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XXXXX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型号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等阶段技术状态管理的职责、工作程序和应形成的质量记录,使技术状态的确立和变更均受控,确保文文一致,文实相符,使管理者能掌握文件和产品的状态,使参与产品研制的所有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能使用正确、有效的文件,交付的产品符合合同规定或其他方式约定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研究所所有型号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技术状态管理。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726A-2004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J1714B 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QJ903B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3 术语

本程序采用GJB9001B-2009 附录D和GJB1405A-2006标准术

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程序。

3.1 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硬件、软件)中所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 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使用范围、速度、杀伤力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3.3 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性。包括组成、形状、尺寸、重量、表面状态、配合、公差等。

3.4 技术状态项目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5 技术状态管理

用技术的和行政的方法对产品的技术状态实施指导、控制和监督。

3.6 技术状态标识

在确定产品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符;发放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3.7 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对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评审和实施的活动。

3.8 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是对所建立的技术状态文件、建立的更改状态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状况所做的正式记录和报告,为技术状态演变过程提供可见性和可追溯性,由技术状态项目的研制、生产负责人组织实施。

3.9 技术状态审核

为确定技术状态项目是否符合其技术文件所进行的检查。3.10 技术状态基线

在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被作为今后研制、生产活动基准的技术状态文件。一般有三种技术状态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3.11 功能基线

经正式确认的用以描述产品系统级或独立研制的技术状态项目的下列内容的文件:功能、共用性、接口特性要求,以及验证这些特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所需的检查程序与方法的文件。

3.12 分配基线

经正式确认的用以描述技术状态项目的下列内容的文件:从产品系统级或高一层技术状态项目分配给该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接口特性;技术状态项目的接口要求;附加的设计约束条件;验证上述特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所需的检查。各技术状态项目的研制基线的总和,形成满足产品系统基线目标的技术途径。

XX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计划doc

密级: 阶段: 版次: X X X技术文件 XXX-XXX-GLXX-2011 XXX系统 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第x研究所 2011年03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共 15 页 拟制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化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 军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目次 前言 ...................................................................................................................................... II 1 目标 (1) 2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 (1) 2.1 组织 (1) 2.2 所内各部门职责 (1) 2.3 技术状态控制组职责 (2) 3 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任务 (2) 4 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程序和内容 (2) 4.1 审查并确定技术状态基线 (2) 4.2 确定技术状态基线的原则 (2) 4.3 技术状态基线确定时机及相互关系 (3) 4.4 功能基线建立 (3) 4.5 分配基线建立 (3) 4.6 产品基线建立 (4) 4.7 技术状态标识 (4) 4.8 文件的签署 (4) 5 技术状态控制 (4) 5.1 技术状态控制原则 (4) 5.2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 (4) 5.3 偏离和超差控制 (6) 5.4 研制过程技术状态纪实控制 (7) 5.5 技术状态审核 (7) 6 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计划 (8) 7 技术状态项目清单 (9)

两化融合实现过程技术实现管理程序

XY XY/XG 2009-2015 版本号:A/0 实施过程技术实现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 发布

版本号:A/0 1 目的 技术实现要确保技术方案制定者的多样性,选择适合自身的技术获取方式,确保技术与业务管理的高度融合。 2 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技术实现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管理职责 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两化融合项目技术方案。 4.2 信息部 4.2.1 负责组织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组织论证可选技术路线; 4.2.2 负责组织审查技术方案; 4.2.3 负责跟踪和控制技术方案的实施进度、质量、调整、变更等执行情况。 4.3 各部门负责各相关责任部门参与技术方案的审查确认。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 总要求 5.1.1 相关要求 5.1.1.1 公司制定两化融合技术方案时,应确保:明确两化融合技术方案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技术实现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技术方案,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确认。 5.1.1.2 技术方案应为将来的扩展留有余地采用的技术应当能无缝升级;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系统并存所需的互操作能力,以及多种资源管理能力;尽量保证技术基础架构的连贯性。 5.1.1.3 公司应对存放于纸面、手头或其他载体的必要基础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 5.1.1.4 公司应确保技术的应用主体全程参与技术获取过程,关注技术获取后的消化吸收与利用,采取有效手段对相关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确保技术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5.1.1.5 公司应适当保持技术获取的记录,如技术文档、操作手册、培训资料等。 5.1.1.6 公司应采取例会、周报、月报、专题会议等适当的方式,必要时采用里程碑评审等监视与测量手段,跟踪和控制计划、进度、质量、调整、变更等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方反馈等动态信息。 5.1.1.7 公司在监督与控制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点识别和风险控制,制定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 5.1.1.8 公司应适当保持监督与控制的记录。 5.2 业务描述 5.2.1 前期准备 1

