓝线》(TheThinBlueLine)。他说“该片的拍摄,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那种带着一个手持摄影机东奔西跑努力去观察一系列事件的标准纪录片。”⑤它在美学意义上对直接电影进行了彻底的革命,自觉地对纪录片在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局限提出疑问。影片是对一起发生在1976年美国德州达拉斯高速路上一名警察被射杀案件的重新调查。该片直接挽救了因该案被错判为死刑的亚当斯的生命,并使他获释。莫里斯在该片的创作中植入剧情片多视点多层面的复杂叙事方法,以摄影机为调查真实的工具,通过搬演几个案发目击证人不同的,自认为真实的场景而提醒观众不要把看到的想像为现实的客观、可信的纪录。影片没有直接断言某人的证词比其他人的更正确,也没有任何画外叙述,而以多重观点来增加诡异性,表达客观真实的不可能。

值得提醒的是,莫里斯的这些搬演不是作为说明真实的一种方法,不是为了向观众展示真实地发生了什么,而是在告诉:真实常常是必然发生的,但抓住它却很难。讽刺地是,基于《细蓝线》的巨大影响,这种搬演手法从此被大量的纪录片效仿,往往被认为是新纪录的标志之一。另外,对该片搬演手法的模仿还产生了大量的真实电视及各种真实秀的电视节目。在《死亡先生》(Mr.Death,1999)、《战争迷雾》(TheFogofWar,2004)中,莫里斯仍然使用了搬演来增强视觉力量。但事实上,搬演只是莫里斯为增强视觉力量所采用的手段之一,他的关于斯蒂芬?霍金的影片《时间简史》(ABriefHistoryofTime,1991)和受到批评家高度赞扬的《快速、廉价、失控》(Fast,Cheap&OutofControl,1997),以及系列电视纪录片《第一人称》(FirstPerson,2000),都是没有使用搬演的优秀新纪录影片。

莫里斯精心构思的《细蓝线》在纪录片形式上还运用了许多原创的手法,包括在实际的行为和资料影片之后创造性地使用真实的声音录音带,即该片的高潮——

—哈里森招供。录音带里莫里斯与哈里森对话的声音赋予视觉小型录音机的特写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有华丽的摄影、与众不同的剪辑、大胆的黑白色彩校正处理以及施催眠术般的原创音乐,都使得该片被直接电影视为异端怪物。《细蓝线》成为直接电影的一个警钟,也是纪录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它对80

年代纪录片的普及功不可没。88

二恐怖的采访

一流的采访是埃罗尔?莫里斯的纪录片叙事的关键因素,也是他影片的核心与灵魂。莫里斯耗时3年的分析哲学的博士生学习和长达六、七年私人侦探的体验及经历为他影片中被称为“精神疗法”或“谈话疗法”的采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里斯认为纪录片的采访本质上应该是调查:“在采访中我所揭示的材料本质上是调查性的。司空见惯的采访是拿着一张写着一些要人们回答问题的表格,并且他们已经知道了他们所期待的答案。他们不是调查。而我非常非常努力地去做采访,我所做的调查不是我原本想听的事情,或者希望听到的事情抑或认为我将要听到的事情。至少,我尽量打开一些不可预料的将要发生的事情可能性。当然在《细蓝线》中情况也是这样。它是一个我非常非常自豪的调查。”⑥

为了获得意想不到的调查效果,莫里斯努力实现第一人称的交流。为此,他专门发明了“恐怖采访机”(Interrotron)用于采访。“恐怖采访机”是由莫里斯的妻子根据他的采访特点而杜撰的词汇,因为这个词结合了两个重要的概念——

—“恐怖”(Terror)和“采访”(Interview)。⑦这个发明物与讲词提示机相似:莫里斯与拍摄对象每个人都面对一台带有监视器的摄影机,莫里斯的影像就投影在拍摄对象面前的监视器上,而拍摄对象的影像也同样投影在莫里斯面前的监视器上。这样莫里斯和拍摄对象都直接看着人脸谈话而不是面对黑洞洞的镜头。1997年完成的《快速、廉价、失控》是莫里斯第一部使用恐怖采访机的影片。之后,他不断发展完善该设备,把“恐怖采访机”的概念发展为“盘封系统”(Megatron)概念。实际上是使用更多的摄影机。莫里斯在拍摄电视系列片《第一人称》时,盘封系统有时同时使用17-20架摄影机。“我讨厌重复自己,使用盘封系统,20台摄影机可以使我在仔细打量拍摄对象的同时细察采访的过程。”⑧

莫里斯使用恐怖采访机或者盘封系统的采访具有三重美学价值:1、比起莫里斯与拍摄对象面对面的谈话,恐怖采访机的采访保持了二者之间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有助于拍摄对象更加自由地谈话,增加了谈话的私密性;2、这种技术设置使拍摄对象与莫里斯的目光相对的同时,也直接面对摄影机谈话,因而给人以第一人称独白的深刻印象,而不同于普通的

脱口秀;3、利用这种多台摄影机拍摄的影像使莫里斯能够在后期剪辑中有更多的机会随心所欲地操控和风格化影像。“这就是人为的第一人称与真实的第一人称之间的区别。这个恐怖采访机是真正第一人称摄影机诞生的标志。”⑨莫里斯认为这套设备使得影片不再强调采访者与采访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采访主体身上,也就是他(或她)怎样看待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怎样看到他们自己。这恰恰是埃罗尔?莫里斯纪录电影的核心和灵魂观点。

拍摄对象以个性化方式谈话是莫里斯风格影片的重要特征之一。莫里斯为了保持采访主体谈话的新鲜感和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绝不在拍摄前与拍摄对象会面,而是出其不意地直接进行采访。“我认为拍摄前会见拍摄对象是毁掉一场谈话的最好方法。我的采访是要自然发生的。我不能在事先已经知道拍摄对象的情况下投入一场采访。我需要的是进行探索、调查、发现。”⑩莫里斯视采访为以摄影机为工具进行的调查。调查拍摄对象如何以个性化的方式看待他们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调查拍摄对象理解他们自己和世界的独特方法。《天堂之门》中纳帕山谷宠物公墓业主哈波特的大儿子直言不讳父子三人的矛盾:父亲具有强烈的权利欲望而不愿退居幕后,弟弟的专业优势也使其地位高于他,他只有屈居第三。二儿子则更多地沉浸在自己诗意梦想失落的独语中。《弗农,佛罗里达》里那位火鸡射猎狂谈到自己相距不到半小时的两次射猎时的兴奋溢于言表;还有那些戴着厚厚的眼镜长期生活在固步自封的世界里的老头们对采访显得兴奋而炫耀,他们得意地向莫里斯展示他们豢养的实用大龟和负鼠,强调自己所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细蓝线》是不同寻常的,它甚至可能是独特的。它不是讲述一个凶手案件的故事,也不是相关的一个调查。而是一个调查!这个调查在哈里斯向我招供他是真正的凶手时达到高潮。”!"#《死亡先生》中雷彻特甚至谈到他想以否定大屠杀而使自己成为一名重要而可信的科学家,从而达到他事业颠峰的幼稚可笑心理。《战争迷雾》中麦克纳马拉谈到40年前肯尼迪总统被刺杀时满眼的泪水和哽咽的声音,他直言不讳二战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前一夜之间就烧死日本10万人口,承认他们几届政府都支持特务刺杀卡斯特罗,越战中因为情报出错而导致战争扩大化等等。莫里斯影片丰满复杂的人物形象正是从谈话中凸现出来,他的

