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委员会发布的哮喘防治指南时刻追踪全球哮喘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受到了全球同行的认可。

2014年GINA委员会对其指南进行了再次修订,内容涉及哮喘定义、表型、诊断、分级治疗和管理等,在2015年GINA更新版指南中,又增添了过去1年的最新研究结果。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刘传合教授先对2015年GINA指南中有关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管理的内容进行解读,以展示近年哮喘防治的新观点。

1

哮喘的定义

既往GINA指南及我国指南对哮喘进行定义时,均认为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在各种触发因子作用下,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目前GINA指南中首先提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呼吸道慢性炎症为特征,具有呼吸道症状,如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这些症状及其程度随时间而变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气气流受限。可见GINA新指南中对哮喘的定义仍然基于原定义中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特征,即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复呼吸道症状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同时强调哮喘发病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哮喘的临床分类

2008年儿童哮喘PRACTALL共识报告及2011年国际儿童哮喘共识(iCON)分别就儿童哮喘的表型进行了论述。前者将儿童哮喘分为4个表型:即病毒诱发哮喘、运动诱发哮喘、变应原诱发哮喘以及未定型哮喘,后者对儿童哮喘分型除以上4个表型外,尚包括多因素型和肥胖型。

新GINA指南虽然提出了如下5个常见临床表型:

(1)变应性哮喘:儿童期起病,伴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

(2)非变应性哮喘:痰细胞学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少量炎性细胞;

(3)迟发型哮喘:成人后发病,与过敏无关;

(4)固定性气流受限型哮喘:一些病程长的患者,可能由于呼吸道重塑而发展为固定的气流受限;

(5)哮喘伴肥胖:一些肥胖的哮喘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轻微。

但应注意,以上5个表型的提出基本是针对成人患者。其中提出的某些表型,如迟发性哮喘不属儿童范畴。国定性气流受限虽可见于儿童,但在儿童中具体情况如何,尚需探讨。同样,哮喘伴肥胖在儿童较多,但有无必要作为一个类型提出,尚存在不同观点。

年幼儿童哮喘的诊治和管理是目前儿童哮喘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新GINA指南对5岁及以下儿童并未提出哮喘分型,只提出了喘息表型,即基于临床症状的分型和基于病情发展趋势的分型:前者包括间歇性喘息(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感染期有症状,非病毒感染期正常)和多因素触发喘息(病毒感染期有症状,非病毒感染期仍有症状,常在夜间、活动、哭/笑时出现或加重);后者包括暂时性喘息(症状始于并消失于3岁前)、持续性喘息(症状始于3岁前,持续至6岁后),迟发性喘息(症状始于3岁后)。这种分型方法中,前者对临床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后者来自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通常认为仅限于理论探讨,难以用于指导临床,缺乏临床实用性。

3

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年长儿童(6岁以上)

诊断依据和方法与成人相同,即基于“反复呼吸道症状病史”和“证实存在变化的呼气性气流受限”2点。

过敏检测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是诊断哮喘重要的辅助手段,但均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年幼儿童(5岁及以下)

年幼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3个方面:症状特点;存在发展为哮喘的危险因素;对试验性控制药物治疗的反应。此外,指南推荐,根据

呼吸道感染时及非感染期问,患儿呼吸道症状的持续时间,1年中症状出现的频率、严重程度、夜间情况及特应性或家族哮喘史,参照指南中给出的量表,在年幼儿童进行哮喘诊断和给予治疗,以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在5岁及以下儿童尚缺乏确诊哮喘的检查手段。

4

哮喘控制的评估

新指南中哮喘控制的评估仍旧包括2大方面,即当前临床症状控制和未来风险评估,但突出强调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临床症状控制的评估亦沿用原评估表(表1)

表1:喘控制水平评估表

点击查看原图

5

哮喘的治疗

哮喘药物治疗的初始方案

新指南推荐的分级治疗方案基本上沿用了以往标准,即轻度哮喘:采用第1或2级治疗方案;中度哮喘:采用第3级治疗方案;重度哮喘:需要进行第4或5级治疗方案(表2、3)。

