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民族,地理、军事,士族、人物,学术、文化;宗教、考古、吴简研究;对魏

晋南北朝史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十六国各政权在如何使自己政权的

属性与五德历运学说相协调的问题上,先后表现出犹豫和矛盾的态度,蜀汉官制的特点,汉晋间民屯的不同形式及中古田制的演变,汉晋中

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经历了转变过程,对南匈奴产生多方面影响,历史时期阮姓的起源、宗族的形成、人口变化及迁移与分布情况,得出两晋南北朝以前阮氏主要聚居陈留郡,之后大批南迁,形成了以

河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聚居地,使得南方阮姓人

口远远多于北方的结论,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文献学的重大发展与这

一时期人们的历史文献学思想走向成熟相关,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的

取名风俗和婚姻生活,三国时期道教在魏、吴、蜀三国均有传播,但

方式与广度有所不同,长安、洛阳、建康、凉州四大文化中心的兴衰,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及佛教思想对于中古文学的巨大影响都说明了僧

侣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纪念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

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13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相关研究论著颇丰,主要有:《缪钺全集》(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

书局),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

汉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周伟洲《古都西安:长安与南海

诸国》(西安出版社),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

版社),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陶新华《北魏孝文

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

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家族

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

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民

族出版社),魏明孔《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华

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作耀《刘备传》(人民出版社),夏炎《中古世

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卫绍

生《魏晋文学中的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邵磊《治山丛稿——南

京文物考古论丛》(凤凰出版社),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陈吉安主编《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本年出版了罗宗真、

王志高《六朝文物》,田永胜、赵建功、许抗生《六朝宗教》两种。

论文集有:《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北朝研究》第四辑(中州古籍出版社),《吴简

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史料类有: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

补文献汇编》(全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新译作品有:日谷川道

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日曾布川宽《六朝帝陵》(傅江译,六朝文化译著丛书,南京出版社)。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异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重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一辑“唐长孺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

专辑”也在今年出版,收录了一组回忆唐先生的文章,以示对这位史

学泰斗的缅怀之情。另外,2003年出版而一泠先生《2003年魏晋南北

朝史研究综述》未及收入的尚有:《贺昌群文集》(三卷,商务印书馆),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汪文学《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

为中心》(贵州人民出版社),陈明光《汉唐财政史论》(岳麓书社),

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度新探》(岳麓书社),余太山《两汉魏晋南

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中华书局),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

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柏喜贵《四一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

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陈吉安主编的《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中的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邱敏《六朝史学》,许伯卿、吴

功正《六朝文学》三种。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先秦秦汉魏晋南

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在250篇以上,涉及领域广泛,以下分类择要介绍。

政治、制度

政治史。刘蓉《析魏明帝禁浮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认

为太和年间禁浮华主要是从政治着眼,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

政治压力,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孟祥才《论曹爽之败》(《史

学月刊》第8期)认为曹爽集团失败是因为其所重用之人多为浮华之徒。张军《曹魏时期司马氏霸府的形成与机构设置考论》(《兰州大学学报》第4期)对司马氏霸府的形成、特点、府僚构成及运作方式作了探讨,

并考证了霸府的机构设置情况。陶贤都《魏晋禅代与司马氏霸府》(《辽宁大学学报》第4期)也对司马氏霸府进行了研究;他的《三国

时期劫质现象刍议》(《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认为劫质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与当时的忠、孝、信等社会伦理也有密切关系。

王永平《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扬州大

学学报》第1期)着眼于汉末流寓江东的广陵人士,指出他们不但在孙

吴政权割据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推动了吴地文化的发

展与南北文化的交流;他的《晋武帝立嗣及其斗争考论——以齐王攸

夺嫡为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武帝以惠帝为嗣,逼齐王攸就国致使其愤恨而死,并严厉打击拥戴齐王的“清议派”,

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林校生《成都王颖

督区幕佐和文化倾向之考释》(《国学研究》第十四卷)辨明了成都王

颖督邺前后河北都督区的分合变迁,指出司马颖幕府佐吏家族门第较高,里籍分布较广,南方士人和内迁胡人较多。认为司马颖以邺、冀

地区为基地对抗东海王越,显示出邺、洛之间儒、玄两种政治文化的

对立态势和地缘意味。李园、唐燮军《地域集团、萧沈对抗与刘宋政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l期)指出刘宋政制因为皇权过分伸张

导致恩贫倖用事,引发了一系列制度性弊病,内轻外重之势使地域集

团应运而兴,深刻影响了宋齐之际的历史走向。唐燮军《萧沈对抗与

刘宋政治》(《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延续了上文的思路,进一步对

萧沈对抗格局作了研究。

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第3期)指出,

十六国各政权在如何使自己政权的属性与五德历运学说相协调的问题上,先后表现出犹豫和矛盾的态度。拓跋政权最初以十六国继承者的

身份出现在德运次序中,孝文帝改革,在德运上直接以北魏承接西晋,使北朝历史呈现出继承华夏正统的强劲态势;他的《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第4期)认为北魏的直勤与嚈哒的敕勤和突厥的特勤,

都源于共同的部族传统,是社会结构下的一种身份,相当于汉文中的“宗室”。直勤制度在拓跋鲜卑社会发育和政治进化过程中,随着

“改降五等”被孝文帝取消,引起了北魏宗室内部的情感和文化分裂,对北魏末年的变乱具有必然影响。姚宏杰《君位传承与前燕、后燕政治》(《史学月刊》第3期)考察了慕容鲜卑君位传承从部落君长推选

原则到嫡长子继承制的转变,指出前、后燕诸多政治事件与此相关。

李凭《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丽》(《文史哲》第4期)研究了北燕

灭亡至延兴年间北魏与高丽的关系,指出频繁的使节交往和北魏遵循

不介入高丽与百济间矛盾的原则,促使双边关系由冷漠走向缓和发展,为孝文帝朝与高丽的友好关系作了铺垫。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

革中的朝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朝议的形成和发展

源于北魏早期的历史变迁和孝文帝的主观努力,朝议主流观念来自汉

文化,推动了改革深入发展。侯旭东《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

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中国史研究》第4期)从

地方豪右与东魏北齐政权关系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双方斗争的经过,指

出行政区划增减与豪右和朝廷关系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王大建《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秩序结构》(《文史哲》第4期)认为魏晋南北朝

