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

绪论

1、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工程建设“三同时”: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技改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在生产活动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实行安全和生产的“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第一篇

第一章化工环境保护技术

1、化工废水的种类

按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有有机物的废水,第二类为含无机物的废水,第三类为既和含有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按主要污染物分:含氰废水、含酚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有机磷化合物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

2、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悬浮物(SS)、pH、有毒物质、大肠杆菌群数。

3、化工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

化学处理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吸附法、浮选法

生化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化法

4、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

5、混凝沉淀法的适用条件和原理

适用条件:可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或小于1μ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原理: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

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

6、化工废水常用的物理化学法有吸附法、浮选法、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

7、通常废水中BOD5/COD值大于0.3 采用生化处理法。

8、活性污泥的组成,污泥中的在废水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组成:好氧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

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细菌和原生动物。

9、沼气池的利用厌氧生化法处理技术的事例

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

1、化工废气按污染物的状态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大类。

2、颗粒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烟尘、雾滴和尘雾等。

3、评价除尘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有气体处理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参数,经济指标有装置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等。

4、列举四种常用的除尘装置: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过滤室除尘器、静电除尘器。

5、气态污染物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

6、吸附效应较高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7、脱除SO2常用的两种方法

湿法脱除SO2技术:氨法、钠碱法、钙碱法;

干法脱除SO2技术: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氧化法。

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

1、化工废渣对水域污染的四种途径是人为投入、被风吹入、雨水带入、渗入。

2、我国根据国情制定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3、化工废渣常用的五种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法、焚烧法、热解法、微生物分解法、转化利用法。

4、比较焚烧法与热解法

焚烧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可燃的固体废物氧化分解,借以减容、去毒并回收能量及副产品。固体废物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

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

5、塑料废渣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熔融再生法、热分解法。

6、硫铁矿炉渣的来源,分类及主要处理方法

来源:生产硫酸时焙烤硫铁矿产生的废渣;

分类:高铁硫酸渣和低铁硫酸渣;

处理方法:硫铁矿炉渣炼铁、硫铁矿炉渣联产生铁和水泥、从硫铁矿炉渣回收有色金属、硫铁矿炉渣制砖。

第四章化工清洁生产概要

1、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所有生物有机体的总称。

2、可再生资源是将组成植物体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木糖、乙醇、丙酮等,进而可以此进一步合成各种化学产品。

3、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流体状态。

4、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技术、膜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

5、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第二篇

第六章化工安全设计与安全管理

1、化学工业中的危险从危险形式来看可分为4大类:毒害性危险、腐蚀性危险、爆炸和燃烧性危险、环境污染危险。工伤事故按伤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一般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2人>、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伤亡3-9人>、特大伤亡事故<一次伤亡10-29人>、特别重大伤亡是事故<一次伤亡30人以上>)。

2、特大伤亡事故必须在6h内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伤亡事故必须在12h内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一般伤亡事故必须在24h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

4、3E管理体系是指:工程技术、教育培训、强制管理。

5、事故隐患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

6、伤亡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故障——异常——事故——灾害。

7、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a、行政首长负责制;

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小组与安全监督员;

d、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第七章化工防火防爆技术

1、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激烈的氧化反应,它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条件:有可燃物存在、有助燃物存在、有着火源。

2、燃烧三角形学说:燃烧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可燃物、氧和温度(能使可燃物点燃的温度)。

3、燃烧四面体学说:燃烧四面体的四个面分别表示可燃物、氧、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反应。

4、燃烧形式:a、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b、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c、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d、表面燃烧或均热型燃烧。

5、可燃物燃烧速度

物质状态燃烧形式燃烧速度

气态扩散燃烧取决于气体的扩散速度

混合燃烧取决于气体本身的化学反应速度

液态蒸发燃烧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

固态表面燃烧取决于固体的表面积

6、爆炸: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和核爆炸。

7、物理性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等物理变化而形成的爆炸。

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

8、粉尘爆炸:粉尘粒子表面与氧作用发生的爆炸。粉尘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和气体爆炸。

9、爆炸极限的计算:

物质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下限是可燃物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达到刚好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

危险度

()112/l l l H -=

式中:2l ——爆炸上限;1l ——爆炸下限。

爆炸极限

n n

m l V l V l V l +++= 2211100

式中:m l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V %;n l ——混合气中各组分的爆炸极限,)(V %;n V ——各组分的混合气体中的浓度,)