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

GJB 3206—98 1 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武器装备(常规武器装备、战略武器装备、人造卫星,下同)技术状态项目在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1.3 应用指南 采用本标准时,应根据技术状态项目的重要性、复杂程度、规模、预定用途、综合保障要求和其所处的研制、生产阶段等具体情况,对本标准的详细要求进行剪裁。 2 引用文件 GJB 2116—94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GJB 2737—96 武器装备系统接口控制要求 3 定义 3.1 技术状态 Configuration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1.1功能特性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诸如使用范围、速度、杀伤力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3.1.2物理特性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产品的形体特性,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形状、配合、公差、重量等。 3.2 技术状态项目 configuration item (CI)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3 技术状态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1998—03—16发布 1998—09—01实施

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下述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b)技术状态控制; c)技术状态记实; d)技术状态审核。 3.4 技术状态标识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号,发放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3.5 技术状态控制 configuration control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动。 3.6 技术状态记事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 (CSA) 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3.7 技术状态审核 configuration audit 为确定技术状态项目是否符合其技术状态文件所进行的检查。 3.8 技术状态文件 configuration documents 规定技术状态项目的要求、设计、生产和验证所必需的技术文件。技术状态文件分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这三种技术状态文件,在不同的研制阶段进行编制、批准和保持,且在内容上逐级细化。 3.8.1 功能技术状态文件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documents (FCD) 由功能基线及其已被批准的更改所组成的技术状态文件 3.8.2 分配技术状态文件allccated configuration documents (ACD) 由分配基线及其已被批准的更改所组成的技术状态文件 2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模板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反映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使用正确和准确的技术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状态的管理、协调和审核。 3.2设计所负责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标准化审核。 3.3检验处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检查。 4工作流程 5工作程序

5.1一般要求 5.1.1技术状态管理应包括下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b)技术状态控制; c)技术状态纪实; d)技术状态审核。 5.1.2根据产品技术状态的演变过程, 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 制定产品研制( 生产) 程序, 划分阶段, 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确定每一阶段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5.1.3以技术协议( 合同) 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 用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阶段的技术状态进行描述, 最终形成成套技术资料。必须确保”设计输入”完整、正确实现, 保证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正确、统一、清晰。 5.1.4要保证产品研制过程中各项质量特性与有关文件规定一致, 必须实行技术状态控制, 严格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5.1.5凡出现关键的、重要的超差和更改行为, 均应进行记录, 保证产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

5.1.6为保证产品符合技术协议( 合同) 及设计任务书的规定要求, 确保产品的技术文件能准确表述产品的技术状态, 在产品质量评审后, 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2技术状态标识 5.2.1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在任务确定之后, 由设计所主管所长会同产品主设计师, 根据技术协议( 合同) 的要求, 确定设计输入、产品的基本组成。主设计师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 同时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 制定产品研制计划, 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技术开发部管理手册1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技术开发部管理权限 (1) 1.2 技术开发部管理职能 (1) 1.3 技术开发部主要职责 (1) 1.4 日常管理制度 (2) 第2章产品开发设计控制程序 (4) 2.1 目的 (4) 2.2 范围 (5) 2.3 引用文件及术语 (5) 2.4 职责 (5) 2.5 工作程序 (6) 2.6 支持文件 (9) 2.7 表格清单 (9) 2.8 附表 (9) 第3章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 (17) 3.1 目的 (17) 3.2 适应范围 (17) 3.3 引用文件及术语 (18) 3.4 职责 (18) 3.5 工作程序 (18) 3.6 支持性文件 (19) 第4章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20) 4.1 目的 (20) 4.2 适用范围 (20) 4.3 引用文件及术语 (20) 4.4 职责 (20) 4.5 工作程序 (21) 4.6 支持文件 (23) 4.7 质量记录 (23) 附录 (25) 附录1 (25) 附录2 (26) 附录3 (27) 附录5 (29) 附录6 (30) 附件7 (31) 附件8 (32)