时期新的民间秩序结构表现为豪强割据、豪族游侠统治、坞堡自救和

望族的精神领导。文章还分析了民间秩序结构中的阶级组成及其特点。

政治思潮。黄少英《汉魏之际人物品题的三大社会功用》(《许昌学

院学报》第3期)指出汉魏之际人物品题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人才

流动和社会局势的变化等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徐国荣《汉晋时

期的数字化标榜与取士制度》(《文史哲》第3期)注意到汉晋时期名

士间兴起的数字化标榜之风,指出它与取士制度相关并逐渐朝谱牒或

家谱的方向转移。鲁力《魏晋封建主张及相关问题考述》(《武汉大学

学报》第2期)对汉晋时期的封建主张进行了系统考察,认为这一思潮

在一定水准上促使当权者重视同姓的藩卫作用,但在现实中很难恢复。

文官制度。胡舒云、李晨光《“九品官人法”中的“中正”》(《史

学月刊》第10期)从设置、职责、性质、地位等方面对中正进行了研究。陶新华《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历史教学》第1期)认为北

魏孝文帝以后中正的作用表现在定姓族和保管士人档案两个方面,中

正在选举中明确的是士人门品的高低,而不定士人人品高下。

罗开玉《蜀汉职官制度研究》(《四川文物》第5期)整理了蜀汉职官

制度的大纲和基本体系,并分析了蜀汉官制的特点。王东洋《曹魏考

课法的制定及其社会背景初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1期)指出

曹魏多次制定考课法,对后世考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汪征

鲁《南朝“迎吏”、“送故吏”新探》(《中国史研究》第4期)认为

从两汉至南朝的州、郡送故迎新,在南朝时开始与官员选任调动密切

相关,州迎主簿、迎从事、迎西曹等成为一种入仕资格。这既反映了

中央政府权力与官员个人权利的消长,也表现出选官与官僚体制的微

妙变化。张小稳《魏晋南朝时期的秩级》(《史学月刊》第5期)接受

了职位分等、品位分等的概念,认为秩级先秦的稍食和月俸,与职务

的繁简、职责的轻重相联系,具有职位分等的色彩。官品汉代的朝位

制度,具有品位分等的色彩,规定官员所享有的权利或特权。罗永生《“后魏尤重门下官”说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

北魏正光以前门下省地位不及尚书省,侍中职权亦远在录尚书事和尚

书令、仆之下。《通典》所云后魏“尤重门下官”,绝非常态。金霞、李传军《〈北齐书·宋世轨传〉“台欺寺久”浅释》(《晋阳学刊》第

6期)认为“台欺寺久”一语,反映了北齐乃至整个北朝时期御史台和

大理寺这两个平行机构之间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关系。

高敏《相关北魏前期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历史教学问题》第1期)和徐美莉《也谈北魏前期“百官无禄”之原因》(《史学月刊》第3期)分别对北魏前期“百官无禄”的状况以及向俸禄制的过渡进行了研

究。翟桂金《北魏爵禄制度研究》(《许昌学院学报》第6期)也考察

了北魏爵禄制的实施背景和颁行过程,并阐明了爵禄制下封君的权益。

武官制度。石冬煤《东吴早期武官考论》(《邢台学院学报》第l期)

考察了黄武以前东吴武官的设置,指出了其作用和弊端。陶新华《北

魏地方都督制补论》(《求索》第2期)对学者长期忽视的北魏地方偏

裨都督和州、郡防城都督作了探讨。张鹤泉《东魏、北齐征讨都督论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从称号、设置特点、与行台

的关系三个方面讨论了东魏、北齐时期的征讨都督;他的《南朝都督

诸州军事与其所领将军职的关系探讨》(《史学集刊》第4期)认为将

军职是都督设置的前提条件,都督所领将军职则影响到其地位和等级。张金龙《汉魏之际政治与禁卫武官制度的变革》(《山东大学学报》第

2期)、《南朝卫尉及其职掌考述》(《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东

魏北齐左右卫府制度考论》(《兰州大学学报》第2期)分别对汉魏之际、南朝和东魏北齐的禁卫武官制度及其相关问题作了详细的考证分析。

法律制度。楼劲《北魏的科、格、式与条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史研究所学刊》第二集)梳理了北魏的科、格、式与条制,明确了这些

用语的指称对象和方式。同时还讨论了这类法规的内容及其在当时整

套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其源流。薛菁有数篇文章研究该

时期的法律问题。《汉末魏晋复肉刑之议论析》(《东南学术》第3期)对汉末魏晋复肉刑之议的缘起、内容及其影响作了梳理和分析;《魏

晋时期的特权法与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福建论坛》第9期)指出

魏晋时期特权法的制定是士族门阀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论北朝的

流刑制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从流刑制度的源流出发,

探析了北朝流刑制度的成因和特点。金霞、李传军《魏晋南朝刑律中

的妇女地位——兼谈魏晋南朝刑律的轻省化》(《南都学坛》第2期)

指出法律的轻省化是魏晋南朝时期刑律发展的必然趋势,妇女的法律

地位也因此有了一定水准的提升。何宁生《论前燕的法制》(《西北大

学学报》第5期)讨论了前燕的法制原则、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

经济

生产关系。孟彦弘《〈吏民田家莂〉所录田地与汉晋间的民屯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二集)推测《嘉禾吏民田家莂》所登录的田地属民屯的一种,并对汉晋间民屯的不同形式及中古田制

的演变作了论述。张尚谦、范丹《户籍样、田令、“均田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l期)和张尚谦《何物“均田制”》(分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4期)认为北魏均田令是人口土地登记法,其后修订成带有赋税品式色彩的户籍样“丘井之式”,二者都不是分

配土地的法令。文章对“均田制”概念以及关于“均田制”的各种解

说提出了质疑与批评。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本年度颇受研究者重视。张泽咸《汉唐间浙

江丘陵农业生产述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引证分析大量

史料,指出浙江丘陵地区在先秦至唐宋之际千余年间,农业经济迅速

发展。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内徙诸少数民族使北方经济出现

短暂、局部的破坏,但从总体上看,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并没有造成

历史的大倒退;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的发展》(《许昌学院

学报》第6期)认为魏晋和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经济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成为中原王朝重要的财赋区之一。李松《魏晋南北朝时期淮南地区经

济开发初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l期)、吴海涛《魏晋南北朝

时期淮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第l期)、王鑫

义《东晋南朝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许昌学院学报》第1期)、张宪华《东晋南朝皖南的社会经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分别对淮河南北和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考察。任桂园《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峡盐业与移民及移民文化述论》(《盐业史研究》第