(V %;%10021=+++n V V V (需除去不燃气体)。

10、爆炸极限不一定是固定值,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原始温度: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变大,即爆炸下限值变低,爆炸上限值变高;

原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大,爆炸范围扩大。

11、评定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评定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闪点和爆炸温度极限。

12、化工生产中的点火源主要有:除生产过程本身具有的加热炉火、反应热、电火花等以外,还有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及吸烟等。

13、防爆电气设备类型:a 、增安型(e ),b 、隔爆型(d ),c 、充油型(o ),d 、正压充气型(p ),e 、本质安全型(i ),f 、防爆特殊型(s ),g 、充沙型电气设备(g ),h 、无火花型(n )。

14、防护等级的标志规定:

15、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是:防爆电气设备所适用的级别,不应低于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

16、静电的主要危害、防护措施及常用的消除方法

危害:静电积累引起人身电击,火灾,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害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 IP A B

表示防水等级 表示方固体进入及人体触及等级 外壳防护标志字母

防护措施:a、泄露法:采取接地或者接零、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b、中和法:采用各种静电中和器,使带静电物体与周围的空气电离,通过气体导电使静电中和消除,减弱静电;c、工艺控制法:选用适当的材料,改进设备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控制静电的产生。

常用的消除方法:接地导走和静电屏蔽法。

17、阻火器灭火的作用是:当火焰通过狭小孔隙时,由于冷却作用而终止燃烧。阻火器利用内装的金属网、波纹金属片、砾石等形成许多小孔隙而起阻火作用的。阻火器的适用范围:a、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蒸汽的排气管;b、易引起火灾爆炸的高热设备与输送可燃气体、易燃蒸汽的管路之间。

18、灭火原理

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条件)冷却灭火降低可燃物或点火源的温度窒息灭火

分离开助燃物和可燃物

隔离灭火

化学抑制灭火抑制自由基反应

19、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第八章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护技术

1、毒物的相对概念:狭义,少量进入人体可导致中毒的物质。广义,凡是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2、中毒:由毒物侵入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生产的毒物称为工业毒物;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3、工业毒物的毒性评价指标

a、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b、LD50或LC50: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c、MLD或MLC: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d、LD0或LC0:表示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即使全组染毒,但试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4、工业毒物进入和排除人体的途径

a、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呼吸道侵入,经皮肤侵入,经消化道侵入。

b、排除人体的途径:气体及易挥发毒物主要经呼吸道排出,水溶性毒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重金属及少数生物碱等经肠道排出。

5、窒息性气体的窒息作用

气体窒息作用窒息原理气体安全浓度

单纯窒息降低氧气含量N2

血液窒息妨碍组织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CO C CO≤30mg/m3

细胞窒息降低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H2S C H2S≤10mg/m3

6、化工生产防毒的“五同时”即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三同时”即防毒设施与厂房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

7、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的原则:

a、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b、切断毒物源;

c、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d、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

8、CO的中毒原理:

CO的中毒原理是CO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第九章压力容器和化工检修的安全技术

1、压力容器的条件:a、压力条件:最高压力大于0.1MPa;b、尺寸条件:容器内径大于等于0.15m,同时容积大于等于0.005m3;c、介质条件: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容器包括反应容器R、换热容器E、分离容器S、储存容器C。按照容器的作用将容器分为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三类(不含锅炉)。

3、压力容器按其设计压力p可分为:

低压L:0.1≤p?1.6MPa;

中压M:1.6≤p?10MPa;

高压H:10≤p?100MPa;

超高压U:p≥100MPa。

低于0.1MPa的视为常压容器。

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查、内外部检查、压力试验。至少每年做

一次外部检查(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三年做一次内外部检验(压力容器停机时检验);每六年做一次压力试验。根据《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规定,安全状况等级应根据试验结果评定。在某些情况下,内外部检验期限可以适当缩短(如首次检验的),或延长(如非金属衬里层完好的,但其检验周期不应超过9年);有些容器在内外部检验合格后,还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如新安装的或移转的压力容器)。

