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汽车四轮定位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原理及组成;

2、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3、掌握有关项目的检测;

4、了解有关车轮定位的调整方法及有关技术要求。

二、实验设备

电脑四轮定位仪一套

汽车一辆

气泵一台

四柱举升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运用四轮定位仪进行四轮定位测试的方法;

2、根据检测数据分析调整部位。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接通电源, 开启计算机;

2.被测车辆数据输入: 可得被测车辆的标准数据( 用以与检测数据对照, 便于调整)

3.轮胎压力( 按所设车辆的标准压力) ;

4.轮辋跳动补偿操作: 分别将前、后轮利用二次举升机举起, 车轮每次

转动90, 按补偿输入键( 测试头中间键) , 转动四次完成跳动补偿

( 此程序不做会导致测量数值有0.1~0.5°误差) ;

5.使用抵压板将制动压板压下, 并固定;

6.拔下电子转盘固定销;

7.按显示屏幕上所提示的项目操作: 分别将方向盘转至”车轮正直方向”, ”右侧至极限位置”, ”右侧测量位置”, ”左侧测量位置”, ”

左侧极限位置”; 每次须出现”绿柱”并待消失后再进行下一程序。

8.测试完毕, 显示出测试数据与标准数据。

(一)车辆调整

1.调整时按照先调后轮, 再调前轮;

2.后轮先调外倾角, 后调束角;

3.前轮先调主销后倾角, 后调车轮外倾角, 再调车轮束角;

4.可对照显示数据调整到数字变绿为合格。

(二)试车

四轮定位检测调后, 应进行试车, 以检查车辆异常行驶情况是否解除, 如未达到标准应当进行检测和调整。

(三)打印结果

1.将A4打印低放入打印纸纸插入口, 按打印键即可打印出测度报告;

2.下一车辆的测试应在前辆车完成后, 进入”下一车辆”测试操作。

五、实验思考题

1、汽车为什么可能会产生跑偏?

( 1) 、前轮主销后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主销后倾角小侧跑偏。

( 2) 、前轮外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外倾角正值

最大侧跑偏。

( 3) 、后轮外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后轮外倾角最小侧跑偏。

( 4) 、根据前后轴的退缩角能够观察到车辆轴距的变化, 前后退缩角之和超过0.2度, 就会出现跑偏, 偏向朝轴距小的一侧。

另外, 四轮定位仪无法测知的跑偏因素还有

( 5) 、侧滑多数由轮胎引起。

( 6) 、胎压不均匀。

( 7) 、刹车不对称, 打滑。

( 8) 、转向动力不平衡。

( 9) 、悬挂零件磨损, 失调( 如弹簧弹力不一致)

2、轮胎磨损除了与使用时间长短有关, 还与车轮什么定位参数不合理相关?

( 1) 、前轮同时磨外侧或同时磨内侧———前轮前束不对。

( 2) 、前轮单轮磨胎, 外倾角不对。

( 3) 、后轮磨胎: 外倾角, 前束角原因。

另外四轮定位仪无法测知车轮因素还有:

( 4) 轮胎气压过高, 磨轮胎面中心附近。

( 5) 轮胎气压过低, 磨轮胎两侧。

( 6) 底盘零件有问题。

3、从车轮定位参数方面考虑, 车辆为什么可能产生发飘?

主销后倾角接近于零或主销后倾角为负。

4、什么原因会造成方向盘沉重?

( 1) 、主销后倾角过大。

( 2) 、外倾角不正确。

( 3) 、悬挂零件变形。

5、为什么会产生方向盘回正能力差?