1期)阐述了三峡地区井盐业的发展,指出盐业经济对移民文化在该地

区的碰撞、融合起了支撑作用。赵昆生、张娟《试论秦汉魏晋南北朝

时期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对三峡地

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了论述。

商品经济。魏向东《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市”》(《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城市中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一套市场管理体制。孙继民《邺下“俗薄”的商业文

化性质》(《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认为东魏北齐邺城“俗薄”的

形成,与其作为北方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特点密切相关,

“俗薄”的文化性质就社区而言属于都市文化,就经济而言属于商业

文化。

财政货币。陈明光《“修耕植,蓄军资”——曹魏财政建设基本方针

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4期)分析了曹魏确立“修耕植,

蓄军资”为财政建设基本方针的背景,考论了这一方针的主要措施及

收益。操晓理《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指出当时钱币并未退出流通领域,认为过分贬低该时期商品货币经济

发展是不恰当的。史卫《北魏货币使用研究》(《许昌学院学报》第l 期)关注的也是北魏的货币问题,认为当时金属货币、实物货币都曾使

用和流通,国家对货币也有明显的干预活动。他的《北魏平城政权动

态的财政平衡》(《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平城政权主要通

过“以支定收”实现财政平衡,着重分析了军费和官俸是如何通过自

我消化来完成平衡的。

另外,许智银《三国时期的狩猎活动》(《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对

三国时期的狩猎活动进行了阐述。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荒政述论》(《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采取的救荒

措施,并肯定了其积极作用;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生态学的认识

及其利用》(《许昌学院学报》第l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学知

识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孙丽《两晋十六国时期疫情浅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薛瑞泽《六朝时期疾病流行及社会

救助》(《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分别对疾病的产生、流行以及救助

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民族

罗君《汉晋中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及其影响》(《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认为汉晋中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经历了转变过程,

对南匈奴产生多方面影响;他的《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第2期)研究了十六国时期四个匈奴政权在职官制度、政权

形式、权力与职能分配以及封建礼仪等方面的特点。李志敏《魏晋六

朝“杂胡”之称释义补说》(《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认为史籍

中“杂种”、“杂胡”之名意即“小种”、“小胡”,源自游牧社会,并非出于华夷之辨观念。余太山《〈梁书·西北诸戎传〉(节录)要注》(《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对《梁书·西北诸戎传》作了节录注解。

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

研究》第2期)认为十六国北朝时期,各族统治者自觉实践儒家“用夏

变夷”和“协和万邦”的民族理论,在当时民族融合的复杂形势下,

表现出众多的趋同性,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彭丰文《西江

督护与南朝岭南开发》(《广西民族研究》第2期)对南朝西江督护一

职进行了考证,认为此职武力色彩浓厚,在开发岭南和维护南朝在岭

南统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南朝岭南民族政策新探》(《民族研究》第5期)延续了上文的思路,认为南朝对岭南的民族政

策是以征讨为主,其政策具有长期性和地方性等特点,这种状况的形

成与南朝寒人武夫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军事

地理。胡阿祥对《宋书·州郡志》进行了详细研究,发表了《〈宋书·州郡志〉考疑》(《学海》1—4期)、《中华本〈宋书·州郡志〉

标点献疑》(《文史》第2期)、《(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献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宋书·州郡志〉脱漏试补》(《安徽史学》第4期)等一系列论文;《以魏晋本土文学为例谈地理

分区》(《史学月刊》第4期)对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如何进行地理

分区进行了探讨;《陈朝疆域变迁与政区建置考论》(《南京晓庄学院

学报》第1期)研究了陈朝疆域变迁和政区建置,并对记载与研究陈朝

疆域、政区的主要文献作了评说。

任重、陈仪继续对魏晋南北朝城市地理展开研究,发表了《魏晋南北

朝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l期)和《魏晋南

北朝城市居民管理刍议》(《许昌学院学报》第1期)两篇文章。《中

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开设了“统万城研究”专题,集中刊登了四

篇研究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统万城的论文。吴宏岐《关于大夏国都统

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依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

和实地考察对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袁林

《从人口状况看统万城周围环境的历史变迁——统万城考察札记一则》统计分析了隋至宋初统万城附近地区人口的状况,不同意人类过度开

发导致统万城周围地区环境恶化的观点,认为统万城的沙漠化是自然

变迁所致。徐小玲、延军平《统万城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研究》对统万

城的现代意义与价值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陈喜波、韩光辉《统万

城名称考释》考证了“统万”的匈奴语源和语义。另外,姚勤镇、吕

达《统万城的历史演变及其建筑特点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第2期)也对统万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雪玲《历史时期陈留阮氏的迁移与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第2辑)通过考察历史时期阮姓的起源、宗族的形成、人口变化及迁移

与分布情况,得出两晋南北朝以前阮氏主要聚居陈留郡,之后大批南迁,形成了以河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聚居地,使

得南方阮姓人口远远多于北方的结论。何德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

水路交通的拓展》(《武汉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政治、军事原因促

使南北水路交通持续拓展,从今杭州通往今天津附近的水路交通隐隐

形成,成为隋代大运河的历史基础。

张修桂《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学报》第3期)认为展开

遭遇战的赤壁,即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今赤壁市赤壁山,非

初战赤壁,但也是整个赤壁古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杰《汉中对三

国蜀魏战争的重要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l期)认为汉中对

蜀的重要性大于魏,汉中的丢失促成了蜀汉北线防御体系的崩溃和蜀

汉的迅速灭亡。孙长初《略论六朝时期建康城的作用》(《南京理工大

学学报》第3期)通过对六朝建康城自然地理环境及形制和规模的分析,

阐述了建康城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姚乐野、段玉明《论李氏据蜀

与南中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第4期)考察了南中得失与大成政

权成败之间的因果关系。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晋阳学刊》第3期)指出晋阳以其优越的地理、军事、经济等

条件成为东魏北齐时期的霸府和别都。乔凤岐《北周孝闵帝在位时期

硖州尚未设置——兼述西魏北周两朝拓州、硖州的设置及其历史沿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期)认为孝闵帝在位(557年正月至九月)的几个月内,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硖州”尚未设置。

军事。张靖龙《赤壁之战时间考论》(《学术月刊》第2期)认为赤壁

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李万生《侯景江北防线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二集)对侯景在江北建立的防

线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此条防线前后存有了约六年时间。陈仪、任重《魏晋南北朝的阅兵礼》(《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