5、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简称。

6、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爆破片和压力表。

a、安全阀的作用是当承压容器的压力超过允许工作压力时,阀门自动开启发出警报声响,继而全量开放,易防止设备内的压力继续升高。当压力降低到正常工作压力时,阀门及时自动关闭,从而保护设备在正常工作压力下安全运行。当承压容器正常运行时,安全阀应该严密不漏。

安全阀应该保证清洁,常检查铅封,每年必须检查一次。

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

b、爆破片是一种破裂型的安全泄压装置。它利用膜片的破裂来达到泄压目的,泄压后便不能继续使用,压力容器也被迫停止运行。所以,通常它只用于泄压可能性较小而又不宜装安全阀的压力容器上。

压力要求:1.25倍工作压力=爆破压力≤容器设计压力。

爆破片在正常工作压力下,每年更换一次。如果发生超压现象,无论爆破片是否破裂都必须更换。

习题

1、在人员聚集场所或工作场所,建筑物门窗宜采用(向外开启式)。

2、常用尾箱化学品具有燃烧性、(爆炸危险性)、毒性和腐蚀性。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

4、从事易燃易爆作业人员应穿(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以防静电危害。

5、在煤气附近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先检测(CO)的含量。

6、

完整word版,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 2、安全管理: 3、危险化学品: 4、化学爆炸: 5、化学灼伤: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燃烧的三个要素:、、。 2、职业中毒的类型、、。 3、化工企业的噪声种类:、、、 、。 4、辐射的种类和。 5、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的方针政策。 6、化工污染物的种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 ,简称“三废”。 7、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按照功能可分成三类:、 、。 8、按照腐蚀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和两类。 9、和是化工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化工生产 的保障,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10、化工设备检修可分为与。 1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使用 冲洗创面。 三、选择题(1-10单选每题1分;11-20多选每题2分;工30分) 1、化工污染不包括() 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信息污染D大气污染 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保护接零 B 绝缘 C 接地放电 3、下列()不是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 B、爆破片 C、易熔塞 D、防爆帽 4、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 A、过滤器 B、干燥塔 C、汽提塔 D、蒸发器 5、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A 2~2×103 Hz B 20~20×103 Hz C 20~20×103 Hz D 0~2×105 Hz 6、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A.燃烧爆炸危险B.毒性C.放射性D.腐蚀性 7、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 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不应超过() A 220V B 65V C 36V D 12V E 6V 8、工作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属于()。 A 高压容器 B 中压容器 C 低压容器 D 安全监察范围 之外 9、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 )造成的。 A.电伤 B.摆脱电流 C.电击 D.电烧伤 10、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A.隔离 B.化学中断法 C.冷却 D.窒息 11、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即系统中的危险伤害在人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违背人们的意愿后果。 灾害、指不但发生了事故,而且事故状态扩展,对外界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并求得外部支持。 氧差额、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设施、设备、场所)。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化学性爆炸、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理性爆炸、指由物理因素(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是粉尘粒子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气体爆炸 气体分解爆炸临界压力、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殉爆、爆炸时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爆炸 化学危险物质、指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以及在生产、存储、装卸、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品。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临界直径、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通过,这一间距叫临界直径,也称最大灭火间距。 最小点火能、爆炸性混合物在各种浓度下引爆的最低能量。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化学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闪点、指易挥发可燃物质表面形成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闪燃5s)的最低温度临界压力、 临界温度、 闪燃、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近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灼伤、身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叫做灼伤。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

环境保护概论 第一章绪论 环境问题的定义: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要真正实现这种易傲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生产力,使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使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节进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 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可持续发展 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是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 应具备的特征: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及其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污染物2生活性污染物3放射性污染物 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 环境污染的特征: 1、影响范围大 2、作用时间长 3、污染情况复杂(因为环境污染具有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4、污染治理难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的涵义: 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健康、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遭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 复习 绪论 1、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工程建设“三同时”: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技改工程项目, 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 _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在生产活动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实行安全和生产的“五同时”,即在计戈V、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戈V、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 全工作。 第一篇 第一章化工环境保护技术 1、化工废水的种类 按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有有机物的废水,第二类为含无机物的废水,第三类为既和含有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按主要污染物分:含氰废水、含酚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有机磷化合物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 2、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 )、总需氧量