( 1) 、主销后倾角过小。

( 2) 、转向机有问题。

( 3) 、主销内倾角过小。

( 4) 、轮胎有问题。

遇到轻微颠簸后或加速时车辆甩尾, 主要是由后轮前束角不正确引起。

六、撰写实验报告书

简述实验目的及要求,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汽车四轮定位实验, 经过实

验和理论知识简要分析汽车可能产生跑偏, 车轮磨损及发飘等现象的原因。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3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u a max + e e C D ——空 气 阻 力 系 数 , 取 C D =0.9; 一 般 中 重 型 货 车 可 取 0.8~1.0; 轻 型 货 车 或 大 客 车 0.6~0.8;中小型客车 0.4~0.6;轿车 0.3~0.5;赛车 0.2~0.4。 A ——迎风面积, m 2 ,取前轮距 B 1 ×总高 H , A =2.465 ? 3.53 m 2 u a max ——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 u a max =90km /h 。 将各值带入式 1-1 得: 也可以利用比功率的统计值来确定发动机的功率值: 比功率 = 1000P max m a = fg C D A 3.600ηT 76.14m a ηT u a max 3 (1-2) 求得比功率为 6.311kw 。 因此,通过比功率计算得,该汽车选用发动机的功率 kw 参考日本五十铃、德国奔驰等同类型车型,同时由于该载货汽车要求的最高车速相对较高,因此应 使其比功率相对较大,所选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 195.61KW ,初步选择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200 kW ;发 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n p ,初取 n p =2200r/min 。 1.1.2 发动机最大转矩及其转速的确定 当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其相应转速确定后,可用下式确定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1-3) 式中 T e 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 α ——转矩适应性系数, α = T e max T p T p ——最大功率时的转矩,N.m ; α 的大小标志着当行驶阻力增加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自动增加转矩的能力, α 可参考同类发动机数值 选取,初取 α =1.05; P max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n p ——最大功率时的转速,r/min 。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货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6406110 学号 200604061345 姓名刘大慧 指导教师王文竹

目录 1 汽车的总体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汽车总体设计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汽车总体设计的一般顺序- - - - - - - - - - - - - - - - -- - - 1 1.3布置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4轴数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5 驱动形式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载货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1汽车载荷质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2整车整备质量的预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3汽车总质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4汽车轴数和驱动形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5 2.1.5汽车的轴荷分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2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1汽车轴距L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2汽车的前后轮距B1和B2-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3汽车前悬Lf和后悬LR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6 2.2.4汽车的外廓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3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1汽车动力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2汽车燃油经济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7 2.3.3汽车通过性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8 2.3.4汽车制动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8 3载货汽车主要部件的选择和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发动机的选择与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1发动机型式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2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9

汽车碰撞模拟实验台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来源与国内外现状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汽车安全性的种类 (1) 1.1.3 汽车模拟碰撞的研究 (2) 1.1.4 本课题主要内容 (3) 2. 碰撞试验台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4) 2.1 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4) 2.2 缓冲过程建模 (4) 3. 碰撞试验台的设计和计算 (5) 3.1 碰撞试验台的总体设计 (5) 3.2 导轨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5) 3.3 小车的选择和设计及释放机构 (6) 3.4 墙体的选择 (7) 3.5 传动装置 (7) 4. 减速缓冲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9) 4.1 减速缓冲器的种类 (9) 4.2 吸能缓冲器 (9) 4.3 多孔式液压缓冲器 (11) 4.4 圆槽减速缓冲器的设计计算 (14) 4.4.1 液压缓冲器的设计原理 (14) 4.4.2 缓冲器的结果设计 (19) 4.4.3 液压缓冲器装配图 (21) 4.4.4 驻退液 (22) 4.4.5 缓冲装置的运动 (22)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一液压缸体设计VB编程代码 (28) 附录二加速度曲线VB编程代码 (30) 附录三液压缸设计数据表 (31) 附录四液压缸圆槽设计数据表 (33)