1期)对魏晋南北朝的阅兵礼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南北朝之间的地区差异。

士族、人物

士族。侯旭东《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

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

指出汉魏六朝时期“宗族”尚处在由多系“亲属群”转为“父系继嗣

群体”的初始阶段,“父系意识”初步形成,认为中国父系“宗族”

自先秦以来存有连续性的假设需要修订,并提示对“宗族”以外的民

间组织给予关注。卜宪群《东晋南朝家族的分化与士族的衰落研究——以琅玡王氏为中心》(《南都学坛》第3期)从琅玡王氏各房支变动

的具体状况分析土族的衰落过程,认为士族内部的分化瓦解是侨姓士

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强调士族各族之间,同族不同房支之间,同

一房支不同家庭之间升降互有不同,衰落也有早晚之异,不能以郡望

统而论之。刘新光《东晋陈郡谢氏江左地域选择述论》(《南京晓庄学

院学报》第1期)认为陈郡谢氏在江左家居地和仕宦地的选择,为它的

崛起提供了有力的地域支持,而其衰落也与这种地域支持不复存有直

接相关。

杨升之《“清”:魏晋士人的社会生活理念》(《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注意到魏晋士人“清”的理念,认为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

文化背景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陆静卿《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

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谈谈魏晋上

层妇女的“达”》(《肇庆学院学报》第4期)指出汉晋之际妇女精神

风貌的转变与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张宏慧《魏晋风度与士人服饰》(《许昌学院学报》第6期)指出士人在服饰上的刻意求新是审美思潮

的新导向,是魏晋风度在服饰艺术上的体现。

王旭东《门阀士族的婚姻习俗与门阀制度的盛衰》(《中州学刊》第3期)阐述了门阀士族婚姻习俗的演变与门阀制度盛衰之间的关系。金仁

义《南朝国婚的门第观和人物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指

出门阀制度和人物风尚对南朝国婚影响甚大。

人物。朱子彦《试论诸葛亮的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史学集刊》

第4期)、《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东岳论丛》第5期)、《诸

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文史哲》第5期)三文对诸葛亮的传统形

象作了逆向思维的研究。王永平《论诸葛恪》(《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认为诸葛恪的家族门第及文化并非典型的儒学世家,他的

败亡体现了孙吴政权南北人物之间的斗争,也是孙吴皇族与士人斗争

的反映;他的《南朝吴兴武康沈氏之学术文化述略——沈氏之家风、

家学研究之二》(分刊《许昌学院学报》第3、6期)认为吴兴沈氏在武

力最盛时成功地向“文化士族”转变,是保持其家族门第长盛不衰的

关键。孟繁冶《阮籍不欲子侄“作达”论》(《郑州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阮籍不欲子侄“作达”蕴涵了他祈愿子侄们能避害自全,保存家

族实力,维护家庭利益的良苦用心。杨合林《陶侃及陶氏家庭兴衰与

门阀政治之关系》(《史学月刊》第7期)指出陶氏家庭的寒门地位

并未因陶侃以武功崛起而有根本改变,它的中衰具有某种必然性。雒

三桂《陶潜之归隐与东晋南朝门阀政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第3期)认为陶潜的辞官归隐是次等士族在政治上无望进取的无奈之举,也是缺乏政治才能的陶潜的必然归宿。

学术、文化

学术。王立群《魏晋南北朝学士研究的几个问题》(《阜阳师范学院

学报》第2期)认为魏晋南北朝学士可以分为文人学士与官员学士两类,在学术活动中是一支重要力量。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

献学思想》(《安徽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文

献学的重大发展与这一时期人们的历史文献学思想走向成熟相关。李

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南都学坛》第1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安庆师范学院

学报》第1期)分别讨论了现实政治和名教观念对历史撰述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2期)对谱学的时代特点进行了研究。

胡宝国《杂传与人物品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

二集)认为,东汉至东晋受人物品评风气的影响,人物杂传大量涌现。南朝皇权的振兴与门阀士族的凝固化,使士人不再热衷于人物品评,

杂传明显减少,谱碟之书代之而起。文章还指出,杂传对正史的体例

产生了阶段性的影响。金生杨《陈寿的学术渊源》(《史学史研究》

第1期)考察于陈寿的学术师承渊源。张瑞龙《从经注与史注的变奏

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学术史地位》(《史学月刊》第6期)认为

裴注的在承袭总结魏晋以来史学研究和史注的成果,并继承经注长处

的条件下出现。曹文柱《陈寿评价吕布有失公允说》(《中州学刊》

第5期)认为陈寿以有勇无谋和“轻狡反复”评价吕布有失公允。许

殿才《〈汉纪〉多样的史论形式》(《史学史研究》第1期)分析了《汉纪》的史论系统。钟仕伦《〈梁书〉不载〈金楼子〉考――兼论〈梁书〉编撰问题》(《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金楼子〉成

书时间考辨》(《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对《金楼子》的成书时间

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晓毅《阮籍〈达庄论〉与汉魏之际庄学》(《史学月刊》第2期)

认为《达庄论》创作于正始之音高潮时,它从庄学角度丰富了正始玄

学的“儒道同”理论,并为后来向秀、郭象的“冥物”(齐物)学说,开辟了学术理路。王启发《南朝时期学术走向及其意义》(《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4期》)阐述了南朝时期学术发展演变的特

点和具体走向。

文化。许辉《六朝文化及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分析了六朝文化的形成及内涵,肯定了其历史地位,并

阐述了其现代价值。陈德弟《十六国北朝官府藏书活动述论》(《图

书馆工作与研究》第3期)、《北朝官府藏书活动述论》(《高校图

书馆工作》第2期)叙述了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活动。李传

军《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巡使制度初探》(《晋阳学刊》第2期)考

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巡使制度,认为它存有反映民情、考察官吏、沟通民间舆论与统治阶层的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魏晋

南北朝时期歌谣的传播》(《石油大学学报》第3期)、《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歌谣风议与官民互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分

别探讨了歌谣的传播方式及与政治的互动关系。金霞《略论魏晋南北

朝时期“占卜”的基本表现与社会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第3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占卜普遍存有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并与