(TOD)、总有机碳(TOC )、悬浮物(SS)、pH、有毒物质、大肠杆菌群数。 3、化工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 化学处理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吸附法、浮选法 生化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化法 4、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 5、混凝沉淀法的适用条件和原理 适用条件:可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 (或小于1 p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原理: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 6、化工废水常用的物理化学法有吸附法、浮选法、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 7、通常废水中B0D5/C0D值大于_0丄采用生化处理法。 8、活性污泥的组成,污泥中的在废水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组成:好氧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 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细菌和原生动物。 9、沼气池的利用厌氧生化法处理技术的事例 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 1、化工废气按污染物的状态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大类。 2、颗粒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烟尘、雾滴和尘雾等。 3、评价除尘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有气体处理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参数, 经济指标有装置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等。 4、列举四种常用的除尘装置: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过滤室除尘器、静电除尘器。 5、气态污染物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 6、吸附效应较高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7、脱除SO2常用的两种方法 湿法脱除SO2技术:氨法、钠碱法、钙碱法; 干法脱除SO2技术: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氧化法。

化工环保与安全-复习要点-2015

绪论 1 简述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现代化学工业(与传统的化学工业相比)一般具有以 下四个特点: (1)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种类繁多,满足了现代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但其中约70%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 (2)生产工艺参数苛刻:现代化工广泛采用高温、高压、深冷、真空等工艺参数,显著提高了单机效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使化工生产获得更佳经济效益。(3)生产规模大型化:近40年化工产品生产装置规模大型化发展迅速。例如:合成氨装置、乙烯生产装置、炼油装置等。 (4)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化工生产从人工操作、间歇生产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现代化工这些特点存在着负面效应:化工生产过程处处存在危险因素、事故隐患,一旦失去控制,就会转化为事故。而这些事故往往是燃烧、爆炸、毒害、污染等多种危害同时发生,会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化学工业较其它工业生产部门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2 简述典型化工污染的危害,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成因。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是从产业革命时期开始的。 随着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化学工业的崛起,工业分布过分集中、城市人口过分密集,环境污染由局部逐步扩大到区域,由单一的大气污染扩大到大气、水体、土壤和食品等方面的污染,酿成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①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成因:(1)该河谷地区集中的炼焦炼酸工厂排出大量污染物;(2)当时该区笼罩着不易扩散的浓雾。

②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成因:该镇大型钢铁、硫酸厂排放大气污染物。 ③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成因: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在强紫外光照射下形成剧毒烟雾。 ④日本水俁事件。成因:工厂排放汞废水污染海域 ⑤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成因:石油工业排放大量2和粉尘。 ⑥日本富士山骨痛病事件事件。成因:工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水源。 ⑦日本米糠油事件。成因:生产过程中混入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 ⑧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成因:(1)工业和取暖燃煤,排放大量烟尘;(2)逆温现象和高压系统。 3 简述化工污染物按形态和性质的分类。 按形态可分为:废水、废气及废渣。 按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工污染和有机化工污染; 4 简述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 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1简述化工废水污染的特点。 有毒害性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均较高 超标 营养化物质多 废水温度较高 恢复比较困难 2 简述化工废水处理的8个主要水污染指标及其定义。 ①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 ,经一定天数降解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 ()