表2 6岁及以上儿童哮喘分级治疗方案

点击查看原图

注:a:对6~11岁儿童不推荐使用;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LABA:长效B2受体激动剂;LTRA:白三烯受体拮抗剂;SABA:短效p2受体激动剂;OCS:口服激素

表3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治疗方案

点击查看原图

注:ICS:吸人性糖皮质激素;LTRA:白三烯受体拮抗剂;SABA:短效B2受体激动剂ICS

但同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1)6岁以上患者哮喘的治疗,在第l级治疗方案,除按需使用短效B2:受体激动剂(SABA),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

吸人性糖皮质激素(ICS)作为备选方案;(2)第3级及以上治疗方案中,除SABA外,ICS/福莫特罗亦可作为缓解药物使用。指南认为在高危患者,与固定剂量的ICS+长效B2:受体激动剂(LABA)或高剂量ICS维持治疗加按需使用SABA控制方案比较,ICS/福莫特罗作为维持和缓解治疗能显著减少急性发作,并能以较低剂量的激素取得相似的哮喘控制水平。

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分级治疗方案则继承了2009年GINA委员会发布的《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与管理》指南的内容,与年长儿童哮喘治疗方案比较,仅分为4级,其用药方案也较为单纯,长期控制用药只包括ICS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未推荐使用LABA和茶碱(表3)。此外,无论年长儿童治疗方案,还是年幼儿童治疗方案,在所有级别治疗中,指南均将ICS作为首选控制用药,突出了ICS在哮喘长期控制治疗中的地位。

哮喘治疗的升级与降级

于阶梯治疗方案,新指南更加强调以控制症状和降低未来发作风险为目的对哮喘进行升级或降级治疗,并将升级治疗分为3种不同情况:(1)持续升级(至少2~3个月):升级治疗维持2~3个月再评估,无效者考虑加用其他治疗药物;(2)短期升级(1~2周):短期增加维持治疗的激素剂量,适用于病毒感染或季节性变应原暴露而导致喘息发作;(3)每日调整:使用布地奈缈福莫特罗或二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作为控制和缓解药物者,在每日维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症状临时增加剂量作为缓解药物使用。

关于儿童哮喘降级治疗的研究很少,依据指南推荐,当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且肺功能稳定达3个月,可考虑降级治疗;当患儿有急性发作的风险或固定气流受限时,在不能密切观察的情况下勿予降级;降级治疗需选择适当的时机(无呼吸道感染,非旅行期间);降级治疗应作为试验性治疗,建议记录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确保在病情出现反复时患儿有足够药物可以恢复到之前的治疗剂量,并进行规律的随访等;对于大多数患儿而言,每3个月减少ICS剂量的25%~50%较为妥当。对于过去6~12个月内无任何症状,且无任何发作风险因素者,可以考虑停止使用控制药物治疗,但应密切监测。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 加的趋势。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 命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照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重新修订,为我国的哮喘防 治工作提供指导性文件。 一、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 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 解。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二、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 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chronic 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 remission)。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 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 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分级 1、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 应用价值。 2、控制水平的分级:这种分级方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 的哮喘控制。控制水平的分级。 3、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级: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 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版要点完整版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版 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要点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患病率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规范化的诊治是提高哮喘防治水平的基础。 一、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 (一)哮喘的患病率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 近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⑴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⑵发作时双肺可闻散在或弥慢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⑶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⑴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⑵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⑶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世界哮喘日XX活动策划