1.1 课题来源与国内外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己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因其造成的交通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交通事故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社会问题。 这是一组让人膛目结舌的数字。美国的汽车保有量为1.3亿辆,每年道路交通死亡4万人左右;日本的汽车保有量近8000万辆,每年道路交通死亡1.1万人,去年降到8000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3000万辆,每年道路交通死亡近11万人,单车事故率相当于美国的近13倍,日本的近40倍。除去交通状况等客观因素,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就是中国汽车安全系数低,我国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由此可想而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车速也逐渐提高,交通事故总量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加强道路交通系统和汽车安全的研究,预防交通事故,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迫切改善的重要课题[1-2]。 汽车安全性问题与汽车的各种性能等直接或间接有关,对其研究最初是与提高汽车的整车性能的研究交织在一起的。随着二战后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到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中汽车的保有量和汽车的动力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公路上的车流密度和车流速度己达到了一个空前高的水平,汽车事故发生率空前高涨,汽车安全性受到了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这一时期开始,各国相继制定或修订了安全法规,如美国的汽车安全标准FMVSS等[3]。在这些法规的制约下,以及为了提高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各大汽车制造商和一些研究机构开展了汽车安全性的专门研究。汽车安全性研究逐渐从汽车技术研究的其他领域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 1.2 汽车安全性的种类 汽车安全性可划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4-5]。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发

产品设计任务书

产品设计任务书 编制: 校对: 审核:标准: 批准: X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如二○○六年六月)设计任务书编制年月

目录 1 综合概 要.................................................. .................... . (3) 1.1 任务来源和开发目的 (3) 1.2 用途和市场预 测............................................................................... .. (3) 1.3 设计原则........................................................................................... .. (3) 1.4 法律法规........................................................................................... .. (5) 2 技术指 标..................................................... .................... .................... . (9) 3整车成本控 制..................................................... .................... .................... . (12) 4 车型配置 表................................................... .................... .................... . (13) 5 系统特征………………………………………….…....…………...…………….. ...……………..….. .1 6 5.1 动 力............................................................................. .................... .. (16) 5.2 底 盘............................................................................. . (17) 5.3 车 身............................................................................. . (18) 5.4 内外饰 (19) .20……………..……………. ... ...……………………………………….…………………………附件.5 5. 5.6 电子电器 (22) 5.7 安全系统 (24)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最新资料,目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第一部分:化验室手册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实验室设施与环境 三、化验仪器药品的管理控制 四、检验样品的管理 五、化验室记录清单 第二部分实验室检验规程 一、概况 (一)质量方针及目标 (二)执行标准 (三)人员构成情况 (四)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 (五)主要检验项目及周期 二、职责和权限 三、工作要求 四、考核制度

(一)考核表 (二)工作分工表 (三)记录 五、安全操作规程 (一)防火 (二)灭火 (三)防爆 (四)防毒 (五)防风 六、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1)722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2)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3)PH计操作规程 (4)冰箱操作规程 (5)干燥箱操作规程 (6)水浴锅操作规程 (7)浊度仪操作规程 (8)蒸馏水操作规程 (9)超声波洗涤操作规程 (10)显微镜操作规程 七、溶液配制及标定 (1)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标定

(2)盐酸溶液配制及标定

(3)硫酸溶液配制及标定 (4)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及标定 (5)碘溶液配制及标定 (6)x 溶液配制及标定(9)配置溶液的一般要求八.样品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食品安全管理 一、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二、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三、原料采购制度 四、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五、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六、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第四部分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 二、检验试剂的要求 三、检验器皿的要求 四、检验的一般步骤 五、检验的一般要求 六、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七、实验室安全用电知识