《化工安全》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适用班级:(复转军人昔阳寿阳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 2、物质的自燃点越(),越容易燃烧。 A. 高 B. 低 C.不确定 2、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毒性和腐蚀性。 A.自燃性B.爆炸危险性C.泄漏危险性D.放射性 3、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的警告牌。 A. “有人工作,严禁合闸” B. “高压危险” C. “前面施工请绕道” D. “严禁通行” 4、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 A. 36 12 B. 50 42 C. 110 36 D. 50 36 5、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着火、燃烧等阶段。 A. 还原反应 B. 熔化 C. 蒸发 D. 氧化分解6、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C.用水灭火 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数万伏 C 220伏 8、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 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 9、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B.坑穴或密闭场所C.高空作业 10、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 A. 无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C.防锈漆 1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1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电休克 1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A.按摩B.点穴 C. 人工呼吸 14、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 )。 A. 呼吸困难B.神经失常 C.疲劳无力 15、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 ) 。 A.引起工作不方便 B.不美观 C.触电伤害 16、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B.电压C.电磁波辐射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问答题: 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生态破坏 D大气环境污染 E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 F生物多样性危机 G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H海洋污染 2、请说明好氧生物处理的作用机制 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H是以O为受H体,如C6H12O6 + 6 O2=6 CO2 + 6 H2O +2880KJ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能量较低的CO2和H20,故释放能量多,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 3、请说明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厌氧:是指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5、写出生物法脱氮方法与流程,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生物法脱氮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转盘、接触曝气法),而以活性污泥法使用较多 脱氮菌在脱氮过程中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也要有供氢体(H2-donor) 的存在。 其流程为:见复习题 6、简述好氧法与厌氧法处理废水的优缺点 好氧: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废水有机污染物稳定化,释放能量高,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缺点:对含有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由于要供给足够的O2较困难,需耗用大量稀释水,处理成本高。 厌氧法的主要特点:(1)应用范围广(2)能耗低(3)负荷高(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6)有杀菌作用(7)污泥易贮存 缺点:(a)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 (b)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联好氧处理; (c)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d)厌氧过程会产生气味对空气有污染 8、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1 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7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8多级活性污泥法系统 9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0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系统 11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2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9、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特点 1、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 2、有机负荷高 3、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

《化工安全》试卷 适用班级:(复转军人昔阳寿阳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 2、物质的自燃点越(),越容易燃烧。 A. 高 B. 低 C.不确定 % 2、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毒性和腐蚀性。 A.自燃性B.爆炸危险性C.泄漏危险性D.放射性 3、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的警告牌。 A. “有人工作,严禁合闸” B. “高压危险” C. “前面施工请绕道” D. “严禁通行” 4、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 A. 36 12 B. 50 42 C. 110 36 D. 50 36 5、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着火、燃烧等阶段。 A. 还原反应 B. 熔化 C. 蒸发 D. 氧化分解 6、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C.用水灭火 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数万伏 C 220伏 8、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 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 9、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B.坑穴或密闭场所C.高空作业 10、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 A. 无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C.防锈漆 1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1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电休克 1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A.按摩B.点穴 C. 人工呼吸 14、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 A. 呼吸困难B.神经失常 C.疲劳无力 15、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 ) 。 A.引起工作不方便 B.不美观 C.触电伤害 16、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B.电压C.电磁波辐射 17、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18、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A. 雷电侵入波 B. 直击雷 C. 反击 D. 二次放电 19、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考虑。 A:50~100ΩB:800~1000ΩC:100~500 kΩD:1~5 MΩ 20、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 触电的方式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D.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21 毒物经口腔倾入人体,饮足量温水、催吐,或饮用( )解毒。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牛奶C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 2、进行水污染防治,根本原则是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防”是指对污染源的控制 “治”是指必须对污(废)水进行妥善的处理,“管”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3、为有效地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相关控制技术的开发主要在三个方向: 过程控制技术(减量化) 处理处置技术(无害化) 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化) 其中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是目前的重点研究内容。 4、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生产性污染物:主要是工业“三废,其次是农业污染物(化肥、农药等);生活性污染物:粪便、垃圾、污水等;放射性污染物:核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医用放射源,工农业放射源以及核武器生产及试验所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和飘尘。 5、噪声的控制:(1)声源控制;(2)传声途径控制;(3)接受者的防护。 6、环境容量=环境标准-环境背景值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8、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9、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包括物资回收和热能回收两个方面。 10、处理城市垃圾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填埋法;垃圾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多,宜采用堆肥法 11、水体监测有机综合污染指标:COD,BOD,DO,TOC(Total organic carbon 总有机碳量) 12、大气监测:SO2,NOx,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总悬浮颗粒物),其它(H2S,CO,CO2,NH3 );酸雨;烟道气;汽车尾气 13、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间接危害性。 14、环境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对象、内容、手段)区域性(自然、经济、环境质量标准)群众性(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二名词解释 1、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污染。 2、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3、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的内容。 4、固体废物:简称废物,又称固体废弃物或固体遗弃物。指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 5、环境问题使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6、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的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监视、测定,以确定某个区域环境质量的全过程。 7、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