世界哮喘日RR活动策划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 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 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GINA)委员会与欧洲 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RR年起,每年都有相关 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定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 二,而不是12月11日。 “世界哮喘日”由全球哮喘项目与欧洲呼吸学会(ERS) 首创,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 会AAAAI、美国胸科学会(ATS)、国际结核病肺病联合会(IUATLD)、欧洲过敏学与临床免疫学学会和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的协助。世界哮喘日RR活动策划 “世界哮喘日“(WorldAsthmaDaR)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病的防治和管理。1998 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议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委员会与欧洲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 RR年5月5日是“世界哮喘日”,届时,空军总医院呼吸内 科主任刘一将率领呼吸内科团队,前往万寿路社区医院,举办义诊和咨询活动。为了使更多百姓了解哮喘并掌握健康管理要点,医生们将携带仪器设备,现场为大家进行监测并提出指导建议。当天,还借助媒体网络传播平台,与现场同步传播健康知识。 活动时间:14:00-17:00 活动地点: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医院 活动内容:1.主题讲座:14: 00-15 : 00 “哮喘的防治”刘一主任主讲 2. 现场健康咨询及肺功能检 查:15: 00-17 : 00 李建主治医生,吴宏勖主治医生,褚秋芳医生。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7版]》要点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要点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患病率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规范化的诊治是提高哮喘防治水平的基础。 一、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 (一)哮喘的患病率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 近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⑴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⑵发作时双肺可闻散在或弥慢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⑶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⑴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⑵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⑶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3.隐匿性哮喘:指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者。随访发现有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三)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四)分级 1.严重程度的分级: ⑴将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 度持续4级。 ⑵根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采用的治疗级别来进行分级,在临床实践中更有用。

2008新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解析

2008新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解析 作者:林江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2008-5-8 15:36:37 点击: 2008年3月20日,最新修订的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颁布。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林江涛教授对新《指南》进行了解析,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新《指南》。 新《指南》重要变化之一诊断、分期与分级 ■ 修改了诊断标准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即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 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 将哮喘分期定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与国外不同的是强调了“临床缓解期”的概念,明确指出其判断标准为经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 主张继续使用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该分级法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对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价值。强调在哮喘长期管理中使用更易被临床医师掌握的、依照控制水平的分级。 ■ 增加了诊断试验相关内容,包括肺功能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呼气峰值流速(PEF)变异率、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NO)检测及变应原皮试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 新《指南》重要变化之二治疗方案选择 ■ 明确指出哮喘的主要治疗目标为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强调虽然目前尚无法根治哮喘,但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的治疗能控制临床症状。尽管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治疗不当代价更大。 ■ 在确定长期治疗方案时应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控制水平选择适当方案。选择药物时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也要考虑患者实际状况如经济收入和当地医疗资源等。要为每名初诊患者制定防治计划,定期随访监督,改善患者依从性,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 参照GINA文件将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并对初始治疗和升降级治疗作了比较清楚的规定。对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患者可选择第2级治疗方案,对病情较重者应直接选择第3级治疗方案。在选用的方案不能控制病情时应升级治疗直至达到哮喘控制。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后,可考虑降级治疗。备选减量方案包括:①对单独使用中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者可减少50%剂量;②对单独使用小剂量ICS者可改为每日1次用药;③对联合使用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者可将ICS剂量减少约50%,达到小剂量联合治疗时可改为每日1次联合用药或单用ICS治疗。若患者使用最小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可考虑停药。 ■ 首次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方案,认为对贫困地区或低收入哮喘患者,视其病情程度不同,长期控制药物可考虑使用小剂量ICS、口服缓释茶碱、口服缓释茶碱联合ICS或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 强调哮喘相关死亡的高危患者包括:①有需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濒于致死性哮喘病史;②在过去1年中因哮喘住院或看急诊;③正使用或近期刚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④目前未使用ICS;⑤

最新哮喘防治指南汇总

2008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照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重新修订,为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性文件。 一、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二、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chronic 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 remission)。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分级 1、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应用价值。 2、控制水平的分级:这种分级方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控制水平的分级。 3、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级: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

世界哮喘日黑板报手抄报参考资料

世界哮喘日黑板报手抄报参考资料 随机内容:在中国,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调查,1990年至XX年十年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上升到%。与此同时,过敏性疾病在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呈增加趋势,其中之一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亦较前明显增多,达10%-25%。研究中发现,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二者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中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有60%,儿童中更高达80%;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者达20%-40%。医学家早已发现,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气道不同部位的非感染性炎症,是“一个气道,一种疾病”。很多研究证明,鼻部症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哮喘的治疗和转归;同样,哮喘的控制也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的严重度。因此,二者互为影响,治疗其中一种疾病要考虑到另一疾病是否存在,以及是否联合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全文: 世界哮喘日黑板报手抄报资料 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委员会与欧洲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