第1章概述 技术开发部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电表、水表、煤气表及其远程自动抄系统的研发和产品的优化,以及为生产部和工程部提供技术支持等。 1.1 技术开发部管理权限 受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委托,行使对公司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指导与监督等全过程听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1.2 技术开发部管理职能 负责对公司产品实行技术指导、规范工艺流程、制定技术标准、抓好技术管理、实施技术监督和协调的专职管理部门,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1.3 技术开发部主要职责: 1.坚决服从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的统一指挥,认真执行其工作指令,一切管理行为向总经理和技术总监负责; 2.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 3.负责制定公司技术管理制度。负责建立和完善产品设计、新产品的试制、标准化技术规程、技术情报管理制度,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设备、质量、能源等管理标准及制度; 4.组织和编制公司技术发展规划。编制近期技术提高工作计划,编制长远技术发展和技术措施规划,并组织对计划、规划的拟定、修改、补充、实施等一系列技术组织和管理工作; 5.负责制订和修改技术规程。编制产品的使用、维修和技术安全等有关的技术规定; 6.负责公司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工作的计划、实施,确保产品品种不断更新和扩大; 7.合理编制技术文件,改进和规范工艺流程; 8.研究和摸索科学的流水作业规律,认真做好各类技术信息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汇总、归档保管工作,为逐步实现公司现代化销售的目标,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9.负责制定公司产品的企业统一标准,实现产品的规范化管理; 10.编制公司产品标准,按年度审核、补充、修订定额内容;

技术状态管理办法

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1.0目的

1.1为加强研制和生产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保证产品研制和生产质量,防止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 的标识、控制、记实、审核失控,特制定本办法。 2.0范围 2.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和领导技术状态管理工作。 3.2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3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4档案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档,及归档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5检验部门负责有关技术状态的记实和监控。 3.6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0术语 4.1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4.2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诸如使用范围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4.3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性,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性状、配合、公差、重量等。 4.4技术状态项目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4.5技术状态管理 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下述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b.技术状态控制; c.技术状态记实; d.技术状态审核。 4.6技术状态标识 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 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号;发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4.7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对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动。 4.8技术状态记实 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

1目的 1.1通过对产品实现过程策划控制、确定必要的控制手段,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确保产品 或合同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和目标 2范围 2.1适用于产品质量策划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对公司各类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3.2各相关部门负责有关本部门质量计划的实施; 3.3市场部随时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及需求变更,及时向生技部相关人员提供 信息。 4内容 4.1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4.1.1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或新材料,实施技术改造时; 4.1.2销售合同或订单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的要求时; 4.1.3在医疗器械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建立风险管理形成文件的要求并保持记录,执行《风险 管理控制程序》。 4.2常规过程的策划 4.2.1为过程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信息、供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务资源。 4.2.2策划过程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使用的方法和责任人,对关键、特殊过程的监视和 测量。 4.2.3明确过程的验收准则,针对过程输入制定验收准则。

4.3特定产品、项目、合同的策划 4.3.1针对特定产品、项目、合同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活动顺 序。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4.4策划的主要内容 4.4.1针对具体产品或合同,确定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包括识别产品的质量特性,建立其 目标值、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并能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4.4.2针对特别产品、合同或项目,确立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包括识别并确定产品实 现所需的过程和子过程,同时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 径,并对这些途径进行评审和形成文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并得到控制; 4.4.3产品实现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说明:如设备、工具、人员能 力、技术方法、过程文件和环境要求等,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 4.4.4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对过程和产 品的重要或关键特性,应安排监视和测量活动。 4.4.5确定产品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和检验活动及产品的接收准则,确定为过程和产品 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记录。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 6.1无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全面反映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使用正确和准确的技术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状态的管理、协调和审核。 3.2 设计所负责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标准化审核。 3.3 检验处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检查。 4 工作流程 5 工作程序 5.1 一般要求 5.1.1 技术状态管理应包括下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a) 技术状态标识; b) 技术状态控制; c) 技术状态纪实; d) 技术状态审核。