89

这种谈话疗法的采访效果体现在莫里斯所有的影片中。“我非常相信通过人们怎样谈话,他们怎样使用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他是怎样的人。”!"#

三无线索叙事

以反常规反传统为乐趣的莫里斯在他影片的叙事上同样不落俗套。“无线索叙事者”的疯狂和不确定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充满怀疑和悲观思想的莫里斯。“无线索叙事者”是由俄裔美籍文学家弗拉德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从自欺叙事者和不能信赖叙事者发展而来的一种讲故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叙事者对将要发生的一切都没有想法。莫里斯坦率赞扬纳博科夫对他的吸引以及“无线索叙事者”成为自己影片叙事的特点$%&。因为传统纪录片的叙事技巧在莫里斯眼里实在是不够复杂和难解,他孜孜以求表达拍摄对象如何理解他们自己及其世界的目标使他有意识地摒弃了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技巧:画外解说、按照事件发生的过程、人物成长经历、大事年表、导演入镜串场、调查经过、就某一个问题两方面相关人士来回评价的平衡法等等。莫里斯像是一位魔术师控制自己的戏法那样控制构建他的每一部影片。“我想打破某些事情的规则——

—这种想法吸引了我,仅仅出于对它本身的兴趣,打破某种叙事规则。”“至少,在我的影片中剪辑变得相当困难,因为在我所制作的每一部影片中,我都在努力彻底改造一些观点。因此,剪辑使用什么样的原则我不是很清晰……如果这个过程不是连续的,并且不容易融为一体,如果有些东西在剪辑时你实际上没有揭示出来,如果它是突然出现的——

—如果你愿意——

—那么,在剪辑中要抓住要点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你实际上是创造新的东西。”’()“《天堂之门》的剪辑简直是难以置信的困难。许多非常有经验的剪辑师看了素材后说:‘要对这些素材作些什么我没有任何想法。我实在不清楚这些素材能够进行剪辑吗?’”*+,。该片的叙事最终根据两个宠物公墓开发的离奇故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由开发者、动物回收者、宠物主三方组成,但三方讨论的焦点则是人与宠物的关系;后半部分主要是哈波特父子三人的故事,重点谈论的是成功、失败及人生的体验。两大部分就宠物公墓开发的失败和成功仅是一条草蛇灰线,而拍摄对象内心世界的显露则相对呈现一种自由发散状态。《弗农,佛罗里达》的叙事比《天堂之门》更加自由灵活,就像一出后现代戏剧,除了火鸡射猎狂贯穿全片之外,其他10来个古怪人物出场入场几无逻辑依据。《细蓝线》的叙事线索较为清晰。影片的叙事从亚当斯和哈里森监狱里讲述案件的发生开始,围绕疑点重重的亚当斯的所谓招供,到蹊跷离奇的审判展开,直到最后哈里森在采访中招供自己是真正的凶手结束。《死亡先生》和《战争迷雾》虽然都是关于两个人物的纪录片,但影片避开了常见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的叙事方式,采取了典型的莫里斯“第一人称”采访设备,当事人直接面对莫里斯的影像叙述。《死亡先生》雷彻特的讲述从自己怪异事业的开始,到他积极、热情、敬业,再到他接受反犹太分子的委托踏上了命运的转折点,之后厄运重重。完成了他执着而悲剧的故事。《战争迷雾》则采用严肃的标题分段讲述11个教训。面对麦克纳马拉长达20多小时的采访以及相关的生活影像资料,莫里斯有意打破常见的按照时间线索叙事的方法,巧妙地按照拍摄对象麦克纳马拉对历史事件的强烈心得体会组织影片,揭示了这位曾置身于政治飓风中心才气十足,机敏能干,果敢凶狠,明辨时务的前美国国防部长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能体现莫里斯叙事才华的影片当数《快速、廉价、失控》。莫里斯称之为“叙事的自由落体”。该片的拍摄只用了10多天,而剪辑则耗时数年。单该片的素材就有:录像、超8、16毫米、超16毫米、35毫米。这些资料都在35毫米上进行再加工,另外莫里斯还从电视上拍摄一些素材编辑进这部影片。“把这四个故事交织在一起非常难以实现。该片的剪辑策略,严格地说,该片花了几年的时间剪辑,一度我完全放弃了它,因为我的确无法剪辑它。”-./片名源于片中机器人设计家罗德尼的一篇同名论文。最后,一筹莫展的莫里斯决定从开始就真实地告诉观众:这部影片将是疯狂的,它还将真实地混合各种不同的东西。因此,《快速、廉价、失控》的叙事是:从一开始就让观众感受到这种不同东西的混合,接着展开四个人物。这样至少观众对影片有了定位,就像是这四个人物的亮相。之后再回到这四个人物,不断往返这个顺序。于是,人们开始混合这几个故事,如一个人物在叙述,但与之相应的却是与另一个人物相关的画面,影片的三分之二贯穿着这种方法,间或插入绚丽的魔术表演和克莱德?波迪表演的老电影片断。“我想观众处于某种自由落体的状态中;置身于混合各种东西

90

的某种奇异之境中。因此,该片对观众而言,是一个叙事的自由落体运动。”!"#该片的叙事整体具有梦一般的品质。

四非同寻常的拍摄对象和悲观

而复杂的主题

埃罗尔?莫里斯的镜头总是远离喧嚣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炙手可热的社会问题,“我真的不关心沦为社会工作的纪录片。这样的纪录片制作者是社会工作者,他们揭露这个世界的不忠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和指导。”$%&但莫里斯决不是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Flaherty)式的逃离世俗和文明而回归纯真的原始神话。他的镜头对准那些看似性格怪异、有点神经质的人群以及他们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迷失在自己古怪的世界里难以自拔,但他们是“这个国家糟糕时代”的社会产物,他们无处不渗透着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气息,从他们身上往往能看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莫里斯通过影片传达出这些人对自己所痴迷所梦幻事物的出人意料的理解,其中不无隐喻与嘲讽。他说:“认为我喜欢怪异故事的思想太简单了。那是非常不正确的——

—尽管我的确喜欢怪异的故事。我喜欢那有些情感内容、动人的、真实的、情绪上有影响力的人作为我的采访对象。我也喜欢怪异、离奇、不同寻常的故事,但仅此是不够的。它们必须是与一些问题、或一组问题有关。曾在这里工作的一个人苛刻地说,我不会对一个故事感兴趣的,除非它包含了基本的哲学问题,准确地说,他说的是真的。”’()“我非常怀疑那些能够用一个主题句描述的纪录片。而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那些‘关于某某’界定和限制的电影不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我避免那些非常非常相似的纪录片手法。”*+,莫里斯在看似怪异不寻常的纪录电影中,实际上试图以“当局者”的角度来理解困扰人类的诸如爱、死亡、身份确认、社会存在等诸多哲学问题。