玄学、道教、佛教文化相结合。仝涛《从魂瓶看吴晋时期的庄园生活

和丧葬礼俗》(《四川大学学报》第2期)通过明器魂瓶上的堆塑内容

探讨了吴晋时期地主庄园的生活情况及丧葬习俗。张庆民《魏晋南北

朝幽婚故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l期)考察了幽婚故事包

涵的信仰观念及其流行的现实基础,认为其中包涵的光耀门庭的观念

由来已久,而魏晋以后大讲门第阀阅的风习刺激了此类传闻的流行。

宗教、考古、吴简研究

宗教。汤其领《三国时期道教流布探论》(《史学月刊》第12期)认

为三国时期道教在魏、吴、蜀三国均有传播,但方式与广度有所不同。刘跃进《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指出,六朝僧侣往来各地,成为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长安、洛阳、

建康、凉州四大文化中心的兴衰,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及佛教思想对

于中古文学的巨大影响都说明了僧侣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特殊而

重要的作用。普慧《略论慧远对道安的突破和超越》(《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慧远在佛学理论体系、恪守戒律、讲经说法、终极信仰、

扩大像教等方面对道安有重要的突破和超越。介永强《中古时期西北

佛教译经文化区域考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认为中古时期,西北地区形成了西域、河西、关中三大译经文化区域,佛教译经

文化活动重心久在西域,晋唐时期转向了关中。孙长初《六朝青瓷中

的宗教信仰》(《东南文化》第1期)通过对六朝青瓷造型和装饰题材

的分析,揭示六朝青瓷所隐含的史前原始宗教巫术、道教和佛教信仰

等思想内容。

考古。本年发布的考古报告有《广州黄花岗汉唐墓葬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第4期),《山西大同下深井北魏墓发掘简报》、《太

原西南郊北齐洞室墓》(《文物》第6期),《江苏江阴长泾镇宋墓》、《咸阳平陵十六国墓清理简报》(《文物》第8期),《河南巩义站街

晋墓》(《文物》第11期),《辽宁沈阳八家子汉魏墓葬群发掘简报》(《北方文物》第3期),《湖北黄梅县松林咀西晋纪年墓》(《考古》

第8期),《重庆晒网坝一座晋代墓葬的发掘》(《江汉考古》第1期),《马鞍山林里东晋纪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第5期),等等。

刘尊志《徐州出土晋代记事碑及相关问题略考》(《中原文物》第2期)对一块西晋记事碑及相关问题作了考释。胡国强《两件北魏“真王

五年”造像铭考》(《文物》第9期)对两件造像铭进行了考释。王则《魏故宁陵公主墓之考释》(《北方文物》第3期)据墓志志文对北魏

故宁陵公主祖、父、夫及其本人的一生行状进行了考证,并对墓志书

法进行了研究。陈康、刘可《敦煌北朝壁画中的射箭图像研究》(《敦

煌研究》第l期)通过敦煌北朝壁画中的射箭图像,探讨了北朝时期少

数民族的射术活动。

王志高《六朝帝王陵寝述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3期)对六朝

帝王陵寝的布局、构成、等级制度等方面作了研究。罗宗真《六朝时

期南京的文物、古迹——研究南京六朝史的重要依据》(分刊《南京理

工大学学报》第5、6期)指出近50年来在南京发现的各种文物遗迹、

遗物,集中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历史面貌,是研究南京六朝

史的重要依据。新晨范文网

吴简研究。于振波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浅析走马楼吴简中“刑”

的含义》(《船山学刊》第1期)认为吴简中的刑手、刑足是贫苦百姓

为逃避苛政的自残行为;《走马楼吴简中的“调’’》(《中国经济史

研究》第l期)认为走马楼吴简中的“调”应该属于苛捐杂税性质的

“横调”,与曹魏实行的制度化户调不同;《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

屯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认为“限米”是对

屯田所征收的租税,其征收标准远远高于佃田所征收的租税,且缴纳

限米者身份与田家(佃田者)不同。王素《说“夷民”——读长沙走马

楼三国吴简札记》(《故宫博物院院刊》第5期)认为吴简所见“夷民”与兵相关,至少也应是官府控制的一种特殊依附人口。王子今《论走

马楼简所见“小妻”——兼说两汉三国社会的多妻现象》(《学术月刊》第10期)认为走马楼简对“小妻”的记载提供了反映民间社会生活的

真实资料。高凯《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的社会生活》(《光明日报》5月18日)利用吴简资料,探讨了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

的取名风俗和婚姻生活。

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魏晋南北朝 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玄言诗: 魏晋玄学风盛,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诗人以玄言入诗,诗述玄理。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人物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诗品序》评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但是玄言诗对后来山水诗的出现也有积极的意义,如孙绰的《秋日诗》,借山水抒情,写自己逍遥林野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少玄味。 乐府诗: 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代表作干宝《搜神记》等,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 建安风骨: 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太康诗风: 1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2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3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 “魏晋风度”: 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年间的文学。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之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用了建安文学慷慨分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的消极反抗思想,三位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之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王晓毅 1士族社会的发育 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四世三公 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四世五公 荐举制度与官僚家族形成 征辟 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 辟:公府聘为专书 察举(自下而上):孝廉:郡级贡士 秀才 连带责任 官不用本地人,吏用本地人 黄范传 中国 领导上台要组建自己的班子 门生 故吏 田庄经济与乡里豪族 (凡事)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 士族来源: 士林学门 乡里豪族 官场官族 余英时《东汉政权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3、庄园与士族的文化性格 庄园经济的特点: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庄园的独立性与士族的自由精神 庄园经济的特征 在以庄园经济,,这个“平面” 仲长统-曹操 憧憬的庄园生活 使居右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后汉书·仲长统传》 庄园经济与士族双重性格 儒家思想:教人做奴隶的东西,培植奴性 说了不做,做了不说 4士族与汉末政治 汉末清流的社会基础 (赵岐)因从官舍逃,走之河间,变姓字,又转诣北海,著徐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 掩护党人 俭得亡命 《后汉书·党锢列传》 准备以暴力推翻汉王找台

水到渠不成 不推不倒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中者二爷 故圣人顺时移动,智者因二一发 《后汉书·皇甫嵩传》 《后汉书·郑泰传》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曹丕《典论》 二、汉末落 名教破产 《后汉书·陈蕃传》 良心不能培养,良心通过教育出来了,教育讲的太多使人变得虚伪。心硬的可以划得着火柴 1971年林彪—分水岭 中国走的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2道家复兴 老庄的贵生哲学 《逍遥》 《后汉书》卷六十《马融传》 闻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 良少诞节 《后汉书·戴良传》 山阳—山东 薛勤葬妻 夫复 《风俗通义》 枪挑法制 故圣人能与时推移 崔寔《政论》 三、建安~魏初社会与思想的变化 1、建安名士及其思想 慷慨悲凉的建安时代 (公元196-220) 黄老道家 信仰胜利,虚无 铠甲生虮四 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南朝 北朝—鲜卑氏 第一代 领袖:曹操