企业标准QB/LHH6406□□口□口 第六部分检验方法 第七部分校验仪器记录 化验室手册 引言 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10 月,占地164 亩,检验科化验室面积2058 平方米,微生物、理化实验室现有技术人员4 名,微生物实验室负责生产加工环境、原辅材料购进、使用,生产各环节半成品、成品的微生物监测,严格按照化验规划化验,确保达标,理化实验室负责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营养成份)的检测,确保公司的“猛豹“合格率达到100% , 编制说明 检验科化验室作为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的检验机构,在控制原料质量、产品质量及生产车间卫生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化验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强,特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详细阐述了化验室的各项职责,系统而完善地明确了化验室各项工作的控制程序及具体操作规范。化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一、组织结构及职责 1、化验室组织结构图 主任、副主任、化验员 2、化验人员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XX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学院:X 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日期:201X年XX月XX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内容: 1.零件图1张 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 1.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4 2前轮 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1422mm 整备质量1060kg 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60% 最高车速180km/h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30km/h) 5.6m 最小转向直径11m 最大功率/转速74/5800kW/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4000N·m/rpm 2.对转向系的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顺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目录 序言 (4) 第一节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4) 一、转向盘 (4) 二、转向轴 (5) 三、转向器 (6) 四、转向梯形 (6) 第二节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基本设计 (7) 一、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结构选择 (7) 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9) 三、设计目标参数及对应转向轮偏角计算 (9) 四、转向器参数选取与计算 (10) 五、齿轮轴结构设计 (12) 六、转向器材料 (13) 第三节齿轮齿条转向器数据校核 (13) 一、齿条强度校核 (13) 二、小齿轮强度校核 (15) 三、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18) 第四节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21) 一、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21) 二、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横拉杆上断开点的确定 (24) 三、转向传动机构结构元件 (24) 第五节参考文献 (25)

(完整版)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数显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应先检查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充足,可查看右侧面油标, 如不足,则应打开后箱板向油箱内添加,至液面在油标处为宜。 二、检查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则拧紧。检 查防尘罩应完整无损。检查电气接地、保险熔丝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三、首次使用时,检查油路和电路是否运行正常。 参数设置,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显示方式和加荷方式。四、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缺陷,如有必须更 换无损试件。 五、按下启动按扭,手柄放在“上升”位置,调控送油旋钮,按 需要速率平稳进行加荷试验,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关闭送油,手柄放在“下降”的位置,使油液迅速流回油箱。 六、试验结束时,按面板上“打印”键,打印机即可打印输出该 次的试验报告。 七、操作中禁止将手等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意 试件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试后随即清除破碎试块,以待下次试验。当不再做试验时,要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电源。

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预热,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二、根据试样和需要,选用相应的变形、负荷测量范围和显示方 式。 三、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四、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试台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如 果试台 已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 五、按动钳口夹紧按扭,将试样的一端夹在上钳口中(必须给电 磁阀送电); 六、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件另一端夹在 下钳口中(须注意试样放置在轴线上)。 七、在试样上安装引伸计(注意:引伸计一定要夹好)。 八、调整变形显示为“零”。 九、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加 荷时电磁阀应在无电状态)。 十、油缸升起后加荷前应按负荷和位移清零。 十一、根据需要,在特征点出现后取下引伸计。 十二、试样断裂后,卸载。 十三、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十四、注意加载过程中不能离人、不能超载,注意设备、人身安全。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第一组:总布置 总布置各组可用AutoCAD绘制总布置图,各组分图层布置相应总成或规定部分,最终汇总成总布置图。总体组协调各总成的布置。 任务1: 第一、二周:总体参数测绘 ●通过测绘和试验方式得到轮距离、轴距、轮距、前后悬、外廓尺寸、整备质量、总质量、 轴荷分配、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参数等相关参数。 ●结合各部分布置方案,绘制原车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总布置图。 第三、四周:总体性能参数计算 ●根据总体参数,计算通过性参数、平顺性参数、制动性参数、动力性参数等。 ●结合各总成的改进方案,绘制改进后的总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总布置图。 任务2: 第一、二周:驾驶舱布置测绘 ●测绘得到座椅、方向盘、制动踏板、油门踏板、驻车制动、仪表或控制开关的布置位置, 对人机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驾驶舱布置改进 ●根据测绘和分析结果,按照人机和安全性要求对驾驶舱布置进行改进。 ●绘制改进后的驾驶舱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驾驶舱布置图。 任务3:车身布置 第一、二周:车身布置测绘 ●与车身组一同完成车架、车身上各附件、各总成安装装置等零部件的测绘 ●完成车身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车身布置改进 ●结合车身结构分析结果,完成对车身布置的修改 ●和悬架组合作完成后悬架修改,完成修改后车架的设计 ●绘制改进后的车身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车身布置图。 任务4: 第一、二周:底盘布置 ●与悬架组合作,测绘前后悬架结构形式,主观评价其性能,完成悬架布置图。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 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