一个变态的希望始终贯穿着《天堂之门》,观众不由自主地感到惊奇:人们究竟期待着什么,死而复生?与我们心爱的重聚?爱或被爱?商业上的成功?意义的满足?也许期待着任何事情!最终我们却像纳帕山谷宠物公墓那个酷爱音乐创作的MBA毕业生一样陷入一个完全无望的大海中!幽默、感伤和讽刺成为影片的基调。《弗农,佛罗里达》影片开始就直接使观众置身于一个荒谬怪诞的诡异世界:“实际上,你真的以为这是个真实的世界吗?我从不那样想。”影片开头一个懒散的古怪老头便这样讲。接着我们透过火鸡射猎狂兴奋的神情和那些老头厚重的眼镜片及迟滞的表情,看到了这个地方根深蒂固的顽固、无知、无望、麻木、扭曲和变态。这个怪异的世界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而是一出令人深刻反思的哲学闹剧。《细蓝线》则是一部活脱脱的美国司法黑色讽刺剧。深沉老练的莫里斯绝不给出观众任何影片的主题和结论。首先是亚当斯和警官各执一词,难辨真假的案情,接着是影片最经典的部分:三个目击者分别讲述了三个版本的案发现场。他们都认为自己知道所发生的,并认为自己看见了所发生的。但的确他们不知道所发生的,而且可能根本没有看到多少!或者最多,他们所看到的是些误会。而《战争迷雾》中历史风云人物麦克纳马拉从几十万生命葬身于炮火的代价中总结的教训之一就是:我们相信的和看到的经常是错误的。敏锐的莫里斯意识到麦克纳马拉是历史有力的一部分,创作这个人的一个传略是抓住20世纪古怪风尚最好不过的方法了。影片不是一个简单的把他当作凶手、战犯来反对,而是努力去揭示他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揭示他人格的复杂性,并努力理解他。在麦克纳拉的“理性拯救不了我们”、“要从善你可能要先行恶”、“绝不说不”、“你不能改变人性”等11个教训中渗透着源于人类局限性、无法超越的悲剧意识。《死亡先生》没有对顽固和仇恨进行直截了当的描述,莫里斯力图理解这位出于人道主义而醉心于设计和修缮电刑椅子的麻省毕业工程师,死亡线上的“南丁格尔”的人格、动机以及这个妄想症人身份的确认:他是一个反犹分子?是个蠢人?是罪恶?被误导者?他不幸成为美国黑色幽默剧的主角。《快速、廉价、失控》更像是一个魔术大师营造的神秘离奇世界。莫里斯透过这个华丽的诡异世界想寻找什么?人类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人类创造的智慧?人性的不可思议?悲剧色彩的未来?探索人们怎样理解这个纷纭的世界,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

观看莫里斯的影片会给观众一个强烈的感觉:这是一个目标高远的导演,他超越了作品自身丰富的本体而寻求更多的东西。就莫里斯看来,他所发现的独特怪异的拍摄对象和故事仅仅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复杂世界之冰山一角。他带着几分悲观说:“生活太复杂和易逝而难以在一部纪录片中给一个人的身份和行为

91

提供结论”!"#。

五华丽的艺术派头

埃罗尔?莫里斯的头脑几乎像他的拍摄对象一样古怪,他对“纪录片”这个名称不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标新立异,甚至还要对很多人认为的纪录片就意味着“低预算”这个名声发起挑战。他刻意以非常华丽的艺术派头来增加“纪录片”这种媒介的份量,刷新人们对“纪录片=低预算/小制作”的理解。精美的摄影、黑白与彩色交融的影像、形象的图标、绚丽的特技、强有力的搬演、魔幻的原创音乐几乎成为除采访外莫里斯电影风格的鲜明标志。

直接电影手持便携式摄影机晃动粗糙的影像是叛逆者莫里斯绝对无法容忍的。他始终坚持使用35毫米重型摄影机架上拍摄,细致布光,刻意构图,多机位多角度摄影,大量的特写镜头和细节场景,以及叠影、高速摄影、低速摄影,甚至数字合成等特技。莫里斯以优美华丽的视听语言首先否定了直接电影的美学前提。他正是通过优雅华丽的影像把那些不同寻常的拍摄对象的离奇故事视觉化得如梦似幻。莫里斯大耍优美影像的派头,他还想要以此来提醒观众:影像就是影像,它与纪录片的真实没有直接的指认关系。

《天堂之门》第一个镜头:大远景,大树下坐着故事的一个主人公麦克卢尔老头,像一幅田园风景画。纳帕山谷宠物公墓区的摄影给人一种进入梦幻世界的感觉。《弗农,佛罗里达》片头十字路口,闪烁的红绿灯,一辆汽车发出刺耳怪异的声音驶过十字路口,车尾喷出一股浓重的烟雾,弥漫了整个画面。一个后现代怪异的小城故事就此拉开帷幕。该片的整体摄影风格算是莫里斯最为朴实的影片,与那里死水微澜的生活相适应,镜头也略显迟滞而耐人寻味。片尾镜头随着火鸡涉猎狂上了船,巡视着夕阳下岸边树枝间成群徘徊的秃鹰。火鸡涉猎狂因此而产生了秃鹰是火鸡的幻觉,也正像生活在这个愚昧古怪小镇的居民其实生活在自我的幻觉之中。《细蓝线》搬演的犯罪场景:闪烁的警灯,拖长的身影,刺目的车灯,神秘的枪手,划破夜幕的枪声,划出美丽弧线的麦芽汁,徐徐坠落的电筒,中弹痛苦倒下的躯体……简直可以与希区柯克的悬念场景媲美。《快速、廉价、失控》中缤纷的魔术表演,刺激的训狮场景,仰视斜角构图花园的美景以及惟妙惟肖的绿色动物,园艺师硕大的

剪刀,鼹鼠神妙的活动等等,就像一幅绚丽的后现代拼贴画。《死亡先生》影片开始汽车反光镜中雷彻特神经质的眼神、奥斯威辛毒气室嘀嗒的水滴、积水面上的倒影、咖啡壶、喝咖啡的重重镜像、缭绕的烟雾、高速路上徘徊的雷彻特、坐在自己设计的而又售不出去的电刑椅子上的雷彻特等等,大量的细节镜头揭示了雷彻特狂热于自己的专业却又被其所毁灭的人生。《战争迷雾》中象征战争局势阵容庞大的多米诺骨牌,楼梯井口跌落的鸡蛋、人头骨,优美的轰炸机阵容,轰炸日本上空坠落的死亡数字等,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法则令可悲的人性无法超越。

有良好音乐修养的莫里斯把音乐作为他影片叙事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他打破常规叙事的一个驱动因素。“从每部单个影片来说,我所使用的音乐都是叙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音乐还是带领观众从外在的现实世界进入到某种幻景之中的另一个途径。在《天堂之门》、《弗农,佛罗里达》之后,我的音乐是非常电影化的。从整体来说,在《战争迷雾》和《细蓝线》中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

—的确在每一处都必不可少。”$%&《细蓝线》、《时间简史》及《战争迷雾》的音乐是由奥斯卡音乐奖提名的实验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创作的。《细蓝线》有力而施催眠术般的音乐构成扑朔迷离的故事叙事的一部分。《战争迷雾》中的音乐与麦克纳马拉的回忆及个人观点有力契合,引导观众理解战争的残酷游戏规则和人性的复杂。卡勒?山姆森最终解决了影片《快速、廉价、失控》的音乐问题,他为该片创作了的确华丽的音乐,与缤纷的画面相融合,使影片中四个不相关人物的故事形成一曲复杂的四重奏乐章。《死亡先生》的配乐凸现了雷彻特神经质的自我幻觉及他悲剧的人生。