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学常识(二)——魏晋南北朝

第三讲 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学常识 (二)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动荡乱离的时代,分裂割据,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孕育着、萌生着、成长着,透露出新的生机。一种活泼的、开拓的、富于创造力的文学冲动,使文坛出现一幕接一幕新的景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开始的。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亡。 ——建安诗坛 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以慷慨悲凉的主旋律奏响了时代的乐章。 (一)三曹 1.曹操——“三曹”之首 教主传功 三国 小精灵拓展

曹操的诗歌 诗歌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开创了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先例,将乐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是曹操诗歌风格的总结。曹操的创作,奠定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基调。心胸博大,忧思深远。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他的许多事都接触到社会政治的重大题材。《诗经》之后,曹操之前,这类作品比较少见。而曹操之后,这类记录一代历史、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越来越多。 龟虽寿我的笔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我的笔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丕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典论·论文》。 3.曹植 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他是第一个致力于五言诗创作的诗人,也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 小精灵拓展 《诗品》推许曹植为“建安之杰”,且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评价其诗作。

浅谈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浅谈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史学不断成长时期。这是一时期,虽然政治上分裂割据,纷争攘扰,但并非漆黑一团的黑暗时期。经济上,中国广大南方地区得到开发,为唐宋以后的经济繁荣打下坚实基础。文化上,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无不闪烁着耀眼光芒,展现着这一时期特有的风格。当然,史学也不例外,在中国史学史上书写了浓密重彩的一笔,展现了这一时期特有的史学魅力,为以后中国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一,皇朝史撰述的兴盛和谱学之书的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对史学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政治上的变动,出现了或几个封建王朝并存或南北皇朝对峙。在这一过程,门阀地主形成发展,逐渐代替前一时期的世家地主,成为政治上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阶级。门阀地主或由东汉世家大族发展而来,或是魏晋豪强地主得势演变而来,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必有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家族声誉积累的过程。门阀统治的特点,是以家族结构同封建经济、政治的密切结合。这一形势推动了皇朝史撰述的繁荣。皇朝史撰述的目的,大约有二:一是以史为鉴,总结历史得失,以资政事;二是强调和明确自己的正统地位。《隋书·经籍志》称:“一代之史,至数十家。”南宋史家郑樵对这种统治形式有如下的概括: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这都是皇朝史撰述的具体写照。关于晋史撰述,今可考者,共有23种,出于晋人所做12种,出于南朝宋、齐、梁三朝11种。关于十六国历史的著述多是当时人及北朝人所做,少数为东晋南朝人所做,清代及近人所考,其数凡29种,多分记十六国各朝史事,其中以崔鸿的《十六国春秋》最为著名。《魏书--崔光转》、唐修《晋书》也多参考其书。关于南朝史,世家修史之风更为盛行,一共22种。这一时期皇朝史撰述的高潮,表明史学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愈加重要;同时也表明,史学反映的历史文学传统,即使在纷争割据时期,任然是连接人们思想的重要纽带。另一方面,门阀在政治中的统治地位让他们他们十分强调嫡庶、门第、家族观念,在婚姻、选官、交友、品评人物等等的社会生活中,十分强调门当户对。这就直接推动了家史的发展。家史、碟谱和各种名目的别传大量涌现,是这一时期社会历史特点在史学领域的突出反映,是门阀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表现形式。如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魏书》崔玄伯、穆崇、李顺、裴叔业等人的传,于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北史·魏收传》:“(杨)愔尝谓收曰:‘此不刊之书,但恨论及诸家枝叶亲姻,过为繁碎,与旧史体例不同耳。’收曰:‘往因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枝派。望公观过知人,以免尤责。’”魏收写列传,是有意识地要保留谱牒中的材料,也就为的是表述名门世族的门第渊源。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迄隋朝建立(公元589年),前后约近四百年。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风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桀、刘桢等“建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咏怀》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

风貌。嵇康则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的情怀,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 二、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两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左思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其中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2)慨叹历史人物,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3)表现自己的胸怀、志向、气概。 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卓、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虽在当时被视为正宗,却无生命力。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淡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其特点一是皆平典似道德沦,建安风力尽矣;二是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诗歌才重新焕发艺术的生机,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界,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作的先锋。

魏晋南北朝史整理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政治 1)三国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 ①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亡于公元265年。②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③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 2)晋十六国时期 ①西晋与东晋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 ②南朝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①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②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③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④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589年为隋所灭。 ③北朝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 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文化文学常识总结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归纳总结: 1、敬称: 帝王:陛下、王、上、君、大王、天子、万乘、主上、元首、九重天、可汗、单于 一般人: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兄台、夫人 对方父母:“父尊”、尊公、尊夫人;令堂、太君对方妻父:冰翁、泰山 对方兄弟:昆仲、昆玉、令兄、令弟 对方儿子: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 对方女儿:千金、玉女、令爱 2、谦称: 君主:孤、寡人、朕、不谷 一般人:臣、仆、愚、不佞、不肖、不才、在下、下官、小人、后学、晚生 女子自称:妾、奴 对自己妻:贱内、内人 对自己儿子:小儿、犬子、息男 对自己女儿:息女、小女 3、对人的年龄称呼: (1)赤子:初生的婴儿(2)孩提:2—3岁(3)垂髫:幼年儿童(4)韶年:男子8岁 (5)金钗之年:女子12岁(6)豆蔻之年:女子13岁(7)束发之年:男子15岁

(8)弱冠:男子20岁(9)而立:30岁(10)不惑:40岁(11)半百、知命:50岁 (12)花甲、耳顺之年:60岁(13)古稀:70岁(14)耋:70—80岁 (15)耄:80—90岁(16)期颐:100岁(17)茶岁:108岁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 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亡。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公元222年彝陵(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 公元222~225年曹丕攻吴。 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 公元227~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 公元238年魏平辽东。 公元239年曹芳继位,魏政权动摇。 公元246年蒋琬、董允相继去世,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曹爽。 公元249~258年姜维连年对魏用。 公元251年司马师专魏。 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攻蜀,刘禅降魏,蜀亡。 公元264年吴国孙皓即位。 公元264年钟会、邓艾内讧。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废魏帝,魏亡。 公元275年司马炎诏令以官奴婢代。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全国重新统一,晋颁行户调式制度。 公元280年晋杜预、王浚等伐吴,吴亡。 公元285年陈寿撰成《三国志》。 公元290年司马炎卒,司马衷继帝。 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乱。 公元291年晋后专权,八王之乱开始。 公元299年江统作《徙戎论》。 公元301年晋惠帝复位,齐王冏辅,氐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李雄称王,刘渊起兵。公元306年八王之乱结束。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建汉,十六国。 公元311年永嘉之乱。 公元312年石勒据襄国称霸。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称赵王。 公元322年王敦之乱。 公元327年苏峻、祖约之乱。 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建后赵。 公元339年王导去世。 公元339年慕容皝建前燕

