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分析 习题及详细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 习题及详细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 习题及详细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分析

1.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

2.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进行一般分析。

3. 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

4.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5. 如何评价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几种类型。

6. 如何进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7. 不同负债结构分析有什麽意义。

{

8. 不同对称结构的主要标志和结果。

9. 坏账准备变动对应收款项的影响应如何分析。

10. 送股与转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麽。

11. 为什麽要进行资产负债表附注分析,其重点是什麽。

12. 怎样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对应收款项的影响。

13. 存货会计政策分析应从那些方面进行。

14.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分析应侧重那几方面。

习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 企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形成资金绝对节约是指()。

A 增产增收时不增资

B 产值、收入持平,资产减少

C 增产增收时增资

D 减产减收时增资

2. 短期借款的特点是( )。

A 风险较大

B 利率较低

G 弹性较差 D 满足长期资金需求

3. 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动的原因是()。

A 发行新股

B 资本公积转股

{

C 盈余公积转股

D 以未分配利润送股

4. 存货发生减值是因为( )。

A 采用先进先出法

B 采用后进先出法

C 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D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成本

5. 固定资产更新率的计算公式为()。

A 本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B

本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C 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D

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6. 固定资产退废率的计算公式是()。

A 本期退废的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B

本期退废的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C 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D

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

7. 固定资产磨损率的计算公式是()。

A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原值 B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固定资产原值

C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D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8. 如果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反映的是存货实有数量,则说明采用了( )。

A 永续盘存法

B 定期盘存法

C 加权平均法

D 个别计价法

9. 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使存货余额最高的计价方法是()。

A 加权平均法

B 移动加权平均法

C 后进先出法

D 先进先出法

10. 如果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项目反映的是()。~

A 投资发生时的账面价值

B 投资发生时的市值

C 决算日的账面价值

D 决算日的市值

答案

1. B

2. A

3. A

4. C

5. A

6. B

7. A

8. B

9. D 10. D

二、多项选择题

1.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是()。

A 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B 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

C 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D 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

E 说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 企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形成资金相对节约是指()。

A 产值、收入不变,资产减少

B 增产增收时增资,但增资幅度小

C 增产增收时不增资

D 减产减收时减资,但资产减少幅度大

E 增产增收时增资,但增资幅度大

`

3. 引起材料存货变动的原因有()。

A 期初结存量

B 本期购入量

C 本期耗用量

D 生产周期

E 材料单位价格

4. 产成品存货变动的原因有()。

A 期初结存量

B 本期生产量

C 本期销售量

D 生产周期

E 产品单位成本

5. 引起股东权益结构变动的情况有()。

A 发行新股

B 配股

C 资本公积转股

D 盈余公积转股

E 以送股进行利润分配

,

6. 进行负债结构分析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 负债规模

B 负债成本

C 债务偿还期限

D 财务风险

E 经营风险

7.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有()。

A 企业控制权

B 企业利润分配政策

C 财务风险

D 权益资金成本

E 经济环境

8. 正常经营企业资产与负债对称结构中的保守结构的特征是()。

A 企业风险极低

B 资金成本较高

C 筹资结构弹性弱

D 企业风险极大

9. 固定资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A 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B 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

C 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D 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E 本期固定资产原值增加数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10. 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使存货期末余额从高到低排列的计价方法是()。

A 后进先出法

B 加权平均法

C 移动加权平均法

D 先进先出法

E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答案

1. ABCD

2. BCD

3. ABCE

4. ABCE

5. ABCDE

6. ABCD

7. ABDE

8. ABC

9. ABE 10. DBCA

]

三、判断题

1. 资产负债表中某项目的变动幅度越大,对资产或权益的影响就越大。()

2. 增产增收的同时减少资产,会形成资金相对节约。()

3. 如果本期总资产比上期有较大幅度增加,表明企业本期经营卓有成效。()

4. 只要本期盈余公积增加,就可以断定企业本期经营是有成效的。()

5.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通常采用水平分析法。()