六交叉授粉

埃罗尔?莫里斯还是广告界一位顶尖级的广告导演。他至今制作了上千则广告,包括美国航空公司、苹果公司、阿迪达斯、美国邮政快递以及英特尔公司等的广告。然而,“在广告界没有人知道我制作纪录片,反之亦然”’()在这两个看起来似乎隔绝的领域里,他却把二者的关系称为“交叉授粉”。摄制广告对莫里斯而言具有两重意义:一是赢得拍摄电影和他生活的资金;二是把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融通和互惠发展。莫里斯说:“我决没有从我的电影赚到一点

92

钱。要声明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广告拍摄,我可能陷入很大的困难中。我可能会在圣?莫尼卡海边卖柚子。”!"#但摄制广告对莫里斯绝不仅仅意味着赚钱。“坦率地说,我喜欢广告。广告就是西方的俳句。”“在30秒钟创作一个故事难度更大。纪录片与广告的关系描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交叉授粉。我在广告中学习的一些技巧应用在我的纪录片的摄制中。反之亦然。”$%&对莫里斯来说,无论是纪录片电影还是30秒钟的广告,他都在努力创造一种精神境界,一个幻想的世界,一个许多观念聚集的世界。就这方面而言,他的广告与纪录片没有什么区别。他尽量从鲜明个性方面去考虑,人们竭力想说什么,哪些需要交流。先从理论上仔细考虑之后,他开始寻找视觉表达这些有冲击力信息的方法。最后他把这个复杂的想法以视觉的形式,优雅、简洁、有力地表达出来。

莫里斯摄制了如阿迪达斯、耐克、李维斯、英特尔、IBM、苹果公司、美联航、2002年及2007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影片等上千则广告,他在摄制广告时喜欢使用真人做他的演员,或竭力寻找像真人的演员,也大量利用他心理疗法的采访技巧和他在纪录片摄制中发明的恐怖采访机。如米勒高品质生活啤酒系列广告、李维斯、大众汽车、苹果公司的“转换”活动宣传片,民主党2004年总统竞选活动宣传片等中,都使用了恐怖采访机进行真人采访,那的确是些不同寻常而有力的广告,同时又给人以真实信任感。莫里斯的广告构思奇特,视觉表达优雅、简洁,体现了电影导演的厚实功力和高超的叙事能力。我们也很容易感受到莫里斯纪录片影像的特点部分源于他广告摄影的技巧而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影片的梦幻色彩。

埃罗尔?莫里斯作为新纪录最突出的一面旗帜,探索了纪录片新的表达空间和表达方式,改变了人们对纪录片的传统观念,为纪录片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广泛地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以及真实电视的创作。“我认为比起以前的纪录片(指直接电影),人们对当今的纪录片更感兴趣,那些在BBC2的《精剪》(FineCut)和四频道的《真实故事》(TrueStories)上放映的影片比60、70年代制作的大多数影片更好。不仅如此,而且主流的正片电影和电视系列片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新纪录美学的影响——

—你只需看看NYPDBlue或《杀人》以及像《警察》这类‘现实生活’秀就明白了。”’()1993年,电影理论家琳达?威

廉姆斯在《电影季刊》春季号第3期上发表了《没有记忆的镜子——

—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一文,分析后现代思潮对当代纪录电影的影响,而新纪录正是纪录电影对后现代思潮的积极回应。从表达形式的积极建构到纪录电影真实观的新认识,“它们明显引入了一种更新的、更偶然的、相对的、后现代的真实。这是一种远未被放弃的真实,当纪录电影传统渐渐消退的时候,这种真实依然强有力地发挥着作用。”*+,文中威廉姆斯分析的典型个案影片正是埃罗尔?莫里斯的《细蓝线》。

七后现代的尴尬

作为新纪录的先锋和领军人物之一的埃罗尔?莫里斯,对纪录片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革新,探索了“纪录片”这个名义下更丰富的涵义。然而,正如莫里斯自称是“反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者”(见莫里斯网站的同名讲座)这个称谓的矛盾一样,置身于后现代社会而又对其充满质疑和悲观的莫里斯及其影片不可避免地陷入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的无法克服的尴尬。

莫里斯影片的核心是采访,他包含着丰富思想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以令人着魔的话语和目光的交流为灵魂。他的基本信仰是:以一个人独白式的话语来揭示他的内心世界和历史事件的真相。于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话语与真实,成为莫里斯影片的难题。对于话语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莫里斯充满了后现代的悲观:“我感受到怀疑论以及与之相连的悲观主义意义的深远,通过他们使用语言的方法来揭示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这是我兴趣的核心。我们怎样从所奉行的惯例的基础上穿过错误信仰的沼泽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影像就是影像,它与现实之间未必有直接的关系。这是莫里斯以后现代怀疑的目光反复提醒观众的思想之一。然而,当影像与现实真正脱离干系之后,纪录片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在对真实人物的采访?矛盾的是,莫里斯非常强调影片视觉化的质量和力量。事实上,他也天才般地做到了。这是他的大批模仿者和崇拜者无法企及的。

埃罗尔?莫里斯以他独特杰出的作品更新了20世纪60、70年代的纪录电影美学,开辟了纪录电影的新领域,为“纪录片”这个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后现代主义的难题也丝毫掩饰不了他对纪录电影

93

美学的巨大贡献。

注释:

①本文莫里斯所说的真理电影实际上指美国的直接电影,“真理电影”,以它的法国名字流行并错误地出名。在美国,多数人喜欢用“真理电影”来指美国的“直接电影”。

②ErrolMorrisReviewed.TheA.V.Club[EB/OL]http://www.avclub.com/content/node/40555/print/.

③MEGANCUNNINGHAM.Theartofthedocumen-tary:tenconversationswithleadingdirectors,cinematogra-phers,editors,andproducers.[M].Berkeley,CA:NewRiders,2005.P58.

④同上,P58.

⑤同上,P50.

⑥同上,P53.

⑦BeyondCamera:anInterviewwithErrolMorris.Film.1999.9.

⑧ROYGRUNDMANN,CYNTHIAROCKWELL(2000).Truthisnotsubjective:aninterviewwithErrolMorris.Cineaste.Vol.25.9.

⑨同③,P49。

⑩同+,

-.,同③,P52.

-/,同③,P64.

-0,JAMESHUGHES.TheEleven-MinutePsychiatrist:TheStopSmilingInterviewofErrolMorris.[EB/OL].http://www.errolmorris.com.

-1,同③,P68-69.

-2,同③,P68.

-3,同③,P67.

-4,同③,P67.

-5,NOELMURRAY.ErrolMorrisReviewed.[EB/OL].http://www.avclub.com/content/node/40555/print/.

-6,ROYGRUNDMANN,CYNTHIAROCKWELL(2000).Truthisnotsubjective:aninterviewwithErrolMorris.Cineaste.Vol.25.5.

78,同③,P69.

7.,JOHNCONOMOS.ErrolMorrisandtheNewDocu-mentary.The47thSydneyFilmFestivalWritings.

7/,同③,P69.

70,同③,P48.

71,同-5,.

72,同+,.

73,KEVINMACDONALDandMARKCOUSINS.Imagin-ingreality:heFaberbookoftheDocumentary.[M].Lon-don:FaberandFaber,1996.P366.

74,同上,P579.

75,Interview:TheBeliever.[EB/OL].http://www.errol-morris.com.

(孙红云,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博士。)

!!!!!!!!!!!!!!!!!!!!!!!!!!!