5.1.2 根据产品技术状态的演变过程,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产品研制(生产)程序,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确定每一阶段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5.1.3 以技术协议(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用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阶段的技术状态进行描述,最终形成成套技术资料。必须确保“设计输入”完整、正确实现,保证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正确、统一、清晰。 5.1.4 要保证产品研制过程中各项质量特性与有关文件规定一致,必须实行技术状态控制,严格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5.1.5 凡出现关键的、重要的超差和更改行为,均应进行记录,保证产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 5.1.6 为保证产品符合技术协议(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规定要求,确保产品的技术文件能准确表述产品的技术状态,在产品质量评审后,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2 技术状态标识 5.2.1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在任务确定之后,由设计所主管所长会同产品主设计师,根据技术协议(合同)的要求,确定设计输入、产品的基本组成。主设计师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同时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产品研制计划,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规定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规定 1.对于关键、重要、高风险、高故障的产品,三新项目,重要接口等需进 行技术状态管理。 2. 对技术状态进行标识 2.1 对技术状态的标识应在研制阶段开始,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设计人 员在设计文件和图样的标题栏中,对试制阶段、正式生产阶段分别 作S、A标记。 2.2 作为正式生产用的图样,由企业技术中心盖部门章后才可正式投入 生产用。 2.3 对于关键件、重要件图样的标识按规定进行;对重要试验项目试验 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执行WYQP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程序》。 2.4 技术状态的签署应认真履行会签、审核、批准三级审批制度,质量 和工艺会签制度、标准化检查制度。质量会签应着重审查那些与最 终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 2.5 各阶段编制的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协调。 2.6 定型技术文件和图样的更改执行WYQP4.2.3-1 《文件控制程序》 和《新产品的试制和试验控制程序》。 2.7 生产各阶段的状态标识按《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 3. 技术状态评审 3.1 产品的技术状态在每一设计阶段任务完成后或重大更改后,应由企 业技术中心按WYQP7.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评审。评审工作一般在各阶段的设计、工艺评审时一并进行;必要 时,可组织专题评审,以控制各阶段的技术状态。 4. 技术状态的冻结 4.1 凡已定型或经试验成功的产品,按其设计研制过程,分阶段适时冻

结技术状态。技术状态冻结一般不作特殊标记,只在更改技术状态 时才按规定作更改标记。 4.2 已冻结的技术状态,不得随意更改,如必须更改时,要经过充分论 证和试验,并按原审批权限审批,重大更改须提请高一级审批。 4.3 产品的试制、试验应按已确定的技术文件和设计图样要求进行。工 艺技术科定期(每月一次)或不定期进行工艺纪律检查,以确保已 确定的技术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实施。 5. 技术状态的更改 5.1 在试制和试验过程,为完善和改进设计,或者供应条件变化而对设 计、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时,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试验或论证,并要 保证被更改的文件与其相关的文件能协调一致。 5.2 企业技术中心负责将更改情况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并及时从工作 现场撤除作废的图样和技术文件;需要时,对更改后的效果作适当 验证,防止出现不合格品。 6. 技术状态更改过程和执行情况的记录、报告 6.1 一般的技术状态更改可在更改单上详细填写,其内容包括:更改类 别、更改原因、更改标记、在制品处理意见、实施日期、使用情况 等。 6.2 重大技术状态更改,以及设计研制阶段中由设计评审和工艺评审对 该产品的技术状态更改,要做汇总报告和实施情况记录。 7. 顾客要求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及其更改必须经顾客同意。

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各工序的工艺参数、人员职责、设备、材料、测试方法和环境管理等的全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运营部负责依客户订单情况下达生产任务,技术开发部进行工艺和工序控制,确保作业现场基础设施适用和工作环境良好。 3.2 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各种设备的《作业指导书》、《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规程。教育员工文明生产,确保完成生产任务和产品质量、环境质量符合要求;负责生产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生产过程人力资源的配备、必要的培训和工作环境、清洁管理;财务部负责财力的提供和保障。 3.4 市场营销部依据市场需求,与各车间协调做好产品交接和保管;供应配套部、生产运营部适时做好原料供给和产品交付;市场营销部与品质保证部配合做好售后服务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计划管理 为顺利实现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为使生产过程控制得以顺利展开,应根据本公司不同的分类要求确立各项管理计划。就每一年度而言,这些计划中与质量管理相关的项目应包括: 1)物资采购计划; 2)设备定期检修计划; 3)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 4)计量、检测仪器仪表的周期检定计划; 5)员工培训计划; 6) 内部审核计划; 7) 对重点供应商的质量跟踪审核计划; 8) 管理评审计划; 9)经营销售计划。 4.2 生产计划控制 4.2.1 生产合同一旦成立,计划员即应根据合同要求下达生产计划排程。各车间即应对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并安排生产计划,就选料、下料、设备、人力等资源措施作出妥善安排。老产品依据工艺卡执行;新产品则根据新编工艺和样品执行。 4.2.2 生产能力分析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文件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1.目的与适用围 目的:规定、实施技术状态管理要求,以确保公司军贸产品研制、生产的技术状态,满足“文实一致,图物相符”的产品需求和顾客要求。 围:适用于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以下统称产品)在寿命周期的技术状态管理。2.引用文件 GJB 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 GJB 2116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GJB2737 武器装备系统接口控制要求 GJB3273 研制阶段技术审查 GJB5235 军用软件配置管理 GJB6387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专用规编写规定 GJB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军贸新产品定型工作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3.1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约束条件,如战术技术指标、使用保障特性等。 3.2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形状、配合、公差、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3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4技术状态管理