6. 固定资产比重越高,企业资产的弹性越差。()

7. 负债结构变动一定会引起负债规模发生变动。()

8. 如果企业的资金全部是权益资金,则企业既无财务风险也无经营风险。()

{

9, 如果本期未分配利润少于上期,说明企业本期经营亏损。()

10. 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过销售收入增长率是正常现象。()

11. 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一般不应超过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

12. 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不受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13. 稳健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资金需要由长期资金来解决。()

14. 平衡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全部由短期资金来满足。()

15. 提取坏账准备表明企业应收款项的实际减少。()

16. 因为短期投资发生亏损,所以要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7. 资本公积转股和未分配利润送股都会摊薄每股收益。()

18. 固定资产净值率加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於1。()

19. 按单项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余额一定低于分类比较法下的余额。()

20. 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采用历史成本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价值是一样的。()

四、计算题

1. 负债变动情况和负债结构分析

(1)对负债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2)进行负债结构分析。

2. 固定资产分析

期初累计折旧:907100

期末累计折旧:1211190

要求:

[

(1)对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2)计算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损失率。

(3)计算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磨损率。

3. 存货分析

(1)对存货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2)进行存货结构分析。

五、业务题

(1)运用水平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并做出评价。

(2)运用垂直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情况并做出评价。

(3)对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4)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对称结构分析。

六、典型案例

~

某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其年报有关资料如下:

1.业务数据(单位:万元)

应收账款账龄表

>

其他应收款账龄表

1.有关会计政策

(1)坏账准备原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改按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余额的10%计提。

(2)期末短期投资原按成本计价,现改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并按投资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3)期末存货原按成本计价,现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4)期末长期投资原不计提减值准备,现改为计提减值准备。

要求:

|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

纲要

1.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基本目的:了解企业会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程度和会计信息质量,据此做出恰当评价。

第二,具体目的:

(1)揭示资产负债表及相关项目的内涵。

(2)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原因。

-

(3)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

(4)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

(5)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2.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进行一般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采用的分析方法。

第二,如何进行概括分析。

3. 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某项目变动对总额的影响除与本项目本身变动有关外,还与本项目的比重有关。;

第二,与产值、收入的变动相联系评价资产变动的合理性。

第三,从影响资产变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

第四,从实物量变动和价值量变动两方面分析。

第五,与所有者权益变动相结合。

第六,要注意会计政策的影响。

4.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与销售规模相结合进行分析。

第二,与信用政策相结合进行分析。

5. 如何评价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几种类型。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负债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第二,追加投资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第三,经营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第四,股利分配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6. 如何进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采用的分析方法。

第二,如何从静态、动态、对应关系方面做出评价。

7. 不同负债结构分析有什麽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可以采用怎样的分类方式。

第二,这样的分类方式可以说明什麽问题。

8. 不同对称结构的主要标志和结果。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从负债与流动资产的的对应关系揭示不同对称结构的主要标志。

第二,对不同对称结构的财务结果应从风险、资金成本、结构弹性方面说明。

9. 坏账准备变动对应收款项的影响应如何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要注意提取方法。

.

第二,要注意提取范围。

第三,要注意提取比例。

10. 送股与转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麽。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从送股与转股的资金来源方面分析。

第二,从对股东权益的影响方面分析。

第三,从对每股收益的影响方面分析。

11. 为什麽要进行资产负债表附注分析,其重点是什麽。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资产负债表附注提供的信息对会计分析的作用。

第二,重点是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会计估计与变更、信息的披露程度及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12. 怎样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对应收款项的影响。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会计政策变更主要从应收账款确认、核算方法、坏帐准备的提取范围方面分析。

第二,会计估计变更主要从坏帐准备提取比例的合理性方面分析。

13. 存货会计政策分析应从那些方面进行。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从对存货数量影响方面分析。