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民族,地理、军事,士族、人物,学术、文化;宗教、考古、吴简研究;对魏 晋南北朝史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十六国各政权在如何使自己政权的 属性与五德历运学说相协调的问题上,先后表现出犹豫和矛盾的态度,蜀汉官制的特点,汉晋间民屯的不同形式及中古田制的演变,汉晋中 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经历了转变过程,对南匈奴产生多方面影响,历史时期阮姓的起源、宗族的形成、人口变化及迁移与分布情况,得出两晋南北朝以前阮氏主要聚居陈留郡,之后大批南迁,形成了以 河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聚居地,使得南方阮姓人 口远远多于北方的结论,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文献学的重大发展与这 一时期人们的历史文献学思想走向成熟相关,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的 取名风俗和婚姻生活,三国时期道教在魏、吴、蜀三国均有传播,但 方式与广度有所不同,长安、洛阳、建康、凉州四大文化中心的兴衰,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及佛教思想对于中古文学的巨大影响都说明了僧 侣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纪念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 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13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相关研究论著颇丰,主要有:《缪钺全集》(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 书局),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 汉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周伟洲《古都西安:长安与南海 诸国》(西安出版社),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 版社),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陶新华《北魏孝文 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 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家族 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汇总

魏晋南北朝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曹、七子等一 批诗人。他们写诗反映社会动乱,抒发忧国之思和建功之志,情辞慷慨,语言刚 健,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曹操是汉魏之交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和诗人,诗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曹丕是他的次子,魏的开国皇帝,他 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曹植是曹丕之弟,作品有短诗《白 马篇》、《七步诗》,长诗《赠白马王彪》,辞赋《洛神赋》等。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王粲、刘桢、阮踽、陈琳、应场、徐斡七人,除 孔融之外,都是曹操下属,诗风颇似曹操。 此外,当时还出了我国第一位杰出女诗人蔡琰(即蔡文姬),作有《悲愤诗》、 《胡笳十八拍》等。 三国和西晋文学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写有《前出师表》和 《后出师表》。 正始文学:“正始”是三国时魏国曹芳的年号。当时司马氏父子当道,政治黑暗,少数文人以曲折方式表示不满,产生“正始文学”。代表人物为阮籍和嵇康, 他们与另五位名士合称“竹林七贤”。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年号。此期间,一批士族文仁模 仿古人创作,被称为“太康文学”。代表人物为左思,写有《咏史》八首,赋《三 都赋》曾轰动洛阳。另有陆机、潘岳、刘琨等。 陶渊明 陶渊明,即陶潜,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农村,参加劳动,写下大量的 诗文。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代 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风格自然平淡,浑厚含蓄,耐人寻味。他的散 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与黑暗现实对立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他在辞赋《归去来兮辞》中,表明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向。 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叙事散文得到发展,小说初步形成,出现了大量短篇文言 笔记小说。一类是志怪小说,记录神仙鬼怪故事、民间传说。如东晋时干宝的《搜 神记》中有《宋定伯捉鬼》、《干将莫邪》。另·——类是轶事小说,记文人名士的言行轶事。如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许多成语出自该书。 魏晋南北朝的文艺理论 三国时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第一次 论述了文学的独立地位。 西晋时陆机的《文赋》是又一篇完整系统的文学理论名作。 南朝宋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用骈文写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艺理论专 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诗歌的专著。 另外,南朝梁代出了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昭明文选》。组织编选这 部文集的,是梁武帝的长子萧统,他未继位而亡,谥号“昭明太子”。这本书是历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学生用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鼎盛内容概括:科举制,重要科技成就,三省六部制,各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选修部分人物评价之唐玄宗等 【复习策略】 1. 准确掌握知识: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偶尔会出现主观题, 但均与其他知识点放在一起设计, 作为其中的一个提问出现, 并且主要集中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 三年来对选择题的考查基本上都设计了情景材料, 非常灵活, 这就要求考 生应该非常熟悉教材的知识点, 特别是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知识的纵横联系。因此, 考生复习时除了要勤于记忆, 牢牢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外, 还要理解、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整合主要知识点。 2. 政治上, 宋元时期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演变的时期, 无论是中央制度 还是地方制度都有重要的建树。经济上, 小农经济繁荣, 手工业商业发展。思想上, 理学产生发展。科技文化上, 科学技术等成就卓著, 宋词、元曲等辉煌灿烂。这一专题的复习, 首先要把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即封建社会的中间阶段, 各项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 其他经济文化上也在继续发展。第二, 要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如宋词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另外此专题要特别强调文言史料的阅读理解、提取归纳等能力。 【考点预测】 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 所以三省六部制、曲辕犁和筒车, 唐朝城市的坊市制、唐太宗时期的政治、唐朝的科技、文学、书法等考点依然是2014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本阶段考点从纵向发展阶段上来说该专题知识几乎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比如,“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完善时期, 文化和科技是中国文化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这些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选官制度中应注意科举制,今年考纲新增加的内容。 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代的行省制;宋元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宋明时期的理学;宋代的科技成就、宋词、宋代书法、绘画;元曲。 【知识整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屡遭战乱,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而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南迁的农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他们与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农民,共同开发江南,从而使南方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并迅速赶上了北方,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学别具风格,石窟艺术兴盛,书法和绘画有了发展,中国文化再次得到多角度的发展和深化。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昌盛繁荣时期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的封建王朝。隋唐时期进行制度革新,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大大完善了中央政治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重要的经济制度。科举制是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举措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 导读: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1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扬(y 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2 一.两汉文学 1.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4.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

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笔记

南北朝文学部分笔记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具体说,有如下三点: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作以摹景生动,造句新巧,声韵协调,显示出清新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42岁奉命出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虽位望通显,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一发而为歌诗,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善用典故,工对仗,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系替相传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道的地理书《水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