在产品寿命周期,为确立和维持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3.5技术状态项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6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容发展而来的关于技术状态项验证、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文件。(三种技术状态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编制、批准和保持。) 3.7功能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产品的功能特性、接口特性和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8分配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技术状态项的接口特性,从高一层技术状态项分配下来的功能特性和接口特性,附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以及上述特性的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9产品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技术状态项所有必需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以及检验验收、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10技术状态基线 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作为今后研制生产、使用保障活动基准,以及技术状态改变判定基准的技术状态文件。(一般包括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三种) 3.11功能基线

技术管理流程图

目录 一、技术管理的原则2 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容及岗位设置3 2.1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容表3 2.2、技术科岗位设置4 三、技术科人员配置4 四、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4.1专职资料员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4.2专职测量员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4.3专职实验员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4.4专业技术员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4.5技术科长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4.6总工程师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4 五、技术管理工作流程4 5.1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审批4 5.2配合业主进行设计交底8 5.3现场施工图纸管理9 5.4施工图会审9 5.5施工标准规及技术资料管理13 5.6组织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13 5.7组织施工应急预案编制与审批18 5.8报批施工临时设施审批18 5.9组织施工技术培训19 5.10确定单位工程划分19 5.11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点19 5.12编制施工机具计划29 5.13编制周转材料使用计划33 5.14编制施工委托34 5.15确定交工文件表格式样35

5.16编制开工前资质报验文件35 5.17填写开工报告及审批表35 5.18办理各工序施工前技术交底36 5.19施工告知及监检手续38 5.20现场施工测量控制38 5.21现场技术问题处理41 5.22填写施工日志42 5.23组织专业之间的交接42 5.24同步收集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42 5.25同步收集工程质量控制资料43 5.26同步收集工程质量验收资料45 5.27进行现场三查、四定工作46 5.28组织现场单机试车工作46 5.29组织装置中间交接及交验46 5.30技术资料整理及归档46 5.30.1档案资料的定义46 5.31单项及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总结48 六、技术管理清单及填写格式48 附表一:施工组织设计封面48 附表二:施工组织设计外部审批附页49 专职资料员文件清单52 附表一:施工资质报验文件封面-96- 专职实验员表格清单-99- 一、技术管理的原则 1.1项目部的技术管理与支持工作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由项目部技术管理科科长具体负责。 1.2项目技术科,负责项目工程技术日常管理工作,并对作业层的施工全过程技术工作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具体包括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单管理、标准规管理、交工技术文件管理、施工

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生产实现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 对生产过程实施管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使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认证范围内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 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负责公司产品生产管理的全面协调工作。负责本程序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负责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公司生产车间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工作。负责下达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统计报表,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和通报有关部门。 3.2 生产车间 负责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并结合生产特点,编制生产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认真填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指导。 3.3 研究所、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 研究所提供产品实现所需的技术支持;物流部负责采购生产原材料等;仓储部负责保管原材料、成品等;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对购进材料,产成品进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见下页) 4.2 生产准备 4.2.1 研究所组织技术部门及有关业务人员根据合同设计文件进行图纸设计,设计绘制出技术图纸,列出合同工程的材料表。为生产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 4.2.2材料表交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储部对材料表进行再确认。所有图纸的发放、传递和保存依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实施。 4.2.3 对一般工程由生产部总监批准实施;对工期紧、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被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的合同,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根据批准意见组织生产。 4.2.4 生产车间要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配备必需的生产规范、生产工艺图纸等技术性文件和管理办法。 4.2.5 按生产设计要求,执行《设备管理办法》,使生产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生产工具的使用执行《工具管理规定》。执行《模具管理办法》,保证模具的精度,满足生产需要。 4.2.6 物流部依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 4.2.7 材料检验 4.2.7.1 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对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进货检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XXXXX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型号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等阶段技术状态管理的职责、工作程序和应形成的质量记录,使技术状态的确立和变更均受控,确保文文一致,文实相符,使管理者能掌握文件和产品的状态,使参与产品研制的所有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能使用正确、有效的文件,交付的产品符合合同规定或其他方式约定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研究所所有型号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技术状态管理。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726A-2004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J1714B 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QJ903B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3 术语 本程序采用GJB9001B-2009 附录D和GJB1405A-2006标准术