第二,从对存货价值影响方面分析。

14.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分析应侧重那几方面。

&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第二,折旧方法的选择。

第三,会计政策的连续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A

4. C

5. A

6. B

7. A

8. B

9. D 10.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D

3. ABCE

4. ABCE

5. ABCDE

6. ABCD

7. ABDE

8. ABC

9. ABE 10. DBCA

三、判断题

$

1. 错误。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还取决于该项目的比重。

2. 错误。既有相对节约,也有绝对节约。

3. 错误。也可能是经营以外原因引起的,如增加负债。

4. 正确。

5. 错误。应采用垂直分析法。

6. 正确。

7. 错误。当某项负债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负债总额并不变。

8. 错误。经营风险仍然存在。

9. 错误。也可能是本期分配的利润大于本期实现的可供分配的利润。

10. 错误。表明企业收账不利或信用政策变动。

"

11. 正确。

12. 错误。被投资企业盈利,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会增加,反之减少。

13. 正确。

14. 正确。

15. 错误。只是企业预计可能减少。

16. 错误。因为企业采用谨慎原则,并不代表真正发生了亏损。

17. 正确。

18. 错误。固定资产净值率加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率等淤1。

19. 正确。

20. 正确。

{

四、计算题

1. 负债变动情况和负债结构分析

(1)负债变动情况分析

负债变动情况分析表

(2)负债结构分析

2. 固定资产分析

(1)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分析表

$

(2)

100% 5.63%

?=

963500-587500

固定资产增长率=

6674000

70500006674000

100%

6674000

-

=?

100%13.5%

?=

105750+846000

固定资产更新率=

7050000

100% 2.95%

?=

47000+23500+126500

固定资产退废率=

6674000

100%0.7%

?=

25850+21150

固定资产损失率=

6674000

(3) 固定资产净值率:

6674000907100

100%86.41%

6674000

=

-

?=

期初数

70500001211190

100%82.82%

7050000

-

=?=

期末数

固定资产磨损率:

907100

100%13.59%

6674000

=?=

期初数

186.41%13.59%

=-=

1211190

100%17.18%

7050000

=?=

期末数

}

182.82%17.18%

=-=

3. 存货分析

(1) 存货变动情况分析

(2) 存货结构分析

五、业务题

,

1. 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

分析评价:

(1)该企业本期总资产增加了49400元,增长幅度为%。从具体项目看:

①主要是固定资产资产增加引起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27500元,增长幅度为%,表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所增加。

②流动资产增加10100元,增长幅度为%,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有所提高。特别是货币资金的大幅度增加,对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满足资金流动性需要都是有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本期存货大幅度减少应引起注意。应收账款的增加应结合企业销售收入的变动情况和收账政策进行分析。

③对外投资增加了8800元,增长幅度为%,应结合投资收益进行分析。

(2)从权益方面分析:

①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企业本期生产经营卓有成效,提取盈余公积和保留未分配利润共计29917元,使权益总额增长了%。

②流动负债增加20243元,对权益总额的影响为%,主要是短期借款增加引起的。

2. 资产负债表的垂直分析

(1)从企业资产结构方面看,本期和上期相比变化并不大,应该认为是比较稳定的,但其中存货比重变动幅度较大,而且与固定资产的变动幅度相差较大,应当引起重视。

(2)从权益结构方面看,流动负债比重上升了%,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比重分别下降了%和%,流动负债比重上升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增加引起的。

(3)从资产结构与权益结构的对应关系看,在流动资产比重下降的同时,流动负债的比重上升,而且其上升的幅度超过流动资产下降的幅度,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会相应降低.

3. 变动原因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本期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总资产增加了49400元,其原因有两方面: (1)通过举债,使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23843元,增长幅度为%。

(2)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本期生产经营活动搞得比较好,从当年盈利中提取盈余公积和保留未分配利润29917元,使总资产增加了%。

4.