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历代过程: 魏晋南北朝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为时不过二、三十年,接着又是连年混战和南北大分裂,直到隋重新统一。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二是政权更迭频繁。整个魏晋南北朝,除了东晋和北魏存在的时间超过一百年外,其余的王朝寿命都不长。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代,最长的宋立国约六十年,最短的齐才二十多年。三是社会动乱。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各种力量为了夺取统治权或扩大统治范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同时并立的政权之间总不免互相征伐,新旧王朝的更代大多也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即使没战争,统治集团中的权力之争同样充满着杀气。在不断发生的社会动乱中,不但普通民众蒙受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上层人士也难免杀身之祸。

山师附中第07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通史版)之中国古代史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之 魏晋南北朝史 总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破坏。尽管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把握三国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成就。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2.探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分析其弊端。 3.了解该阶段民族融合、民族交融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进一步发展。 4.分析儒学面临的挑战,认识文化领域的变化。 第07 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 【知识整合】 一、魏晋时期的经济: 该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五胡内迁,北方民族政权更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逐步恢复发展;特别是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初见成效,这是经济活动中的新现象与新趋势。 (一)农业 1.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曹魏的翻车。 2.土地制度 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税和力役。

3. 江南的开发 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4. 寺院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威胁国家财赋征发,政府就会采取限制或灭佛政策(如周武帝灭佛)(二)手工业 1.冶金业--- 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 .制瓷业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三)商业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 草市”,政府设“草市尉”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二、魏晋时期政治: 1.魏晋时期,中央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①含义:以“中正”所评定考察对象的品级授官的制度。 ②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 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 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 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 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 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 陈群的意见(政治妥协)。 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 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

魏晋南北朝史学大家

魏晋南北朝史名家 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學術界所稱譽的“四大名旦”為:唐長孺、周一良、王仲犖、何茲全。被譽為“四小名旦” 為:田余慶、韓國磬、高敏、萬繩楠。 1、唐长孺(1911——1994 )教授。江苏吴江人。1932年上海大同大学文科毕业。毕业后在兰田国立师范、武汉大学等单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中国辽、金、元史的研究。1944年后,专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并从事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 自1955年以来,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先后出版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至九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等学术专著。多次发表研究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论文。唐长孺广泛参加史学社会实践。1961年,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从1963年起,主持并参加二十四史中北朝四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的点校工作。1975年,经他倡议,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组成“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由他任组长主持整理工作,并主编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等书。1955年以来,唐长孺招收并培养了多批研究生。他领导成立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是一支学风严谨、成果显著的较完整的学术梯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

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隋唐五代部分)、《吐鲁番出土文书》(10册)等。 2、周一良:(1913——2001)中国历史学家。早年曾用字太初。安徽东至人,1913年1月19日生于山东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加日文、英文。周一良对日本史和亚洲史造诣尤深,1949年以前曾讲授日本史。建国后,创设亚洲各国史课程,培养了一批亚洲史及日本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 1944~1946年任哈佛大学日语教员。1946~1947年回国任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7~1949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49~1952年转任历史系教授,并曾兼系主任。1952年以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亚洲史(后改亚非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人类科学文化史》第三卷编委会编委、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 论著已结集者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1963)及《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985)。《论集》包括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民族、典制、史学等方面问题的论述,《札记》则重在诠释史料。两书皆立论严谨,富于创见,往往从对具体问题的精当考辨中揭示出重要的历史问题,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推重,如《乞活考》等文每为有关论著所援引。 3、王仲荦(1913——1986),教授。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结合作品):第一,文学成为独立门类——文学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和独立。第二,文学体裁的细致区分和文学理论的系统形成第三,这个时期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2、曹操的诗歌特点 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 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风格上,苍劲有力,慷慨悲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 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4、《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最完整最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文士气”“便娟婉约” 5、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6、野田黄雀行(1)注意比兴运用(2)树高多风,海水扬波。用以比喻环境险恶。利剑比喻权势,如果手中没有权势,又何必结交许多朋友呢?提出问题,下面曲答,用反问说明原因。(3)诗歌用鹞、网罗罗家比喻恶势力、迫害者。以黄雀比喻遭难的朋友,受害者。少年比喻曹植的理想,比喻有力救援的人。 7、曹植诗歌前后期的相通之处: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自信自负的基础之上的。当严酷的政治现实粉碎了这种自信自负之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由此开启了“正始诗风”。但从根本上说,曹植早期诗歌的激昂之气与后期诗歌的悲哀情调有相通之处。正是由于建安文人对于人生自由和生命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当这一追求受到打击时,他们的悲哀才如此强烈。慷慨悲壮,对理想抱负和建功立业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 不同:前期自由,后期失去自由。前期富雄壮,后期多悲愤。 8、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 曹植的诗歌广泛地吸纳、融汇前代诗歌艺术,远承《风》、《骚》,近取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既有慷慨悲凉之刚健,也有委婉含蓄之柔美,是刚健与柔美的完美结合。钟嵘《诗品》评价曹植诗歌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可以说是对曹植诗歌艺术风格的总的概括。(1)大力创作五言诗,在曹植手中,使诗歌从叙事诗向抒情诗的转型;完成了民歌向文人化的转变。诗歌贡献最大的是他的五言诗,他是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现存九十余首诗中,就有六十多首五言诗,他的写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2)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善用比兴、象征、寄托的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形象更加丰富,感情的抒发更加深婉。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徒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3)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箜篌引》),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4)注意炼字、声色和对仗讲究词采的华美和对偶的工整,努力锤炼字句,以增强诗歌的形式美和语言的表现力。有的诗歌已经暗合平仄,富于音乐美。 9、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代表作为《七哀诗》,七哀,哀思之多也。名句为“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登楼赋》 10、刘桢《赠从弟》比兴、托物言志蔡琰《悲愤诗》 1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文学的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或抒发渴望祖国的统一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风格苍劲雄浑、慷慨悲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后人将这种鲜明的特色称作“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12、阮籍诗以《咏怀诗》八十二首、文以《大人先生传》为代表作。“徘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可视为全部《咏怀诗》的总纲。“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阮籍诗风“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 13、嵇康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的又一批成功之作。《幽愤诗》是其绝命诗 14、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的不同:(1)思想上,一积极入世,一消极避世;(2)内容上,一反映个人的理想抱负和个人建功立业的追求,一多忧生之嗟或个人内心情怀的抒发,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