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程序。 3.1 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硬件、软件)中所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 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使用范围、速度、杀伤力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3.3 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性。包括组成、形状、尺寸、重量、表面状态、配合、公差等。 3.4 技术状态项目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5 技术状态管理 用技术的和行政的方法对产品的技术状态实施指导、控制和监督。 3.6 技术状态标识 在确定产品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符;发放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3.7 技术状态控制

工程技术部管理工作流程

工程技术部管理工 作流程

5工程技术部管理工作流程 5.1工作管理流程编制说明: 5.1.1编制核心:图纸会审、施工准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技术管理。 5.1.2编制目的:本工作流程是对公司管理制度在有关具体工作环节中的贯彻落实,而不是制度本身。 5.1.3编制原则:仅对主要工作的重要环节做简明扼要的表述,不作繁杂的细节描述,以便执行人员熟记。 5.2图纸会审工作流程 5.2.1组织工程部与项目部技术人员仔细研读设计文件,找出施工图设计错误或其它矛盾问题,做好会审准备。 5.2.2提请建设单位邀请设计与监理单位,确定会审日期。 5.2.3组织相关人员,准时参加图纸会审,做好会审记录。 5.2.4做好会审结果的落实工作,及时办理技术变更与技术签证、经济签证。 5.3施工准备工作流程: 5.3.1根据工程特点与地域特点及本公司人力资源状况,组建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的项目班子。 5.3.2组织召开项目部及相关单位参加的施工准备工作会议,根据工程特征及工地所在地环境,确定施工准备工作范围,明确工作分工,核定时间表。 5.3.3督促检查各部门的工作进展,确保施工准备工作按期完

5.3.4施工准备工作分工原则: a.工程部:负责宏观管理类工作和技术管理类工作。具体包括:施工方案与进度计划的审核,施工图技术交底,各类管理指标的研究确定等。 b.人力资源部:对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调配或招聘。 c.材料部:根据工地地域的不同,研究制定设备材料采购供应方案(划分分级采购范围及控制办法),确保及时供应。 d.项目部: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签订施工分包合同。编制设备材料需求计划,组织进场运输。编制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设、围墙等。编制施工方案与进度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点,做好技术交底。以及足已具备开工条件的一切准备工作。 5.4工程进度控制流程: 5.4.1科学合理地进行进度计划的审核,确保可行性,且满足甲方要求。在可能的前提下,工期安排应提前完成,留有余地。 5.4.2进度计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必须全员配合,努力实现。 5.4.3确遇难以克服的客观原因发生,致使进度计划确需修订时,提请总经理同意后方得修订。 5.4.4进度计划修订时,如果不得不延长工期时,必须征得甲方同意。 5.4.5每月25日前,项目部上报当月工程形象进度和下月进度

