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教案设计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记,不再纯粹靠记忆、背诵、复述,不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书本里的东西,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它将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周围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把它变成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通过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访问有关部门、做实验、统计数据等多种手段,在分析、比较、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或设计出作品。在这里,学生将亲生体验只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知道可以到哪里去获取知识,懂得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所生活的社区和世界,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真正担当起自己的学习责任。这一切,是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通过活动所提供的发言机会,锻炼自己清晰、简短、大声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全班同学对课外读物进行介绍与交流,初步了解课外读物世界。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书籍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进而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作风和习惯。三个维度: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设计、调查、讨论、归纳、整理、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宏观设计、计划的能力,掌握合理设计、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归纳、整理、汇报等知识技能,并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书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自发的产生热爱喜欢书籍、热爱书籍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学生也许会有许多困惑:到哪里找问题?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等等。本书选取了贴近大家生活、具有探究意义、便于亲身实践的活动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活动的建议和基本方法。它简单明了,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学生可以把它当做学习指南。更多的主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教学进度表

主题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调查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去探究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目,从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3、列举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策略。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污染问题,从自身做起拒绝吸烟,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1、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2、明确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空气污染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学生准备:在教师的推荐下,阅读相关资料。

【活动策略】

1、活动方式:问题探究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2、活动建议:以5——6人为一组,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不同水平学生均衡搭配。

3、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而不会丧失生命。

人,可以一天不喝水而不会丧失生命。

但人,却无法做到十几分钟不呼吸而生存。

我们做一个憋气的小游戏,看看你能坚持憋气多长时间?(学生做,教师计时)

小结:实践证明空气对我们非常重要,离开了它,我们的生命就没有了保障。可是生活中往往有些人的生命就是被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夺去的。

(二)、资料分析,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列举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资料一:癌症患者三成是肺癌。昨天,从各大医院的肿瘤治疗专家在市中医院举行的联合义诊上,记者获悉,肺癌已高居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将近1/3的肿瘤病人是肺癌。

资料二:2003年12月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中造成198人死亡。

(1)你们知道造成198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吗?(学生回答)

(2)你还知道哪些因空气污染而引起的疾病?

预期:支气管炎、咽炎、煤气中毒、尘肺、肺癌、铅中毒等。

(3)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

预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吸烟能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室空气污染,引导学生对执迷不悟的烟民说一句话:

吸烟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你们立刻戒烟!

吸烟很容易患肺癌,你们会死的,你们不怕吗?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通过对执迷不悟的烟民说一句话的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污染问题,从自身做起拒绝吸烟,进而树立环保意识。)

(三)、根据我们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表,分析判断空气质量好坏的依据。

1、(1)根据空气质量日报表,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如何判断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课堂预期: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首要污染物都是可吸入颗粒,可以通过测算可吸入颗粒的多少来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几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环保意识。通过问题2的分析,确定采用测算尘埃粒子数的方式,来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四)、实验取证,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1、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并确定最佳实验方法。(抽样记数法)

2、学生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如楼层高、低尘埃数的对照实验;晴天与雨天尘埃数目的对照实验等等)、注意事项等。

3、小组交流分工情况。按照分工采集样本并及时收回样本。(引导学生交流小组分工情况,以利学生各尽其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4、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

引导学生分析,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能遇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

问题一:采样的时间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怎么办?可以规定都在同一时间,都用45分钟的时间采样。

问题二:计数时,可能尘埃粒子就在边线上,这时怎么办?可以采用同一标准,比如以小方格边线以的记数为准,正好在边线上的只记两条边线的,即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

问题三:一次采样偶然性可能大,影响实验结果,怎么办?可以同时采集3个样本,然后取平均值,这样误差就会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确定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总结交流:

1、实验结果分析:

(1)当地的空气状况如何?(大屏幕出示判断标准)

(2)从对照实验的结果看,影响尘埃粒子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设计说明:本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根据实验结果,小组讨论并交流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

预期:控制污染物排放;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减少汽车、煤气等的使用,代之以清洁能源等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法,测算出了当地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并知道的我们的空气质量是

“优”。我们为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无比幸福,但我们要具有危机意识,因为我们的环境中污染空气的因素越来越多。为了让我们永远拥有高质量的空气,让我们用主人翁责任感和良好的环保意识去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主题四:噪声污染的调查

【活动目标】

1.了解噪音的产生和危害,懂得如何有效地控制噪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

保意识。

2.学习使用网络等手段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知识的

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1.学生分小组实地凋查道路、建筑工地、商场、工厂、学校、家庭等场所

的噪音污染情况。

2.搜集、录制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中。

3.搜集相关的网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

二、认识噪音

1.课件播放课前搜集的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生听后,说一说哪些声音听起来舒服,哪些声音听起来不舒服?

2.得出科学的结论:什么是噪音?

噪音是指让人听了以后不喜欢、不舒服或不需要的声音。

三、了解噪音的产生、来源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的噪音现象。

探究噪声的主要来源

噪音的来源主要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噪音、社会噪音。

⑴交通噪音: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

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⑵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⑶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

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2.学生交流获得的信息。

探究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

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⑴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⑵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