94

(作者:柴然,07摄影本)

纪录片大师导演作品总汇

xx xxxx 《小山回家》录像,58分钟,彩色,1995年 《小武》剧情片,107分钟,彩色,1997年 《站台》剧情片,154分钟,彩色,2000年 《任逍遥》剧情片,113分钟,彩色,2002年《世界》剧情片,120分钟,彩色,2004年 !《东》纪录片,70分钟,彩色,2006年 《三峡好人》剧情片,108分钟,彩色,2006年!《无用》纪录片,81分钟,彩色,2007年 《二十四城记》剧情片,152分钟,彩色,2008年!《海上传奇》纪录片,138分钟,彩色,2010年xx 《喇嘛藏戏团》(1991年) 《拉萨雪居民》(1992年) 《天主在xx》(1992年) !《彼岸》(1995年完成) 《静止的河》(1998年完成) !《幸福时光》 (2002)

2004年与段锦川、康建宁组建“年年三畅”工作室,专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目前正在拍摄的纪录片作品有《土地》、《京剧》等。 xxxx 《xx谜》 (1985); 《黄河流长》 (1986); 《窑洞?人》 (1987); 《闯江湖》(1988,与xx合作); !《沙与海》(1989,50分钟,与高国栋合作,获得第二十八届亚广联纪录片大奖);《石头上的印记》 (1991); 《雪域》 (1992); 《xx》 (1993); 《天籁》 (1994); 《生活》(1995,合导); !《阴阳》(1995--1997,180分钟)

《公安分局》 (1998); 《当兵》 (2000); !《听xx先生讲过去的事情》 (2002) xx 《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年) 《起程,将远行》(1995年) 《导演》(1996年) !《舟舟的世界》(1997年) !《xx》(1999年) !《xx》 (2004) xx 《青稞》(1986年) 《xx面具供养》(1988年) 《青朴--苦修者的圣地》(1992年合导)《广场》(1994年合导) 《八廓xx16号》(1997年) 《天边》(1997年)

经典纪录片大全(国内外)

经典纪录片大全BBC经典纪录片专题合集 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 《走遍中国》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 《流浪北京》 《四海为家》 《生活空间》 《我毕业了》 《天安门》 《广场》 《彼岸》 《江湖》 《八廓街16号》 康健宁的《阴阳》 杨天乙的《老头》 朱传明的《北京弹匠》 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 杜海滨的《铁道沿线》 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 赵亮的《纸飞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祖国各地》《神州风采》《地方台30分钟》《一部电影的诞生》 纪录片大全 BBC出品纪录片:傲慢与偏见(6集电视剧)冰雪的童话,地球故事 动物杀戮战场,动物摄像机 庞贝古城的最后一天,金字塔,超自然Super Natural,天有风云 野性新世界,与恐龙同行,与海怪同行,与野兽同行,与远古人同行 现代恐龙,丛林探险,宇宙行星探索记,人类感官 人类心智,鬼斧神工创世纪,海底怪物,战栗东方 海底深渊,海底之旅,圣经解码,消逝的生物 植物私生活,未来的世界,人体漫游,上帝之子耶酥基督 艺术精选(罗丹,莫奈),猿与人,动物奥运会 虎的王国,喜马拉雅山,优雅的宇宙 爱因斯坦之死亡方程式,释珈牟尼成佛之路,撒哈拉沙漠之旅 哺乳类全传,人类本能,日月星宿,时间机器,活力星球 耶路撒冷,超级人类 二战专题之:奥斯维辛集中营,从诺曼底到柏林,大西洋之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杀戮战场,战争之路,缅甸,被遗忘的战争野性欧洲,野性南美洲,野性亚马迅,野性非洲 大卫艾登堡漫游天堂,寻找阿兹特克人,深蓝,霍金的宇宙 群体大自然,生命之旅,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其他纪录片:cctv故宫,cctv永远的丝路,cctv抗战 周传基讲电影,NHK故宫至宝,NHK四大文明 考古中国1-6部,世界着名大学 北大听讲座,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导论 毛泽东诗词,西点军校 探索发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二战珍闻录 复活的兵团,孙子兵法,江南梦里水乡,苏园六纪 蒋介石,溥仪,BBC之宋美龄,孙立人,张学良 欧洲名城录,世界美术馆,中华文明5000年 走遍中国之西藏,百家讲坛:宇宙,哈勃眼中的宇宙 西洋艺术史(AVI) Discovery(共27G,已完成其中20G的下载,有目录) 人体奇航 美国国家地理(共100集,18G,伊甸园压缩,无水印,有目录) 高数1,2,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从零开始学法语1-4,走遍美国78集文革十年(珍贵高清晰历史镜头,独立10集) 电视剧:Joey 1季,伪装者1,2,3季 反恐24小时1,2,3,4季,西部风云,死亡地带1,3,4季 王国医院,天使在美国,启示录,从地球到月球 嘉年华1,2季,罗马帝国1季,罗马1季(BBC与HBO合拍) 迷失1季,欲望都市1-6季,阴阳魔界1-6,42集 Over There 1季,危机四伏1季,欲望主妇1季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精选5篇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精选5篇 1、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在观看了《信仰》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信仰》这部纪录片共分三集,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没错!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为大我而不为小我,这是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道德;履行共产党员义务、服务社会发展,这些都是道德。 可是,我们都知道道德好、为人民服务好,然而在面对利益和欲望的诱惑时,为什么有的党员信仰那么脆弱,道德底线不堪一击?这是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作为一名党员,要如何走好未来的路,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想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认清“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大我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小我好比身上的一个个器官,无数个器官组成了人体。既然是一体的,就要共同为了人体的健康而互相协作,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顾整个人体。试想,如果人体

亚洲四大后现代电影大师

亚洲四大后现代电影大师 导读:本文亚洲四大后现代电影大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北野武:日本电影新天皇 北野武被称为日本电影的新天皇,不过,他自己对此并没有非常特别的感受,他自己甚至说:“每当有人称我为‘亚洲导演’,我总觉得这个称号充斥着歧见,我真希望在我们的电影里,能去掉典型的亚洲特征,文化、美学。这倒不是说要把黑泽明抛开,只是我宁愿见到当代的日本电影能超越武士电影。我讨厌导演一古脑地贩卖亚洲模样。我知道这正是目前最好卖的,但这也是我亟想摆脱掉的。” 北野武的代表作是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花火》。北野武的大部分作品是警匪片,但出乎常规的,这些构图加上极少极少的对白,电影的叙事线索呈片段式的分布,邀请观众和人物一起玩拼图游戏。他的影片对日常生活有着偏爱,可是它总被惊人的残酷打断。有人说,当北野武要吓人时,是无厘头的,也没有任何警告,因为他的习惯是在预备动作都还没有做好之前,就打得你鼻青脸肿。 《花火》的影片风格很像法国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点彩法”。它的内容也的确包括了点彩法,电影中的退休警察濒临绝症,以绘画打发时间,他用点描的方式作画,之后其画风慢慢变成影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死亡和自杀的着迷。电影中的人物不断地做着同样的工作,