技术开发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使技术开发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技术开发成果顺利实现,以满足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技术开发立项、评审、实施、中间检查、成果评价验收等全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开发项目立项的审批,技术开发项目经费拨付审批,技术开发的验收和验收报告的审批。 3.2总师办公室负责对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实施、成果验收等过程进行归口管理。 3.3相关职能部门、/办事处/项目部配合实施技术项目开发。 4 资源需求 配套资金、人员、设备、依托工程等 5工作程序 5.1 技术开发过程控制见技术开发过程控制流程图(下一页)。 5.2 技术开发项目分类 5.2.1 生产机具、配套设备开发与研制; 5.2.2作业方法、工艺开发; 5.2.3新材料研制; 5.2.4 理论研究(编制规程、规范、工艺导则,重大项目技术总结)。 5.3 立项 5.3.1 申请立项的条件 5.3.1.1申请时必须具有独立承担项目的条件(配套资金、人员、设备、依托工程等)。 5.3.1.2 申请立项的项目应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及成果转化能力,符合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具有国内行业先进水平。 5.3.2技术开发策划与申报 5.3.2.1申请立项的技术背景、科技意义、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研究计划、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经费预算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应作深入研究。 5.3.2.2技术开发计划内容 1) 技术开发项目阶段的策划; 2) 对技术开发项目适宜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的策划; 3) 技术开发项目负责人及人员的安排(包括职责); 4) 技术开发项目起止时间及开发各阶段的时间要求。 5.3.3 技术开发接口 不同专业的技术开发接口通过日常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文件交流形式进行,并由项目组长负责开发接口的总体协调和确认。 5.3.4项目审查 项目审查分预审(格式审查)和评审两个阶段。 5.3.4.1预审(格式审查)由总师办公室在立项申请时完成。预审要求:“科技项目申请书”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是否具备实施条件,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申请书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1 引言 1.1基本要求 a)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出能全面反应其在某一特定时刻确定下来的技术状 态文件和管理计划,并明确建立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其中功能基线应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分配基线应与《研制任务书》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并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的全部更改都具有可追溯性。 b)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是按照GJB 3206-98标准的要求指定的,应是符合合同要求,计划要明确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并明确对技术状态标示、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合的管理计划。 1.2一般信息 a)适用的军用武器装备系统、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项目说明,即能满足最终使用性能并指定为单个实体的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的技术状态管理,具体分为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b) 重要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间安排:包括初样/正样的方案论证评审、关键技术(包括关重件特性)实施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产品技术鉴定、重要设计(涉及产品

性能技术指标)的更改评审、产品设计更改评审等,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制/生产活动; c) 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目的在于准确适时有效地贯彻公司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技术状态受控。 d)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控制范围适用于公司军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e) 相关文件: GJB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3206 技术状态管理 GJB 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2 程序和规定 公司编制并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包括与顾客订购方或供方取得一致意见的技术状态 管理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a)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b)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c) 技术状态管理项目选择准则; d)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 e)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技术状态管理的探索与实施

技术状态管理的探索与实施-工程论文 技术状态管理的探索与实施 曹宏宇① CAO Hong-yu;张丽萍① ZHANG Li-ping; 王文辉② WANG Wen-hui;李锦秋② LI Jin-qiu (①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葫芦岛125004;②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 125004) (①Bohai Shipyard Group Co.,Ltd.,Huludao 125004,China; ②Bohai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 ry Co.,Ltd.,Huludao 125004,China) 摘要:技术状态管理属于技术管理范畴,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和审核四项活动展开。针对如何贯彻新版国军标《技术状态管理》要求,结合企业技术状态管理实际,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和方法,阐述了技术状态项的选择原则、技术状态控制的关键要素和技术状态基线的具体内容。 Abstract: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s the realm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hich is mainly conducted from the four activities of the configuration mark, control, record and review.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enterpris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exploratory ideas and methods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military standard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elaborates the choice principles, key elements and specific content of baselines of

21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生产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过程实施管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X 要求,使顾客满意。 2 适用X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认证X围内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 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负责公司产品生产管理的全面协调工作。负责本程序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负责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公司生产车间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工作。负责下达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统计报表,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和通报有关部门。 3.2 生产车间 负责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并结合生产特点,编制生产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认真填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指导。 3.3 研究所、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 研究所提供产品实现所需的技术支持;物流部负责采购生产原材料等;仓储部负责保管原材料、成品等;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对购进材料,产成品进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见下页) 4.2 生产准备 4.2.1 研究所组织技术部门及有关业务人员根据合同设计文件进行图纸设计,设计绘制出技术图纸,列出合同工程的材料表。为生产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 4.2.2材料表交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储部对材料表进行再确认。所有图纸的发放、传递和保存依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实施。 4.2.3 对一般工程由生产部总监批准实施;对工期紧、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被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的合同,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根据批准意见组织生产。 4.2.4 生产车间要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配备必需的生产规X、生产工艺图纸等技术性文件和管理办法。 4.2.5 按生产设计要求,执行《设备管理办法》,使生产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生产工具的使用执行《工具管理规定》。执行《模具管理办法》,保证模具的精度,满足生产需要。 4.2.6 物流部依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 4.2.7 材料检验 4.2.7.1 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对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进货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