六、典型案例

1. 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分析

根据上表,可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作如下分析:

'

(1)本期总资产增加了38716万元,增长幅度为%。说明公司经营规模在高速增长,处于扩张阶段。其中:

①固定资产原值增加27983万元,增长幅度为%,超过了经营规模的增长幅度,表明公司经营规模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的增长方面,这对于公司今后的经营是十分有利的。

②流动资产增长了22320万元,其中存货增加了2955万元,增长了%,在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存货相应增长,才能使生产能力真正发挥作用,由于存货增长幅度低于固定资产原值增长幅度,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但要注意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或生产能力的利用不足。

③货币资金增加了12315万元,增长率为%,尽管货币资金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但过多的货币资金存量会影响资金的利用效率。

④其他应收款增长速度过快,应引起注意。

⑤本期无形资产尽管本身增长幅度超过100%,但由于其金额较小,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低,所以对总资产的影响仅为%,不必作为重点分析。

(2)从负债与股东权益方面分析,可以看出:

①负债增加了31015万元,增长率为%,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大幅度增加引起的,公司大量使用短期借款,对于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好处的,但会加大公司的风险,这一点应注意。应交税金的增长幅度虽然超过800%,由于其金额较小,所占比重又低,对总额的影响只有%,可以忽略不计。

②股本增加8268万元,同时资本公积减少8268万元,是因为本期实施资本公积转股的结果,既不影响负债及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动,也不影响股东权益结构变动。股东权益变动是因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变动引起的。

(3)从会计政策和会计政策变更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①本期坏账准备2081万元,如果应收账款会计政策不变,本期坏账准备余额应为: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

= 13596×5‰

= 68万元

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本期坏账准备多提2013万元(2081 –68),其结果是使本期总资产减少2013万元,同时使本期利润减少2013万元,显然这不是生产经营的结果。

②由于短期投资会计政策变更,本期提取投资跌价准备27万元,其结果是使本期总资产减少27万元,同时使本期利润减少27万元。

③由于存货会计政策变更,本期提取存货跌价损失229万元,其结果是使本期总资产减少229万元,同时使本期利润减少229万元。

如果剔除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本期期末总资产应为123075万元(120806+2013+27+229),比上期增加40985万元,实际增长率应为%。

(4)结合该公司提供的应收账款账龄表和其他应收款账龄表可以发现,应收账款账龄在2—3年的比重仅占%,3年以上的比重仅占%,两者合计,即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所占比重不过%。其他应收款账龄在2—3年的比重为%,3年以上的比重为%,两者合计,即3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比重只有%。通过应收账款账龄表和其他应收款账龄表还可以发现,该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回收是很顺利的,但公司却将按应收账款的5‰提取坏账准备改为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10%提取坏账准备,似乎有调节利润之嫌。

~

2. 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变动情况分析

根据上表可作如下分析评价:

(1)总资产虽然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资产结构却变化不大,比较稳定,流动资产比重增加了%,长期资产比重下降了%。流动资产比重上升主要是因为货币资金增长速度过快引起的。长期资产比重虽然下降,但固定资产净值比重上升幅度较大,一方面是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另一方面是购入新的固定资产,都使公司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2)权益结构变动幅度较大,负债比率由期初的%提高到期末的%,提高了%,主要是短期借款大幅度增长引起的。在公司经营业绩较好的情况下,适度提高负债比率,对提高股东收益是有利的,但要注意控制财务风险。负债中,流动负债比重极高,使公司的财务结构具有较大的弹性。

(3)由于流动负债比重增长速度过快,尽管流动资产比重也有所增长,但因其增长速度低于流动负债增长速度,短期偿债能力仍会下降。

3. 资产负债表变动原因分析

本期总资产增加38716万元,增长率为%。其中,由于负债增加使总资产增加31015万元,增长率为%,这是举债经营的结果。由于留存收益增加使总资产增加7701万元,增长率为%,这是企业经营的结果。事实上,企业经营的影响应为9970万元(7701+2013+27+229),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其减少到7701万元。本期股本增加8268万元,并不是投资人追加投资的结果,而是资本公积送股形成的。

4. 资产与权益对称结构分析

益来解决,属于稳健结构,公司的总风险并不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