绪论 1、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工程建设“三同时”: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技改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在生产活动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实行安全和生产的“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第一篇 第一章化工环境保护技术 1、化工废水的种类 按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有有机物的废水,第二类为含无机物的废水,第三类为既和含有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按主要污染物分:含氰废水、含酚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有机磷化合物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 2、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悬浮物(SS)、pH、有毒物质、大肠杆菌群数。 3、化工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 化学处理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吸附法、浮选法 生化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化法 4、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 5、混凝沉淀法的适用条件和原理 适用条件:可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或小于1μ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原理: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 环境 :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 环境容量 :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 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 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 超城市化” 。 水体自净作用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光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排污交易 :它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化工安全与环保概论》复习提纲

《化工安全与环保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美国保险协会(AIA)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分为哪几个类型?(第4-5页) 1.工厂选址 2.工厂布局 3.结构 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5.化工工艺 6.物料输送 7.误操作 8.设备缺陷 9.防灾计划不充分 2.常用的安全工程评价方法有哪些?(第8-9页) 1.经验系统化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 (2)危险性预先分析法(3)Dow化学公司法 2.系统解剖分析法 危险性可操作研究方法 3.逻辑推导法 事件树事故树 4.人的失误分析法 3.化工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哪几方面?(第11页) 1.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迅速发展。 2.监测危险状况、消除危险因素的新技术不断出现 3.救人灭火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4.预防职业危害的安全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5.化工生产和化学品贮运工艺安全技术、设施和器具等的操作规程及岗位操作法,化工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安全技术规范不断趋于完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 2.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可分为几类? 易燃性危险可以细分为极度易燃性、高度易燃性和易燃性3个危险类别。 极度易燃性是指闪点低于0℃、沸点低于或等于35℃的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 高度易燃性是指无需能量,与常温空气接触就能变热起火的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 易燃性是指闪点在21~55℃的液体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 3.化学物质危险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哪几类? 化学物质危险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物理危险、生物危险和环境危险3个类别。 1.物理危险:3种 (1)爆炸性危险(2)氧化性危险 (3)易燃性危险 2.生物危险 (1)毒性危险 (2)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 (3)致癌性和致变性危险 3.环境危险 4.美国标准协会按照毒性物质物理状态将毒性物质分为哪几类? (1)粉尘 (2)烟尘 (3)烟雾 (4)蒸气 (5)气体 5.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是哪五个? 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的数值划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类(见下表)。 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 LD50/mg.kg-1 小鼠吸入2h的 LC50/mg.m-3 兔经皮吸收 LD50/mg.kg-1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 1. 事故/安全的概念?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是指造成死亡、疾病、损害、损坏或者其他缺失的意外情形。伯克霍夫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临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安全表示“免于危险”或“没有危险”的状态。是可不能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缺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国家标准(GB/T 28001)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同意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安全工程的差不多内容? 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技术、安全生产治理 3.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三同时”和“四不放过”原则分不是? (1)安全生产方针1952年:劳动爱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1958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006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三同时:198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重申: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这就生产与安全“三同时”原则(3) 四不放过:我国在处理伤亡事故时提出的处理原则事故缘故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 事故特性?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安全上的意义? (1)特性:因果性、偶然性、埋伏性、 (2)意义:事故因果链锁理论强调,安全工作的重点确实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排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链锁中断,从而预防损害事故发生。 5. 常见的伤亡事故致因理论有哪些? 海因里希的因果链锁、轨迹交叉论、能量转移论 6. 预防事故的差不多原则?什么是“3E”措施?

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解析

绪论 1、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答:现代化学工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第二,生产工艺参数苛刻;第三,生产规模大型化;第四,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 2、什么是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什么是环保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环保八项制度指“三同时”制度;环境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3、什么是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 答: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 第一篇化工环境保护技术 概述 1、简述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 答: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按污染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工污染和有机化工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及废渣。 2、简述化工环境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化工污染的防治;第二,环境质量评价;第三,化工环境系统工程。 3、简述花红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答: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可能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物料泄漏;产品使用不当及其废弃物。(二)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有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和副产品;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1、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 答: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度,经过一定天数讲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相当氧量;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时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PH;有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大肠杆菌群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 2、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答: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 3、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 答:废水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栅网过滤、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的污染物,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CO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这是含有机物废水处理的主体部分。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 2、安全管理: 3、危险化学品: 4、化学爆炸: 5、化学灼伤: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燃烧的三个要 素:、、。 2、职业中毒的类 型、、。 3、化工企业的噪声种 类:、、、 、。 4、辐射的种类和。 5、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的方针政策。 6、化工污染物的种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 ,简称“三废”。 7、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按照功能可分成三类:、 、。 8、按照腐蚀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 和两类。 9、和是化工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化工生产 的保障,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10、化工设备检修可分为 与。 1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使用 冲洗创面。 三、选择题(1-10单选每题1分;11-20多选每题2分;工30分) 1、化工污染不包括() 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信息污染D大气污染