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表1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钢板弹簧(DOC)

汽车设计——钢板弹簧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教师:R老师 姓名:XXXXXX 学号:200XYYYY 2012 年7 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题目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题目: 设计载货汽车的纵置钢板弹簧 (1) 纵置钢板弹簧的已知参数 序号弹簧满载载荷静挠度伸直长度U型螺栓中心距有效长度 1 19800N 9.4cm 118cm 6cm 112cm 材料选用60Si2MnA ,弹性模量取E=2.1×105MPa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由已知参数确定汽车悬架的其他主要参数; (2)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3)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选择、确定汽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3.确定汽车悬架的结构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 设计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 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 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汽车纵置钢板弹簧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 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零件图一张(0#);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载货汽车汽车动力总成匹配与总体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日期:2104/12/1

题目: 设计一辆用于长途运输固体物料,载重质量20t 的重型货运汽车。 整车尺寸:11980mm×2465mm×3530mm 轴数:4;驱动型式:8×4;轴距:1950mm+4550mm+1350mm 额定载质量:20000kg 整备质量:11000kg 公路最高行驶速度:90km/h 最大爬坡度:大于30% 设计任务: 1)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 驱动桥、车轮匹配和选型; 2) 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估算,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绘制车辆总体布置说明图;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本说明书将从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传动系各总成的选型、整车性能计算、发动机与传动系部件的确定四部分来介绍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

1.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1.1发动机的选择 1.1.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及转速的确定 汽车的动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设计要求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是90km/h ,那么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该大于等于以该车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功率之和,即: )76140 3600( 1 3 max max max a D a a T e u A C u f g m P ?+??≥ η (1-1) 式中 max e P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T η——传动系效率(包括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参考传动部件传动效 率计算得:95%95%98%96%84.9%T η=???=,各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1-1; 表1-1传动系统各部件的传动效率 a m ——汽车总质量,a m =31 000kg (整备质量11 000kg,载重20 000kg ); g ——重力加速度,g =9.81m /s 2 ; f ——滚动阻力系数,由试验测得,在车速不大于100km/h 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常数。轮胎结构、 充气压力对滚动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见表1-2。取0.012f =。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D C ——空气阻力系数,取D C =0.9;一般中重型货车可取0.8~1.0;轻型货车或大客车0.6~0.8;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

汽车设计实验报告

汽车整体布置方案测绘与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绘汽车整体结构,学会汽车整体布置方案设计方法。 二、试验内容 a 测绘汽车整体结构 1 整车布置基准线确定 (1)车架上平面线 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边缘在侧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线。它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即Z坐标线,向上为“+”,向下为“-”,该标记线为Z/0。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到1.5°,使车架成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速时,货箱可接近水平。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2)前轮中心线 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即X坐标线,向前为“-”、向后为“+”,该标记线记为X/0。 (3)汽车中心线 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即Y坐标线,向左为“+”、向右为“-”,该标记线记为Y/0。