他们不是忙着拼图就是忙着洗牌寻找答案,试着找回生命中断裂的碎片。这样的语法和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中对时间的使用颇为相似。北野武还在他的影片中直接引用日本传统的画像,富士山、假石庭院的图像、寺庙、樱花、自助旅馆等等,都在显示他对传统景观的关注。引用传统,这也正是后现代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在1999年的《菊次郎的夏天》中,北野武的电影回到了老人和孩子身上。这种一老一少相伴而行的影片很容易让人想到它会充溢《中央车站》、《科里亚》一般的温馨,没想到北野武竟然来了一段真人加电脑动画特效,天使从天而降,摇响菊次郎手中的玻璃铃钟,令人颇为意外,画面质感,如同一段精制的婴儿电视广告片。将电视广告引入电影之中,并非北野武首创,他不过是来自非常随意和率真。 岩井俊二:日本电影的旗手 生于1963年的岩井俊二是90年代日本电影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可是他自己却说“我并不是日本电影的旗手”,可见其对电影的态度。拍摄第一部电影长片《情书》以前,岩井已经有过相当多的影像经验,从学生时代开始玩照相机(这也是日本导演得益于日本照相/录像器材民用化的优势所在),之后进入电视界,拍MTV、谈话节目、饮食节目、电视连续剧、广告,然后是电影。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影像的时代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要在这样一个高度数码化的世界挖掘出属于自己,同时能愉悦大众的电影并非易事,岩井堪称一个编织后现代梦想的人。 《情书》更多的是关于电影与记忆的关系。《情书》不仅有着相

关于纪录片

关于纪录片 一、影片分类略论 1、西方电影理论界习惯于把电影分为:“揭示真实的”写实主义(以弗拉哈迪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代表)、“模仿真实的”技术主义(以格里菲斯和好莱坞为代表)和“质疑真实的”现代主义(以先锋派和个性电影为代表)三大传统。 2、电影发生、发展的主要脉络,他始终只是围绕着两条线索来展开的: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并由此衍生出叙事电影、纪录电影和试验先锋主义三个基本类型。 3、卢米埃尔兄弟就被当作了电影写实主义传统的奠基人,而梅里爱则成了表现主义传统的先驱。 4、还有一种说法是,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奠基人是卢米埃尔兄弟的两个摄影师:费利克斯·麦斯基奇与弗朗西斯·杜勃列埃。 5、通过梅斯基奇和杜勃利埃的实践,实际上开发了纪录片创作中的两个最基本的可能——对可见的现实过程的实况纪录,和对所纪录的现实材料按一定意图的重新组合。整个纪录片创作的发展历史,就是人们围绕着这两个基本可能的逐步开掘和认识而发展起来的。 二、纪录片的性质 1、电影是唯一用于记录和表现实质的媒介,因而也就倾向于这一属性。(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语) 总之,一句话,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有两个基本属性:纪录与表现。 2、真正的电影就是摄影机面前的事物。在电影院里我们不用思考,因为电影已经替我们思考了。这就是事物的纪录性。(让·吕克·戈达尔语) 戈达尔也十分强调摄影机面前的事物事物的纪录性。 三、什么是纪录片? 纪录片这个词(documentary films)最初源起于法语documentair一词,意思是“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原为形容词,也有“游记的”的含义,后来兼具了名词的性质。

最早严肃地在电影领域里用这个词来进行理论性表述的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1926年,好莱坞的派拉蒙公司发行了一部弗拉哈迪拍摄于南太平洋玻利尼亚群岛的影片《摩亚那》,其时正在美国的格里尔逊在2月8日于纽约出版的《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这部影片中对一个玻尼利亚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料的(纪录的)价值。”后来,他对这个词的指称范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是特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这一般被认为是对纪录片的经典定义。 《纪录片的首要原则》确立了纪录片的基本准则,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点: (1)电影在传播、观察和从生活中选择的性能方面,可以在一种重要而新颖的艺术形态中去开掘,在摄影棚中拍摄的影片大都忽视此一将真实的世界展示在银幕上的可能性,它们只是拍摄一些演员在布景前表演的故事,而纪录片则将拍摄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故事。 (2)原始的演员(即真实故事中的真实人物)和原始的场景(即真实故事发生的真实背景)是银幕上现实世界的最佳阐释者,它们赋予电影更大的说服力,真实世界中的复杂和多变人物故事比摄影棚中排演的人物故事更具冲击力。 (3)这些从原始形态中提取的素材和故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比演员表演的结果更加完美,也更具真实感。在特别有利于表现运动的长方形银幕上,这种自然的形态动作具有特殊的价值。 (4)以原始形态为本的纪录片可以获得一种鲜活细腻的知觉效果,这种知觉效果是在摄影棚中制造幻象的技术人员和程式化表演的演员所无法达到的。 纪录片的历史分期及其变化发展 我们可以把纪录片发展分成无声片和有声片两大阶段。这种分法对于整个电影历史都是适用的。从无声到有声,看来只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进程。但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声音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在纪录片里,声音包括解说词、实况效果声、背景音乐、同期录音讲话声等等。它们有的属于写实音,如实况声;有的属于写意声,其中的“人声”(V oice)起着更多的表达人们主观意志的作用。而纪录片的风格或演化,主要的就是围绕着人声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强弱或升降进行的。 一、无声片时代,是电影业的开端,也是纪录片的起步阶段。 1)1895年以后,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最初的电影拍摄活动揭开了纪录片的历史。1886—1910年之间,卢米埃尔的摄影技师费利克斯·麦斯基奇带着摄影设备游历了许多国家,并且将他的所见所闻记录到胶片上,他拍摄的影片可以说是旅游片的雏形。如《巴黎至波尔多电马车竞赛》、《威尼斯的游览船》、《法国马赛的鱼市》、《德国骑兵跳栏》、《奥地利骑兵的进攻》

大型纪录片《信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大型纪录片《信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大型纪录片《信仰》深刻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了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和心中的信仰,用对于历史的感触。以下是我整理的《信仰》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信仰》观后感范文一 10月15日,我在线视频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信仰》,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人终身的信仰。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

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信仰》观后感范文二 革命战争年代,信仰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新中国前仆后继的坚守,那是对中国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新中国建设中,正是那来自信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给了人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人,让信仰传承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人终身的信仰,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所以传承信仰,贵在坚守,坚守之要在于行动。作为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具体而又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就要体现在微小而平凡的工作细节上,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亲身体验,用内心去把握、去领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将信仰化成实际行动,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忠诚的信仰需要在坚守与奉献中传承,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诠释。 《信仰》观后感范文三 一是要心怀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关口,是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带领人民迈上了一个

20世纪世界经典电影100部

20世纪世界经典电影100部 1、《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8.9 分 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稳IMDB头把交椅应属众望所归。虽然评论界一致对《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数影迷似乎还是对《教父》情有独钟,这可能与马龙·白兰度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有关,直到今天他那种含糊沙哑的声音与神秘莫测的表情都依然叫人着迷。 2、《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8.9 分 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之处。 3、《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年8.8 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4、《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年8.8 无需多言的电影里程碑,神童奥逊·威尔斯可一不可再的惊世之作。 5、《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年8.7 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6、《教父续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8.7 《教父续集》中科里昂尼家族兴起的历史与麦克血腥的奋斗形成了完美的对仗,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深得评论界的赏识,此片的成功也巩固了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8.7 这可能不是大师黑泽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确实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东方武侠故事。 8、《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年8.7 对每个出生于50到70年代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几乎都喜欢被人被称作“Star Wars Generation”(《星球大战》的一代),星战系列应该是拥有影迷人数最多的系列电影了,还记得99年推出《星战前传》时掀起的狂潮么? 9、《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8.6 这部电影能入选到TOP10有点叫人惊讶,美国特有的中产阶级影片。 10、《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8.6 米洛斯·福尔曼和杰克·尼克尔森两人共同的颠峰,一堂影视表演的必修课。 11、《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年8.6 库布里克讽刺冷战的黑色幽默经典,“未来三部曲”的首部,对一个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中国观众而言,此片未必会得到这样的高分。 12、《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2000年8.6 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电影。 13、《后窗》Rear Window 1954年8.6 希区柯克的经典,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格蕾丝·凯莉的搭配就如同现今布拉德·彼特和朱丽娅·罗伯茨合作一样抢眼。 14、《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年8.6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是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NO.1帝企鹅日记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电影。南极大陆的北部气候温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则终年覆雪、气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这里生态稳定,没有天敌的追击。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妈妈每年都会从北部来到南部孵化小企鹅蛋。 企鹅爸爸贺企鹅妈妈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一方则不远万里去找寻食物。途中的艰辛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鹅们则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这项艰辛的任务。 影片所展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发人深省 NO.2迁徙的鸟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向大自然的献礼之作,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心。