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保护接零 B 绝缘 C 接地放电 3、下列()不是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 B、爆破片 C、易熔塞 D、防爆帽 4、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 A、过滤器 B、干燥塔 C、汽提塔 D、蒸发器 5、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A 2~2×103 Hz B 20~20×103 Hz C 20~20×103 Hz D 0~2×105 Hz 6、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A.燃烧爆炸危险 B.毒性 C.放射性 D.腐蚀性 7、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 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不应超过() A 220V B 65V C 36V D 12V E 6V 8、工作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属于()。 A 高压容器 B 中压容器 C 低压容器 D 安全监察范围 之外 9、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 )造成的。 A.电伤 B.摆脱电流 C.电击 D.电烧伤 10、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A.隔离 B.化学中断法 C.冷却 D.窒息 11、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 A窒息作用B冷却C化学中断法D隔离 12、灭火的方法有() A、冷却法B、隔离法C、窒息法D、抑制法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期末试卷 2011.12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50分) 1、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职业标准 2、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A 法律责任 B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领导责任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该水体的什么实施方案。() A、总量控制 B、污染物控制 C 、氨氮 D、COD控制 4、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的()。 A 预防药剂 B 个人防护用品 C 保健品 D治疗药剂 5、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 A 皮肤 B 口腔 C 食品 D眼睛 6、对于不宜进行通风换气的缺氧作业场所,应采用()。 A 空气呼吸器 B 过滤式面具 C 氧气呼吸器 D口罩 7、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8、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 A 粉尘自燃 B 浓度超过爆炸极限 C 起始能量 D与空气混合

9、为保证消防安全,在灌装易燃液体,容器应留有()的空间。 A 1% B 5% C 10 % D 15% 10、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米。 A 3米 B 4米 C 5米 D 1米 11、如果触电者已经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在现场可采取的急救措施有()。 A 喝水 B 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C 揉肚 D立即送医院 12、锅炉规格指锅炉提供或加热的能力。() A 水、蒸汽 B蒸汽、水 C 热量、水 D蒸汽、热量 13、下列锅炉压力容器缺陷中最危险的是()。 A 均匀腐蚀 B 变形 C 裂纹 D 内部沉积污垢 14、安全阀是一种()装置。 A 计量 B 连锁 C 报警 D 泄压 1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D职工医院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 D产品 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A、半 B、1 C、2 D3 18、污染物排放指标COD是指:() A 化学需氧量 B 生物需氧量 C 有机物含量 D 浑浊物含量 19、用纯氮气置换可燃气体后进入密闭罐内作业,在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时,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I.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理论及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考查范围 1.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概念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3.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的防治 5.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污染防治 6.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7.声学环境保护 基本概念 环境噪声评价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8.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基本概念 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9.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10.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类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管理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2.环境经济 基本概念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化工安全与环保练习题

《化工安全与环保》练习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环境中见到标志,表示( ) A.注意安全 B.当心触电 C.当心感染 D.小心爆炸 2.国际规定,电压(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36 B.65 C.25 D.80 3.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D.“有人” 4.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 C.电休克 D.电磁场生理伤害 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按压。 A.按摩B.点穴 C.人工呼吸 D.掐人中 6.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A.用四氯化碳进行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D.用二氧化碳灭火 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数万伏 C.220伏 D.380伏 8.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不包括( ) A.闪燃B.点燃C.自燃 D.着火 9.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B.坑穴C.高空作业 D. 密闭场所10.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 A.使用万能插座B.使用漏电保护器C.身体潮湿 D.衣服潮湿 11.金属钠、钾着火,可以用 ( )扑灭。 A.泡沫灭火剂B.卤代烷灭火剂C.CO2灭火剂 D.干粉灭火剂12.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 (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