的第一个周二,而不是12月11日。 世界哮喘日的宗旨是: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宣传已经取得的科技进步,并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哮喘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至成人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自1998年至今,每个世界哮喘日的宗旨都在致力于: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宣传已经取得的科技进步;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最新全球哮喘的创议(gina)资料表明,全球约3亿人患有哮喘,也就是说全球有5%的人口在与哮喘作斗争,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在中国,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调查,1990年至XX年十年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上升到%。与此同时,过敏性疾病在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呈增加趋势,其中之一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亦较前明显增多,达10%-25%。研究中发现,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二者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中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有60%,儿童中更高达80%;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者达20%-40%。医学家早已发现,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气道不同部位的非感染性炎症,是“一个气道,一种疾病”。很多研究证明,鼻部症状很大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GINA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0-30%,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同龄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存在有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应性反应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 1.免疫-炎症机制 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体液(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1)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Th2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IL-10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 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委员会发布的哮喘防治指南时刻追踪全球哮喘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受到了全球同行的认可。 2014年GINA委员会对其指南进行了再次修订,内容涉及哮喘定义、表型、诊断、分级治疗和管理等,在2015年GINA更新版指南中,又增添了过去1年的最新研究结果。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刘传合教授先对2015年GINA指南中有关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管理的内容进行解读,以展示近年哮喘防治的新观点。 1 哮喘的定义 既往GINA指南及我国指南对哮喘进行定义时,均认为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在各种触发因子作用下,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目前GINA指南中首先提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呼吸道慢性炎症为特征,具有呼吸道症状,如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这些症状及其程度随时间而变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气气流受限。可见GINA新指南中对哮喘的定义仍然基于原定义中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特征,即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复呼吸道症状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同时强调哮喘发病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哮喘的临床分类 2008年儿童哮喘PRACTALL共识报告及2011年国际儿童哮喘共识(iCON)分别就儿童哮喘的表型进行了论述。前者将儿童哮喘分为4个表型:即病毒诱发哮喘、运动诱发哮喘、变应原诱发哮喘以及未定型哮喘,后者对儿童哮喘分型除以上4个表型外,尚包括多因素型和肥胖型。 新GINA指南虽然提出了如下5个常见临床表型: (1)变应性哮喘:儿童期起病,伴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 (2)非变应性哮喘:痰细胞学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少量炎性细胞;

第7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GINA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0-30%,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同龄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O%的患者有家族史。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存在有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应性反应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 1.免疫-炎症机制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体液(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1)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Th2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IL-10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

世界哮喘日宣传资料

世界哮喘日宣传资料 1、世界哮喘日的由来 3、世界哮喘日节日意义 目前各地成人及儿科的呼吸及哮喘专家、医务人员一起,正在为哮喘患者的康复努力艰苦地工作,病人只要通过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行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哮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哮喘患者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健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4、什么是哮喘 5、哮喘是怎样发生的 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最相关的因素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原暴露的增加和遗传易感性。但遗传绝不是哮喘的唯一诱因,更无法解释近年来哮喘患病率的明显上升。如果将“遗传”比作哮喘发病的基础,那么环境问题就是“催化剂”。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食品、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制剂越来越多,这些对于哮喘易感儿童都极为不利,极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最终引起儿童哮喘发病。 6、哮喘的症状有那些 7、常见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 主要有食物过敏原和吸入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常见牛奶、鸡蛋、花生、坚果类食物等。 8、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有哪些 突然出现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绀;严重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语不能等。

9、哮喘治疗的目标 ⑴最少或没有症状;⑵最少的哮喘发作;⑶肺功能接近正常;⑷体力活动不受限;⑸防止不可逆气流受限;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⑺防止因哮喘而死亡。 10、哮喘的治疗原则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发作期需要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缓解期需要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管理。 11、哮喘的治疗方案 12、哮喘的宣传教育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哮喘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建立医患之间的伙伴关系,可以实现哮喘临床控制。哮喘防治教育是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标最基本的环节。