(4)地面线 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前轮垂直线 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垂直线。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 b 发动机总成位置布置 I.发动机的布置 (1)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有影响。乘用车前部因没有前轴,发动机油底壳至路面的距离,应保证满载状态下对最小离地间隙的要求。货车通常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上方,考虑到悬架缓冲块脱落以后,前轴的最大向上跳动量能达到70-100mm,这就要求发动机有足够高的位置,以防止前轴碰坏发动机油底壳。油底壳通常设计成深浅不一的形状,使位于前轴上方的地方最浅,同时再将前梁中部锻成下凹形状〔注意前梁下部尺寸必须保证所要求的最小离地间隙)a所有这些措施将有利于降性发动机位置的高度,并使发动机罩随之降低,这能改善长头车的驾驶员视野,同时有利于降低汽车质心高度。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油底壳与横拉杆之间的间隙。发动机高度位置初定之后,用气缸体前端面与曲轴中心线交点K到地面高度尺寸b来标明其高度位置.如图所示。

汽车虚拟仪表实验系统设计

第28卷第4期增刊2007年4月 仪器仪表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Vol128No14 Apr12007汽车虚拟仪表实验系统设计 郑永军,杨春园,王书茂,王荣杰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汽车仪表盘反映汽车各种运行参数和状态参数,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仪表盘实验台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汽车运行参数模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在LabWindows/CV I开发平台上实现了汽车运行状态参数(流量、转速等)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所开发的汽车虚拟仪表盘可显示其发动机转速、汽车车速、加(减)速度、瞬时油耗/百公里油耗、超速报警和故障报警等内容。 关键词:计算机测控;汽车仪表板;虚拟仪器;CV I Design of automobile virtual fascia experiment system Zheng Y ongjun,Yang Chunyuan,Wang Shumao,Wang Rongjie (College of Engineering,China A g riculture Universit y,B ei j ing100083,China) Abstract:The fascias of automobiles can reflect several of running parameters.In t his article,we built up a model of t he auto original parameters,and carried o ut t 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analog signals,which were related to t he vehicle’s parameters like oil consumption and rotation rate.All t hese information,e.g.en2 gine rotation speed,speed,acceleration,oil consumption,and speeding,were shown at t he virt ual front2pan2 el.The system was based on grap hical interfaces language Labwindows/CV I,which was t he production of N I company. K ey w ords:comp uter measurement and cont rol;automobile fascia;virt ual inst rument;CV I 1 引 言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模拟汽车仪表盘,设计综合数据采集、信号分析、仪器面板等多项内容的虚拟汽车仪表盘实验台。实验台自身产生转速、耗油、故障等模拟和数字信号源,然后再进行模拟和数字信号的采集和分析,通过建立转换函数模型在虚拟仪表盘上显示发动机转速、汽车车速、加(减)速、油耗、超速及故障报警等信息。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模拟汽车仪表盘[122],不仅可以完成先进汽车仪表盘的功能,而且免去汽车机械及电子器件,降低成本,提高可研性,在计算机测控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及开放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3]。2 功能分析与模块设计 考虑设计成本和实验条件,通过分析汽车运行中的转速、燃料流量等模型,由计算机模拟产生源信号,经D/A转换输出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模拟输入端口A/D转换读入计算机,分析处理后在虚拟汽车仪表面板上显示转速、速度、显示百公里油耗(L/100km)、超速报警、加速或减速指示等信息,同时将部分参数通过数字输出至显示电路,用4位L ED动态显示。如果超速,则输出开关量,驱动发光二极管报警灯[4]。 系统结合PCI26011数据采集卡,采用LabWin2 dows/CV I虚拟仪器开发实现所有功能。具体功能分析如下: (1)模拟工况的生成:实际汽车的转速、油耗及故障等源信号是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模拟量,分析相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模板

序号: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汽车动力性计算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二.计算步骤 (4) 三.心得体会 (21) 四.参考资料 (21)