NO.3南京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南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二十万人成为冷血日军刀下亡魂,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暴凌辱。影片采访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医生、记者,幸存的中国人,以及参加大屠杀的日本士兵,收集了珍贵的信件、日记、照片、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1937年日本军队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种种暴行,客观地告诉世界:历史不容隐瞒和更改,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 NO.4高三

共产党员要始终坚持信仰——《信仰》观后感

共产党员要始终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万会刚 人活着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奋斗的激情。2014年4月17日,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学习内容,在局党组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的大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却使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部纪录片的带领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切换,我恍惚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起,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若干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年轻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令人目不暇接,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这一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进入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当一双双握紧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

世界优秀影片赏析日常作业

1法国电影1单选(2分)电影最早诞生在_________得分/总分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单选(2分)《艺术家》是一部_______得分/总分 A.黑白影片 电影 C.黑白默片 D.彩色影片 3单选(2分)《艺术家》在故事和角色设计上,灵感也是来自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大明星们,其中有__________得分/总分 A.卓别林 B.约翰·吉尔伯特与葛丽泰嘉宝 C.奥黛丽·赫本

D.伊丽莎白.泰勒 4单选(2分)《艺术家》男主角的扮演者是__________得分/总分 A.格里高利派克 B.路易· 德· 菲耐斯 C.让杜雅尔丹 D.让雷诺 5单选(2分)《艺术家》的导演拍摄此片是向_______致敬得分/总分 A.意大利电影 B.古典好莱坞 C.英国电影 D.法国电影 6单选(2分)《艺术家》成功的元素有__________得分/总分 A.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B.惊心动魄的大制作 C.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故事情节

D.大牌明星 7单选(2分)法国电影《虎口脱险》是一部_________题材的电影得分/总分 A.爱情 B.二战 C.家庭伦理 D.灾难 8单选(2分)《虎口脱险》的导演是__________得分/总分 A.吕克贝松 B.让·雅克 C.杰拉尔·乌里 D.让雷诺 9单选(2分)《艺术家》没有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奖项是__________得分/总分 A.最佳影片 B.最佳女主角 C.最佳导演

D.最佳男主角 10单选(2分)《艺术家》中女主角开车去救准备饮弹自尽的男主角的段落,重现了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在1915年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所使用的后来成为好莱坞商业片的惯常套路的______________拍摄技巧和蒙太奇手法。得分/总分 A.隐喻蒙太奇 B.英雄救美 C.抒情蒙太奇 D.“最后一分钟营救” 11单选(2分)奥斯卡奖颁给了《艺术家》中的动物演员小狗乌吉___________得分/总分 A.最佳动物表演奖 B.最佳配角 C.金项圈奖 D.动物明星奖 2 美国电影盗梦空间罗马假日西雅图夜未眠乔布斯 1单选(2分)《西雅图夜未眠》的男主演是________得分/总分 A.汤姆· 汉克斯 B.汤姆· 克鲁斯

(学习心得体会)信仰观后感心得体会(六篇)

信仰观后感心得体会(六篇) 信仰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生活于物质丰沛的年代,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于是,信仰对于许多人来说成为了一种触及不到的东西。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历史画面告诉我们,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未来,是共产主义!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将怎样成为我们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是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然而在坚守信仰的路上,有人在鲜血和死亡面前胆怯,在金钱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信仰。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曾经有13位代表参加党的一大,然而其中的三个人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最终没有经受住考验,都

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像战争年代的先烈们一样所面对生死抉择的考验,只需时时拷问自己,是否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是否已在声色犬马中浑浑噩络上被曝出的一条条官员贪污腐败的新闻一再刺痛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共产党人还有信仰吗?还值得人民群众托付和信任吗?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正是因为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别把信仰踩在脚下。在最危险的情形下,信仰支撑着我们活下来;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信仰帮助我们艰难渡过。共产党人只有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坚定理想和信仰,才能不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共产主义才能成为一杆不倒的旗帜。 《信仰》的播出使我们重温红色经典,从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为信仰奋斗的光辉事迹中体会先烈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英雄情怀,从而坚定了我们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我们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信仰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近期,我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在全体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大家对“信仰”这一重要问题的新的思考。通过观看《信仰》纪录片,使全体党员产生了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信仰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 程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最新 范文5篇 电视纪录片《信仰》那一幕幕真切的画面,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喊,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无不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让从未闻过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为信仰而舍身忘我的年代。以下是整理的信仰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信仰》观后感范文一 作为党员,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才能挺起精神的脊梁。保持党员本色,可以通过党规党纪约束,可以通过学习先进榜样事迹,但最根本的是坚定信仰信念。从”打虎拍蝇”的反腐行动,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只有坚定铁一般的信仰信念,才能保持党员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就要树立坚定的信仰信念,要补足精神之钙,练就金钢不坏之身,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就要争做“忠诚”的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矢志不移,一心一意,心中有党,做政治的明白人,做发展的开路人,做群众的贴心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越雷池一步,在自身道德修养上,严格自律、自重、自省、自警,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在思想灵魂深处,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在政治生活中,始终坚持以清养廉,以俭养德,洁身自好,将清廉作为一种常态和习惯,自觉把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追求,转化为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习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党员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全面从严治党是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我们亲历了党中央开展的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和举措,铁腕反腐的坚定信念和成效,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的重大战略布局,都在不断推进并取得重大成果。我更加信