全球哮喘GINA

全球哮喘GINA 【篇一:全球哮喘gina】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的英文名称asthma 起源于古希腊文aazein,意指“急促的呼吸”。 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病况;两千 多年后,支气管哮喘全球防治倡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委员会成立并发展,努力改善全球的哮喘诊治工作。gina委员会自 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哮 喘的防治策略。gina 指南在1995年首次出版后,不断进行修订和 更新,整理并反映哮喘领域最新进展,保持指南的权威性,指导全 球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治疗哮喘。 2014年5月,gina 委员会根据近年多项研究数据再次对gina 指南 进行了修订,相较于之前版本,2014 gina 指南在哮喘定义、诊断、 评估和治疗等方面作出了较多更新,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 行解读,以便各位查缺补漏,深入理解新版指南的变化。 新定义:哮喘者异质性疾病也 2014 gina 指南第一个重要更新在于对哮喘的定义:哮喘为一种异质 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 症状病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 受限。 既往指南中强调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2014 gina 指 南则强调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该定义基于共识达成,考虑的 是哮喘的典型特征,同时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区别。 新诊断:重视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的意义 与修订后的哮喘定义保持一致,哮喘诊断需要基于识别特征性呼吸 道症状模式,如喘息、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同时强调 识别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 针对存在以下典型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临床医师需要增加哮喘诊断 的可能性,而获得呼气肺功能的过度变化证据是诊断哮喘的必要组 成部分: (1)超过1个症状(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尤其在成人患者;(2)夜间或早晨症状常常加重; (3)症状表现和强度随时间变化;

春季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知识

春季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知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与遗传有关,另外,多变的天气、病毒感染、空气污染也是引起哮喘的原因,哮喘的发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而春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因此哮喘患者在生活中要知道如何预防与治疗哮喘病发,安全度过这一季节。 在生活方面,有一下建议: 一、避免吸入性过敏原 支气管哮喘春季多见,其主要原因为春季春暖花开,各种花粉通过空气传播,被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体内;春季天气转暖,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随呼吸道吸入体内,其作为异体蛋白也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此外,某些动物(如蟑螂、螨虫等)的分泌物及其皮屑,以及粉尘等也可进入呼吸道,诱发支气管哮喘。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春季应避免到郊外、花园等花粉浓密处,以免接触花粉;最好湿式打扫室内卫生,以免吸入上述动物的分泌物、皮屑和屋尘等。 二、避免食入性过敏原 除吸入性过敏原外,支气管哮喘还与食入过敏原有关。日常食物中的鱼、虾、蟹、蛋、奶、牛肉、蘑菇、冬菇等,以及青霉素、阿司匹林等均为异性蛋白或半抗原,被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非异性蛋白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和酒类,以及某些非半抗原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也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避免进食上述食物和药物。 三、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等,不但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增加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而且容易使一般支气管哮喘发展成为哮喘持续状态,导致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以及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导致心力衰竭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春季天气反复多变、骤暖骤寒,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出现气道收缩、痉挛,使支气管哮喘发作,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佛山市中医院呼吸科陈伟云 概述 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国至少有2千万左右的哮喘患者,全世界有1亿5千万人患有哮喘。近年哮喘的发病率仍逐年上升,尤其是儿童。因此,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哮喘的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2,10) 哮喘的本质 ?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 ?不管哪种类型的哮喘,哪一期的哮喘,都表现为多种炎症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 ?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网络,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收缩、粘液分泌增多、血管渗出增多。 病因 宿主因素 ?个体对哮喘或特异质的遗 传易感性 ?气道高反应性 ?性别 ? ?种族 环境因素 ?过敏原 吸入或饮食 ?职业性吸入物 ?感染 病毒、细菌、原虫 ?吸烟 ?药物:β-R阻滞剂如心得 安 哮喘有哪些诱因? 包括:室尘螨(成虫、分泌物、尸体)、恒温动物,如猫、狗、鸟(皮屑、毛发、羽毛、羽绒制品);蟑螂;蚕丝;花粉;真菌;香烟烟雾;燃煤、烧柴、煤油炉烟、烹饪油烟;二氧化硫、