一.题目要求 1、 要求: 1) 根据书上所给的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和转矩外特性曲线; 2) 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 绘制汽车等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图,画在一张图上(横坐标),格式见图1。 车速u a /(km/h) 负荷(率)U /(%) 图1 等速行驶时各挡发动机负荷(率) 4) 绘制动力特性图; 5) 绘制加速度曲线和加速度倒数曲线; 6) 绘制加速时间曲线,包括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和最高档和次高档加速时间(加速区间(初速度和 末速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2543-2009规定选取,并且在说明书中具体说明选取; 7) 列表表示最高挡和次高挡在20整数倍车速的参数值,格式见表1(注意:要将无意义的部分删除,比如 最高车速只有105km/h ,则120 km/h 对应的状况无意义,需要删除)。 8) 对动力性进行总体评价。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i 0=5.94,ηT =0.88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m in n =600r/min ,最高转速m ax n =4000r/min 滚动阻力系数 f=0.013; 主减速器传动比 i=5.65 变速器传动比 i (数据见下表) 质心至前轴距离(满载) a=1.947m 质心高 g h =0.9m 二.计算步骤 1 由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和转矩外特性曲 线; 通过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 2 3 4 19.313295.27165.4440.874 3.84451000 100010001000tq n n n n T =-+?-?+?-??????? ? ? ??? ?? ?? 功率: 9550 n Ttq Pe ?= 得程序: n=600:4000; T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求转矩 Pe=Ttq.*n/9550; %求功率 plot(n,Pe) hold on plot(n,Ttq) xlabel('n(r/min)'),ylabel('Pe(Kw)') title('\itPe-n 和Ttq-n') gtext('Pe');gtext('Ttq'); 注:m in n =600r/min ,m ax n =4000r/min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范文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 程

数显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应先检查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充分,可查看右侧面油 标,如不足,则应打开后箱板向油箱内添加,至液面在油标处为宜。 二、检查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则拧紧。 检查防尘罩应完整无损。检查电气接地、保险熔丝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三、首次使用时,检查油路和电路是否运行正常。 参数设置,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显示方式和加荷方式。 四、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缺陷,如有必须 更换无损试件。 五、按下启动按扭,手柄放在“上升”位置,调控送油旋钮, 按需要速率平稳进行加荷试验,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关闭送油,手柄放在“下降”的位置,使油液迅速流回油箱。 六、试验结束时,按面板上“打印”键,打印机即可打印输出 该次的试验报告。 七、操作中禁止将手等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 意试件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试后随即清除破碎试块,以待下次试验。当不再做试验时,要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电源。

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预热,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二、根据试样和需要,选用相应的变形、负荷测量范围和显示 方式。 三、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四、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试台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 阀,如果试台 已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 五、按动钳口夹紧按扭,将试样的一端夹在上钳口中(必须给 电磁阀送电); 六、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件另一端夹 在下钳口中(须注意试样放置在轴线上)。 七、在试样上安装引伸计(注意:引伸计一定要夹好)。 八、调整变形显示为“零”。 九、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加荷时电磁阀应在无电状态)。 十、油缸升起后加荷前应按负荷和位移清零。 十一、根据需要,在特征点出现后取下引伸计。 十二、试样断裂后,卸载。 十三、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十四、注意加载过程中不能离人、不能超载,注意设备、人身安全。