世界电影大师作品年表

世界电影大师作品年表 日本部分 沟口健二 1922年拍摄第一部影片《爱情复苏之日》,《813》(根据莫里斯·勒勃朗的《亚森·罗宾》改编)。 1923年:《鲁宾莫诺》(侦探片),《铜钱王》(侦探片)。 1924年:《丹东》,《无人知道的遗址》(侦探片),《山冈之歌》,《雾之港》(根据E.奥尼尔原作改编),《血与灵》。 1925年:《街头小景》。 1926年:《纸人伤春》,《不给钱不打仗》。 1927年:《带孝的新娘丽莉》(根据高尔兹华绥原作改编)。 1928年:《一个小学女教员的爱情》。 1929年:《东京进行曲》。从1923至1929年间摄制的影片中,许多都取材自明治时代的著名小说。 1929年:《都市交响乐》。 1930年:《故乡》(第一部有声片)。 1932年:《爱情复苏之日》,《可是他们还在继续干》。 1933年:《当今的氏族神》,《瀑布飞泻》,《祗园的节日》。 1934年:《神风连队》。 1935年:《羊脂球》(根据莫泊桑原作改编),《虞美人草》。 1936年:《祗园姊妹》,《浪华悲歌》(编剧:沟口健二与吉川,主要演员:山田五十铃)。 1937年:《爱与怨的峡谷》。 1938年:《残菊物语》。 1940年:《大阪的女人》(《浪花女》)。 1941年:《一个演员的生涯》,《元禄忠臣谱》(前集)。 1942年:《元禄忠臣谱》(后集)。 1943年:《第三代团十郎》(分三集)。 1947年:《女人的胜利》,《女演员须磨子的恋爱》。 1948年:《夜间女人》。 1950年:《雪夫人的命运》(木暮实千代主演)。 1951年:《武藏野夫人》(森田中主演)。 1951年:《西鹤一代女》(《春子的一生》,京町子主演)。 1952年:《雨月物语》(摄影:宫川,主演:京町子)。 1953年:《祗园姊妹》(重拍片)。 1954年:《近松物语》,《山椒大夫》。 1955年:《杨贵妃》(与香港合作摄制,彩色片,摄影:杉山,主要演员:京町子,森,山村)。 1955年:《渎神的英雄》(《新平家物语》)。 1956年:《红线地带》。共摄制了100部左右影片。 1956年8月24日卒于京都。 小津安二郎 1927年《忏悔之刀》Sword of Penitence 1932年《我出生了,但……》I Was Born But... 1933年《消逝的幻想》Passing Fancy 1942年《从前有位父亲》There Was a Father

各种生活纪录片

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 纪录片是一类特殊的电影,拍摄难度大,时间长,耗资巨大,也正因为如此,纪录片常常精品迭出,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1、《欧洲自然写真》(Wild Europe),英国BBC电视台2005年出品,共分四集(肇始之初、冰原大地、征服自然、全新纪元),196分钟。目前大陆既无正版,也无D板,只能上网下载(国语版)。 2、《完美降落》(First Descent),美国2005年出品,110分钟,写的是五人小组同心协力征服阿拉斯加雪山的冒险经历,体现了男人的力量和责任心。 3、《鸟的迁徙》(Travelling Birds),法国2000年出品,80分钟,大陆有售。画面唯美,生命的伟大和神奇动人心弦。 4、《大地的声音》(State of The Planet),英国BBC电视台2000年出品,共3集,150分钟。它将带你做一次全球旅行,认真思索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 5、《时间机器》(Time Machine),英国2004年出品,共3集,150分钟。影片提出了很多我们视而不见但又与时间密切相关的问题,反映了时间这个魔术师的无限神奇。 6、《熊的故事》(The Bear),法国1988年出品,90分钟。CCTV曾经播出。它改编自1885年发生在美国落基山脉中人熊之间的真实故事,动物间的纯洁的爱足以催人泪下。 7、《话说长江》,中国1983年出品,共25集。它是长江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的很多镜头在现实中再也无法看到,续集要逊色一些。购买时注意碟片质量! 8、《蓝下斗志》(The Heart of the Game),美国2005年出品,104分钟,花了七年时间拍成。写的是一个黑人女孩在白人篮球队的故事 9。《帝企鹅日记》是导演吕克·雅克继《迁徙的鸟》之后,再次用镜头记录动物世界的生活状态。影片的拍摄周期长达13个月,素材影像超过120个小时。而在这之前,导演吕克·雅克用了12年的时间进行筹备,观察帝企鹅的生活状况。据介绍,帝企鹅是企鹅群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影片《帝企鹅日记》用纪实的方法,记录了成年企鹅求爱、成婚及在小企鹅诞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许多艰难与危险。运用旁白的方式,片中的企鹅一家得以“开口”介绍他们的生活,也使观众接近企鹅的生活,为风雪中来不及孵化就冻裂的企鹅蛋而难过;会为失去了自己孩子的企鹅妈妈,抢夺他人子女的做法而动容。 10.安东尼奥尼1972年拍的《中国》,这部长达近四个小时的纪录片记录了1972年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用导演自己的话说,“电影的名字叫…中国?,其实这不是关于中国这个国家的电影,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最近出了双D9的DVD数字修复版,值得收藏。 11. 默里·勒纳拍摄的纪录片《从毛主席到莫扎特》。影片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师的尽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艾萨克·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他对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在文革结束的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拍摄成这部新闻纪录电影《从毛主席到莫扎特》。影片向世界展示了刚刚开放的中国和中国年轻音乐家的才华,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 珍妮弗·柏彻沃尔拍摄的《人造风景》。在纪录片《人造风景》中,加拿大女导演珍妮弗·柏彻沃尔跟随著名的的工业风景摄影师爱德华·伯特尼斯基在中国的拍摄之旅。影片从摄影师这个人物出发,在记录摄影师的拍摄工作的过程同时,通过他的作品、摄影师的视角和镜头,以及纪录片本身的镜头带领人们去展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一幅幅“风景画”。但是似乎也因此,让我觉得纪录片的主题有些模糊。是摄影师还是中国呢?观众的视角大多还是集中在中国目前的这幅画卷上。此片让观众像是上了一堂摄影欣赏课,同时也让人们对中国目前工业化发展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也必然会带给人一些对中国现状的思考。 13.《和谐拯救危机》 14.《为什么不能吃它们》 15.《微观世界》 16.《意志的胜利》

信仰第一集观后感

尊敬的党组织: 在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学院组织我们积极分子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第一集,我感触良多。我认为:人活着,总要相信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信仰,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看完整个记录片,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是发生在白公馆关于革命者的事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这个消息传到狱中,狱中的革命者根据想象制成了一面五星红旗。他们在监狱里头传出了几句话,“我们也有了一面红旗,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 绣好的红旗藏在楼板底下,大家却按捺不住内心燃起的希望,眼见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浴血奋战的理想已经实现,大家多么希望,能够亲自迎接新生活的到来!然而,1949年11月27日,到来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大屠杀开始了。当时听到那种发自心底的口号声:“共产党万岁、万岁,国民党、蒋介石一定要灭亡。” 最终,207名同志在11月27日这一天被屠杀,三天之后,重庆解放。仅有35名同志幸存下来,之后大屠杀幸存者郭德贤应组织安排和其余幸存同志一起,回白公馆收殓烈士们的遗体,在白公馆二层的楼板里,大家找到了珍藏在此的五星红旗。 郭德贤说道,当时她们几个人把红旗一掀开,我们嚎啕大哭,我们不住地喊“陈然呐你在哪里呀,刘国志呀你在哪里呀,我们不是说好了,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要抬着我们的红旗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吗。” 这个事件让我十分的感动,党是他们的信仰,他们没有畏惧死亡投靠敌军,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相信党能为成千上万的群众带来新的生活。是党给予我们今日这么美好的生活,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奋斗。正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而建立起新中国。虽然革命者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会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里。 看着党员入党时的宣誓仪式:“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铿锵有力的誓言,质朴无华的字句,诠释着共产党员钢铁铸就的意志、坚如磐石的信仰。它如一道清泉浸润着我们的心灵,历久弥新,感人肺腑。 当一双双握紧了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张张面孔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地向这些目标挺进。 我知道,我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可能在思想认识上跟一名真正的党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一颗真诚的心,上进的心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的学习,让自己早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