氨气;涂料、汽油、油漆气味;灭虫药气雾(DDV)、蚊香、来苏水;化妆品(香水、发胶、爽身粉);冷空气;气候骤然变化等等。 哮喘的临床表现 症状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 ?经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或可自行缓解 ?经常在凌晨或夜间发作 特殊的哮喘类型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CVA) 以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 ?运动性哮喘 Exercises Induced Asthma (EIA) 运动时出现哮喘发作 ?阿司匹林不耐受性哮喘 Aspirin Induced Asthma(AIA )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定义与概况:咳嗽型哮喘又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儿童中CVA患病率为0.77%~5.0%,儿童慢性咳嗽中12%~27%属于本病。 发病机理: 支气管粘膜肿胀,刺激气道上皮下的咳嗽受体,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途径引起咳嗽。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高于典型哮喘患者,CVA平均年龄35岁,15%CVA年龄>50岁。 2、多数有个人、家庭过敏疾病病史。 3、春秋季节易反复发作,发作常有诱因:运动,冷空气,上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源。 4、症状为胸闷、持续刺激性干咳,少数伴有咽痒、流涕,症状多在运动后或夜间清晨发 作,可持续数日到数月以至数年。 5、应用抗生素,止咳药无效,但应用平喘、抗过敏、糖皮质激素有效。 6、过敏源皮试阳性,痰中EOS增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气道舒张试验阳性 诊断 1、典型症状,持续3周以上干咳,尤其是夜间、清晨干咳 2、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PEF昼夜波动率测定 3、试验治疗 4、除外其它疾病 峰速仪(PEF) 峰速仪是一种测量呼气峰流速(即最高呼出气流速度)的简易仪器,它对确定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的评估都很有价值。而且,它对评估,监测哮喘的严重程度,制定哮喘患者的个性化阶梯式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峰流速仪体积小,轻便,价格便宜。 哮喘的诊断 ?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诱因:变应原、冷空气、感染、运动,等 ?上述症状可自行或经支气管舒张剂缓解 ?呼吸功能至少下列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世界哮喘日活动总结

世界哮喘日活动总结 今年5月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哮喘日。为迎接此次世界哮喘日,河南省哮喘联盟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两大学术团体的专家联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培训中心举办大型支气管哮喘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 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此次学术讲座将于5月3日8:00~10:00在省人民医院培训中心一楼1号报告厅,邀请省人民医院陈卓昌主任医师、省中医一附院赵坤教授、省中医药研究院张明利主任医师、省人民医院赵丽敏主任医师等专家围绕哮喘病的预防、治疗等分别作报告。到会的前100名患者将获得免费肺功能检测的机会。 世界哮喘日活动总结 今年5月3日是第18个世界哮喘日,目前许多家长认为儿童哮喘到青春期自然就好了,治不治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王彦教授称,如果儿童哮喘不积极治疗或治治停停,使不少哮喘患儿丧失了治疗的有利时机,发展成成年哮喘比率最高可达70%。因此千万不能延误小儿哮喘的早期治疗。