汽车设计课设驱动桥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总体结构设计 (2) 三、主减速器部分设计 (2) 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2) 2、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4) 3、主减速器强度计算 (5) 四、差速器部分设计 (6) 1、差速器主参数选择 (6) 2、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7) 五、半轴部分设计 (8) 1、半轴计算转矩Tφ及杆部直径 (8) 2、受最大牵引力时强度计算 (9) 3、制动时强度计算 (9) 4、半轴花键计算 (9) 六、驱动桥壳设计 (10) 1、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10) 2、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3、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4、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5、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七、参考书目 (14) 八、课程设计感想 (15)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2、设计内容及要求 (1)主减速器部分包括:主减速器齿轮的受载情况;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主减速器强度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计算。 (2)差速器:齿轮的主要参数;差速器齿轮强度的校核;行星齿轮齿数和半轴齿轮齿数的确定。 (3)半轴部分强度计算:当受最大牵引力时的强度;制动时强度计算。 (4)驱动桥强度计算:①桥壳的静弯曲应力 ②不平路载下的桥壳强度 ③最大牵引力时的桥壳强度 ④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 ⑤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 3、主要技术参数 轴距L=2800mm 轴荷分配:满载时前后轴载1340/2735(kg) 发动机最大功率:80ps n:3800-4000n/min 发动机最大转矩17.5kg﹒m n:2200-2500n/min 传动比:i1=7.00; i0=5.833 轮毂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的总重:g k=274kg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汽车四轮定位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原理及组成; 2、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3、掌握有关项目的检测; 4、了解有关车轮定位的调整方法及有关技术要求。 二、实验设备 电脑四轮定位仪一套 汽车一辆 气泵一台 四柱举升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运用四轮定位仪进行四轮定位测试的方法; 2、根据检测数据分析调整部位。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接通电源, 开启计算机; 2.被测车辆数据输入: 可得被测车辆的标准数据( 用以与检测数据对照, 便于调整) 3.轮胎压力( 按所设车辆的标准压力) ; 4.轮辋跳动补偿操作: 分别将前、后轮利用二次举升机举起, 车轮每次

转动90, 按补偿输入键( 测试头中间键) , 转动四次完成跳动补偿 ( 此程序不做会导致测量数值有0.1~0.5°误差) ; 5.使用抵压板将制动压板压下, 并固定; 6.拔下电子转盘固定销; 7.按显示屏幕上所提示的项目操作: 分别将方向盘转至”车轮正直方向”, ”右侧至极限位置”, ”右侧测量位置”, ”左侧测量位置”, ” 左侧极限位置”; 每次须出现”绿柱”并待消失后再进行下一程序。 8.测试完毕, 显示出测试数据与标准数据。 (一)车辆调整 1.调整时按照先调后轮, 再调前轮; 2.后轮先调外倾角, 后调束角; 3.前轮先调主销后倾角, 后调车轮外倾角, 再调车轮束角; 4.可对照显示数据调整到数字变绿为合格。 (二)试车 四轮定位检测调后, 应进行试车, 以检查车辆异常行驶情况是否解除, 如未达到标准应当进行检测和调整。 (三)打印结果 1.将A4打印低放入打印纸纸插入口, 按打印键即可打印出测度报告; 2.下一车辆的测试应在前辆车完成后, 进入”下一车辆”测试操作。 五、实验思考题 1、汽车为什么可能会产生跑偏? ( 1) 、前轮主销后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主销后倾角小侧跑偏。 ( 2) 、前轮外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外倾角正值

购物中心车库动线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

XXXX广场购物中心交通系统设计任务书 编制单位:XXX 编制时间:X年12月29日

1. 项目概况 序号 项目内容 提供或所要材料要求 数量及形式 1.1 项目名称 XXXX 广场 电子版各一份 1.2 项目地址及四至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96公顷。 总建筑面积12.15万平米,其中 地上9.56万平米,地下2.5万平 米。项目含XX 购物中心、地下车 库等功能。本地块东西约××× 米,南北约 ×××米。购物中心 设于用地×(东、西、南、北) 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 ××总平面与道路竖向设计图。 其他未尽事宜详见图纸。 1.3 项目用地面积、规划建筑面积、大商业建筑面积、大商业地上建筑面积 大商业总图、组合平面图、商业 车库平面图、停车库坡道详图;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2. 设计依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 b)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2010、2) c)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JGJ60-99 ) d)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 JGJ50-2001 ) e)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 ) f)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 JGJ100-98 ) g)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 CJJ15-87 ) h)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67-84 )

i)《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 GB50038-94 ) j)《XX广场地下停车库交通动线规划设计操作指引及审核流程》(2010、4)k)《XX持有物业地下停车库交通设施实施标准》(2010、5) l)《XX广场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库导向系统设计规范》(2010、3) m)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n)建筑设计方案相关资料(包括甲方确认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地下平面图、道路竖向设计图等)已确认的经济技术指标及建造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