近年来,哮喘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人以上患哮喘,而我国有3000万哮喘患者,发病率约为%;重庆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发病率在%左右;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并以儿童多发;我市儿童哮喘发病率非常高,居全国第二重庆沙坪坝区5岁的成成从小就一直有过敏性鼻炎,后来发展成哮喘,每逢天气变化,成成妈妈就特别注意害怕他感冒了而诱发哮喘,成成奶奶却一直不让成成妈给孩子吃哮喘药物,说:“孩子这么小,吃那么多药不伤身体么?以前成成他爸小时候就经常喘啊,后来也没打针吃药,不是也好了么?”直到上个月,成成咳嗽的越发严重,整晚都必须抱着才能入睡,成成妈才又带到医院来看发现已相当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据该院呼吸内科王彦教授介绍,其实,在临床上因为在儿童阶段没有规范治疗哮喘而导致成人哮喘的,屡见不鲜。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机体免疫、内分泌等各种功能的变化,哮喘会自然缓解,可能会控制住哮喘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患儿都能达到这种自然缓解的状态,能够自然缓解的比例大约为50%~60%。如果不能够认真对待治疗,一味等待它的自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哮喘反复发作,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气道纤维组织增生,腺体增大,平滑肌肥厚,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 搜狐博客> 云淡如烟> 日志> 哮喘专集 2007-10-20 | 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 标签: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时间: 2009-01-12 12:06:00 作者:呼吸内科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哮喘患病率(尤其是儿童)及死亡率逐渐上升。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7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并出版了一套名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简称“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的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包括《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的策略—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会议报告》,它包含哮喘的技术性讨论,哮喘的管理,有关临床建议的科学理论和来自科学文献的专业引证;《哮喘的管理和预防》,是给公共卫生官员和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实用指南;《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是给基层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病人护理信息概括。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专家小组以这套系列丛书为依据,与世界各国及中国医药卫生部门进行广泛的合作,在全球及中国推广全球哮喘防治的策略。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 时间: 2009-01-12 12:07:00 作者:呼吸内科 随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增多,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亦较前明显增多,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一个全球行的健康问题。变应性鼻炎虽不致命,但发病率高,涉及面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为有效对鼻炎进行控制。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召集全球30多位包括耳鼻喉。、变态反应、呼吸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召开了关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和预防的工作会议,并依据会议内容出版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 impact on asthma, ARIA)一书。该书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其与哮喘的关系等行广泛深入的论述。它已成为全球相关专业医生的管理过敏性鼻炎的指导性文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9月刊 专题讨论 儿童哮喘的定义及诊断-------------------------------------陈育智 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韩忠 难治性哮喘的定义、诊断及治疗--------------------------盛锦云

医学继续教育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第一讲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一、概述及定义 支气管哮喘与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糖尿病已被我国列为慢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特点为潜伏期长、病程长、导致患者功能减弱或消失。哮喘这一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全球3亿人的健康和生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多态性的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定义为呼吸道症状的病史如:喘鸣,气短,胸闷及咳嗽,这些症状在经时及强度上可变,并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GINA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二、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3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从1-30%不等,我国约0.5-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2-6%,美国80年代3.1%,90年代5.4%,澳洲、新西兰20%。一般认为儿童患

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病死率全球为 1.6-36.7万/100000人,美国1-4/100000人,欧洲、澳洲4-8/100000人。我国已成为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三、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宿主因素 (1)遗传易感性:5q12、22、23,17q12-17,9q24等 (2)气道高反应性 (3)种族、裔属 2、环境因素及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哮喘的四大典型症状为:咳嗽、喘息、气喘、胸闷。为

预防哮喘病的三大主要方法

预防哮喘病的三大主要方法 哮喘的发病在平时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春节,更是哮喘的高发时期,主要是由于很多人本来就对春季的花粉等过敏,导致过敏性哮喘的出现。哮喘不仅要注意治疗,预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对于哮喘的预防方法我们在下文做详细的介绍。 预防哮喘病的三大主要方法; 方法一,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导致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①从夏天起坚持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循序渐进进行耐寒锻炼;②每天坚持慢跑40分钟以上,或打太极拳,既能调整身心,又能提高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③练气功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还能提高支气管功能和呼吸道清除废物的能力,是较好的预防手段。 方法二、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过敏源有密切关系。发作过后,应细心寻找和分析诱发因素,尽可能加以避免。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敏物质,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鸡蛋、鱼、虾、螃蟹、油漆和药物等。每个患者有不同的过敏源,有的是一两种,有的多达几十种。另一个是身体和精神状态,如情绪不好、劳累、怀孕和月经前期等。 方法三、注重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哮喘的发作与气候环境温度的变化常密切,哮喘患者更应该注意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及时加减衣物,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 专家温馨提示:上述详细介绍了关于“预防预防哮喘病的三种方法”的知识,对于哮喘这种疾病,在平时要多加重视,尤其是不能过量运动,避免呼吸困难,穿衣服不要穿毛茸茸的那种,避免毛毛吸到鼻孔,引发哮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